【精選】八年級教學教學計劃三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是不是需要好好寫一份教學計劃呢?怎樣寫教學計劃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教學教學計劃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物理課本為藍本,以課程標準為理念,以考試說明為指導,教學中,應該關注學習過程中如何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探究、歸納總結得出物理概念及規(guī)律的能力,把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及創(chuàng)新精神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教學的活動中心放在使學生自我獲得知識,完善知識,彌補不足,以真正體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
二、教學目標
三、教學措施
1、重視基礎:對物理現(xiàn)象、規(guī)律和基本的實驗操作,要有全面細致的了解。因此,認真研究書本中出現(xiàn)的每個問題,是學習的第一步。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盡量減少超過教學要求的繁難試題的無效練習,提高學習效率;A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靈活多樣、適當拓寬,促進有意義學習。
2、聯(lián)系實際:注意觀察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物理現(xiàn)象(如家用電器等),能利用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設計實驗,會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對習題中出現(xiàn)的與生活相關的電現(xiàn)象進行透徹的分析是學好電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切忌就題論題。能從不同角度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是學好物理的必經之路。
3、關注探究:在中考的各類試題中,實驗與探究題所占的比例既是的,也是部分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感到頭疼的問題。對實驗探究的學習,應以考試說明所規(guī)定的基本要求為依據。實驗能力作為進行科學探究所需的重要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也應得到足夠的重視。實驗學習應包括:實驗器材的選擇、實驗操作、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數據的分析、處理及必要的分析與論證等內容。
4、強化規(guī)范:規(guī)范是成功學習的前提。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應強化解題規(guī)范化訓練,明確方法、嚴格要求。學習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嚴格實驗的規(guī)范訓練,強調過程與方法,注意問題的開放性;
(2)作圖應嚴禁隨意性、強化準確與規(guī)范的訓練;
(3)注意書寫格式的規(guī)范:簡答題應強化“有所依據、有所說明、簡要結論”三步書寫;計算題中的重要步驟應有簡要的有助于解題的文字說明。各種題型都有不同的書寫要求和解題格式,按規(guī)范格式書寫既有益于問題的順利解決,又能減少不必要的失誤,對自己形成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也是有益的。
四、教學安排
1、八年級:
周次內容
第一周電壓探究串、并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第二周電阻變阻器
第三周復習和總結測試和評卷
第四周探究電阻上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
歐姆定律及應用
第五周測量小燈炮的電阻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第六周復習和總結測試和評卷
第七周電能電功率
第八周電功率測量小燈炮的電功率第九周準備期中考試
第十周期中考試和評卷
第十一周電與熱
第十二周電功率和安全用電復習和總結第十三周磁現(xiàn)象磁場
第十四周電生磁電磁鐵
第十五周電磁繼電器揚聲器電動機
第十六周磁生電
第十七周復習和總結
第十八周期末復習
第十九周期末復習
第二十周期末考試
2、九年級:
三月至四月底完成第一輪章節(jié)復習
五月上、中旬完成第二輪分塊復習
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綜合復習迎接中考
五、其它工作
1、積極參加教科研的活動,向其他有經驗的老師討教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積極參加科研活動,提高自己在科研活動方面的能力。
2、積累教學中的得與失。有空時多寫一些教學中的體會,注意積累教學工作中的得與失,為以后的工作積累經驗。
八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八年級物理教材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出發(fā),在知識選材上,適當加強聯(lián)系實際、適當降低難度,既考慮現(xiàn)代生產發(fā)展與社會生活的需要,又考慮當前大多數初中學生的學習水平的實際可能。在處理方法上,適當加強觀察實驗,力求生動活潑,既有利于掌握知識,又有利于培養(yǎng)能力、情感和態(tài)度,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的同時,獲得素質上的提高。
教材把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自己的目標。在內容選配上,注意從物理知識內部發(fā)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潛能,積極推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學習方法上,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實踐,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實際活動,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教科書采用了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fā)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這樣編排既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
教科書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生當作第一讀者,按照學習心理的規(guī)律來組織材料。全書共5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實踐活動和物理科普講座,每章開頭都有幾個問題,提示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并附有章節(jié)照片,照片的選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啟發(fā)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學習時心中有數。章下面分節(jié),每節(jié)內都有些小標題,幫助學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課題、講述知識、歸納總結等環(huán)節(jié),以及實驗、插圖、練習中,編排了許多啟發(fā)性問題,點明思路,引導思考,活躍思維。許多節(jié)還編排了“想想議議”,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討論的問題,促使學生多動腦、多開口。
二、、學年的教學總目標和總的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物理學的初步知識及其實際應用,了解物理學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chuàng)新精神,結合物理教學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處于積極狀態(tài),經過認真的觀察、實踐、思考,才能體會物理現(xiàn)象中蘊含的規(guī)律,產生探究物理世界的興趣,理解所學的物理知識,獲得相應的能力。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愿望,鼓勵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指導他們學會適宜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要注意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們的知識、能力基礎,從實際出發(fā)進行教育,并且根據他們的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安排。由于學生的基礎差異比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要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予以耐心幫助,鼓勵多做物理實驗和參加物理實踐活動,使他們基本達到教學要求。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采取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和探索能力。
四、教學課時的時間分配和學年教學進度表
(附表格)
八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3
為增強教育教學的時效性和規(guī)范性,深化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確保本學期課堂教學工作順利實施,制定本計劃:
教育教學目標
一、三維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初步認識物質的屬性及結構等內容,了解物體的尺度等內容,初步認識資源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
2.初步認識機械運動等自然界常見的運動和相互作用,了解這些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3.初步認識能量、機械能、內能等內容。初步認識能源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
4.初步了解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產生的一些歷史背景,能意識到科學發(fā)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知道物理學不僅指物理知識,而且還包含科學研究方法、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5.具有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會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能測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6.會記錄實驗數據,知道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會用科學術語、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
。ǘ┻^程與方法
1.經歷觀察物理現(xiàn)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物理現(xiàn)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2.能在觀察物理現(xiàn)象或物理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有初步的提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信息處理方法,有對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斷的意識。有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
5.學習從物理現(xiàn)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guī)律,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guī)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6.能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初步具有評估和聽取反饋意見的意識。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1.能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xiàn)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
2.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學原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樂于參與觀察、實驗、制作、調查等科學實踐活動。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zhàn)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時的喜悅。
4.養(yǎng)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科學態(tài)度,不迷信權威,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是否符合科學規(guī)律的初步意識。
5.有將自己的見解公開并與他人交流的愿望,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也勇于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
6.初步認識科學及其相關技術對于社會發(fā)展、自然環(huán)境及人類生活的影響。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能在個人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對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所貢獻。
7.有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意識,有理想,有抱負,熱愛祖國,有振興中華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二、本學期對科學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分析與論證
1.能初步描述實驗數據或有關信息。
2.能對收集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比較。
3.能進行簡單的因果推理。
4.經歷從物理現(xiàn)象和實驗中歸納科學規(guī)律的過程。
5.嘗試對探究結果進行描述和解釋。
6.認識分析論證在科學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
。ǘ┰u 估
1.有評估探究過程和探究結果的意識。
2.能注意假設與探究結果間的差異。
3.能注意探究活動中未解決的矛盾,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
4.嘗試改進探究方案。
5.有從評估中吸取經驗教訓的意識。
6.認識評估對科學探究的意義。
(三)交流與合作
1.能寫出簡單的探究報告。
2.有準確表達自己觀點的意識。
3.在合作中注意既堅持原則又尊重他人。
4.能思考別人的意見,改進自己的探究方案。
5.有團隊精神。
6.認識科學探究中必須有合作精神。
三、本學期對科學內容的要求
物質部分
(二)物質的屬性內容標準
(1)能描述物質的一些屬性。嘗試將這些屬性與日常生活中物質的用途聯(lián)系起來。
。2)初步認識質量的概念。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3)通過實驗理解密度的概念。嘗試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能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xiàn)象。
。4)了解物質的屬性對科技進步的影響。
(三)物質的結構與物體的尺度內容標準
(1)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
(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歷程,并認識這種探索將不斷深入。
(3)大致了解人類探索太陽系及宇宙的歷程,并認識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將不斷深入。
。4)對物質世界從微觀到宏觀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運動和相互作用部分
(二)機械運動和力內容標準
。5)通過實驗探究,學會使用簡單機械改變力的大小和方向。
(6)通過實驗探究,學習壓強的概念。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計算。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了解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
。7)通過實驗探究,認識浮力。知道物體浮沉的條件。經歷探究浮力大小的過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8)通過實驗探究,初步了解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能量部分
(一)能量、能量的轉化和轉移內容標準
。1)通過實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簡單描述各種各樣的能量和我們生活的關系。
。2)通過實例認識能量可以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轉化。
。3)結合實例認識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或轉移的過程。
(4)結合實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實際中的應用。
(二)機械能內容標準
。1)能用實例說明物體的動能和勢能以及它們的轉化。能用實例說明機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轉化。
(2)知道機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活、生產中的實例解釋機械功的含義。
。3)理解機械效率。
(4)了解機械使用的歷史發(fā)展過程。認識機械的使用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
(三)內能內容標準
。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了解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并能用其解釋某些熱現(xiàn)象。
。2)了解內能的概念。能簡單描述溫度和內能的關系。
實施方案
一、加強科學探究的教學
科學探究應貫穿于物理教學中的各環(huán)節(jié),本學期的科學探究課題:7.3物質的密度,8.2液體的壓強,9.1杠桿的平衡條件。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學探究
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通過自主探究、組內合作探究等方式,學習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體驗學習物理的樂趣,在探究過程中,要注意幫助學生克服懶惰、怕麻煩的心理,對探究活動中的困難給與具體的指導。盡量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盡量避免因探究失敗產生的消極心理。
2.使學生養(yǎng)成對所做工作進行評估的習慣
評估是科學探究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往往不被師生重視,很多學生不知道怎樣進行評估,本學期在強調評估重要性的同時,結合9.1科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這節(jié)課對學生給出具體的評估方法。
3.重視探究中的交流與合作
本學期繼續(xù)實施分組合作,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按每組4人分組,平時注意發(fā)揮每個學生在探究中的作用,盡量避免有少數學生包辦代替的現(xiàn)象,盡量使每一個學生都有均等的全面聯(lián)系,充分體現(xiàn)工作中的分工與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與合作能力。
二、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充分利用學案使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三、加強課堂教學與日常生活、技術應用及學科滲透的聯(lián)系
課堂教學的實施要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落實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課程理念,對于微觀世界和天體宇宙部分的教學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掛圖,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以加深學生的印象。
四、教學進度
本學期共有十七周,每周3課時,共51課時,計劃課堂教學25課時,單元練習與反饋、二次糾錯20課時,綜合實踐活動6課時。
【八年級教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八年級教學教學計劃10-31
有關八年級教學教學計劃08-15
八年級下冊教學教學計劃04-07
八年級教學計劃10-11
八年級教學教學計劃15篇10-09
八年級生物教學計劃07-31
八年級下冊教學計劃06-06
八年級的生物教學計劃05-21
八年級下教學計劃10-20
八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