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夾竹桃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夾竹桃教學設計(通用3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夾竹桃教學設計(通用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夾竹桃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語言材料,理解夾竹桃最值得作者留戀和回憶的原因,體會夾竹桃的妙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2、啟發(fā)想象,理解月光下的夾竹桃葉影參差,花影迷離,體會作者的描寫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4、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從文本的字里行間去揣摩、感受夾竹桃的“可貴韌性”和“花影迷離”,品味課文的語言特色,從而體會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畫面,引導觀察
1、同學們,這節(jié)課老師給大家?guī)韮膳杌ǎ埧创笃聊唬@兩盆花,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學生從根、干、枝、葉、花幾方面描述。)(用直觀的教學激發(fā)后進生的學習興趣,烘托課堂氣氛,使后進生入情入境)
2、你們知道它的名字嗎?這美麗的花有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叫“夾竹桃”。請大家討論一下,人們?yōu)槭裁唇兴皧A竹桃”?(因為葉片像竹,花朵如桃,因此得名。)
3、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作家季羨林先生對夾竹桃情有獨鐘,他曾專門為夾竹桃寫了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板書課題)
二、抓住重點,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降低難度,使后進生能夠積極參與)
2.默讀思考:作者為什么寫夾竹桃?
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指出:夾竹桃不是名貴的花,也不是最美麗的花;但是,它卻是我最喜愛的花。
3、“我”為什么最喜愛夾竹桃?
學生朗讀最后一自然段,把握文章的中心句:“有這樣的韌性,能這樣引起我的幻想,我愛上了夾竹桃!
三、精讀品味,讀中感悟
。ㄒ唬┳宰x自悟——感受“韌性”的可貴(后進生積極參與,充分調(diào)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1、“夾竹桃的韌性”是我愛上夾竹桃的原因之一。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夾竹桃的韌性?(第四、五自然段)
2、默讀第四、五自然段,畫出最能表現(xiàn)夾竹桃的韌性的句子。
3、在理解的過程中,指導朗讀。重點抓住以下幾點:
(A)在和煦的春風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弄姿。
。˙)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
(1)這兩句主要講了什么?
這兩句主要講了夾竹桃生命力頑強、花期長。
。2)體味“無……不……”和“無不”的作用。
(3)練習用“無……不……”和“無不”造句。
。4)指導朗讀:你想怎樣讀這兩句話?
(5)師生合作,對比朗讀:
看到大家讀得這么好,老師也想?yún)⑴c進來,可以嗎?
師生合作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
4、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寫了院子里的其它花?(第四自然段)
課文重點寫了夾竹桃,為什么要用一個自然段來描寫“一年四季,花開花落,萬紫千紅”的'景象呢?
5、學生朗讀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反問句,明確反襯的作用。
。1)作者為什么要用反問句?(加強語氣)
請大家再讀這句話,讀出反問的語氣。
。2)小結:作者通過描寫一年四季的花開花落襯托出夾竹桃的花期之長、始終如一,寫出了夾竹桃的“韌性。
5、我們感受到了夾竹桃頑強的韌性,誰能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你的感受?
通過指名讀、評價讀、賽讀等多種讀書方式,進一步體會夾竹桃的可貴韌性。
。ǘ┳灾鲗W習——品味“幻想”的樂趣。(后進生人人參與,找到了學習的樂趣)
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夾竹桃可貴的韌性,其實夾竹桃的妙處還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夾竹桃更是引發(fā)了作者許多的幻想。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作者的想象和幻想?(第三、六自然段)。
2、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我為什么覺得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1)現(xiàn)在我們一齊推開季羨林老師的家門,領略一下季老師家夾竹桃的豐姿。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你看到了怎樣的夾竹桃。
(2)聽了老師的朗讀,閉上眼睛聽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是啊,這燃燒著熱情的紅和那冰清玉潔的白,融洽地開在一起,這景象讓作者感到奇妙、有趣。
3、作者對夾竹桃的想象不止于此,指名朗讀第五自然段,思考:
月光下的夾竹桃為什么會引起作者的幻想?引起了作者的哪些幻想?
(1)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2)多么美妙的夜晚!請你用朗讀將我們領入情境中去好嗎?
。3)朦朧的月色下,夾竹桃花影迷離,葉影參差,濃濃烈烈的花香襲人,作者頓時陶醉了,產(chǎn)生了許多幻想。
齊讀。
看哪些同學進入了情境。
。4)月光下的夾竹桃你覺得還會像些什么呢?請你仿照文中的句式,也來插上想象的翅膀,寫一段話。
出示:我幻想它是------,它居然就是------。
我幻想它是------,我眼前------。
我幻想它是------,我就真看到------。
學生交流。
(5)師引導朗讀:月光下的夾竹桃的黑影雖是平淡無奇,但在作者的奇思妙想下變得意趣盎然了。這么美的語言要不要再來讀讀?
四、回歸整體,感悟贊美
1、既不名貴,又非最艷麗,卻成了最讓人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這就是夾竹桃,讓我們記住它的韌性,記住它帶給我們的美好幻想。下面,讓我們再一起讀讀這一句話。(出示:有這樣的韌性,能這樣引起我的幻想,我愛上了夾竹桃。)
2、同學們,你們愛上夾竹桃了嗎?你有什么感受?
五、作業(yè)設計:
1、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夾竹桃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無……不”“無不”造句和給句子換說法。
3、學習作家卡片,理清文章結構,初步了解作者對夾竹桃特殊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理解生字新詞,會用“無……不”和“無不”造句和給句子換說法。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當老師說到“春天”,你會想到些什么?
2、有哪些花是你比較喜歡的?為什么?
3、大家知道這種花嗎?(板書課題:夾竹桃)點一組學生讀題目,覺得他們讀得對嗎?
“夾”有兩種讀音:jia jia 為什么在這兒讀“jia”,兩讀音如何區(qū)別?(學生查字典理解意思)
【呈現(xiàn)的問題】環(huán)節(jié)3在課堂上查字典,并逐個意思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了(結合動作、生活實際去理解等)本意是想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習據(jù)義定音的方法和復習前面一字多義,但在此環(huán)節(jié)就耗時十分鐘,導致后面時間不夠,整堂課的時間分配不合理了。
〖改進設計〗師:“夾”在字典上有兩種讀音,為什么在這兒讀“jia”?
師:我查了一下字典“夾”的讀音有五種解釋(小黑板出示據(jù)義組詞)
4、齊讀課題,從名稱上來看,你能想象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植物?
5、讓學生觀察書上的圖,說說夾竹桃的樣子。
6、教師總結介紹:夾竹桃的故鄉(xiāng)在印度伊朗,15世紀作為一種高雅的觀賞植物傳入我國,在我國的長江流域以南一般都露天栽培,北方一般為盆栽。因為它的葉片像竹,花朵如桃,故而得名。它的葉、花、皮有毒,可制作除蟲劑,他還有“綠色吸塵器”的美稱。
【呈現(xiàn)的問題】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有些重復,而且學生不太會說,導致了課堂的冷場和時間的浪費。
〖改進設計〗師:齊讀課題,說說你對夾竹桃了解多少?(即: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教師做適當?shù)难a充就行。)
7、過渡:我國當代著名語言學家季羨林先生對夾竹桃情有獨鐘,并為它寫下了一篇美文。(齊讀課題)(板書:季羨林)
8、對季羨林了解多少?請學生自由說。再學習“作家卡片”。齊讀“作家卡片”。
教師補充:這樣一位文學巨獎、國學大師于2009年7月11日去世,有人這樣形容他的離去“整個人文界都像是經(jīng)歷了一場地震!彼碾x去時全世界人民的巨大損失。但他的美文值得我們好好品味。
【呈現(xiàn)的問題】教師補充的環(huán)節(jié)放在這兒很是突兀,破壞了課堂的.氛圍。
〖改進設計〗這個補充在此可以去掉,或放在第二課時的最后面。
二、初讀課文
預習展示
、 自由讀文。注意讀準“自主學習單”上的生字新詞,試著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理解,用帶點的詞造句。
、 把你認為該注意讀音的字,多讀幾遍。點名做小老師領讀。
、 在小組內(nèi)用自己的語言理解詞義。不理解的在班上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 小結解詞的方法:在理解詞語時,除了我們慣用的借助詞典外,還可以利用書上的插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或是用動作輔助理解,還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等。
⑤ 再讀詞語,把你覺得應該注意寫法的字提出來,幫助大家共同記憶。
重點學習的詞組“無……不……”“無不”
、 讀準短語。聯(lián)系課文的句子,說意思。回憶“不”的變音規(guī)則。
② 這樣的句子我們稱它為“雙重否定句”(板書),它一般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
、 出示例句,練習給句子換個說法,意思不變。
例1:王小華刻苦鉆研數(shù)學,成績優(yōu)異,參加《小學生數(shù)學報》知識競賽,無一次不名列前茅。
例2:大家聽了勞動模范的報告,無不激動萬分。
【呈現(xiàn)的問題】在句子練習中,所呈現(xiàn)的句子例子比較單一,練習的效果善未完全達到。
〖改進設計〗所給句子可以給一個雙重否定句改肯定句,再呈現(xiàn)一個肯定句改雙重否定句的,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 自由用“無……不……”“無不”造句,并請別的同學給你的句子換個說法,句義不變。
【呈現(xiàn)的問題】在造句中,學生對“無不”應用還是比較自如的,而對“無……不……”就應用不夠靈活了。尤其是無與不之間填什么詞比較困難。
〖改進設計〗造句前,還可以設計一個鋪墊,在無與不之間,省略號可以填什么詞?如“無處不”“無人不”“無時不”“無刻不”等等,再讓學生選擇造句。坡度緩了,難度自然而然就減輕了。
3、自主探究
、倏焖僮x課文。要求:正確、流利地讀課文,找找哪幾個自然段是圍繞課題直接描寫夾竹桃的?
、趪L試給課文分段,談談分段的理由。
、劬氄f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4、資料搜集
①季羨林老先生一生愛花,他家的院子里也總是長滿了花,都有哪些呢?你想用哪些詞來形容這些花呢?(領讀詞語)
②齊讀第三小節(jié),概括主要內(nèi)容。
③季老家常見的花可謂是應有盡有,季老家的院子里,一年三季,花開花落,萬紫千紅,然而季老對夾竹桃卻有著獨特的情感,再默讀課文,用“——”劃出直接表現(xiàn)季老對夾竹桃情感的語句。(板書:留戀、回憶、愛)
、荦R讀第1和6自然段。
4、課堂小結:這份留戀、這份回憶、這份愛,讓季老情不自禁的寫下了課文。(齊讀課題)
【呈現(xiàn)的問題】因為前面的時間安排不太合理,此往后未能在課堂上完成,這是本課的缺憾。
三、達標檢測(見自主學習單)
四、再讀課文,自主質(zhì)疑。
1、自讀本堂課學習目標,對照要求,看看是否達到了目標。
2、再讀課文,找找有哪些地方是自己不能理解的,寫下來,爭取讓它成為我們下節(jié)課學習的目標和重點。
夾竹桃教學設計3
文本解讀
季羨林先生的散文,清新如六月甘泉,流暢如潺潺細流,自然如皓月清風。在《夾竹桃》這篇文章中,季先生在爭奇斗艷的萬花叢中選擇既非名貴、又不嬌艷的夾竹桃作為吟詠的對象,正寄寓了他的追求和趣味。透過《夾竹桃》一文,不難看出季先生淡然的生活態(tài)度與脫俗的生活情趣,他欣賞夾竹桃在平平常常外表下的兢兢業(yè)業(yè)、頑強持久。文章以清新淡雅、樸實自然的風格將人帶入美的境界。
《夾竹桃》一文,層次分明,意境美好,情趣雋永。文本描繪了在萬紫千紅、五彩繽紛的花季里,夾竹桃的可貴的韌性和花影迷離的動人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寄情文本,賞析感悟,去感受夾竹桃可貴的韌性,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從而進一步感受季羨林先生的情趣。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2.品味、賞析語言文字,感受夾竹桃可貴的韌性以及給人帶來的幻想,體會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品讀語言文字,從字里行間感受夾竹桃的特點,以及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情。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畫面激趣,揭示課題
1.課件展示夾竹桃圖片,說說自己觀察后的感受。
2.夾竹桃因為葉片像竹,花朵如桃,因此有了這個富有詩意的名字。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語言學家季羨林先生對夾竹桃情有獨鐘,寫下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夾竹桃》。
3.揭示課題,弄清“夾”的意思和讀音。
設計意圖:由于大部分學生對夾竹桃沒有感性的認識,利用媒體直接呈現(xiàn)夾竹桃的形象,不僅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而且利于學生首先從直觀上把握夾竹桃的樣子,為學文服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范讀課文。
2.聽了朗讀,你對夾竹桃有什么感受?
設計意圖:美文需要誦讀,教師聲情并茂地范讀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情境,不僅能讓文本語言第一時間浸潤學生心靈,還讓學生對文本有了一次整體感知的機會。
三、再讀課文,交流感受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
2.指名朗讀課文,注意正音。
3.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交流學習字詞。
。1)出示一組花名,朗讀花名,談感受:
迎春花桃花海棠榆葉梅丁香鳳仙花石竹花
雞冠花五色梅江西臘夜來香玉簪花菊花
師:這些花很美,給人眼花繚亂之感,在大自然的舞臺上,你方唱罷我登場。
。2)出示一句話:
夾竹桃不是名貴的花,也不是最美麗的花,但是對我來說,它卻是最值得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
師:三個“最”字讓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夾竹桃的.樸實,作者開篇直抒胸臆,表達出對夾竹桃的情有獨鐘。)
設計意圖:讓“夾竹桃”在令人目不暇接的繁花中間亮相出場,給學生形成視覺、情感上的強烈沖撞,能有效地激起學生走近夾竹桃、了解夾竹桃的閱讀期待。
四、品讀片段,感知形象
1.默讀描寫夾竹桃樣子的段落。
2.畫出描寫夾竹桃花的語句,交流讀后的感受。
3.閉上眼睛,想象“火上有雪,雪上有火”的情景,感受夾竹桃花的奇妙、有趣。共3頁,當前第1頁123
4.課件再現(xiàn)夾竹桃圖片,欣賞畫面,朗讀片段。
設計意圖:用語言文字先在學生心中畫出“夾竹桃”的形象,再用圖片加深“夾竹桃”的印象,在品析、欣賞、玩味的過程中,“夾竹桃”的形象開始根植于學生的內(nèi)心。
五、出示詞句,指導書寫(略)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我們走進了季羨林先生筆下的夾竹桃的世界,了解到在季先生的心中,始終蓬蓬勃勃、潑潑灑灑地盛開著兩盆夾竹桃,是什么原因令季先生對它們情有獨鐘呢?
2.這節(jié)課我們就進一步走近這兩株花,感受它的韌性以及給我們帶來的幻想。
設計意圖:“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他們思維的火花。”抓住文本“關鍵處”設疑,可以把學生引入學習情境。
二、潛心品讀,感受韌性
1.怎樣認識“韌性”這樣的字眼?
2.哪一小節(jié)寫了夾竹桃的韌性?劃出能表現(xiàn)夾竹桃韌性的語句。
3.自由讀,交流:哪些詞句打動自己,從中體會到什么?
。A設一:“悄悄”、“一聲不響”——夾竹桃生命最燦爛的時刻,卻悄悄地不聲不響地開放,多么樸實謙遜啊。
。A設二:“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嚕花黃了,又長出一嘟嚕!薄@是美的接力,生命的接力。夾竹桃沒有衰敗,只有爛漫,她用美麗延續(xù)著美麗,生生不息,多么蓬勃的生命力。。
4.朗讀,初步感受夾竹桃雖不張揚卻生生不息的特點。
5.創(chuàng)設語境,反復誦讀,深入感受夾竹桃的韌性。
。1)哪些詞語寫出了夾竹桃花期之長?
(2)夾竹桃花期之長用了三個短語來表現(xiàn)——“在和煦的春風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讀書時,我們要將短句讀長,將短語的內(nèi)涵讀豐富,展開想象體會夾竹桃的可貴韌性。
教師引讀:
在和煦的春風里,生命萌發(fā),萬物生長,快瞧,在一墻之隔的大門內(nèi)——
在盛夏的暴雨里,花自飄零水自流,可是,你不曾想到,在一墻之隔的大門內(nèi)——
在深秋的清冷里,颯颯西風滿院栽,令人驚嘆的是,在一墻之隔的大門內(nèi)——
6.小結:許多花只美麗一季,惟有夾竹桃卻始終如一,從春到秋,一直默默地、毫不倦怠地開放,生命之歌如此嘹亮,不能不令人贊嘆。
7.學生練習背誦片段。
設計意圖:緊扣“韌性”這一中心字眼,通過讓學生默讀、劃重點詞句、品析語言文字、感情朗讀、背誦等環(huán)節(jié),充分感受夾竹桃韌性的可貴。學生反復誦讀夾竹桃默默開放、生生不息的語句,在對語言文字的涵泳、品味中,學生既感悟到夾竹桃可貴的品性,又體會到語言文字的豐富與美妙,從而增加積累,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也受到了人文的熏陶。
三、自主交流,豐富想象
1.月光下的夾竹桃是怎樣的迷人而富有詩意?
2.自主閱讀課文。
3.交流:皎月當空,銀輝傾瀉,站在夾竹桃的下面,你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看到了——花朵模糊,葉影參差,花影迷離。
聞到了——濃濃烈烈,花香襲人,“花氣襲人渾欲醉”。共3頁,當前第2頁123
想到了——花影奇妙,像一幅地圖,像水中的荇藻,像一幅墨竹……)
4.一學生配樂朗讀作者幻想的語句,其余同學閉上眼睛想象。感受作者想象的豐富,花影的美妙。
5.月光給夾竹桃鍍上了朦朧的色彩,作者奇妙的幻想給了夾竹桃靈動的、詩意的韻味,美哉,夾竹桃!不能不愛,夾竹桃!
6.感情朗讀、背誦片斷。
設計意圖:教學“幻想”這一片段時,讓學生在觸摸語言文字后,展開想象,調(diào)動學生豐富的閱讀體驗去看、聽、聞、想,把課堂變成一個個性的、靈動的、詩意的空間。
四、 總結升華,體會寫法
1.課文第三自然段主要寫什么?哪些詞語寫出了每個季節(jié)群芳爭艷的情景?
2.出示四字詞語:
花團錦簇滿院生輝
五彩繽紛美不勝收
熏透庭院迎風怒放
花開花落萬紫千紅
讀著這些詞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這些花或以色彩爭春,或以芳香誘人,花開花落,給主人帶來了快樂,然而這段內(nèi)容與夾竹桃沒有關聯(lián),為什么作者卻花費這么多的筆墨?
(醉翁之意不在酒,這樣寫是為了對比襯托夾竹桃的可貴的品質(zhì)。)
4.總結。
正因為季羨林先生對夾竹桃如此喜愛,對夾竹桃有如此獨特的感受,所以他被人們稱為“夾竹桃知己”。季羨林在《夾竹桃》原文中寫道:好多好多年,我就在這樣的夾竹桃下面走出走進。最初我的個兒矮,必須仰頭才能看到花朵。后來,我逐漸長高了,夾竹桃在我眼中也就逐漸矮了起來,等到我眼睛平視就可以看到花的時候,我離開了家。過了許多年,走過許多地方,我依然不能忘懷那兩盆夾竹桃。
設計意圖:對作者花費筆墨描寫其他花用意的揣摩,對比襯托寫法的滲透,作者原文的介紹,這些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符合高年級學生的閱讀特點,更符合語文學科的性質(zhì)定位。因此,這樣的設計能讓學生有所得,有所悟,提高語文能力。
【夾竹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夾竹桃教學設計06-25
夾竹桃教學反思10-12
夾竹桃教學反思15篇09-25
《夾竹桃》教案07-15
《夾竹桃》優(yōu)秀教案05-09
公開課教案:夾竹桃08-06
【集合】《夾竹桃》教案2篇02-19
教學設計模板-教學設計模板07-10
設計校園教學設計06-07
教學設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