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名人故事演講稿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xiàn)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那么一般演講稿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名人故事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尊敬的來賓:
大家晚上好!
很多人都讀過這樣兩句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平常百姓家。王謝是晉代聞名遐邇的兩大家族。謝家以謝安為代表,淝水之戰(zhàn)以少勝多一代良相堪稱高潔典范。王家自然是以王羲之為代表,竹扇題字入木三分一代書圣實屬名流千古。
這就是我的偶像——王羲之。“清風入袖,明月入懷”,人們用絕妙的比喻形容王羲之的書法,他的代表作品是《蘭亭序》,作品的筆法、墨氣、行款、神韻,無不為后人贊嘆景仰。他是一個沒有真跡存世的大書法家,然而后人對他的書法作品卻是推崇備至,如癡如醉。他的故事也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紹興市西街戒珠寺內有個墨池,傳說就是當年王羲之洗筆的地方。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17歲時他把父親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天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寫爛了多多少少的筆頭,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這就是人們今天在紹興看到的傳說中的墨池。
王羲之練字專心致志,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吃飯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結構,不斷地用手在身上劃字默寫,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次,他為人寫一塊匾在木板上寫了幾個字樣,送去叫人雕刻?坦ぐl(fā)現(xiàn)字的墨漬竟?jié)B入木板里面約有三分深。
從幼兒園開始,媽媽就開始讓我練習書法。在書法學習的路上,我哭過也鬧過。每次練習,一站就是一兩個鐘頭,不僅十分乏味,還累得腰酸背痛。于是我開始抱怨媽媽,為什么要送我來學習書法?后來漸漸明白,學習書法真的能陶冶人的性情,培養(yǎng)人的耐心和修養(yǎng)。我逐漸明白媽媽的良苦用心。當然,真正讓我對書法由逼迫到熱愛的,是來自于那本字帖《蘭亭序》。我驚異于世間竟有這樣出神入化的書法,它完全迷醉了我的雙眼,也在我心里種下了夢想的種子。書法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美的學問,我也要成為一名書法家。
經過好幾年的練習,我的書法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老師的鼓勵下,我開始嘗試參加各類書法比賽。記得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書法老師就帶著我來到北京參加現(xiàn)場書法比賽,我是一個靦腆的女孩,第一次在外地見到這么多人比賽,心情十分激動而緊張。比賽的頭一天晚上,我還在酒店里緊張地練習,反復地揣摩,做最后的沖刺。比賽成績揭曉,我排在第二,與第一名失之交臂。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在下一次比賽中取得第一。于是我更加刻苦地練習。三年后,我又一次來到北京參賽,總結了上一次失利的經驗后,我顯得成熟了很多。這一次,我再也沒有給對手機會,以書法第一名的成績評為“全國十佳”。
媽媽說,時機成熟的時候會給我辦一個書法作品展。我也很期待有這么一天,把自己的作品供給大家來觀看,這或許是對我多年努力的最好肯定吧。也許有人會問,練書法,又不能走捷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你不累嗎?我會說,當然!累的時候,也曾有想放棄的念頭,但想起王羲之,竟把池塘變墨池,清水變成黑水,我的這點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他對書法已經達到了忘我的境界,而我,還只是一個在門外觀望的獵奇者。于是,在柔和的燈光下,我又重新振作精神,鋪開宣紙,倒上濃墨,為著自己的夢想繼續(xù)前進!
感謝我的偶像王羲之,是他帶領我走進書法藝術的殿堂。興致來時,鋪開宣紙,揮毫潑墨,讓手中的筆自由行走,流轉,翻飛,實在是生活中妙不可言的享受。我的生活或許沒有奇跡,但書法一定會成為我夢想的奇跡。
人生需要偶像,夢想需要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