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產乱老熟视頻老熟女,97在线起碰视频,麻豆Av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国产91www.

<pre id="jdrot"></pre>

<td id="jdrot"><strong id="jdrot"></strong></td>
      <pre id="jdrot"></pre>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

          時間:2024-09-22 19:36:0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

            【教材分析】

            長短、高矮都屬于比較物體長度的問題。是學習計數(shù)、計算和ht的學習的準備性知識。比高矮有兩方面內(nèi)容:一是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高矮的方法。這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節(jié)課。主要使學生感知高矮的概念。探索比的方法。教學時采用自主探索、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方式。首先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觀察,初步感知人或物體有高有矮,引出高矮的概念;接著讓學生想一想怎么知道人或物體有高有矮的,引出比較的方法,讓學生去探索;最后通過各種活動、游戲。讓學生體驗比較的方法。加深對高矮概念的認識。

            【學情分析】

            低年級兒童在入學前,己經(jīng)通過對各種物體的感知。初步積累了有關比長短、比高矮的感性經(jīng)驗。但由于學生年齡小。觀察能力有限,看問題、觀察物體不全面,所以教學時,注意采用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生互相啟發(fā)、互相補充,并在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善于傾聽別人意見、虛心向他人學習的好習慣。重視學生的'經(jīng)驗和體驗。緊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設計各種比較的活動。讓學生去探索。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及時進行評價,使學生飾得看問題要全面,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1、通過觀察比較。使學生感知人或物體有高有矮。

            2、通過組織各種實踐活動。使學生探索、學會比較高矮的方法。體驗長短、高矮都是比出來的。都是比較物體長度的問題。

           。ǘ┻^程與方法1、在真實的情境中讓學生經(jīng)歷體驗比較高矮方法的過程,加深對高矮概念的認識。

            2、在比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師指導下。能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提出有關比較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并學會交流。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在活動中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通過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形狀相同但高矮不同的兩個瓶子、繩子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ㄒ唬┮龑в^察教師選四名高矮差距較大的學生到講臺。讓學生觀察。

            問:看到他們四個同學。你想告訴老師什么?

            (二)交流匯報學生觀察后,先與同位說一說,再匯報。

            學生可能說衣服的顏色不同、男女性別不同、有胖有瘦、有高有矮等。教師都給予肯定。

            啟發(fā)引導說出學生有高有矮。

            教師板書:高矮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此情境是通過學生觀察引出“高矮”的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初步感知人或物體有高有矮,自然有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一)引入研究的內(nèi)容教師選兩個高矮差不多的學生。站在講臺兩邊。讓學生判斷誰高誰矮。

            學生觀察后匯報(學生可能說:看不出誰高誰矮;蛘f甲高、乙高、一樣高)。

           。ǘ┨骄勘容^高矮的方法1、怎樣知道人或物有高有矮呢?

            2、小組討論交流比較高矮的方法。教師參與其中。

            3、小組匯報、交流學生可能說出:(”兩人站在一起比;(2)兩人拉緊繩放在頭頂?茨念^高;(3)用尺子量;(4)用小棍搭個小橋讓他們通過;(5)靠墻作記號等。只要有道理。教師就給予肯定。

           。ㄈ⿵娀容^的方法1、讓學生再來比一比。

           。1)教師選一男(高)一女(矮)兩生上臺比一比。

            要求:比一比,說一說。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學生比較后會說:、‘男生高!苯處煶脵C和男生站在一起。讓學生比一比:“我們倆比。誰高誰矮?’’學生會說:“老師高。”教師抓住機會問:‘。為什么你們剛才說男生高,現(xiàn)在又說老師高至到底這個男生是高是矮呢?”

           。2)小組討論。應怎樣把話說清楚。說完整。

            匯報時。引導學生說出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2、再請兩個同學來比一比。

            學生比時。讓一生站在講臺上。一生站在講臺下。教師問:

            “這樣比行嗎?為什么?’’再讓一生抬起腳后跟比。問:‘。這樣比行嗎?為什么?,’

            學生一定會說:這樣比不行。教師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不行。學生可能會講:不合理、站得不一樣高、應站在同一水平線上比等。

            3、出示兩個瓶子(下面不齊。并用紙遮住。只讓學生看到上半部分)。

            問:猜一猜,這兩個瓶子哪個高?哪個矮?

            大多數(shù)學生會說:上面高的那個高。這時教師再打開紙讓學生比一比。

            【設計意圖】:在創(chuàng)設的各種情境中。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

            并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親自體驗比較高矮的方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信心。在小組合作交流中。讓學生學會聽取他人意見。從中受益。

            學會合作;顒又泄膭顚W生大膽說。在說的基礎上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讓不生明確高矮是相對的;比較高矮時要合理。要合乎規(guī)則。要站在同一水平線上比;還要明白比長短、比高矮都要9體看。全部看。橄得看問題要全面。

            三、實踐應用。加深理解

           。ㄒ唬┩队熬毩曈脤嵨锿队皟x投影練習一第7題圖。學生獨立完成(要讓學生充分說,也可和其他動物比)),

           。ǘ┟呋顒雍痛罡呋顒1、學生站在地上摸。

            2、跳起來摸(活動后學生談體會)。

            (三)游戲活動1、同學們,學校要舉辦運動會。從每個班選10名的學生參加入場式,咱們班這么多學生,你能用今天學的知識幫老師選出來嗎?先想一想,再小組內(nèi)說一說,然后告訴老師(學生獨立思考后。再小組討論、匯報)。

            2、自由結合成小組((5—8人)按高矮排成隊。比一比?茨慕M又快又好(學生自由活動后。說一說是如何排的)。

            【設計意圖】:通過各種活動、游戲。使學生充分利用所學知識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讓學生自主參與、合作學習,充分體驗比較高矮的多種方法。加深對高矮概念的認識。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

            暢談感受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遺憾?

            讓學生自由大膽地談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談。讓學生都能體會成功的喜悅。并且感受知識是無限的。增強繼續(xù)學習的欲望。

            五、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課下看一看生活中哪些物體可以比長短,哪些可以比高矮。

            說給同學或家長聽。

            【設計意圖】:拓展延仲,既聯(lián)系生活又鞏固知識。給學生一個開放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知識的實踐能力。

            【教學反思】

            教學的本質是交往。本節(jié)課以師生共同活動為主。學生人人參與,主動探索。創(chuàng)設了多種實踐活動,實現(xiàn)了開放式教學,讓學生親自體驗、觀察、感知高矮。小組合作、自主探索比較高矮的方法。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了多種方法的產(chǎn)生。課堂氣氛活躍。每個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每個學生都學有所長。特別是在探索比較高矮的方法和游戲活動時。每個學生都能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思考。找出了不同的方法。通過小組交流、匯報,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同一問題有不同的方法,體現(xiàn)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并在活動中樹立了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增強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計數(shù)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shù)出數(shù)量在100以內(nèi)的物體個數(shù)。

           。2)掌握100以內(nèi)的數(shù)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shù)的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2) 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弄清數(shù)的組成。

            教學難點:

            理解計數(shù)單位。

            教具準備:

            課件 ,小棒。

            教學過程:

            一、演示百羊圈,引入新問題,激發(fā)數(shù)數(shù)興趣

            1、師:藍藍的天,綠色的大草地,小朋友玩得多高興。 看,山坡上下來一群羊,有幾只? 又來了一群,幾只?這兩群羊共幾只?20是幾個十?學生觀察回答上述問題。

            2、又下來一大群羊,成八小群。 師,羊真多。∮卸嗌僦?

            我們來估計一下,現(xiàn)在草地上有多少只羊。大家交流,說一說自己估計的結果。

            3、師,我們的估計對嗎?可以數(shù)。你會數(shù)嗎? 今天學習數(shù)100以內(nèi)各數(shù)。(揭示課題)

            二、操作、交流,學習數(shù)100以內(nèi)各數(shù)

            1、實物數(shù)數(shù)。

            (1)師:老師讓你們沒人帶了100根小棒,快速地數(shù)一下,是不是100根。

            (2)學生自由數(shù) 匯報,你是怎么數(shù)的?(有多種數(shù)法,可以指名進行實際操作。)

            2、討論。

            (1)師:剛才,有的'小朋友是這樣數(shù)的:每數(shù)10根捆成一捆。 誰愿意用小棒再來演示,讓全班都能看清楚?能不能試著用剛才同學們提出的辦法來數(shù)一下有多少根。提示:每數(shù)10根捆成一捆。一定要用皮筋捆好。

           。2)師: 一根一根地數(shù),10個一是幾?那十根十根地數(shù),10個十是幾?

            3、引導學生一十一十地數(shù)到一百。

           。1)師:數(shù)100以內(nèi)的數(shù),可以一個一個地數(shù),從一數(shù)到一百,也可以十個十個地數(shù),數(shù)了10個十就是一百

            如果讓你十個十個地數(shù),你能從10數(shù)到100嗎?100—10呢?

            學生數(shù)10捆小棒:一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

            (2)數(shù)百羊圖。一只一只地數(shù),再十只十只地數(shù)。(同桌一個人數(shù)另一個人檢查)

           。3)搶答:一十一十地數(shù),三十前面是( )十,三十后面是 ( )十。

            八十前面是( )十,八十后面是 ( )十。

           。4)指名數(shù):一十一十地數(shù),從一十數(shù)到一百;從三十數(shù)到七十,從六十數(shù)到一百。

            三、接近整十數(shù)的數(shù)法

            1、師:誰能很快地拿出三十五根小棒,說一說你是怎么拿的?如果一根一根的繼續(xù)往下數(shù),你能數(shù)到四十二嗎?試一下。

            出示例2:從三十五數(shù)到四十二。

            學生邊添小棒邊數(shù)。

            交流:三十九后面的數(shù)是多少?為什么是40?

            學生將10個單根捆成一捆,得4捆,再接著數(shù)到四十二。

            2、從五十六數(shù)到六十三,再從六十三數(shù)到七十二。 (注意滲透組成知識,注意是否每數(shù)滿十根捆成一捆。)

            3、不擺小棒,一一地數(shù)

            從七十八數(shù)到八十八,再數(shù)到一百。(同桌輪流數(shù),再指名數(shù)。)

            回答:七十九、八十九、九十九的后面各是幾?

            四、學習100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

            1、例3:拿小棒3捆又5個單根,看一看,是幾根小棒?說一說35是( )個十和 ( )個一組成的。

            2、第33頁“做一做”的第二題。

            3、同桌一人擺小棒,另一人說組成。

            4、游戲:摘果子。(水果卡片)

            四十二 ( )個十( )個一七十六 ( )個十( )個一

            九十四 ( )個十( )個一六十 里面有( )個十 一百 里面有( )個十

            想一想:其實生活中用到數(shù)數(shù)的地方可多了,想想哪里遇到過?自由匯報。

            如果這堂課的表現(xiàn)是100分的話,你覺得你自己能得多少分?它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呢?說說你得分的理由。

            五、小結

            師:說一說,你今天學會了什么?

            六、練習活動

            先估計一下,有多少個球,再數(shù)一數(shù),有多少個球。 你的估計差不多嗎?你是怎樣數(shù)的?怎樣數(shù)比較快?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3

            教學內(nèi)容:大家來鍛煉

            教學目標:

            1、借助大家來鍛煉這一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到自己的生活中蘊含豐富的數(shù)學問題,從中可以提出有趣的問題,并能運用已有的數(shù)學知識加以解決。

            2、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校園的美麗與可愛,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自己的身邊。

            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教學問題。

            教學準備:觀察校園,身邊的事物。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讓學生介紹自己的校園。介紹自己喜歡的活動。

            2、想一想從中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3、引導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加以討論。

            二、新課教學

            1、觀察課文中的插圖。

            2、進行獨立思考。

            3、引導學生根據(jù)圖意提出各種教學問題。

           。础⒆约航鉀Q問題。

           。、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提出問題給予評價。

           。、適當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三、實踐活動

            讓學生到校園里走一走,找一找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然后進行交流并嘗試解答。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4

            詳細介紹:教學課題

            9加幾

            教學要求

            1、讓學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9加幾的計算題。

            2、強調(diào)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和最優(yōu)化。

            3、加強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培養(yǎng)實踐運用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題。

            2、能掌握方法以進行計算。

            3、感知算法的多樣化和方法的最優(yōu)化。

            教學重點

            選擇優(yōu)化方法,進行準確計算。

            教學難點

            形成規(guī)律,培養(yǎng)自學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

            學生

            CIA課件

            小捧

            教學過程

            教師

            學生

            一、口算練習(出示習題)

            1、基礎口算練習

            435-21823

            7-48-56273

            2、過渡口算練習

            9()=10

            913=912

            951=194=

            二、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

            學生口算,說出得數(shù)。

            可以是抽生回答,其于學生訂正,或是開火車回答。

            學生說答案,并說說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教師

            學生

            1、出示課間游戲場境。(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興趣。)

            2、提出數(shù)學問題。

            3、引出數(shù)字9和2

            三、新課學習

            1、列出算式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老師巡視指導

            3、說說你的出算法

           。▋杉訑(shù)交換位置,其和不變的知識點)

            4、練習游戲

            先請9個學生上臺參加游戲,再請3個(4個……)

            列式計算并說出算法

            學生提問:

            ----比----多幾人?

            ----比-----少幾人?

            -----和-----一共有多少人?

            92=1129

            11

            學生算法:

            1、數(shù)數(shù)的`方法

            2、數(shù)小棒(用小棒數(shù))

            3、估算的方法

            4、湊“十”的方法

            ……

            93=12

            12

            94

            教學過程

            教師

            學生

            5、寫出其它9幾的加法

            歸納整理、掌握方法、知道規(guī)律、闡述算理

            6、練習處理

            7、尋找生活中的9幾的問題

            9596

            9798

            99

            做練習作業(yè)

            教學板書

            9加幾

            1、數(shù)數(shù)的方法92=1129

            2、數(shù)小棒(用小棒數(shù))1193

            3、估算的方法10949596

            4、湊“十”的方法979899

            ……

            9加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5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26頁的例題,第27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教材先通過學生合作搭積木,感知不同立體圖形的實物,再從這些不同的立體圖形實物中區(qū)分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引導學生認識相應的圖形與名稱,初步感知這些形體的主要特征。

            想想做做主要通過對圖形的識別和聯(lián)系生活中的物體,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其中第1題通過實物和圖形的連線,加深對不同形體的認識,并通過舉例得到進一步鞏固;第2題通過分、數(shù)不同物體的個數(shù),進一步認識每一類形體的特征;第3題結合舊知進行練習,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學生的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感知每類形體的特征,再抽象出相應的立體圖形,知道各自的名稱。教學難點是聯(lián)系生活加深對各形體特征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通過搭一搭、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從實物抽象出圖形,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形體的名稱和特征,能識別這些形體

            2感知平面與曲面,發(fā)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和空間觀念,感受數(shù)學的美和數(shù)學思想方法。

            3培養(yǎng)與人合作的意識,發(fā)展初步的實踐能力,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出示一組建筑物的圖片:故宮、趙州橋、東方明珠電視塔、凱旋門、世貿(mào)大廈。

            講述:這些壯觀美麗的建筑都是設計師和建筑工人的杰作,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狀。

            你們羨慕嗎想不想也造一幢我們來做一回小小建筑師,造一幢你喜歡的.房子,好嗎[評:通過引導學生鑒賞生活中一些美麗的建筑,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初步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動手探索,體會領悟

            1、搭積木

            講述:取出你們的積木,小組合作搭一搭。注意哪些容易搭牢,哪些不容易搭牢。

            小組完成后推薦一個展示作品,并說說用了怎樣的積木塊拼搭的。

            2、分一分

            講述:我們的小設計師真棒!如果老師請你把這些積木分分類,你打算怎樣分呢 小組合作分一分。

            學生合作探索,邊分邊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學交流。

            提問:小朋友把它們分成了幾類說說為什么這樣分呢。

            學生交流分的結果及想法,逐步達成共識,分成四類。

            3、識形體

            引導:我們來看一看、摸一摸這些積木,(一起感知長方體)我們把這一類形體叫做長方體,(出示立體圖形)請你拿出長方體的積木。

            學生認識長方體的名稱和圖形,取出相應的積木。

            引導:你想給另外的幾類積木分別取個名稱嗎。

            學生大膽猜想并認識正方體、圓柱、球。

            講述:閉上眼睛在腦子里畫一畫這四個圖形,F(xiàn)在老師說一個名稱,請你拿一個積木,行嗎。

            學生動手拿一拿、比一比,然后在小組里相互試一試。

            教師檢查學生交流的情況。

           。墼u: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數(shù)學活動。在搭一搭、分一分、認一認、摸一摸的實踐活動中經(jīng)歷直觀認識簡單幾何形體的過程,感受四種形體的主要特征,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欣賞了數(shù)學的美。]

            4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玩了積木,你能告訴大家你從積木中得到了什么新知識嗎順著學生的回答得出課題認物體,并滲透美育。

            三、鞏固認識,應用拓展

            1 、想想做做第1題

            講述:南瓜博士覺得小朋友非常聰明,給我們帶來了一道題,就是書上想想做做的第1題,請你幫它們找朋友,連一連。另外,南瓜博士還提了一個問題:你還能在生活中找到它們的朋友嗎。

            學生完成后再交流,聯(lián)系自己的所見所聞舉出各種形體的實物,比比誰說得好

            講述:看來,積木有不同的形狀,我們周圍的好多物體都是它們的朋友呢!如果你是一個有心人,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

            2 、想想做做第2題

            講述:這兒有一堆積木,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狀(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逐步出示表格)請同桌合作,找一找、數(shù)一數(shù)分別有幾個,填在書上。

            同桌一起完成,交流時教師演示分類,學生一起統(tǒng)計驗證。

            3 、想想做做第3題

            講述:看了這一排積木,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nèi)互相檢查、交流,統(tǒng)計一下正確的人數(shù)。

            4、議一議。

            如果再讓大家搭一幢房子,你比較愿意選擇哪些形體的積木為什么呢。

            學生結合形體的特征、外觀等各抒己見

           。墼u: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連線、舉例、分類、統(tǒng)計,進一步加深對四種形體特征的認識,從而初步建立各類形體的清晰表象。同時,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四、總結評價

            今天大家的設計非常棒!將來肯定會是個好建筑師。請你談談這節(jié)課又知道了什么新知識,增加了什么新本領,好嗎學生交流懂得的知識和自己的心得

           。墼u:讓學生自己總結,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讓學生交流可以及時反饋,同時也給學生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享受成功的喜悅。]

            [總評]

            這堂課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教師在遵循兒童認知規(guī)律的基礎上,注重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積極、主動地經(jīng)歷對簡單的幾何形體的認識過程,使學生初步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6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內(nèi)容主要由 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5以內(nèi)各數(shù)的認識,另一部分是5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本單元的安排是:先教學1-―5的認識和加減法,再教學0的認識和加減法,這部分教材,是數(shù)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開始。在這一階段通過讓學生初步經(jīng)歷選擇恰當?shù)姆椒?以內(nèi)數(shù)的口算,為學生了解數(shù)學的用處 和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打下扎實的基礎。本單元的重點是教學生寫數(shù)字和初步建立數(shù)感、符號感。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認、讀、寫5以內(nèi)各,并注意書寫工整。會用5以內(nèi)各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和事物的順序,會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

            2、使學生掌握5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和各數(shù)的組成。

            3、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會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內(nèi)的加減法。 提倡算法多樣化。

            5、能運用5以內(nèi)各數(shù)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數(shù)感,運用數(shù)學來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交流。

            單元重難點:

            1、教學生寫數(shù)字和初步建立數(shù)感、符號感。 2、解決好多種算法與數(shù)的組成計算的關系

            3、注重集合、對應、統(tǒng)計思想的滲透,不給學生講這些名稱。

            4、數(shù)的認識,比較大小,加減法的認識過程中,要發(fā)分類為基礎。也就是在分類的基礎上提煉出數(shù)而進行大小的比較和加減法。

            單元課時安排:

            1、1-5的認識3課時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4課時 3、0的認識和有關的'加減法2課時 4、單元訓練 2課時 計 11課時

            單元教案設計

            第1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5的認識及書寫(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頁的第1題--第4題

            教學要求:

            1、會讀、會認、會寫1-―5以內(nèi)的各數(shù),并注意書寫的工整, 2、能用1-―5以內(nèi)的各數(shù)來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數(shù)量,初步建立數(shù)感,并能進行交流。

            3、會用5以內(nèi)各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

            教學重、難點:

            會寫1-―5各數(shù),初步建立數(shù)感。

            教學準備:

            師:各種動物的卡片5張以內(nèi),1-―5的數(shù)字卡片,5根小棒,實物投影儀

            生:1-5的數(shù)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主題畫:

            問:你認為這幅圖是什么意思?畫的是什么?你從這幅圖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動探索:認識1-―5各數(shù)

           。ㄒ唬┱J真觀察,主動學習

            1、認識1

           。1)問:你看到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1表示的?(學生隨意回答)師:凡是象這樣:1個人、1個太陽等都可以用數(shù)字1表示。 (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shù)字1表示的? (3)請你拿出1根小棒

            2、認識2

           。ń虒W方法同上)

            3、認識3

           。1)問: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3表示的,請你說一說。 師:象這樣的,就可以用數(shù)字3表示。

           。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shù)字3表示的?

            (3)請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擺成一個什么圖形?請你擺一擺。

            4、認識4、5

           。ń虒W方法同上)

           。ǘ、出示計數(shù)器

            先拔一顆珠,問:你認為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板書:2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板書:3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板書:4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板書:5 板書:1、2、3、4、5 (全班齊讀:正、反讀)

            問:3的前面是幾?后面呢?與2相鄰的兩個數(shù)是幾?與4相鄰的兩個數(shù)是幾?

           。ㄈ⒔處熣f,學生操作

            1、請你伸出4個手指頭 2、請你畫出3個三角形 3、請你拿出5個圓片。

            三、教學寫數(shù)字1-5

            1、教師教拿筆姿勢

            2、教寫每個數(shù)字的起筆,運筆、落筆。先教師示范,緊接著,學生書空,然后學生在書中描紅。

            四:練一練

            第21頁的第1--4題,學生做在書上

           。1)學生互評 (2)集體評 (3)教師評價

            第2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比大。ǖ17頁的內(nèi)容)

            完成第21頁的第5、6題

            教學要求:

            1、初步建立學生的數(shù)感,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歡的比較方法,并能夠進行正確熟練地比較。 教學重難點:建立數(shù)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

            師:主題圖或小猴圖片三個、梨的圖片4個,桃的圖片3個,香蕉的圖片二個。 生:1-5的數(shù)字卡片、<、>、=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昨天我們學習了哪幾個數(shù)字,你還記得嗎?請你說一說。 (2)與4相鄰的兩個數(shù)是幾?3的后面是幾? (3)有誰能夠寫出1-5每個數(shù)字。請你試一試。 二、新知講授

            1、出示主題畫

            問: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

            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還知道了什么?還有需要補充的嗎?

           。▽W生回答,教師板書: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2從這些數(shù)據(j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板書:

            3=33>2 3<4 3等于3 3大于23小于4

           。1)教師介紹等號、大于號、小于號(開口朝大數(shù),尖尖朝小數(shù)) (2)誰會讀,請會讀的學生帶領大家讀 (3)你還有其它的比法嗎?

            2、出示第17頁下面思考:

           。1)學生自由看圖: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蘿卜各有多少?請你一數(shù)

            有誰能夠把你數(shù)出來的個數(shù)分別是多少寫出來?(指名上臺寫)

           。3)比一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5<3誰會讀?

           。4)一只小免吃一個蘿卜,夠嗎?你有什么好辦法讓他們夠吃?(再增加一個蘿卜或者是趕走一只小免)

            三、練一練

            第21頁的第5題

            學生自由獨立完成,然后學生互評,最后全班集體評價 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評價,最后教師評價。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7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商場實物的擺放情況,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

            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點、難點:學會對物體進行分類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1、錄像。

            (1)商場外景鏡頭。

            (2)商場物品遠景鏡頭(依次播放食品類、家電類、鞋類、文具類、服裝類)。

           。3)商場物品近景鏡頭。

           、俟衽_物品;②售貨員正在擺放文具;③顯示擺放結果。

            2、商品柜臺及相應物品。

            3、學具袋(6袋不同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類。

            (1)播放錄像①:商場外景鏡頭。

           。2)播放錄像②:商場物品遠景鏡頭。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通過看錄像,使學生明確商場物品有很多種。引導學生說出,商場是把一樣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2、明確分類。

           。1)播放錄像③:商場物品近景鏡頭(文具柜臺第一層是文具盒;第二層是練習本;第三層是筆。一位售貨員阿姨正在往柜臺里分類擺放文具。)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阿姨是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了一起。

            揭示概念:像阿姨這樣,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板書課題)

            學生結合所看錄像說說什么是分類。

           。2)猜一猜。

            繼續(xù)觀看錄像從而猜測阿姨拿的物品會放到哪一層,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要把同一類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鞏固發(fā)展,體驗分類

            1、擺一擺。

            出示商品柜臺,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相應物品分類擺放在柜臺里。學生匯報物品是如何擺放的,教師指明分類的必要性──通過分類使每種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許多方便。

            2、完成“做一做”的題目。

           。1)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類活動。

           。2)小組活動,組內(nèi)互相交流是怎樣分的,體驗分類的方法。通過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作用。

           。3)匯報交流。

            教師在巡視中指導,同時注意學生中分類的不同方法。

            3、完成練習六第1~3題。

           。1)第1題,啟發(fā)學生在書上圈一圈,并說一說是怎樣圈的,為什么這樣圈。

           。2)第2題,指導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啟發(fā)說出:4輛車是同一類的。

           。3)第3題,教師說明題意,學生互相交流,使學生明確其中一個與其他三個不是同類。

            4、補充練習。

            每組一袋物品,明確要求:先討論一下應該怎樣分,哪一組分得又快又準確。然后匯報說明。

            三、全課小結(略)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8

            1.轉變學習方式,積極體驗數(shù)學。

            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是學好數(shù)學的基礎。數(shù)學比較抽象、枯燥,容易讓人產(chǎn)生厭倦的心理。所以在 數(shù)學中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模式,采取不同的手段,創(chuàng)設不同的學習情景,豐富學生對數(shù)學的感受,引發(fā)積極的' 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并產(chǎn)生學好數(shù)學的愿望。

            例如;在教學“你說我擺”一課時,讓學生聽老師說自己動手擺物體。師:“擺一個正方體,在正方體的上面放一個球體,在左邊擺一個長方體,右邊擺一個圓 柱體”學生擺完后,讓學生觀察自己擺的與對面的同學擺的有那些相同,那些不相同,為什么?學生:“中間的正方體與球體是相同的,長方體與圓柱體與對面同學擺的正好相反。通過這一活動學生明白了人,人坐的方向不同,所擺放的物體就相反。

            2.練習的設計講求趣味性。

            課堂練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能力、挖掘創(chuàng)新潛能的重要手段。因此,課堂練習在小學數(shù)學中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必須設計,設計課堂練習。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里的習題做適當調(diào)整、組合、補充,使之能有針對性、開放性、趣味性。

            例如:在“你說我擺”一課的練習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游戲,讓小組把各自帶來的各種物體集中并打亂,然后,學生把眼睛閉上,老師說出物體的名稱學生憑已掌握的物體的特征,摸出了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

            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shù)學,是《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提倡的學習方式。在過去的數(shù)學中,教師講得多,占用的時間多。而現(xiàn)在,以活動為主,讓學生自己探究,合作學習,孩子們是多么的快樂。而且孩子們在嘗試中,會有所發(fā)現(xiàn),在討論中會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質疑中能發(fā)展自我。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9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98頁。

            教學案例

            師:說一個你最喜歡的100以內(nèi)的數(shù),并說說為什么?

            生1:我喜歡60,因為我們班有60位小朋友。

            生2:我喜歡7,因為我今年7歲了。

           。ɡ蠋煱褜W生說的數(shù)字一一寫在黑板上。)

            師:大家說了這么多喜歡的數(shù)字。那么,你們能不能選擇+其中的兩個數(shù)字組成一道加法或減法算式?能的話將它寫在卡片上。

           。ò褜W生編好的算式卡片貼到黑板上。)師:看著一黑板亂七八糟的卡片,你現(xiàn)在最想對它們做什么?誰愿意幫這個忙?

            生1:給它們分類。

            生2:按順序排一排。

            師:小組內(nèi)討論一下,按什么順序排?理由是什么?

            組1:我們組認為按得數(shù)大小排比較好。

            組2:我們組認為按計算方法排比較合理。

            組3:我們組同意2號組的意見。我們還把加法計算題分成兩類:一類是進位加法,一類是不進位加法;還把減法計算題也分成兩類:一類是退位減法,一類是不退位減法。

            師:說得真好!就請你上來幫老師來歸歸類。

            師:選擇你最喜歡的一道題說說你怎么算出來的?

            生1:我來說進位加法36+8。我是這樣想的,先把8分成4和4,先算36+4得40,再算40+4等于44。

            生2:30+58,先算30加50得80,再算80加8等于88。

            生3:95—40,先算90減40得50,再算50加5等于55。

            師:每個同學都有自己最好的方法,真了不起。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10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板書課題。)

            教學反思:

            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理解數(shù)學的重要性,認為學生的實踐、探索與思考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條件。這個課例就本著這一理念為指導,創(chuàng)設了一個個“做數(shù)學”的機會:讓學生說一個自己喜歡的數(shù)字,并用卡片寫下自己所編的算式題;小組討論分類的標準、依據(jù),各自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開放思維空間,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還可以改善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做學問”的素養(yǎng)。本節(jié)課,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0

            活動目的:

            1.復習人民幣的面值、單位,掌握化聚,在“付錢”與“找錢”的過程中能初步應用。

            2.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使學生能夠認標價簽,如:“1.50”、“5.00”、“0.50”等。

            3.在活動過程中,自然滲透估算意識,并使學生學會填寫簡單的統(tǒng)計表。

            指導思想:

            本活動通過學生自辦商場,并親身扮演營業(yè)員和顧客,在實踐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自然、社會的緊密聯(lián)系,增進對數(shù)學的`了解和應用數(shù)學的信心,并學會運用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適用年級:一年級

            活動前的準備:

            讓扮演營業(yè)員的學生從校辦商店里借來一些商品,了解價格,并做好記錄,便于活動后如數(shù)歸還。

            為每件商品做好標價簽。

            在活動室布置好商場。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有關人民幣的一些知識,今天,我們就一起運用這些知識,到商場里去買東西,好嗎?

            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進人“商場”(活動室)。

            讓營業(yè)員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二、知識積累,認識標價簽

            1.在買東西之前,我們可以先逛一逛商場。在逛商場之前,你想了解些什么?

            學生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問題,教師根據(jù)情況作適當介紹。

            2.營業(yè)員向同學們介紹各種標價簽的認識方法,如整元的是:5.00;幾元幾角的是:1.50;整角的是:0.50,等。

            3.練習:

            老師也有幾張標價簽,看看你們認識嗎?

            橡 皮0.80

            文具盒

            4.80

            圓珠筆2.00

            三、了解行情,滲透數(shù)學思想

            l.準備逛商場。(滲透估算思想)

            逛商場的時候,可以通過看標價簽,先了解價錢,再估計一下你的錢夠不夠買?夠買幾樣?

            2.填表。(滲透統(tǒng)計的思想)

            我們還可以把商品的價格記錄在表格中,通過算一算,看看自己要花多少錢?再看看,剛才你的估計對不對?

            教師示范填表。

            (附表,課前印好發(fā)下):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1

            詳細介紹: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商場實物的擺放情況,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

            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學會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38頁的內(nèi)容。

            教具、學具準備:電腦、投影儀、圖片、鉛筆、紙貨架。

            教學設計

            從生活中引入分類,初步理解分類的意義

            師:同學們都去過超市吧!

            你們在超市里都看見什么了?

            那么這些物品是怎樣擺放的?

            說明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要想把物品擺放整齊,就要像同學們說的那樣一類一類(分類)擺放,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分類。(板書課題)

            那么,這樣分類擺放有什么好處?

            初步學習分類

            師:老師這兒有一個馬大哈超市,你們想去看看嗎?這樣擺好不好?怎么不好?

            那么咱們來幫他整理整理,這個超市的左邊是一個冰柜,這是冰柜上的廣告畫,右邊是一個貨架。

            誰來整理一下?(學生對貨架上的物品進行整理)

            為什么把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擺在一起?(強調(diào)同一類的物品放在一起)

            通過同學們的幫助,貨架上的物品擺放得既整齊又美觀。

            動手操作,鞏固分類方法

            如果讓你當一名超市里的售貨員,你打算怎樣擺放貨架上的物品?

            1.小組創(chuàng)作將物品分類。

            下面咱們親自動手擺一擺。

            你們要擺放的物品都在紙盒里,先把所有的物品倒出來,分一分,看哪些物品放在一起比較合適,再擺一擺,看擺在哪一層比較合適,確定后再貼一貼。每個物品的背面有一個雙面膠,把上面的`小白紙撕下來,就可以貼在這個紙貨架上了。

            下面4個人一組,看哪組合作得最愉快。

            2.學生匯報。

            師:有哪個組愿意展示一下你們組貨架擺放的情況。

            還有哪個組?(學生介紹小組分類的情況)

            還有這么多的組愿意展示,下面咱們請各組長拿著自己組的貨架到前面來展示。

            3.小結:我們參觀了超市,又自己親自動手擺了擺,知道了商店中物品的擺放可以分為蔬菜類、水果類、服裝類、文具類、鮮花類等。這樣擺放既方便了顧客的購買,又減少了混亂,提高了效率。分類這種做法在以后的數(shù)學課上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所以說它是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

            4.聯(lián)系生活,鞏固分類的意義。

            師:那么在我們?nèi)粘I钪,在你的家里有沒有分類擺放的情況呢?

            可見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那么我們一定要認真地學好數(shù)學,用我們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5.練習六的第1、3題。

            擴展思路初步嘗試不同標準分類

            1.嘗試。

            剛才我們都是把不同的物品進行分類,現(xiàn)在看你們每個桌子上都有一把鉛筆,都是鉛筆,看看你們能不能把這把鉛筆再分一分。(同桌討論)

            2.匯報。

            3.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剛才把許多不同的物品進行了分類,現(xiàn)在又把一種物品進行了分類,而且有這么多種分法,說明分類的標準是不同的,有的按形狀分,有的按花色分,有的按有橡皮頭和沒橡皮頭的分,有的按削過和沒削過的分。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活動,經(jīng)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初步養(yǎng)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2、通過分類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分類的含義,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用途。

            3、教師可以適時地向學生滲透愛勞動、愛家庭的教育。

            教學重點:

            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養(yǎng)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教學難點:

            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你們逛過超市嗎?里面的物品是怎么擺放的?

            為什么要這樣擺放呢?

            分類擺放后顧客去買東西更方便。你們想不想學習怎樣分類呢?

            那么今天這節(jié)課就來學習分類。

            板書課題:分類

            二、 授新課

            1、活動一:整理房間

            (1)有個叫亮亮的小朋友很想去公園玩,可是他的媽媽有要求:要他先把自已的房間整理好.

            (2)課件出示:同學們看了亮亮的房間,你們想對亮亮說什么?

            你們愿意幫幫他嗎?那么你們認為該怎樣整理房間呢?(小組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小組匯報

            你能說說為什么要這樣整理嗎?(強調(diào)同一類的要放在一起)

            課件演示整理過程

            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學習用品?

            (3)整理后的房間會給人什么樣的感覺?你們在家整理過房間嗎?請大家回去后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好.

            2、活動二:到動物園

           。1)導入。大家?guī)土亮琳砹朔块g,亮亮非常感謝大家,現(xiàn)在他和媽媽一起來動物園。出示課件

            問:你看到了哪些小動物?你能給這些小動物分類嗎?

            這些小動物可以分為兩類,會飛的分為一類,另一類是不會飛的。

            請大家給會飛的動物穿上漂亮的衣裳。看哪位同學涂得又快又好,教師就把他的作業(yè)展示給大家看。

            展示學生作品。

            問:他涂的對嗎?你有沒有不同意見?你知道會飛的小動物還有哪些?

            3、活動三:到農(nóng)貿(mào)市場

           。1)導入:參觀完動物園,亮亮哏媽媽來到農(nóng)貿(mào)市場,課件出示,問:你們看到了什么?

            亮亮的媽媽要考一考大家: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

           。2)學生獨立思考完成,指名匯報。

            問:誰能用一句話說說水果有哪些?你平時還喜歡吃哪些水果?蔬菜有哪些?你還知道哪些蔬菜?(水果和蔬菜非常有營養(yǎng),大家要我吃水果和蔬菜。)

            4、活動四:百貨商店

           。1)導入:最近亮亮的媽媽開了一家商店,讓我們?nèi)タ纯此M了哪些貨?課件出示。

            (2)這些貨物就這樣擺放好嗎?

            你們能幫阿姨整理一下嗎?怎么整理?指名匯報

           。3)如果把這些貨按玩具、文具、服裝鞋帽三類來分,該怎么分?(同桌討論)

            指名匯報,課件演示分的.過程。

            5、 活動五:把同學分類

            同學們這節(jié)課表現(xiàn)得真好,現(xiàn)在讓我們來輕松一下吧!音樂伴奏,學生表演:有的看書、有的拍球、有的唱歌、有的跳舞、、、、、、

            下面的同學注意觀察,想一想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引導用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把同學進行分類。

            三、 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開心嗎?請你說說今天你學會了什么。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分類的?(如我校的垃圾分類、書店的書等)

            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都要分類,請大家回家后說給家長聽,并請家長記下來,明天交給老師。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3

            詳細介紹:

            [教學內(nèi)容]同樣多、多些、少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的方法,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認真做事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1.復習。

            教師親切地對學生說:昨天,我們初步認識了1至10各數(shù),誰能將第三行的同學從前往后數(shù)一數(shù)?誰能將第二排的同學從左向右數(shù)一數(shù)?誰能數(shù)出第一扇窗戶的玻璃有多少塊?

            2.進行新課。

            (1)教學“同樣多”。

            投影出示4個蘿卜(圖),教師提問:老師擺了幾個蘿卜?教師再出示4只小兔(圖),提問:老師擺了幾只小兔?然后,教師把每一個蘿卜與每一只小兔用小棒連起來,告訴學生:這表示一只小兔吃一個蘿卜,一只小兔吃一個蘿卜,一只小兔吃一個蘿卜,一只小兔吃一個蘿卜(教師一邊指,一邊說)。

            誰能像老師這樣指著圖說圖意。指名讓同學說;同桌之間互相說。

            教師繼續(xù)問:有多余的.蘿卜嗎?有多余的小兔嗎?

            教師小結:沒有多余的蘿卜,也沒有多余的小兔。教師再次強調(diào):一個蘿卜對著一只小兔,沒有多余的蘿卜,也沒有多余的小兔,就是說蘿卜和小兔同樣多。

            請同學們像教師說的那樣,自己說給自己聽聽。

           。2)全班動手操作。

            請一名同學到前面的磁性黑板上擺,其他人在桌面上擺。

            要求:先擺2個圓(可以橫著擺,也可以豎著擺),再在圓的旁邊(或下面)擺正方形(一個正方形要對著一個圓),正方形要和圓同樣多。教師行間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教師請大家跟磁性黑板上擺的圖比一比,看是否一樣。

            接下來,全班同學獨立操作。

            ①第一排擺4個圓,第二排擺三角形,要求三角形和圓同樣多。

           、诘谝恍袛[三角形(數(shù)量自己確定),在三角形的旁邊擺正方形,要求正方形和圓同樣多。

            上面兩次操作,要讓學生每人都當小老師,檢查并幫助同桌擺的學具是否正確或規(guī)范。

            教師重點提問:第②次擺了幾個三角形?幾個圓?圓和三角形怎么樣?

           。3)教學“多些、少些”。

           、傩‰u比小鴨多。

            教師出示投影:提問:不要數(shù),說

            出哪個多些?哪個少些?全班分小組討論,教師也深入到小組中去。

            各小組派代表發(fā)言,最后統(tǒng)一認識:一只小雞對一只小鴨,小鴨和小雞對上了,沒有多余的,可是小雞有多余的。我們就說小雞多些,小鴨少些,也就是小雞比小鴨多。

           、谔O果比桃少。

            教師出示投影:既不要數(shù),也不要

            和別人討論,獨立思考,哪個多?哪個少?教師重點問:你是怎么知道蘋果比桃少的?

           、廴嗤瑢W動手擺學具。

            a.第一排擺3個圓,第二排擺三角形,三角形和圓同樣多。

            b.第一排擺3個圓,第二排擺三角形,三角形要比圓多1個。

            c.第一排擺4個圓,第二排擺三角形,三角形要比圓少2個。

            d.第一排擺圓(數(shù)量多少由自己決定),第二排擺三角形,三角形要比圓多2個。

            e.第一排擺圓(數(shù)量多少由自己決定),第二排擺三角形,三角形要比圓少2個。

            教學意圖:通過直觀與操作,初步建立“同樣多、多些、少些”的概念。

            3.課堂練習。

           。1)把同樣多的用線連起來。

           。2)哪個多?在多的一行的橫線上畫√。

           。3)寫字準備練習。

            教學意圖:圍繞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進行練習。

            同樣多、多些、少些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脫離直觀,直接用想加算減的方法計算十幾減6.

            2.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十幾減6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十幾減6的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用加法算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投影片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演示課件十幾減6】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6+4= 6+5= 6+6= 6+7=

            6+8= 6+9= 6+10=

            2.( )里應填幾(出示投影)?

            6+( )=10 6+( )=11 6+( )=12

            6+( )=13 6+( )=14 6+( )=15

            6+( )=16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1.【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6】

            提問:我們已經(jīng)學過減9、減8和減7的題,都是想加算減,那么11-6怎么想?得多少?

            學生說出得數(shù)后再指名一學生說說想的過程.

            教師出示13-6=□.【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6】

            提問:計算13-6怎樣想?

            讓學生翻開書,在例1中的括號和□中填上適當?shù)臄?shù),再指名中下生說一遍想的過程.

            2.教學例2.

            教師出示例2.【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6】

            提問:請同學們看這三道題(手指三道例題),想一想,每道題得數(shù)是多少?

            教師逐個訂正完以后,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十幾減6的題怎樣算.算十幾減6的題目,先想6加幾得到這個被減數(shù)(可手指例題示范),那么想出來的這個數(shù)(用例題示范)就是要求的得數(shù).

            三、全課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十幾減6的口算.

            隨堂練習【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6】

            1.做一做第1題,出示投影.

            (1)引導學生看圖說意,列式計算.

           。2)學生填書.

            2.做一做第2題,加減法對比練習.分組進行.

            6+5= 6+8= 6+6=

            11-6= 14-6= 12-6=

            3.做一做第3題.學生獨立填寫,訂正時說一說怎樣的.

            6+□=13 6+□=15 6+□=16

            13-6=□ 15-6=□ 16-6=□

            布置作業(yè)

            練習四第3~5題.

            3.11-6= 17-8= 18-9=

            14-7= 15-6= 16-7=

            4.9+4= 12-6= 7+5=

            11-7= 6+8= 16-9=

            5.學校的胡琴和提琴一共有13把,胡琴有8把,提琴有多少把?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5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比較熟練地有序地掌握8、9的組成。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識。

            3.進一步體會分與合的思想,滲透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和探索掌握8、9的組成。

            教學難點:

            有序地掌握8、9的組成。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學具:學具盒、彩筆、硬幣。

            教學過程:

            一、扶放結合、學習新知1.學習8的組成

            投影出示8個圓花片,同時,學生拿出8個圓花片。

           。1)師生同步演示操作:教師用多媒體演示,學生在桌上模仿著同步移動,移動一個圓花片。

            提問:這樣移動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的說給同桌聽。指名說。

            提問:看到這種分法,你馬上想到什么?

            (2)師生再同步移動一個圓花片,讓學生說一說8的組成以及推想出8的另一種相關的組成。

           。3)同桌兩人共同依次再分一分,說一說。

            (4)反饋并演示8的其它幾種分法,填寫8的組成,教師巡視指導。

           。5)學生自由說一說8的組成。

           。6)小組交流討論:怎樣按順序把8分成兩部分?怎樣很快記住8的這些組成。

            2.學習9的組成

            多媒體出示9個貝殼圖,電腦演示依次一個一個的翻貝殼。

           。1)激疑:把9個貝殼依次一個一個翻過來,每翻一個,9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組成9?還能想到什么?

            (2)學生拿出9個硬幣,獨立操作探索并填寫課本。

           。3)同桌相互檢查交流。

           。4)學生自由說一說9的組成。

           。5)同桌討論:怎樣很快記住9的組成?

            二、活動游戲,復習鞏固

            1.有序地涂一涂,并說出每涂一個,關于8的組成可以看成什么?

            2.完成第34頁第7題,同桌對口令鞏固8、9的組成,加強學生記憶。

            3.獨立完成第34頁第8題,集體訂正。

            4.游戲“找房子”。

            4間房子貼在黑板上,分別標有6、7、8、9。學生每人一個小動物,看小動物身上的兩個數(shù)合起來是幾,就把它貼到標有幾的房子上。

            三、總結全課,揭示課題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怎樣記住8和9的組成?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08-27

          小學一年級的數(shù)學下冊教案10-07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教案08-26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2-08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教案11-08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11-20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分類04-04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5篇01-14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有趣的圖形教案09-23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左與右》教案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