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王閣序復習教案 推薦度:
- 《滕王閣序》教案 推薦度:
- 滕王閣序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滕王閣序教案(通用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滕王閣序教案(通用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滕王閣序教案1
教學要點:
一、積累整理及格文言實詞的意義與用法:
故盡屬即逢迎猖狂二難
二、掌握整理幾個通假字:
軸——舳銷——消機——幾儼——嚴
三、掌握整理幾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且矣之
四、了解唐駢文與前駢文異同,理解本文辭采華麗,用典精練含蓄的特點,欣賞并誦讀第2—5段。
教學難點:
用典繁多,文辭深奧,理解句子的真實含義與作的思想感情是本文學習的難點。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簡介作家背景與作品常識
1、知道學生讀注解①,了解作者寫作緣由及主要內(nèi)容,理解“序”的寫法。
2、王勃(650或649—676)唐文學家。字子安。麟德初應舉及第,曾任虢州參軍。后往交趾探父。渡海溺水,受驚而死。少時即顯露才華。與楊炯、戶照鄰、駱賓王以文詞齊名,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其詩長于五律.偏于描寫個人經(jīng)歷.多思鄉(xiāng)懷人、酬贈往還之作。風格較為清新流麗,其文多為駢體,重辭采而有氣勢,以《滕王閣序>為較有名,有《王子安集》。
3、溫習舊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名句。
4、本文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二、學生自學
1、結(jié)合課外練習一,參照注釋,讀懂全文(學生在課外預習基礎(chǔ)逐段提出疑難詞句),部分學生抽查口譯。
2、學生分組朗讀,教師小結(jié)知道,矯正讀音、停頓方面失誤。并指導部分難句的情感變化控制,掌握語調(diào)、語速變化。
3、學生完成課后練習,為熟讀背誦二、三段做準備。
三、理解掌握重點語詞。
1、掌握與積累文言實詞:故、盡、屬、即
2、掌握并積累文言虛詞:且、矣、之
3、理解并掌握幾個通假字和古今異義詞
通假字:軸——舳銷——消機——幾儼——嚴
異義字:逢迎、猖狂、二難
四、作業(yè)
背誦默寫第二、三段
第二課時
一、檢測默寫。
1、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2、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3、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4、漁舟唱晚,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5、爽籟發(fā)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
6、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7、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二、討論欣賞本文藝術(shù)特點,加深對內(nèi)容的.理解與對語言藝術(shù)類的感悟,鞏固背誦記憶。
1、理解古代駢文多用“四六句”和對偶句的基本特征,并學會初步分析欣賞。
2、學會用比較的方法分析理解對偶句的不同語法結(jié)構(gòu),加深對內(nèi)容的理解。
3、結(jié)合課后練習二欣賞本文的藝術(shù)美
[板書設(shè)計]
藝術(shù)特色:詩意之美:景色奇麗,氣象清新
形式之美:駢散結(jié)合,搖曳多姿
繪畫之美:虛實相生,色彩亮麗
音樂之美:對偶平仄,音節(jié)鏗鏘
情感之美:融情入景,直抒胸臆
三、作業(yè):
預習《逍遙游》
滕王閣序教案2
一、教學目標設(shè)計
。ㄒ唬┲R與能力目標:
1、了解《滕王閣序》的寫作背景。
2、了解《滕王閣序》之所以成為千古名篇的原因。3、欣賞《滕王閣序》的景美。
4、培養(yǎng)學生欣賞古代散文的能力。
5、訓練學生能將名句改寫成優(yōu)美片段散文的能力。
。ǘ⑦^程與方法目標:
1、解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討論研究法、形象描述法、利用網(wǎng)絡(luò)篩選信息法、總結(jié)歸納法
2、研究創(chuàng)新的方法:形象描述法、改寫法
。ㄈ、情感與價值觀:
1.是學生體味山川美景,欣賞千古名句,感受音韻美感,領(lǐng)受美的熏陶。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樂觀豁達的情懷
二、教學方法設(shè)計
1.討論研究法、形象描述法、網(wǎng)絡(luò)信息篩選法、總結(jié)歸納法、改寫法
2.利用多媒體網(wǎng)絡(luò)信息技術(shù)與課程整合
三、教材處理設(shè)計:
《滕王閣序》是一篇記述盛會的序文。是初唐文學家王勃一揮而成的千古名篇。王勃在探望父親途中,到達洪州,正好趕上洪州都督閻某重修滕王閣成,宴請賓客,閻都督聽說王勃之才,因此邀請王勃參加。作者用生動的文筆,由地理風貌到自然、人文景觀,再到宴會,層層鋪敘,突現(xiàn)了滕王閣的壯麗,描繪出歡飲娛樂的場景;并且即景生情,抒發(fā)了他的抱負和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在表現(xiàn)技巧上,文章的詞藻極為豐富華美,其中不乏精辟之句,受到時人和后人的贊賞。文章多用典故,簡練含蓄。結(jié)構(gòu)也很緊湊,前后互相呼應,脈絡(luò)十分清楚。
《滕王閣序》能成為千古傳頌的文章,自然有它的獨到之處,原因很多,但是短短的一學時的課堂教學設(shè)計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分析,因此確立本課時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為:
1.欣賞《滕王閣序》的景美。
2.欣賞千古名句,體味名句之美。
四、教學過程與師生互動設(shè)計
。ㄒ唬⿲дZ設(shè)計:
在我們祖國這塊神奇的大地上,積淀了五千的文化遺產(chǎn),宮殿園林,亭臺樓閣比比皆是。在眾多的人文景觀中,“中國古代四大名樓”,因其精美的建筑流傳千古,更因名人的游歷題詩而具有了特殊的含義。那么有誰知道“中國古代四大名樓”呢?(鸛雀樓,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與四大名樓有關(guān)的名人題詩,誰能例舉一二?四大名樓因這些膾炙人口的名句而名揚天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讓滕王閣名揚天下的、初唐詩人王勃一揮而成的《滕王閣序》。
。ǘ┱w感知
1、利用網(wǎng)絡(luò)預習
。1)同學們利用網(wǎng)絡(luò)都搜集到了哪些關(guān)于《滕王閣序》的信息?(考察學生的預習情況,激起學生的表現(xiàn)欲,為課堂有一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guān)系打下基礎(chǔ)。)
。2)《滕王閣序》的寫作背景如何?
(3)《滕》成為不朽之作,流傳千古,原因何在?(意在讓學生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而在后面的合作學習中解決問題。同時還是對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
。4)美文不可不讀,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愛的'方式讀課文,享受聲韻辭彩之美,享受滕王閣的美景。(以自己喜愛的方式讀美文,感受美的熏陶)
2、提出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
《滕》能成為千古絕唱,看來原因頗多,但是短短的一節(jié)課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來分析,因此這節(jié)課就先從《滕》的景美入手,來欣賞品味滕王閣的美景。
。ㄈ┬蕾p品味
1、都督閻公聞報:“星分翼軫,地接衡蘆”之句時,為什么要沉吟不語?(此問在于讓學生對本文寫景有個初步感知:明朗開闊)
2、對滕王閣景物描寫都在那幾個自然段?賞析二三兩段。(1)這兩段都描繪了哪些景?這些景有什么特點?(2)你最欣賞其中那些詩句?講講原因?(3)你認為那些詩句寫得好?可以用散文式的語言改寫出來。
。ù颂幚镁W(wǎng)絡(luò)信息技術(shù)與課程的整合,訓練學生的篩選和重組信息的能力,同時解決重點突破難點,使讀者與作者感情上達到一種共鳴,感受文章的景美。)
3、重點賞析“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句,“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句,“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句。(欣賞名句時可根據(jù)課堂具體事情,調(diào)節(jié)欣賞詩句的順序)
問題設(shè)置:
。1)“落霞”句為什么能成為千古名句呢?你能用散文式的語言來描述么?沒有“與”“共”是否更好些,更合理?把“落霞”句與《馬射賦》中的“落花”句比較。(此處問題同學可以討論研究,改寫,比較,受到學生的感染,老師帶領(lǐng)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來描繪一幅“落霞”圖。加強學生的想象力訓練。讓學生體會到本文景美特點之一:上下混成之美)
(2)“漁舟”句:寫的是一道什么風景?寫的是眼前之景么?(展開想象,聯(lián)系地理知識,得出結(jié)論,寫的是生活之樂和自然之樂。不是實景而是想象之景,體現(xiàn)本文精美特點之二:虛實相襯之美。)
。3)“潦水”句:(此句被前人譽為“寫盡九月之景”。這句寫出了景美之三:色彩變化之美。并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其他寫色彩變化的詩句,如:飛閣流丹,層巒聳翠,青雀黃龍之舳,彩徹區(qū)名。)
。4)這兩段景物描寫中還有一個特點:遠近變化之美。(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到實例,分析哪里是近景,哪里是中景,哪里是遠景)由此可見,王勃寫景頗具特色,運用靈活多變的手法寫山水,體現(xiàn)一定的美學特征。
4、小結(jié):
第二三段都寫了什么景?體現(xiàn)什么特點?(運用總結(jié)歸納法讓學生對本文的景美特點有一個更深的了解。)(四)、總結(jié)
總之,《滕王閣序》一文的寫景頗具匠心,字字珠璣,句句生輝,章章華彩,一氣
呵成,使人讀完后猶如身臨江南水鄉(xiāng),難怪韓愈情不自禁地稱贊說:“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保ā缎滦揠蹰w記》)(訓練學生的總結(jié)歸納能力)
。ㄎ澹、布置作業(yè)
1、背誦二三段。
2、把你最喜歡的句子改寫成一小段散文,體會《滕王閣序》的山川美景,發(fā)貼在學校的bbs上。(這可以說是完成發(fā)展等級的一個目標)
五、板書設(shè)計:
滕王閣序王勃
景美:明朗開闊
上下渾成之美
虛實相襯之美
色彩變化之美
滕王閣序教案3
教學目標:
一、了解駢文的文體特點。
二、學習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
三、掌握“故”、“盡”、“屬”、“即”等實詞的義項,體會“且”、“矣”等虛詞的.用法。
四、背誦課文2~5段。教法及思路:以誦讀法學習本文。
一、讀注釋,疏通文意,體會駢文特點。
二、指導誦讀,注意停頓,通過誦讀體會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
三、利用句式特點理解實詞的義項及虛詞的作用。
四、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重點:
一、介紹寫作背景。
二、疏通文意,通讀全文。
教學步驟:
一、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導入課文。
1、作者:見課下注釋①。教師補充:王勃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
2、寫作背景:見課下注釋①。教師補充:《新唐書·文藝傳》記滕王閣詩會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泛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可見當時王勃年輕氣盛,才華橫溢,揮毫潑墨,語驚四座的情景。
二、通讀全文。
1、通讀課文,把生字找出來,看注釋注音。
2、看注釋,粗通文意。
3、集體齊讀課文。要求:分段讀,師個別指導正音,節(jié)奏校正。明確:誦讀的停頓關(guān)系到語氣的準確性,本文是駢文,都是偶句,字數(shù)或四或六,也少數(shù)七字句。四字句的讀法只有一種模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六字句的讀法有五種模式:
(1)、孟學士/詞宗;訪風景/崇阿。
(2)、臨/子之長洲;窮/嶼之縈回。
。3)、鐘鳴/鼎食/之家;誰悲/失路/之人?
。4)、響窮/彭蠡之濱;氣凌/彭澤之樽。
。5)、撫/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偉餞。
七字句讀法有四種:
。1)、襟三江/而帶五湖;潦水盡/而寒潭清。
。2)、龍光/射/牛斗之墟;賓主/盡/東南之美。
。3)、臺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長天/一色。
。4)、都督/閻公/之雅望。
4、熟讀課文。
三、作業(yè):背誦課文2~~5段。
【滕王閣序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滕王閣序》教案【精選】02-29
滕王閣序教案03-22
《滕王閣序》教案01-28
滕王閣序教案模板02-17
滕王閣序復習教案10-16
滕王閣序公開課教案12-18
《滕王閣序》教案15篇(優(yōu)選)04-04
滕王閣序教案一等獎09-16
《閣夜》教案08-10
《閣夜》優(yōu)秀教案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