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滕王閣序公開課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滕王閣序公開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滕王閣序公開課教案1
[設(shè)計依據(jù)與教學目標]
古詩文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載體之一。在一篇篇靈動的文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時代脈搏的涌動,聆聽奔放的生命贊歌。《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的含義,讀懂文章內(nèi)容”,“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薄峨蹰w序》是古今傳誦的駢文佳篇。六朝至初唐時的駢文,多被后世的批評家稱為“繡繪雕琢”無病呻吟的無用之文,而王勃的《滕王閣序》可謂是駢文中的精品,雖然也是戴著鐐銬的跳舞,但描寫生動,情致宛然,和諧優(yōu)美。《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是他赴交趾探望父親,路經(jīng)洪州(今南昌),參與都督閻公在滕王閣舉行的宴飲而作。作者充滿詩意地描寫了滕王閣壯麗倚人的景色,在“遙襟俯暢,逸興遄飛”之時,又抒發(fā)了他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深沉的郁憤。因自己的際遇引發(fā)了對人生的思索,這遠遠超出了飲宴餞別的范疇,使文章達意更加深沉、厚重。教學本課時:
一是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文注釋讀懂文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是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培養(yǎng)閱讀鑒賞的能力。
三是要引導學生理解文中的引典,深入把握作品的內(nèi)涵。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ǎ保┱w感知,粗知大意;
(2)了解駢文特色,鑒賞語言美;
。ǎ常┵p析語段,理解作品內(nèi)涵;
(4)比較閱讀,進一步把握作品思想內(nèi)容。
[教學策略與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師:《新唐書王勃傳》中有:“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shù)升,則酣飲,引被覆石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蓖醪牟艢庥纱丝梢娨话。正因為有如此才華,在路過洪州,參加都督滕王閣宴會時,才能一揮而就,文不加點,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駢文佳篇《滕王閣序》。下面我們一起來拜讀這位才子的絕世之作、絕筆之作。
。ㄒ匀宋锕适乱耄黾恿宋,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以此為契機,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
教案
1 、學生自讀課文,查閱工具書,讀準字音,做必要的標注。
2 、緊密結(jié)合課文注釋,疏通文意。先獨立閱讀,后四人一組,協(xié)作解決讀不懂的語句。
3 、根據(jù)駢文重鋪排渲染的特點,重在意會,不必字字落實,對文中的難理解的詞句,老師可以適當?shù)攸c撥,如:“雄州霧列,俊采星馳”中的“霧”“星”名詞作狀語。“襟三江而帶五湖”中的“襟”“帶”名詞的意動用法。
4 、本文語言典麗繁復,但文思縝密,試理清行文的思路。
學生思考交流,教師小結(jié):
第一部分:(第1節(jié))洪州概貌,勝友宴集
第二部分:(2-3節(jié))滕王閣秋韻及人文景觀
第三部分:(4-5節(jié))敘宴集盛況,發(fā)人生感慨
第四部分:(6-7節(jié))自敘遭際,嘆盛宴難在
。壩氖侵袑W生閱讀的難點,以上教學設(shè)計注意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文詳盡的注釋,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對不懂的語句,學生相互合作,利用合作的方式,達到合作的目的。)
三、把握文體,品語言美
1 、投影學生收集的`有關(guān)駢文的資料,教師做適當補充
隨著“文筆說”和“聲律說”的產(chǎn)生,齊梁文章開始分辨清濁四聲。雕章琢句,不斷向駢儷化的方向發(fā)展,字句也追求行文節(jié)奏的鏗鏘頓挫,大多采用四字,六字排比或間隔交錯的使用方法。
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緩。或變之以三五,蓋應機之權(quán)變也。
——劉勰《文心雕龍》
“用詞”、“用事”、“對偶”、“聲律”是駢文形式美的四要素。
2 、反復誦讀,找出例句,注意停頓、對偶、平仄(平以“ = ”,仄以“”)。
3 、全班齊讀,分兩組,一組讀上句,另一組讀下句,體會鏗鏘的節(jié)奏,音韻之美。
四、品賞語句,體悟內(nèi)涵
1 、本文言隨意遣,思如泉涌,不乏溢美之辭,請從二、三段中找出你喜歡的駢句,體味它的藝術(shù)效果。
參考:
。ǎ保傲仕M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ㄋ氨M”,潭“清”,煙“凝”,山“紫”用詞簡潔洗練。一個“寒”字寫出了水的清澈、清冷,使人頓覺清爽。十四字寫出了清明的湖水和紫色的暮藹相融合的如詩如畫的美境,表現(xiàn)出了水光山色的變幻之美,淡雅而濃重。)
(2)“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m序?qū)偃,但層巒聳翠,群峰爭秀,檐翼凌空,鮮艷欲滴,不是春光,勝似春光,其一美;上有層巒出霄,下有飛閣臨地,俯仰之間,上下輝映,危樓高聳的壯觀畢現(xiàn),其二美;“聳翠”與“流丹”,“上出”與“下臨”對偶工整,平仄相對,音韻和諧,讀來瑯瑯成聲,其三美。登臨名閣,高瞻遠矚,王勃不是臨摹山水,而是詩意地描繪:“寒潭清”“暮山紫”如夢如畫,“層巒聳翠”“飛閣流丹”色彩明麗,樓臺壯麗雄偉,又有曠遠的山川,繁華的市井,我們被眼前壯美的景色所吸引、吞吐、浸潤,似乎忘了自己的存在。這不僅是才氣使然,更是作者詩情的外化。)
。ǎ常奥湎寂c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兩聯(lián)是千古傳誦的名句,五代時王定!短妻浴酚休d,“閻公意屬子婿孟學士者為之”,“勃不辭讓!薄肮笈饕露稹,前兩報,公不以為然,直到報“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前人寫水天相接之景的詩句不少,試與王勃此句比較,說說王勃何以“當垂不朽矣”。
即云似嶺,望水若天。袁宏《東征賦》
風煙俱靜,天山共色。吳均《與朱元思書》
天與水兮相逼,山與云兮共色。
參考:
、僖陨先涠际菍懰欤ɑ蛱焐剑┫嘟,相與共色的靜態(tài)美,自然質(zhì)樸,不事雕琢。有個別句求工,如:天與水兮相逼的“逼”字,但整體而言,是一幅幅淡雅沉靜的畫面,缺少靈動的色彩。
②王勃的詩句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寥寥數(shù)筆,極富動感,遙遠的天際紅霞飄動,白鷺迎著霞光展翅翱翔,紅白相應,熠熠生輝。境界開闊,自然奔放。
、圻@是一幅燃燒著的富有激情的畫面,在秋水長天的背景下,落霞與孤鶩齊飛,這不僅是霞光的映照和鳥的飛翔,而是明麗鮮活的生命在蒼茫天地間盡顯生命的張力和豪情。或許登樓遠眺的王勃面對浩瀚高遠的大千世界,胸襟為之開闊,一廂情愿地以為自己就是那只白鷺,在人生天地間飛舞翱翔,尋找屬于自己的方向。
。ńY(jié)合文本,使學生有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在字句的研讀咀嚼中披情入文。)
2 、高閣宴飲,良辰美景,勝友如云,高朋滿座,本是“四美俱,二難并”,為何還要“興盡悲來”?(結(jié)合文本,小組討論)
提示:
其一、“樂極生悲”的情結(jié)。盛宴勝友,美景良辰,極樂之聚集,樂極易生悲,有勝地不常,盛宴難再之悲。
其二、體悟天地之大,感嘆人生無常之悲!疤旄叩劐模X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碧幪斓厣n茫,宇宙廣漠無窮中,對人生短暫,生命轉(zhuǎn)瞬即逝的嘆惋和無奈。
其三、懷才不遇的身世之悲。王勃才華早露,仕途坎坷。十四歲舉幽素科,授朝散郎,做沛王府修撰,因戲為《檄英王雞》被逐出王府,后擅殺官奴當誅,遇赦免死,其父也受累貶為交趾令。高閣勝宴,觸景生情,引發(fā)了身世之悲。“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薄皯训坶挾灰,奉宣室于何年?”在低回反復中抒發(fā)了他空有才華,無處施展,心懷明君,卻不逢時的壯志難酬的悲嘆。
3 、下面(清)唐德宣《古文翼》卷入引曹德培評《滕王閣序》語,請結(jié)合文本,說說作者是怎樣“以悠揚懷抱寫出磊落事情,撫古思今,吊往追來”的?
此序一起極有力量,而于洪波洶涌中,隨結(jié)隨卻,尤為超特。前半曲描婉寫,璧綴珠聯(lián),奇麗極矣。后半獨能別開生路,以悠揚懷抱,寫出磊落事情,撫古思今,吊往追來。蓋前半以景勝,后半以情勝!
。ㄌ崾荆和醪员惹,卻懷帝閽而不見,又自比賈誼,但無宣室召見,又以馮唐、李廣、梁鴻等作比,盡現(xiàn)自身處境之困頓,有嗟卑嘆老的感傷和見機知命的消極。消沉之致時,感情陡轉(zhuǎn),“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币詾⒚摰臍赓|(zhì)、積極的壯懷表現(xiàn)出用世的樂觀,使行文為之一振!氨焙km賒,扶搖可接”“東隅以逝,桑榆非晚”怎能如孟嘗空余報國之情,仿效阮籍做窮途之哭呢?反復迂回,這是身出困境中的自我勉勵和開脫。撫古思今,超越時空,表達了才智之士身出困頓受壓抑的矛盾和痛苦,矢志不渝的情感在自我砥礪中變得豪邁昂揚。)
4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這是王勃身處困窘卻不甘沉淪的慷慨悲歌,反映了他理想的人生境界,表現(xiàn)了他積極用世的情懷。這與“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的達意是否矛盾,談?wù)勀愕目捶ā?/p>
參考:
。ǎ保┳髡弑瘧懝湃耍瑢嵤亲詻r,以此抒發(fā)懷才不遇的郁憤。王勃雖有才華,但壯志難酬,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一介書生的力量是渺小微弱的,他面對現(xiàn)實又不甘沉淪,雖然不為官去侍奉父親,但志向不滅。在失望中希望,在失落中追求,在困厄中超越。
。ǎ玻袄袭斠鎵眩瑢幰瓢资字?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边@是沉默中的爆發(fā),奏出了士大夫階層的人生價值:愈挫愈堅,矢志不渝,窮且彌堅的高尚情操。但我們又分明聽到了他在現(xiàn)實面前的沉重嘆息,與其說這是王勃的壯懷豪情,不如說是知識分子在理想家園與現(xiàn)實人生間的抑郁和彷徨。言辭的矛盾是作者內(nèi)心矛盾的外化。
。ǎ常┩醪膬(nèi)心世界有儒家士子血脈中一脈相承的“仕宦情結(jié)”!案F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庇_而不可見機,則修養(yǎng)身性,保持高潔的操守,追求理想的人生。王勃如是,李白如是,蘇軾如是……艱難險阻泯滅不了他們濟世的信仰。既然天空是灰暗的,就在心靈中翱翔。這種人生哲學,是對理想的執(zhí)著不懈的追求。
。ǔ浞职l(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主體性,在思考、探究中,層層深入地與文本、作者展開對話,通過研讀文本走進作者的心靈世界。)
五、比較閱讀,提高能力
1 、《滕王閣序》和《蘭亭集序》都是序文,兩篇文章同中有異,異中有同,試比較它們的異同。(可從形式和內(nèi)容入手)小組討論,交流小結(jié)。
參考:
形式上都記敘游宴集會,語言優(yōu)美典雅,講求詞采對仗。
《蘭亭集序》語言駢散結(jié)合,句式參差變化,音韻和諧,使得達意舒緩,流暢。
《滕王閣序》追求形式美,逢句必對,句式整齊,對仗工整,但因過分追求形式,堆砌典故,使得達意晦澀。
內(nèi)容都從眼前的盛宴寫起,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樂極生悲,因事傷懷,抒發(fā)人生的感慨。基調(diào)較低沉,而后由低沉轉(zhuǎn)向高昂,表現(xiàn)出積極向上的人生取向,最后收筆都落于眼前事。
《蘭亭集序》抒發(fā)人生短暫的感慨,較含蓄地表達了積極的人生觀:熱愛生命,珍視美好的人生。寫景淡雅空闊。
《滕王閣序》所寫之景壯觀,色彩絢麗,蘊集豐富,抒發(fā)了懷才不遇的抑郁和憤懣,抒情更直露,淋漓暢快。
2 、請結(jié)合以下選題,任選一個角度或自定感興趣的內(nèi)容課外進行研究。
1.由《滕王閣序》看王勃的失意人生
2.《滕王閣序》中的仕宦情節(jié)
3.王勃與初唐四杰
4.《滕王閣序》中的修辭手法
5.《滕王閣序》中的用典
。ㄍㄟ^比較閱讀,進一步把握作品的藝術(shù)特點及思想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比較閱讀和鑒賞的能力。)
[評析]
3、以上教學設(shè)計體現(xiàn)以下兩個特色:
1 、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體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本文是駢文,閱讀難度大,利用課文注釋詳盡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首先要讀懂注釋,了解文章大意。其二、內(nèi)容研讀部分,讓學生帶著問題研讀、思考,有自己的感悟、思考和發(fā)現(xiàn)。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2 、注意拓寬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閱讀。《滕王閣序》要學習的內(nèi)容很多,在以上教學設(shè)計中,引導學生時注重兩點:“景”、“情”。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有“品賞語句,體悟內(nèi)涵”,引導學生邊品讀邊賞析,結(jié)合自己的感受談?wù)Z言的美;通過層層設(shè)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小組討論,學生調(diào)動儲備思考、探究、創(chuàng)造,在走進文本的同時,也拉近了與作者的心靈距離,展現(xiàn)了學生的個性品格。
滕王閣序公開課教案2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疏通文義
2、講解實詞、虛詞用法(故、盡、屬、即、且、矣)
3、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疏通文義
教學難點:
講解實詞、虛詞用法(故、盡、屬、即、且、矣)
教學方法:
講析、討論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學深誦讀第一段,檢查作業(yè)情況
二、學習新課,學習課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請學生根據(jù)課下注釋,理解課文。
教師答疑
學生通過自讀解決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重點虛詞、特殊句式這些文言語法問題。首先,要求學生邊讀邊依靠積累、依靠語感用特定的標記畫出不同詞法現(xiàn)象,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交換重點,同時共同釋疑,提出難點,教師適當啟發(fā)點撥。例如:“雄州霧列,俊采星馳”的“霧”“星”學生憑語感畫出名詞作狀語的標記。“襟三江而帶五湖”中的`“襟”“帶”兩個名詞的意動用法,可從“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的“賓客”點撥而來,同時鞏固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三、講解幾個實、虛詞的用法(見課后練習)
故
盡
屬
即
四、作業(yè):
課后練習二、三
教后記:學生能夠初步讀懂課文
滕王閣序公開課教案3
學習目標
1.了解王勃生平與作品,了解駢體文的文體特征,積累一些文化知識。
2.掌握文中常見文言實詞的意義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領(lǐng)會情景交融的寫法,感悟語言。
4.準確把握詩人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難點
1.結(jié)合注釋,疏通文意,體會駢文特點。
2.指導誦讀,注意停頓,通過誦讀體會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
3.利用句式特點理解實詞的義項及虛詞的作用。
第一課時
知識連接:
第一知識背景介紹
1.江南三大名樓
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號稱江南三大名樓,有聯(lián)贊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氣蒸,攬?zhí)煜嘛L光,堪稱獨步;崔灝詩,范相記,王勃序,兩樓一閣,數(shù)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2.王勃及文章寫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龍門(現(xiàn)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學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王勃才華早露,六歲即善寫文章,十四歲便科舉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賢聞其名聲,邀請他作王府侍讀,兩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雞》的游戲文章觸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因擅殺官奴而犯罪,父親也受連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親,途經(jīng)南昌,正趕上當?shù)囟级介惸吃陔蹰w上歡宴群僚和賓客。王勃在宴會上賦詩并寫了這篇著名的《滕王閣序》。兩個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3.序,文體的一種。有書序、贈序、宴集序等。書序是著作或詩文前的說明或評價性文字,如南朝梁蕭統(tǒng)的《〈文選〉序》。贈序,是指親友間以作文相贈,表達惜別、祝愿、勸勉之意,如韓愈《送李愿歸盤古序》,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時,常同賦詩,詩成后公推一人作序,這樣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蘭亭集序》。
本文是餞別序,即臨別贈言,屬于贈序類的文章。
4.駢文,是魏晉后產(chǎn)生的一種新文體,又稱駢儷文。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駢體文的表達方式與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語言上有三方面的特點:第一是語句方面的特點,即駢偶和“四六”;第二是語音方面的特點,即平仄相對;第三是用詞方面的特點,即用典和藻飾。
第二朗讀指導
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要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
。1)四字句只有一種情況,即二二式,如: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2)六字句的情況大致有四種,如:孟學士/之詞宗;王將軍/之武庫。c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c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c鐘鳴/鼎食/之家;青雀/黃龍/之舳。
。3)七字句大致有四種讀法,如: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c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c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一、自主學習
1.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翼軫()甌越()臺隍()綮戟()懿范()襜。ǎ
勝餞()潦水()儼驂騑()崇阿()繡闥()雕甍()
云銷雨霽()孤鶩()遄飛()睢園()鄴水()
2.成語積累(請在文中找,試列舉)
例如:
一介書生一介:一個。舊時讀書人自稱。或?qū)σ话阕x書人的雅稱。
投筆從戎投:扔掉,放棄。筆:筆桿子,指文墨生涯。從戎:參軍。指棄文就武,放棄文墨生涯去參加軍隊。出處是《后漢書?班超傳》。
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兩種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形容樂曲的高雅精妙。出處是《列子?湯問》。
盛筵難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難以再得。
陸海潘江陸、潘:晉朝的文學家陸機、潘岳。本是稱頌陸機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稱頌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人。
二、交流展示(熟讀課文,結(jié)合注釋,疏通文意)
1.熟悉前三段,解釋黑體字詞的意思。
(1)襟三江而帶五湖
(2))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3)都督閻公之雅望
(4)勝友如云高朋滿座
(5)賓主盡東南之美
。6)序?qū)偃?/p>
(7)披繡闥,俯雕甍
(8)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2.試著整理后四段的重要文言現(xiàn)象(自主完成)
包括內(nèi)容:通假字、詞類活用、特殊句式、古今異義。
第二課時
一、賞析第一部分
。ㄒ唬┘w朗讀
。ǘ┚唧w賞析(小組討論,然后進行成果展示)
1、閱讀第一段完成以下探究:
。1)作者是如何寫洪州地理風貌的?突出了什么特點?(點撥:從古到今,由天及地再到具體地理位置)
。2)作者是如何寫人才俊美的,照應了前文的哪個詞語?
。3).文章開始不寫樓臺,不寫宴會,而先寫地勢與人物,這樣寫有何好處?
二、賞析第二部分
。ㄒ唬R讀課文,本部分是著名的寫景段落,歷來膾炙人口。你最喜歡哪些句子?找出來,并說出你喜歡的原因。
。ǘ┚唧w賞析
1.請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幅“晚秋暮色圖”的意境描述出來。(自主完成)
2.鑒賞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并展開想象,將該句擴寫成百字左右的短文。(自主完成)
3.這兩段秋景的描述與傳統(tǒng)中描寫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
三.作業(yè):
背誦二、三段。
第三課時
學習過程
一、檢查背誦。
二、探究與對話
三、閱讀后四段,完成以下探究:
。1)這兩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飲娛樂引發(fā)的人生感慨。而在寫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來敘事、抒情,有的是歷史故事(事典),有的是前人文句(語典),(來自史傳上的記載稱事典,來自典籍上的現(xiàn)成語句叫語典)通讀課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感慨。
。2)如何理解“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思想意義
四、達標檢測
1.下列詞語中的字的讀音沒有錯誤的一組是()
A.徐孺(rǔ)棨(qǐ)戟襜。╳éi)星分翼軫(zhēn)
B.縈(yíng)回勝餞(jiān)涸(hé)轍鐘鳴鼎(dǐng)食
C.東隅(yú)請纓(yīng)猖(chāng)狂衡陽之浦(fǔ)
D.暇(xiá)日雨霽(jì)鄴(yè)水遙襟甫(fǔ)暢
2.從語音角度看,下列讀音規(guī)律都相同的一組是()
A邐迤傴僂扶搖B參差窈窕霹靂
C舳艫徘徊逡巡D沆碭漣漪睇眄
3.下列詞語書寫有錯的一組是()
A.鶴汀鳧渚睢園綠竹東隅已逝
B.落霞孤騖舸艦迷津萍水相逢
C.棨戟遙臨躬逢勝餞逸興遄飛
D.無路請纓星分翼軫青云之志
4.下面兩組虛詞的含義和用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俑F(且)益堅
②若屬皆(且)為所虜
、圪e主盡東南(之)美
、艹迹ㄖ〾岩,猶不如人
A.①句與②句相同,③句與④句不同。
B.①句與②句相同,③句與④句也相同。
C.①句與②句不同,③句與④句也不同。
D.①句與②句不同,③句與④句相同。
5.《滕王閣序》多處用典,表意精練含蓄,根據(jù)文意,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兩處用典,贊美了滕王閣所在地的物華人杰。其中,“龍光”“徐孺”還是詞語的減縮。
B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
作者用班超投筆從戎典故暗示自己想要從軍。其中,“投筆”是詞語的減縮。
C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
“謝家之寶樹”、“孟氏之芳鄰”兩個典故說明自己并沒有謝玄那樣的才華,因此也找不到孟母尋找的好鄰居。
D他日趨庭,叨陪鯉對
典出《論語8226;季氏》,王勃在這里是說自己過些時候要到父親那里聆聽教誨。
答案:C(“謝家之寶樹”、“孟氏之芳鄰”兩個典故說明自己并沒有謝玄那樣的才華,卻能在今天的宴會上結(jié)識各位名士)
6、默寫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煙光凝而暮山紫。
、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長天一色。
、蹪O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躝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
、堇袭斠鎵眩瑢幰瓢资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薇焙km賒,扶搖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滕王閣序公開課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滕王閣序教學設(shè)計01-27
滕王閣序教案(通用3篇)01-18
滕王閣序教案一等獎09-16
《閣夜》教案02-16
幼兒園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獅子王》12-10
《愚溪詩序》教案03-17
蘭亭集序教案12-12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03-28
《蘭亭集序》教案必備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