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教科書的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珍貴的教科書的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珍貴的教科書的教案1
教學目標
認知:了解戰(zhàn)爭年代學習條件的艱苦,了解革命前輩對下一代學習的關懷.
技能:懂得省略號在句子中所表達的意思.通過朗讀,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情感:教育同學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重點:
理解教科書的珍貴,通過朗讀來領會和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教學難點:
懂得省略號在句子中所表達的意思.
課前準備:
投影,錄音機,磁帶,小黑板
教學過程:
啟發(fā)談話,導入課文
同學們,一開學俺們就會發(fā)到許多新書,這些新書是俺們學習時必不可少的.教科書.(板書:教科書)
(從同學生活實際動身,引出課題)
看到這個題目后,同學們會有什么想法
(同學考慮后自由交流)
對俺們來說,一本教科書隨手可得,一點兒也不稀罕,然而大家是否知道在那戰(zhàn)爭年代,它又是顯得很珍貴.(板書:珍貴的)
(同學齊讀課題)
初讀課文
放錄音,提要求
( 1)聽清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想一想,教科書為什么是珍貴的
(同學按要求聽錄音,邊聽邊想.)
(讓同學帶著問題去聽課文錄音,有明確的目的)
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輕聲自由讀課文,找一找課文哪幾節(jié)具體寫"張指導員用生命和鮮血維護教科書的"
(同學輕聲自由讀,同桌交流.)
(讓同學通過交流找到重點段.)
用一個詞語概括
珍貴的教科書的教案2
教材分析
中國是遠古人類起源的重要地區(qū),中華文明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源遠流長,生生不息,展現(xiàn)出自身道路的特點與風格。中國原始文化星羅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經(jīng)歷了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兩個時期。夏、商、西周是中華文明誕生和早期國家的形成時期,也是奴隸制社會的形成與繁榮時期。春秋戰(zhàn)國是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大變動的時期、百家爭鳴是這一變動的思想反映。秦漢是中國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形成時期,奠定了大一統(tǒng)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國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教學目標
【唯物史觀】
1、以元謀人、北京人等早期人類為例,了解中國境內(nèi)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簡述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等原始農(nóng)耕文化的特征;知道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了解傳說和史實的區(qū)別。
2、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脈絡,掌握西周分封制;
【時空觀念】
了解中國古代的遠古時代的歷史分期問題;對中國早期的歷史發(fā)展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脈絡。
【史料實證】
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去感悟歷史(圖片、史實、有條件的可以有實物);通過制作表格、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歷史解釋】
1、通過思考、探究“山頂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進行比較的能力及閱讀、識圖和語言表達能力。
2、結合相關材料分析并歸納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家國情懷】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中國是人類的發(fā)源地之一,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學生珍視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意識。
2、懂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如尊老愛幼、尊宗敬祖等與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著密切的關系,加深對中國國情的認識,理解中國當今改革的必要性和挑戰(zhàn)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中華文明起源及早期國家的形成發(fā)展的過程,夏商周的制度
2、難點:中華文明發(fā)展的原因探究
教學準備
結合實際情況,本課教學中我準備采用講述法、提問法、圖示法、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在聽覺和視覺兩方面同時帶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通過啟發(fā)式教學,使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傳授知識、思想教育和培養(yǎng)能力的教學目的。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導入框”提問:人類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我們中華大地最早的人類到底產(chǎn)生于什么時候?當時的人們過著什么樣的生活?經(jīng)歷了怎樣的演變過程?用這一系列的問題來導入新課。
【講授新課】
一、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和文化遺存
教師: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的第一子目,劃分了我國石器時代的分期,并指出相關的內(nèi)容。并完成相關的表格。
。ㄒ唬┦鲿r代的劃分
(1)舊石器時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時代。我國已發(fā)現(xiàn)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化石點遺址有數(shù)百處,代表性的有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和距今約70萬—20萬年的北京人。
、偎麄儚氖聺O獵和采集,過著群居生活。元謀人、北京人已經(jīng)學會用火
(2)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萬年。新石器時代是指以打磨結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時代。新石器時代人們已經(jīng)大量使用陶器,開始從事原始農(nóng)業(yè),飼養(yǎng)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漸穩(wěn)定。
。ǘ┕湃祟惡臀幕z存
。1)河姆渡原始農(nóng)耕:要求學生結合課文內(nèi)容及圖畫歸納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產(chǎn)生活情況。學生討論歸納后,教師總結:
1、地點:長江流域的浙江余姚
2、時間:距今約7千年
3、生產(chǎn)工具:磨制石器耒耜
4、農(nóng)耕作物:水稻
5、定居生活:干欄式房屋
6、原始飼養(yǎng)業(yè):家畜(豬)
7、原始手工業(yè):陶器、簡單的玉器、原始樂器
。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要求學生結合課文內(nèi)容及圖畫歸納出半坡原始居民生產(chǎn)生活情況。學生討論歸后,教師總結:
1、地點:黃河流域陜西西安
2、時間:距今約五六千年
3、生產(chǎn)工具:磨制石器耒耜、石刀、漁叉等
4、農(nóng)耕作物:粟
5、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子6、原始飼養(yǎng)業(yè):豬、狗7、原始手工業(yè):陶器、紡線、織布、制衣
。3)大汶口原始居民:學生閱讀教材歸納了解以下知識:大汶口出現(xiàn)貧富分化,進入父系氏族公社階段。
二、從部落到國家
本子目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
合作探究:
1、你對神話(即黃帝時期有關發(fā)明的各種神話傳說)有什么看法?認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帶有神話色彩?怎樣看才更為科學?
2、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是從什么時候算起?后世為什么稱黃帝為人文初祖?
3、你還聽過哪些有關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什么樣的人才能被選為部落首領?(禪讓制)
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識。
三、商和西周
。ㄒ唬┫纳痰恼沃贫
約公元前20xx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王朝----夏。
提問:此時的夏朝已經(jīng)不是一個部落而是一個國家。為什么?(讓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歸納總結:部落是按血緣結合在一起的;國家按地區(qū)來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這表明夏已具有國家的職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緣關系來維系。還有一點值得同學們注意的就是:禹死之后,由他的兒子啟以世襲制而不是“禪讓制”的形式繼承了王位。
1、王位世襲取代禪讓制
提問:王位世襲取代禪讓制,這是一種退步呢,還是一種社會的進步呢?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講述:傳說中,禹一方面奉行“禪讓”同時也積極培植兒子啟的勢力,禹死后,雖推舉伯益為首領,但啟憑借實力奪取了部落聯(lián)盟首領的位置,從而結束了這種軍事民主制的歷史,此后王位世襲制確立,它通過“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形式,保持著王位在家族內(nèi)部的承繼,“家天下”的局面從此確立。奴隸社會是階級社會的開始,它用“天下為家”的局面打破了原始社會的平等和無剝削壓迫的“天下為公”的局面,但這是一個歷史的進步。因為奴隸社會形態(tài)的出現(xiàn)是建立在生產(chǎn)力高于原始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的基礎上。
2、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
教師簡單講述:夏商時從中央到地方就已經(jīng)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最高的時國王,中央有相、卿士,地方封侯、伯,有臣屬的方國。奴隸制的等級關系已初步確立。對后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響。
(二)西周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武王發(fā)動了滅商的總攻擊,紂王逃回王宮,自焚而亡,商朝滅亡。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鎬京,歷史上稱為西周。
、、主要內(nèi)容及特點
提問:西周建立后,為什么要建立分封制度呢?怎樣分封的?分封制有什么特點?(可以先給出學生以下兩段材料)
材料一據(jù)史料記載,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誦繼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輔政,而帶兵駐守在殷都周圍的管叔、蔡叔等貴族懷疑周公有奪取王位的`意圖,對周公極為不滿,致使紂子武庚有機可乘,拉攏二叔,又聯(lián)合東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經(jīng)過三年苦戰(zhàn),才被平定。戰(zhàn)后,周公意識到分封勢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親戚,以蕃屏周”。材料二據(jù)史料記載,周初封建的諸侯,主要是同姓(姬姓)子弟;《荀子·儒效篇》說: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薄蹲髠鳌ふ压四辍芬舱f:“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皆舉親也!
學生通過閱讀材料,回答剛才的問題。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材料和觀察課本提供《西周分封形勢圖》,得出以下認識:
對象:周朝對建國的元老、功臣、親屬和先世的后代等進行大分封。
目的:加強和鞏固西周的統(tǒng)治,“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含義:在周朝時期,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劃分給諸侯的制度。
諸侯的權力:官員任免權、征派賦役、建立武裝
諸侯的義務:鎮(zhèn)守疆土、繳納貢賦、隨從作戰(zhàn)、朝覲述職等。
諸侯與周王室的關系:周天子是最高的統(tǒng)治者,諸侯是天子的臣屬,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
2、作用及發(fā)展演變
引導學生從教材進行概括:鞏固了統(tǒng)治、擴大了疆域,形成“眾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國力強盛。
教師進行進一步拓展:
首先,分封制大封同姓子弟、功臣及古帝王之后,讓他們在自己的諸侯國內(nèi)享有一定的特權,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政治、經(jīng)濟以及文化方面的建設,這就避免了類似于管叔及蔡叔的事情的發(fā)生,暫時地滿足了西周奴隸主貴族的欲望及要求,緩和了奴隸主貴族之間的矛盾,起到了“穩(wěn)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過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諸侯在治理諸侯國過程中要“啟以商政,疆以周索”或“啟以夏政,疆以戎索”,要實行文王“德明慎罰”的方針,廣求“殷先哲王”的“保民”辦法。通過這些措施,極大地緩和了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矛盾,降低了殷民及其他族人的反抗情緒,起到了“鎮(zhèn)撫各族”的作用。周王室的統(tǒng)治范圍擴大。
其次,在西周王朝的四周分布著肅慎、山戎、鬼方、羌、濮越等少數(shù)民族。這些少數(shù)民族經(jīng)常性地侵擾西周的邊界,掠奪財富,而西周在這些邊界建立諸侯國,派王室貴族等直接管理,一方面直接加強了周王室的統(tǒng)治力量,對一些少數(shù)民族以及一些外族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該地區(qū)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有利于邊疆地區(qū)與王畿之間的政治、經(jīng)濟以及文化交流,加速先進文化及先進生產(chǎn)技術的傳播,從而為抵御外侮,鞏固邊防提供堅強的物質(zhì)后盾,起到其應該起的作用。像太王長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吳國。他們與當?shù)厝嗣窠Y合,不但對開發(fā)吳越作出了貢獻,而且還加強了對巴、濮、越、鄧等部的控制。最終使周王確立天下共主的地位,孕育了中華民族統(tǒng)一的基礎。
諸侯受分封的土地理論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襲,一些諸侯國的勢力日益強大。春秋時期,隨著井田制的瓦解和爭霸戰(zhàn)爭的發(fā)展,周朝王室衰微,“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喪失,“分封制”開始破壞。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國推行單一的“郡縣制”。
在實行分封制的同時,西周實行了宗法制度,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制。
。ㄈ┪髦艿淖诜ㄖ
提問:什么是宗法制?
1、含義
宗法制是與分封制互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淵源于原始社會末期產(chǎn)生的父權家族和宗族制度,是在中國古代宗族國家制度的形成過程中,為調(diào)整人們之間的血緣親屬關系,維護其倫理道德秩序和社會等級制度,逐步建立起來的一種家族和宗族集團的法律規(guī)范。
提問:宗法制基本原則及特點是什么呢?
2、特點及基本原則
讓學看以下圖表,然后讓學生回答。利用《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圖》,引導學生分析西周宗法制度的特點和基本原則;明確大宗、小宗的概念,大宗、小宗之間的關系。
最后教師結合《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圖》和《西周分封和等級制度示意圖》講解宗法制度是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的宗法關系,建立了一套族權與政權相結合的統(tǒng)治制度。這是一種從嫡長子繼承制為基本特征的權力分配制。宗法制的基本規(guī)則,是將每個宗族中的嫡長子一支確立為大宗,居于同宗中的支配地位或主導地位;而把其他庶子分立為小宗,處于大宗的從屬地位或次要地位;宗主照例由大宗擔任,并且世襲繼承。因此,宗法制從一產(chǎn)生時起,就是基于確定繼承順序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種等級制度,以鞏固奴隸主的統(tǒng)治。
(教師講解圖后,講一步歸納要點如下)
、俚臻L子繼承,其余子分封。
②構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等級制度。
③天子、諸侯、卿大夫、士構成統(tǒng)治階級,士以下的平民和奴隸是被統(tǒng)治階級。
3、實質(zhì)及作用
提問:分封制和宗法制的關系如何?宗法制度實質(zhì)是什么?
西周實行宗法制原則下的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號稱“天之元子”,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無上的絕對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長子世襲繼承,其他庶子則作為小宗被分封為各地諸侯。各地諸侯在各自封國內(nèi)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由嫡長子世襲繼承,其余庶子則作為小宗分封為卿大夫。卿大夫在自己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嫡長子世襲繼承,其他庶子作為小宗分封為士。這樣,根據(jù)宗法制與分封制,便形成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等各級宗主貴族構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級制結構。各個等級之間的相互關系,既是大小宗關系,也是上下級關系。每一個等級都必須服從上一個等級,并有義務盡其納貢、服役等責任。周天子位居金字塔頂端,不僅是所有姬姓宗族的大宗,而且通過“同姓不婚” 、“娶于異姓”的聯(lián)姻原則,又成為有甥舅關系的異姓宗族的共主。于是,宗法等級制度遂成為確立社會等級秩序、維護宗主貴族統(tǒng)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關于宗法制的作用和對后世的影響,可留課下上網(wǎng)或去圖書館查找有關資料自己獲取和了解。
(四)井田制
1、概念:井田制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度,出現(xiàn)于商朝,到西周時已發(fā)展很成熟。到春秋時期,由于鐵制農(nóng)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諸多原因井田制逐漸瓦解。實質(zhì)是一種以國有為名的貴族土地所有制。
2、瓦解原因:
。1)直接原因:先后進行了稅制改革,在客觀上承認土地的私有權,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戰(zhàn)國時期,商鞅在秦國大舉變法,在法律上廢除了井田制,對土地私有制給予全面肯定。
。2)根本原因: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生產(chǎn)力的進步、牛耕技術和農(nóng)具的不斷改革,提高了勞動生產(chǎn)效率。
珍貴的教科書的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板凳、代替、嗓門、印刷所、俯沖、轟隆、爆炸、叨念”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nèi)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3、使學生了解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整體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步驟:
。ㄒ唬⿲,介紹時代背景
1、“教科書”是什么?(學習用的課本)
2、板書:
3、怎樣才稱得上“珍貴”?
。ㄒ饬x深刻,十分寶貴,特別好的價值大的。)
每到開學,我們都能拿到嶄新的教科書,可在那戰(zhàn)火硝煙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書是多難呀!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課所講述的事情發(fā)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反動派為了挽救自己即將滅亡的命運,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對強大的敵人,黨中央毛主席采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于3月份主動放棄了延安。延安小學也轉(zhuǎn)移到一個小山村里。讓我們看看當時孩子們的學習條件有多艱苦吧。
。ǘ┓蹲x課文了解大意
聽讀課文并思考: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讀后明確:課文主要寫了延安小學的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
。ㄈ┠x課文,理解層次
1、提出默讀要求:按照“思考·練習”2的內(nèi)容提示邊讀邊想,給課文分段,
。1)明確:
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
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
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
第四段(第11自然段)
。2)引導學生把段意概括為小標題。
明確:盼書、取書、護書、激勵
。ㄋ模┳詫W課文
1、思考:為什么說教科書掛珍貴的呢?
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2)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3)邊讀邊想。思考老師提的問題。
2、學生讀課文,按要求自學。
。ㄎ澹z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讀后正音。
2、討論:為什么教科書是珍貴的?
3、讓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句。
炮火連天:形容炮火十分猛烈。
渴望: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樣迫切地希望得到。
亮開:本課指放開嗓門,使聲音響亮。
嗓門:嗓音
振奮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奮發(fā)。
爭先恐怕:爭著向前,惟恐落后。
恨不得:表示一種強烈迫切的希望。
嘶叫:馬的叫聲。本課指飛機發(fā)出的尖銳刺耳的聲音。
呼嘯:發(fā)出高而長的聲音。
盤旋:這里指打著圈子飛行。
叨念:因惦記或想念而不斷地談起。課文指輕聲反復地說。
。┳鳂I(yè)
1、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把帶這些生字的句子讀一讀,理解詞語的意思。
2、熟讀課文,思考課后題1。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nèi)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學生認讀并說說詞語的意思
2、各自小聲讀課文,讀后指名口述本文所講的故事。
3、導入:為什么教科書是珍貴的?我們打開書,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ǘ┲v讀第一段
1、指名學生讀第一段。
2、讀前提問:在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學習,條件非常艱苦,遇到什么困難?哪一個困難比較突出?為什么?
讀后明確: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沒有黑板,就用鍋煙灰在墻上刷一塊;沒有粉筆,就拿黃土塊代替。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3、討論。
。1)學生答:遇到困難是沒有桌椅、沒有黑板、沒有粉筆、沒有書。
。2)學生答:沒有書的困難較突出。
。3)教師問:你是從哪個字看出來的?
。4)學生答:最困難的是沒有書的“最”字。因為他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4、教師引讀:“是啊,當時條件多艱苦啊,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5、學生練讀第一自然段。想作者為什么要把當時艱苦條件和同學們克服困難寫具體?
明確:突出頑強學習精神,襯托教科書珍貴。
6、教師:在那炮火連天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孩子們多想有一本教科書。≌埻瑢W們自由讀2、3、4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用什么語氣、感情讀的?為什么這樣讀?你想到了什么?
7、討論交流
。1)這里的“渴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換成“希望”或“盼望”?為什么?這又說明教科書怎么樣?
明確: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強烈,如果換成希望或盼望,說明教科書沒有那么珍貴。
(2)“同學們知道這書是怎么來的嗎?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省出來的!”
這段話如果不用問旬開頭該怎么說?張指導員為什么要用問句開頭?
明確:用設問句式引起注意。
后兩句都用感嘆號,表達張指導員什么心情?這又說明教科學怎么樣?
明確:珍貴
(3)“節(jié)省”是什么意思?“黨中央……省出來的”又說明什么?
明確:說明毛主度、黨中央非常關心孩子們的學習,甚至把孩子們用的教科書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樣重要,體現(xiàn)了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同時也說明當時革命根據(jù)地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紙張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學是非常不容易的,這些教科書確實是珍貴的。
8、練習讀張指導員和“我”的對話,讀出興奮激動的'感情。
。ㄈ┲v讀第二段、第三段
有書的喜訊讓孩子們無比幸福,我和張指導員去取書的途中又發(fā)生什么事呢?同學們讀課文第二段、第三段。
1、自由讀課文,畫出能體現(xiàn)我和張指導員高興和急切得到書的心情的詞語。想為什么要寫這些?
明確:突出書的珍貴。
2、討論:
。1)敵機投下炸彈以后,張指導員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我”醒來以后看到了什么?
。3)張指導員身負重傷,生命垂危時最惦記的是什么?這些都說明了什么?
明確:“完整無缺”的意思是一點沒有損壞?梢娫谖kU出現(xiàn)的一剎那,張指導員置個人生死于不顧,想到的是保護那捆教科書,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更寶貴。表現(xiàn)他不怕犧牲的高貴品質(zhì),也表達他對下一代殷切的希望。
這里幾處省略號,它們各代表什么意思?
“快臥倒……”(表示話沒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已昏迷。)
“書……書……
“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ū硎菊f話斷斷續(xù)續(xù)!皩怼焙竺娴氖÷员硎緩堉笇T沒說完就犧牲了。)
“張指導員,張指導員……”(表示接連不斷。)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學生練讀。
5、小結:張指導員為了保護教科書而身負重傷,英勇犧牲,臨終還囑咐“我”要好好學習。教科書上凝聚著前輩的鮮血,也寄托著他們對后代的期望。
。ㄋ模├斫獾谒亩握n文
1、指名學生讀這段。
2、討論:
。1)為什么說那捆教科書是“用生命換來的”?“激勵”是什么意思?激勵“我”前進的力量是什么?讀這句話要表現(xiàn)出什么樣的感情?
。2)為什么那捆教科書和指導員沒說完的話能一直激勵我前進?
明確:張指導員以生命為代價保護教科書,希望我們好好學習,將來為解放全中國、建設新中國做貢獻,使“我”多年來不能忘懷;每當想起就感到責任重大,必須加倍學習,努力工作。
3、指名學生練讀第四段。
。ㄎ澹┲笇в懈星榈乩首x全文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造句:
。1)振奮人心
(2)恨不得
。3)沒有……就……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使學生了解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步驟:
。ㄒ唬┳寧酌麑W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生讀后,師生共同對朗讀情況做出評價。(主要從有感情方面考慮一定要結合課文內(nèi)容說出理由。)
。ǘ┨釂
1、課文講了怎樣的故事?
明確: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
2、為什么說張指導員和我取回的教科書是?
明確:教科書的珍貴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它來之不易,比如它是用黨中央印文件省下來的紙印刷的,它是烈士用生命保護下來的;另一方面指在這捆教科書上,寄托著先烈們的期望,它將永遠激勵著后代好好學習,為實現(xiàn)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
(三)默讀課文,回答問題
指導員關心同學的學習是通過“書”來表現(xiàn)的。要求同學默讀課文二至四段,按下列提綱有條理地答出:在什么情況下?指導員怎么樣?
1、聽到有書。
2、情況緊急。
3、敵機轟炸。
4、生命垂危。
。ㄋ模┯懈星榈乩首x全文
(五)布置作業(yè)
以《讀“”有感》為題,寫一篇讀后感。
(六)板書設計
5
一、盼書 渴望
二、取書 關懷
三、護書 趴 壓 完整無缺
四、愛書 用生命換來
激勵我們前進
珍貴的教科書的教案4
設計理念
立足于“以讀為本”的教學思想,挖掘課文的閱讀潛力和人文價值,遵循“速讀、略讀、精讀”的閱讀次序,引導學生理清敘事順序,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邊讀邊想”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啟發(fā)談話,情景導入。(略)2.簡介背景,營造氛圍。(略)
二、速讀課文,審清題意
1.讀題、解題。
2.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思考:“珍貴的教科書”主要“珍貴”在哪里?并勾畫出“珍貴”含義的詞句。
三、略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1.學生自由讀,邊讀邊勾畫生字新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2.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四、細讀課文,擴展想像,理清故事情節(jié)
1.運用“讀、畫、議”的方法導學第一段。
(1)導讀:你準備把重音放在哪些詞語上?為什么?討論突出這些重點詞語的理由。
(2)故事發(fā)生在炮火連天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板書:炮火連天),你們聯(lián)系看過的電影電視,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
(3)在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延安小學的同學們學習條件非常艱苦,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4)思考:強調(diào)“沒有書”是“最困難的”,和“珍貴”有什么聯(lián)系?
小結:延安小學的學生沒有教科書,這是他們學習上最大的困難。因此,他們急切地盼望著能得到教科書。(板書:盼)
2.自學第二至六段。
(1)導讀:第二至六段寫“取教科書”,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
(2)邊讀邊思考:張指導員帶來了什么消息?大家為何那么高興?為什么“今天必須有一個人和我一塊兒把書取回來”?
(3)學生提出問題、討論、歸納。(板書:情況緊急、取)
3.研讀第七、八、九段。
(1)學生默課文,邊讀邊思考:“我們”領到書回村時心情怎樣?為什么會有這種心情?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什么情況?(板書:敵機轟炸)張指導員在危急中是怎樣做的?(板書:護)畫出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的語句。
(2)體會感情,指導朗讀。
4.研讀第十段。
(1)導讀:自由讀,邊讀邊想。讀第一遍,畫出描寫人物神態(tài)和語言的詞句;讀第二遍,想像張指導員當時的思想;讀第三遍,琢磨張指導員說話的語氣,想像他沒說完的話的意思。
(2)品味重點語句。
a文中“好半天”是什么意思?從“好半天”“微微睜開”說話斷斷續(xù)續(xù)可看出什么?(板書:生命垂危)把孩子們的書看得比自己生命還要重要,表現(xiàn)了張指導員什么精神?
b文中“輕輕地”“微弱的”說明了什么?“搖了搖頭”結合上文說說他知道什么?
張指導員兩眼望著那捆書(板書:望),在生命垂危的最后時刻他想的是什么?前兩個省略號表示說話斷續(xù),后一個省略號表示話沒說完,如果他能說下去的話,會說些什么?張指導員在這種時候的希望是什么?
(3)師生討論小結。
5.研讀第十一段。
(1)學生自由讀。(2)學生討論、歸納。
6.速讀全文,深入理解。
(1)思考:教科書的“珍貴”除了體現(xiàn)在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外,還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2)梳理課文敘事順序。
(3)談談學習本文后的感想。
(4)討論、歸納。
《珍貴的教科書》教學設計
珍貴的教科書的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字,會寫13個字。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2、通過讀書思考、質(zhì)疑討論,體會教科書的“珍貴”,感受戰(zhàn)爭年代讀書學習的困難和張指導員舍身保護書的可貴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學習生活。
3、能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教科書的“珍貴”,感受戰(zhàn)爭年代的困難和張指導遠射申報戶數(shù)的可貴精神。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掌握本課13個生字,積累新詞。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每當新學期來臨,每當我們手捧嶄新的課本,你們的心情一定是既興奮又激動的。是啊,一本本教科書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了多大的便利。然而,在解放前,在險惡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要想得到一本教科書是多么不容易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流血犧牲。那時的情況是怎樣的呢?我們學習《珍貴的教科書》一文,就知道了!
學生齊讀課題。
二、釋題質(zhì)疑。
1.看了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嗎?
2.歸納學生的問題:
。1)為什么稱教科書是珍貴的?
。2)文章描述的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代?
三、介紹時代背景(學生交流匯報)
課文記敘的故事發(fā)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延安。黨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毅然于三月中旬放棄延安,以后在延安西北戰(zhàn)場上消滅了蔣軍十多萬。延安小學的轉(zhuǎn)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隊猖狂進攻的時候,所以當時環(huán)境十分險惡。就是在這種險惡的條件下,延安小學的學生仍然在堅持學習。張指導員為保護一捆教科書而英勇獻身。
四、提出自學要求,指導學生進行自學。
1.初讀課文,動筆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及不理解的地方。
2.借助字典自學生字新詞。
(1)讀讀生字的字音。
。2)弄清每個字的偏旁部首、筆順筆畫。
。3)練習用生字組詞。
3.再讀課文,給自然段標出序號?纯凑n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是講下面內(nèi)容的。
。1)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
。2)情況緊急,“我”和張指導員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書。
。3)在回村的路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
(4)用生命換來的教科書和張指導員犧牲前說的話,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五、檢查自學情況,進行重點指導。
1.讀下面的詞語,要求讀得準。(指名讀)
環(huán)境代替頑強桌椅俯沖延安鍋煙叨念艱苦臥倒
2.說出下面生字的部首。
替(曰)臥(臣、卜)凳(幾)。ㄐ。╊B(頁)
3.理解下面的詞語。
振奮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奮發(fā)。
俯沖:以高速度猛地向下沖。
爭先恐后: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珍貴:價值大,意義深刻,寶貴的。
完整無缺:十分完整,沒有缺損。
叨念:輕聲地、反復地說。
珍貴:十分寶貴。
激勵:激發(fā)、鼓勵。
六、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1.帶著不懂的問題讀課文。
課文講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樣發(fā)生的?
2.再讀課文,深入地了解寫作順序和主要內(nèi)容。
七、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通過理解詞語、理解句子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能力。提高朗讀能力,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上節(jié)課的學習中,我們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你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嗎?(學生練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呢?下面我們來學習課文。
二、講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讀這段,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2.思考討論,小組學習。
課件出示:
(1)延安小學的同學“頑強地堅持學習”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表現(xiàn)在戰(zhàn)爭環(huán)境、條件艱苦)
(2)從哪些地方看出延安小學的學習條件十分艱苦?完成下列表格:
第二句中的三個分句,每個分句都是。
(3)默讀思考:為什么說張指導員帶來的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課件出示重點句幫助理解。
A: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
要讓學生體會出:一方面說明當時學習條件非常艱苦,突出無書的困難,因此大家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體現(xiàn)了教科書的珍貴;另一方面,在大家十分渴望教科書時,張指導員告訴大家有書的好消息,所以說這個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B:“同學們知道書是怎么來的嗎?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印文件用的紙里節(jié)省出來的!”
引導學生體會出:書是來之不易的,是毛主席親自關懷,是黨中央用印文件節(jié)省下來的.紙印刷出來的。體現(xiàn)了老一輩革命家對延安小學學生的關心。用“沒有……就……”連接的。前半句講的是困難,后半句講的是克服困難的辦法。
寫這些困難一方面表現(xiàn)了延安小學學生克服困難,堅持學習的頑強精神,一方面也說明了教科書的珍貴。
。4)體會重點句第3句的意思
課件出示:“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對比出示以下兩句,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比較課文中這樣寫好在哪?強調(diào)最困難的是沒有書,為下文突出渴望得到教科書作鋪墊。
3.總結第1自然段的段意。
討論明確:這段主要寫延安小學學習條件艱苦,師生渴望得到一本珍貴的教科書。
三、學習課文2-6自然段。
1.課件出示思考題:
從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同學們渴望得到一本教科書?
2.學生自學、討論交流。
3.匯報。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興高采烈”“高興地跳起來”“爭先恐后”等詞語深入體會同學們渴望得到教科書的心情。
4.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練習用因果關聯(lián)詞語填空。
(因為)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有一本教科書!
①(所以)張指導員(興高采烈)地宣布:'我們有書啦!'
、冢ㄋ裕┪覀冇X得這真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③(所以)我們聽到這個消息都高興地(跳起來)。
、埽ㄋ裕┩瑢W們(爭先恐后)地喊著要去印刷廠取書。
5.再次讀課文,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讀出張指導員、“我”、同學們的激動、高興的心情,體會延安小學學生渴望有書的迫切心情,還要注意本段四個感嘆號在表達人物感情時所起的作用。
6.歸納、總結第2-6自然段的段意。
。ㄍ瑢W們聽到有教科書的消息異常高興,張指導員決定“我”去領書。)
四、學習第8-11自然段。
1.默讀思考;這幾個自然段作者主要講了幾個意思?可以分成幾層?
2.討論分層情況:
第一層(8)主要寫“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后高興和急切的心情。
第二層(9-10)遇到敵機轟炸,張指導員用自己的身體保護書而英勇犧牲。
第三層(11)張指導員的臨終叮囑一直鼓勵'我'前進。
3.提問: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了什么情況?帶著什么語氣朗讀?(引導學生體會當時的危險情況,讀出語氣。)
4.體會第9自然段中兩處省略號的用法。
。ā翱炫P倒……”表示說話聲音被打斷。“我的耳一陣轟鳴,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省略我被炸傷昏迷后發(fā)生的事情。)
5.找出指導員身負重傷的句子。
6.根據(jù)“趴”“一動也不動”“完整無缺”“壓”“染紅”等詞語,啟發(fā)學生想象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的情景,體會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書的崇高精神。
7.重點詞語“完整無缺”的意思,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完整無缺的書是什么樣子的?
(2)這捆書是怎樣完整無缺的?
(3)這捆書為什么會壓在張指導員身下?
。4)他為什么這樣做?他的希望是什么?
8.指導學生想象張指導員因為傷勢過重,生命垂危,沒有力氣、說話斷斷續(xù)續(xù)的語氣。想象張指導員說話的樣子,練習朗讀。
五、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六、總結提問。
課文為什么用《珍貴的教科書》做題目?
。ㄒ龑W生回答:〈1〉當時條件艱苦〈2〉在主席關懷下,黨中央從印文件的紙里節(jié)省出來的印刷的〈3〉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所以,書來之不易,十分珍貴。)
七、作業(yè)布置。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第二自然段,學習這段話的寫法,把“今天,我們的學習條件非常好”的意思寫具體。
板書設計:
珍貴的教科書
盼書→取書→保護→激勵
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精讀課文,課一開始,我就通過提問“教科書為什么珍貴?”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教學時,我把握教學重點,采用了多種形式的“讀”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充分體現(xiàn)了“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
我通過板畫“一捆書”來吸引學生的興趣與關注點,讓學生先感受到我們的書普通而易得,然后突出“珍貴的”這一關鍵的字眼,激起學生對珍貴原因的關注,從而激起讀書的欲望。二是圍繞問題讀。讓孩子們自己讀書、感悟、發(fā)現(xiàn),“找一找,畫一畫”,初步找到了文中的幾個關鍵處。三是引導感悟讀。通過抓重點詞、句“完整無缺”找、“壓”“最困難”“渴望”“毛主席的關懷”“黨中央印文件的紙里節(jié)省”的理解與感受,同時通過補充介紹背景,孩子們一步步明白了因為這些書不但是在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孩子們非?释模矣玫募埵窃诿飨年P懷下,從黨中央印文件的紙中節(jié)省出來的,更是張指導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書的珍貴。四是想象補充讀。通過回看這捆書,想起哪些人,應該記住些什么,激發(fā)學生根據(jù)當時的情景,想象補充并寫出指導員未說完的話,并進行多次的交流讀,從而讓學生在補充讀中領悟到教科書寄托著老一輩的激勵。在備課時我擔心,怕學生無法真正領會革命先輩那種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學時,我和學生一起讀、一起演、一起感動,自己也像置身炮火連天的小山村,腦海中是活生生的張指導員,不用再刻意地講解,一切都水到渠成,讓我深深地感到用真情來激發(fā)孩子們學習的情感,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珍貴的教科書的教案6
【內(nèi)容簡析】
本篇課文主要記敘了解放戰(zhàn)爭時期,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感人故事。全文圍繞教科書的“珍貴”,按“盼書→取書→護書→激勵”的順序展開敘述。教學時應結合課后思考題,緊扣“珍貴”,引導學生讀書思考,深入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因故事內(nèi)容與學生學習生活反差較大,教師可作適當?shù)谋尘敖榻B。
【設計理念】
整體入手,重點體會,避免零敲碎打、串講串問,保證學生讀書思考、質(zhì)疑討論的時間,深入體會人物情感,指導讀出真情實感。
【教學目標】
1、會認“延、境”等10個生字,會寫“珍、移”等13個字,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2、通過讀書思考、質(zhì)疑討論,體會教科書的“珍貴”,感受戰(zhàn)爭年代讀書學習的困難和張指導員舍身護書的可貴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的學習生活。
3、能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教科書的“珍貴”,感受戰(zhàn)爭年代讀書學習的困難和張指導員舍身護書的可貴精神。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課文朗讀錄音等。
【教學時間】
2~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問題導入,簡介背景
1、讀課題,想一想:看到這個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2、簡介故事背景。
二、讀通課文,學習生字
1、播放課文錄音(或教師范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預習生字詞的情況。
3、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理清順序,重點感悟
1、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哪些內(nèi)容?
。ǜ鶕(jù)學生的回答,總結“盼書→取書→護書→激勵”的敘述順序。)
2、課文中哪一部分內(nèi)容你最受感動?(引導學生默讀第9—11自然段,畫出感受最深的詞句,并說說體會。)
3、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獻身的可貴精神。
。1)“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下,已經(jīng)被鮮血染紅了!
、佟巴暾麩o缺”是什么意思?
、诎丫渥痈某伞澳抢鴫涸谒纳硐,已經(jīng)被鮮血染紅了”好不好,為什么?
。2)抓住張指導員犧牲前說的話,結合課文插圖,引導體會,并指導讀出感情。
四、指導書寫部分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詞。
2、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是按“盼書→取書→護書→激勵”的順序進行敘述的,并且重點學習了“張指導員舍身護書”這一部分內(nèi)容,體會到了教科書的珍貴。這一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其他部分的內(nèi)容。
二、繼續(xù)理解課文內(nèi)容
1、默讀課文1~7自然段,想一想:從哪些地方還可以看出教科書的珍貴?
2、組織討論交流,教師相機抓住重點詞句引導體會。
(1)“我們多么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書!”
、佟翱释笔鞘裁匆馑?為什么“我們”渴望有一本教科書?(聯(lián)系第2自然段內(nèi)容,引導體會當時學習條件的困難。)
、诶首x第2自然段,體會“我們”當時盼書的迫切心情。
、郯选翱释睋Q成“盼望”或“希望”好不好,為什么?
。2)“印書用的紙,是黨從文件用紙里節(jié)省出來的'。”
、佟肮(jié)省”什么?
、邳h文件重要不重要?黨從文件用紙里節(jié)省出來印書,說明什么?
3、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抓住“激勵”一詞,引導體會句子的意思。
三、歸納小結,暢談體會
引導學生聯(lián)系今天的學習生活,談談學習這篇課文的體會。
四、質(zhì)疑問難,討論交流
1、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問題,教師組織交流討論。
2、引導學生總結提問題的方法。
五、指導書寫余下的生字
珍貴的教科書的教案7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七個要求會認的字,掌握十一個要求會寫的字。認讀并理解本課的新詞。
2、按要求預習,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戰(zhàn)爭年代的艱苦條件下學生堅持學習的艱難和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的經(jīng)過,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請舉起你們手中的課本,你們的課本是怎么得到的呢?(學生答:每個學期開學老師發(fā)的)
師: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的書已經(jīng)破了,是不珍惜的緣故,之所以不珍惜是因為你們覺得它來得來的`容易,可是,你們知道嗎?在戰(zhàn)爭年代,我們的延安小朋友得到一本書時多么不容易,甚至要犧牲生命。今天我們就一塊來學習《珍貴的教科書》。
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介紹背景:課文記敘的故事發(fā)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延安。黨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毅然于三月中旬放棄延安,以后在延安西北戰(zhàn)場上消滅了蔣軍十多萬。延安小學的轉(zhuǎn)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隊猖狂進攻的時候,所以當時環(huán)境十分險惡。就是在這種險惡的條件下,延安小學的學生仍然堅持學習。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獻身,指導員是怎樣用他的生命和鮮血換來那些珍貴的教科書的呢?下面我們就開始學習課文。
珍貴的教科書的教案8
教學目的:
一、使學生了解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二、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lián)系。
三、學會本課14個生字,會用“堅持”“必須”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了解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的經(jīng)過,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在讀懂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lián)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教學準備:
錄音機、教材錄音帶、幻燈片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習生字、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讀課文預習內(nèi)容。
2、出示并理解課題:珍貴的教科書。
3、隨錄音讀課文,并思考預習中的問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指名讀生字,劃出生字新詞。
。病⒆詫W生字(2分鐘)。
。、聽寫生字。
。础⒗斫馍中略~。
。1)指名看拼音寫詞語。
。2)指名擴詞。
。3)理解生字難詞,指名造句。
嗓門:指嗓音、聲音。
必須:一定要。
恨不得:表示強烈的迫切希望。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齊讀課文,思考預習內(nèi)容的問題。
。、本課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導從事情四要素來理解)其中哪部分最感動人?
3、課文圍繞什么來寫?按什么順序?
。础凑照n后思考2題給課文分段,指導學生理解段落依據(jù)。
四、作業(yè)。
。、抄寫詞語。
。病⒆x熟課文,思考課后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齊讀全文,思考本文圍繞“珍貴的教科書”寫了哪些內(nèi)容?
2、提問課文怎樣分成各大部分?從回答中列出線索(板書):盼書→取書→護書→激勵前進。
二、指導理解課文。
(一)分析第一段(1-2)。
1、過渡:為什么要盼書?指名讀。
。、找出盼書的句子。為什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指導學生理解當時學習條件、學生學習態(tài)度,并指出可理解的句子)
。、簡介背景。
。础堉笇T帶來什么好消息?大家對這個消息有什么反應?
。怠⑿〗Y并過渡:盼來了書本卻還有什么事要做?
(二)指導學習第二段(3-6)。
1、分角色朗讀。思考:書有什么來歷?取書的原因?
。、理解指導員的話:“?”“!”有什么用?
。、小結:聯(lián)系第一段理解這一段寫了取書的原因和取書的經(jīng)過。
。ㄈ╅喿x第三段(7-10)。
1、過渡:取完書回來的路上“我”的心情“恨不得……”?小組讀。思考:取書回來發(fā)生了什么事?
2、張指導員是怎樣保護書的?劃出句子。
3、小結: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ㄋ模┳詫W最后一段。
。、范讀。思考:這段只有一句話,主要講什么意思?
。、張指導員用什么換來的教科書有什么作用?
三、總結全文。
。、分角色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四、作業(yè)。
讀熟課文,完成課后題。
板書設計:
珍貴的教科書
起因
盼書:渴望
經(jīng)
取書:關懷、爭先恐后、恨不得
過
護書:趴、壓、完整無缺
結果
激勵前進:生命換來、沒有說完的話
【珍貴的教科書的教案】相關文章:
《珍貴的教科書》教學反思05-24
小學三年級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11-02
高三生物教科書教案03-15
《珍貴的紀念》教學設計04-18
珍貴收藏品贈與合同07-20
珍貴油畫抵押借款合同04-06
誠信珍貴演講稿02-06
教案中班教案07-12
實用荷花教案教案荷花教案05-16
鉆洞洞教案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