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狼教案模板錦集十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狼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狼教案 篇1
【教學創(chuàng)意】
《狼》是《聊齋志異》中比較有特色的一篇文言小說,篇幅短小,文筆簡練,情節(jié)曲折,意味深長,很適合學生閱讀。全文雖用文言寫成,可語言淺顯,通俗易懂,學生完全可以借助工具書、課文注釋展開自學活動,本文又是一篇自學文言知識的好材料。鑒于以上原因,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盡力簡化教學線條,優(yōu)化教學內容,以旁觀者的身份,給予學生學習內容側重點的引導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自己讀書的習慣和能力。
給文章批注,是古人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本文角色少,故事脈絡清晰,很適合學生運用作批注方式理解課文,教師不妨拿此來教學生一種新的學習方法!胺e累”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課在指導學習方法的同時,加強對知識積累的指導。
【學習目標】
1、找出生字、詞,結合課文注釋,注音、釋義,然后讀順課文。
2、學習品評文言文的方法──批注法,理解文章主旨。
3、用集納梳理方式積累文言知識。
【課型設計】
自讀指導課。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文言短篇小說《狼》。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這堂課主要由你們自己讀讀寫寫,圈點勾畫,完成對文言知識的梳理和對課文的理解。那么,就讓我們進入課文,去感悟“寫人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的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留給后人的這個精彩故事。
二、自讀指導
1、朗讀活動(活動的目的'──熟悉課文,明白意思):
、 讀課文,借助工具書、注釋,輕聲朗讀,圈點注音生字,讀準課文。
學生大概圈點注音以下生字:
綴行(zhuì) 屠大窘(jiǒng) 苫蔽成丘(shàn) 假寐(mèi) 耽耽相向(dān dān) 只露尻尾(kāo) 狼亦黠(xiá) 目似瞑(míng)
、 讀課文,小聲朗讀,自讀自譯,用方框框出常用的、難理解的詞語。
學生可能框出以下詞語:
綴行 從 并驅如故 大窘 顧 耽耽相向 弛擔持刀 少時 徑去
目似瞑 意暇甚 方 假寐 黠 頃刻 詐。
、 讀課文,放聲朗讀,直至讀順:不漏字、不添字、不倒字、不磕絆、不讀破句。
、 教師重點輔導兩個句子的讀法。
、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② 其一|犬坐|于前。
⑸ 用句式“本文寫了的故事”概括課文內容,并寫在標題下邊的空白處。
2、品讀活動(活動目的──理解課文):
⑴ 品評角色:
、 用眉批的方式(即在書頁上方和文章上方空白處寫批注),品評屠戶。
、 用旁批的方式(即在文章左右兩邊空白處寫批注),品評狼。
、 教師示范:
文章一開始就暗示了這位屠戶歸途可能會遇到不測。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兩只狼發(fā)現了獵物,心里饞得很,不肯輕易放過這難得的機會,又不敢冒然行事,只好緊緊尾隨著。
、 品評主旨:
、 用“本文寫了的故事,表現了”的句式概括課文主旨,并寫在文章結尾空白處。
、 你認為本文要表現的主角是屠戶還是狼?把自圓其說的依據寫在課本任一空白處。
、 品評刻畫人物的方法:
、 用圓圈標出你喜歡的句子。
、 本文文筆簡練,寫人,寫狼活靈活現。任選一個角度,寫一寫在刻畫人物方法上值得借鑒的地方。
3、積累活動(活動目的──積累文言知識):
、 文言字、詞知識的積累。
、 找出文中音同形、義不同的字。
、 找出文中義同形不同的字。
③ 找出文中字同義不同的字。
、 詞語活用及文言詞語的積累。
、 找出用法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名詞(名詞用作狀語)。
② 找出表示時間短暫的詞語。
③ 寫出含以下加點粗的成語。
積薪其中 并驅如故 前狼假寐 弛擔持刀
⑶ 文言句式、難句的積累。
① 找出表現狼陰險、狡詐的句子,并譯成現代漢語。
、 找出自己認為難翻譯的句子,并翻譯出來。
整理內容大致如下:
A、音同,形義不同的字:蔽──斃 倚──矣 暇──黠 亦──意
義同,形不同的字:懼──恐 顧──視 大──甚
字同,義不同的字:
止有剩骨只 狼不敢前上前
一狼得骨止停下 恐前后受其敵前面
復投之指“狼”而兩狼之并驅如故用在主謂之間的助詞,無實義。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起補充音節(jié)作用的助詞,無實義。
B、用法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名詞:
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一樣
一狼洞其中 打洞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從柴草堆中打洞
C、表示時間短暫的名詞:少時久之 頃刻
D、含加點粗的成語:
抱薪救火 故步自封 夢寐以求 一張一弛
E、表現狼陰險、狡詐的句子:
綴行甚遠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
兩狼之并驅如故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
意暇甚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F、難翻譯的句子: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止增笑耳。
4、感悟活動(活動目的──啟迪心智):
、 外向感悟,即從故事及故事中的角色中得到的經驗或教訓。
、 概括評述屠夫的經驗,并寫在筆記本上。
② 條理清晰地評述狼的下場的必然性,并寫在筆記本上。
、 內向感悟,即自我內心世界得到的啟迪。
學習了本文,從知識和做人兩方面記錄下自己最大的收獲。
狼教案 篇2
課堂教學目標
研讀文本、理解重點虛詞“之”;通過探討問題,深入理解文意,領悟狼的狡猾與屠戶的勇敢、機智;通過自主研讀、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意;
思想教育內容通過誦讀,感受故事情節(jié)的藝術魅力;通過研讀課文,懂得在生活中,對待邪惡勢力,不光要敢于斗爭,而且要運用智慧,善于斗爭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重點字、詞、句理解課文的寓意;緊扣情節(jié),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難點
對主旨的探究、領悟、理解。
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導入示標:
出示幻燈片,學生觀看狼的圖片及解釋,猜出成語。
。ㄐ稳荽舐暱藿、聲音凄厲——鬼哭狼嚎
比喻把壞人或敵人引入內部——引狼入室
比喻兇暴的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狼子野心
四處都是報警的煙火,指邊疆不平靜——狼煙四起
形容心腸像狼和狗一樣兇惡狠毒——狼心狗肺)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就和這幾個成語的主角有關,請同學們大聲說出今天的課題——《狼》
。ǘ┮I探究
一讀——讀準字音
學生自讀:劃出自己認為難讀的字詞,做好標注?山柚n下注釋及工具書。
學生范讀:一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聽讀后補充或點評。
教師正字正音:
綴zhuì 窘iǒng 苫shàn 蔽bì 弛chí 眈dān 瞑íng 隧suì 尻ā 黠xiá
二讀——讀出節(jié)奏
小組討論以下節(jié)奏的.劃分并說出劃分依據:
第二段: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第三段: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第四段:其一犬坐于前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第五段: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學生齊讀
三讀——讀懂內容
。ㄐ〗M合作,結合預習表與課下注釋理解文意,記錄下自己有疑惑的地方,組內解決)
重點虛詞
之:
1、代詞“它”。例:又數刀斃之。
2、助詞“的”。例: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3、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例: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4、助詞,補足音節(jié),不譯。例: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重點句子翻譯:
1、兩狼之并驅如故——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2、恐前后受其敵——(屠戶)恐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擊。
3、苫蔽成丘——覆蓋成小山似的。
4、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
5、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且彩呛芙苹牧,可一會兒功夫兩只狼先后斃命,禽獸的欺騙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過(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四讀——讀出情感(層層深入,揭示主旨)
1、課文中哪些語句寫出狼的本性?
貪婪兇惡:綴行甚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狡詐陰險: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2、如何來刻畫屠戶的形象?
(要求從人物描寫方法入手,找出課文例句并分析。)
心理描寫:懼——投骨避狼; 大窘——骨盡狼仍從;恐——前后受其敵;悟——刀劈兩狼。動作描寫: “投以骨”“復投之”“顧”“奔”“倚”“弛”“持”“暴起” “劈”“斃” “轉視”“斷”“斃”這些動詞寫出了屠戶有勇有謀,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精神。
3、如此狡猾的狼,最終卻自取滅亡,這是為什么?這個故事給了你哪些啟示?
問題的答案就是本文的主題所在——人有狼沒有的智慧、勇氣和力量。對像狼一樣陰險狡詐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協(xié)退讓,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樣才能取得勝利。
狼教案 篇3
【設計簡說】
這是一篇描寫兩只狼和一個屠戶之間一場較量的短篇小說。雖然它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現但故事情節(jié)比較簡單,內容帶有勸喻性和諷刺性,接近寓言體裁,學生對這樣的文章比較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要抓住這個“興奮點”,通過對狼的圖畫展示和狼故事的呈現來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
本文篇幅較短,但涉及的字、詞、句難度較大,要有目的性地引導學生對文言知識進行歸納、積累和總結。針對如此短小而適合朗讀的文言小說,以讀貫穿課堂。對本文進行多層次、多角度朗讀。讀中譯,讀中品,讀中背,還課堂瑯瑯讀書聲。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暢地朗讀全文并且能夠熟讀成誦,把握故事寓意。
2、積累文言詞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讀
多媒體展示狼的視頻片斷(狼對天嚎叫)。
在直觀的視覺沖擊下,請同學概括狼的特點如兇殘、狡詐等。
談談你所知道的狼的成語(限時一分鐘的成語比拼賽)例如引狼入室、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狽為奸、鬼哭狼嚎……
二、知人論文,資料助讀
1、學生借助網絡或參考書籍收集篩選蒲松齡的信息,教師作適當補充。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杰出文學家。 《狼》選自《聊齋志異·狼三則》中的第二則!傲凝S”是蒲松齡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读凝S志異》的題材大多來自民間和下層知識分子的傳說。多數故事通過妖狐神鬼來反映現實的社會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愿望。第二則,題目雖為“狼”,而寫的是屠戶與狼斗智斗勇,以刀劈狼首,擊斃兩狼的故事。
三、初讀全文
1、教師范讀全文,學生看圖片聽讀全文(屏幕顯示圖片)
2、學生自由朗讀全文,落實生字詞;并實行同桌互讀,把握停頓、節(jié)奏,教師作巡回指導。
例如:其一|犬坐|于前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小組朗讀擂臺賽(全班分四組,以小組為單位,獲勝組可獲得最佳朗讀組稱號。分別從字音、節(jié)奏、停頓、感情、聲音等五方面進行綜合考核)
四、細讀全文
1、譯讀全文:
、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邊讀邊譯,圈劃難點的字、詞、句
、 組長歸納總結文言詞匯現象并且提交難點、重點,全班討論交流,協(xié)作完成。例如:
詞類活用:
、 狼不敢前。
② 一狼洞其中。
、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
④ 其一犬坐于前。
、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⑥ 止增笑耳。
一字多義:
① 恐前后受其敵。
、 場主積薪其中。
、 屠乃奔倚其下。
、 一狼洞其中。
⑤ 意將隧入以攻其。
⑥ 屠自后斷其骨。
意:
、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 意暇甚。
敵:
① 恐前后受其敵。
、 蓋以誘敵。
2、品讀全文:
全班齊讀課文并進行小組搶答。
、 把握故事梗概:故事發(fā)生的'時間? 故事發(fā)生的地點? 矛盾雙方是? 故事的開端?(用文中原話回答)
⑵ 理清故事情節(jié)。(用填空形式作答)
從屠戶角度看: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從狼的角度看:跟蹤──窮追──逼人──被殺。
五、評讀全文
1、角色扮演,情感體驗:
各小組選取其中一個場景片段,揣摩屠戶當時的心理和狼當時的心態(tài)做示范表演,并且輔之相應的精彩臺詞。最后將揭曉最佳表演獎和最佳默契獎。
例如:
〔遇狼〕今天生意真不錯,肉賣完了,只剩骨頭了。(滿臉喜悅)不知不覺來到一條羊腸小道上,心中不覺一驚(惶恐狀)這路上怎么一個人都沒有?聽說這兒可是狼群出沒之地啊!今天天色已晚,萬一碰上可怎么辦?(頭拭擦汗)啊!前面有個黑影,不會是狼吧?(步履踉蹌)啊!天!真的是狼,并且是兩只……
(懼狼)怎么辦,怎么辦?!對了,扔塊骨頭給它們吧。求求你們放過我吧……我這兒還有幾塊骨頭,給……我給你,我給你,都給你,求求你放過我吧!怎么老是有一只狼跟著我?呀,天呀,我的骨頭沒了,天要絕我了,我要死了!
〔御狼〕〔殺狼〕略
2、合作探究,評點賞析:
各小組設計問題并且派代表發(fā)言。
、 綜觀全文,狼有什么特點?從哪里可以表現出來?
、 人的智慧體現在什么地方?
⑶ 文章最后一節(jié)說狼亦黠矣,為什么又變成“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 從這則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六、對比閱讀畢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屏幕顯示全文內容)
1、對比兩文中狼的特點和主題的迥異。
2、說說我眼中狼的形象。(結合課外資料且能夠舉例說明)
(引導學生辨證分析狼的形象:大自然賦予狼兇殘的本性卻又讓它擁有冷靜、堅韌、團結的特性。它有得人類借鑒的一面。大家都聽說過印度狼孩的故事,狼也又善良的一面;狼對生態(tài)平衡也具有重要調節(jié)作用等)
七、野性的呼喚
《狼圖騰》推薦閱讀。
【教學設計反思】
在當前文言文教學中有一種“重言輕文”的傾向,文言文教學只重視字詞句的落實,而從根本上忽視了文言文作為“文”的存在。課堂上只是一味強調詞類活用、句子的翻譯而對文本的內涵只作泛泛而談,文言文教學課最終演變成了翻譯課,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使其喪失了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本教學設計試圖嘗試著解決這一矛盾,通過“言”、“文”的結合,讓學生在自主積累文言詞匯的同時,感受文本的內涵,體味寓言的寓意。并且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多角度和多層次的解讀,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學會客觀、公正、理性地分析問題,在思想上作一次洗禮。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教學是一種使學生朗讀能力、背誦能力得以提高的有效方法。為此在本案例中注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不同途徑的朗讀來達到以讀帶教,以教促讀的效果。如聽讀與自主朗讀結合,小組朗讀與集體朗讀結合,甚至展開朗讀比賽來調動學習氣氛。課堂流程也始終圍繞著初讀──細讀──評讀──對比閱讀這樣的設計思路展開。而事實上,在不斷的朗讀中,學生學習興趣大增,課堂氣氛活躍,不知不覺中有學生能夠嘗試著背誦課文。而對文本的理解也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得到鞏固,使課堂上重新出現了瑯瑯讀書聲。
為改變文言文教學課堂枯燥、乏味的局面,把比賽引入課堂。針對初一學生團結、好勝的心理,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知識擂臺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表現欲。在開展的小組朗讀比賽、情景表演比賽中,各組成員確實群策群力,互相協(xié)作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團結合作的能力。課堂上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對學情的分析還是很不夠。對部分學生來說,靠自主學習疏通文意,自主探究文章內涵有一定難度,需要進一步分化難點,強化重點。對文言文的朗讀背誦要作一定的指導,不能夠一味地死讀,一味地硬記,教會學生理解性地記憶。
狼教案 篇4
教學準備
1.教學目標
1.了解蒲松齡及其《聊齋志異》。
2.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詞的不同含義和多種用法。
3.理清情節(jié)結構,領悟課文意味深長的寓意。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詞的不同含義和多種用法。
難點:領悟課文意味深長的寓意。
3.教學用具
4.標簽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導入
師:同學們知道哪些和狼有關的成語呢?……看來大家積累的成語不少,那么從這些成語來看,他們反映了狼的什么本性?……我國清朝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在《狼》這篇文章中把狼的狡猾刻畫得淋漓盡致,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篇課文,看一看我們人,也就是屠夫在如此狡猾的狼的面前是如何做的呢?
。ǘ┏鍪灸繕
1.了解蒲松齡及其《聊齋志異》。
2.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詞的不同含義和多種用法。
3.理清情節(jié)結構,領悟課文意味深長的寓意。
(過渡語) 同學們,本文傾盡了作者畢生精力完成的《聊齋志異》,內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充分表達
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的理想!读凝S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郭沫若同志稱贊這部書: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二、自學
。ㄒ唬┳詫W指導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得順暢,讀出語氣、節(jié)奏和表情。
2.再讀課文,圈點勾畫,解決重要字詞,疏通文意。如果文中還有不懂的字詞,標記出來。
(二)自學檢測
要求:在學案上完成自學檢測題目,書寫認真、規(guī)范,不能亂涂亂畫,同桌互相檢查并用紅筆糾錯。
1.作者 蒲松齡 ,字 留仙,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省淄川人。清朝著名小說家、中國古代短篇小說之王。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郭沫若先生贊其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評價過“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2.給加粗的字注音:
綴行( )屠大窘( ) 苫蔽成丘( ) 隧入( )
弛擔持刀()眈眈相向( ) 目似瞑() 狼亦黠矣( )
3.這個故事雖然很短,但情節(jié)完整曲折而緊張。請同學們按照開端、發(fā)展、進一步發(fā)展、高潮和結局的順序,用簡練的文字歸納出課文情節(jié)。
(點撥:可以用兩個字的動賓短語對本文內容概括,從屠戶的角度:(屠夫)遇狼———懼狼———御狼———斃狼。)
。ㄟ^渡語) 同學們,本文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說,課文用181個字寫了一段波瀾起伏的人與狼生死搏斗的故事。
三、后教
默讀課文后,先自主思考,再小組交流,全班展示。(要求:運用普通話有感情朗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隨時進行補充、質疑和評價并在課本上相應位置隨時做好筆記。):
1.文章分別是如何刻畫屠夫和狼的形象的?請用如下句式進行作答。
從文中 _
。c撥:貪婪兇惡、狡詐陰險)
從文中 句可以看出,這是一位 的屠夫。
。ㄐ睦砻鑼懞蛣幼髅鑼憽杏掠兄\、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2.挖掘主旨。在課文最后一段的議論中,“止增笑耳”的僅僅是惡狼嗎?作者嘲諷的僅僅是惡狼嗎?從這個屠戶勝利的故事中你獲得怎樣的啟示?
。c撥:不是。狼在此實際上是惡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種貪婪、兇惡、狡詐、愚蠢的惡人。運用比喻和諷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題寓于生動的形象之中。聊齋故事本來就是以記敘奇聞軼事折射人間世態(tài)百情為宗旨。文章結尾的議論,是作者對所寫故事的看法,狼雖然貪婪兇惡,狡詐陰險,但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終究難逃滅亡的命運。結尾的議論畫龍點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題。
啟示:對待這種像惡狼的惡人就應該像屠戶一樣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要冷靜,利用有利地形和條件,予以反擊。
一味退縮,只會助長敵人氣焰。)
四、當堂訓練
1.一詞多義:
止:止有剩骨(通“只”只有 ) 一狼得骨止( 停止)
意:意暇甚(神情 ) 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 打算 )
敵:恐前后受其敵( 攻擊) 蓋以誘敵( 敵方 )
前:恐前后受其敵( 前方 ) 狼不敢前( 向前)
乃:屠乃奔倚其下( 于是,就) 乃悟前狼假寐( 才 )
之
、 又數刀斃之:(代詞,指狼 ) ② 久之:( 助詞 ,無實在意義,用在表示時間的詞后面,其補充音節(jié)的作用 )
、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結構助詞,的 ) ④ 兩狼之并驅如故:( 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 )
以
、 以刀劈狼首:( 用 )
②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連詞,表目的,可譯為“用來”“以便” )
、 以誘敵:( 介詞, 用來 )
其
、 前后受其敵:( 代詞,指狼 )② 場主積薪其中:(代詞,指打麥場 )
、 乃奔倚其下:(代詞,指柴草堆 )
④ 一狼洞其中:( 代詞,指柴草堆)⑤ 將隧入以攻其后也:(代詞,指屠夫 )
⑥ 屠自后斷其股:(代詞,指狼 )
2.詞類活用:
洞:一狼洞其中(名次用作動詞,打洞 )
前:狼不敢前(方位名詞用作動詞,上前 )
隧: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名次用作動詞,鉆洞 )
犬:其一犬坐于前( 名詞用作狀語,像狗一樣 )
敵:恐前后受其敵( 名次用作動詞,攻擊 )
3.翻譯句子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禽獸之變幾何哉?止增笑耳。
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4.閱讀主題學習叢書之愛及生靈第216頁蒲松齡的《狼》其一與其三。
板書
蒲松齡
情節(jié):遇狼、懼狼、御狼、斃狼
寓意:對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狼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了解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2、朗誦文言課文。
3、積累文言詞匯。
4、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性活用等古漢語現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學重點】
目標3、5。
【教學難點】
目標4。
【預習指導】
1、熟讀課文,盡量背誦。
2、看注釋,試翻譯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三分鐘演講,創(chuàng)設情境
要求學生講一則狼的故事。
教師講解,狼可怕嗎,表面上看,狼兇惡、狡詐,貪婪,但狼卻沒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氣和力量,人只要動腦筋就一定會戰(zhàn)勝像狼一樣的惡人,下面就看《狼》這篇課文是怎么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簡介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據說,蒲松齡在創(chuàng)作《聊齋志異》時,文思枯竭,難以下筆。他知道自己缺乏寫作素材,便變賣家產,在路口擺下席子,煮綠豆湯、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講一則故事。之后,他把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寫成小說。
三、朗讀課文
1、檢查學生預習朗讀情況:
抽查三個朗讀,后學生評價
2、教師作較高水平的示范朗讀。
3、學生們自由高聲誦讀一次。
4、抽查三個朗讀,與剛才對比。
四、疏通字詞句篇的意思
1、教師投影下列問題學生合作解決:
一詞多義:
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敵攻擊恐前后受其敵敵方蓋以誘敵前前面恐前后受其敵向前狼不敢前。
2、講解詞性活用:
洞:名詞用為動詞,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詞用作狀語,從隧道。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詞用作狀語,像狗一樣。其一犬坐于前。
3、講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4、學生自己試疏通課文,有不明白的提出來,由明白的學生或老師解決
5、抽查四人分段譯課文。學生評價后教師糾正。
五、大意理解
請學生談談初學課文對狼的本性的認識和屠戶的勝利說明了什么問題。
六、練習背誦
分段,抓住屠戶與狼斗爭的過程由事情發(fā)展的先后結合關鍵詞的方法練習背誦,自己先背,教師再組織男女生分別背最后齊背。
七、教師小結
1、虛詞的用法:
⑴ 之:
代詞,它,指狼又數刀斃之助詞,的。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助詞,調整音節(jié),不譯,久之助詞,位于主謂之間,不譯。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 以:
介詞,把投以骨介詞,用以刀劈狼首
連詞,來意將遂人以攻其后也連詞,用來蓋以誘敵
、 “其”的含義:
① 恐前后受其敵。(指狼)
、 場主積薪其中。(指打麥場)
、 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 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 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戶)
、 屠自后斷其股。(指狼)
八、作業(yè)
1、課后練習二。
2、默寫課文。
(說課精要:本節(jié)的內容主要是疏通文意,進一步的理解留到下一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2、理解刻劃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點】
目標2。
【教學難點】
目標1。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
二、導入
老師講述另一則狼的故事,(見課后)讓學生對比,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過度:這則故事與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的狼具有相似處,狼到底具有什么樣的本性,這一節(jié)課我們將進行詳細分析
三、分析課文
1、獨立思考: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的故事情節(jié),歸納第一至四段的意思。
提問后交流評價歸納:
、 開端:遇狼。
、 發(fā)展:俱狼、御狼。
⑶ 高潮和結局:殺狼。
2、獨立思考:課文中哪些語句寫出狼的什么本性?
提問后歸納:
、 貪婪兇惡:綴行甚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后狠止而前狼又至;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 狡詐陰險: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將遂入以攻其后也。
3、討論:文章如何刻畫屠戶的形象?(要求從人物描寫方法并找出課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進行分析
交流后歸納:
、 心理描寫:
懼──投骨避狼。/大窘──骨盡狼仍從。/恐──前后受其敵。/悟──刀劈兩狼。
一開始,屠戶采用“投骨”之法,試圖擺脫狼的跟從,說明他對狼的貪婪兇惡的本性缺乏認識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協(xié)退讓,結果失敗。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兩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敵”。發(fā)現麥場積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擔持刀”,搶占有利地形保護自己。后來“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時機,當機立斷,奮起殺狼。由被動轉為主動。他警惕性高,又轉視積薪后,殺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這才悟出狼的狡詐陰險。
、 動作描寫:
“投以骨”“復投之”寫屠戶試圖投骨避狼,結果無效。
“顧”“奔”“倚”“弛”“持”五個動詞,寫屠戶迅速搶占有利的地形,保衛(wèi)自己,準備反擊。
“暴起”“劈”“斃”寫屠戶趁一狼徑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時機,當機立斷,奮起殺狼,取得勝利。
“轉視”“斷”“斃”等動詞寫屠戶高度警惕,果斷出擊,再獲全勝。
這些動詞寫出了屠戶有勇有謀,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精神。
4、自由發(fā)言:文章結尾一段的議論有什么作用?
歸納:文章結尾的議論,是作者對所寫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對狼的.可悲下場的嘲諷,也是對屠戶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的贊揚。狼雖然貪婪兇惡,狡詐陰險,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終究難逃滅亡的命運。結尾的議論畫龍點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題。
5、片斷寫作練習:《狼》一文給我們什么啟示?(100字左右,抽查三人)
要點: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協(xié)退讓,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樣才能取得勝利。
四、作業(yè)
1、課后練習第一、三題。
2、預習短文兩則。
3、默寫課文。
(說課精要:本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到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狼一樣的惡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結合說寫講的方法。)
狼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狼來了小兔要快快地藏起來;
2、初步學習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做小兔跳的動作;
3、通過小兔和狼的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場景布置(草地、蘿卜地)。
經驗準備:有學習小兔子跳的經驗
材料準備:兔媽媽頭飾,兔寶寶胸飾。
活動過程:
一、情境設置教師以兔媽媽的角色出現。
兔媽媽:我來找我的兔寶寶,誰是我的兔寶寶。(邊問邊有節(jié)奏地做兔跳)兔寶寶:我是你的兔寶寶。(兔寶寶有節(jié)奏地回答?隙ㄒ晃挥變赫f得真好聽,并掛上胸飾)。
兔媽媽:誰是我的兔寶寶?(幼兒集體回答后師分發(fā)胸飾)幼兒佩帶胸飾。
誰是我的兔寶寶?(通過提問集中兔寶寶的注意力)
二、感知樂曲一(小兔的音樂)
1、聽樂曲一兔寶寶長耳朵最靈了,聽!誰來了呀?(根據幼兒的回答引導幼兒合著音樂做小動物相應的動作,如:小鴨子——小鴨子怎么走路的,喜歡到哪里玩?我們一起到水里去玩了,引導幼兒做做小鴨子洗腳、游泳的動作。
2、小動物玩得真高興啊,走!跟著兔媽媽到草地上玩咯!看看誰的耳朵長得最最長,一蹦一跳出發(fā)咯。ㄍ脣寢尶鋸埖淖鏊拇瓮锰,起到再次演示的作用,幼兒練習時加入語言節(jié)奏的暗示:我是一只 小白 兔呀 蹦蹦 跳跳 真可愛。。。。。)
3、兔寶寶第二次練習:寶寶,我們在草地上跳個舞吧!長耳朵們,跟著媽媽輕輕跳、慢慢跳
4、寶寶第三次練習:時間不早了,跟著媽媽回家了,我們的家在哪里?(那里)我們的`家在前面。
三、感知樂曲二(大灰狼的音樂)
1、到家了,真累呀!擦擦汗、洗洗手,拍拍身上的灰塵舒舒服服睡覺了(大灰狼的音樂)兔媽媽:嗷喲!誰來了?
2、大老虎大灰狼來了我們怎么辦?(躲起來、藏起來,這樣我們就安全了)
3、你想躲在什么地方?(我想躲在大樹后面,肯定說完整的幼兒,引導后面的寶寶說完整)
4、是呀,大灰狼來了,我們可以躲在很多地方,這樣就安全了?刹灰阍谝黄,不然大灰狼會發(fā)現你們的。
四、音樂游戲:小兔和狼
1、音樂聲起,兔媽媽:寶寶記住了,大灰狼來了,要躲在安全的地方)播放音樂做小兔跳的動作,播放曲二旋律時,小兔躲藏起來,大灰狼出現了,大灰狼自言自語:“怎么一只兔子都沒有,咳!今天只能餓著肚子回家了!蓖脣寢專捍罄亲吡耍覀儼踩!
2、再次出現大灰狼音樂,兔媽媽:不好,大灰狼又來了!
狼教案 篇7
活動名稱: 音樂欣賞--彼得和狼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旋律的變化和音樂中表達的情感,音樂教案-彼得和狼。
2、根據已有經驗、技能大膽創(chuàng)編動作。
3、能與伙伴協(xié)調配合,友好交流。能親密、輕柔的接觸舞伴。
活動準備: 背景圖片、人物圖片、音樂CD、小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出示背景圖片(美麗的大森林),放音樂請幼兒閉上眼睛想一想:美麗的.大森林里面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發(fā)言
引導幼兒大膽的說出,聽了音樂后覺得大森林里面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分段聽音樂
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變化,幼兒教案《音樂教案-彼得和狼》。
提問:誰聽出來剛剛老師放的第一段音樂和第二段音樂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幼兒:第一個慢,第二個快。第一個好聽第二個不好聽。
3、講故事
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講一個發(fā)生在大森林里的故事。(放背景音樂)
提問:故事里面都有誰?發(fā)生了什么事?
幼兒:大灰狼,小鳥,小鴨子,彼得……
引導幼兒大膽發(fā)言,加深幼兒對故事的印象。
4、分角色表演
每個小朋友選一個小動物頭飾。和老師一起做模仿動作。
三、結束部分:
幼兒與老師一起跟隨音樂進行表演。
要求幼兒表演時與伙伴友好交流。
音樂教案-彼得和狼
狼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合作是指為了共同的目的而兩人或多人、兩個集體或多個集體共同完成某一工作或某一任務的行為。學會合作是幼兒進入社會,成為未來社會的主人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也是促進幼兒社會化的一個基本途徑。 未來的社會不僅是一個競爭的社會,更是一個合作的社會,合作對于幼兒個體全面和諧的發(fā)展十分必要。作為幼兒教師,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首先要讓幼兒產生合作的欲望,使他們有合作的需要。而設計一些幼兒都喜愛的、必須在合作下才能完成的活動,有利于幫助孩子認識到合作的必要性。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鍛煉形式,在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帕頓自1932年首先從合作程度探討了兒童游戲的發(fā)展,她的兒童游戲理論揭示了兒童游戲行為是一個漸進的發(fā)展過程。游戲對于培養(yǎng)4、5歲左右兒童的合作能力會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現在的孩子居住在套房與他人交流的空間減少,導致幼兒與他人合作能力不斷的減弱,因此我設計了提升幼兒合作的心理游戲,讓他們在玩的情景中提升合作交往能力。“狼來了”就是從幼兒對狼認識出發(fā),該游戲具有多維度操作方式適合于3---7齡段幼兒。游戲中既有兩三人合作,又有團體合作,而且游戲的互動句式簡單朗朗上口,以問答的形式出現,能很好的調到活動氛圍,幼兒只要會說“狼來了”,“吃啥”,操作簡便適合3----7歲幼兒活動,加上人員不限讓活動的靈活性不斷加強。由于游戲中需要幼兒注意力高度集中,當狼指向誰時,旁邊的人要參與互動,參與面較廣,因此能很好的提高幼兒的注意力。最后當狼點到名字時,旁邊的幼兒要快速圍圈,而這環(huán)節(jié)中恰恰讓幼兒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也激發(fā)了幼兒內心對同伴的保護意識。游戲還將認知與其整合如:要學會分辨狼喜歡的食物,和對物品的分類。游戲最后加入交流環(huán)節(jié)讓游戲在幼幼的交流互動中不斷完善,從本質上達到了提升合作溝通的目的。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狼來了,在集體圍圈保護同伴中,提升幼兒的合作默契,激發(fā)幼兒對同伴的保護意識。通過交流如何更好的保護同伴中學會合作的方法,增進同伴間的溝通。
2、通過游戲狼來了,在找吃的緊張游戲氣氛中提升幼兒的注意力和反應能力
3、不斷轉變游戲的玩法,讓幼兒在同一游戲不同玩法中體驗游戲的快樂,也提升了幼兒的認知能力
游戲準備:
人數不限 其中一人扮老狼
游戲過程:
一、游戲規(guī)則介紹:一人當老狼,其余幼兒排成一排
二、游戲玩法介紹:一人當老狼,當老狼說:“狼來了”,參與游戲的幼兒回應:“吃啥”。狼邊用手指向其中一名幼兒邊說:“吃蘋果”,那么該幼兒左右兩邊孩子要做出夸張的表情雙手放嘴邊并發(fā)出“啊”,如果左右兩邊其中一位沒有反應將被狼吃掉,暫停讓其參與。狼繼續(xù)說“狼來了”,參與幼兒回應“吃啥”。狼可以同樣的方式指著一名幼兒說“西瓜”,該幼兒左右兩邊的孩子做出夸張的表情雙手放嘴邊并發(fā)出“啊”,扮狼的幼兒要同上形式可以報出不同的水果,直到最后狼要指著其中一名幼兒報出該幼兒名字時,其余幼兒要拉手圍圈,讓其不讓狼吃掉。如果有幼兒不小心被狼吃掉,在當狼說:“狼睡了”蹲下的時候悄悄的把同伴救走。如果沒有被狼吃掉,被狼點到名字幼兒與狼互換角色,該幼兒扮演狼而“狼”參與團隊游戲。游戲以此類推。
此游戲也可以進行多種玩法:在“吃啥”這里,可以變成家具類,交通工具類等,如孩子們問“吃啥”?狼:“指著其中一個孩子說:“吃桌子”,“椅子”等,當然在每次的游戲中要確定好狼吃的類型,讓扮演狼的幼兒能根據類型報相應的物品名稱。這也提升了幼兒的認知水平。
如果將該游戲在中班段的幼兒,可以進行游戲方式的微調,如:老師可以先做知識準備,讓幼兒知道哪些是狼喜歡吃的,哪些是狼不喜歡吃的。扮狼的幼兒有可以自主的回應,當他指著某一幼兒說出狼喜歡吃的食物,如“吃小雞”其余幼兒要圍圈保護小雞。
如果將游戲放在2--3歲低年齡段的幼兒,可以進行游戲方式的微調,如:當狼指某一幼兒說:“吃蘋果”,該幼兒發(fā)出“啊”,當狼報到某一幼兒名字時大家圍圈即可。而狼的扮演者也可有老師代替。
三、游戲活動交流:
1、怎么做才能更好的保護小朋友不被狼吃掉?
。ㄓ變合嗷ビ懻撓朕k法)
幼兒:要注意力集中
幼兒:要大家相互合作
幼兒:每個人速度要快
師:如果有一人不牽手會怎樣?
幼兒:狼就會進去吃掉小朋友。
2、當狼指著某一孩子說物品名稱時,左右兩邊的孩子時常會忘記,你有什么好辦法讓他們趕緊說“啊”
(幼兒相互討論想辦法)
幼:我用左右兩只手趕緊拍他們身體,提醒他們。
3、當你去救同伴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4、當你被救時的心情怎樣?
通過游戲交流讓幼兒明白合作的重要性與合作的方式,感受同伴間的友愛。這對孩子責任意識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同時教師的引導也為其他孩子在下次游戲中碰到同類問題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鑒,有利于孩子下次游戲的進一步推進。
四、再次游戲
讓幼兒運用自己交流中得出合作方法進行游戲,同過比對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快樂也感受合作需要溝通需要配合。
此游戲在玩之前教師要對幼兒的知識量有所準備如:歸類意識,物品的名稱,對狼飲食習性的了解。
活動啟示:
社會對人材的要求逐步提高以及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情勢下,老師應利用幼兒集體相處于幼兒園這個特殊環(huán)境。采用適宜的方法.加強幼兒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以便他們以后更好地適應社會、立足社會、發(fā)展社會。而游戲化的'心理教育方式讓幼兒在輕松地氛圍中接收理解并正在達到心理疏通。帕頓的研究根據兒童在活動中的社會意識和社會參與程度,把游戲行為分為六種水平:無所用心的行為,獨自游戲,旁觀行為,平行游戲,聯合游戲,協(xié)同游戲。我們應該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設計有趣有意義的心理游戲。
1、教師由扶到放,引導合作方式
在游戲過程中自然的引導他們交流、分工、配合等,分工和配合是最關鍵的地方。怎么進行交流、分工、配合?幼兒由于年齡較小,語言交際能力低。在這個階段需要教師進行指導,并親自融入兒童中間,作為其中的一名成員,蹲下來邊教邊參與孩子們的活動。一步一步,教師由扶到放,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孩子學會進行合理有效地交流、分工和配合,這樣孩子們慢慢也就學會了合作。
2、教師有計到施,設計合作內容
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幼兒進行一些合作游戲,如:共同搭積木完成一個造型,共同完成一幅畫或采取二熱合作或幾人一組的體育游戲等,為幼兒的合作創(chuàng)造機會。這樣,幼兒在活動時就不能只顧一個人玩,而需要二人或幾人合作共同配合來完成一項任務,把每個人的想法和意見都融進去,這時二人或幾人協(xié)商的過程,就為幼兒提供了鍛煉的機會其次,把幼兒合作的培養(yǎng)貫穿在幼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中,如:共同疊被子、搬椅子、收拾玩具等不放棄一切可以合作的機會。再有,還可以打破班級界限,創(chuàng)造與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間進行合作的機會。如:大帶小活動,這樣可以拓展幼兒合作對象的范圍,鞏固幼兒對不同合作環(huán)境的適應性。幼兒經過與人商量討論的鍛煉,使幼兒合作能力大大加強,體會到與人合作中遇到種種問題,這樣幼兒的合作能力就會在反復的鍛煉中得到提高。
3、教師由說到玩,轉變教育方式
如果單一以說教的形式呈現教育內容,幼兒失去體驗那么即使你說的再精彩幼兒的接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只有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進行心理上的對接與碰撞,才能讓有幼兒體驗到教育的內容。因此我們應該轉變教育方式,將我們的教育內容設計成幼兒喜歡玩的游戲,達到教育的玩中學,學中玩。
總之,要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合作能力,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光憑說教就能達到目的的,而是需要教師做一個有心人,為孩子創(chuàng)設各種交往環(huán)境,重要的是要以游戲的趣味性去引導孩子達到心理上的共鳴,并進行細心指導,只有這樣,才能結出累累碩果。
狼教案 篇9
《老狼老狼幾點鐘》是小朋友們非常喜歡的傳統(tǒng)游戲。第一次玩這個游戲時,老狼沒有抓住小兔子,小兔子們又緊張又高興;第二次玩時,老狼毫不客氣地抓住了一只小白兔,小白兔嚇得哭了起來。兔媽媽一看大事不好,急忙沖過去,把小兔子從老狼的手中救了出來,小兔子這才破涕為笑。
聽過《小兔乖乖》的故事后,我和孩子們玩這個游戲時又增加了新的內容。當老狼說"天黑了"時,小兔子們急忙跳回自己的家,很多孩子一邊蹲下一邊自言自語:我們把門關得緊緊的,不讓老狼進來。"老狼"靈機一動,唱起了歌:小兔子乖乖,把門開開,快點兒開開, 我要進來。聰明的小兔子唱道:不開不開我不開,媽媽沒回來,誰來也不開。"老狼"說:我就是你們的媽媽呀,快開門,讓我進來。小兔子說:那你把尾巴伸進來,讓我們看看。"老狼"把尾巴伸進門縫,小兔子急忙把門用力一關,"老狼"疼得叫了起來,急急忙忙地逃走了。小兔子一陣歡呼,歡笑著跑了出來。
從此以后,我們在玩這個游戲時,總是變換著不同的情境,演繹著不同的故事。有時候,"老狼"來到小兔子家門口,會粗聲大氣地說:快開門,小兔子,我是你爸爸的朋友。小兔子就回答:不開,不開,爸爸媽媽不在家,我們不能給你開門。有時候,"老狼"會扮出很溫柔的`樣子,輕輕地敲門說:兔寶寶,快開門吧,叔叔帶你們去吃麥當勞。小兔子還是很堅決地回答:不開,不開,我們不想跟你去麥當勞。每當小兔子們識破了"老狼"的詭計,"老狼"垂頭喪氣地走開了的時侯,孩子們總是情不自禁地發(fā)出陣陣歡呼聲。你看,傳統(tǒng)的游戲也可以煥發(fā)新的光彩呀!
狼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直線追跑的能力、反應能力和動作速度。
2、培養(yǎng)幼兒勇于挑戰(zhàn)、敢于戰(zhàn)勝的精神。
3、幼兒能積極地參與活動,并獲得其中的快樂。
二、活動過程:
。ㄒ唬嵘恚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進行熱身活動,如運動操等,盡量把幼兒的身體活動開。
(二)、活動開始:
1、教師說游戲規(guī)則。
2、玩法:48人分為兩組。每組一人扮老狼,其余同學扮小羊,老狼在前面走,小羊在后面圍成一個圈,但不連著,在圈中用粉筆畫出能站2-4人大小的7個小圈當做小羊的家。小山羊們一起對著老狼問:“老狼老狼幾點鐘?”老狼就會隨口回答一至十二里面的`任一個數。當老狼回答“六點鐘”的時候,所有的小山羊就好像中了定身法似的,都不能動彈,誰動就算誰輸,就得當老狼,原先的老狼,變成山羊;如果多個小羊動了,就齊說:老狼,老狼,我錯了!小羊和老狼連續(xù)問答。老狼和小羊應邊問答邊向前走,不能停留。當老狼回答“天黑了”時,老狼就開始追小羊。小羊跑回家就不可以再追。老狼捉到小羊就喊;吃掉了!被捉的羊做狼重新游戲。如果老狼沒捉到小羊就說:今天沒吃到,回家睡覺覺!再次開始游戲。
。ㄈ、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游戲,并要注意幼兒的安全。
三、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
【狼教案】相關文章:
《狼》的教案09-18
有關狼教案03-31
關于狼的教案03-19
關于狼教案01-04
《狼》教案及反思03-10
狼教案范文05-24
羊和狼教案11-21
小兔和狼教案03-20
狼和狗教案01-21
狼和小羊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