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小學一年級的教案集錦8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1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6和7的認識》(小學數學一年級)
2.學生的好奇心: 一年級學生對學習的認識不深,上課只能堅持20分鐘。他們對什么事物都有好奇心,利用他們的好奇將他們引到我的數學教學中,使他們對數字產生興趣。
3.教材分析:《6和7的認識》是新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內容,使學生進行講衛(wèi)生、愛勞動、愛集體、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這節(jié)課在認數教學中,要教學數的基本含義、數的順序、數的大小比較等內容,要求教師有嚴密的思維能力及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利用多媒體的操作,使學生清楚地發(fā)現5、6、7之間的關系,結合游戲讓學生親身體驗學數學的快樂。利用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使學生都愛上數學課,并愿意探究數學知識。
4.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6和7,會讀、會寫這兩個數,并會用這兩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會比較7以內數的'大小。
2. 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講衛(wèi)生、愛勞動、愛集體,與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讓學生體會學到的數和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學、用數學的樂趣。
3. 通過學生觀察、操作、表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5.教學難點:正確數出6、7的物體個數;會讀寫6、7;會比較6、7的大小
6.教學課時:一課時
7.教學過程:
一. 新課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有趣的兒歌,喜不喜歡?(出示并齊讀兒歌課件)
一二三四五,上山找老虎。老虎沒找著,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幾只?我來數一數。數來又數去,一二三四五。
2.同學們,你們從兒歌中能找出幾個小松鼠呀?(5個)老師把這五只小松鼠請下山,并且給它們編了號(課件出示五只編號的小松鼠),你能給這些小松鼠排隊嗎?瞧,有兩只小松鼠遲到了,該怎樣給它們編號呢?(6,7)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6和7。
二.創(chuàng)設情景,探究新知
(一) 認識數字6、7及書寫
1.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數數和認數。(課件出示課本主題圖)
2.同學們,知道小松鼠要來,我們的小朋友可高興了,他們趕緊開始打掃教室。
。1)引導觀察,啟發(fā)思考。
。2)同學們自由回答
(3)同學們說得好,我們從小要做一個講衛(wèi)生、愛集體、愛勞動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嗎?請同學們再說說圖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
(4)讓學生先說再上來示范數
。5)師小結。
結合學生回答,小結:老師現在明白了,6可以表示6個小朋友、6個三角形、6本書……7可以表示7根小棒、7棵小草、7朵小花……原來6和7有這么大的本領呀,那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6像什么?指導書寫:6是一筆寫成的,注意6的肚子是鼓鼓的,不要讓它餓著哦。7象什么?起筆和日字格的上線起平,在右上角往下,在日字格的下線中點部分收筆。
。ǘ 6、7的數序和比較6、7大小教學.
1.教學數序。
出示計數器:課件撥5顆珠,再撥一顆是幾顆珠子?(6顆)也就是5添上1是幾?6顆珠再添上幾顆珠是7顆珠?(1顆)也就是6添上幾是7?
提問:5添上1是幾?6添上1是幾?7去掉1是幾?6去掉1是幾?
a.小松鼠看到我們小朋友這么能干可高興了,蹦啊跳啊,這一跳,可把順序給跳亂了,你能幫它們重新排隊嗎?
b.屏幕出示七只編號的小松鼠。并且說說你是按照什么順序排的?
2.小朋友幫小松鼠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因此它們想送給大家一把尺子。但是路上不小心把尺子弄斷了,而且有三個數也看不清了,怎么辦呢?你能幫它們嗎?
(1) 出示缺數字的斷尺,填上空缺的2、6、7。
(2) 根據尺子教師提問:
這把尺子上有幾個數字?這幾個數中,最大的是幾?最小的是幾? 5前面是誰?5后面是誰?4和6是5的兩個鄰居,也就是5的相鄰數。你知道6的相鄰數是誰嗎?
3. 比較5、6、7的大小
出示點子圖(課件出示)
(1)這三幅點子圖分別用什么數字表示?你使用什么方法數出圖中的點數的?
。2)從這三個數中任意選出兩個數比較它們的大小,用">""<"連接起來。
要求每個學生獨立思考記錄,再小組合作,使自己的答案盡量完整?茨囊恍〗M寫出的答案最多。(強調就從這三個數字中選擇)
要求學生寫在練習本上,提醒學生書寫要整潔、美觀
小組作匯報
。3)表揚寫得最完整的小組
三. 課堂小結
小朋友,這節(jié)課你學了些什么知識?你對自己這節(jié)課的表現滿意嗎?數學樂園里還有許多有趣的知識等著我們一起去尋找呢!
8.練習設計:
(1) 出示缺數字的斷尺,讓學生填上空缺的數字。
(2) 根據尺子教師提問:這把尺子上有幾個數字?這幾個數中,最大的是幾?最小的是幾? 5前面是誰?5后面是誰?4和6是5的兩個鄰居,也就是5的相鄰數。你知道6的相鄰數是誰嗎?。
9.作業(yè)設計
1.第一組的同學明天每人拿6個火柴,第二組的同學每人拿7根小棒,第三組的同學每人拿的火柴比第二組的小棒少1個,第四組同學拿的小棒比第一組的火柴多1個。
2.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43頁的練習
5○6 6○7 6○5 7○6
10.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教師用書 多媒體課件
11.自我問答:本節(jié)課設計理念是什么?
這節(jié)課是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中,我遵照《課標》的要求和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實際,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注重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通過課件演示、實物投影、動手操作、游戲活動等方式組織教學,做到:創(chuàng)設情境活用教材 注意合作促進交流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
2.使學生能熟練地說出5以內數的組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初步的自學能力,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做練習的良好學習習慣,積極動腦思考的學習品質,及合作互助、創(chuàng)新意識和評價意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9~20頁的內容。
教具、學具準備
1.投影儀、數字卡片、5根小棒、5個小方塊。
2.數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學設計
復習舊知
1.復習數數。前面我們學習了哪些數?誰能數組大家聽?
2.復習比較大小出示數字卡片1-5,誰能給大家提問題?
進行新課
1.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小組學習5的組成。
a.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今天老師想請大家做一個分小棒的游戲,想不想做?準備5根小棒,看誰動作又輕又快。把5根小棒分成兩份,看誰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能較好地把握知識起點,采用開放教學方式,先讓學生動手操作擺小棒充分感知,然后再交流,使學生在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b.交流展示。
指名分法不同的學生到前面來展示。
、賱偛糯蠹蚁肓四敲炊噢k法,可是看起來又有點亂,請大家開動腦筋想個好辦法:怎樣才能清楚地看出又一個也不落下?同位商量,指名展示。
、冢ń處熝惨暟l(fā)現有按順序分的)老師發(fā)現這位同學有一種好辦法,下面請他來教教大家。
[在發(fā)散的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引導發(fā)現。給學生充分展示的機會,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比較扎實。]
c.全班學生再自己邊說邊按順序分一分(板書分合式)。
d.小結。
通過分小棒我們得到了5的組成。
e.引導觀察,發(fā)現規(guī)律。
你發(fā)現了什么?誰愿意把你的發(fā)現告訴大家?
那么我們看到5能想到什么呢?(推小棒)
2.做一做
a.老師還準備了5個小方塊,想請大家一個猜一猜的游戲?
①(右手拿3個小方塊藏在背后,左手出示2個)右手有幾個?
、谟沂植1個
、塾沂植2個
剛才大家猜的'都很準。那老師要問一問你們:為什么猜得這樣準?有什么辦法?
b.搶答。
下面我們來比賽,看誰反應快!對口令。
3.小組自學4、3、和2的組成
a.剛才我們通過分小棒編出了5的組成。下面請你在小組中試著編出4、3和2的組成。
板書)
b.填方框(第19頁下面)。
看圖邊讀邊填。指名板演。做完的同位檢查。訂正。
[把練習設計成猜一猜的游戲,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了5的組成,突破了難點。4、3、和2的組成就可以完全放給學生,采取小組使用的方式學習,既培養(yǎng)了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教學層次清晰。]
4.指導看書。
邊說邊填。指名板演。訂正。
5.做一做。
a.動手操作。教師出示數字卡片5,學生擺學具,同桌操作。在操作的基礎上用5的組成連線。
b.對口令。
鞏固練習
1.男女分讀組成。
2.第8題。
邊說邊做,做完同位檢查。全對的、書寫好的可以各得一個小印章。訂正。
[本節(jié)課教師能根據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及培養(yǎng)目標,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全過程,通過擺一擺、說一說、找規(guī)律、做游戲,使學生積極參與了富有趣味的學習過程。教師教法靈活,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注意指導小組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在游戲中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發(fā)揮學生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注重讓學生進行自評、互評等評價方法的使用,培養(yǎng)學生的評價意識和評價能力?傮w來看,既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又注重了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體出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全課小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教學設計說明
5以內數的組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科書第19~20頁的內容,并完成練習二的第8題。其教學目的是借助分小棒的游戲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使學生在同位交充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這部分知識大部分學生在幼兒園時都接觸過,本節(jié)課主要是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能夠熟練的說出組成。
本節(jié)課我沒有使用課本資源,而是對教材資源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改動。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首先要為學生營造出輕松、娛悅的學習情境。根據學生年齡特征,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欲望,努力體現教學的開放性,這節(jié)課教師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分小棒的游戲,讓學生在不斷的動手操作與合作討論中自己掌握知識,并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在這種氛圍下,學生的思維積極、主動,對學習內容感興趣,學習積極性高,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2.分層練習,逐步提高要求。
在練習的設計上,教師也努力體現層次性。先讓學生看實物猜組成,再讓學生看圖填組成,還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擺組成,最后才要求學生根據組成將數字卡片連起來。通過這一系列層次分明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是一次由操作實物過渡到抽象出數的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動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時發(fā)展了抽象思維能力。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8~29頁的內容
[教材簡析]
本課的教學是在學生直觀認識幾何形體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學生的合作和實踐活動,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征的認識。學生通過“滾一滾”、“堆一堆”體會平面和曲面的區(qū)別,突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些不同形體的一些本質屬性;“摸一摸”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游戲,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應戰(zhàn)精神,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判斷能力;“搭一搭”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發(fā)揮想像力,又可以體會不同形體特征在實際中的應用,并聯系生活中的事物進行再創(chuàng)造;教材最后安排了“數一數”活動。
[教學目標]
1經歷活動過程,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征的認識
2體會平面和曲面的區(qū)別,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和判斷?能力?
3通過合作學習,培養(yǎng)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和想法,能作出判斷和簡單的評價
[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1(出示小紅花)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朋友,你們愿意和它交朋友嗎?
2上節(jié)課我們學了認物體,請大家回憶一下,學了哪些物體?(學生說,教師相機貼出四種立體圖形)?
3小朋友,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玩”積木,好不好?誰能在玩的時候也學到新的知識,就能得到老師獎勵的紅花
4出示課題:有趣的拼搭。(板書)
。墼u: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教師通過組織游戲性的活動“包裝”數學知識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在課始就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產生學好數學的愿望,為下面進一步探索立體圖形的特征打下基礎。]
二、組織活動
1“滾一滾”
交代:請*左邊坐的四位小朋友按順序分別從袋中拿出長方體、正方體、球和圓柱各一個,把它們一起放在滑板頂端。右邊的四位小朋友做裁判,觀察這四個物體同時往下滑,會發(fā)現什么
(1)聽口令操作
(2)討論交流:你發(fā)現了什么?為什么??
(3)左右兩組輪流操作,結果是否和其他同學發(fā)現的一樣?(由于準備的圓柱和乒乓球的重量不同,為此可能是圓柱滾得快些,如有學生通過操作發(fā)現這一現象,只要說出理由,也給予肯定。)
(4)師生共同總結。
(5)評價。主要針對在合作學習時有沒有爭搶積木,哪組學生聽、說都能做到專心、響亮來評價,獎勵好的'學習小組
。墼u:學生有自己的生活經驗,有自己的知識水平,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旁人是無法替代的。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年齡小,但其內心蘊藏著無窮的創(chuàng)造潛力。教師利用這一點引導學生在“滾”的過程中發(fā)現規(guī)律,初步感知各類立體圖形的特征。同時,適時地對學生合作學習的行為進行評價,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參與下一階段的?活動。]
2“堆一堆”
談話:(放3/4拍打擊樂)下面我們就一邊欣賞音樂,一邊用這些物體堆一堆,又會發(fā)現什么有趣的現象呢??
(1)操作:請各組的1號小朋友拿出幾個正方體,2、3、4號小朋友也分別拿出幾個長方體、圓柱和球,堆一堆,你發(fā)現了什么??
(2)討論交流
(3)學生評價
。墼u:根據低年級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凡是學生能動手操作的,教師應不剝奪、不示范、不包辦,充分放手讓學生去操作,使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容易理解的知識,引導學生在操作中發(fā)現、思索、領悟、概括,獲得直觀的知識,促進思維的發(fā)展。]?3? “摸一摸”
講述:看著小朋友學得這么投入,有一位老爺爺可高興了。(出示木偶:圣誕老人)他給小朋友帶來很多禮物,大家想知道什么好禮物嗎??
(1)指名上臺摸,說說摸出來的是什么物體
(2)分小組摸,請每組的小組長拿出預先準備的口袋,其余7人挨著順序分別摸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4?“搭一搭”
講述:下咱們來輕松一下,(放輕音樂)聽著這美妙的音樂,請大家來做一回“小小設計師”,把你剛才拿出來的物體搭一搭,你能搭出什么東西來??
(1)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2)(音樂停,學生靜)討論交流:你搭的是什么?是用什么物體搭成的?為什么用這些積木搭?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了解這些物體在生活中的應用
(3)評選優(yōu)秀設計師
[評:學生邊討論、邊琢磨、邊試搭,你拼一塊我搭一塊,偶爾還為不同的創(chuàng)意產生小小的爭論。結果,很多學生設計出了別具一格的造型,并設置最佳創(chuàng)意獎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
5 “數一數”
談話:剛才小朋友分別用這四種物體進行了一次小小的創(chuàng)作,小朋友真是了不起!下面我們一起數一數
(1)投影出示三幅圖,說說圖中搭出的圖形像什么
①奧運會的領獎臺;②②麥田;③小火車
(2)分別讓學生說一說:用了哪些幾何形體,各有多少個??
(3)打開課本,自己看圖填數
(4)第三幅圖用了幾種物體,分別是小火車的哪一部分?為什么要這樣搭??
。墼u:思維和語言是緊密相聯的,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維的外殼。先讓學生說說每一幅圖像什么,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再讓學生按要求數出物體的個數;最后讓學生說說用了幾種圖形,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各種圖形的特征,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促進了語言與思維的融合。]?
三、全課總結
(1)通過這節(jié)課的活動,看看你們組得到什么花,你覺得你們應該向哪個組學習?為什么?
(2)你在拼搭積木中,又知道了什么呢??
(3)小結
[總評]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思維靈活多樣,富有創(chuàng)造性。這節(jié)課成功的關鍵在于教師把課堂完完全全地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主要特色在:不代替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充分挖掘了教材中一切可以讓學生通過操作發(fā)現規(guī)律的內容,組織小組合作;不代替學生思考,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思維情境,提供創(chuàng)新機會,促進學生積極思維;不代替學生表述,教師重視語言訓練,讓學生把思維的過程表述出來,盡量為學生提供說話的機會,認真傾聽學生的發(fā)言,使學生的思維更完整、正確。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 能聽懂、會說“Hello,.”,向他人打招呼。
2. 能認讀單詞hello,boat,coat,感受它們所含有的共同元音音素/ou/。
3. 能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熟練地說唱、表演小韻文。
4. 能得體地與人打招呼、問候。
二、教學重難點
1.學習打招呼用語“Hello,
2.熟練、準確地說出小韻文。
三、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圖片等
四、教學過程
【Listen and say】
1.導入
(1)教師親切地和學生打招呼
Hello, boys and girls!引出
hello讓學生初步感受這個單詞的讀音。并請同學們和老師熱情地打招呼。
(2)和同學打招呼I’m your English teacher. I’m Miss Qu. So you can say hello,Miss Qu!。
What’s your name?學生說出自己的名字,和教師打招呼,和同學打招呼,教師進一步讓學生練習hello。
(3)與本冊書主角見面教師展示本書主角照片:Lingling,Yangyang,Baobao,Maomao,Guoguo等,讓學
生們和他們打招呼。
2.學習對話一
(1)認識場景和人物
教師出示并引導學生觀察第一幅主題圖,設置新情景,
Today is Maomao’s first day in school. He meets new friends.
請學生觀看第一段對話內容,觀察人物并引導學生注意聽兩個人物的對話內容。
What do they say?學生重復對話內容。
(2)初聽理解對話
播放對話,請學生聽一聽。
請學生重復對話。
(3)聽錄音模仿跟讀
播放對話錄音,請學生進一步聽清、理解對話內容。
教師反復播放對話錄音,請學生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進行跟讀練習。(4)在小組內分角色練習。
(5)小組展示。
3.學習對話二
(1)認識場景和人物增加Miss Wang和其他小朋友,走入教室的場景。
(2)初聽理解對話
播放動畫,鼓勵學生說出聽到的內容。
(3)聽錄音模仿
重放對話錄音,請學生邊聽邊看主題圖,進一步聽清、理解對話內容。
請學生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
(4)在小組內分角色練習。
(5)小組展示。
【Let’s act】
1.在小組內分角色表演對話部分并展示。
2.設置情景
同學們進入校園,互相打招呼。
【Point and say】
1.引入
教師說我們都認識了好朋友,那hello也認識了一些好朋友,
你們猜猜他們是誰呢?
2.詞匯學習
(1)聽并跟讀模仿
(2)初步理解詞義
呈現大量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詞義。力求形式多樣、豐富多彩。
3.語音訓練
(1)教師示范朗讀因素/ou/及單詞,請同學邊聽邊看教師的`口型。
(2)請學生關注o,oa的發(fā)音,/ou/-hello/ou/-boat/ou/-coat嘗試認讀單詞go
4.游戲
What is missing?
5. TPR
學生拍手說單詞。
【Let’s say】
1.學習歌謠
(1)老師通過上個環(huán)節(jié)的律動,組成歌謠內容,學生看老師的動作,說出老師表演
的詞匯。
(2)聽歌謠錄音,嘗試說出歌謠中所聽到的內容,教師將學生所說內容繪畫于黑板。
(3)教師呈現歌謠的情景,學生再次理解歌謠。
2.說唱并表演歌謠
3.歌謠展示
教師給予激勵評價。<
【I can introduce】
請臺下同學和臺上的同學們打招呼。
例如:Hello,…
五、Homework
1.常規(guī)聽讀15~20分鐘。
2.制作P3的三張小卡片。
3.背誦并表演歌謠。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練習口頭表達。
教學重點:
讀準生字的字音,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感悟想象詩中描繪的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課前準備:
CAI課件、版畫
學生畫自己觀察到的春天美景。
教學過程:
一、情景渲染。
1.導語引入,播放CAI課件,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喚起感知。
2.生說說自己看到的景象,說說感受。
3.在這么美麗、這么可愛的春天里你最想干什么?
4.聽老師的范讀,說說古代的小朋友在春天里最想干什么。
二、目標展示。
1.簡單介紹作者和釋題。
2.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讀讀、背背、說說這首古詩。
三、初讀古詩。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生字。
2.檢測讀音。(多種形式檢測)
3.自由讀、同位讀正音。
4.匯報、檢測。
四、悟讀古詩。
1.這是一首描寫春天美景的古詩。你會用怎么樣的心情來讀呢?(配樂)自己在座位上練讀。
2.匯報。(在學生的匯報中,教師說說自己仿佛看到的景象,鼓勵學生說自己的感受)
3.生生交流。(鼓勵學生離開座位找別人讀,交流感受)
4.匯報。
5.這么美的一幅春景圖、這么美的一首詩,能把它背下來嗎?
五、擴展。(時間不允許的.話,留到下節(jié)課)
1.同學們休息日的時候到大自然去觀察了我們身邊的春天,請你把自己的收獲拿出來吧。
2.教師拿一位學生的畫打出大屏幕,即席作詩。鼓勵學生也進行創(chuàng)作。
。ㄒ驗槭堑湍昙壍膶W生,因此只要學生能抒發(fā)自己的感受就行,不作詩體、壓韻等各方面的要求,能寫一行的寫一行、能寫一句的就寫一句,不作限制。)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6
一、說教材
《小明的一天》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數學第八單元《認識鐘表》的第一課時, 小明的一天主要是認識整時和半時的情境教材,教材根據小朋友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安排了6個整時和半時的時間讓學生認識鐘面,題材非常生活化,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之一,能學以致用。
二、說教學目標
在了解學生的認知起點,把握單元的主脈后,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結合生活經驗初步認識鐘面,會認讀整時和半時。
2、 在具體情境中,逐步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觀念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三、說重難點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學生會認讀整時和半時作為教學重點,在觀察、對比之后了解整時和半時的特點后,在鐘面上能撥出整時和半時作為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讓一年級的小朋友在樂中學,在學中樂我主要采用直觀情景教學,通過猜謎語、找朋友、動手撥一撥等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從而獲得知識與技能。
五、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為有效把握重點,突破難點,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五個教學流程。
首先我采用情趣導入的方式引入本課教學,我利用課件播放謎面滴答,滴答,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你,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同學們猜猜看,它會是什么呢?當學生通過努力猜出謎底后,學習興趣陡然高漲,我因勢利導現在就和老師一起去鐘表王國,去認識鐘表王國的'居民們。采用猜謎語這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方式導入新課,不但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新課的教學做好情感和知識的鋪。
接著,我利用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進入新知探究環(huán)節(jié),因為課件這種直觀形象的展示方式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有利學生學習的各種因素,所以 本節(jié)課我使用了課件。當學生初步認識鐘面后,我用我的身體短,我是時針我的身體長,我是分針這種童趣十足的語言強化了學生對時針、分針的認識,突破了學生的認知困難,接著我故作神秘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想不想認識?他的名字叫小明,今年和大家一樣也上一年級了,瞧!讓我們走進小明的一天。早晨小明早早地就起床了,他可是自己穿衣服的喲,吃過早飯,他高高興興地背著書包去上學,上課是小明積極舉手發(fā)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午飯時間到了,小明可是自己吃的午飯哦。瞧,小明在踢足球鍛煉身體呢!晚上寫完作業(yè),小明早早的睡覺了以介紹朋友的方式展開小明的一天,為教整時和半時做好了準備,在教整時時,我采用以學生幫忙的形式,出示小明幾時起床?幾時吃午餐?兩幅圖片,讓學生根據鐘面上時針、分針的位置,初步得出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的認知觀念后,我用小朋友,你們太聰明了,知道我是早晨6時起床,中午12時吃午餐,那你想知道我是下午幾時鍛煉身體嗎?告訴你們吧,我是下午4時鍛煉身體的,你能用學具準確地撥出4時嗎?以小明童趣的語言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肯定和表揚后,并進入了撥鐘環(huán)節(jié),以突破教學難點,強化學生對整時的認識。當學生撥鐘正確時我會采用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及小貼紙獎勵等方法表揚和鼓勵學生,啟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小明的一天》說課稿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小明的一天》說課稿當學生對整時有了清晰的認識后,我采用同樣的方式進行半時教學,出示小明七時半上學,八時半睡覺兩幅圖片,讓學生根據時針、分針的位置知道:時針走過7,在7和8中間,分針指著6,是七時半,時針走過8,在8和9中間,分針指著6,是八時半。從而得出分針指著6,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半。接著我創(chuàng)設疑問小朋友,智慧老爺爺有個問題想考考大家,為什么小明七時半上學,八時半卻在睡覺呢?通過圖片讓學生知道,小明是早上七時半上學,晚上八時半才睡覺的。從中讓學生懂得說時間時要說具體、說完整。之后也用撥鐘強化了學生對半時的認識。
在學生能正確地認、讀及撥出整時和半時后,讓他們知道數學能應用于生活,解決生活的問題,于是進入第三環(huán)節(jié)解決問題,我創(chuàng)設淘氣、笑笑去旅行的情境。小朋友,笑笑要去北京旅行了,咱們幫笑笑看看飛機開往北京的時間是上午幾時?當學生說對時間后(點課件)接著還說出了飛機開往天津的時間以及撥出飛機去南京的時間下午2時半。課件上飛機起飛的動畫及表揚的你真棒保護了他們的課堂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接下來進入游戲鞏固環(huán)節(jié),我播放課件,讓學生根據鐘面上的時間,聽小豬和小狗的對話 。如:這是幾時?6時拉。小狗說:快起床吧!小豬說:我再睡一會吧!7時半了,小狗說我們一起去學校,小豬說我再玩一會吧下午5時了,小狗說我們一起去做作業(yè)吧,小豬說:我再玩一會吧晚上8時了,小狗說時間到了我要去睡覺了,小豬哭著說我的作業(yè)還沒寫完呢!一年級的小朋友注意力不持久,通過找朋友游戲中有趣的對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活躍了課堂氣氛,不但讓學生進一步鞏固了整時和半時的認讀,而且從中懂得了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
最后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體現了一種反思的思想,讓學生學會總結,把所學知識變成自己內在的東西!
六、說說板書
板書中我以長短兩字加深學生對時針、分針的區(qū)別。板書了整時時時針、分針的指向,半時時時針、分針的指向。用色彩鮮艷的藝術字突顯了本課的重點。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掌握多音字為。會寫倒白等字,積累立志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茅以升是怎樣立志造橋,并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實踐,勇于探索的。
4、引導學生從小立下遠大志向,并為之付出行動,努力實踐。
重難點、關鍵
1、識字、寫字
2、了解茅以升是怎樣立志造橋,并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實踐,勇于探索的。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了解以升是怎樣立志造橋的。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各種橋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說橋,認識錢塘江大橋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那些橋,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出示錢塘江大橋,引導學生觀察圖感受錢塘江的雄偉壯觀。
二、介紹茅以升
1、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座橋是誰設計的嗎?
2、教師出示茅以升的圖片和文字資料,簡單地介紹茅以升。
3、導入新課: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關于他與橋梁,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感人的故事,來了解茅以升為什么從小就立下了建筑橋梁的志向。
三、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圈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2)把生字拼一拼,讀一讀,講給同桌的小朋友聽一聽。
(3)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2、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指名讀,集體糾錯。
。2)學生自由的說說怎樣識記這些生字。
(3)玩摘蘋果的游戲,加深鞏固。
3、檢查讀文的情況
。1)教師范讀,學生評議。
。2)學生自由的讀課文。
。3)指名反饋讀,學生評議。
。4)小組讀。
。5)全班齊讀
四、再讀課文,了解茅以升立志造橋的故事
1、學生讀課文,想一想:課文為我們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2、指名反饋,引導學生讀課文一到七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了解以升是怎樣立志造橋的。
教學過程:
一、了解茅以升立志造橋的故事
1、了解端午節(jié),體會人們對觀龍船賽的向往。
。1)小朋友還記得《粽子》這一課嗎?什么時候吃粽子呀?
(2)說說端午節(jié)的習俗。
(3)導讀:茅以升和鄉(xiāng)親們一樣喜歡觀看龍舟比賽,請同學們把課文第一自然段讀一讀。
。4)從哪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人們對龍舟比賽的熱愛。
。5)教師引導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情感。
2、了解斷橋故事,了解茅以升的悲憤和志向。
。1)學生齊讀課文2到6自然段。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發(fā)生了什么事?造成了什么后果?
。3)茅以升望著斷橋心里會想些什么?
。4)集體交流,反饋。
。5)教師導讀:所以,茅以升暗暗發(fā)誓.
。6)指名反饋:茅以升為什么立下造橋的志向?
二、了解茅以升為建橋付出的努力
1、茅以升為了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他是怎樣做的呢?
2、學生讀最后一自然段,各抒己見。
3、指導感情朗讀:
從那以后,茅以升特別
4、引導學生想象茅以升在這漫長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5、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白、進、邊、力、名、主等字。
2、繼續(xù)學習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總結全文,啟發(fā)感悟
1、教師總結全文,引導學生討論:茅以升為什么能夠成為一名建造橋梁的專家?
2、指名反饋,教師小結:
(1)從小立下遠大的志向。
。2)不懈努力,勇于探索實踐。
3、我們從茅以升的故事中想到了什么?或是受到什么啟發(fā)?
二、指導寫字
1、出示今天要寫的字,指名讀一讀。
2、學生試著寫一寫,然后反饋自己覺得書寫這些字的注意點。
3、鼓勵學生把字寫得漂亮,指導學生如何利用田字格的生字的示范作用,教學生讀字。
4、學生讀字,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指名反饋。
6、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回輔導。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數的意義。
2.會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數。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逆向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0頁的內容,練習十的第1、2、3題。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多媒體課件或掛圖、游戲卡片。
教學設計
一、復習鋪墊
1.復習數的組成(游戲:算式媽媽找孩子)
678109
□45□2□□75□
910810
0+□=10
□21□□42□
2.猜一猜。
出示圖片:
蘋果樹上結了10個蘋果,我用紙蓋住了一部分,請你們猜一猜,我用紙蓋住了幾個蘋果?你是怎么想出來的?(學生可能答出:用組成、分成、想加法、想減法等。)
[設計意圖:數的組成是本堂課學習的依據,所以設計了“數字媽媽找寶寶”這么一個復習的環(huán)節(jié)。通過這種形式既能復習鞏固舊知,又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安乱徊隆奔仁菍εf知的復習也是對新知的鋪墊。]
二、探究新知
1.教學鉛筆圖。
出示例題插圖:
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匯報)看著這幅圖,你能知道是什么嗎?(學生匯報:盒子里放了7枝筆;如果把盒子放滿,可以放10枝筆;盒子里少放了3枝筆;盒子里原來可能有10枝筆,拿走了3枝,還剩7枝等)
哦,盒子里已經放了7枝筆(板書:7),還要放幾枝才是10枝呢/題里告訴了嗎?(板書:7+()=10)
黑板上的算式你認識嗎?
說明:“()”叫著括號括號是用來表示“未知數”的,什么叫“未知數”?(沒有告訴我們的,不知道的'數叫著“未知數”。)
那你會讀這個算式嗎?
7加幾等于10?括號里應該填幾?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數”。
。ǔ鍪菊n題)
學生分組討論:7加幾等于10?括號里應該填幾?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學生匯報,全班交流:7再添上3就是10,所以括號里填3;7和3組成10,所以括號里填3;7加3等于10,所以括號里填3;10減7等于3,所以括號里填3;盒子里空了3個位置,所以我就知道括號里填3等。
想一想:括號里的3表示什么?
2.創(chuàng)設情景,增畫小旗。
出示小旗圖:
再畫幾面旗就是8面旗?
6+()=8
再畫幾面小旗就是8面小旗?
請同學們先在橫線上畫一畫,再在括號里填數。(小組活動)
6加幾等于8?括號里應該填幾呢?(學生匯報,全班交流)
3.直接填數。
看著圖,同學們很快就能填出括號里的數,如果老師只給同學們算式,你還會填嗎?
出示:3+()=54+()=7
2+()=86+()=10
4、動手操作。
。1)讓學生先擺5個小圓片,想一想在擺幾個就是8個了?怎樣列式?
。2)做一做第二題。(先口頭回答,再列式計算)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圖和老師富有啟發(fā)性的提問,讓學生得出在“7+()=10”中的括號里該填幾;接著再通過問題提示讓學生增畫小旗,并在“6+ ()=8”中的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最后在學生積累了大量感性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脫離實物在括號里填數。這樣設計,把直觀感知同問題啟發(fā)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主動構建知識,不但有利于學生解決問題,而且又能啟發(fā)他們的思維。]
三、加深理解。
1、做一做的第一題
2、買蛋(練習十第1題)
3、練習十第2題
4、小貓釣魚(練習十第3題)
[設計意圖:通過各種情景,逐步由形象思維轉為抽象思維,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路,使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
四、課堂
上完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教案03-30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02-15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11-07
小學一年級上冊的教案03-27
小學一年級《比尾巴》教案03-30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09-30
【精選】小學一年級的教案4篇05-31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八篇06-04
小學數學一年級教案06-21
小學一年級美術上冊教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