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產乱老熟视頻老熟女,97在线起碰视频,麻豆Av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国产91www.

<pre id="jdrot"></pre>

<td id="jdrot"><strong id="jdrot"></strong></td>
      <pre id="jdrot"></pre>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時間:2023-07-02 13:02:21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范文錦集五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lǐng)和行動方案。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范文錦集五篇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1~6各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知道1~5的數(shù)序,能認讀1~5各數(shù),建立初步的數(shù)感。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體驗與同伴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

            4.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4~16頁

            教、學具準備

            教 師準備1~5的數(shù)字卡片、點子圖;學生準備1~5的數(shù)字卡片、5個小圓片、5根小棒。

            教學設(shè)計

            從現(xiàn)實中抽象出數(shù)

            1.師:小朋友們,你去過動物園嗎?你們瞧,(課件演示)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早晨,老師和同學們來到了野生動物園。(課件出示14~15頁主題圖),這里有這么多可愛的小動物!跟你的小伙伴講一講,你看到了什么?分別有幾個?

            [創(chuàng)設(shè)學生喜歡、熟悉的情境野生動物園激發(fā)兒童主動探究的欲望。]

            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并且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交流中,引導學生按不同事物類型分類數(shù)數(shù),并且進行有序觀察。

            [通過教師參與,滲透分類觀察的方法。]

            2.學生匯報。

            3.老師根據(jù)匯報情況適時把卡片1~5貼在黑板上進行認讀。

            同時讓學生找出自己的數(shù)字卡片,并擺在桌子上。

            [通過小組交流、認讀數(shù)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數(shù)字卡片等活動,逐步抽象出數(shù)。]

            反饋實踐

            1.談話:老師說一個數(shù)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來嗎?你還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嗎?

            [從抽象的數(shù)中再回到實踐中去,讓學生通過擺學具進一步體會數(shù)的基本含義,使學生在豐富的操作和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數(shù)的概念,發(fā)展數(shù)感。]

            2.談話:老師拿出3個蘋果,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和老師同樣多的蘋果數(shù)嗎?

            請告訴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種方式來表示這個數(shù)的。

            3.同桌之間考一考,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活動中。

            感知數(shù)的順序

            1.逐次感知1~5的順序。

            課件演示,學生跟著擺。

            學生先擺1個圓片,再擺1個是幾?這個2是怎么得來的?再擺1個得到幾個?

            依次感知3、4、5的來源。

            [通過親自擺一擺,讓學生感知每一個數(shù)都是在前一個數(shù)的基礎(chǔ)上添1得來的。]

            2.整體感知。

            a.出示點子圖,你來給它們5個排排隊。

            請兩名學生上臺擺,其他學生在下面自己動手擺。

            [點子圖則讓學生整體感知數(shù)與數(shù)之間的橫向聯(lián)系。]

            b.擺好后提問:5的前面一個數(shù)是幾?3的前面一個數(shù)和后面一個數(shù)各是幾?

            然后同桌間互問互答。

            c.讓學生從1數(shù)到5,再倒著數(shù)一遍。

            開放性活動

            1.聯(lián)系生活,豐富聯(lián)想。

            談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話來告訴你周圍的小伙伴。

            [通過學生進行有關(guān)數(shù)的表述,加深學生對數(shù)的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身邊處處有數(shù)學。]

            a.小組交流,教師參與到活動中,并適時指導,注意表述的廣泛性。

            b.請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

            學生匯報。

            c.教師小結(jié):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數(shù)量為1、2、3、4、5的物體,看來只要小朋友們認真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周圍有好多的數(shù)學問題。

            2.猜數(shù)游戲。

            提問:

            a.這個數(shù)在2的后面,可能是幾?還可能是幾?

            b.這個數(shù)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幾?

            c.這個數(shù)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幾?還有可能是其它數(shù)字嗎?為什么?

            [利用這個游戲引導學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數(shù)感,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3.張開想象的翅膀,創(chuàng)造學生心中的美麗世界。

            師:用你們桌子上的圓片、小棒、卡片等擺出你喜歡的圖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說說你擺的是什么?用什么擺的?用了幾個?

            [此活動是為了初步建立數(shù)與圖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且讓學生體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小組活動,老師到學生中間參與活動。

            總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先互相說說,再告訴老師和大家。

            [匯報學習成果式的總結(jié),是創(chuàng)造性教學的最終基本環(huán)節(jié)。]

            教學設(shè)計說明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把學生生活中的問題轉(zhuǎn)化為數(shù)學研究的對象。

            數(shù)學知識源于生活,并最終服務(wù)于生活,尤其是小學數(shù)學,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們把生活中的問題變?yōu)閿?shù)學研究的對象,學生就會感到親切,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情感,進而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動機。

            2.優(yōu)化數(shù)學活動,把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轉(zhuǎn)變?yōu)閷W生可以體驗的數(shù)學事實。

            對于剛?cè)雽W的小學生來說,深入地理解1~5各數(shù)的基數(shù)含義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需要把這些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變成學生看得見的數(shù)學事實,采用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方法深入淺出地教學,就能卓有成效地幫助學生建立起這些抽象的概念。同時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創(chuàng)新意識、探索能力和情感得到了和諧發(fā)展。

            總之,在教學中,如果我們能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理解數(shù)學,再用學的數(shù)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就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學生的學習就能得到情感體驗。

            專家評析

            本教案設(shè)計最大的特點在于讓學生進行充分地合作學習。從出示主題圖開始,就采用小組交流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觀察。在接下來的反饋實踐與感知數(shù)的順序兩個環(huán)節(jié)中又通過同桌互考的形式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在后面的開放性活動中,小給合作方式使學生在用數(shù)進行交流和創(chuàng)新方面都得到了發(fā)展。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注意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并給予方法上的指導,很好地體現(xiàn)了教師作為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的作用。從全篇教案來看,設(shè)計者在教學手段方面形式多樣:創(chuàng)設(shè)情境、實物演示、動手操作、數(shù)學游戲,這些都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主動探究,積極建構(gòu)。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分辨字音,區(qū)別平舌音和翹舌音,鼻音和邊音。

            2、比較形近字,字的偏旁歸類。

            3、讀詞讀句,鞏固識字和積累詞句。

            4、讀背古詩,激發(fā)學生學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辨字音,比較形近字,學古詩《畫雞》。

            三、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分辨字音,比較形近字以及字的偏旁歸類。

           。ㄒ唬┪視B

            1、觀察本題,講要求,自己先做,然后全班交流。

            2、小結(jié):要區(qū)分平舌音、翹舌音,鼻音和邊音。

            3、做“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來鞏固本題。

            八名學生手拿聲母卡扮成青蛙,18名學生手拿生字卡片扮成小蝌蚪去找媽媽。

           。ǘ┳x讀比比

            1、看題目,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上下兩組形近字的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上面三組字都是一筆一差,下面三組字都是獨體字加偏旁。)

            2、選一組進行音形義的比較,突出字形的'比較,然后口頭組詞。

            3、四人小組合作,完成其余幾組形近字的比較,并組詞。

            4、小組派代表,自選一組來交流。

           。ㄈ┪視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瞧,蘋果園到了!誰在干什么,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同桌分工,幫圖上的小朋友“撿蘋果”。

            3、同桌展示“找”的蘋果,并讀一讀。

            4、再貼上幾個沒寫字的蘋果,讓學生在蘋果里填上在生活中認識的帶有“”的字,想想該放進哪個籃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讀詞語,讀句說句和讀背古詩。

           。ㄒ唬┪視x

            1、談話:我們做個“過獨木橋,奪紅旗”的游戲。展示獨木橋,橋上有許多“攔路虎(詞語)。只有讀準它們,才能“過橋奪旗”。

            2、把詞語分成幾部分,做過橋奪紅旗的游戲。

           。1)指名個人“過橋”。(一個讀一排詞語)

           。2)四人接力“過橋”(兩排詞語)

           。3)男女接力比賽“過橋”(所有的詞語)

           。ǘ┳x讀說說:

            1、過了“獨木橋”,我們又到了“我會讀讀說說”的游覽區(qū),我們讀什么,說什么呢?(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

            2、讀句子,學生練讀,指名讀

            3、引導學生認識“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

            4、指導學生把第二句的“什么地方”用“

            ”畫出來,用“——”把“有什么”畫出來。

            5、變句子說話

            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我家門口有

            ”,“江上有

            ”。

            6、把第三句話補充完整:屋子里有(指導用準數(shù)量詞)。

            7、擴展練習:河上有______________。海邊有______________。

            樹上有______________。公園里有______________。

            教室里有______________。還有______________。

            天上有有______________,還有什么______________。

           。ㄈ┳x讀背背

            1、看圖,說說這只公雞美嗎?你喜歡它嗎,為什么?

            2、讀古詩《畫雞》

           。1)借助拼音讀古詩

           。2)四人小組互相讀一讀

            (3)指名讀,學生評價

           。4)小組賽讀

            3、背誦古詩

           。ㄋ模┳鳂I(yè):挑戰(zhàn)題:

            1、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還有______________。

            教學反思: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聽辨音樂,用動作來表現(xiàn)自己感受到的不同的動物形象。

            2、在歌唱、表演中即興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和表現(xiàn)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即興創(chuàng)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力

            教法:講授法、討論法

            教具:電子琴、手風琴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小朋友們,想去動物園玩嗎?這是不是你們高興的事?

            你高興時會怎么樣?

            二、音樂活動:動物大合唱

            1、你們能說出一個字的動物有什么?

            兩個字的動物呢?

            三個字的動物呢?

            2、現(xiàn)在,我們來進行“動物大合唱”。

            如:長頸鹿、老鼠、蛇

            三、學習歌曲《在動物園里》

            1、小朋友們的大合唱很精彩,現(xiàn)在我們可以進去看看可愛有趣的'動物了。(課件:動物圖片)

            2、哎,這些動物們在干什么呢?哦,他們在唱歌呢,唱什么歌?小朋友們會唱嗎?我們和他們唱一唱,好嗎?

            3、學唱歌曲《在動物園里》。

            四、創(chuàng)編歌詞

            1、剛才我們在動物園看到了那么多可愛的動物,想不想自己編歌詞進去?那想一想第一句怎么編?大家一起想,要什么動物來編?()睜眼看我們,真(),真();

            ()跳舞多起勁,真(),真();

           。ǎ┐悼谏,真(),真();

            動物園里動物多,真(),真()。

            2、學生進行創(chuàng)編歌詞,教師將歌詞寫出來。

            3、學生演唱并表演創(chuàng)編的歌曲。

            五、課后小結(jié):

            地球上的動物是我們?nèi)祟惖呐笥,我們要保護動物,愛護動物

            板書第四單元音樂中的動物

            歌唱:《在動物園里》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4

            一、教學內(nèi)容分析

            《元角分的換算》講的是人民幣的單位,分與角、角與元之間的進率,是北京市義務(wù)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這一單元的第二課時。用人民幣購買商品是人們?nèi)粘I钪薪?jīng)常遇到的事情。學生也常常會遇到買門票、食品、玩具、學習用具以及交費等實際問題,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進率能使學生清楚的知道“應(yīng)該找回多少錢”。因此,學習這一部分內(nèi)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教材56頁的例題重點教學元、角、分之間的進率,對照著人民幣的實物圖,引導學生一分一分地數(shù),一角一角地數(shù),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認識“1角=10分”、“1元=10角”。因此教學重點是認識人民幣單位間的十進關(guān)系,領(lǐng)悟這種十進關(guān)系和計數(shù)單位間的十進關(guān)系相同.教學難點是說出幾元化成 幾角(幾角化成幾分),或幾角聚為幾元(幾分聚為幾角)的想法。

            二、學生情況分析

            在教學最初,我想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平時獨立使用人民幣購物的機會應(yīng)該很少,對人民幣的面值大小和人民幣單位之間的進率應(yīng)該是比較陌生的,所以我做了一個前測,只出了3個小題。

           。ㄒ唬、前測試題:

            1、在○里填上“>”“<”“=”

            1元○1角 1角○1分 1元○1分

            2、老師要把1角錢換成幾分幾分的硬幣,

            你應(yīng)該給我( )分才和我的錢同樣多。

            3、1個生字本5角錢,你有1元錢,售貨

            員阿姨應(yīng)該找給你多少錢?

           。ǘ、測試結(jié)果:

            第三題的正確率是100%,都知道要找回5角錢。第二題正確率是43.75%(

            32人受測,14人正確),18個出錯的學生給我?guī)追值亩加小5谝活}是65.63%(

            32人受測,21人正確),11個出錯的`學生都填的“=”。

            (三)、測試結(jié)果分析:

            通過測試我了解到學生很清楚1元=10角,證明平時有這個購物積累。有一些孩子不清楚1角=10分,我想是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分”已經(jīng)使用得越來越少了,學生缺乏這方面的購物經(jīng)驗。對于學生不知道1元大于1角,1角大于1分,而填等于號原因有兩個,一是不知道人民幣三個單位的大小,還有就是受到了“數(shù)字1”的干擾,沒有考慮后面單位的大小。

            三、教學目標的確定

            (一)、知識與技能 :

            1、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理解單位的大小。

            2、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進率:1元=10角 1角=10分。

            3、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ǘ、過程與方法: 借助實物引導學生在換錢的游戲中體會出元、角、分的進率。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靈活思考,從多角度、采取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ㄈ⑶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四、教學活動設(shè)計

            (一)、在換錢的游戲中,體會元、角、分的進率。

           、 認識1角=10分

            ①師:(舉起1角紙幣 )這是…,我想把它換成以分為單位的零錢,你能換給我嗎?

           、谏伎紦Q錢,老師找典型的收上來幾份,追問學生為什么給老師這么多?

           、郛敽⒆右呀(jīng)知道1角=10分之后,再把沒有反饋的換法也一一說出來,鞏固角與分之間的進率。

            ⑵認識1元=10角

            因為在前測中學生對1元=10角已經(jīng)很清楚了,所以我直接借助課件一角一角地數(shù),數(shù)到10角是1元,然后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讓學生用1元錢買一瓶8角錢的酸奶,問要找回多少錢的情境。從而引到換錢的游戲中,問學生把1元換成以角為單位的零錢有多少種換法。

           、1元=100分

            探究1元=100分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領(lǐng)悟人民幣單位之間的十進關(guān)系和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十進關(guān)系是相同的。因為把1元換成100分太麻煩,所以我利用課件幫助學生理解了元與分之間的進率關(guān)系。

            2、進行簡單的換算

            第一層次的練習我設(shè)置的比較簡單,只是單名數(shù)之間的轉(zhuǎn)換,(如:7角=( )分等)我注意引導學生說出 “你是怎樣想的?”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設(shè)計了 “可以這樣想”的填空 ,(可以這樣想:1角=( )分 7角就是( )個10分 就是( )分)最開始扶著學生理解,慢慢過渡到獨立思考。

            3、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

            第二層次的練習我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用1元錢買學具,你打算怎么花掉這1元錢。在這個活動中,即鞏固了1元=10角的進率,又讓孩子體會出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關(guān)系。我還適機地對學生進行了不亂花錢的教育。

            我自己認為本課的設(shè)計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做到了引導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體會知識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防止了學生死記硬背,課堂氣氛是輕松的、和諧的。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5

            教學內(nèi)容:

            可愛的校園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在學生已有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體會數(shù)的意義。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3.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是有趣的,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重點難點:

            1.使學生初步體會到數(shù)具有表示物體個數(shù)的含義和作用。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有序化。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教學。

            談話引入: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小學生了。我們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你們喜歡我們的學校嗎?

            活動一:我們的校園

            1.在我們的校園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ㄎ覀兊男@里有操場,我們的學校里有老師,我們的學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帶有數(shù)字的話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嗎?

            教師:對了!你們說的真好!我們的校園里還有許多的樹、許多的花、許多的教室和老師,我們要在校園里共同生活學習,老師是你們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難就來找我好嗎?

            活動二:動物王國的校園

            教師:動物王國的動物學校也開學了,小動物們都高興地來到學校,你們想到它們的學校看看嗎?(想)

            1.出示主題圖

            2.觀察小動物

           。1)你們都看到有哪些小動物來上學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們能數(shù)一數(shù)這些小動物都有幾只嗎?(有6只小熊)

            (3)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看看是6只小熊嗎?(師生共同數(shù))

            (4)有幾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們的老師是誰呀?(大象)

           。7)有幾位老師呀?(1位)

            3.用帶有數(shù)量的話說一說

            在動物王國的學校里你還看到了什么?能用帶有數(shù)量的話說說嗎?

            怎么數(shù)就能不丟不落?(可以把數(shù)過的標上記號,也可以從左到右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