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精華]中班科學教案4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在幼兒眼里,與我們形影相隨的影子里隱藏著許多“小秘密”,而這些“小秘密”又蘊含著許多的科學知識?茖W對于孩子來說就是生活中好玩的事情,是他們?yōu)橹信d趣的東西。幼兒天生就有主動探索的精神。為了更好的激發(fā)和提升這種探索科學奧秘的精神,我精心設計了本次活動。好奇、愛玩兒是幼兒的天性,我通過“神秘的玩具筒”打開了幼兒探索的欲望,幼兒在一步一步由淺入深地操作中,漸漸獲得對影子的`了解,努力做到了學中玩,玩中學。
活動目標:
1、知道影子的變化與光和物體的變化有關(guān),在探索實驗中獲得對影子變化的經(jīng)驗。
2、能夠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探索的過程,并樂于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活動準備:
1、手電筒
2、玩具筒、各種物體卡片
3、一盆花、參照物
4、任務卡、太陽卡片、膠棒
活動過程:
1、用大型led燈導入,引出影子的話題。
2、觀察玩具筒,看看玩具筒里有什么?通過玩具筒里藏著的秘密,激發(fā)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3、幼兒探索用手電筒讓影子出現(xiàn)。幼兒回想在日常生活中還在哪里見過影子。得出結(jié)論――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4、教師更換卡片,讓幼兒猜想影子會不會變?幼兒嘗試探索更換物體卡片,感受影子的變化。探索得知:物體不同,影子也是不一樣的。
5、觀看ppt中的兩個影子,讓幼兒思考這兩個影子有什么不一樣?讓幼兒猜想,這兩個方向不同的影子是幾盆花的影子?
6、教師引導操作。讓幼兒指出,影子在哪?光源在哪?光源在這邊,影子就在他的另一邊。教師與幼兒一起探索發(fā)現(xiàn),一盆花也會有變化不同的影子。初步感受光源變了,影子的方向也改變了。
7、讓幼兒自由探索,親身體驗。光源的位置變了,影子也跟著變來變?nèi)ァ?/p>
8、發(fā)放記錄卡,邊操作邊記錄。加強幼兒對影子變化的認識。
9、教師與幼兒一起觀看ppt,總結(jié)記錄卡。
活動延伸:請小朋友回到活動室,仔細觀察哪里還有會變化的影子?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做實驗讓幼兒知道一些科學現(xiàn)象。
2、要讓幼兒明白刨開皮后的香蕉,要及時吃掉,不能放太久。
3、讓幼兒能夠感受到與老師,同伴一起做實驗的快樂。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jié)果。
【教學重難點】
重點:香蕉剝皮后要及時吃掉,放太久吃了對身體不好。
難點:讓幼兒知道一些科學現(xiàn)象。香蕉皮是保護香蕉的,剝開后香蕉皮與空氣接觸,香蕉就變黑了。
【活動準備】
1、二根新鮮香蕉,一個已經(jīng)剝開了很久的香蕉。
2、實驗準備:兩根香蕉,兩個紙盤子和蛋糕的塑料刀。
【活動過程】
一、先把香蕉放到一個看不見的袋子里,讓小朋友猜一猜,老師今天為小朋友帶了什么來,讓小朋友有一種神秘的感覺。老師可以為小朋友提醒帶的東西是什么樣子,讓小朋友自由的`想,猜。
二、小朋友猜出來了之后,老師拿出香蕉放到事先準備好的紙盤子里進行實驗。
三、實驗觀察。
1、老師先拿出一根已經(jīng)剝開了很久的香蕉,滿懷疑惑地問道,小朋友知道這根香蕉為什么變成了黑色了嗎?讓小朋友自由回答。等小朋友說完了后,老師神秘的說,老師帶小朋友去找答案,好嗎?
2、拿出一根新鮮的香蕉,把他放到紙盤子里,一根分成幾分,待四個小時過后讓小朋友再觀察。
3、在這過程中可以和小朋友做一些有關(guān)與香蕉的游戲,如:將香蕉朝下放,香蕉像什么?香焦朝上放,又像什么,香蕉豎著放,再像什么?等等游戲。
4、等四個小時過后,讓小朋友再觀察這根香蕉顏色的變化,變成了黑色。
5、再刨開第二根新鮮的香蕉。把它放在紙盤子里,也分成幾分,讓幼兒觀察顏色與第一根香蕉顏色是否一樣。
6、總結(jié)得出,香蕉皮是保護香蕉的,剝開香蕉皮,空氣就會和香蕉接觸,于是香蕉就變黑了。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課題生成:
信息時代的今天,有必要增加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科學啟蒙知識,以拓寬幼兒視野,豐富幼兒知識,開發(fā)幼兒潛能。為此,設計了這節(jié)科學活動“各種各樣的汽車”。本活動從幼兒年齡特點出發(fā),充分利用活動的電化教育手段,引導幼兒積極運用多種感官,主動感知和認識各種汽車及其發(fā)明過程。電化手段的運用,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使幼兒身臨其境,將事物發(fā)展的抽象過程集中在一個相當短的時間內(nèi)展示出來,直觀生動、感染力強,是一次知識性、趣味性較強的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汽車的種類有各種各樣的,它們有不同的用途。
2、使幼兒簡要了解汽車的發(fā)明過程,激發(fā)幼兒當“小發(fā)明家”的愿望。
3、發(fā)展幼兒比較和觀察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汽車發(fā)明過程的自制抽拉復合燈片一套,幻燈機。
2、木偶表演臺,布袋木偶:小兔、小猴、老爺爺、小孩各一個。
3、布置出一個“汽車展覽會”,各種汽車玩具若干,各種汽車圖片(自繪圖片8張)。
活動過程:
1、激發(fā)興趣,引出課題。
木偶小兔:“今天天氣真好,我想去看看住在很遠的奶奶。坐著汽車去可方便了,一會就到了。再見。”(小兔坐在轎車上,說完下場)教師:“小朋友們都知道乘汽車很方便,你們知道汽車是怎么發(fā)明的嗎?
2、簡要了解汽車的由來。
(1)教師操作抽拉幻燈片1:“最早的時候,人們沒有交通工具,只能用腳走路。”
(2)幻燈片2(復合抽拉片)。
、佟敖(jīng)過馴化的動物成了人們重要的運輸工具,人們騎著這些動物旅行,用它們馱運貨物。這些動物有牛、馬、象、駱駝等!
②“人們發(fā)明了輪子,于是出現(xiàn)了最原始的車!
“又出現(xiàn)有輻條的車輪,車的結(jié)構(gòu)就輕巧了。”
、堋昂髞恚绹松a(chǎn)出了大量輕便實用的汽車,現(xiàn)在汽車的種類就更多了!
(3)提問:誰能說說汽車的由來?引導幼兒說出過程:走一動物一輪子一有輻條車輪一美國人發(fā)明汽車。
3、了解汽車的種類及不同的用途。
(1)教師引導幼兒動腦筋思考:“你們見過什么樣的汽車?”
幼兒討論后回答。(隨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汽車圖片并簡要提問。卡車、轎車、公共汽車、出租車、灑水車、警車等。)
(2)情境表演,認識消防車、救護車。
、俦硌荩盒『(木偶)著急地說:“哎呀,不得了啦,我們家著火了,小朋友們快幫我想想辦法,我該叫輛什么車呢?”
幼兒:救火車。
教師:“小猴,你趕快叫輛救火車,——又叫消防車!(拿救火圖片)
小猴:“謝謝,我去救火啦。”
、谡J識消防車。(專門用來救火的。)(是紅色的,能拉警報。)
木偶老爺爺、小孫子上,走著走著,老爺爺忽然倒下,小孫子大喊“爺爺心臟病發(fā)作了,這可怎么辦呢,我該叫輛什么車呢?”(救護車)
③認識救護車(專門用來幫助突然得了重病的人。)(車身上有十字標記,能拉警報。)
④教師:“咱班小朋友真是愛幫助別人,不僅幫助了小猴子,還幫助了有病的老爺爺,謝謝你們!
4、在玩中鞏固知識。
(1)教師小結(jié):“今天我們主要認識了救火車即消防車和救護車,有卡車、轎車、公共汽車……汽車的種類很多,作用真大,對人們有幫助,是一種很方便的交通工具!
(2)以參觀“汽車展覽會”結(jié)束教學。
(3)讓幼兒在玩各種汽車中鞏固知識,開闊視野。
評價分析:
幼兒通過生動有趣的幻燈,就像看電影一樣,直觀地了解了汽勺由來。接下來的'情境表演,是通過展示幾種汽車的專門用途的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汽車的用途的認識。通過后來的幼兒玩汽車,為幼兒通過各種感官來認識汽車的外形構(gòu)造提供了空間。整個活動,幼兒都饒有興趣、思維活躍,較好地達到j標。
一、專家點評
在現(xiàn)代技術(shù)日益發(fā)達的今天,有些老師誤以為用計算機為載體的教學是最佳的,因而會嫌棄傳統(tǒng)的幻燈片。其實,對幼兒來說,幻燈如圖書一樣,同樣有趣。只要合理選擇,幻燈教學會獲得好效果。
二、反思與討論
你認為此活動設計的知識點(量),是否適宜?如果讓上這節(jié)課,你同意本活動設計的過程嗎?如何修改?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游戲 活動中,鼓勵幼兒觀察樹葉不同的特征,并進行分類。
2、在看標記、做標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仔細的觀察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能根據(jù)樹葉的不同特征分類。
活動難點:
看標記,進行多維的分類。
活動準備:
1、黃色與綠色大樹模型四棵布置場地,錄音機、音樂磁帶、樹葉標記。
2、黃綠兩種顏色的樹葉,分別是光滑、鋸齒兩種輪廓。
3、黃綠兩色的五角星,課前貼在幼兒手背上。
活動過程:
一、模仿律動,激發(fā)幼兒活動愿望
播放音樂《秋葉》,幼兒聽音樂自由的模仿樹葉飄落的動作。
二、拾樹葉、送樹葉,感知分類
第一次拾樹葉:每人挑一片自己喜歡的.樹葉,先說說你拾的樹葉是什么樣子的,再看輪廓標記房樹葉。
小結(jié):樹葉寶寶的特征應該和標記上的樹葉一樣。
第二次拾樹葉:請幼兒按照自己手背上的五角星顏色拾一片相同顏色的樹葉送回“家”,并進行驗證。
小結(jié):有相同特征的樹葉寶寶可以住在一個家里。
第三次拾樹葉:提要求,按兩維特征分類。幼兒進行操作。
三、做標記,體驗樹葉的多維特征
師生共同探索給樹葉做標記,然后幼兒按標記特征送樹葉表表回家。(結(jié)束活動)
教學反思:
數(shù)學活動“落葉寶寶的家”是我根據(jù)幼兒的興趣出發(fā)設計組織的活動,在設計活動時,我從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出發(fā),引導幼兒觀察樹葉的特征,并用游戲化的語言,讓幼兒在自然、愉快的游戲活動中感知數(shù)學知識,探索事物的基本特征,嘗試分類。由于我以有趣的、幼兒喜歡的事情拾樹葉為切入,巧妙溝通感情,自然導入,使幼兒帶著歡樂、求知、好奇的心態(tài)進入學境,所以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習得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動物科學教案04-01
中班科學教案01-15
中班科學教案12-01
《影子》中班科學教案09-30
【薦】中班科學教案02-18
中班科學教案【精】02-21
中班科學教案空氣03-25
[薦]中班科學教案07-20
[精選]實用的中班科學教案07-20
中班科學教案[優(yōu)選]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