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產乱老熟视頻老熟女,97在线起碰视频,麻豆Av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国产91www.

<pre id="jdrot"></pre>

<td id="jdrot"><strong id="jdrot"></strong></td>
      <pre id="jdrot"></pre>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7-25 10:29:58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shù)學教案通用【5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 教材P135~136頁復習第16~2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優(yōu)點。會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會根據(jù)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簡易方程。

            3、會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重點】

            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根據(jù)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難點】的.值,解簡易方程和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復習的內(nèi)容是有關簡易方程的知識,通過復習要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優(yōu)點,會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方程,會列方程解應用題。

            二、復習用字母表示數(shù)量關系,公式,運算定律

            1、 出示表: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名稱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換律 a+b=b+a

            加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交換律 ab=ba

            乘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請學生說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公式。

            3、用字母還可以表示數(shù)量關系,a表示單價,b表示數(shù)量,c表示總價,說出分別求總價、單價及數(shù)量的字母公式。

            4、練習:期末復習第16題。

            5、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做期末復習第17題。

            (1)原來每月燒的煤用30c表示;現(xiàn)在每月燒的煤用30(x-15)表示。

            (2)學生計算現(xiàn)在每月燒煤的千克數(shù)。

            三、復習方程的意義和解方程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和等式關系是怎樣的?

            2、練習:做期末復習第18題。

            學生練習。講解第(3)題,在方程3x=y(tǒng)中y=21,先把y=21代人原方程成為3x=21再解方程。

            3、做期末復習第19題。

            請學生說一說解方程的方法。

            4、做期末復習第20題。

            學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四、復習列方程解應用題

            1、(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特征是什么?解題時關鍵是找什么?

            (2)請學生說一說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2、做期末復習第2123題。

            第21題:

            學生說數(shù)量關系式,列方程并解答,根據(jù)已列方程寫出另外兩個不同的方程。

            第22題:

            師畫線段圖表示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學生列方程解答。

            第23題:

            學生說數(shù)量關系式、列方程解答。

            五、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復習了什么內(nèi)容。

            六、布置作業(yè)

            補充

            1、(1)某商店上午賣出3臺微波爐,下午賣出6臺微波爐,每臺。元,上午比下午少賣( )元。

            (2)四(3)班有x人,每人7本練習本;四(2)班有48人,每人有y本練習本。(x48)

            7x表示( )。

            48y表示( )。

            48-x表示( )。

            7x+48y表示( )。

            2、解方程:

            80-4x=68 45+x=30

            46-13-x=10 20x-28=52

            x-(30+8)=11 4x3=60

            3、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1)從80里減去3x得11,求x。

            (2)60比一個數(shù)的5倍多5,求這個數(shù)。

            4、列方程解應用題。

            (1)一個三角形面積是6000平方米,底是400米,求高。

            (2)甲乙兩地相距320千米,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平均每小時行70千米,若干小時后,這輛汽車不僅到達乙地,還超過乙地30千米,汽車已行了幾小時?

            (2) 一捆電線長155米,裝了38盞電燈還剩3米,平均每盞燈用線多少米?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

            比和比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含義及性質,會化簡比和求比值,會解比例。

            2.經(jīng)歷比和比例的復習,體驗對比、歸納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歸納整理、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比和比例、求比值及化簡比等知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復習導入】

            教師: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比和比例,你知道比和比例的哪些知識?

            學生逐一說出一些知識后,教師揭示課題。

            【歸納整理】

            1.復習比和比例的`意義和性質

            出示表格,通過提問進行填空。

            引導提問:

            什么叫做比?舉例說明。各部分名稱是什么?

            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質?舉例說明。

            什么叫做比例?舉例說明。各部分名稱是什么?

            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舉例說明。

           。1)組織學生議一議,并相互交流。

            (2)指名學生匯報,匯報時注意舉例說明,并進行集體評議。

           。3)學生匯報后,教師板書表格。

            比例的基本性質有什么用處?

            指名學生回答。

            練習:解比例:

            一人板演,其余做在草稿本上。

            2.復習比、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

            提問:比和分數(shù)有什么關系?

            比和除法有什么關系?

            出示表格:

            比、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

            組織學生認真填寫表格,并議一議,相互交流。

            用投影儀匯報學生的完成情況,并進行集體評議。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板書:

            教師舉例:5∶6==()÷()

            由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做在練習本上。

            3.復習求比值和化簡比。

            出示習題:化簡下面各比并求比值。

            請四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做完后集體訂正,請同學們說一說求比值與化簡比的方法。

            出示表格。

            化簡比與求比值的不同之處

           。1)組織學生獨立思考,認真填寫表格。

           。2)學生互相議一議,互相交流。

           。3)指名說一說,并進行集體評議。

            教師板書:

            4.復習比例尺。

            (1)什么叫做比例尺?

            指名回答后,教師板書:=比例尺

            (2)說出下面各比例尺的具體意義。

            ①比例尺1:3000000表示

           、诒壤20:1表示

            ③比例尺表示

            組織學生先想一想,同桌相互交流。

            教師指名說。(多點一些基礎較差的人說)

           。3)鞏固練習。

            ①求比例尺。

            一條綠化帶長350m,在平面圖上用7cm的線段表示。這幅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谇髮嶋H距離。

            在比例尺是的地圖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離是5cm。求AB兩地的實際距離。

            學生獨立作業(yè)后再集體訂正。

            答案:①1∶5000②400km。

            【課堂作業(yè)】

            教材85頁練習十七第1題。

            學生獨立作業(yè),然后再集體訂正。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比和比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了吧。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鞏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結果同樣多。

            2、初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實際的密切關系。

            3、通過分一分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準備:

            筷子、蘋果、盤子、小棒、計算機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激趣引新

            1、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號里畫“√”。

            2、把8個面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哪種分法對?對的在括號里畫“√”。

            二、擴充“平均分”方法,鞏固概念

            1、解讀題意

            8個果凍,每2個一份,能分成幾份?分一分。 “每2個一份”是什么意思?你想怎樣分?

            2、感知不同分法

            請學生用擺一擺、畫一畫等方法展示不同的分法。 根據(jù)乘法意義來分:2個2個地數(shù),8里面有4個2。 2×4=8,4個2合起來是8。

            8個果凍,每2個一份,能分成( 4 )份。

            3、提煉不同分法的.共同意義

            8個果凍,每2個一份,能分成幾份?也就是看8里面有幾個2.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12塊餅干,每3塊一份,可以分成( )份。 12輛小汽車,每2輛一組,可以分成( )組。 12里面有6個2。

            2、提升練習

            16罐蜂蜜,每4罐分給一只小熊,可以分給( )只小熊。 有15個木塊。

           。1)每3個木塊擺一個長方體,可以 擺( )個長方體。

            (2)用這些木塊擺5個一樣的長方體,每個長方體用( )個木塊。

            四、課堂作業(yè)

            作業(yè):第10頁“做一做”,第1題、第2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認識了整十數(shù)和非整十的兩位數(shù)基礎上把100以內(nèi)的數(shù)按順序整理。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認數(shù)中的一些基礎知識,了解10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發(fā)展數(shù)感。

            教材的安排突出了整理和找規(guī)律。先讓學生把百數(shù)表填寫完整,然后讓學生在百數(shù)表里橫著選幾排、豎著選幾排依次讀一讀,并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在初步熟悉了百數(shù)表的排列后進行試一試的練習,用三種不同形狀的圖形分別在百數(shù)表里框出四個或五個數(shù),看看框入的數(shù)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然后運用自己的發(fā)現(xiàn),根據(jù)框里給出的一個數(shù),說出框里其他的 數(shù)。這一開放性練習,可以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想想做做第1題讓學生在100以內(nèi)的范圍里靈活應用幾和第幾的知識;第2、3兩題練習數(shù)的順序以及相鄰兩數(shù)間的關系;第4題從不同角度深化對10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第5、6兩題先通過圈數(shù)、讀數(shù)活動認識單、雙數(shù),然后結合生活經(jīng)驗,在現(xiàn)實情境中運用單、雙數(shù)的知識進行簡單的判斷;第7題讓學生學看月歷卡,既鞏固了對兩位數(shù)的認識,又為以后學習年、月、日的知識作些準備。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對100以內(nèi)的數(shù)按順序進行整理,并尋找規(guī)律。教學難點是自主探求規(guī)律和運用規(guī)律。

            [教學目標]

            1. 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對百數(shù)表的整理,進一步理解10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含義和排列規(guī)律,鞏固數(shù)的讀寫。

            2.運用操作活動,結合現(xiàn)實背景,了解單數(shù)、雙數(shù)并進行簡單應用。

            3.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探索規(guī)律,培養(yǎng)自主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并進一步發(fā)展數(shù)感。

            [教學過程]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數(shù)表?

            1.激趣導入:數(shù)學王國開運動會啦!數(shù)娃娃們排成了整齊的方隊(出示百數(shù)表),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些數(shù)娃娃是怎么排隊的?

            要求同桌學生相互說一說。

            追問:咦,方隊里還有不少位置是空著的,你知道是哪些數(shù)娃娃還沒來嗎??

            2.小組活動:邊數(shù)數(shù)邊填寫,在書上完成百數(shù)表。

           。墼u:由數(shù)娃娃排方隊這種形象的說法引入課題探究,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共同完成百數(shù)表的整理,符合這部分學習內(nèi)容的特點。]

            二、小組合作,探索規(guī)律?

            1.各小組展示百數(shù)表。

            2.談話:這張百數(shù)表里可藏著好多有趣的奧秘呢!先請小朋友橫著選幾排數(shù)讀一讀,在 小組內(nèi)說說數(shù)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如:41、42、43、50,左邊九個數(shù)的十位上的數(shù)是相同的,個位上的數(shù)依次是1、2、3、9,最右邊是整十數(shù)等)

            再讓學生指著不同橫排說一說。

            進一步啟發(fā):豎著看又有什么規(guī)律?斜著看呢?轉彎看呢?請小朋友積極開動腦筋,把你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告訴小組里的小朋友!?

            [評: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百數(shù)表里藏著奧秘的情境吸引學生深入地觀察討論,給予充分的自主活動的時間,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熱情,鼓勵學生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這樣,不斷激發(fā)學生探求的欲望,提高觀察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談話:小朋友真了不起,在這張百數(shù)表里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奧秘!老師還做了幾個魔力框,大家仔細觀察,在魔力框里你還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的!

            投影出示:用三種不同形狀的圖形分別在百數(shù)表里框出幾個數(shù)。要求讀一讀,并找一找這幾個數(shù)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在小組里交流。

            4.提問引導:(出示帶一個數(shù)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幾個數(shù)嗎??

           。墼u: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在魔力框的吸引下,通過層層深入的探究性活動,能充分感受到數(shù)學的魅力,從而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掛圖后,著重引導學生理解:現(xiàn)在要看35號,說明35號還沒有看,已經(jīng)看了34人。

            2.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弄清題目的要求后,獨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思考和體會。

            3.想想做做第3題。

            先填一填,再討論。

            4.想想做做第4題。

            先出示分類標準:

           。1) 個位是5的數(shù);?

           。2) 個位是0的數(shù);?

           。3) 十位是5的數(shù)

            要求各小組自由選擇一個標準,把符合該標準的數(shù)稱作我們的朋友。然后分小組活動,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把它們按順序排一排,讀一讀。

            5.想想做做第5題。

            出示表格。教師示范在表格中依次圈3個雙數(shù),提出:你能照樣子接著圈一圈嗎?再把圈出的數(shù)讀一讀。啟發(fā)思考:你覺得這些數(shù)有什么共同特點?沒有圈出來的數(shù)呢?指出:圈出來的是雙數(shù),沒有圈出來的是單數(shù)。

            進一步要求學生隨意說一個數(shù),讓大家聽聽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

            6.想想做做第6題。

            先指導學生弄清圖意,特別是左右位置關系的相對意義,再讓學生說一說各自的判斷和理由。

            7.想想做做第7題。

            先讓學生回憶一下,生活中有沒有見過月歷卡?再出示一張放大的月歷卡,指導怎樣看。然后進行討論:四月份有多少天?3日、13日和23日各是星期幾?這個月哪幾日是星期日?在月歷卡里還看懂了什么?想到些什么?

            [評: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想想做做的完成以游戲的形式進行,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所學的知識,鍛煉思維,并進一步體會有關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四、總結?

            提問:這節(jié)課小朋友學得高興嗎?你學會了哪些本領?發(fā)現(xiàn)了哪些奧秘?

            [總評]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重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課文開始用多媒體動畫呈現(xiàn)數(shù)學王國召開運動會的場景,然后用動畫出示數(shù)娃娃排隊的情形,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探索。

            2.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在分析百數(shù)表時,教師給予學生比較充裕的時間自由觀察、思考、議論,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和相互啟發(fā)中感受發(fā)現(xiàn)的喜悅 3. 注重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教師只在這一過程中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必要的幫助。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思維水平、分析能力不斷提高。貫穿全課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也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整節(jié)課始終充滿著旺盛的活力。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列出是否算式,探索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嘗試并學習估算;在具體的情境中,能運用乘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并能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在具體的情境和實踐活動中,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初步感知乘法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發(fā)現(xiàn)給定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guī)律。

            教學重點:

            理解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能運用乘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能運用乘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第3 課時

            乘火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的情境,逐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計算時要耐心仔細,養(yǎng)成檢查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在具體情境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坐過火車嗎?火車上也有許多數(shù)學問題,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去研究火車上的數(shù)學問題。

            二、探索新知

            1、課件出示火車車廂:臥鋪車廂和硬臥車廂,最后出示主題圖。

            (1)請學生獨立看圖,

           。2)誰能提出數(shù)學問題,

            (3)誰愿意把自己的問題說給大家聽?

           。4)誰愿意解決她剛才提出的問題?

            2、5節(jié)臥鋪車廂可乘多少人?

            (1)指名列式: 72 5 = (元)

           。2)引導學生討論算法,匯報算法。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3

          小學數(shù)學教案02-25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0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2

          【熱】小學數(shù)學教案02-01

          【精】小學數(shù)學教案02-01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02-01

          小學數(shù)學教案【熱】02-01

          【推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