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產乱老熟视頻老熟女,97在线起碰视频,麻豆Av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国产91www.

<pre id="jdrot"></pre>

<td id="jdrot"><strong id="jdrot"></strong></td>
      <pre id="jdrot"></pre>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教育范文>教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7-25 11:19:48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教案(集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shù)學教案(集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保 使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長度的直觀表象。

           。玻 使學生在實際測量中,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和測量工具,會測量一些物體或線段的長度,并提高估測能力。

           。常 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進一步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體會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

            教學準備

           。保 教師準備: 課件,尺,軟盤。

           。玻 學生準備: 彩紙條,剪刀,1分硬幣,電話卡或銀行卡。

            教學過程

            一、 故事導入

            談話: (演示課件)有一次課間,幾個小

            朋友在一起討論什么兵器最厲害。紅紅說:我覺得寶劍最厲害。明明說:不,我覺得孫悟空的金箍棒最厲害。它能伸縮,可長可短,它可以短到只有1厘米;也可以伸長到1米,甚至幾百米、幾千米,還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提問: 在剛才他們的談話里,你能找出一些我們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嗎?(米、厘米)

            引導: 對!我們已經學過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板書:米、厘米)你能用手比畫一下1米大約有多長嗎?1厘米呢?我們測量教室門的高度用什么單位比較好?量一枝鉛筆的長度該用什么單位呢?

           。壅f明: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一些量物體長度的經驗,在前面的學習中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和厘米。通過復習舊知引新,激活了學生的知識儲備。同時,孩子們熟悉的神話人物孫悟空又能讓學生覺得有趣,吸引學生饒有興趣地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

            設疑: (課件演示)紅紅又問了一個問題:要是金箍棒縮得比1厘米還短,或者比1厘米長但比1米短,又該怎樣表示它的長度呢?

            指出: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關于長度單位的知識。

            二、 探索實踐

            1.認識分米。

           。1) 量一量。

            要求: 請你用直尺量一量你的文具盒的長邊和短邊大約各是多少厘米?(學生回答)

            介紹: 一般來說,文具盒長大約是20厘米,寬大約是10厘米。(邊說邊板書: 20厘米、10厘米)(出示10厘米的彩條)10厘米我們還可以用另一個單位來表示分米。(板書:分米)10厘米就是1分米。請同學們想一想,20厘米就是多少分米?

            學生齊讀: 10厘米是1分米。

            (2) 認一認。

            引導: 請你拿出直尺,看看1分米可以從哪里到哪里。指名演示交流: 不管從哪個刻度到哪個刻度,1分米都等于多少厘米?(板書: 1分米=10厘米)

            提問: 你手上的尺全長大約幾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 體驗。

            ? 請你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并借助直尺比畫出1分米。我們現(xiàn)在比畫的就是一拃的長度,一拃大約是1分米。

            ? 一人比畫1分米,另一人用尺量,看看比畫得對不對。

            ? 拿出彩紙條,估計一下1分米的長度,在1分米的地方剪斷。一起量一量,看誰估計得最準確。

           。壅f明: 讓學生大膽估測,并把估測與實際測量相結合。通過在直尺上數(shù)一數(shù)、徒手比畫和估計彩紙條上1分米的長度,從借助測量工具到直接估測長度,逐漸加大了難度,有利于學生一步步加深對分米的認識,培養(yǎng)初步的估計能力和意識。雖然學生估計的1分米并不十分準確,但只要是較接近的,都應予以鼓勵。]

           。ǎ常 畫一畫。

           、 要求: 你能用尺畫一條1分米長的線段嗎?你準備怎樣畫?先和同桌說說,再畫在紙上。

            ② 交流: 你是怎樣畫的?請學生用實物投影展示匯報。

           、 引導: (邊說邊畫)1分米我們可以從直尺上的刻度0畫到刻度10。那么可不可以從刻度1開始畫起呢?如果這樣,應該畫到哪里呢?為什么?如果從刻度2、3開始畫呢?

           。壅f明: 讓學生知道用直尺畫1分米的線段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既利于進一步理解分米與厘米的關系,又利于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 小結: 只要畫滿10大格,就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 請你幫同桌量一量,看看畫的線段是不是1分米。

            (4) 找一找。

            先在小組內相互說說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是1分米,再組織全班交流。

            (5) 數(shù)一數(shù)。

            引導: (出示米尺)誰來數(shù)一數(shù),1米是多少厘米?是多少分米?你是怎樣數(shù)的?又是怎樣想的?(板書:1米=10分米)

           。ǎ叮 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同桌合作: 量一量課桌和凳子的高各是多少厘米,再說說分別接近幾分米。(也可以先讓學生估測一下,再進行測量)

            [說明: 學生估測的數(shù)據(jù)與結果有差距,但通過估測再進行實際測量,有利于學生增強對實際長度的感知,培養(yǎng)估計能力。]

           。玻 認識毫米。

           。ǎ保 引導: 我們以前量過數(shù)學書的長邊和短邊,現(xiàn)在老師想請你幫個忙,量一量數(shù)學書的厚度是多少。

            有的同學說數(shù)學書的厚度大約是1厘米,有的說1厘米不到,老師還想知道得更準確,該怎么辦呢?我們再來認識一個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毫米。(完成課題板書:分米和毫米)

           。ǎ玻 小組學習。

           、 出示學習步驟。

            ? 直尺上1厘米中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請你在尺上找出來。

            ? 用筆尖指著直尺上的小格數(shù)一數(shù)1厘米是多少毫米。

            ? 在我們周圍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請你找一找、量一量。

           、 學生分小組自主學習。

           。壅f明: 考慮到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因此設計了一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索新知;又考慮到二年級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還較弱,所以出示了具體的學習步驟。這樣,能使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與討論,從而理解毫米的含義。]

           、 匯報: 通過小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追問: 1厘米中數(shù)出了多少毫米?想想看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板書:1厘米=10毫米)

            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

           。ǎ常 提問: 你能用手比畫出1毫米大約有多長嗎?

            教師先演示一下,再要求同桌學生互相比畫,并用一分硬幣進行檢驗。

           。ǎ矗 你知道哪些東西的長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單位嗎?互相說一說。

            三、 總結

           。保 提問: 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分米和毫米)

            提問: 連同前面學習的米和厘米,我們已經認識了4個長度單位,你能把這些單位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一排嗎?

           。壅f明: 在教學中已經通過對直尺的觀察,初步溝通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總結能使學生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玻 提問: 那么現(xiàn)在再來看看前面紅紅提出的問題,要是金箍棒縮得比1厘米短該用什么單位量?(毫米)比1米短但比1厘米長呢?(分米或厘米)

            四、 鞏固練習

            1. 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看圖想一想,再指名回答。啟發(fā)學生用不同方法確定橡皮和回形針的長度。

           。玻 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先讓學生在書上填一填,再組織交流,啟發(fā)學生說清楚選擇的理由。必要時,可出示實物讓學生觀察。

           。常 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先讓學生自由判斷,再啟發(fā)學生通過實際測量驗證猜想。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材練習四5~9。

            教學目標:

            1、 通過加減口算,使學生比較熟練地掌握口算方法。

            2、 進一步鞏固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指導學生正確選用條件計算所求問題。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1、練習四5。

            1) 先估計一下下面每題的得數(shù)各是幾十多,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 口算出結果并與估計的結果進行比較,集體訂正

            2 、練習四4。

            1)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 補充六道題,先說出每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再計算。

            6+(6+4) 89(2620)

            87105 9+(487)

            二、應用題練習。

            1、練習四7。

            1)出示第7題的統(tǒng)計表,說說從這張統(tǒng)計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要求小明比小紅多跳幾下應選擇什么條件?(學生解答,。集體交流)

            3)如果要求小紅比小華少跳幾下應選擇什么條件?(學生解答,集體交流)

            4)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獨立提問題解答,集體交流。)

            2、練習四8。

            1)出示第8題,說說從圖中你知道些什么?(有50名同學加入少先隊,有54條紅領巾夠不夠?)

            2)有50位同學加入少先隊,54條紅領巾夠不夠為什么?

            3)你知道紅領巾多多少條嗎?怎樣算?為什么這樣算?

            3、練習四9。

            1)出示第9題,指名說圖題。

            2)一共拿來40個鼠標,有46臺電腦,這些鼠標夠不夠?為什么?(4046,所以不夠)

            3)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W生獨立提問解答,集體交流。)

            三、 作業(yè)布置。

            四、教學后記:通過賽一賽的'練習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2頁例4及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三十的第5~10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推想過程,加深對面積單位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推想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推想過程。

            教具準備

            皮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與思考

            1、讓學生說一說如何計算一個長方形的面積。

            2、做下面的題,并說一說是怎樣推想的。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學例4。(把例題進行改編,讓學生直接測量課桌的長、寬,計算出面積,再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1)學生測量課桌的長、寬各是多少厘米?(測量結果可以保留整厘米)求桌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保留整百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學生列式計算,教師根據(jù)具體情況,做出判斷。

           。3)學生討論由平方厘米換算成平方分米推理過程。(100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數(shù)里面有多少個100平方厘米,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2、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習題:(學生說出推想過程)

            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三、鞏固反饋,掌握換算方法

            1、做練習三十的第5題,說一說是怎樣推想的?

            2、做練習三十的第6題,請學生說一說推算過程。

            3、做練習三十的第7題,求平均每平方米收芹菜是多少千克?已知什么條件?還需要什么條件?這個條件在哪兒?

            面積單位間的換算

            學生把測量后所列算式寫在黑板上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回答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簡單的預測和較為合理的判斷。

            2、讓學生進行一些社會調查,體驗實踐性和現(xiàn)實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選擇記錄方法作記錄,并體會哪種記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學難點:

            根據(jù)統(tǒng)計表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教法:

            采用講授法、討論法、發(fā)現(xiàn)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將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水平有效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引導中探索,探索中發(fā)展,發(fā)展中提高。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教師談話:同學們,新的學期已經開始了幾天,我們的學習生活正逐漸步入正軌,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幫忙,為老師評選一名數(shù)學科代表。

            教師出示評選條件:

            1、數(shù)學成績優(yōu)秀。

            2、數(shù)學成績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數(shù)學成績。

            3、愿意為大家服務,樂意為數(shù)學老師服務。

            師:你想推薦誰當數(shù)學科代表?(學生自由發(fā)言并說出理由。)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P7-8千米的認識。

            二、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走走100米的一段路,感受100米的路有多長,同桌準備一根米尺與課件。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1、目標確定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這一長度單位,并通過操作、推想、交流等活動感知1千米有多長,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進行簡單的化聚。

            (3)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千米,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在與同伴交流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愉悅心情。

            2、教學策略選擇

            (1)讓學生成為建構新知的主人

            數(shù)學教學過程是學生對有關的數(shù)學學習內容進行探索、實踐與學習的過程。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通過引導、組織及與學生的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建構新知時,要以學生為主,讓他們去親自體驗。本節(jié)課我主要通過以下環(huán)節(jié)突破重點:第一,回憶活動,建立表象。課前讓學生通過“走一走100米”、“扣一扣時間”、“數(shù)一數(shù)步數(shù)”等活動,建立學生對100米的表象,從而讓學生推出:10個100米是1千米,在100米的路上來回5次是1千米,大約走15分鐘是1千米......第二,學生描述1千米的長度。學生對千米的初步認識后,我放手讓學生利用身邊的數(shù)據(jù)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留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廣闊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自己學習。

            (2)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新課標強調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要求數(shù)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和學生心理特點,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材料,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概念。例如在教學“千米的認識”時,我就錄制一段錄像放給學生觀看,就可以告訴學生,我們剛才走了1千米。運用媒體教學一方面學生親身體會到1千米到底有多遠,把一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另一方面,學生觀看時,每看到一處自己熟悉的事物,就指著說:這就是“什么”。學生情緒高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些信息的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和社會生產實際,拉近了學生與千米的距離,從而也達到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體會到原來千米就在我們身邊,原來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情境導入(課件出示一些路程指示牌)

            平陽瑞安

            50千米38千米

            樂清靈昆

            45千米20千米

            師:小朋友見過這些牌子嗎?你能看明白指示牌的'意思嗎?

            師: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生活中以千米作長度單位是很常見的,1千米有多長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千米。(板書課題)

            二、建立模型

            (一)初步感知1000米的長度

            師:昨天我們一起測量了從百里路小學的校門口到麗都美容院剛好是100米的路程,同學們分小組走了走這100米的路程

            (課件出示圖片,引起回憶后交流)

            匯報交流:

            師:小朋友走100米大約用了多少時間?走100米大約用了多少步?

            師:從校門口到麗都美容院是100米,1000米里面有幾個這樣的100米呢?(板書:10個100米)

            師:根據(jù)這100米的路程,你還可以怎樣描述1000米的長度?(一般學生會從來回次數(shù)、所需的時間和總的步數(shù)來回答)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引入,增強了數(shù)學知識的現(xiàn)實感和親切感,課伊始就吸引學生的目光,為學習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材料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相聯(lián)系時,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數(shù)學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師找準了教學內容與學生知識經驗的“切合點”,在學生建立

            100米長度的表象基礎上感知1千米的長度,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中引領學生建立數(shù)學模型。

            【備芽若學生提出同學間所需時間和總的步數(shù)相差較大,可以讓學生討論為什么會有相差,然后得出全班的大約值。

            (二)介紹1千米=1000米

            1000米用“千米”做單位,可以寫作1千米。

            板書:1千米=1000米

            (三)進一步感知1千米的長度

            師:我們用10個100米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走1千米大約用15分鐘的時間,走1千米大約用了20xx步等分式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同學們能不能觀察、測量自己身邊的物體長度,再來推想1千米有多少個這樣的物體?用你自己的方式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

            1、觀察、測量后與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匯報

            (四)強化感知1千米的長度

            課件出示學校周邊的地圖:從學校向右走,從校門口-麻行僧街-大榕樹-百里東路-市二醫(yī)大約1千米。從學校向左走,從校門口-一百超市--江心碼頭-江濱西路-郭公山-勤奮

            水閘-現(xiàn)代概念大約1千米

            師:其中第2條路是老師每天回家的必經之路,老師騎摩托車以每小時40千米的速度從學校出發(fā)到現(xiàn)代概念大約用了1分30秒,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鏡頭來感受一下(課件播放錄象)。

            三、千米和米的換算

            (一)教學換算

            師:千米除了表示比較遠的路程以外,它還可以用來表示河的長度、橋的長度、水的深度、山的高度,以及描述速度等......(邊說課件邊出示圖片)

            師:火箭的速度大約是每秒4千米,也就是多少米?

            板書:4千米=()米(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師:雅魯藏布大峽谷水深約達5000米、南京長江大橋的長約6000米,能把它們成用千米作單位的嗎?

            板書:5000米=()千米6000米=()千米

            (同桌互說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二)練習:

            1、9000米=()千米800米+200米=()千米

            4千米=()米3千米-1000米=(米

            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與合適的交通工具連一連。(略)

            (三)解釋與拓展

            課件出示高速公路的指路標志,限速標志,汽車、摩托車上的速度表等讓學生能說說指路標志、限速標志的意思。

            四、總結評價

            師: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讓你感到最深刻的地方在哪?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五、家庭作業(yè)

            與同伴在家的附近或學校附近走1千米的路程,體驗1千米有多遠。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通過多方位、多角度的材料感知建立1千米的豐富表象,學生舉例身邊的事物并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給學生提供操作、交流與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在提供學習資料的基礎上現(xiàn)場生成學習材料,在交流中進一步感受1千米的具體長度,在頭腦中比較清晰的建立1千米長度的“模型”,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shù)感。

            在學生具有大量的感性基礎和豐富的表象積累上,以直觀、動態(tài)的錄象播放讓學生感知摩托車行駛1千米路程,用另一種的方式感知和感受1千米,強化了對1千米有多長的感受性。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聯(lián)系生活提供豐富學習材料作為數(shù)學教學的活教材,使數(shù)學不顯得枯燥而是充滿真實感和親切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密切的聯(lián)系,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

            四、教學片段實錄

            片段一:初步感知1000米的長度

            師:昨天我們一起測量了從百里路小學的校門口到麗都美容院剛好是100米的路程,同學們分小組走了走這100米的路程

            (課件出示圖片,引起回憶后交流)

            匯報交流:

            師:小朋友走100米大約用了多少時間?(大約用了1分30秒)走100米大約用了多少步?(大約走了200步)

            師:從校門口到麗都美容院是100米,1000米里面有幾個這樣的100米呢?(板書:10個100米)

            師:根據(jù)這100米的路程,你還可以這樣描述1000米的長度?

            生:從美容院回到校門口一個來回是200米,1000米里面有5個來回.

            生:走100米大約用了1分30秒,按這樣計算,走1000米大約需要15分鐘。

            生:走100米大約用200步,走1000米大約需要走20xx步

            ......

            片段二:進一步感知1千米的長度

            師:我們用10個100米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走1千米大約用15分鐘的時間,走1千米大約用了600步等分式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同學們能不能觀察、測量自己身邊的物體長度,再來推想1千米有多少個這樣的物體?用你自己的方式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

            (1)觀察、測量后與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匯報:

            生1:教室的2塊地磚的長度大約是1米,20xx塊這樣地磚的長度約是1千米。

            生2:一根米尺長1米,1000根米尺連接起來就是1千米。

            生3:教室門高約2米,500個門疊起來的高度約是1千米,快沖天了!

            生4:一張課桌的長約1米,1000張課桌連起來約1千米

            生5:一個同學把兩臂張開伸直大約是1米,1000個同學手拉手大約是1千米。

            生6:教室的黑板長約4米,250個黑板連起來大約是1千米。

            生7:學校操場跑一圈是200米,跑5圈是1千米。

            生8:體育中心泳池的泳道長是50米,游10個來回就是1千米。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2-2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3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2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0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優(yōu)】07-23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02-21

          【熱】小學數(shù)學教案02-01

          【精】小學數(shù)學教案02-01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