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小班教案7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小雞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2、區(qū)分公雞與母雞的不同之處。
活動準備:公雞、母雞圖片各一張、小雞圖片、雞蛋一個
公雞頭飾、母雞頭飾、小雞頭飾(10只)五種顏色的毛毛蟲若干條,數字卡1--10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教師以神秘的口吻說:小朋友們,今天咱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想不想知道它是誰呀?
2、教師:我們一起聽一聽這是誰的叫聲?(放錄音:小雞的叫聲)
3、教師出示小雞圖片,教師模仿小雞說話:小朋友們好,我來看一看,教室里都有誰呀?哦,有小朋友,老師,還有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那我的爸爸媽媽在哪呢?請小朋友幫我找一找好嗎?
二、認識公雞、母雞,區(qū)分公雞、母雞的不同
1、出示公雞、母雞的圖片:小朋友們看一看,哪只是小雞的爸爸,它叫什么名字?哪只是小雞的媽媽,叫什么名字?
2、公雞的頭上有什么?母雞頭上有沒有?(誰的雞冠大?);公雞身上有什么?母雞身上有沒有?公雞的羽毛長的怎么樣?誰的.羽毛漂亮?
3、公雞的身體后面有什么?母雞有沒有?公雞的尾巴長得怎么樣?誰的尾巴長得大?
4、公雞怎樣叫?它有什么本領?
母雞怎樣叫?它有什么本領?(若幼兒說不出,出示雞蛋讓幼兒看看)
三、了解小雞出生的過程
1、小朋友們誰知道,小雞是誰生的呀?(誰是小雞的媽媽)
2、小雞是怎樣出生的呢?(請幼兒回答)
3請幼兒看《幼兒用書》,教師解說。
四、游戲:捉小蟲。
1、“今天小雞的一家來我們班做客,我們要請它們吃什么東西呢?”引導幼兒說出小雞喜歡吃的食物(米 小蟲),“現在就請小朋友來學小雞,老師來做雞媽媽,大家一起去草地上捉毛毛蟲吧!”(要求幼兒一個跟一個排好隊,捉蟲子時要做到不爭不搶)。
2、請幼兒將捉到的小蟲按顏色分類,將小蟲放在相同顏色的碟子里。
3、給每個碟子里的小蟲送數字寶寶。
結束部分:
1、小結:“今天小雞的一家都很開心,因為小朋友的表現都很棒,而且還給它們捉到那么多好吃的蟲子,小雞說呀,要把小蟲都帶回家去吃呢。小雞它們要回家啦,那我們就給它們表演一個節(jié)目送它們好嗎?”
2、律動:大公雞、大母雞、小小雞。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棉簽從下往上畫小草,并能將畫面畫得飽滿。
2、能自主、大膽地用色,嘗試點畫與添畫春天的小花。
3、體驗自由玩色的樂趣,感受春天美麗的氣息。
【活動準備】
紙(剪出小山)每組各種顏料、青青草地圖片、棉簽。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觀察和欣賞春天青青草原。
知道這是哪嗎?誰喜歡住在這里的?(羊羊村在青青草原上)
2、小草鉆出泥土。
這些小草是從哪鉆出來的呢?
幼兒跟教師一起當小草,鉆出泥土(春天到了真熱鬧,小小草兒睡不著;使勁把頭往上伸,看看到底是啥樣)
讓我們把這些小草請到我們的畫紙上吧。ń處熓痉叮詢焊杼嵝延變盒〔輳南峦袭嫞
春天里的小草長得可多了,看過去都是綠色一片。(提醒幼兒畫得飽滿)
3、小花來湊熱鬧。
。ɑ▋嚎吹搅,也來湊熱鬧:這兒一朵,那兒一朵,紅的、黃的.,真漂亮)以兒歌的方式進行同步示范。
4、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提醒幼兒當一種顏色的花點畫好后,用濕毛巾把手指擦干凈再用另外一種顏色。
伸出兩個拇指,顏料盤里舔舔;拇指拇指碰碰,小花上面按按;點上兩個觸角,變出蝴蝶飛飛。
5、作品展示。
看看誰的草地小草最多了?
師幼共同欣賞。
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用到許多標志,這些標志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安全息息相關。因此特設計了本活動,讓幼兒認識并了解它們的作用,自己設計制作各種各樣的標志,并將與幼兒園生活有關的標志張貼在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規(guī)則意識。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做一個善于觀察的有心人。
2、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的一些常見標志,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協(xié)助帶孩子再生活中觀察常見的安全標志。
2、各種常用標志、圖片若干。
3、布置好的"安全標志圖片展覽"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參觀布置好的"安全標志圖片展覽"
2、請幼兒講講知道的安全標志有哪些?什么形狀、什么顏色?表示什么?
3、引導幼兒認識幾種主要標志。
(1)、防毒標志提問:這是什么標志?表示什么?提醒我們注意什么?告訴幼兒貼有這個標志的物品是有劇毒的,千萬別亂動亂用。
(2)、防觸電標志提問:這是什么標志?哪些地方有這個標志?表示什么?最后告訴幼兒,貼有這個標志的地方我們不要用手摸,更不能進去玩,要遠離這個地方。
(3)、防火標志提問:這是什么標志?小朋友應該怎樣防火?萬一發(fā)生火災,怎么辦?貼有這個標志的地方不能隨便點火,一個小火星就能引起火災,也要遠離這個地方。
4、識標志競賽。
(1)、出示不同的場所圖,讓幼兒為其貼上相應的標志。
(2)、哪些地方可以貼上"禁止煙火"、"當心火災"等標志。
5、讓幼兒練習搶答,答對者獎星星一顆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家庭的房間、設施,以及它們的用途。
2.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喜愛的房間及設施。
3.進一步體會家的溫馨,萌發(fā)對家庭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帶一張家的照片,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房間或設施拍照。
2.操作材料。
活動重點及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房間的設施。
活動難點:各個房間的用途。
審美元素:
家是每個孩子最熟悉,最喜歡的地方,在幫助孩子們了解家庭的房間、設施,以及它們的用途中讓幼兒進一步體會家的溫馨,萌發(fā)孩子們對家庭的熱愛之情。
活動過程:
一、用家的照片引出活動。
1、露出家的照片的一角。
師:這是哪里呀?請小朋友來猜一猜?
2、逐步擴大照片露出的部分,直至幼兒了解家里的環(huán)境布局。
3、用照片和操作材料,幫助幼兒了解家里的環(huán)境布局。
師:我們每人都帶了家的照片,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喜歡的房間或東西呢?你為什么喜歡他們,請你說說原因。
4、教師小結
有的人喜歡臥室,因為回家累了,可以躺在軟軟的床上休息;有的人喜歡廚房,因為廚房里有噴香的`飯菜……
二、欣賞兒歌《我的家》,體會家的溫馨。
師:我們都有一個溫馨的家,家中除了舒適的房間和有用的東西,還有什么人?我們來欣賞兒歌《我的家》;“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媽媽,還有我這個小娃娃,親親熱熱在一起,我們都愛這個家。”
三、游戲“建構我的家”
師:我們都愛自己的家,現在每人都用小積木來建構自己的家吧!
幼兒利用小積木搭建一個“家”,教師提醒幼兒搭建臥室、客廳、廚房、衛(wèi)生間等。對能力強的幼兒,鼓勵他們在房間里搭建一些簡單的家具。
四、教師評價:表揚在建構活動中積極動腦動手的幼兒。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蔬菜的切面進行拓印裝飾車子,體驗用特殊工具創(chuàng)作所帶來的樂趣
2、鞏固對顏色的認識,初步感知彩色(五顏六色),培養(yǎng)良好的色彩感覺
二、活動準備:
錄像、剪好的`各種車子、蔬菜頭、顏料等
三、活動過程:
。ㄒ唬┮鹩變夯顒有∨d趣
1、看錄像
師:“上次老師帶大家一起去看了什么?(馬路上的車子)有什么車子?(小汽車、卡車、公共汽車、自行車、摩托車等)
師:“今天小熊也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份禮物,讓我們來看看(說說都有些什么顏色的車子?)”(紅、黃、白……)
師:“五顏六色的車子在馬路上開,真熱鬧。所以小熊想帶我們小朋友一起去玩”
2、錄像延續(xù)
師:“咦!我們再來看看這條馬路,你們有沒有發(fā)現不一樣的地方?”(沒有車子)
師:“這條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一點都不熱鬧,你們有沒有辦法讓它熱鬧起來?”(引出制作車子,使馬路變熱鬧)
師提問:“你想做什么顏色的車子?”(我想做…顏色的車子)
。ǘ┭b飾車子
1、師:“老師知道,我們小朋友的小手本領都很大,現在我們來自己找個空位置表演一下!
2、幼兒操作,老師指導,同時把幼兒的作品拍下來
3、幼兒自己將作品固定在板上
。ㄈ┱褂[作品
1、師:“我們小朋友的本領真大,做出了這么多好看的車子,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
2、邊放照片邊提問:
“這是誰的車子?是什么顏色的?是幾號車”
3、師:“把你們的作品向客人老師介紹一下”
4、聽音樂模仿開車子,活動結束。
小班教案 篇6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詞匯“變大”和“變小”。
2、能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大”和“小”。
3、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的情感,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準備:
米老鼠頭飾一個,魔術棒一根,魔術杯一個, 小魔術棒若干,故事圖片四張。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
1.以“米老鼠”變魔術的形式引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借助圖片,引導幼兒邊聽故事邊回答問題。
提問:米老鼠的“魔術棒”有什么本領?米老鼠是怎樣說的`?
3.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二、游戲:“木頭人,變變變!
1、教師交代游戲名稱及玩法。
玩法:教師與幼兒一邊拍手,一邊念:我們都是木頭人,一起跑跑變變變,大大大!(當念到“大大大”時,幼兒自由夸張地做“大”的肢體動作。)我們都是木頭人,一起跑跑變變變,小小小。(動作與“大”的相反。)
2、組織幼兒游戲,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大和小”。
三、遷移游戲經驗
1、如果你有“魔術棒”,你想讓哪些東西變大或變小? (個別提問)
2、幼兒自由探索。
幼兒每人手持一根“魔術棒”,在周圍環(huán)境中尋找自己希望改變的物體(自由結束)。
《米老鼠的“魔術棒”》教案和反思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幼兒練習畫弧線。
探索、發(fā)現生活中小魚的多樣性及特征。
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每一個幼兒一張畫有魚缸的紙、各色蠟筆
活動過程
1、展示畫紙引出主題:用講故事的形式激發(fā)幼兒畫畫的興趣,如:魚缸里有一條魚,它很孤獨,想找朋友,你們愿意幫它找到朋友嗎?
2、示范講解畫小魚。
3、虛手空中作畫。
4、提出作畫要求。
5、幼兒作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6、介紹幼兒作品。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對弧線掌握得較好,有一定的作畫能力,但魚的身體畫得不怎么圓,是扁的,我的范畫上有向右游和向左游的小魚,有的幼兒很能干,有畫向上游和向下游的魚,且在最后介紹作品時說我的魚想游上去找朋友,效果很不錯。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的教案06-12
小班教案03-23
(精選)小班教案07-24
(經典)小班教案07-24
小班教案(經典)07-25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小班《過橋》的教案09-29
小班手的教案11-13
小小班教案07-28
小班健康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