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常用[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辨別生活中幾種不同的聲音。
2、初步了解同一種物體,由于數(shù)量、材質(zhì)的不同,發(fā)出的聲音也是不同的。
3、在玩玩、搖搖瓶子過程中,體驗探究聲音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好聽的聲音》。
2、圖標:大鼓和小鼓。
3、小瓶人手一個,小盆每組一個,黃豆若干,軟硬糖果若干。
活動過程:
一、辨別生活中的聲音。
1、聽聲音:(以寶寶早晨的生活背景)笑聲--雞鳴--盥洗--汽車--問候(老師好)。引導幼兒說出笑聲、動物的叫聲、聽水聲進行猜想、說出馬路上的'汽車聲等。
。 師(1)寶寶們,今天有這么多的客人老師來我們教室做客,你們知道為什么?是來找耳朵最靈的寶寶,那我們來比一比,聽一聽,誰的耳朵最靈。
這是什么聲音呀?你知道是誰的笑聲嗎?(你們猜對了,這是小寶寶夜里睡覺做夢發(fā)出來的笑聲。)(圖片寶寶)
(2)天亮了,聽聽看媽媽叫了哪個小動物去叫醒寶寶呢?(大公雞)(我們來看看是不是大公雞)還有哪些動物是會叫的。浚ㄓ變耗7拢⿻械男游镞有很多很多,下次也請它們幫忙來叫醒小寶寶。
(3)寶寶被叫醒了,你們聽聽,現(xiàn)在小寶寶在干什么?(洗手圖片)
。4)洗好手,吃好飯,寶寶準備坐車去上幼兒園啦,這個車子在馬路上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呢?馬路上除了這個聲音之外還有什么也能發(fā)出聲音?(摩托車,自行車)
2、小結:我們的身邊有這么多好聽的聲音,馬路上也還有好多好多,真的非常好聽。
二、把黃豆裝進瓶子里,根據(jù)裝豆子的數(shù)量區(qū)分聲音的不同。
。1)到了幼兒園里,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啦,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好玩的呢?(出示空瓶子)
。2)聽聽這個瓶子有聲音嗎?(沒有),那你有什么好辦法能讓瓶子發(fā)出聲音呢?(幼兒嘗試讓瓶子發(fā)出聲音的方法:碰碰手、碰碰椅子、放東西到瓶子里等。拍拍拍,瓶子有聲音,碰碰碰,瓶子有聲音)
。3)老師有一種辦法和你們不一樣,我搖搖瓶子就會有聲音,(出示裝有少量黃豆的瓶子搖一搖)問,你的瓶子也搖搖有聲音嗎?如果我們在瓶子里裝點豆子,瓶子能發(fā)出聲音嗎?我們一起來試試看。
(4)現(xiàn)在我們的瓶子寶寶有都有聲音了嗎?老師想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瓶子來學學這兩樣東西,看看,這是什么?(大鼓和小鼓)
。5)現(xiàn)在我們的瓶子寶寶就來學大鼓和小鼓的聲音:
大鼓--我是一只大鼓,我的聲音很大,咚咚咚咚咚。
小鼓--我是一只小鼓,我的聲音很小,咚咚咚咚咚。
。6)大鼓的聲音很大,它是怎么發(fā)出來的呢?小鼓呢?(大鼓力氣用的大,小鼓用的力氣小)
小結:原來,大鼓要用大一點的力氣,小鼓要用小一點的力氣。
(7)師:小朋友們看,老師這里有兩個瓶子寶寶,一個瓶子里面裝了很少的豆子,我們來聽聽看像大鼓的聲音還是小鼓的聲音。另外一個里面裝了很多的豆子,我們也來聽聽看。
小結:原來豆子要多放些,但是不能放滿,力氣大一些就是大鼓的聲音了。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會自己探索制作"小鳥入籠"玩具,能正確把握小鳥身體的比例。
2、會玩小鳥入籠玩具,發(fā)現(xiàn)轉(zhuǎn)動速度與小鳥入籠的關系,體驗視覺暫留現(xiàn)象的奇妙。
活動準備:
每組一個制造好的"小鳥入籠"玩具,硬卡紙、筷子、彩筆、膠水、其他會轉(zhuǎn)動的玩具。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小鳥入籠"玩具,給小朋友變個魔術,吸引幼兒制作興趣。
2、教師將"小鳥入籠"玩具每組放一個,請幼兒自由探索制作方法。
。1)在一張硬卡紙上畫上小鳥,重點指導幼兒畫小鳥時要掌握身體的比例。提醒幼兒給小鳥圖上漂亮的顏色。
。2)在另一張紙上畫鳥籠,在兩張紙的中間夾上筷子粘貼在一起即可。
3、引導幼兒玩玩具,雙手來回搓動筷子,即會出現(xiàn)小鳥入籠現(xiàn)象。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手的轉(zhuǎn)動速度與小鳥入籠的關系,體驗視覺暫留現(xiàn)象的'奇妙感受。
活動延伸:
教師出示更多會轉(zhuǎn)動的玩具,引導幼兒到區(qū)域中去玩,了解不同玩具轉(zhuǎn)動的秘密。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了解花的用途。
2.在活動中使幼兒進一步萌發(fā)愛花、護花的意識。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花的秘密
2.ppt課件:春天開什么花
3.幼兒繪畫和制作“花”用的材料及蠟筆。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感知花的美。
課件演示
1.教師:小朋友春天是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春天會開很多漂亮的花,
你們知道有哪些花在春天開嗎?
。ㄗ層變核伎,互相說一說)
2.課件:春天開什么花
引導幼兒觀看課件,知道有哪些花在春天開放。
迎春花
櫻花
水仙花
玉蘭花
喇叭花
二、觀察發(fā)現(xiàn),感知花的用途。
1.教師:漂亮的花除了供人們觀賞,還有什么用途呢?
2.課件演示
。1)這是什么花?(金銀花)
仔細看看金銀花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幼兒了解金銀花的用途:
金銀花是一種藥材,金銀花可以制作飲料,還可以制作中藥。
(2)這種漂亮的花叫什么名字?(玫瑰花)
玫瑰花可以做什么用呢?
。倒寤ǹ梢怨┤藗冇^賞,玫瑰可以入藥,可以制酒,還可以配置各種甜食品。)
。3)讓幼兒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互相說一說菊花。
。ń處煟壕栈ǖ淖饔镁栈ú栌斜Wo眼睛的作用菊花對治療眼睛疲勞、視力模糊有很好的療效。)
。4)有誰認識這是什么花呢?(桂花)
教師介紹:桂花很香,桂花可以做成桂花糖,桂花醬,桂花糕,很好
吃。桂花茶的清香還有提神功效呢。
有一句詩: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就是介紹桂花的香味比喻能香飄云外呢。
(5)花還可以做什么?
用花做好看的裝飾品,清香空氣,可以美容……
三、創(chuàng)造花的藝術品
1.教師:你想不想用花做禮物送給別人?
2.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制作、繪畫,《花的禮物》
3.幼兒描述自己的作品。
四、情感激發(fā)
你覺得花的用處多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花?
。◥刍ā⒆o花教育)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影子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獲得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jīng)驗。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發(fā)對這一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3、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操作活動,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求知欲望。
二、活動材料:
1、彩色紙剪的各種物體形象,立體玩具和影子棋盤。
2、白紙、手電筒、膠水若干,記錄紙人手一份。
3、無影燈圖片若干張。
三、活動過程:
1 以談話活動“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兒探索欲望。
師: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樣的嗎?
師:今天我們準備了四組材料玩影子,而且這四組材料都不一樣,你可以選擇喜歡的材料玩一玩、畫一畫,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幼兒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與光線的關系。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個別幼兒演示并介紹記錄結果)
師:(整理記錄)當光線位置變化了,影子會變;當物體位置變化了,影子同樣會變。
(示圖一)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示圖二)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經(jīng)驗,玩“影子棋盤”。
玩法:幼兒兩人一組,分別選擇紅方、藍方。輪流把中間的水彩筆的影子照在對方的棋盤標志上,影子的最遠處停在不同的標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數(shù),比一比誰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種運用。
師:影子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對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們什么時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動:踩影子。
6、親子活動:制作影子鐘
四、注意事項
為了活動的效果,活動教室的窗戶最好用防紫外線的窗簾進行遮擋。
五、知識背景材料:
影子產(chǎn)生條件: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大班科學優(yōu)質(zhì)課:動物的防身絕招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yōu)質(zhì)課:動物的防身絕招
預設目標:
1、發(fā)現(xiàn)動物為了生存而采取的幾種自我保護方法。
2、萌發(fā)探索動物奧秘的興趣。
3、通過身體表演進一步加深對動物自我保護方式的認識。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
2、小動物頭飾,用縐紙編成的“尾巴”,吸吸果凍瓶4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捉迷藏。
1、我們一起來玩?zhèn)捉迷藏的游戲,我數(shù)1、2、3小朋友躲起來。
2、討論: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師小結。
二、隱身妙招
1、了解小動物的隱身妙招。
師:小動物們也在捉迷藏,請小朋友仔細找一找,然后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動物,它躲在了哪里?
。ㄓ^看課件:枯葉蝶飛到樹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鉆到草叢中的動畫。)
2、 身體表演:枯葉蝶飛到樹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鉆到草叢中。
3、這些動物有什么樣的保護自己的本領?
小結:隱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動物為了保護自己更好生存,它們身體的顏色與斑紋,與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十分相近,用來隱蔽自己不被敵人發(fā)現(xiàn)。
4、啟發(fā)幼兒講述還知道哪些動物具有隱身的本領?
三、討論動物的防身絕招。
1、你知道動物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2、觀看課件。在觀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提問:你看到了哪個動物,它是怎么保護自己的?
。ㄖv出一種,點擊出現(xiàn)相應字寶寶和相應動物的頭像)
盔甲:烏龜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氣:黃鼠狼
裝死:狐貍
3、討論:還有哪些動物也用同樣的方法保護自己的?
小結:小動物們很聰明的,想了許多辦法來保護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們真是能干的小動物。
四、表演防身術。
教師出示各種動物頭飾,幼兒回答是誰?是用什么方法保護自己的?
現(xiàn)在我們來玩?zhèn)游戲,小朋友可以變成任何一種小動物,戴上頭飾跟著音樂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來了,怎么辦呢?你就要用你變的小動物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看誰模仿得最像!
大班科學活動:小小橋梁設計師
綜合活動:小小橋梁設計師
教學目標:
1、通過幼兒自己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培養(yǎng)幼兒有順序、有耐性的良好觀察習慣和敏銳的觀察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認識、探索生活中常見事物蘊含的科學原理的興趣。
3、通過幼兒自己操作,培養(yǎng)幼兒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小神童電腦軟件、橋梁展示圖、紙、筆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小熊家門前有一條小水溝,它正在那發(fā)愁不知怎么辦才能過對岸,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熊想個辦法嗎?小熊的好朋友機靈猴也幫它想了個法子,我們一起聽聽是什么法子?和我們想的一樣嗎?
二、邊看小神童軟件邊提問:
1、機靈猴和小熊來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橋?在古代人們用什么來建造橋梁的?小熊喜歡嗎?為什么?
2、機靈猴和小熊又來到了哪一座橋?趙州橋是用什么來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樣?趙州橋和竹橋有什么區(qū)別?
3、它們來到了現(xiàn)代看見了什么橋?鋼筋吊橋的用什么來建造的?鋼筋吊橋在結構上有什么特別之處?鋼筋吊橋起到什么作用呢?你們現(xiàn)在見過哪些鋼筋吊橋?
4、看完了鋼筋吊橋,它們又看了什么橋?現(xiàn)代立交橋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來建造的?它對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現(xiàn)代立交橋?
5、除了機靈猴介紹我們認識的古代竹橋、趙州橋和現(xiàn)代的鋼筋吊橋、立交橋外,你們還見過哪些橋呢?
6、我們一起進入電腦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橋梁。
三、我們看了這么多橋梁,你們最喜歡哪一座橋?為什么?
四、小熊現(xiàn)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橋,我想請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橋梁設計師幫助小熊設計一座橋,好嗎?
五、幼兒設計橋梁。
六、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他的設計作品,最后一起送給小熊。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 設計意圖:水結冰、融化、水蒸氣變成水珠的經(jīng)驗、溶解的秘密, 沉與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議幼兒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qū)⑿¤F釘放在積木上等。沉與浮 2(立起來的木棍):將小木棍放入水中,發(fā)現(xiàn)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塊橡皮泥,或釘上一根大鐵釘,都能使它立起來。 活動目標:使用多種材料,玩水的過程充滿和有趣。 活動材料:飲料管、紙、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積木、塑料、菜葉、小瓷器、竹片、鐵釘、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動過程:下午天氣熱,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豐富,但給出一個條件,每人只給一盆水,要節(jié)約用水,用完就沒有了。用水管連接水的有3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組、用礦泉水瓶蓋扎洞來射水有3組、做水簾洞1組、沉浮和自定義玩法有幾組。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組;佘馨蕊、張俊騫、覃芷珊、盧藝文、班學佳 *這幾個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個杯子連接起來,慢慢地將一杯紅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發(fā)現(xiàn)杯里的紅水通過連接飲料管子流到另一個水杯,3杯水慢慢變紅了,孩子們高興極了,飲料管子傳送水耶,3杯紅水第一次出現(xiàn)流動成水平,水不流動了。 *又觀察,張俊騫提出,加水才行,邊說邊給其中一個杯加水,佘馨蕊:水從管子流過去了,3杯紅水又第二次流動成水平,水又不流動了。 *老師提醒小朋友想辦法讓一杯水高一點,觀察會怎樣。盧藝文從旁邊小菜園里取兩塊土,和班學佳一起把一個杯子墊高起來,紅色的水又流動了。 *就這樣反復做做學學。覃芷珊用手指攪拌水,紅水沒有原來這樣紅了,變淡了。 *老師說:為什么水會流過去呢?盧藝文說:水要斜坡才行。 比較水位高度與流的快慢之間的關系,體會水由高處往低處流的特性。體會水的多少和顏色深淺變化的關系。
【實驗觀察 : 第四階段】鏡子分身術
幼兒園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鏡子的特征以及會反射的道理。
2.觀察理解隨著兩面鏡子之間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數(shù)就越多。
趣味練習
準備活動
[自由選擇活動-科學領域]- Big eye small eye活動紙- 鏡子分身術(鏡子里有幾個小朋友呢?)
活動內(nèi)容
【導入】
1.觀看多媒體資料【鏡子分身術】,推測兩個鏡子對照可以看見很多個物體的原因。
- 照鏡子的時候你看到過好多個自己嗎?
- 在哪兒看到的?
- 同時用兩個鏡子照的話,為什么能看到那么多個物體呢?
【展開】
2.觀看實驗視頻【鏡子分身術】,說說實驗目標,實驗順序和備品。
- 今天我們要做的實驗叫什么?
- 做實驗的時候都需要哪些東西呢?
- 利用鏡子的特征,觀察在鏡子的折射下能看到多少個物體。
- 看一看實驗順序 。
1)把兩面鏡子的背面用膠帶粘起來。
2)在鏡子中間放一個球。
3)觀察一下鏡子折射出的球的數(shù)量。
【活動1:把兩面鏡子的距離拉遠】
3. 觀察兩面鏡子之間的距離變遠的話,球的個數(shù)有什么變化。
- 把兩面鏡子粘在一起,中間放一個彩球。
- 鏡子折射出來的球有幾個?
- 鏡子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的話,鏡子里的球的數(shù)量有什么變化?
【活動2:把兩面鏡子的距離拉近】
4.觀察兩面鏡子之間的距離變近的話,球的個數(shù)有什么變化。
- 兩面鏡子之間距離拉近。
- 鏡子里有幾個球呢?
5. 說說鏡子之間距離的變化,球的個數(shù)有什么變化。
- 鏡子之間變遠和變近的時候有什么不同呢?
- 為什么球的數(shù)量會不同呢?
【結束】
6. 實驗結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動紙- 鏡子分身術(球越來越多)寫一寫實驗結果。
活動評價
- 對于鏡子特征的理解以及觀察的積極度進行評價。(jy46.com)
教師活動相關信息
鏡子有反射的特征。利用兩面鏡子看物體的時候,隨著兩面鏡子之間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數(shù)就越多,所以就會看到更多的物體。利用同樣的原理,用兩面鏡子制作一個潛望鏡,看一看不能直接看到的事物。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多變的天氣》
幼兒園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觀察氣象的興趣。
2.了解常見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情況。
3.知道氣象與我們生活的關系,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活動準備
課件、表格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了解氣象與軍事的關系。
1.讓幼兒先來欣賞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個非常聰明的人叫諸葛亮,他利用天氣在3天時間造了10萬支箭,是怎么辦到的呢?
2.讓幼兒通過故事思考諸葛亮是怎么知道會有霧天呢?
二、了解常見的和惡劣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
1.除了霧天,你們還知道哪些常見的天氣?
2.了解一些惡劣的天氣情況。并觀看課件。
3.你們是怎么知道天氣情況的?
。ǘ绦、電視、報紙等)
4. 欣賞一段天氣預報,了解天氣預報的主要內(nèi)容。
(天氣、溫度、穿衣指數(shù)等)
四、了解天氣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1.趣味問答
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大的關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們。
。1)高溫天怎樣避暑?
。2)雷雨天怎樣維護自身?
。3)雨天出門準備些什么?
五、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1.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該關心天氣情況,根據(jù)天氣變化學會維護自身。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氣、溫度、溫馨提示3欄。
2.請小朋友來當一當氣象員,在表格上記錄一下天氣。
科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自由探索活動了解紙的特性,感知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用處。
2、培養(yǎng)幼兒探索的興趣和愛惜紙張,變廢為寶,尊敬勞動人民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各類紙,剪刀、筆、水等
三、活動過程:
(一)各種各樣的紙
1、看一看、摸一摸。我們身邊都有哪些不同的紙?(引導幼兒用眼睛觀察顏色的不同并用手觸摸感覺光滑與粗糙。)
2、折一折、吹一吹。(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紙的硬軟及厚薄不同)
3、]撕一撕,比一比。(引導幼兒觀察哪種容易撕破及撕紙過程中紙的變化。)
4、說一說,你還見過哪些紙?
(二)水中的紙娃娃(分組活動)
1、通過自由探索,看一看,比一比,什么紙會吸水?什么紙不會吸水?為幼兒準備各種各樣的紙張,讓幼兒將各種各樣的紙張放入水中試一試,看看哪些紙濕了,哪些紙不會濕。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分類,并作記錄。
2、比一比:教師為幼兒準備同樣大小的各種紙張,讓幼兒將紙分別放入水中,比一比什么紙吸水快,吸水強?
3、比一比:鼓勵幼兒將紙折成各種各樣的.船,放入水中,看哪艘船在水中停留的時間最長?
。ㄈ┙涣饔懻,分享同伴的經(jīng)驗。
引導幼兒交流探索的過程與結果,探索紙的用處,交流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
(四)情景感知體驗理解。
觀看錄象,向幼兒介紹紙的發(fā)明者,造紙的過程,激發(fā)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對科學家的崇敬之情。
說一說:我們應該怎樣愛惜紙張?
。ㄎ澹┖猛娴募堉企w育玩具。
教師提供多種紙制玩具,有紙棒、紙球、報紙等,讓幼兒自由選擇玩具,進行探索創(chuàng)新,教師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玩法。
教師引導幼兒合作玩。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特種車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對于中班幼兒來說,磁鐵并不陌生,老師貼掛圖時經(jīng)常用到。在孩子們的眼里,磁鐵是很神秘的東西,有著神奇的力量。磁鐵能夠吸鐵的特性決定了它備受幼兒青睞。特別是在區(qū)域活動的時候,小貓釣魚的玩具和磁性教具,幼兒們總是愛不釋手,但是他們大都只是單純的玩耍,還沒有知識的建構。針對幼兒對磁鐵的這種興趣,我設計了這一活動。試圖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幼兒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發(fā)現(xiàn)并揭示磁鐵能吸住鐵制品的特性,建立有關磁性原理的粗淺概念。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探索,充分感知磁鐵能吸住鐵制品的特性。
2.能用記錄、言語的方式表述探索的結果。
3.能積極參與探索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4.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操作探索,充分感知磁鐵能吸住鐵制品的特性。
難點:能用記錄、言語的方式表述探索的結果。
活動準備
鉛筆、積木、橡皮、回形針、鐵釘、紙片小魚、梳子、硬幣、勺子、鐵夾子、 磁鐵、記錄單、磁鐵魚竿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出示盤子里的材料,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請你看一看盤子里有些什么?請你玩一玩盤子里的東西,看看你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呢?
二、基本部分
(一)、自由探索,激發(fā)幼兒興趣。
1.幼兒自由操作探索,教師巡回觀察。
2.教師與幼兒交流討論。
3.教師小結:剛才在玩的時候,小朋友發(fā)現(xiàn)磁鐵能吸住別的東西。
(二)、引導幼兒探索磁鐵的特性。
1、出示記錄單,了解記錄方法。
2、幼兒第二次操作,教師巡回指導觀察。
3、請記錄完的幼兒想個辦法將記錄單貼到黑板上,并和旁邊的'小朋友講一講磁鐵能和誰做朋友。
4、教師與幼兒共同觀察、討論記錄結果。
5、教師小結:原來磁鐵能跟鐵做的東西做朋友,磁鐵只能吸住鐵做的東西。
。ㄈ⑻峁﹩栴}情境,擴展幼兒經(jīng)驗。
1、出示游戲材料,引導幼兒思考。
。1)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釣魚游戲,教師出示有磁鐵的釣魚竿、和紙做的小魚。
。2)請小朋友想一想、試一試,用個什么辦法可以把小魚釣起來,你可以請盤子里的材料來幫幫忙。
2、幼兒第三次操作,教師巡回指導發(fā)現(xiàn)。
3、分享交流。
。1)你的小魚釣起來了嗎?你用了什么好方法?
(1)請您邊說邊演示一下。
4.教師小結。
剛才大家都想出了好辦法把魚釣起來的,原來你們是用磁鐵能吸住鐵制品的辦法把魚釣起來的,真會動腦筋。
三、結束部分
分組自由活動。
四、延伸部分
請把魚放在泥工板上,想一想,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小魚游起來呢?下課以后你們再去試一試。
教學反思
活動評析及活動反思:
活動評析:
1、引導幼兒自由探索,讓幼兒有充分的操作時間,因此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而且在活動過程中,我們并不進行直接指導,而是強調(diào)讓幼兒通過直接與材料的交互作用,去發(fā)現(xiàn)、思考、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
2、引導幼兒在操作的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并有目的地記錄磁鐵能吸住鐵制品現(xiàn)象。引導過程一一轉(zhuǎn)化為問題,因為問題情境對幼兒來說沒有嚴格的約束,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主動探索。
3、在最后一各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并不過分關注幼兒到底掌握了哪些磁鐵的原理,而是注重幼兒在探索過程中的自信心、獨立性及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啟發(fā)幼兒運用已有的關于磁鐵的經(jīng)驗進行遷移、創(chuàng)造。
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并不是把現(xiàn)成的科學結論告訴幼兒,而是使幼兒成為渴求了解世界的探索者和發(fā)現(xiàn)者。我們的科學教育,就是要提供豐富的材料,營造寬舒的心理環(huán)境,在做中學,在做中思考讓幼兒在探究中驚異科學,在持久、深入地探究過程中建構科學經(jīng)驗。《綱要》指出“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境,讓所有的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币虼耍瑸榱俗層變赫J識磁鐵,我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可供操作的實驗材料,而且在活動的過程中,不進行直接的指導,而是強調(diào)幼兒在與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去發(fā)現(xiàn)、思考、解決各種問題。
當然在這次教學活動中出現(xiàn)的不足就是準備的磁鐵數(shù)量不夠充分。是極個別幼兒玩得不夠盡興,在今后教學中將會做得更完善。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嘗試種子發(fā)芽試驗。
知道春種秋收,種子在春天發(fā)芽
知道種子發(fā)芽需要的條件:溫度、水分、陽光、空氣。
活動準備
黑板畫種子發(fā)芽過程。
花盆、種子;空紙殼箱
活動過程
1、老師實驗;將一粒黃豆種子種在花盆里,在放入紙箱 里。
提問:這粒種子能發(fā)芽嗎?為什么?
小結:種子發(fā)芽需要陽光。
提問:如果把這盆放入冰箱里會發(fā)芽嗎?
小結:種子發(fā)芽需要溫度。
師:如果有了陽光、溫度種子就會發(fā)芽嗎?對了,必須澆水就象小朋友一樣,每天必須喝水才會長大。
師:你知道種子是怎樣長大成一株植物的`嗎?老師出示黑板 畫讓小朋友了解植物發(fā)芽長大的過程長大。
小結:種子發(fā)芽需要一定外界條件氧氣、溫度、水、陽光。
2、游戲:《種子發(fā)芽》,用肢體語言演示植物生長過程。
活動延伸
老師將種子種在花盆里放在教室一角,讓小朋友觀察種子發(fā)芽過程。
科學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并探索走出簡單的迷宮。
2、觀察圖片,猜測杜里和莎里的心理感受。
能力目標:能大膽、準確、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情感目標:
1、能感受爸爸媽媽溫暖的愛,珍惜爸爸媽媽的愛。
2、對探索感興趣。
二、活動重難點
1、觀察圖片,猜測杜里和莎里的心里感受
2、理解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三、活動準備:幼兒已經(jīng)進行了一課時的`學習,對故事情節(jié)大致了解;《我們?nèi)ヌ诫U》PPT;音樂《杜里和莎里》
四、活動過程
。ㄒ唬┯變菏煜きh(huán)境,和客人打招呼。
。ǘ⿲虢裉炖蠋煄砹艘皇缀寐牭囊魳罚黄饋砺犅牥。
提問:
1、小朋友聽聽里面唱到了誰?
2、他們要去做什么?
3、探險是去做什么?
教師總結:探險是說去一個從沒有去過的陌生地方,去發(fā)現(xiàn)新鮮好玩的東西、或去體驗不同的生活。探險可能有危險。
4、杜里和莎里為什么要去探險呢?(盡量讓幼兒回憶,教師可適量播放相應PPT)
5、你們覺得杜里和莎里的爸爸媽媽會同意嗎?
爸媽可能會擔心小朋友吃不好、穿不暖、會遇到危險
6、你覺得杜里和莎里會怎么對爸爸媽媽講呢?
(三)小朋友想去探險嗎?那我們今天就和杜里和莎里一起去探險吧!
1、播放PPT-黑熊腳印迷宮
提問:是什么樣子的,怎么走出來呢?(電腦上操作一遍)
2、PPT森林迷宮及第12-13面。
提問:
1、為什么說杜里和莎里是勇敢的孩子?
2、他們走出了迷宮心情怎么樣?
3、爸爸的背是什么樣子?
3、PPT第14-17面
提問:拿不定注意了,杜里和莎里是怎么想的?
4、播放PPT第18-19面
沙漠是什么樣子的??
5、一起找到水源
6、PPT第22-23面。提問:杜里和莎里又遇到了什么危險?沙洞是什么樣子的? 有沒有人幫助杜里和莎里?
7、PPT第26-29提問:雖然有鍔魚迷宮,可是他們不在害怕為什么呢?
8PPT第30-31面。提問:
1、觀察圖片,你看到了誰?
2、杜里和莎里想到了什么食物?
3、爸爸媽媽在干什么?
師總結:不管什么時候,什么情況,爸爸媽媽都在等著我們,給我們好吃的,愛我們。
9、杜里和莎里終于找到了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我們一起來聽聽吧。家總是溫暖的,爸爸媽媽那么愛我們 ,那小朋友要怎么對爸爸媽媽呢?
總結:杜里和莎里在探險中遇到了那么多的危險,但他們都不害怕,小朋友也一樣,遇事要多動腦筋竟、想辦法。生活中有許多的好玩的秘密。我們一起去探索吧。(播放音樂結束)
科學教案 篇8
本課主要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玩蹺蹺板為切入點,進一步認識、探究有關平衡的科學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能用觀察、體驗和已有經(jīng)驗對杠桿尺平衡做出假設性解釋;能通過觀察、實驗等方式認識杠桿尺的平衡原理。
2、善于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關心人們運用杠桿平衡的技術成果;愿意與人合作與交流;
3、知道杠桿尺的平衡條件;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現(xiàn)象。
活動準備
支架、杠桿尺、直尺、鉤碼、蠟燭、設計表格。
活動過程
游戲?qū)耄?/strong>演示“蠟燭蹺蹺板”實驗。
談話:這是一個有趣的“蠟燭蹺蹺板”游戲,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誰的發(fā)現(xiàn)多?
學生:他的左右兩端不斷地蹺起來。
師: 你在生活中玩過類似的游戲嗎?他為什么一會兒蹺起來一會兒有落下來呢?
探究活動:
活動一:感知蹺蹺板的平衡,提出問題
出示書中圖片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圖片,看他們有什么不同。
。ńo學生足夠的時間,然后組織學生交流)
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有趣的現(xiàn)象,也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問題,總之大家都想知道蹺蹺板平衡的辦法
活動二:探究使蹺蹺板平衡的辦法
1、討論探究方案
(1) 提出活動紙想:請大家結合你的生活經(jīng)驗猜測一下怎樣才能使杠桿尺保持平衡。
(2) 學生討論后組織匯報。
。3)教師小結:同學們的預測都有可能,但還不是結果,要知道這些預測是不是正確,還要驗證,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預測,結合桌上的材料,以小組為單位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
。4) 學生小組討論,制定方案。
學生匯報交流。
2、進行探究實驗
。1) 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同學們已經(jīng)做好了實驗的準備工作,現(xiàn)在可以動手、試一試,看誰的.方法多,發(fā)現(xiàn)多?誰的記錄詳實?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與學生共同探究,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及空間。
3、 交流實驗情況即發(fā)現(xiàn)
活動三:找生活中的平衡現(xiàn)象
師:在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規(guī)律,請大家看這段資料(雜技演員走鋼絲等)
師生交流:你還知道生活中有哪些類似這樣的現(xiàn)象?
誰能用我們了解的蹺蹺板的道理,揭示剛上課時“蠟燭蹺蹺板”的奧秘。
拓展活動:
師:這節(jié)課同學們探究了有關平衡規(guī)律方面的知識,你打算用它來干什么?
學生交流。
出示關于平衡的小玩具,鼓勵學生在課下做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玩具。
板書設計:
蹺蹺板
物重
左右一樣
距離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3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0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1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1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科學教案(優(yōu)選)07-23
科學教案【合集】07-22
(合集)科學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