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美術教案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根據竹筒不同形狀,運用多種材料大膽地在竹筒上進行創(chuàng)意裝飾。
2、體驗竹筒創(chuàng)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材料工具:顏料、毛筆、瓶蓋、紐扣、吸管、毛線、塑料袋、竹筒、雙面膠、剪刀等。
2、范例:花竹筒。
活動過程
1、認識竹筒,簡單介紹班里用竹子做成的生活用品,如:竹墊子、竹籃子、竹盤子等。讓孩子了解竹子在我們生活中的用處。
2、談話導題!袄蠋熛胗眠@些竹筒來打扮我們的`教室,可是覺得就這樣又不好看,怎么辦呢?”
3、幼兒討論,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
4、出示范例,引導幼兒欣賞。
師:“剛才小朋友都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打扮竹筒,老師也設計了自己的花竹筒。瞧,好看嗎?你們知道老師用什么辦法來裝飾的嗎?”(引導幼兒觀察老師的裝飾方法)
一個是用顏料畫的圖案裝飾的:另一個是利用生活材料裝飾的。
5、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創(chuàng)意制作——“花竹筒”,教師觀察指導。
明確活動要求:
(1)顏料不要蘸太多:
(2)裝飾時,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3)保持教室的整潔和衛(wèi)生:
(4)安靜地在自己位置上裝飾,不要走來走去。
6、作品欣賞。
延伸活動:和幼兒一起用“花竹筒”打扮教室。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長城的相關知識,嘗試用語言形容長城。
2.會用線條繪畫正面人物,并嘗試表現“登”上長城后的簡單動態(tài)。
3.體驗集體作畫的樂趣,增進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長城圖片。
2.長城背景圖兩張。
3.紙,筆。
活動重點:
會用線條繪畫正面人物,增進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難點:
積極大膽表現“登”長城的.簡單動態(tài)。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看圖片。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長城)長城在哪兒?你覺得長城像什么呢?
小結:這是長城,長城在我們中國的北京,長城很長很長,像長長的龍,像彎彎的面條,還像?
【評析:出示長城的圖片,引起孩子們的注意,班上的孩子都沒去過長城,對長城又多了一份興趣,愿意去觀察、了解長城。】
2.教師示范。
師:小朋友們登過長城嗎?你們想和誰一起去?老師也想和我的爸爸媽媽一起去。
畫出爸爸媽媽的正面上半身,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如何用線條表現正面人物,只畫人物的上半身,以及在長城上的動態(tài)(在長城上可以舉旗、氣球、花、冰糖葫蘆等物品,也可以拍手,表現高興的樣子)
【評析:引導幼兒回憶如何畫人物,在會畫人物頭部的基礎上,教授他們畫人物的上半身,知道下半身的身體被城墻擋住了。】
3.幼兒繪畫。
師:老師還想帶著小朋友一起去登長城,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帶幼兒排隊到桌子旁,站著完成畫軸。幫助有困難的幼兒,盡量畫出2—3個男孩和女孩。有能力的幼兒在畫完人物后,可以指導他們添畫一些簡單的背景,讓畫軸更生動。
【評析:畫軸的空間比《幼兒畫冊》的大,但是孩子們畫的人物一般都比較小,而且是畫上半身,構圖比較難把握,幫他們先示范一到兩個人物形象,并引導他們畫大一點,背景是次要的,但添畫一些效果會更好!
4.總結評價。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讓這么多人和我們一起登上長城,真熱鬧!登完了長長的長城,讓我們休息一下吧!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體會不同工具所畫出的線條特色和美感,用富有變化的線條描繪形象。 過程與方法目標:嘗試畫出輕重、粗細、疏密、快慢、虛實等不同變化的線條描繪形象,體會線條的不同表現力、節(jié)奏感和豐富的表現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線條傳達出的不同美感,感悟作者的性格、偏好及微妙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不同工具所畫出的線條特色和美感,嘗試畫出輕重、粗細、疏密、快慢、虛實等不同變化的線條,表達出作者微妙的情感,體現性格和偏好。
教學難點:學生用富有變化的線條描繪形象,體驗線的豐富表現力。
教學設計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都用什么工具畫畫? 生:(學生回答)
師:今天老師用一樣特殊的工具來畫,你們能看出我畫的是什么嗎?(老師出示綢帶)老師就用這根帶子作為畫筆來畫,你們邊看邊猜老師畫的是什么?(師舞動綢帶畫波浪、山脈、龍卷風、河流、漩渦等)哪位同學也想上來試試?我們猜猜他畫的是什么?(請學生上臺表演)這些舞動的線條是不是很神奇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體會一下這神奇的線條,感受線條的魅力。(揭題)
設計意圖:老師利用綢帶代筆畫出各種豐富的線條能激發(fā)學生好奇心,點燃他們學習的熱情,讓學生上臺舞動綢帶描繪形象能進一步讓大家感受到線條豐富的變化,為下面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欣賞大自然中的線條,感受線條的魅力
師:說到豐富、美麗的線條,在我們生活中、在自然界就有許多,一起來欣賞。(課件)
1. 這是城市中的高樓大廈,直直的線條給你怎樣的感覺?
生:學生回答(引導學生說出直直的線條向上伸展,有一種挺拔堅韌向上的感覺)。
2. 堅硬的.山石上居然有這么美麗的線條,由于形態(tài)不同帶給我們的感覺還不一樣,誰來說說?
生:學生回答(引導學生感受畫面,左邊的線條粗粗細細,溫柔舒展,右邊的卻曲曲折折,有粗糙、堅銳的感覺)。
3. 這是樹木年輪和漩渦的線條,它們都是一圈一圈,從中心擴散出去,但卻給了我們什么不一樣的感受?
生:學生回答(感受年輪是凝固的線條,漩渦的線條給人旋轉的動感)。
4. 這是城市立交橋的夜景圖,這些流暢彎曲的線條讓你想到什么?生:學生回答(彎曲流暢的線條充滿了活力,讓我們感到這是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 師:同學們,除了剛才我們欣賞到的,你們還發(fā)現生活中有哪些漂亮的線條,誰來說一說? 生:學生回答(柳樹的枝條、水的波紋、流線型汽車、雨絲、斑馬、海螺花紋等)。 師:通過欣賞交流我們一起來總結下線條有哪些形態(tài)特征?(課件) 生:學生回答(引導學生回答線條有粗細、長短、疏密、曲直的不同形態(tài))。
師:這些長短、粗細、曲直不同的線條都是線條的魅力。(長短、粗細、疏密、曲直)老師邊說邊板書。
三、學生第一次作業(yè)
1. 師:同學們,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根據我們總結的知識,你能用手上的筆簡單地畫一畫剛才我們見到的不同線條嗎?隨便用繪畫工具畫,線條的變化越多越好,(每個學生的工具不一樣)2分鐘時間。
2.作業(yè)反饋。
師:剛才同學們使用不同工具來描繪線條,這些線條給人的感覺是否一樣,來欣賞下。(老師把學生用不同工具勾畫的線條在投影儀上展示,請學生說感受,主要重點分析不同工具畫的線條特點,發(fā)現不同工具畫出的線條可以帶給人不同的美感)
(炭筆:松軟層次豐富,有輕重、深淺、粗細變化。水彩筆:顏色純凈,粗細、深淺變化不明顯,線條邊緣光潔。鉛筆:層次清楚、刻畫細膩、質感逼真。)
四、教師范畫
師:同學們,其實咱們畫中國畫的毛筆如果畫在宣紙上那線條變化可豐富了,看老師的筆先蘸上水,筆尖上蘸一點墨畫出的線條會有怎樣的變化?如果老師運筆的速度變一下,執(zhí)筆的方式不一樣看看線條還會產生怎樣的變化?
生:老師示范,學生回答(引導說出有濃淡、干濕、虛實、枯潤的變化并板書)。
師:在外國人的眼中我們的毛筆是非常神奇的,它有非凡的表現力。其實畫家是最善于用這些變化的線條來描繪作品,來欣賞一下。(課件)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范畫,學生對水墨畫工具描繪線條的變化會有更直觀的了解感受,對不同工具表現不同線條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學會用這些技能技法來描繪、裝飾自己的作業(yè),解
決本課的難點。
五、欣賞
1.師:這幅是元代大畫家趙孟頫的作品《秀石疏林圖》,趙孟頫是古代著名的書畫家,他的圖畫對于線條的運用十分講究。我們仔細來找一找這幅畫上的線條有何特點?我剛才示范的線條的變化,你能找出來嗎?(畫家是將書法筆法融入繪畫中,畫面線條有枯潤、濃淡、粗細、虛實的對比,展現了中國畫非凡的表現力和迷人的魅力)
2.師:這幅作品吸引你嗎?有趣在哪里?它乍一看好像線條有點亂,但亂中有序,富有動感。它是美國當代畫家凱文?歐森畫的鋼筆速寫,畫家抓住大提琴演奏家的動態(tài)特征,用看似凌亂的線條,畫出了樂手的動感以及酣暢激動的情緒,情感表現非常到位。
3.師:這兩幅作品是素描,一幅是荷蘭畫家倫勃朗的《大象》,還有一幅是德國畫家珂勒惠支的《人物》。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它們畫面的線條各有什么特點?(輕松隨意的線條準確地抓住了大象的外形特征,表現了質感。用輕重、粗細、濃淡、虛實、明暗不同的線條表現出了物體的空間感. 六、欣賞音樂,學生作業(yè)
師:同學們,欣賞了那么多作品,現在我們一起來放松一下聽一段音樂,請你們都舉起雙手隨著旋律的變化來打節(jié)奏,思考下音樂語匯的哪些內容與線條的虛實、輕重、流暢等豐富變化特別相似。引導學生感知(音樂的旋律變化起伏、音調的高低、節(jié)奏的快慢與線條的虛實、輕重、流暢等特點很相近)(課件)。
師:要不怎么說藝術是相通的,音樂和線條都可以表達人的情感,你們看這幅畫就是繪畫大師安東尼·塔皮埃斯的作品,多么富有個性的畫面,通過它我們能感受到畫面線條表達了作者的主觀情緒等抽象的內容。
設計意圖:藝術是相通的,音樂的感覺也可以通過美術的語匯來表現,這樣做既豐富了學生的體驗又讓他們覺得有趣好奇。通過引導學生想象線條的特點與音樂語匯的共同點并用語言描述,可以進一步感知線條的魅力。 七、欣賞學生作業(yè)
師:大師的作品固然精彩,同學們的作業(yè)也不賴,我們來欣賞他們是怎樣用線條來畫畫的。(課件)
1. 這張作業(yè)是一幅什么畫?誰可以用我們學到的知識來描述。(學生回答)師:能找到虛實、粗細、枯潤、濃淡變化的線條嗎?這位同學用豐富的水墨線條,描繪了近處的樹和遠處的房子,一派鄉(xiāng)村美景。
2. 再看這張,看出來用了什么工具?(炭筆),用炭筆畫的同學可以學一學她是怎樣用線條表現的,中間的虛實、輕重變化很是精彩。
這張作業(yè)是同學用鉛筆畫的寫生花卉,流暢的線條富于變化,讓我們感受到了花朵的勃勃生機。
八、學生作業(yè)
師:接下來的時間就交給你們,我們看一下作業(yè)要求:請你用手中的工具在規(guī)定時間內,用富于變化的線條描繪一幅簡單畫面,內容自定(人物、動物、風景都可以)。
九、作業(yè)反饋
學生把完成的作業(yè)貼上展板,可以自評、互評、點評。(要引導學生結合線條的形態(tài)、特征、畫面的內容進行點評,可以評價自己的也可以是同學的,還可為同學提出些建議。說說畫面上吸引你的是哪些線條?變化體現在哪里?)
十、結束語
今天大家用充滿魅力的線條描繪了我們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也表現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這些有趣的線條也在打扮著我們的生活。(課件)你們看,向空中發(fā)散的禮花給我們帶來節(jié)日的喜慶,螺旋形的蚊香是老師童年的記憶,流線型的椅子簡潔漂亮,你們看這就是利用漩渦線條旋轉的形態(tài)設計的樓梯,它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還裝扮了我們的生活。生活中的線條無處不在,點綴著我們的生活,希望大家多去發(fā)現學會欣賞。
作業(yè)要求
用手中的工具在規(guī)定時間內,用富于變化的線條描繪一幅簡單畫面,內容自定(人物、動物、風景都可以)。
美術教案 篇4
總課時數:11.12
課型:設計·應用
造型·表現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認識年歷的藝術特點,年歷的作用及組成部分。學習設計、繪制年歷。運用已學過的知識進行綜合練習,培養(yǎng)協(xié)作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年歷的組成要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及設計制作能力。
教學難點:
月份版面的內容及排列,色彩的搭配。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教學儀器、各種各樣年歷、1-12月份日期表、四開紙、展板。
學生:各種繪畫工具、手工制作材料:臘光紙、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引導階段
交流課前觀察結果,師同時出示相應的資料,請生說出這些年歷的特點。
明確年歷組成的要素。
二、發(fā)展階段
1、請生思考:你要用什么方法來制作年歷,從而引出幾種方法講解,示范。
(形式上、要素上、排列上、色彩上)
2、欣賞書本范圖,小組討論用什么形式來表現本組月歷。
通過觀察、思考、討論設計草圖。嘗試運用多種手法表現。
三、生分小組練習,師巡視指導
作業(yè)要求:
1、每小組合做一個月份的年歷卡。
2、手法不拘、構圖合理、新穎,色彩鮮艷。
綜合練習,培養(yǎng)協(xié)作學習能力。
四、作業(yè)評價
把作業(yè)貼于展板,選出較好的作業(yè)并和生一起說說這些作品的優(yōu)點及你們最想學習的地方。
五、教學小結與延伸
1、點撥本課教學活動要點。
2、欣賞更多樣式的年歷,如臺歷、專題年歷,以開拓視野,拓展創(chuàng)作能力。
教學后記:
第二節(jié)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是什么節(jié)嗎?元旦也叫新年,再過幾天就是20xx年的元旦了,在這新年即將到來的時候,人們心里都有一個美好的祝福,祝福自己的親人和朋友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更多的收獲,生活更加美好幸福。每到這個時候,家里就會換一本新的年歷。你們見過年歷嗎嗎?想看看嗎?
二、作品展示,激發(fā)情趣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自己制作的年歷,請仔看,它們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隨展示貼在黑板上)
1、樹葉貼畫,干花貼畫
這是什么?(小金魚)用什么做的?(樹葉)
這又是什么?(美麗的小花)
這些是把樹葉采集回來后,先壓平,陰干,再拼成各種美麗的圖案,貼在卡紙上制成的。
2、 吹塑紙貼畫
這是什么呀?(兩只美麗的小孔雀)
哪這一張上又是什么呢?(三只仙鶴)
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吹塑紙)
這些年歷是把吹塑紙剪成各種造型,再拼貼在卡紙上制成的。
3、線織相框
這個漂亮的相框是這樣成的,先把圓形的`吹塑紙或卡紙剪出齒輪來,把你喜歡的照片貼在中間,再用細毛線沿斜角繞在齒輪上。毛線的色彩可以豐富一些,相框的背面還可以貼上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或是小英雄的照片
4、卡紙畫:(梅花鹿和小松鼠0
看,這兩個好朋友在說什么呢?大家來猜一猜。(學生發(fā)言0
這張賀卡是用彩色筆直接在卡片紙上作畫制成。
5、布貼畫:(蝴蝶、柳樹)
仔細看看,這是什么?用手摸一摸,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這些年歷漂亮嗎?喜歡嗎?同學們想不想自己也做一張漂亮的年歷呢?其實啊,更漂亮的年歷還在你們自己的手中呢。
我們剛剛看的這些年歷,它們都是用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些材料做成的,這些材料其實都很容易收集,以后大家要注意積累,這樣做起來才會比較方便。
三、制作賀卡今天我們先學習在卡紙上直接畫畫做成的年歷,其它的我們以后再慢慢學習。
1、拿出卡紙,開動腦筋,畫上你最喜歡的圖畫,再寫上日期,給老師、親人和自己的好朋友送去你的祝福,他們能收到你親手做的年歷,一定會非常高興的。
2、學生活動:畫畫、貼畫
3、寫上日期和祝福的話語。
4、小組交流:看一看,比一比,誰的年歷最漂亮。
5、展示做得好的年歷。
四、說想法說一說你的年歷想送給誰?為什么要送給他?學生討論:因為我愛他,他關心我,所以我要送給他。向學生滲透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最寶貴的,我們要珍惜這份純樸的愛。
五、小結
老師、同學和父母關心我們,我們更應該愛他們,讓我們一起唱一首《新年好》獻給他們,表達我們最美好的祝福。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中國結實物、多媒體
2、學生準備:60厘米長的彩繩兩根,五厘米長的彩繩一根,鑷子(或錐子)、強力膠(或打火機)、剪刀等。
教學重、難點:
繩與繩之間的打結
教學過程:
。ㄒ唬┱故窘榻B,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中國結(實物、錄象圖片等)。
2、提問:這些造型各異、色彩斑斕的飾物是什么?你在哪里見到過中國結?你了解中國結嗎?
3、介紹中國結的.由來、特點及其用途。激發(fā)學生對中國結的濃厚興趣,導入新課。(檢查材料、工具的準備)
。ǘ┳詫W討論,講解演示
1、中國結是怎么編制出來的?
2、你能參照圖示一步步編出鞭炮結嗎?試著編編看,提出你覺得困難的地方,在小組里議一議。
3、講解并演示重點、難點。
a.編結材料中的一根五厘米長的短線繩是做什么用的?編結時怎樣插入、固定它?b.演示說明“井”字互套,直至線繩全部編完(可用粗繩演示或多媒體說明)。c.怎樣收尾?歲收尾時的操作有什么要求?一定要注意什么?
d.如何將各人編結好的“鞭炮”組合成“一串鞭炮”?
(三)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編結操作時(可伴輕音樂),小組內同學間互教互學;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fā)現問題,啟發(fā)、鼓勵學生互助合作,想辦法解決難題。
。ㄋ模┰u價拓展
1、小組自評、互評各人編的單個“鞭炮”,根據評價結果填上“☆”。
2、展示評價各小組的“一串鞭炮”,頒發(fā)團體優(yōu)勝獎。
3、思維拓展。
a.如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交替互套穿編,“鞭炮”柱體會呈現什么形狀?b.可不可以用三根(六股)、四根八股繩來編呢?“鞭炮”柱體又會有什么變化呢?課后試試看!
4、課外活動:參照技術信息提供的閱讀材料,或自己創(chuàng)新設計編結自己喜愛的中國結。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了解美術的特點和主要功能。
(2)認識美術欣賞的意義、作用及其學習方法。
2、情感目標:激發(fā)、增強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教學重點:
美術的特點和主要功能。
課型:概述課、新授課。
教法:講解法、引導式教學等。
學法:“聽、看、想、講”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自我介紹。(讓我們一起將高中美術進行到底)
2、高中美術課的特點:
小學、初中美術課注重操作,培養(yǎng)實踐、動手能力。
高中美術課的重點是藝術鑒賞課,提高鑒賞能力。
3、課程安排:
高一:中國美術欣賞
高二:外國美術欣賞
二、展開教學:
“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到美術,你想到什么?”
學生回答。(旨在了解學生對美術的了解程度。)
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引導出美術的分類:
按制作方法:繪畫、雕塑、建筑、工藝。
按作用功能:
純美術:繪畫、雕塑
實用美術:建筑、工藝
美術自身的特點:
(1)通過獨特的藝術語言創(chuàng)造可視的藝術形象。
獨特的藝術語言:線條、形體、色彩、明暗、空間、構圖等。
(2)藝術形象的創(chuàng)造借助物質材料的運用。
、冽R白石的蝦——生宣紙水墨容易滲透,能產生豐富的筆墨變化。
、诠畔ED的雕塑《維納斯》——潔白無暇的大理石。
③物質材料——建筑、工藝品、現代工業(yè)產品。
(3)由于地域、政治、經濟、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等不同,中西方美術存在著不同:
中國的傳統(tǒng)美術,從強調形神兼?zhèn),逐漸發(fā)展到以抒發(fā)作者主觀感受的寫意為主,主要運用以線造型的手法,在繪畫中表現色彩和時間、空間方面,具有自己獨特的方法。
以歐洲為主的西方傳統(tǒng)美術,崇尚寫實,主要運用以明暗造型的'手法,具有欣賞人體美的藝術傳統(tǒng)。
定義“美術”:
也稱造型藝術或視覺藝術。它是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通過造型等手段,創(chuàng)造出的具有一定空間和審美價值的視覺形象的藝術。
美術的主要功能:
(1)教育功能
(2)認識功能
(3)審美功能
(4)娛樂功能
三、小結:
人類歷史是漫長的,美術星空是豐富而綺麗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讓我們一同到美術殿堂中,穿越時空隧道,去欣賞、領略、感受人類歷史上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
美術每發(fā)展一步,都是人們不斷創(chuàng)造所取得的,有了創(chuàng)新,才有美術的前進,人類的發(fā)展。
四、課堂討論、作業(yè)布置:
“如果我來上高中美術課……”
五、教學后記:
1.引導學生認識到鑒賞除了需要“經驗”之外,還要具備相關的“知識”。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門道”通過學習與實踐才能達到。在教學中,根據教材中的實例進行分析,確信“知識”的價值。只有在這一課學習中為學生樹立了這一價值觀,以后的學習鑒賞活動,才能學得有意思、有效率,才能掌握鑒賞的能力。
2.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聯(lián)系學生九年義務教育中美術學習的經歷與經驗,“溫故而知新”。要善于啟發(fā)學生回顧初中的學習內容、熟悉的作品。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引導他們進一步深入學習。
3.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習慣,幫助學生獲得鑒賞活動的樂趣和成功感。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對鑒賞活動的認識。從而了解與確立鑒賞活動的意義及價值。如能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則更好。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學習用兩種顏色均勻地給一件事物涂色。
2、通過看圖形顏色推理的方式,以及涂色操作活動,進一步感知色彩的組成。
3、感知三原色組合成新色彩的神奇,樂意參與猜測游戲活動。
4、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提供一張線條畫操作材料,每組的操作材料可以不一樣,例如:樹葉、花朵、茄子、菠蘿、裙子等,人手三支紅、黃、藍彩色筆。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3、圖片:一片綠樹葉、一片橙色樹葉、一串紫色的葡萄。
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閱讀圖畫故事《找朋友》,感知三原色的變化。
教師:紅黃朋友在一起變出了什么顏色的東西?
藍黃朋友在一起變出了什么顏色的東西?
紅藍朋友在一起變出了什么顏色的東西?
完整地講述故事。
二、看圖形顏色:猜一猜。
教師分別出示一片綠樹葉、一片橙色樹葉、一串紫色葡萄。
教師:它是什么顏色的?你知道綠樹葉(橙樹葉、紫葡萄)是由哪兩種顏色變出來的?
三、幼兒操作活動《變一變》。
介紹變色要求:看一看操作材料上有什么?想一想,你想把它變成什么顏色?請你用兩種顏色進行涂色,提醒幼兒不要涂到輪廓的外面。
幼兒操作活動,教師進行語言指導。
四、讓幼兒自主觀看同伴的作品,請個別幼兒上來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作品,講述自己是怎么變色的。
五、教師進行簡單的'評價,并對幼兒積極認真參與的態(tài)度給予表揚、鼓勵。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07-20
(經典)美術教案07-28
[精選]美術教案07-27
美術教案[精選]07-21
(精選)美術教案07-22
《蘋果》美術教案01-24
兒童美術教案07-28
創(chuàng)意美術教案07-23
紋樣美術教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