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教案合集[7篇]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美術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嘗試運用側鋒的手法表現(xiàn)小學生穿雨衣的外形特證。
2、激發(fā)雨天勇敢堅持上學的積極情感。
【活動準備】
1、孩子前期經(jīng)驗:
與孩子們一起說說、看看、比較過雨衣,了解雨衣的作用、外形特點。
在前期活動中幼兒對用側鋒表現(xiàn)的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2、環(huán)境材料創(chuàng)設:
音樂、雨衣
毛筆(大、小)國畫顏料、繪畫紙、背景、小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根據(jù)故事情境幼兒進行猜測為什么小黑樂壞了,進入主題。
故事情景——星期一早晨,小黑睡了一大覺醒來,突然發(fā)現(xiàn)外面下起了傾盆大雨,這可把他樂壞了
關鍵提問:為什么把小黑樂壞了?
2、揭示原因:原來是因為下雨天就能穿上媽媽給他買的那件漂亮的新雨衣去上學。
二、講解示范
過渡語:看,這件就是小黑的新雨衣
1、教師示范:選擇用喜歡的顏色,用中鋒畫出三角形的雨帽
(1)雨帽
關鍵提問:猜猜這是雨衣的哪個部分?
小結:小黑的這件雨衣的雨帽是三角形的,還有很多不一樣形狀的雨帽呢。
(2)五官
2、身體(重點示范,感知側拉的方法)
(1)提問:小雨帽的下面是什么呢?
過渡語:今天我們要用一種新的.方法來畫出雨衣的身體部分看看仔細哦。
(2)教師示范
(3)介紹側拉的方法
關鍵提問:剛才老師的手腕怎樣了?
小結:原來,小手腕轉一轉,毛筆就想躺在了紙上一樣然后上下上下來回拉,就叫做側拉。
(4)幼兒徒手示范
指導語:我們伸出小手一起試試看,小手腕轉一轉,上下上下來回拉,穿上雨衣上學去。
(5)個別幼兒示范
指導語:請在斷墨的地方接著畫,小手腕轉一轉,毛筆姐姐躺下來,上下上下來回走,穿上雨衣上學去。
關鍵提問:看看雨衣上面怎么了?
小結:這些白洞洞沒有墨的地方是水墨畫的特點叫做“飛白”,就像雨衣上白白的小水滴。
3、教師示范
(1)紐扣:
(2)雨鞋:
關鍵提問:小學生穿的雨衣上還有甚么呀?(紐扣),除了雨衣還穿了甚么呢?(雨鞋)
小結:我們可以用黑色炫彩棒把紐扣和雨鞋畫上。
三、幼兒創(chuàng)作繪畫
過渡語:有多的朋友也想要一件雨衣,因為他們都像小黑一樣的勇敢堅強,不怕風雨,做一個能準時的上學、不遲到、不逃學的好學生,我們一起幫助他們吧。
提出要求:
1、上學的路上有許多的小學生,大家想一想要給這些朋友穿件什么樣的雨衣,想好再動筆。
2、可略加一些背景(小雨滴、小水坑、人物手的不同動作)(說明:添加背景使畫面豐富)
觀察重點:
1、是否能夠用小手腕轉一轉,躺下來的側拉的方法。
2、幼兒是否能夠合理構圖。
四、交流分享
關鍵提問:誰來說說那件雨衣最漂亮?
小結:每個穿雨衣小學生都很勇敢,即使下大雨也會堅持早早上學,是個勇敢的小學生。
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武術動作畫出相應的簡筆畫。
2.在欣賞武術動作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出各種不同的武術簡筆畫。
活動準備:
磁帶、男兒當自強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做武術操今天,我們把以前學過的武術動作編到我們的'音樂里好嗎?
要求幼兒聽音樂節(jié)奏有力地做動作。
2.把動作畫下來。
。1)上次我們學習了武術中的基本動作“馬步?jīng)_拳”,誰愿意上來做一下,并把動作要領說出來。
。2)今天要給你們出個難題,誰愿意上來把這個動作畫出來?要求只用簡單的線條很快就畫出來。
。3)幼兒自由繪畫這個動作。
3.教師講評幼兒的作品。
你們覺得誰畫得既簡單又能讓我們一眼就看出做的什么動作。
4.設計我喜歡的武術動作線條人。
教師:請你來設計,你想設計一個什么樣動作的武術線條人?先想好動作,并把它做出來,然后去創(chuàng)編。
5.展覽幼兒作品。
請幼兒向同伴介紹一下自己的創(chuàng)意。說說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聽聽同伴的想法,然后請幼兒看武術線條人做動作。
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喜歡方格子老虎為別人著想的情節(jié)。
2、在游戲不同的節(jié)拍中,體驗韻律的樂趣,感受方格子老虎帶給大家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課件格子方格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發(fā)觀察講述興趣
師:今天應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帶來一個故事。叫《方格子老虎》,你覺得有什么疑問嗎?
幼兒回答
師:那怎么回事呀?怎么會有老虎是方格子的呢?
幼兒回答
二、欣賞繪本聽故事
1、故事的名字叫《方格子老虎》,這是一只剛剛出生的小老虎,和其它普普通通的老虎是沒有兩樣的,一只新出生的小老虎[出示PPT2]
2、和其它的虎爸爸和虎媽媽一樣,虎爸爸和虎媽媽剛剛做了爸媽,高興的不得了,忙進忙出,忙的不可開交,虎爸爸興沖沖的跑出了房門,它要為小老虎買一罐油漆,黑色的油漆,原來一般的小老虎剛出生的時候是沒有條紋,都是爸爸媽媽用油漆畫上去的,等大了以后就長出條紋了,虎爸爸來到了商店,虎爸爸想讓自己的寶貝變成一只與
眾不同的老虎,一般的普通老虎的條紋都是橫條紋,虎爸爸決定為自己的兒子畫上豎條紋,這樣就顯得自己的兒子與眾不同了。
3、可是虎媽媽說,我的兒子本來就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沒有必要在條紋上與眾不同,可是爸爸說,畫豎條紋,媽媽說,畫橫條紋,它們說著說著就吵了起來,越吵也生氣,終于吵累了。
4、它們氣呼呼的上了床,虎爸爸豎著睡,戶媽媽橫著睡
5、可是小老虎看著爸爸生氣了不快樂它的心里很難過,你們家里有這種情況嗎?爸爸媽媽和家里的`其他人也有像他們一樣吵的不開心嗎?
除了爸爸媽媽還有誰會吵架呢?
幼兒回答
所以在家里,都會吵架,可是吵架總是不快樂的,生氣的,小老虎看見爸媽吵的很生氣,他心里很難過,它悄悄的下了床,它想有什么辦法能讓它們快樂起來?
你的家人吵架,有什么辦法然它們快樂起來呢?
幼兒回答
師:生活中我們有很多辦法能讓它們不吵架,看看小老虎用了什么辦法呢?
6、小老虎悄悄的下了床,它用黑色的油漆在自己的身上畫了豎條紋,滿足了爸爸的愿望,又畫上媽媽想要的橫條紋,這又滿足了媽媽的希望,所以第二天當爸爸媽媽起床的時候它們驚呆了,真是太棒了,小
老虎變成了一只與眾不同的方格子老虎,爸爸媽媽很快就和好了。
7、方格子老虎在學校里還帶給了許多人與眾不同的快樂,它讓它的同學們在它的身上下五子棋,與眾不同的方格子老虎還讓它的伙伴在它的身上玩跳房子的游戲,它們覺得快樂極了。[出示PPT10]這些游戲你們會玩嗎?
方格子老虎的身上還可以玩造房子的游戲,造房子游戲很快樂,要不要體會這個快樂?
三、做跳格子游戲:
1、老師念童謠
與眾不同的方格子老虎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有一首童謠,什么是童謠?
幼兒的回答:好聽的兒歌。
這首童謠是這樣唱的,跳格子,造房子,造好房子生兒子。你們會念嗎?
2、念童謠自主跳格子
師:這個游戲怎么玩呢?催@里就是小老虎身上的格子,請你們一邊念童謠,一邊跳格子,童謠念完了,你看看跳了幾個格子,這一個格子就是一間房子,最后看看你跳了幾個格子,就是造了幾間房子。
3、念童謠按規(guī)定跳格子
我說下游戲的要求,兩個人一起玩,可有的商量,每兩個人拿一張方格子老虎身上的格子,聽清楚了嗎?
幼兒嘗試。邀請部分幼兒點著格子圖念童謠。
4、看看都造了幾間房子,14間,16間,15間,13間......上臺展示這些房子是怎么造出來的。
5、師:還能造得更少嗎?你們能造出八間房子嗎?去造造試試哦!上臺展示這些房子是怎么造出八間房子來的。
6、念童謠按規(guī)定跳格子:
師:現(xiàn)在請你們念完童謠只造4間房子。
幼兒嘗試。
師:還能造得更少嗎?
7、增加難度跳格子:
師:不出聲數(shù)數(shù),一共有幾格?(16格)讓幼兒嘗試,念完童謠造16間房子。
四、故事的結尾:
1、這個游戲有沒有帶給你快樂呢?好多朋友都在方格子老虎身上玩各種各樣的游戲,它帶給了大家與眾不同的快樂,可是在學校里,老師也在方格子老虎身上做數(shù)學研究,樂趣無窮,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方格子老虎,因為他帶給了大家與眾不同的快樂,可是有一天下大雨了,方格子老虎渾身淋的濕漉漉的回到了家里,爸爸媽媽看見小老虎身上的方格子不見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出示PPT13、14]幼兒回答。
2、“??只留下橫條紋??這是怎么回事?”
它身上只剩橫條紋了,因為它的橫條紋已經(jīng)長出來了,它已經(jīng)長
大了,方格子老虎在給大家?guī)砼c眾不同快樂的同時,它已經(jīng)長大了,它有一點沮喪,有一點難過,它覺得自己跟普通的老虎一樣了,沒什么兩樣,但是在爸爸媽媽的眼里,它還是那只與眾不同的帶給大家快樂的老虎。[出示PPT15]
3、屏幕上出現(xiàn)一只豎條紋的老虎。
這是動物園里兩只真是的老虎,你看這兩只真實的老虎是什么條紋的?是豎條紋,可是故事里說普通的條紋是橫條紋的,這是怎么回事呢?
4、與眾不同很簡單,只要一個動作。
因為它站起來了,所以與眾不同只需要一個動作就可以,與眾不同的快樂也只需要一個動作就可以了,你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快樂呢?我的思考:認知線抓住了核心點——最后結束部分恰到好處地點題。
五、結束離場
大班美術教案 篇4
目標:
1.進一步熟悉和理解《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內(nèi)容,了接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2.會區(qū)分故事中不同的情節(jié)內(nèi)容,知道其先后順序。
準備:
1.白紙裁成32k,數(shù)量6倍于幼兒人數(shù)。
2.事先熟悉《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內(nèi)容。
3.水彩筆,油畫棒
過程:
1.回憶故事《小蝌蚪找媽媽》的主要情節(jié)。
(1)播放錄音,師幼共同跟著錄音講述故事。
(2)提問:小蝌蚪剛生下來是什么樣子?
小蝌蚪把哪些動物當成自己的媽媽了?
小蝌蚪找媽媽,先碰到了誰?后來又碰到了誰?;最后它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嗎?
2.討論:怎樣制作連環(huán)畫?
(1)師:我們能把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變成一本連環(huán)畫嗎?
(2)怎樣來做連環(huán)畫呢?
、佼嫻适。每張紙畫一個故事情節(jié),有幾個情節(jié)就畫幾張紙。
、诎旬嫼玫.故事內(nèi)容按照先后順序排列并寫上頁碼。
、垩b飾封面。選出故事中最有代表性的角色,畫在封面上,讓別人一看就知道這本連環(huán)畫告訴我們的是什么故事,寫上自己的名字。
、苎b訂。
3.幼兒繪畫,制作連環(huán)畫,老師巡回指導,給予及時的幫助。
4.分享交流。幼兒拿著自己制作的連環(huán)畫到小班給弟弟妹妹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活動反思:
合作是當今社會人與人交往時的一項重要的技能,大班期間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行為是十分重要的,在平時的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雖然有了合作的意識,但是在活動中還不能很好的進行合作,因此我設計了本節(jié)活動;顒又杏變耗芊e極的參與,通過回憶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制作連環(huán)畫書--引導幼兒討論和同伴合作的具體方法----幼兒合作制作連環(huán)畫書。整個過程幼兒都能積極的參與其中,體驗了合作的重要和合作制作圖書的喜悅,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效果好。
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吹泡泡游戲,觀察同伴吹泡泡時的姿態(tài)和表情,體驗吹泡泡過程帶來的快樂。
2、嘗試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自己和同伴吹泡泡時的情景。
3、有序轉版,細致檢查,養(yǎng)成耐心、細致的好習慣j
活動準備:
l、幼兒有繪畫人物的經(jīng)驗,知道人物的基本結構。
2、課件:幼兒吹泡泡時的照片多幅。,
3、8K鉗㈣紙一張,8K白板紙兩張,復寫紙,夾子,筆,剪刀,膠水,膠滾,油墨等。
活動過程:
1、播放幼兒吹泡泡時的照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自己和同伴吹泡泡時的姿態(tài)和表情。
(1)教師:你看到小朋友吹泡泡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頭是怎么樣的?手是怎么樣的?手里拿著什么?
(2)教師:小朋友吹泡泡時的姿態(tài)有什么不同?有小朋友抓泡泡嗎?是怎么抓的?
(3)教師:吹泡泡時你們高興嗎?從哪單看…來的?
2、教師交代要求,幼兒創(chuàng)作:
(1)教師:今天我們要畫小朋友吹泡泡。你想畫和準一起吹泡泡?
(2)有序轉版,均勻印制。
要點提示:
1)重點:吹泡泡時的不同姿態(tài)以及情緒、情感的表現(xiàn)。
2)以問題的方式提醒幼兒轉版時注意版子的色彩不同。
3、展評幼兒作品。
教師:你最喜歡哪一幅?他畫了什么?小朋友是怎么吹泡泡的?吹泡泡的時候心情怎樣?小朋友是怎么表現(xiàn)的?
活動建議:
☆活動廷伸 能有序地剪貼,并巧妙運用間隔、累加的方法豐富版面。嘗試制作簡單的背景底版(幼兒平時制作的),并將作品中主要人物粘貼在背景的合適位置上。
☆區(qū)角活動 在教師的幫助下,拓印較大的作品。
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繪畫《熊貓》
教學目標: 1、教會幼兒如何使用圖形繪畫熊貓。
2、教育幼兒保護熊貓。
3、通過繪畫活動豐富幼兒想象力,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
教學準備: 熊貓拼圖一幅,范畫一張,紙,彩筆人手一組,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入課題:
1、猜謎引入:
像熊比熊小,像貓比貓大,
愛吃鮮竹筍,家住竹林里。
2、根據(jù)幼兒回答引出繪畫課題。
二、授課:
1、出示范畫,提問引導幼兒說出熊貓的形體特征:
小朋友們仔細瞧,看看我身上藏著哪些圖形寶寶,它們分別是我的什么部位?
2、請幼兒說說熊貓的喜好“喜歡吃什么?喜歡玩什么?”
師根據(jù)幼兒回答,適當在范畫上添上動態(tài)熊貓。
3、結合教材進行德育:
熊貓寶寶是我們的國寶,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貴動物,小朋友一定要保護它,愛護它。
4、根據(jù)兒歌,師示范畫法;(幫熊貓畫張相)
我是一只大熊貓,
請你先畫我的頭,它是一個大圓圈,
耳朵是個半圓形,長在頭頂?shù)膬蓚龋?/p>
眼睛是個橢圓形,在我可愛的.小臉上,
鼻子是個小圓圈,它在這個位置上,
請別忘了我的嘴,長在鼻子的下面,是兩個美麗的小弧線,
還有我的胖身體,要和腦袋連接好,
誰來幫我看一看,看看我還缺什么?
請你幫我畫一畫,畫上我的胳膊、腿。
。1)熊貓寶寶想請小朋友們幫它畫相,小朋友們愿意嗎?請小朋友們做好準備,提醒幼兒注意繪畫姿勢。
。2)幼兒自由畫,師重復繪畫兒歌并巡回指導,同時引導幼兒進行創(chuàng)造。
。3)提醒幼兒注重畫面布局。
5、涂色:
教師提出簡單的涂色要求,幼兒自由上色。
6、講評:
對繪畫好的幼兒進行表揚鼓勵。
7、活動結束:
熊貓寶寶邀請小朋友一起跳舞,到戶外去做游戲。
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欣賞、感受顏色漸變作品中的色彩變化美。
2.嘗試用顏色漸變的技法表現(xiàn)秋天的樹林,并注意有疏有密地安排畫面。
3.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4.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畫紙、油畫棒等。
活動重點:
能夠感受顏色漸變作品中的色彩變化。
活動難點:
能夠有疏有密地安排畫面。
活動過程:
一、欣賞秋天的樹林,感受景色的美麗。
播放PPT: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地方?(對,這里是一片樹林。)你覺得它是什么季節(jié)的樹林?(秋天)你看到了什么顏色的樹葉?(綠的、黃的、紅的)
二、向幼兒介紹顏色漸變的范畫,學習漸變畫的畫法。
1.秋天的樹林真美啊!你們喜歡嗎?老師也很喜歡,老師還把它畫出來了。(PPT)你們看這幅畫上畫了什么?。跟我們平?吹降漠嬅骖伾惺裁床灰粯?你覺得哪里不一樣呢?(幼兒自由回答)小結:秋天到了,樹葉由青轉黃,還有的變紅了,這種畫畫的方法我們把它叫做顏色漸變,我們以前沒有學過這種顏色漸變的畫法,今天,我們來學一學吧!
2.你們猜猜看這幅畫是怎樣畫出來的'?請你上來試一試。(引導幼兒大膽猜測,鼓勵幼兒驗證自己猜測。)
3.教師根據(jù)幼兒操作情況,講解顏色漸變畫的技法。
先將樹葉的輪廓畫好,涂上一層顏色,再用另一種顏色涂上去。(比如:畫樹葉的時候可以先涂上綠色,再涂上黃色或者紅色。)
4.引導幼兒觀察范畫上樹林的布局。
師:小朋友,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樹一樣嗎?(幼兒發(fā)現(xiàn)這些樹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樹枝相互交叉,有的樹只能看見半棵。)
三、幼兒動手畫,教師巡視,及時給予合理的建議。
1.幼兒構思自己要表現(xiàn)的樹林的布局,要求使用顏色美觀豐富。
2.提示幼兒主線條要注意畫粗,注意整體畫面的疏密安排。
3.幼兒作畫時,教師提醒幼兒保持桌面、衣服的清潔。
四、作品展示。
1.展示幼兒作品。
2.互相欣賞并評價。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xiàn)出來的操作活動。
【大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大班教案12-13
大班美術教案03-13
大班美術教案【精選】07-29
大班美術教案(精選)07-28
大班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8
(經(jīng)典)大班美術教案07-30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07-10
大班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0
【經(jīng)典】大班美術教案07-27
大班美術教案(精選)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