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中班科學教案精選【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學教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名稱:躲在哪里?
活動目標:
1、體驗味覺,增加味覺經(jīng)驗。
2、品嘗、分辨酸、甜、苦、辣、咸的味道。
活動準備:
1、分別裝在5個杯子里味道不同的水。
2、“酸、添、苦、辣”表情圖片。
活動過程:
1、向幼兒講述“酸、甜、苦、辣、咸”的故事。
2、提問:小朋友們聽過了故事之后,那現(xiàn)在也請小朋友們來當一下大廚師,找一找酸、甜、苦、辣、咸五個朋友躲在哪里。
3、請幼兒上前來品嘗味道,并講述自己所品嘗的味道。
4、展示圖片《酸、甜、苦、辣》。告訴幼兒:“小朋友們看看掛圖上的表情,然后想一想自己品嘗之后的表情!
5、將幼兒分組后,請每個幼兒都自己品品嘗一下五種不同的味道。
6、提問:“小朋友們現(xiàn)在都嘗過了這幾種味道,那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想想自己嘗到的味道的感覺,在掛圖上把味道和相應的表情連線!
7、提問:“小朋友們今天都嘗到了哪些味道?為喜歡的`是哪種?”
8、在幼兒閱讀“愛吃甜的動物”后,提問:“小朋友知不知道有哪些動物喜歡吃甜食?它們都喜歡吃什么樣的甜食!
9、活動,請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品嘗不同的味道時候的感覺。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玩魔術瓶,熟悉各種顏色,并能自己用兩種以上的顏色調配新的顏色。
2、激發(fā)幼兒對調色活動的興趣,逐漸養(yǎng)成喜歡探究的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把自己探究的過程用簡單的方法記錄下來并能大膽地講述出來。
重點:通過玩魔術瓶,熟悉各種顏色,并能自己調配新的顏色。
難點:能調配新的顏色,并把自己探究的過程用簡單的方法記錄下來,大膽地進行講述。
準備:各種透明的塑料瓶很多、各種顏料及幼兒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透明瓶子,變魔術使瓶子里透明的水變成有顏色的水,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幼兒自己變魔術,把透明的水變成有顏色的水并探究為什么。
三、幼兒把探究的結果告訴大家。
四、教師出示記錄表讓幼兒猜其中的意思,并看教師示范如何在瓶蓋上用兩種以上的顏色調出新的顏色。
五、幼兒嘗試做“飲料”用兩種以上的顏色調出新的顏色,并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探究的過程。
六、幼兒把自己的記錄大膽地講給同伴聽。
七、各種飲料去超市活動結束。
設計意圖:
班級的區(qū)域活動我發(fā)現(xiàn)科學角的調色區(qū)每次總是人滿為患,有的幼兒還經(jīng)常為此而和同伴發(fā)生糾紛。因此結合本次的主題活動我設計了這樣一個以調色為主的玩魔術瓶的科學活動?紤]到幼兒的興趣,我把整個活動始終貫徹到玩魔術瓶當中。讓幼兒不僅僅只是簡單的.調色,而是把調色這樣一個過程放在瓶蓋上,再通過搖瓶使整瓶水的顏色發(fā)生變化,從而過度到我們一起來調飲料這樣一個游戲的情節(jié)當中,讓幼兒在玩中探究,在探究中玩……
教材分析:
調色其實是一節(jié)比較傳統(tǒng)的課,如何使傳統(tǒng)的課有一定的新意,是捆饒著我這次上課的問題。班級的角落里有許多空的飲料瓶,這是我們給手工區(qū)準備的,但我經(jīng)常看見幼兒把水灌在里面倒來倒去玩得非常的開心,于是我想是不是可以把調色這樣一個過程和瓶子結合在一起呢?讓幼兒在玩瓶子的過程中調色,又在調色的過程中玩瓶……
說重難點:
考慮幼兒對調顏色的已有經(jīng)驗水平和潛在的發(fā)展水平之間的距離,我把重難點確定為能調配新的顏色,并把自己探究的過程用簡單的方法記錄下來,大膽地進行講述。本來考慮設計一個幼兒用來記錄調色過程的表格,但由于幼兒發(fā)展水平的差距,除了第一排由教師事先設計好的兩種顏色讓幼兒來調配以外,其他的都由幼兒自己來選擇,根據(jù)他們不同的水平來調配顏色。他們可以選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來進行調配。其實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由幼兒自己的探索的過程中自己來解決的。
說過程:
一、教師出示透明瓶子,變魔術使瓶子里透明的水變成有顏色的水,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引起幼兒的興趣,并留有一定的懸念。。
二、幼兒自己變魔術,把透明的水變成有顏色的水并探究為什么。
幼兒看了教師的表演后都想自己來試一試到底是什么原因可以是水變顏色呢?可以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操作,使他們找到魔術瓶的答案。
三、幼兒把探究的結果告訴大家。
四、教師出示記錄表讓幼兒猜其中的意思,并看教師示范如何在瓶蓋上用兩種以上的顏色調出新的顏色。
這個環(huán)節(jié)首先要讓幼兒能看懂自己記錄的內容,讓幼兒知道應該如何進行記錄,把自己操作的過程用標志記錄下來。
五、幼兒嘗試做“飲料”用兩種以上的顏色調出新的顏色,并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探究的過程。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解決了活動的重難點。
六、幼兒把自己的記錄大膽地講給同伴聽。
七、各種飲料去超市活動結束。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會區(qū)分物體的厚薄,并會正確運用“厚薄”表述比較的結果。
2、能從3——5個厚薄不同的物體中,找出等量的`物體。
3、能對3——5個物體進行正逆排序。
4、使幼兒對探索厚薄感興趣。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黃瓜、胡蘿卜、百蘿卜、書、積木等若干。
活動過程:
1、引題。教師出示厚薄不同的兩本書,請幼兒比一比、說一說,哪本厚?哪本?
2、通過游戲“比一比”感知物體的厚薄。
。1)引導幼兒從座位底下拿出書和旁邊的幼兒進行比較,并能用“厚薄”表述比較的結果。
。2)找一找:請幼兒在3——5本書籍中找出一樣厚或者一樣薄的書。
2、小組操作活動。
。1)排一排:提供厚薄不同的黃瓜片、胡蘿卜片、書、積木等,引導幼兒將每類物品按從厚到薄或從薄到厚的順序排序。
(2)涂色:按圖示給圖中的物體根據(jù)厚薄的不同涂上不同的顏色。
3、運用多媒體展示幼兒操作作品。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在益智區(qū)提供厚薄不同的物體請幼兒排序;并能根據(jù)圖示進行涂色。
生活活動:在日常生活中繼續(xù)引導幼兒尋找幼兒園、家里和周圍環(huán)境中厚薄不同的物體。
小百科:厚度與同時嵌入的問題密切相關,如果兩個或更多個平面圖都共享相同的頂點集,則可以將所有這些圖形嵌入平面中,其中按照輪廓繪制為曲線,使得每個頂點在所有不同的圖形中具有相同的位置。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12-01
中班科學教案01-15
中班動物科學教案04-01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7-23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7-29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7-28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7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7-22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7-22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