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產乱老熟视頻老熟女,97在线起碰视频,麻豆Av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国产91www.

<pre id="jdrot"></pre>

<td id="jdrot"><strong id="jdrot"></strong></td>
      <pre id="jdrot"></pre>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05 12:28:5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大班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生成背景:

            在種子分類的過程中,孩子們發(fā)現了,大的種子占的地面大,小的種子占的地面小,

            他們來告訴我:“老師,這么大的種子,都放不下了,小的倒是放得下的!边@里蘊涵著數

            量守恒的數學概念,于是我們一起探究了關于蠶豆種子的數量守恒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將種子進行分類,排隊,并作記錄。

            2、探索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隊長短的關系。

            3、培養(yǎng)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養(yǎng)成愛探索、勤動腦及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種子(蠶豆、紅豆、黃豆各10顆)

            2、排隊卡片人手一張。

            3、道具鋼絲一條。

            活動過程:

           。ㄒ唬┯^察種子

            1、這里有什么?

            2、它們有什么不同?

           。ㄋ模 第一次探索: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樣的種子,排隊長短不一樣。

            1、觀察分析記錄表的記錄方法。

            2、幼兒操作記錄:要求每顆種子要挨緊,小心灑落地面。

            3、討論:為什么都是十顆,排列隊伍不一樣長。

            4、師生: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大,排列越長。

            實錄: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選取了蠶豆、花生和黃豆這三種大小差異很大的種子,認為

            靠緊排列后蠶豆排列的隊伍一定是最長,花生其次,黃豆最后,但是在幼兒操作過后,我

            發(fā)現情況并不是我預想的.一樣,有的幼兒把蠶豆豎著排隊,把花生橫著排隊,結果發(fā)現花

            生排的隊比蠶豆長。講評的時候,我故意把這個現象拿出來,引發(fā)孩子討論,發(fā)現原來排

            列方式的不同也會影響隊伍的長短。因此,承認學習方式的多元性也是教學個性化的體現。

           。ㄈ┑诙翁剿鳎焊兄笮〔煌姆N子,排列長度相同時,數量不同。

            1、觀察分析記錄表的記錄方法。

            2、設疑:請幼兒猜測如果在三條一樣長的線上用不同的種子排隊,他們用的數量會

            不會一樣多?

            2、幼兒操作記錄。

            3、討論:為什么排一樣長的隊伍時,顆粒大的用的少,顆粒小的用得多?

            4、師生:隊伍一樣長時,顆粒大的用的少,顆粒小的用得多。

           。ㄋ模┯螒颍号抨

            請部分幼兒上來排隊,每排數量一樣多,請幼兒思考為什么數量相同,排隊長短

            也不一樣。

            實錄:由給種子排隊到自己來排隊,把教學拉回了生活,這里,沒有用一點教具,

            就運用孩子的身體,就能發(fā)揮孩子多的優(yōu)勢,而不把它當作一種弊端來看。

            (五)電腦游戲:哪種種子多、少、一樣多

            1、個別猜測。

            2、集體猜測。

            反思:把幼兒又拉回到抽象的虛擬世界中,故意了排隊的干擾因素,如大小、間

            距、位置后,幼兒的數量守恒概念又要混淆了,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體驗,這與平時老師

            滲透得不多或者幼兒自己的經驗有關,因此課后還要多引導和發(fā)現。

            活動延伸:

            1、利用更多的材料體驗物體大小、排列疏密與隊列長短的關系。

            2、到戶外游戲:用腳步(腳尖頂著腳跟走)測量相同路段的線哪種路線最長。(有直線、斜線、曲線等),大班數學活動教案 種子排隊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超市是幼兒生活中熟悉的場所,而藏在超市中的數學比比皆是,貨品統(tǒng)計、貨品分類、貨品排列、貨品重量、貨品價格、貨品買賣等等。通過一種簡單明了的方法把需要的物品數量清楚地記錄下來,這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說是一種經驗的提升。讓幼兒帶著“開超市”為目的學習任務,嘗試分類,并使用新方法圖表法來統(tǒng)計物品,并在活動中表現出自主、探索的學習狀態(tài)。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利用圖表進行統(tǒng)計的方法,并了解圖表統(tǒng)計的特點。

            2、樂于嘗試和探索,愿意與同伴合作學習,體驗成功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貨架3個,小籃5個,推車2輛,玩具類、餐具類、文具類若干。

            2、統(tǒng)計圖范例一張,表格兩張。

            3、幼兒操作用的統(tǒng)計表若干、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談論與超市有關的內容,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今天老師與小朋友一起開一個超市,我當老板,你們當員工好嗎?我已經準備了這些貨物,你們看是什么?

            2出示貨架、小籃、推車問:這些東西有幾個呢?你能用線條、數字、圖片

            等各種辦法記錄下來嗎?

            二、通過記錄貨架等物品初步嘗試統(tǒng)計

            1、讓幼兒用自己的方法記錄貨品的數量。

            2、交流自己的記錄方法。歸納出幼兒統(tǒng)計的方法:畫上一樣物品再寫上數字,有多少物品就畫多少個。

            3、討論圖表的制作方法。出示教師的統(tǒng)計表讓幼兒討論它的優(yōu)點,能看出各種物品的多少,還能看出誰最多誰最少?并操作演示圖表的記錄方法:數字標號從0開始從下往上標,每一格表示數量一個,要統(tǒng)計的貨品用簡筆畫的方法畫在對應的格子下面,有多少物品就涂多少格子。

            4、幼兒嘗試用圖表的統(tǒng)計方法進行記錄。

            三、通過對超市商品的分類,學習和利用圖表方法統(tǒng)計貨品。

            1、請幼兒把超市的商品進行分類。師:看看我又采購了什么貨品?出示鉛筆、橡皮、水彩筆、碗、筷子、勺子、積木、皮球、風車,引導幼兒進行分類,并數數分別有多少。引導幼兒分類并把貨品放在貨架上嘗試合作學習。

            2、采用任務的形式請幼兒對各種類別的商品進行統(tǒng)計并進行檢驗。

            3、總結:今天我們學會了用圖表法來統(tǒng)計物品的數量,但是還有許多種方法也可以統(tǒng)計物品的數量,以后我們再學。

            四、結束部分

            1、我們的超市全部準備好了,誰能給它取個名字呢?

            2、為了讓超市生意興隆,我們去宣傳,讓更多的人都知道我們的'超市。(幼兒出教室)

            課后反思:

            本次活動的開展表面上是按超市的實際流程展開,實際上內在遵循了幼兒思維的發(fā)展,注重由易到難、逐層深入的原則,如:先讓幼兒自由的記錄,然后教師推薦新方法,大家共同分析,最后讓幼兒動手操作,并在集體中進行交流和檢驗,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意見,既起到與同伴分享交流、拓展經驗的作用,也自然地完成了互相驗證,讓幼兒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應注重幼兒動手操作方面的訓練,提供讓幼兒自主操作,主動學習的機會。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理解符號的含義。

            2.會比較10以內的數字大小。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填寫對應的數字

            2.數字卡1-10,符號卡片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復習數字1-10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數字卡片,你能說出是數字幾嗎?

            是數字幾,你就可以拍幾下手?

            2.幼兒看數字幾,并用拍手表示數量。

            二、認識 >號和< 號

            1.教師出示數卡6和7,引導幼兒判斷誰大誰小。

            (1)提問:6和7中間可以放哪種符號?

            (< 放在6和7中間)

           。2)小結:<這是小于符號,小屁股撅給小數看,所以6小于7。

            2.練習:出示數字7和8

           。1)哪個大?哪個小?中間放的什么符號?為什么?應該怎么讀呢?

           。2)小結:8大7小,中間放小于符號,因為屁股尖尖對著小數,所以7小于8.

            3.出示6和5

           。1)提問:這是數字幾和幾?哪個大哪個?

           。2)教師把“>“符號放在6和5的'中間,告訴幼兒這是大于符號,大嘴巴朝著大數笑,所以6小于5。.

            4.比較符號、觀察不同

            請小朋友看一看這兩個符號有什么不同?

            三、游戲鞏固

            1.請兩個小朋友各選一個數字,再請一位小朋友上來選符號站在他們中間。

            2.請一個小朋友拿著符號,讓兩個孩子分別站兩邊。

            3.請小朋友看一看,他們站得對不對。

            四、趣味練習:填寫對應的數字

            1.講解作業(yè)要求

            2.教師指導

            3.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兩個新朋友,他們是大于符號和小于符號,用他們可以來比較數字大。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倒計時的含義,對計算倒計時的方法產生興趣。

            2、體會倒計時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準備:相關圖片若干、月歷、筆。

            活動過程:

            一、模擬看紅綠燈過馬路

            1、導入:前幾天老師在馬路上拍了兩張照片,這兩張照片哪里不一樣?

            思考:人行紅綠燈跳動的數字不一樣和我們過馬路有關系嗎?

            2、模擬過馬路(兩名幼兒先后模擬過馬路,其余幼兒倒著數)。

            3、說說各自的發(fā)現:這里的數字是倒數的,數字越來越小,時間越來越短……

            體會綠燈上的數字告訴我們,時間越長過馬路越安全,時間越短,過馬路越危險。有了倒計時,我們過馬路就更加方便、安全了。

            4、綠燈上的數字是怎么變化的?(了解用倒著數的方法發(fā)現數字是由大到小表示時間由多到少的變化)

            二、尋找生活中的倒計時

            1、說說生活中的倒計時現象。

            2、教師依次出示照片,了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倒計時現象。

            3、進一步發(fā)現在使用倒計時時,有的倒計時用“秒”(奧運會開幕式、火箭發(fā)射等),有的倒計時用“分”(電扇、微波爐、電熱毯),有的倒計時用“天”(世博會)。

            三、嘗試計算倒計時

            1、激發(fā)幼兒計算倒計時的愿望:3月20號,我們要去春游了,讓我們一起來做個春游倒計時牌吧。

            思考:今天是幾月幾號?除了要找到今天的日期,還要找到哪個日期?

            2、交流采取計算倒計時的方法,如:順著數;兩個兩個數;倒著數;春游的那天不算進去等。

            3、發(fā)現有了春游倒計時,讓我們很清楚地知道今天離春游還有11天,可以在這一段時間里為春游做準備。

            延伸:

            1、為最近的節(jié)日做倒計時牌。

            2、為離園做倒計時牌。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和時間賽跑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和時間賽跑

            活動目標

            1、 認識時鐘,知道時鐘的基本用途。

            2、 感知時間,體驗時間的長短。

            3、 發(fā)現時間的價值與自身努力的關系。

            活動準備

            時鐘、寫字本、積木、圖書、畫紙、鉛筆、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1、 認識時間

            老師出示時鐘,提問:

            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這是時鐘,是用來看時間的)

            你會看時間嗎?現在是幾點?(9點)

            你怎么知道的?(長針指向12,短針指向9,就是9點整)

            如果長針和短針都指向12,是幾點?(12點)

            小結:當長針指向12時,短針指向幾,就是幾點。

            2、感知時間

            有誰知道一分鐘有多長?(很短、不知道、很長)

            我們一起來玩“和時間賽跑”的游戲。老師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在這一分鐘里,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做什么事,時間到了就停下,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做的事情多。

            (幼兒游戲,教師計時。孩子們紛紛離開座位,有的'去拿紙,有的去拿積木,還有一個孩子呆呆地站在一邊在想要做的事。)

            幼兒交流自己在一分鐘時間里做的事情:

            我覺得一分鐘實在太短了,什么事都沒做時間就過去了;

            我在一分鐘里畫了一個圈;

            我在一分鐘里搭了一個積木┄┄

            小結:小朋友都說一分鐘太短,老師在這一分鐘里可做了許多事情:回答了天天的問題,給如如拿了一張紙,觀察了所有小朋友的活動,看到有人在爭吵,然后找了把椅子坐下來。我們再玩一次,看看這一次我們在一分鐘里能做多少事情。

           。ㄎ疫@樣做小結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們能感覺到他們做得很多事情都被忽略了,只要抓緊時間就可以做許多事。第二次游戲時,好多孩子果然加快了速度,沒再出現爭執(zhí)。)

            幼兒再次交流自己在一分鐘時間里做的事情:

            我在一分鐘里拿了一張紙,畫了一個小人;

            我在一分鐘的時間里找到了自己的數學本,寫了26個數字;我在一分鐘里拿了一堆雪花片,搭了兩架飛機;

            我在一分鐘里看了5頁書......

            3、總結交流

            提問:今天的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和發(fā)現?

            學會了看時鐘;知道一分鐘很短,但我們加快速度也能做許多事情。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把物體平均分成二分,知道整體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體。

            2.樂意探索多種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的喜悅。

            3.初步了解等分的概念,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活動準備:課件、各種圖形(心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平行四邊形)。本袋(每袋8個本)。

            教學過程:

            1.利用故事引入、隨故事內容出示課件。

            提問:故事中大黑和小黑為什么會讓狐貍大嬸幫忙分面包?

            (他們要平分面包)結果怎么樣?(面包讓狐貍大嬸騙著吃了,哥倆只剩下一點點面包)

            他們是不是兩只笨狗熊?假如請你幫忙,你怎樣分呢?

            2.教師操作,二等分圓形,引出概念二等分。任意對邊折。

            怎樣驗證圓形二等分?折好后完全重疊。說明兩份一樣大。

           。ㄕn件講解,實物展示。)

            引出概念:把一個圖形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就叫圖形的二等分。

            小結:詳細說明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分出來的一份和原來的相比哪個大?哪個。坑變褐v述,然后老師演證。

            出示兩個一樣大的半圓形和一個完整的圓形,重疊比較得出結論: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叫二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來的小。

            3.教師操作,四等分圓形,引出概念四等分。

            兩只小熊如果把看到的干面包分成四份,每人吃一份在留一份,怎么分呢?教師用圓形紙操作,說明兩次對齊折疊的操作方法。

           。ㄕn件講解,實物展示。)

            小結:觀察分開的和整體的關系。

            平均分成一樣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來的小。

            4.出示正方形,引導幼兒思考并操作把正方形進行二等分、四等分。

            圓形的面包我們會二等分、四等分了,如果大黑和小黑看到的是方形的餅干,你能幫他們二等分、四等分么?給發(fā)圖形幼兒操作探索,教師觀察指導。提問“你是怎么分的?”幼兒操作后,課件展示各種分法。

            小結:平均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叫二等分,平均分成一樣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來的小。

            5.指導幼兒分組用折疊的方法進行三角形、心形二等分,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四等分,并觀察講述。

            圓形和正方形可以二等分四等分,那么如果我們用長方形、菱形、心形、三角形能不能二等分四等分?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好多材料,小朋友自己動手分分看,要怎樣才能把它們進行二等分和四等分,有幾種分法?然后告訴老師和小朋友你是怎樣分的?

           。▋山M二等分,兩組四等分)

            談話后小結:生活中很多東西可以直接等分,如布、面包、蘋果等,有很多東西可以按數量如糖塊、書本、衣服、椅子等,很多東西按重量分白糖、米、面、肉,還有很多東西按容積分如水、油、牛奶等。

            6.啟發(fā)指導幼兒用剛剛學習的二等分四等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分本。

            生活中很多用品是不能切開、截斷分的,椅子截斷就不能用了,毛巾剪開就壞了,那這樣的物品我們怎么等分呢?可以按物品的數量、物品的重量來進行等分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袋本,(出示準備好的本)想一想按數量怎么等分呢?啟發(fā):你手中的本分給兩個小朋友,怎么分?每人幾個本?你手中的本分給四哥小朋友,怎么分?每人多少個本?

            7.拋出問題,結束活動。

            如果老師再多給你一個本,請你把都分給三個小朋友,怎么分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下節(jié)課我們學習三等分,F在跟園長老師們說“再見”。

            活動延伸:如果老師給你一杯水,請你把它分成相同的兩份或四份,怎樣分?如果給你一大碗的面,要把它分成相同的兩份或四份,怎樣分?

            教學反思:折紙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這節(jié)課我通過讓幼兒把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折成相等兩份,四份,再把折好的紙剪一剪,比一比,再拼一拼,讓幼兒在折、剪、比、拼這些操作活動中,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不經意地學到了知識,鍛煉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互相交換的規(guī)律。

            3、發(fā)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記錄能力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二、活動重點

            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并記錄6的5種分法。

            三、活動難點

            總結歸納6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guī)律。

            四、活動準備

            PPT課件、學具操作材料(打。、數字卡片(打。。

            配套課件:大班數學公開課課件《6的分解組成》PPT課件

            五、活動過程

            復習5的分解組合、

            對對碰

            教師:我說五、

            幼兒:我對五、

            教師:5可以分成1和幾?

            幼兒:5可以分成1和4。

            ......

            教師:5可以分成4和幾?

            幼兒:5可以分成4和1。

            (一)、開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幫助小熊貓來分房子。

           。1)幼兒觀察小熊貓,將6只小熊貓分在兩座房子里,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分的結果,教師將每分一次的結果記錄下來。

            2、教師歸納幼兒的分法,總結出“6”的5種分法。

            3、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引導學習有序進行“6”的'分解組成。

           。1)教師分別演示點擊給6只熊貓分房子,一邊分一邊和幼兒點數兩座房子里小動物的數量,并記錄下分的結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2)幼兒觀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了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互相交換的規(guī)律。

            (3)請幼兒讀屏幕上的分解式:如:6可以分成2和4,2和4組成6,2加4等于6。

           。ㄈ㈧柟叹毩暎ú僮鲗W具)

            找鑰匙開鎖(開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鑰匙和鎖上的數字,哪兩個數字合起來是6,就用線連起來)。

            (四)、游戲活動

            1、“找朋友”。

            游戲規(guī)則:請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兩數和起來是6。

            2、火車開了。

            游戲規(guī)則:幼兒每人一張數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數字合起來是6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車,邊唱《火車開了》歌曲邊出活動室。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2—8的相鄰數,理解相鄰數之間的的關系。

            2、發(fā)展幼兒的比較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課件、表格、鉛筆。

            活動過程:

            一、引題,理解“鄰居”

            1、師:看,來了一輛快樂大巴,快樂大巴邀請各位小乘客去參觀房子,快樂大巴,快樂出發(fā)吧!

            2、理解“鄰居”:看,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動物住的房子,里面住著誰?什么叫鄰居?小狗的鄰居是誰?小狗有幾個鄰居?

            3、你現在的位置旁邊的鄰居是誰和誰?

            二、比一比:理解相鄰數之間的關系——前面數比中間數小1,后面數比中間數大1的關系。

            1、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水果住的房子,看,有哪些水果?天黑了,他們要回家睡覺了,把一樣的水果住在同一幢房子里,從少到多排隊該怎么住?(擺放完畢后提問)水果寶寶是怎么住的?

            2、為什么要把2個放在3個的`前面,4個放在3個的后面(2個比3個少1個,排在3個的前面,4個比3個多1個,排在4個的后面)。

            3、誰來用數字來表示水果的數量?看看3的前面是幾?后面是幾?比比水果的多少,再告訴大家2比3怎么樣?4比3又怎么樣?

            4、小結:3的鄰居朋友是幾和幾,也把2和4叫做3的相鄰數,通過剛才比大小,我們知道相鄰數的一個特點:就是前面的數字總比中間的數字小1,后面的數字總比中間的數字大1。

            三、找一找:數字找朋友

            1、現在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數字住的房子,你們看一群數字來了,他們是幾?(出示數卡2——8)

            2、數字國王為他們買了新房子,數字寶寶要搬到新家里去,可是他們不知道自己住在那一幢,國王出示一個標記圖:小——>大,數字要按標記排隊該怎么排?請你們送他們到新房子里去住。

            3、數字寶寶3和5的中間數字朋友捉迷藏躲起來,我們找一找應該是幾?為什么?

            4、數字寶寶5的前面朋友也躲起來了,應該是幾?后面呢?(引導幼兒知道比5少1是4,比5多1是6,5的的朋友是4和6)

            5、找錯誤:6哭了,她說我的鄰居住錯了,誰來幫我找出我的鄰居朋友哪里錯了,應該是幾?為什么?

            四、幼兒操作:

            1、填空格:哪些鄰居躲起來了,幫它畫出來,并在正方形里寫上數字

            2、圓點找朋友:圓點要找到它的前面和后面的鄰居,請你幫相應的圓點相鄰數畫出來。

            3、連連線,教師和幼兒一同評價后,自然結束教學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在數學教學中我發(fā)現我班幼兒在進行10以內物體數數的時候,能夠正確點數排列成一排的物體,他們運用的點數方法常常是從左往右逐一點數的方法。在點數排列成不同形狀的物體或者不規(guī)則排列的物體時,有的孩子常常點數無序,出現重復和漏數的現象。而且很多孩子方向感比模糊,總是分不清上下左右,讓孩子學會有序的數數并用數字定位很重要,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孩子的有序數數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孩子上下左右的方向定位。幫助他們積累數數經驗,因此我選擇了"從不同方向數數定位法,鞏固6以內的數數,并確定方位!"特設計本次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感受參與外賣員活動的樂趣,體驗序數在生活中的運用。

            2.會用序數詞"第幾"來表示10以內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3.認識1 -10的序數,初步學習從左到右、從下到上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4.發(fā)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用數數的方法確定位置。

            2、難點:用有序的數數和正確的方向,確定準確的位置。

            活動準備:

            PPT 格子掛圖

            活動過程:

            1、情景創(chuàng)設,引出序數的方位練習。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邱老師,前一久,邱老師新開了一家肯德基店,所有的人都喜歡吃,生意好得不得了!

            男:老板老板,你不要再說了,訂單實在太多了,我們都送不過來了,你趕緊想想辦法吧!我先去送外賣了!趕緊想辦法!

            師:哎,我們店的外賣小哥真是火急火燎的,這有那么多小朋友,你們愿不愿意幫邱老師去送外賣呢?我們的外賣小哥可是很勤快的,只要你想吃什么,他會在很短的時間給小朋友們送到家里來。作為一名外賣員,不僅要有好的身體,還要有好的方向感。

            做熱身操,讓小朋友熟悉方向。

            小朋友,我們在成為小小外賣員之前,就讓邱老師來給大家做一個培訓吧!下面就讓我們來做一個外賣熱身操。小朋友們千萬不要把方向做反了。

            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右右左左,后后前前,下下上上,從下往上,從下往上,搖搖手,從上往下,從上往下,拍拍腿,從左往右,從左往右點一點,從右往左,從右往左轉一轉!

            好啦,我們的熱身操做完了,小朋友對方位也有一定的了解了,請小朋友回到位置上坐好。

            2、出示PPT第一張點餐單,讓小朋友學習上下方位。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點餐單。請看第一張。

           、傩∨笥褌兛匆幌逻@張點餐單里有哪些食物呢?

            哇!點餐單里面有那么多的食物。那小朋友看一下我們要往哪個方向開始數呢?(出示向上箭頭)。

            師:你們怎么知道是從下往上呢?

            幼:因為有箭頭。

            師:對了,這個箭頭呢就表示從下往上。

           、趶南峦蠑,漢堡在第幾層?小朋友們一起來數一數。

            小朋友們再看,這一次我們又應該往哪邊數呢?(出示向下箭頭)這一次我們要從上往下數,那從上往下數,漢堡又在第幾層呢?在第幾層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從上往下數。一起來說:"從上往下數,漢堡在第 層"。

            教師小結:我發(fā)現同一種食物從上下不同方向數,他在數列中排列的位置也會發(fā)生變化。所以小朋友們在學習序數時一定要聽清楚方向。聽清楚要求,我們要從哪個方向開始數。

            3、出示PPT第二張點餐單,讓小朋友學習左右方位。

           、傩∨笥芽,這張點餐單,我們要往哪邊數呢?(出示從左往右箭頭)這個箭頭是表示從左往右數,從左往右數,雞腿在第幾格呢?

           、谶@次我們又要往哪邊數呢?(出示從右往左箭頭)從右往左,雞腿又在第幾格?

            4、出示第三張PPT,讓小朋友學會上下,左右定位。

            作為小小外賣員,不僅要學會看點餐單,還要能夠快速準確的定位,才能把好吃的東西快速的送給客戶。

           、賻煟何覀儊砜匆幌逻@棟樓從下往上數有幾層?

            幼:十層。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下到底是不是有十層。(出示數字1-10)

            ②從下往上數,這些數字代表什么?(顧客住在第幾層)。

           、勖繉佑袔组g房間呢?(出示數字1-10),從左往右數,代表顧客住在這層樓的第幾間房間。

           、茴櫩偷降鬃≡谀囊婚g房間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先讓小朋友自己討論一下警察叔叔住在第幾層的第幾間?()廚師住在哪里呢?第幾層的第幾間?

            5、出示掛圖,讓小朋友自主探索尋找神秘顧客。再次鞏固方位練習。

            ①第一位神秘顧客住在第4層的第3間,哪個小朋友上來找一找。

            第二位神秘顧客住在第2層的第4間,哪個小朋友來試一試,找一找。

            第三位神秘顧客住在第3層的第2間,哪個小朋友來找一找。

           、谖覀冋业搅诉@三位神秘住客的位置,他們到底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把房門打開。他們的房間都是有聲控密碼的,只有說對了密碼房門才能打開。密碼就是他們的位置,住在第幾層的第幾間?

            師:紅門紅門快打開(邊拍手邊說)幼:第4層的第3間(房門打開,和住戶打招呼)師:黃門黃門快打開幼:第2層的第4間師:藍門藍門快打開幼:第3層的第2間6、出示PPT后面幾張幻燈片,再次鞏固方向定位。

            男:老板老板,你的外賣員找到了嗎?這里有那么多的訂單,趕緊讓他們去送一下!下面請請小朋友看一看這些訂單,你們能幫忙準確的送到嗎?我們來看一下。

            第一張:老爺爺住在哪里?(第3層的第5間)。老爺爺點了什么?(雞腿)第二張;小女孩住在哪里?(第5層的第2間)。小女孩點了什么?(蛋糕)第三張:老師住在哪里?(第6層的第3間)。老師點了什么?(漢堡)第四張:廚師住在哪里?(第4層的第1間)。廚師點了什么?(面條)第五張:醫(yī)生住在哪里?(第2層的第4間)。醫(yī)生點了什么?(可樂)第五張:警察叔叔住在哪里?(第1層的第6間)。警察叔叔點了什么?(薯條)結束:小朋友們,我們的訂單已經看完了。顧客住的位置和點的食物我們也記住了,那你們轉過去問問后面的老師,你們能不能成為合格的外賣員了?好,我們就一起去送外賣吧!(起立,按順序走出去)

            活動反思:

            這次期中開課是以同課異構的形式進行的。我拿到的是《認識10以內的序數》,中班的孩子們已經掌握了10以內的數量,上學期也學習了5以內的序數,為此課前我查了相關的資料,同時根據中班孩子的年齡特征,本次活動主要還是讓孩子了解并掌握從不同的方向來辨別10以內的序數,知道方向不同,序數所處的位置也不同。為此我制定了如下的目標:1.認識10以內的序數,能用序數詞“第幾”表述物體所處的位置。2.學習從不同的方向找到物體排列的位置。為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我制作PPT,選取了7個孩子們喜歡的小動物,以小動物們參加運動會的形式引出主題。并利用箭頭,讓孩子一目了然的了解該從哪個方向數起,很好的解決了本次活動的一個難點。

            整個活動下來,自我感覺還是比較順利的,孩子們也一直在我創(chuàng)設的.游戲情景中游戲著,學習著。在各個游戲中,孩子們也基本掌握了從不同方向找出了序數所處的位置。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活動大約超了四五分鐘,這個與我設計的活動內容太多,容量有些大脫不了干系。就像李老師所說的,我本來是想給孩子傳授更多的知識,但內容多了,對于孩子來說并不一定能完全吸收消化。在活動內容設計上,可以考慮把有些看起來并列的內容刪除一些。

            課后我又重新審視了一下我的教案,回想了一下自己的教學過程,在帶領孩子們辨別橫排動物不同方向所處的位置時,感覺有些雜,一下子讓孩子們辨別好幾個動物在不同方向的位置,我在想,我是不是可以把其中的一兩個動物作為重點,讓孩子們觀察他們從左往右數和從右往左數,有什么區(qū)別,從而讓孩子們清楚的了解同一物體從不同方向數,所處的位置也不同,這樣也許會更好,孩子們也會更容易掌握。在送小動物回彩色房子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出示了圖片的話,PPT中的房子是不是可以不用再次出示,PPT中直接出示小動物及它所處的位置,讓孩子們根據提示送小動物回去。

            這節(jié)課正好自己班沒上過,希望改過后的流程能更適合孩子!下次一定要上上看!謝謝李老師的點評及建議,讓我發(fā)現了自己存在的問題,讓我在一次次的反思中進步!

            小百科:序數,集合論基本概念之一,是日常使用的第一、第二等表示次序的數的推廣。序數概念是建立在良序集概念之上的,而良序集又是偏序集、全序集的特殊情形。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產生背景:

            游戲,是幼兒最愛的活動;動手操作,是幼兒最愿意干得事。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游戲、動手操作的恰當運用,將會收到不同凡響的效果。我班幼兒對于自己身邊的事物特別關注,總愿意把自己覺得新奇的事物與大家一起討論、分享。生活中的夾子,也是孩子們關注的物體,在收集的過程中,孩子們把自己收集的夾子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從中發(fā)現了我們身邊的夾子千姿百態(tài)、各有所用。在整個活動中,我主要采用了游戲、動手操作的方法,配上色彩絢麗的花兒圖卡、形象地故事情節(jié),讓幼兒在感受美的同時來達到我的教學目標,使整個過程緊緊相扣、環(huán)環(huán)相連。

            目標:

           、闭_感知10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復習9以內的加減。

           、蔡剿饔幸(guī)律地排序,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惩ㄟ^“玩夾子”游戲,激發(fā)幼兒對感知、分類、排序活動的興趣,使幼兒能關注生活中的一些數學現象,感受其中的奧秘。準備:各種夾子若干、花蕊圖卡若干、動物卡人手一份(動物卡上面分別貼有9以內的加減算式),規(guī)律圖表卡、數字卡一套。

            過程:

            一、觀察夾子,說說夾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夾子游戲,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游戲:花兒變變變。(看算式,算得數,夾夾子。)教師任意出示一個10以內的加減,幼兒按得數在花蕊圖卡上夾相同數量的夾子寶寶。

            三、給夾子排隊,探索有規(guī)律地排序。

           、庇變鹤杂山o夾子寶寶排隊,感受探索的樂趣。

           、舱堄變喊匆蠼o夾子寶寶有規(guī)律的排隊,并說一說是按什么規(guī)律給夾子寶寶排序的。

            四、幼兒游戲,復習9以內的加減,練習分類、按數排序。

            游戲1:“找花” 請幼兒手持動物卡,(卡上有9以內的加減算式),算一算算式,把得數用夾子寶寶夾在花蕊圖卡上,使得數跟夾子數量相同。

            游戲2:“郊游”⑴排排隊。⑵開火車出活動室。

          大班數學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最近區(qū)域活動中,幼兒特別喜歡幫花片積木排隊、串珠、穿項鏈等。通過孩子的談話交流,我了解孩子對排列規(guī)律的濃烈興趣,但缺乏對排列規(guī)律的正確感知、認知。因此,我就根據我們班近期發(fā)現的問題設計了這次活動。想通過這次活動使幼兒對有規(guī)律的排序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讓孩子能根據花朵的排列進行排序。

            【活動目標】

            1、能在活動中找出花的規(guī)律,并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按花的大小、顏色規(guī)律進行排序。

            2、對數學活動感興趣。

            3、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蝴蝶姐姐小花園的場景布置;蜜蜂寶寶家的種了一些花的花園布置,種花材料(花兒)

            【活動過程】

            1、發(fā)現蝴蝶姐姐小花園里花的排列規(guī)律

            “蜜蜂媽媽帶著蜜蜂寶寶到蝴蝶姐姐的小花園里去玩嘍!”

            “花兒好看嗎?”“長得整整齊齊的還是亂亂的?”

            師幼:很整齊,像排著隊。

            第一排:紅花紅花紅花紅花紅花……(紅花排隊)

            第二排:大花小花大花小花大花小花……(大花、小花輪流排隊)

            第三排:紅花黃花紅花黃花紅花黃花……(紅花、黃花輪流排隊)

            小結:蝴蝶姐姐小花園里的花是按照規(guī)律來排隊的。

            2、引導幼兒根據已種的`花的排列規(guī)律接著種花。

            “我們也要在自己家的小花園里種上花了,以后蜜蜂寶寶可以去采蜜的。媽媽已經在空地上先種了一些花,寶寶看看是按照什么順序排的,再接著往后排,你們愿意嗎?”

           、倏盏1:黃花黃花黃花黃花……

            ②空地2:黃花紅花黃花紅花黃花紅花……

           、劭盏3:小花大花小花大花小花……

            操作活動:啟發(fā)幼兒依樣接著種花(給花兒排序)。

            3、活動評價。

            老師展示個別幼兒的作品,請幼兒說說,他是怎樣做的?

            表揚做的好的幼兒。

            請兩名幼兒去看看花兒長得好不好(檢查并糾正)。

            帶領蜜蜂寶寶高高興興去采蜜。

            【教學反思】

            本次《種花》活動,目的是讓幼兒找出規(guī)律并按簡單的規(guī)律進行排序。整個活動以“花園的花”貫穿主線。分兩大環(huán)節(jié)完成,層次清晰,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觀察去發(fā)現花的排隊是有規(guī)律的,通過花的對比引導幼兒感知花兒排隊的基本特征。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根據已種的花的排列規(guī)律接著種花,讓幼兒感受了按花的大小、顏色規(guī)律進行排序的樂趣,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思維的敏捷性。

            小百科:花卉,具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是用來欣賞的植物的統(tǒng)稱,喜陽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許多種類。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07-28

          大班數學教案07-06

          大班數學教案07-20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24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5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7-28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7-26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7-21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01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