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班教案7篇(精)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勤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正確洗手的方法。
2.養(yǎng)成勤洗手、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動畫片
2.課件(洗手步驟:知道正確洗手方法、步驟。)
活動過程:
1. 游戲導入,引起參與興趣。
2. 觀看動畫片,激發(fā)幼兒勤洗手的興趣。
1)情節(jié)一: 幼兒討論:小鴨怎么了,為什么會肚子疼?
小結:沒洗手就拿東西吃會肚子疼,生病就要去醫(yī)院,小鴨應先洗手再拿東西吃。
2)情節(jié)二:幼兒討論:細菌最喜歡什么樣的孩子?如果小細菌到了我們身上會怎樣?
小結:細菌最喜歡不愛干凈、不講衛(wèi)生的孩子,如果小細菌跑到我們身上,就會渾身發(fā)癢,患皮膚病。如果用不干凈的'小手拿東西吃,就會肚子痛。
3.什么時候要洗手
幼兒討論:我們什么時候要注意洗手?
小結:飯前便后要洗手、玩完玩具后、做游戲后……
4.怎樣洗干凈小手
1)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把小手洗的干干凈凈?
方法:幼兒邊說邊演示,運用課件將洗手各環(huán)節(jié)一一呈現。
。ㄍ煨渥印軡袷帧蚍试怼獩_洗—甩水—用毛巾擦干)
2)將洗手步驟編成兒歌,邊做洗手動作邊念兒歌
附:洗手歌
小朋友,來洗手,
卷起袖,淋濕手,
抹上肥皂搓呀搓,
流動水里沖一沖,
甩一甩、擦一擦,
我的小手真干凈
5.游戲結束活動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由上及下由遠及近的觀察。
2、在“躲貓貓”的游戲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3、能說出梧桐樹的名稱,感知其外形特征,了解樹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激發(fā)進一步探索梧桐樹的愿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幼兒在生活中經常能看到梧桐樹。
物質準備:
1、預先在戶外選擇一棵梧桐樹。
2、用梧桐樹葉制作的小動物。
活動過程:
1、出示樹葉拼貼畫,引發(fā)幼兒尋找樹葉的愿望。
教師: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這是什么樹的樹葉?
2、觀察梧桐樹,感知梧桐樹的特征,說出梧桐樹的名稱。
——教師:這是什么樹?我們站在遠處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抱一抱。分別觀察梧桐樹的樹干、樹皮、樹葉是什么樣的。
——拾一片樹葉,幼兒仔細觀察,引導幼兒大膽想象樹葉像什么?
3、引導幼兒發(fā)現梧桐樹的好處。
——教師帶領幼兒站在太陽下和樹陰下,感受溫度的變化。
——教師:你喜歡梧桐樹嗎?為什么?
4、教師帶領幼兒玩“躲貓貓”游戲。
請幼兒找一棵梧桐樹站好,教師尋找躲藏起來的幼兒,找到幼兒后,請小朋友說出梧桐樹的一個特征,教師可以這樣提問:你怎么知道這是梧桐樹的?
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涂面油是生活中很細小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又是每個孩子親身體驗和經歷的事情。冬天天氣寒冷,孩子柔嫩的皮膚需要得到適當的呵護。每天孩子午餐后涂面油,我發(fā)現許多孩子在自己涂時,往往缺乏把面油抹開的意識。因此我設計這個活動?紤]到小班孩子的年齡特征,我從面油最明顯的特征——香味導入,激發(fā)孩子涂面油的興趣。通過請孩子示范、幫幫老師、一起涂面油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以不同的形式和孩子交流,形成互動、寬松的氛圍,使孩子在愉悅的心情下了解涂面油的簡單方法,并樂意接受與嘗試。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孩子知道臉上的每個地方都應涂到面油,這樣做能夠很好地保護我們的皮膚。
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我還可以進一步引發(fā)孩子對涂面油的取量、開瓶等方法進行觀察、討論與操作。生活活動來源于幼兒生活的本身,涂面油只是一種自我服務,對孩子而言,“愿意、樂意做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是最重要的,就讓孩子在每天的生活中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目標:
1、了解涂面油的簡單方法:將臉上每個地方都涂到。
2、知道天冷要保護皮膚。
3、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
1、師一個包裝好的禮物盒、各種香味不一面油(放在桌上)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室周圍擺放若干鏡子、磁帶(自編兒歌配音樂)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發(fā)涂面油的'興趣
導入:新年到,真開心,朋友送我們禮物,想看看嗎?(想)
1、教師神秘地拿起盒子,你覺得里面會是什么東西呢?
2、進一步引導:師夸張地做“聞”的動作“有一股香味,會是什么呢?(鼓勵幼兒隨意猜想)
二、說一說:調動孩子生活經驗
1、出示面油師打開禮物取出來:“看!是什么禮物呀?”(可以夸夸猜對的孩子)
“是粉呀,它也叫面油。你們來聞一聞,感覺怎么樣?“小結:小面油,噴噴香。(教案網)
2、回憶經驗
涂過粉嗎?家里涂過什么粉?為什么要涂粉?
小結:天冷了,皮膚很干燥,面油涂在臉上會很舒服,能保護皮膚。
三、抹香香:學學涂面油的方法
(一)個別孩子操作
“粉怎么涂的?誰來試一試?”請個別孩子進行操作。
(二)幫幫老師
“我也要涂粉,你們一起幫幫我,好嗎?涂在哪里?”
師邊說邊涂粉:小面油,噴噴香,我要和你做朋友。
蘸一蘸:手指就像戴上了一頂小帽子。
點一點:點在哪里?(臉,額頭,下巴)
抹一抹:在哪里抹開?
“快給我檢查呀,我每個地方都涂到了嗎?哦,每個地方都涂到了,我的臉好舒服!
(三)一起來涂面油
1、“你們想涂嗎?小鏡子前有粉,你們去挑選自己喜歡的粉試試。”
師巡回指導:“涂好粉照照鏡子,看看粉抹開了嗎?涂完粉,給你身邊的好朋友和老師聞聞、摸摸。香不香?皮膚滑不滑?(配音樂)
2、小結:高興嗎?我們真高興,我們會自己保護皮膚了,我們把禮物放到兔兔家,每天都和它做朋友。
附:自編兒歌
小面油,好幫手,我要和你做朋友。小手指,蘸一蘸,五個部位點一點。1、2、3、4、5,額頭、下巴、小鼻子,還有兩旁小臉蛋。再用小手抹一抹,細細擦,涂均勻,小臉蛋兒香又滑。
活動反思:
取材來源于孩子的生活,老師能關注孩子生活中一個細小的環(huán)節(jié),及時發(fā)現孩子在平時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將之設計為學習活動,想法較好。整個活動設計既能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征,又能體現整合思想。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老師還能注重環(huán)境生活化,活動氛圍寬松、活躍,孩子們樂意說、樂意學。但是有一些細節(jié)方面還需完善,比如:提供的鏡子沒有充分利用,如果在“幫幫老師”環(huán)節(jié)中,當孩子注意到老師臉上的粉沒有涂開時,此時老師可以趁勢引導孩子涂粉要照鏡子,這樣做才能知道臉上的粉是否抹開,同時在孩子操作活動中可以運用兒歌中的句子來進一步引導。
小班教案 篇4
教學分析:
一提起鞭炮,一下子把孩子帶到了新年的熱鬧的氣氛中。本次活動采用棉簽畫,讓孩子一筆勾成,容易使孩子感到興趣。
教學目的:
1.讓幼兒用棉簽蘸色在預定的線上畫上一串串鞭炮,學習按一定規(guī)律在線兩邊橫擺短線。
2.提高幼兒手、眼腦的'協(xié)調能力。
教學準備:
紅色水粉顏料每組兩盤,棉簽每人一根,抹布等。如果有一串鞭炮更好。
教學過程:
1.謎語引出課題:細細長長一根藤,藤上開出一串花,哎呀呀,真奇怪,花兒花兒會說話,說什么?噼噼啪啪噼噼啪。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怎么過新年的:
鞭炮長得什么樣子?是怎么響的?你見到別人是怎么放鞭炮的?等等。
3.講解、示范畫鞭炮:
用棉簽蘸上紅顏色稍停一下,從線頭上面開始畫,一個一個排好隊,畫好一排再一排。畫得密,隨意畫。
畫好一串再畫一串,讓每根線上都掛上鞭炮。
4.幼兒作畫:
鼓勵幼兒圍繞線,從上到下,一筆一筆隨意擺成鞭炮,畫得多而密。
鞏固棉簽畫的常規(guī),如畫好后把棉簽放在盤子上等。
5.展示幼兒的作品。
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近年來,獨生子女現象,造成不少家長走入家教誤區(qū):溺愛。無形中讓不少孩子養(yǎng)成了自我中心,尤其小班年齡幼兒,更是自我中心,針對這些問題,設計并組織了如下活動,萌發(fā)幼兒關心他人、尊敬老人的情感。
活動名稱:
小班看圖講述《分果果》
活動目標:
1、觀察理解畫面內容,嘗試用簡單完整的語言講述畫面內容。
2初步懂得尊敬長輩,禮貌待人。
活動準備:
《分果果》PPT課件 角色老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小紅頭飾,大、蘋果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屏幕圖片后提問:
1、這幅圖中有些誰?
2、他們在干什么?
3、小紅給奶奶吃蘋果時會對奶奶說什么?(這個蘋果給您吃)
4、奶奶會對小紅說什么?小紅會說什么?
小結:小紅從盤子里拿來一個蘋果走到奶奶面前說:奶奶,這個蘋果給您好吃,奶奶高興地說:謝謝你,好孩子,小紅說:不客氣。
5、看看還發(fā)現了什么?(星星、月亮)
6、有星星、月亮的時候是一天中的什么時間?
小結:老師完整講述故事:一天晚上,小紅的爸爸在看報紙,奶奶在休息,小紅從盤子里拿來一個蘋果走到奶奶面前對奶奶說:奶奶,這個蘋果給您吃,奶奶高興地說:謝謝你,好孩子,小紅說:不客氣。
二、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提問:
1、小紅把第一個蘋果人了奶奶,然后她還會送給誰?(爸爸、媽媽)
2、給爸爸、媽媽吃蘋果時,她會說什么呢?爸爸、媽媽會說什么呢?小紅又會說什么?
小結:我們平時在家里有好吃的.時,一定要和家人分享,先送給老人、父母,就是先給長輩吃,先別人,后自己。要關心和尊重長輩。
三、教師領著幼兒較完整地講述故事一遍,感受關心長輩的快樂。幼兒能完整地說出:這個蘋果給您吃,不客氣等短句。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親近他人、尊重他人勞動的情感,初步形成安全意識和保護意識。
2、引導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取暖器及使用方法。
活動準備 Ppt課件:取暖方式
活動過程
一、導入組織幼兒感受室外的寒冷與室內的溫暖,引發(fā)幼兒尋找熱是從哪里來的。
二、展開
1、提出問題:教師里的熱是從哪里來的?
2、請幼兒討論:還有哪些辦法讓屋子里暖和起來?
3、觀看課件
讓幼兒知道幾種常見取暖用具的.名稱,如暖氣、空調、烤火爐等。
教師引導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取暖器并會說出其名稱。
4、向幼兒介紹鍋爐工師傅的工作及辛苦,使其理解并尊重他人的勞動。
重點滲透、培養(yǎng)幼兒親近他人、尊重他人勞動的情感。
5、向幼兒進行安全教育,使幼兒初步形成安全意識和保護意識。
三、結束
教師進行,活動結束。
小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指南》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中萌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chuàng)造美。在我園發(fā)揚、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主題的引領下,再結合本月春天來了這一主題,我班開展了相關的`教育活動,在孩子認識春天各種花的基礎上體驗到花不僅可以美化環(huán)境,還給人帶來愉悅美好的心情,因此我設計了此次活動,讓孩子在欣賞馬櫻花的基礎上學習制作,進而了解春天,同時也認識了馬櫻花是彝族人民的吉祥花。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手捏的方法制作馬櫻花,嘗試小組合作完成作品。
2、體驗手工制作的樂趣。
活動重點:
學習用手捏的方法制作馬櫻花
活動難點:
嘗試小組合作完成作品
活動準備:
馬櫻花成品一副、半成品馬櫻花朵數朵、樹干四副、PPT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欣賞馬櫻花圖片,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師:這是什么花?你覺得怎么樣?
二、出示范畫,幼兒再次欣賞。
三、制作馬櫻花。
1.教師示范,引導幼兒觀察、交流。
(1)制作時花瓣從上往下一層一層分開捏攏。
。2)捏攏花瓣用力適中。
。3)提醒幼兒不能將花蕊抽出來。
2.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展示與評價作品。
活動延伸裝飾教室
活動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的教案06-12
小班教案03-23
小班教案[經典]07-29
[經典]小班教案07-31
小班教案[精選]08-09
小班教案【經典】08-07
小班教案(精選)08-10
[精選]小班教案08-10
(精選)小班教案08-04
【經典】小班教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