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產乱老熟视頻老熟女,97在线起碰视频,麻豆Av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国产91www.

<pre id="jdrot"></pre>

<td id="jdrot"><strong id="jdrot"></strong></td>
      <pre id="jdrot"></pre>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教育范文>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19 10:20:5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5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1節(jié)的內容。

            教材簡析:

            “圓柱的認識”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以及圓的相關知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拓展。本節(jié)課的知識目標是認識圓柱,了解圓柱的特征,知道圓柱的底面、圓柱的高與圓柱的側面展開圖之間的關系。能力目標是通過操作,看懂圓柱的側面展開圖,使學生知道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興趣。

            學情分析:

            本單元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幾何知識的最后一部分內容。前面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以及長方體、正方體等立體圖形,具備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圓柱又是一種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立體形體,因此教學時教師應從直觀人手,幫助學生形成表象。此階段的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時指導學生看書、觀察圓柱實物圖,采用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進行討論,探索圓柱的特征,并利用課件的演示,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教學目標:

            1.認識圓柱,了解圓柱的各部分名稱,掌握圓柱的特征。

            2.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圓柱各部分的關系。

            3.通過操作、觀察、比較、探索,提高分析、推理、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

            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教學設想:

            依據教材編排特點及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我們設計本節(jié)課的基本思路為:

            1.情趣導入。誘發(fā)新知。

            2.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在這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創(chuàng)設了3個學習情境,即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力爭達到感知圓柱特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教學效果。

            3.練習反饋,鞏固新知。

            新課后,我們設計了針對性和發(fā)展性的練習,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感知基礎。

            下面,就第一點、第二點作以簡要介紹:

            第一,情趣導入,誘發(fā)新知。

            布魯納曾經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币虼耍险n伊始,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在游戲中自然引出課題。

            第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讓學生學會思考,是數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創(chuàng)設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這樣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有效思考,通過學生的操作、觀察以及分析、比較,能夠概括出圓柱的特征。

            通過學生的小組交流、合作探索。理解了圓柱側面展開圖的不同情況及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隨機演示學生得出的結論,可能有的.學生會剪出不規(guī)則的圖形,我們也做了相應準備。

            在整個教學中,以師生共同探討“圓柱”的特征為主線,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的合作意識,力爭促進學生的相互認同、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和團結協作,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真正實踐新課程中所提到的“人人學不同的數學”的理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喜歡。)那我們就做一個摸一摸的游戲好嗎?瞧,老師手里有一個魔袋,里面裝了幾種物體,其中有我們學過的,也有我們沒學過的,看看準能把我們沒學過的物體摸出來?

            師:(一個學生摸出幾個圓柱體。)你能說一說為什么沒摸出其他的物體嗎?

            生:因為那些物體的面都是平平的,這幾個圓柱有一個曲面,能夠滾動。 師:你可真聰明。像這樣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能夠滾動的物體,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圓柱。

           。鄯此迹翰捎糜螒驅胗欣谡{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摸一摸的游戲中初步感受圓柱的特征。然后通過對比、辨析強化對圓柱的認識,使課堂自然、真實、生動。]

            2.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

            師: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有什么想法嗎?

            生:我想知道圓柱是由幾部分組成的。

            生:我想知道圓柱彎曲的那個面究竟是什么形狀的。

            生:我想知道圓柱有什么特征。

            師:從大家的問題當中,老師看出你們都是愛學習的孩子。我聽說咱們班級的同學都很聰明,自學能力也很強,所以老師想讓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己到書中去尋找答案,你們能行嗎?

            ……

            二、認識圓柱

            1.自學并觀察圓柱形狀的實物。

            師: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行!現在就請同學們發(fā)揮聰明才智,獨立閱讀數學書74頁和75頁的內容,注意邊讀書中內容,邊用筆畫一畫。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要結合你手中的圓柱體,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來感知圓柱的這些特征。

           。鄯此迹焊拍罱虒W要求嚴密性和準確性,所以在設計過程中要求學生邊看書邊觀察實物,使知識得到整合。]

            2.匯報并認識圓柱的幾何圖形。

            師:看完書的同學請把你了解到的知識和同伴交流一下,好嗎?(小組交流匯報讀書體會。)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呢?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來介紹你們所了解的圓柱呢?

            生:我知道了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

            生:我發(fā)現圓柱有一個曲面,叫做側面。

            ……

            師:你們可真了不起,能準確地概括出圓柱各部分的名稱來。底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你是怎樣理解完全相同呢?

            生:我認為一模一樣就是完全相同。

            師:那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驗證這兩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呢?

            生:可以測量底面直徑或半徑來驗證。

            生:可以用卷尺或線繩測量周長來驗證。

            [反思:讓學生學會數學的思考,是數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學生發(fā)現圓柱的兩個底面相等只是源于對圓柱的生活感受,而當他們利用教師提供的學具,采用不同的方法驗證了自己的發(fā)現時,就會產生一種積極的、興奮的行為狀態(tài),就更容易參與到下面的問題解決中去。]

            師:你們的辦法可真多啊!現在通過課件演示,咱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大家的發(fā)現好嗎?(課件演示:圓柱體上下底面重合圖。)

            師:(出示課件。)老師在圓柱的上下底面之間畫了4條線段,這4條線段是否都是圓柱的高呢?如果不是能說出你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第一單元:一位數除多位數

            口算除法(第1課時)

            教學內容:P1 例1、例2

            教學要求:會口算簡單的一位數除多位數。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口算下列五組題

            30÷3 80÷8 20÷2 60÷6 90÷3

            6÷3 8÷8 6÷2 6÷6 3÷3

            二、展開

            1.例1

            (1)提出問題學生嘗試:口算36÷3

           、 你可以用學具擺一擺,也可以直接算。

           、 想一想: 區(qū)別在哪里,有聯系嗎?

            (2)匯報:你是怎樣得出結果的?(板書學生的算式思路)

            (3)評價:選擇另外方法計算,通過比較,得出

            較簡便。也可以直接這樣想:36÷3=12(強調高位算起)

            2.自己編類似的題目,口算說出得數。

            3.從學生編題中抽取十位上的數除以一位數有余數的除法。

            (1)學生嘗試練習,說各種方法。

            (2)歸納方法:

            4.練習:

            (1)比一比,算一算。

            9÷3 24÷4 56÷7

            90÷3 240÷4 560÷7

            900÷3 2400÷4 5600÷7

            (2)算算,填填。

            40÷2=□ 90÷3=□ 70÷7=□ 80÷4=□

            8÷2=□ 6÷3=□ 7÷7=□ 4÷4=□

            48÷2=□ 96÷3=□ 77÷7=□ 84÷4=□

            5.鞏固

            39÷3 26÷2 42÷2 55÷5

            88÷8 93÷3 48÷4 76÷4

            87÷3 56÷4 30÷2 91÷7

            6.光榮題:從自編題中找出一位數除三位數。

            693÷3 說出口算方法。

            三、作業(yè):課堂練習

            四、教學后記:

            筆算除法例1(第2課時)

            教學內容:P3 例1

            教學目標:使學生懂得除的順序、商的定位。

            確進行被除數最高位的數不小于除數的一位數除二、三位數計算。

            教學重點:除的順序和商的定位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口算

            44÷4 36÷4 84÷2 63÷3

            75÷5 81÷9 52÷4 42÷3

            69÷3 48÷3 56÷4 78÷2

            談口算過程

            在算兩數之商時,我們可用口算的方法,也可用筆算的方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筆算除法"。也就是列豎式做除法,這里要求用同學們注意豎式的格式、除的順序、商的定位等。

            二、展開

            1.出示例1,讀題、理解題意,列式,怎么分?

            列豎式計算 69÷3

            (1)順序:①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十位上的"6"除以"3"商幾寫在哪一位上(十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

           、 23=6 6-6=0 0不用寫。

            劃--,如果把這過程比喻下一檔樓梯,那這一檔樓梯可不方便。

            (2) 把個位上的9移下來,對齊,9除以3,商幾?寫在哪一位上?這里的0一定要寫,表示最后的作數為0。

            (3)請大家邊說邊把這題做一遍,請一位同學說一說筆算順序,及各部分數字各表示什么?

            (4)光榮題 邊做邊說過程

            2.練習:課本練一練。

            四、布置作業(yè):課堂練習

            五、教學后記:

            筆算除法例2(第3課時)

            教學內容:P5 例2

            教學要求:掌握"除某一位時有余數,要把余數和后一位的數合起來繼續(xù)除"的方法。

            教學過程:

            課前進行一位數除整十數和表內除法組合的口算訓練。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三年級三個班搞活動,共用去342元人民幣,平均每個班用去多少錢?電腦顯示課本上的圖示。

            提出問題:你能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嗎?

            學生匯報分法。

            2. 嘗試練習

            (1)你能用筆算的方法計算出342÷3嗎? 獨立嘗試,列出豎式。

            (2)組內交流,自主評價。說說你的計算過程。

            (3)自學課本,比較差異。翻開課本,比較一下自己的算法與課本上有哪些不同?師板演(邊寫邊說三句話)

            著重強調:在十位上商1,還余1,把余下的1怎么寫?十位余下的1與個位上移下的2合起來是12,12除以3,商幾?寫在哪一位上?

            (4)形成方法。比較342÷3與69÷3有什么區(qū)別?(每一位除好都沒有余數,而這題十位除好有余數,余數怎么辦?如果不是最后一位的余數,都要與下一位合起來繼續(xù)除)

            3.正誤辨析。余數要比除數小 余數要和后一位繼續(xù)除

            4.練習:試一試,練一練。啟發(fā)學生說出各題哪些們除后帶余數,哪些位除后不帶余數。

            5.課堂小結: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6.課堂練習。

            三、教學后記:

            練習一1--5(第4課時)

            教學內容:P7 1--5

            教學要求:能熟練地進行一位數除二、三位數的計算

            教學過程:

            1.口算。

            2.對比練習。

            243 165 128 194

            72÷3 80÷5 96÷8 76÷4

            計算并比較上、下題之間有什么關系?

            根據這一關系,求下列□。

            1233=□ 2434=□ 1377=□

            □÷3=□ □÷4=□ □÷□=□

            3.算一算,填一填。

            30÷3=□ 80÷4=□ 60÷6=□ 50÷5=□

            18÷3=□ 16÷4=□ 12÷6=□ 35÷5=□

            48÷3=□ 96÷4=□ 72÷6=□ 85÷5=□

           、僮鳛榭谒悖植鸪蓛晌粩

           、谧鳛楣P算,除的順序,從高位算起,十位除后余數和個位上的數合起來繼續(xù)除。

            4.列豎式計算。

            (1)競賽80÷6 92÷3 85÷5

            68÷4 72÷9 90÷5

            98÷7 84÷6 96÷4

            (2) 864÷4 715÷5 765÷3

            936÷2 762÷6 966÷7

            696÷4 984÷8 625÷5

            教學后記:

            練習一6--12(第5課時)

            教學內容:P8 6--12

            教學要求:熟練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1. 6□<38 □8<55

            8□<73 7□<48

            □4<25 □5<33

            2.對照訓練。

            1)看: 45÷8=□......□ 寫:□8+□=45

            73÷9=□......□ □9+□=73

            58÷7=□......□ □7+□=58

            2)看:□5+□=47 寫:47÷5=□......□

            □8+□=52

            □7+□=47

            □6+□=50

            根據有余數除法算式寫乘加算式。

            根據乘加算式寫有余數除法算式。

            3.在□內填數。

            68=□4 □3=89

            76=□3 2□=69

            84=□2=□3=□4=□6

            4.應用題:①要求幾個問題。

           、跀盗筷P系是什么?

           、哿惺接嬎。

            5.作業(yè):課堂練習。

            教學后記:

            筆算除法(第6課時)

            教學內容:P9--10 例3

            教學要求:1.掌握被除數前一位不夠除要看前兩位的方法。

            2.掌握一位數除多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在□里填數

            (1) 744=296 52÷7=364

            296÷4=□ 364÷7=□

            (2) 280÷4=□ 350÷7=□

            16÷4=□ 14÷7=□

            296÷4=□ 364÷7=□

            二、展開:

            1.嘗試計算29÷4 296÷4

            2.小組交流討論

            (1) 看被除數的前一位,2除以4,不能商1,怎么辦?

            (2) 看被除數的前兩位,29除以4,商7要寫在哪一位上面?前后兩個7表示相同的意思嗎?

            (3) 余數1移下來,16除以4,商4要寫在哪一位的上面?

            3.匯報并完整地說出計算過程。

            4.總結出法則:學生用自己語言總結(簡單板書)。與書上比較,哪個更好,突出關鍵字。

            三、鞏固。

            練一練,列豎式計算。

            四、 作業(yè),課堂練習。

            五、教學后記:

            筆算除法(第7課時)

            教學內容:P11--12 例4、例5

            教學要求:掌握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 根據上面的算式,你能直接寫出得數嗎?

           、 273=81 ② 467+3=325

            81÷3=□ 325÷7=□......□

            二、展開。

            1.觀察: 81÷3=27 273=81

            有什么聯系,說明了什么?→驗算方法。

            2.筆算:322÷7 板演,并說計算過程。

            猜想:325÷7 有無余數,是幾? 做一做。

            根據②式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方法

            3.練一練:3427÷7 并驗算。

            4.小結:今天的作業(yè)能保證萬無一失嗎?

            為什么?用什么方法?

            沒余數除法:除數商=被除數

            有余數除法:除數商+余數=被除數

            三、鞏固:

            練一練:

           、 先估商位數,再列豎式,驗算,反饋。

           、 根據有余數與無余數分成兩類,得出被5整除數的特征,驗證。

            四、教學后記:

            練習二1--4(第8課時)

            教學內容:P13 1-4

            教學要求:初步認識乘除法關系,能準確并熟練地試商。

            教學過程:

            1. 口算。

            2. 算算,填填。

            200÷5=□ 400÷8=□ 420÷7=□ 540÷6=□

            35÷5=□ 24÷8=□ 28÷7=□ 12÷6=□

            235÷5=□ 424÷8=□ 448÷7=□ 552÷6=□

            3. 對照練習。

            275 367 486 539

            135÷5 252÷7 288÷6 477÷9

            4. 在□里填正確的數。

            2□4=104 8□7=588 6□6=372

            8□5=425 4□8=392 5□9=486

            方法: 204=80 □4=104-80=24 104÷4 (基礎好的)

            5. 先判斷商是幾位數,再計算。

            480÷5 810÷6 376÷8 364÷7

            512÷8 315÷9 846÷3 272÷4

            6. 計算并驗算。

            288÷3 392÷8 738÷9

            956÷4 342÷9 235÷5

            7、教學后記:

            練習二5--12(第9課時)

            教學內容:P13--14 5-12。

            教學要求:鞏固一位數除多位數的筆算除法。

            教學過程:

            1. 口算(第6題)

            34÷2 72÷3 84÷3

            45÷3 96÷4 78÷2

            64÷4 58÷2 75÷5

            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30÷2 4÷2 分用別豎式方法口算。

            2.計算并驗算。

            288÷3 392÷8 738÷9

            956÷4 342÷9 235÷5

            并改成乘法算式

            3.在□里填正確的數。

            6□8=504 5□7=371 4□9=432

            3□6=228 9□8=760 7□4=312

            4.應用題(9、10、12)

           、 口述數量關系

           、 解答

           、 改編成一乘一除

            5.開放題(11)

            獨立設計方案,交流匯報。

            6、教學后記:

            練習二13--17(第10課時)

            教學內容:P15 13-17

            教學要求:理解乘加兩步計算題和有余數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初步培養(yǎng)函數思考能力。

            教學過程:

            1. 在□里填數。

            756÷□ = 875÷□ =

            2. 觀察下面的算式,在□里填上正確的數。

            534+3=215 215÷4=□......□

            768+5=613 613÷8=□......□

            347÷8=43......3 □8+□=347

            3.第15題。

            4.填表。

           、倌膫數量是不變的(每分飛行的米數)

           、谀膬蓚數量是變化的(飛行時間和飛行的米數)③變化的兩個數量中,哪一個數量的條件是已知的,用什么方法求出未知數量

           、茏兓膬蓚數量相除,得到的是什么數量,這個數量的值是不是一定的。

            5、教學后記: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第11課時)

            教學內容:P16--17 例6、例7

            要求:掌握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遇到被除數的哪一位不夠商1,就在那位上商0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104×4=416 1003×4=4012

            416÷4=□ 4012÷4=□

            先求出積,再轉化為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看看商有什么特點?

            二、展開

            這兩道題商中間都有0,怎樣用豎式計算?

            1.學生嘗試 416÷4

            2.師生共同列豎式計算,邊討論邊板演計算:十位上為什么商0?

            用4去除被除數十位上的1,不夠商1,就要在十位上寫0,把個位上的6移下來,再繼續(xù)除。

            3、4012÷4 學生獨立練習

            中間有幾個0?它們是怎么來的?

            4、光榮題:563÷8

            學生獨立嘗試并驗算,師板演

            說:商末尾為什么會有一個0,這個0是怎么來的.?計算時應注意什么?怎樣驗算?

            5、討論:什么時候用0占位?

            三、鞏固:

           、 1700÷5 722÷3(先說商的位數再計算)

            ②練一練:1.

           、鄹腻e:說說錯誤原因。

            四、教學后記:

            練習三 1-4(第12課時)

            教學內容:P18 1--4

            要求:能熟練掌握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學過程:

            1.在方框里填上商和余數。

            3 □......□

            6 □......□

            242÷ 7 = □......□

            8 □......□

            9 □......□

            2.列式計算

            (1)520里包含多少個5。

            (2)138是6的多少倍?

            (3)一個數的7倍是840,這個數是多少?

            (4)619除以3,商和余數各是多少?

            5題的解法有什么共同之處?說明了什么?

            請你用不同的方式敘述520÷5

            3.計算并驗算(正確率比賽)

            602÷3 804÷5 848÷8

            368÷9 472÷6 515÷5

            4.在□里填數。

            23×6=120+□

            5、教學后記:

            練習三 5-9(第13課時)

            教學內容:P19--20 5-9

            教學目標:能熟練掌握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學過程:

            1.對照上式,填寫□里正確的數。

            (1)72×3+1=217 85×9+8=773

            217÷□=□......□ 773÷□=□......□

            104×8+5=□ 255÷7=36......3

            □÷□=□......□ □×□+□=□

            2.在□里填正確的數,說說你是怎么想?鼓勵多種方法。

            ① 可以先求出等式一邊的得數,再分析另一邊求什么算式的末知數。

           、 分析數與數之間的關系。

            3.第七題, 因為除數是8,所以最大的余數是7。

            4.第八題

            方法:①觀察,找突破口。

           、诜治龈鞣N可能的結果,逐一檢驗,依次求出所缺。

            5.第9題

            先分解為2個因數相乘的積,再分解為3個或4個因數相乘的積。

            教學后記:

            練習三 10-13(第14課時)

            教學內容:綜合練習 10-13

            教學目標:能熟練掌握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學過程:

            1. 第10題。

           、 根據6個數的特點,要使一位數除三位數的商最接近200,則可考慮接近800的數除以4或接近1000的數除以5。

           、 列出可能的情況。

            856÷4=214

            798÷4=199......2

            987÷5=197......2

           、 選擇正確的。

            2.填表。

           、賹忣},分析題目中的三個數量,說出哪個量不變。

           、谇蟪瞿┲獢担瑪盗筷P系如何?

           、蹚谋碇袛祿惆l(fā)現了什么?

            3.填表。

           、僬页鋈考叭恐g的數量關系。

            ②求出末知數。

           、壅f說除法算式都表示什么意思?

            4.第13題。注意解題策略的訓練

            5.智力游戲

            教學后記: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重點:認識倒數并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小數與整數求倒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口算:

            上面各式有什么特點?

            還有哪兩個數的乘積是1?請你任意舉出乘積是1的兩個數。

           。ò鍟撼朔e是1,兩個數)

            二、引入新課

            剛才我們所舉出的乘積是1的兩個數之間有一種特殊的關系。

           。ò鍟旱箶担

            三、新課教學

            1、乘積是1的'兩個數存在著怎樣的倒數關系呢?

            請看:,那么我們就說是的倒數,反過來(引導學生說)

            是的倒數,也就是說和互為倒數。

            和存在怎樣的倒數關系呢?2和呢?

            2.深化理解

            提問:①什么是互為倒數?

            怎樣理解這句話?(舉例說明)

           。ǖ牡箶凳,的倒數是,......不能說是倒數,要說它是誰的倒數。)

           、0有倒數嗎?為什么?1有倒數嗎?什么?(0雖然可以看作幾分之0,如,,......但是把分子、分母調換位置,分母為0,不成立,所以0沒有倒數,另外0和任何數相乘卻為0。1可以寫作,1與相乘還是1,符合倒數的意義,所以1的倒數是1)。

            3.求一個數的倒數

            教師設疑:怎樣的兩個數互為倒數呢?請同學們試著寫一寫。

            ①出示例題

            例:寫出、的倒數

            學生試做討論后,教師將過程板書如下:

            所以的倒數是,的倒數是。

           。懿荒軐懗桑瑸槭裁矗浚

            總結:求一個數(0除外)的倒數,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

           、谏罨

            你會求小數的倒數嗎?(學生試做)

            四、訓練、深化

            1.下面哪兩個數互為倒數

           。ǔ鍪菊n件一下載)

            2.求出下面各數的倒數

            (出示課件二下載)

            3.判斷

           、僬娣謹档牡箶刀际羌俜謹怠#ǎ

           、诩俜謹档牡箶刀夹∮1。()

           、0沒有倒數。()

            4.提高

            會填了嗎?

            如果末尾加上=1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0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2怎么填?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有關倒數的哪些新知識?什么叫倒數?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六、課后作業(yè)

            練習六2、3

            七、板書設計

            略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的與要求

            1、使學生知道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也適用于整數和分數相乘,把分數乘法統一成一個法則。進一步鞏固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2、使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進一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以前我們學習了分數的意義,下面請同學們看黑板上貼的長方形紙,涂色部分分別表示這張紙的幾分之幾?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繼續(xù)對它們進行操作,并引出新課

            二、組織探究

            1、教學例4 出現教材中的圖形

            然后問:畫斜線部分是1/2 的幾分之幾?又是這個長方形的幾分之幾?

            由此明確:1/2 的1/4 是1/8 ,1/2 的3/4 是3/8

            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求1/2 的1/4 是多少,可以怎樣列式?

            求1/2 的3/4 呢?

            師問:你能列算式并看圖填寫出書中的結果嗎?

            打開書p45完成

            提示:根據填的結果各自想想怎樣計算分數與分數相乘?

            學生進行討論得出:分數與分數相乘,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

            2、教學例5

           。1)讓學生說說23 ×15 和23 ×45 分別表示23 的幾分之幾?

            你能用前面得出的結論計算這兩道題嗎?

            學生試做

            訂正完后問:你能用什么方法來驗證你的計算結果呢?

           。2)驗證比較

            讓學生在自己準備的長方形紙上先涂色表示23

            再畫斜線表示23 的15 和23 的45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對學困生進行指導

            看看操作的結果與你計算的結果是否一致?

            學生觀察比較

            3、歸納總結

            比較剛才計算的每個積的分子、分母與它的因數的分子分母,討論有什么發(fā)現?

            得出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三、練習

            1、完成p46的試一試

            提醒學生注意:計算分數與分數相乘時,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在計算

            通過交流進一步明確計算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

            四、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的推廣

            同學們,下面著幾道題你回計算嗎?

            出示:2/11 ×3=

            4×5/6 =

            請同學們先完成p46的填空,提醒學生把整數看作分母是1的分數來計算

            討論: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適用于分數和整數相乘嗎?為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

            明確:(1)整數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數,所以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也適用于分數和整數相乘

           。2)實際計算時可以直接按以前學過的方法計算分數和整數相乘,而不必把整數改寫成分母是1的'分數,這樣比較簡便

           。3)也可以整數與分數直接進行約分后再計算。這樣更簡便

            教師進行示范如p46

            2、練習

            完成p46的練一練

            引導學生用直接約分的方法進行計算

            五、綜合練習

            1、做練習九的第1題

            先在圖中畫一畫再列式計算

            2、做練習九的第3題

            說出錯的原因

            3、做練習九的第4題

            看誰算的最快

            六、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惑?

            七、作業(yè)

            練習九的第2、5題

            教后記:本課的目的是使學生知道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也適用于整數和分數相乘,把分數乘法統一成一個法則,進一步鞏固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具_到教學要求。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120-125頁 數的世界、圖形王國、統計天地、應用廣角

            教學目標:

           、笔箤W生進一步加深對負數和小數的認識,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會比較小數的大小,會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值。

           、彩箤W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數加、減、乘、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口算和筆算;會按運算順序正確計算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呈箤W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能應用公式正確計算一些平面圖形的面積。

           、词箤W生進一步認識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的含義,能正確進行土地面積單位間的換算。

            ⒌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復式統計表和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作用,能對復式統計表和復式條形統計圖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重點、難點:

           、毙导、減、乘、除法的計算方法。

           、财矫鎴D形的面積計算。

            課時安排:6課時

            第一課時 數的世界(1)

            教學內容: P120 1—5題

            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負數和小數的認識,能正確使用負數描述一些簡單的生活現象,能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會比較小數的大小,能正確讀、寫小數,并能用小數描述一些簡單的事物,會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值。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重點復習(板書課題)負數的認識、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通過復習,我們要進一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如溫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二、復習負數和小數

            1.提問:什么叫負數?什么叫小數的含義和小數的性質?請大家舉例說明。

            2.完成P120第1題。

            學生反饋,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再說出一些用正、負數表示的數量。

            3.完成P120第2題

            請學生講清楚思考的過程,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

            4.復習數位順序表。

            指導學生完整的說說小數點左右兩邊的數位順序、計數單位,以及相鄰計數單位間的進率。

            5.完成P120第3題

            小黑板出示,學生口答。

            三、復習小數的大小比較

            1.提問: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先看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數大的小數就大;十分位上的數相同的,再比較百分位上的數,以此類推。

            2.完成P120第4題

            學生反饋。說說為什么4.3和4.300是相等的。

            3.把下面的小數從小到大排列起來.

            0.8 0.807 0.078 0.87 0.78 0.087

            4.學生板演。

            四、復習小數的改寫和求小數近似值的方法

            1.提問:小數改寫的方法是什么?再怎樣求它的近似數?

            學生口答。

            2.練習小數改寫的方法。

            引導學生比較“改寫”與求近似數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3.完成P120第5題

            反饋。

            五、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數的世界”

            第二課時 數的世界(2)

            教學內容: P121 6—9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數加、減、乘、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口算、筆算相應的小數加、減、乘、除法式題,會按運算順序正確計算小數四則混合運算,能應用運算律和其他一些運算規(guī)律進行小數的簡單計算,能應用學過的小數四則混合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能根據具體情境合理求出積、商、的近似值。

            教學過程:

            一.復習加、減法計算。

           。1)做p121第6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2)讓學生說一說每組中兩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提問:為什么每組題里數字相同,得數不一樣?這兩組題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數點對齊相加減)

            小數加、減法計算的關鍵是什么?(板書:小數加、減法,把小數點對齊)

            二.復習小數乘法計算。

            ( 1)做p121第9題前三題。

            提問:這兩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 2)提問:這兩題先都看做什么數乘?都看做 48×67,為什么積里小數部分的位數不一樣?

            小數乘法的關鍵是什么?(板書:小數乘法,因數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三.復習小數除法計算。

           。1)做p121第9題后三題。

            指名一人極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2)提問:這一組的`兩道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怎樣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是怎樣算的?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的關鍵是什么?商的小數點的位置是怎樣確定的?(板書:小數除法,除數有幾位小數,被除數和除數的小數點同時向右移動幾位;商的小數點和轉化后的被除數小數點對齊)

            四.小結。

            小數加、減法把小數點對齊,按整數加、減法計算。小數乘法看做整數乘法算,因數里一共幾位小數,積里就有幾位小數。小數除法,除數是整數的,按照整數除法算,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小數點對齊;除數是小數的,移動小數點,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算。

            五、練習計算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每種驗算方法的根據是什么。

            指出:要保證計算正確,每次計算后要進行驗算。驗算時可以根據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進行,加法和乘法也可以根據交換律來驗算。

            六、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復習的什么內容?小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哪些和整數相同,哪些不一樣?小數各種計算的關鍵誰再說一說?

            七、作業(yè)

            練習冊相關練習

            第三課時 小數的四則運算

            教學內容 P121 第10-14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前一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小數四則運算,掌握了小數四則運算的法則和關鍵,已經能熟練地進行小數的計算。這節(jié)課,繼續(xù)復習小數的四則運算。(板書課題)通過這節(jié)課的復習,除了要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外,還要能正確地求積和商的近似值,能運用運算定律、規(guī)律進行簡便計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二、練習四則運算

            1.口算。

           。1)p121第12題。

            指名學生口算,結合口算,選擇3~4題讓學生說說怎樣想的。

           。2)小黑板出示。

            0. 25× 4 12. 5 ×0. 8

            0. 2 ×0. 5 3. 74+ 6 26

            2.說出下面的得數比第一個乘數(或被除數)大還是小。

            2.6×9.3○2.6 1.02÷1.2○1.02

            3.做p121第10題。

            提問:怎樣用“四會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數?

            指名4人板演,其余學生分兩組,每組兩題。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求積或商的近似值的。

            指出:求積與商的近似值,只要看要保留的位數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來。

            4.做p121第11題。

            學生練習,做在練習本上。

            小黑板出示,學生口答計算結果,老師板書。統計都做對的人數。

            三、復習簡便算法

            1.根據運算定律或規(guī)律,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字母,在圓里里填上恰當的運算符號,并說一說各表示什么運算定律或規(guī)律。板書:

            a十b=b+a

           。╝十b)十c=a十(b+c)

            a×b=b×a

           。╝十b)×c=a×c+b×c

            a-b-c=a-(b+c)

            a÷b÷c=a÷(b×c)

            追問:這里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數?(整數和小數)

            2.做補充題。

            指名4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各是依據什么來做的。

            指出:應用運算定律或規(guī)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在計算時,要根據數據和運算的特點,能簡便運算的就用簡便算法。

           。2)學生討論:前面3題可以怎樣簡便計算?

            四、復習循環(huán)小數的概念

            1、2÷3的商用循環(huán)小數的簡便形式表示是( ),保留兩位小數是( ).

            2、2.3÷3的商用循環(huán)小數表示是( ),循環(huán)節(jié)是( ),保留三位小數是( ).

            3、2.89,2.89,2.89中,最大的一個數是( ).

            五、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復習了什么內容?在小數乘法和除法里,怎樣求積和商的近似值?應用哪些知識,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六、作業(yè):

            練習冊

            第四課時 圖形王國

            教學內容:P122 第15—20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能應用公式正確計算一些平面圖形的面積、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的含義,能正確進行土地面積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三種圖形面積計算公式:

            先讓學生說說各種圖形面積計算公式及其推導過程,再整理出來。兩種方法:

            1、制表:

            3.做p122第16題

            請三位同學板書,其余同學做在練習本上。

            二、復習相關應用題。

            1.一個長方形菜地,長21.4米,寬13分米,這個菜園的面積和周長分別是多少?

            認真審題,找出其中的關鍵字,要注意些什么。

           。ㄒ獙㈤L與寬換算成統一的單位,面積計算方法“長乘寬”,周長的計算方法“長加寬的和乘2”。)

            2.做17題

            提醒學生按要求取近似值并與估算結果進行比較,以相互驗證。

            3.做18題

            先讓學生說說各是什么形狀,再進行計算。

            三、復習平方千米與公頃

            1.提問:你能說一說不同計量單位的名數換算的方法嗎?

            板書:

            乘進率(小數點右移)

            高級單位的數低級單位的數

            除以進率(小數點左移)

            說明:在乘進率或除以進率時,如果進率是10、100、1000的,只要按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或1000倍移動小數點

            2.感受平方千米和公頃的大小

            3.做15題

            學生反饋

            4.練習

            0.09平方千米=( )公頃

            120平方分米=( )平方米

            8.002公頃=( )平方米

            7噸50千克=( )噸

            40千米800米=( )千米

            5.006公頃=( )公頃( )平方米

            4.7噸=( )噸( )千克

            6.08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888小時=( )日

            2.2時=( )時( )分=( )分

            6.3世紀=( )年

            320秒=( )分=( )分( )秒

            2.5年=( )月= ( )年( )月

            8.5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公頃

            6米6厘米=( )米=( )分米=( )厘米

            20.08千克=( )噸=( )克=( )千克( )克

            5.做19題

            審題。完成后學生口答。

            6.做20題

            讓學生觀察發(fā)現規(guī)律。

            四、作業(yè)

            練習冊相關練習

            第五課時 統計天地

            教學內容: P123 第21—22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復式統計表和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作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復式統計表、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能對復式統計表和復式條形統計圖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并加以解決。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復習簡單的統計,包括條形統計圖(板書課題)同時復習用計算器計算。通過復習,要能比較熟練地用計算器計算整數、小數的四則運算和四則混合運算;進一步掌握繪制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加深認識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二、復習計算器計算

            1.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

            計算后交流每題的得數。

            2.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混合運算。計算后學生說說每題是按怎樣的順序計算的,交流每題的結果。

            三、復習復式統計表,復式條形統計圖

            1.這學期學過了什么統計表,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是怎樣表示統計結果的?

            2.做第21題。

            統計表里統計的是什么數據?統計的結果如何?投票來選最受歡迎的學科,匯總填在自己的書上

            你能在本子上的橫軸和縱軸上完成條形統計圖,表示統計表里的數據嗎?

            請大家在本子上完成條形統計圖。

            向學生提問題目下面的兩個問題,指名回答。

            提問:你認為條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和作用?(用直條表示數量的多少,可以直接看出數量的多少)

            從統計表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從統計圖中呢?

            3.做22題,投票自己喜歡的課間活動。

            匯總填在自己的本子上并完成統計圖。注意提醒男生,女生。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復習了哪些內容?通過復習你進一步明確了哪些

            問題?

            五、作業(yè)

            第六課時 應用廣角

            教學內容: P124-125 第23—2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整理與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系,能綜合應用本冊教科書所學習的知識和方法解釋日常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進一步發(fā)展數感、空間觀念和統計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在整理與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評價和反思本冊教科書的整體學習情況,體驗與同學交流和成功學習的樂趣,感受數學的意義和價值,發(fā)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交流活動體會

            談話:同學們,你們前幾天布置的作業(yè)完成了嗎?在調查過程中一定增長了很多見識吧?誰來給大家談你的活動體會?

            學生交流活動體會。

            反饋

            從不同途徑獲得的信息在小組中交流。

            交流收集到的天氣預報的信息,填在書上的表中。

            學生觀察統計表提出一些問題,并選擇一些自行解決。

            結合具體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在地圖上找7個城市的位置:在我國,通常越往北方,氣溫越低。

            實際測量

           。1)第25題

            分工,明確要求及測量方法。

            小組合作并及時記錄測量結果。

            填寫統計表并交流體會。

           。2)第27題

            之前填好統計表。

            審題。

            計算結果,觀察,推算,得出規(guī)律。

            實際應用,理解影長與實際高度的規(guī)律。

            四、完成相應實際應用題第28題

            讀題。

            學生探索交流

            交流后獨立完成

            如果不分等級出售,總收入為“2400×1.8”即4320元;如果分等級出售,至少可收入“1200×2.4+1200×1.6”,即4800元。所以,分等級出售比較合適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有趣的七巧板是數學與生活的綜合與實踐活動,七巧板拼圖是我國一種傳統的數學游戲。教材將平行、垂直及角的有關內容的呈現出來,旨在通過七巧板的拼、擺等活動,掌握與線段、角、平行線、垂線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fā)展和豐富學生的數學活動經歷和體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經歷探索七巧板的制作過程,并體驗七巧板的組圖功能,提高學生的圖形組合能力及對美的事物的發(fā)現。

            2.過程與方法:通過七巧板的制作、拼 擺等活動,豐富學生對平行、垂直及角等有關內容的認識,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在探索圖形的性質、圖形的變換活動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在拼圖活動中,讓學生對所拼的圖形給出自己所賦予的意義以及美好的愿望,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又給了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資料意識到七巧板是我國人民的偉大發(fā)明,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使學生產生創(chuàng)新的欲望。在拼圖及其表達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語言才能,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能尊重他人的意見。

            【教學準備】

            七巧板 、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欣賞圖形

            師:小朋友們喜歡玩拼圖游戲嗎?老師也很喜歡,今天老師拼了一些漂亮的圖形,想不想欣賞一下?(課件演示拼成的'圖形——帆船、孔雀、滑梯、火箭)學生欣賞。

            師:這些拼圖漂亮嗎?這些漂亮的拼圖其實都是由這七塊圖形拼成的,有誰知道這是什么?(課件演示將帆船、孔雀、滑梯、火箭各拆開成七塊圖形,再將這七塊圖形旋轉、移動拼成一副七巧板)

            2、揭示課題:

            師:對!這是一副七巧板,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趣的七巧板》。(板書課題:有趣的七巧板)

            3、介紹七巧板的來歷

            課件演示:

            七巧板自我介紹:同學們,我叫七巧板,別小看我,我已經大約有1000歲了,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有個叫黃伯思的人把我發(fā)明出來了,最早我叫“燕幾圖”,后來又有人叫我“七星”、“易方”、“智慧板”、“益智圖”, 19世紀流傳到西方,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并迅速傳播開來,被稱為“東方模板”。我雖然僅有七塊圖形組成,但是它們可以拼出多種多樣的圖形。因為我是由一個正方形分割的七塊幾何圖形組成的,現在的人就叫我“七巧板”。因為我的各種拼圖能開發(fā)兒童的智力,所以我被許多國家選為兒童智力開發(fā)的必選玩具。我已成為中華民族智慧的一個代表啦!

            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師:誰先來說一說一副七巧板有幾種不同的圖形?

            生:有三種圖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師:數一數,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生:三角形有5個,還有1個正方形和1個平行四邊形。

            師:比一比,哪些圖形是完全一樣的?

            生:2個大三角形一樣大,2個小三角形一樣大。

            三、自主探究,深化認識

            1、組織競賽。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也用七巧板來拼一拼?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看誰拼得快,拼得好?拿出七巧板,準備好了嗎?我們比賽開始啦!

            2、用兩塊拼

            師:先來簡單一點的,請用七巧板中的兩塊圖形拼成一個正方形。

            學生拼圖。

            師:哪位小朋友說說你選用的哪兩塊?拼成了什么?

            生:我用2塊大三角形拼成一個正方形。

            師: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

            師:剛才我們用大小完全一樣的兩個三角形拼成了一個正方形,你還會用這兩塊三角形拼成其他的圖形嗎?小組合作,拼好后貼在磁性黑板上。

            師:誰來說說你們小組拼成了哪幾種圖形?每組拼成幾種圖形就加上幾顆星作為獎勵。

            師小結:用這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通過不同的擺放,可以拼成我們認識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這三種不同的圖形。

            3、用三塊拼

            師:再來難一點的,如果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塊,可以拼成哪些已經認識的圖形呢?請你試一試,每個小組將不同的拼法貼在磁性黑板上。比比哪個小組的同學拼的圖形種類最多。

            學生動手操作。

            師::你用哪幾塊拼成了什么圖形?

            生:我用1個正方形和2個小三角形拼成了長方形。

            生:我用2個小三角形和1個大三角形拼成了正方形。

            生:我拼的是平行四邊形,用了2個小三角形和1個正方形。

            生:我拼的是三角形,用了2個小三角形和1個平行四邊形。

            生:我用1個小三角形、1個大三角形和1個正方形拼成了五邊形。

            ……

            小組長統計本組共拼出了幾種不同的圖形,給拼的圖形種類最多的小組加星鼓勵。

            師小結:小朋友們真棒!用七巧板中的三塊拼出了這么多圖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五邊形等。

            4、用四、五、六塊拼

            師:下面我們要來更難一點的,用七巧板中的四塊、五塊或六塊也能拼出我們認識的圖形。如果有困難,小組內可以商量商量,互相合作,合作的時候只能用一副七巧板中的幾塊;你還可以打開課本第29頁仿照書上的圖形拼。拼好后先在小組內說說你用哪幾塊拼出了什么圖形。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發(fā)現有創(chuàng)意的進行展示,說說你是怎么拼的?

            小組長匯報統計結果,給拼的圖形種類最多的小組貼星。

            5、說兒歌

            師問:七巧板好玩嗎?有趣嗎?老師帶來一首有關七巧板的兒歌,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念一念。

            出示兒歌:

            七巧板,真有趣,三種圖形在一起,動腦筋,巧拼移,

            小手創(chuàng)造出神奇。

            師:是啊!七巧板非常有趣,但是在拼圖時,一定要動動我們的小腦筋,這樣,才能拼出各種圖形!

            6、用七塊拼

            師:七巧板不僅能拼出我們學過的圖形,還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種有趣的圖形

           。1)模仿

            課件演示:魚、狗、人、貓這四幅圖形。

            指名說說這四個圖形分別是什么。

            師:你喜歡哪一個圖案?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照樣子動手拼一拼。拼的時候,先仔細觀察,用哪幾塊,每一塊怎么放?拼好后小組內互相看一看,比一比哪一組動作最快。

            集體反饋。

           。2)創(chuàng)新

            師:剛才我們是模仿來拼七巧板的,你能自己動腦拼出一些漂亮的圖案嗎?學生拼好后可以走下來參觀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3)參觀、點評作品。

            師: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

            集體交流。

            師:看來同學們都動腦筋拼出了各種美麗的圖案,獲得了豐收。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上了一節(jié)有趣的數學課,你們玩得快樂嗎?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說教材】

            本節(jié)課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3頁的內容。小數的意義是小學數學概念中較為抽象、難理解的內容,許多教材的編排都是在“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來學習小數的意義,但這本教材卻是把小數的意義放在“分數的認識”的前面來學習的,但教材在呈現方法上還是比較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從易到難,從具體到抽象,分層漸出,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又利于學生掌握知識,這體現了教材編排的科學性。教材從學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經驗基礎為背景開始,來認讀小數、寫小數,從而理解小數的意義。理解小數的意義,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好這節(jié)課的內容,將為今后學習小數的性質、小數的大小比較、小數的加減法等打下良好的基礎。

            【說教學目標】

            本節(jié)課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3頁的內容。小數的意義是小學數學概念中較為抽象、難理解的內容,許多教材的編排都是在“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來學習小數的意義,但這本教材卻是把小數的意義放在“分數的認識”的前面來學習的,但教材在呈現方法上還是比較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從易到難,從具體到抽象,分層漸出,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又利于學生掌握知識,這體現了教材編排的科學性。教材從學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經驗基礎為背景開始,來認讀小數、寫小數,從而理解小數的意義。理解小數的意義,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好這節(jié)課的內容,將為今后學習小數的性質、小數的大小比較、小數的加減法等打下良好的基礎。

            【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fā)來學習數學。因此本節(jié)課,在教法和學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 本節(jié)課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主要采用啟發(fā)誘導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親歷知識的觀察、發(fā)現、應用的.過程。主要利用遷移法、討論法、練習法對新知識進行主動學習。

            2、由于小數的意義是小學階段較為難理解的概念。因此要注重教學中數學的生活化。本節(jié)課從學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經驗出發(fā),緊密結合“買文具”的具體情境,激活學生先前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再認識小數,經歷讀寫小數,要有層次性。把小數與價錢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習,從而理解小數的意義。

            【說教學流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教材中創(chuàng)設了“買文具”的情境圖,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情境,激活學生先前的生活經驗,為此教師也可適當加上一點語言,比如新學期開學了,小朋友們要準備買一些學習用具,小飛在文具店里看到“櫥窗”里陳列著的文具,出示情境圖,師:你知道每種文具是多少錢嗎?這樣的數你見過了嗎?這個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同桌互相說一說每一種文具的單價是多少?學生對于這樣的情境圖是很熟悉的,價錢也應該能說清楚。

            2、新課講解。

            看著標價牌上的數據,讓學生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每一種文具的單價是幾元幾角幾分。通過同伴之間的交流,促進每個學生去感受和理解每個文具標價牌上小數所表示的意義。然后,要求每個學生都動筆填寫各種文具的價格,同桌互相檢查核對。在學生理解了標價牌上小數的意義后,就引出課題,這樣表示文具單價的數叫做小數,今天我們來學習對小數的認識。再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小數與以前學過的數進行比較,你發(fā)現了什么?(學生會很容易就發(fā)現小數多了個小數點)

            師講解:尺子 1 . 0 6

            整數部分 小數點 小數部分

            讀作:一點零六

            講解讀法的時候要強調不同小數部分的讀法,小數部分只要讀數字就可以了。再講解寫法,并讓學生再說一說這個小數中的“1”表示什么?“0”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整個小數又表示幾元幾角幾分。為了鞏固知識,老師可以再寫幾個小數,讓學生讀一讀,并說一說分別表示的價錢。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小數點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這樣的情境:在超市里,售貨員叔叔粗心地把水彩筆標價牌上的小數點位置寫錯了,16.85元寫成了1.685元,你想想看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這樣一個問題,學生會很感興趣的,讓他們討論討論,可以引發(fā)他們對小數點的關注。

            3、鞏固練習

            書本上的“試一試”,讓學生獨立填一填,同桌互相檢查反饋,并讀一讀,再老師講解,分別說一說每一個數字的意義。

            “練一練”,讓學生獨立完成,再反饋。練習中可以出現一些比較有挑戰(zhàn)性的題目,讓學生能夠與同伴合作,解決一些問題,知道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存在數學。

            4、課堂小結:誰能向大家介紹你認識的小數朋友是怎樣的?你是是怎樣認識的?這節(jié)課你最得意的是什么?(讓學生反思學習活動,以及學習的內容)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求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2、會運用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

            教學重點

            圓錐體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圓錐體積計算公式.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提問:

           。1)圓柱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2)投影出示圓錐體的圖形,學生指圖說出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導入: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認識了圓錐,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圓錐的體積)

            二、探究新知

           。ㄒ唬┲笇骄繄A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1、教師談話:

            下面我們利用實驗的方法來探究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老師給每組同學都準備了兩個圓錐體容器,兩個圓柱體容器和一些沙土.實驗時,先往圓柱體(或圓錐體)容器里裝滿沙土(用直尺將多余的沙土刮掉),倒人圓錐體(或圓柱體)容器里.倒的時候要注意,把兩個容器比一比、量一量,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并想一想,通過實驗你發(fā)現了什么?

            2、學生分組實驗

            3、學生匯報實驗結果(課件演示:圓錐體的體積1、2、3、4、5) 1 2 3 4 5

           、賵A柱和圓錐的底面積相等,高不相等,圓錐體容器裝滿沙土往圓柱體容器里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裝滿.

           、趫A柱和圓錐的底面積不相等,高相等,圓錐體容器裝滿沙土往圓柱體容器里倒,倒了兩次,又倒了一些,才裝滿.

           、蹐A柱和圓錐的底面積相等,高相等,圓錐體容器裝滿沙土往圓柱體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裝滿.

            4、引導學生發(fā)現:

            圓柱體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體積的`3倍或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 .

            板書:

            5、推導圓錐的體積公式:用字母表示圓錐的體積公式.板書:

            6、思考:要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7、反饋練習

            圓錐的底面積是5,高是3,體積是()

            圓錐的底面積是10,高是9,體積是()

           。ǘ┙虒W例1

            1、例1 一個圓錐形的零件,底面積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板書:

            答:這個零件的體積是76立方厘米.

            2、反饋練習:一個圓錐的底面積是25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她它的體積是多少?

            3、思考:求圓錐的體積,還可能出現哪些情況?(圓錐的底面積不直接告訴)

           。1)已知圓錐的底面半徑和高,求體積.

           。2)已知圓錐的底面直徑和高,求體積.

           。3)已知圓錐的底面周長和高,求體積.

            4、反饋練習:一個圓錐的底面直徑是20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體積體積是多少?

           。ㄈ┙虒W例2

            1、例2 在打谷場上,有一個近似于圓錐的小麥堆,測得底面直徑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麥約重735千克,這堆小麥大約有多少千克?(得數保留整千克)

            思考: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要求小麥的重量,必須先求什么?

            要求小麥的體積應怎么辦?

            這道題應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2、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2-25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20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22

          小學數學教案06-13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3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7-29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6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