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常用(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推力的作用,知道在同等數(shù)量的條件下骨牌的傾倒與路線、排列、間隔有關。
2、能夠通過觀察、合作、比較,大膽的進行有目的有規(guī)律地探索。
3、培養(yǎng)幼兒主動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體驗游戲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三張路線圖、兩張記錄表各5份、骨牌若干數(shù)量、筆、投影儀、課件、錄像、地墊。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木塊。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積木,想玩嗎?去玩一玩。
二、老師演示推多米諾骨牌,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排出8塊,輕輕推第一塊,你們猜這些積木會怎樣?是這樣嗎?我來試試。你們想玩嗎?
三、幼兒玩多米諾骨牌。
1、你成功了嗎?為什么會倒?你的`為什么沒有倒?
2、幼兒再次玩。排成彎的。
出示兩條線,大拐彎和小拐彎。討論哪種更容易倒。
四、幼兒合作玩多米諾骨牌。
1、看圖片。
多米諾骨牌除了排成直的和彎的,還可以排成各種圖案呢,看。你們能排出其它的圖案嗎?
2、合作玩多米諾骨牌。
交代要求:我們一個人的木塊不夠,怎么辦?怎么合作呢?找好朋友,5個人一組,選一個組長,討論排成什么圖案。最后請他來介紹后并且推倒。
五、游戲:人體多米諾。
生活中除了用積木,還可以用麻將牌、硬的香煙殼子來玩多米諾。更有趣的是還可以用我們的人體當多米諾骨牌呢。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模擬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并愿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探索發(fā)現(xiàn)。
2、根據(jù)生活實際用自制的聲音來表現(xiàn)大自然聲音的輕重、強弱變化。
3、體驗一起合作完成表演任務的愉悅。
活動重點:
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模擬生活中的各種聲音。
活動難點:
根據(jù)生活實際用自制的聲音來表現(xiàn)大自然聲音的輕重、強弱變化。
活動準備:
1、簡短的動畫片一段,背景聲音一段。
2、大森林背景圖一幅,大象、小馬、小鳥、雨點、響雷標記各一。
3、"口技表演"視頻一段,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欣賞動畫,引出主題。
1、激發(fā)興趣指導語:小朋友,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幼:喜歡!
指導語:那好,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好看的動畫片吧!
請幼兒欣賞動畫片《大森林的早晨》,隨動畫播放畫外音:大森林的早晨空氣真新鮮,大象在散步,小馬來回跑,小鳥嘰嘰喳喳的飛來了,忽然,響起了一陣雷聲,接著下起雨來了,大象急忙往回趕,小馬飛快地跑回家,小鳥也飛到了大樹上躲起來,不一會兒,雨停了,大森林的景色更美了!
指導語:小朋友,你們覺得這個動畫片好看嗎?想不想再看一遍?幼:想!
2、再次欣賞請幼兒再次欣賞動畫片(沒有聲效),欣賞完后與幼兒進行討論。
指導語:小朋友,你覺得這一遍和剛才那一遍哪個效果好?幼:第一次好,有聲音!第二次沒聲音,不好!
二、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方法。
1、發(fā)現(xiàn)問題:聲音沒有了怎么辦?
指導語:動畫片沒有聲音了,怎么辦呢?(可以配上聲音!可以重新配音!再加上聲音。┲笇дZ:那你想給動畫片中的什么配音呢?請幼兒發(fā)表見解(教師同時在記錄卡上粘貼標識)如:我想給大象走路配音、雷聲、配小鳥的叫聲、我想給小馬跑配音、我想配雨聲……
2、自由探討:怎樣進行配音?
指導語:剛才,各位小朋友的想法都很好,那你用什么辦法來幫他們配音呢?(這時幼兒僅是根據(jù)原有經(jīng)驗來探討,大多局限于用身體的動作發(fā)出聲音,如拍手、跺腳、拍腿……)
三、豐富經(jīng)驗,嘗試模擬。
1、豐富經(jīng)驗。
。1)欣賞口技表演,了解方法指導語:"現(xiàn)在請小朋友欣賞一段洛桑叔叔的表演。ㄐ∑贰堵迳W藝》片斷,洛桑用口技模仿架子鼓的演奏)指導語:剛才小品中架子鼓的聲音是怎么發(fā)出來的?(用嘴巴發(fā)出來的、用嘴學的)指導語 :這種用嘴巴模仿聲音的方法叫做口技表演!
。2)欣賞教師表演,引出利用物品配音。
指導語:下面老師也想給小朋友來段表演,你們歡迎嗎?
教師為片中2~3個角色配音,(用嘴巴模仿雷聲、用嘴巴模仿小鳥叫的聲音、用瓶蓋對敲模仿小馬跑的聲音……)指導語:剛才我們了解到可以利用嘴巴、四肢以及借助其他物品發(fā)出聲音進行配音,那么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物品,請你們試一試用他們發(fā)出的聲音可以為片中的什么配音,然后把你的發(fā)現(xiàn)在記錄卡上畫下來。
2、探索嘗試。
鼓勵幼兒自由使用各種物品進行探索,并使用實物小卡片記錄在相應事物的后面。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幼兒充分動手操作,想盡一切辦法利用身體與物品的接觸、物品與物品的接觸發(fā)出各種聲音來模仿動畫片中的聲音,并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用筆稚拙而簡潔地畫在記錄卡上。
3、演示評價。
指導語:請問你模仿的是誰?使用什么來模仿的?
請幼兒對探索出的各種方法在集體面前進行展示,從中選出比較貼近現(xiàn)實聲音的模擬方法。
小結:小朋友們真厲害,想的辦法也很多,比如:大象走有嘴模仿的、有跺腳、手掌敲擊塑料桶模仿的、還有塑料瓶擊塑料桶、塑料桶口敲擊地面5種方法……四、分配角色,模擬表演,指導語:剛才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了多種方法來為動畫片配音,那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幼兒選擇所要配音的對象,準備好所需物品,共同隨動畫片的播放進行模擬配音表演。
指導語:"小朋友,你們對剛才的表演的配音效果滿意嗎?你覺得還有什么地方應該有所改進?"與幼兒一起尋找配音時出現(xiàn)的問題。如:我覺得大象走的速度應該再慢些、雨聲應該隨著雨點的大小一會輕一會重、小馬跑應該再快一些、大象的聲音是重重的……指導語:那讓我們再來一遍好嗎?在第二次配音前引導幼兒注意大象走路的`聲音是又慢又重的,小馬跑的聲音師又輕又快的,走進森林的聲音應該由輕到重,跑出森林的聲音應該由重到輕。
五、總結經(jīng)驗,體驗成功。
將幼兒的配音效果錄下來,與動畫片同時播放,讓幼兒欣賞自己的創(chuàng)造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悅。
指導語:我們今天的收獲很大,不僅學會了用身體動作和操作其他物品來模仿聲音,還學會了給動畫片配音,真是太了不起了,老師在這里還要送你們一個好聽的"稱號"叫做"小小配音師",你們開心嗎?(開心)指導語:讓我們把今天新學的本領去表演給其他班的小朋友看,好嗎?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為自己喜歡的文藝作品配音。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土壤具有普遍性,雖說孩子們生活在城市中,土壤還是隨處可見的。此外,孩子們在幼兒園的自然角、種植園地的觀察與勞動中更是有了近距離的接觸。在幼兒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圍繞土壤引導幼兒在主動操作和探索中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保護好幼兒的探究欲望,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并且讓幼兒初步認識土壤的特性,學習簡單的觀察方法。這也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所要求我們的培養(yǎng)方式。
活動目標:
1、 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萌發(fā)珍惜土壤的情感。
2、激發(fā)和保護幼兒探究的欲望。
3、初步認識土壤的特性,學習簡單的觀察方法
活動準備:
紅泥、壤泥、干燥的泥、沙泥四大盆。
一次性紙杯、冰淇淋盒等廢舊物品。
泥土成分圖。
供幼兒每人種植的樹苗或種子。
活動流程:
探索—>交流—>再探索
活動過程:
1、 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2、 玩泥
幼兒自主操作、探索泥土有些什么?
3、 交流
你在泥土里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與土交朋友
請幼兒種植菜秧和種子。
5、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每天觀察自己種植的植物的生長情況。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大膽試驗,感知風力大小與物體移動之間的關系。
2、結合生活經(jīng)驗大膽、夸張地表現(xiàn)有風天氣的各種事物變化。
活動準備:
1、羽毛,樹葉,紙,石頭,小木棒,回形針等材料每組一份。
2、扇子、大記錄單一份。
3、戶外活動引導幼兒觀察風中樹和草等物體的變化。
活動重點:
積極探索,大膽試驗,感知風力大小與物體移動之間的關系。
活動難點:
大膽、夸張地表現(xiàn)有風天氣的各種事物變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風兒在哪里?
1、師:有時,風兒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樹枝,樹葉都不搖動了,我們有什么辦法能使風兒快快出現(xiàn)?(幼兒討論)
2、師:當風兒出現(xiàn)的時候,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二、幼兒操作,感知風兒能使有些物體移動。
1、出示操作材料,介紹認識:羽毛,樹葉,紙,石頭,小木棒,回形針等材料每組一份。
2、出示并引導幼兒觀察記錄單,提問:請你猜一猜朝他們吹氣時他們是否會移動?請用自己喜歡的標記記錄在記錄單上。
3、幼兒猜測,并及時記錄。
4、師: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請你動手去實驗驗證下自己的猜測,再觀察下這些物體都是怎么動的,發(fā)現(xiàn)它們的運動路線?
5、幼兒實驗操作。引導幼兒將物體有序擺放,一次一個孩子逐個向不同的物體吹風,記錄吹動后物體移動的`路線。
6、交流。請幼兒說說哪些物體被風吹動了,哪些沒有吹動?為什么呢?被吹動的物體移動的路線是怎樣的?
7、出示一個重物,如一塊石頭,引導幼兒制造風,想辦法使其移動。
三、表演"風來了"情景。
1、幼兒以組為單位:每位幼兒認領組中的一種實驗物品,假設自己就是這一物品,然后其它幼兒對著他吹氣,這一"物品"模仿剛才的運動情形,進行相應的表演。
2、全體幼兒表演
幼兒假設自己是風,教師鼓勵他們象風一樣的行動,如在高空吹,在地上吹,做一股強風,做一陣輕風,慢慢地安靜下來然后開始刮風。
延伸活動:
1、嘗試用其他方法制造風,使石頭動起來。
2、畫風。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雨的形成過程,水兩態(tài)之間的變化。
2、知道雨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一個酒精燈,一個裝有水的燒杯,一塊透明玻璃。
2、課件《小水滴旅行記》。
3、水滴寶寶圖片、下雨的圖片,雨與人類關系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導入活動。
1、出示水滴寶寶圖片。今天呢,水滴寶寶想去旅行,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旅行中會發(fā)生哪些有趣的事呢?(想)
2、出示下雨的圖片。哇,下雨了!我們的水滴寶寶躲到哪里去了呢?
3、引導幼兒討論雨是怎么形成的。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二、實驗演示,幼兒觀察操作過程。
1、教師用酒精燈加熱燒杯里的水,讓小朋友仔細觀察燒杯里的水,并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變化。(水變成了水蒸汽)
教師提問:你在哪里看見過水蒸發(fā)的想象?水變成水蒸汽跑到哪里去了?變成什么了?
2、繼續(xù)試驗,在燒杯上遮蓋上玻璃片,讓幼兒觀察玻璃片上有什么變化。再請幼兒拿起玻璃片觀察玻璃片里的水珠流到水杯里的想象,讓幼兒說說這是為什么。
得出實驗結果:水蒸汽遇冷就會變成小水珠。
3、播放課件《小水滴旅行記》,了解雨的形成原因及過程。
教師小結: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就像一個爐子,衣服、江河、大海、湖泊里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汽,這么多的水蒸汽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三、幼兒再次觀看課件《小水滴旅行記》,了解雨的形成循環(huán)過程。
小結:水遇到熱量后就會變成水蒸汽,大量的水蒸汽聚集到一起,當他們遇到冷空氣后就變成了小水珠。小水珠越來越重時,空氣托不住小水珠了,小水珠就變成雨落下來了。
四、了解雨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播放雨與人類關系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并說說雨的重要性。
教師小結:
1、雨,是地球水循環(huán)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幾乎所有的遠離河流的陸生植物補給淡水的惟一方法。
2、雨可以灌溉農(nóng)作物,利于植樹造林。
3、雨能夠減少空氣中的灰塵,能夠降低氣溫。
4、下雨利于水庫蓄水,可以補充地下水,可以補充河流水量利于發(fā)電和航運。
5、下雨了可以隔絕嘈雜的世界營造安寧的環(huán)境,可以催眠,可以洗刷街道。
6、雨能沖走地面垃圾,稀釋有毒物質,凈化環(huán)境。
7、雨可以凈化空氣,雨過天晴心情爽朗。
活動反思:
剛開始時,我準備通過繪本《小水滴去旅行》為載體,以自主閱讀的形式來讓幼兒學習這個故事,后來聽了一位老師的這節(jié)課,她也把這活動定位在了語言、科學領域,聽完后,我總覺得小朋友應該對故事內(nèi)容理解的不透徹,而且對于水的三態(tài)(液態(tài)、固態(tài)、氣態(tài))也是稀里糊涂,根本不能通過這個故事來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我左思右想還是定位到科學領域,通過小實驗,讓幼兒直觀感知水的三態(tài)變化。我先演示實驗,讓幼兒對水的`三態(tài)變化有個直觀了解,再通過播放課件《小水滴旅行記》,讓幼兒了解雨的形成及循環(huán)過程。通過看老師做實驗的方式,讓他們更直觀、更清楚理解。在做實驗時,幼兒很興奮,很好奇,好像一下子把他們的求知欲全釋放出來了,四十多雙明亮的眼睛都盯著我。通過實驗的方式讓幼兒直觀、清楚的了解了水的三態(tài)變化,通過故事《小水滴旅行記》讓幼兒對雨的形成及循環(huán)過程有了初步了解,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這節(jié)課總的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的。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活動了解各種動物過冬的方式。
2.學習用不同的表征方式表達自己的探索經(jīng)驗。
重點難點:
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活動了解各種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
說明:
動物過冬的方式作為一種知識對幼兒的發(fā)展無足輕重。重要的是幼兒怎樣獲得這些知識。因此本活動的重點應該放在激發(fā)幼兒的探索精神、提高幼兒獲取知識的能力上。
活動準備:
1.飼養(yǎng)一些動物如烏龜、兔子、鳥、魚等。
2.準備紙、筆讓幼兒記錄自己的探索結果。
活動過程:
1.通過討論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1)討論:冬天來了有什么感受?人怎么渡過寒冷的冬天?
。2)提問:動物怎么過冬?說明
回答這個問題必然會涉及具體的動物,如狗怎么過冬?魚怎么過冬?凡是沒有得出正確答案的幼兒或答案不一致的,教師可將想應的圖片貼在教室里,讓幼兒自己去尋找答案。教師要為幼兒提供有關的書籍和圖片。
2.通過探索活動是幼兒自主的,即由幼兒自己決定什么時候探索,用什么方式探索。
3.通過表達活動提高幼兒的表征能力。
說明:
探索要持續(xù)一段時間,在此期間,啟發(fā)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探索成果,如用圖畫或語言(由教師或家長記錄幼兒口述的內(nèi)容)。然后讓幼兒將答案貼在相應動物的周圍。
4.通過交流活動豐富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和獲取知識的方式。
說明:
交流活動以講述為主,讓幼兒介紹自己的探索成果和探索經(jīng)過。
5.通過相互提問引起幼兒繼續(xù)探索的興趣。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平衡"是一種常見的科學現(xiàn)象,在幼兒園平時的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如"走走平衡木,玩玩蹺蹺板,自轉幾圈不讓自己摔倒"等等都是平衡現(xiàn)象的體現(xiàn)。但是,孩子對此類現(xiàn)象的認識多為無意識的,為了激起孩子對身邊科學現(xiàn)象的關注,特設計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1.通過嘗試探索,了解兩邊重量相等能使物體保持平衡。
2.鼓勵幼兒運用習得的科學經(jīng)驗制作玩具。
3.體驗嘗試過程的快樂,感受活動成功的愉悅情緒。
活動準備:
1..學具:人手一份操作器材(將一根長約30cm的鋼絲分別綁在兩根筷子上連接成斜線,筷子的一頭插入在裝有沙子的罐子里,制作成一個架子)、人形紙卡、橡皮泥。
2.教具:利用平衡原理制作的玩具 (一塊方形胡蘿卜、三根牙簽、一些橡皮泥制作而成)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課題。
1.小朋友見過雜技表演"走鋼絲"嗎?他們是怎樣的?
2.(出示人形紙卡)瞧,有一位冒險小子,它也想來學走鋼絲,它想先學著讓自己跨在鋼絲上不摔下來,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鼓勵孩子運用以往的經(jīng)驗進行發(fā)散思維、聯(lián)想回答)(二)教師介紹材料,探索"冒險小子"跨鋼絲的方法。
1.用教師準備的一種材料--橡皮泥,幫助冒險小子跨走鋼絲。
2.操作后交流:你是怎樣使"冒險小子"跨在鋼絲上不摔下來的?(綁、粘等固定的方法)
(三)探索"冒險小子"跨走鋼絲的方法及奧秘。
1.提問:你有什么好辦法,讓冒險小子跨在鋼絲上平衡地滑動呢?
2.幼兒嘗試后演示:
(1)請將冒險小子固定在鋼絲上的幼兒上臺演示交流;
(2)請將橡皮泥包裹在冒險小子兩只腳上,兩邊重量相等的幼兒上臺演示交流;
(3)請將橡皮泥包裹在冒險小子兩只腳上,兩邊重量不等的.幼兒上臺演示交流。
3.討論交流:為什么用同樣方法(都是將橡皮泥包裹在冒險小子兩只腳上),有的成功了,有的卻沒有成功呢?(讓幼兒了解兩邊重量相等能使冒險小子保持平衡的道理!)
(四)幼兒第三次嘗試,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延伸:
為幼兒在區(qū)域中投放材料,制作平衡小玩具繼續(xù)探索科學奧秘。
活動建議:活動結束不是結束,而是探索的開始,建議教師在探索區(qū)為幼兒提供材料,讓幼兒自制平衡玩具繼續(xù)探索平衡的奧秘,逐步養(yǎng)成幼兒愛探索、愛操作的習慣和不成功不罷休的精神。
活動反思:
此活動借助橡皮泥這一材料,讓孩子通過多次嘗試、交流,在操作擺弄、做做玩玩中使一些本來含糊的、處于半意識狀態(tài)的東西慢慢變得明晰起來,不知不覺就習得了平衡的經(jīng)驗。而活動中反復不斷的探索和嘗試讓幼兒最終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無形中培養(yǎng)了一種不成功不罷休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科學態(tài)度與精神。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科學就在眼前,只要自己善于嘗試,敢于實踐,成功就會屬于自己!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兩種實物進行A-BB或AA-B的方式排序,并能講述排列的規(guī)律。
2、體驗做冰糖葫蘆的樂趣。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橡皮泥、彩色紙剪成的'水果若干、棒子、范例2串(1串是按A-B方式排序,另一串是按A-BB方式排序)、小牛
重點與難點:
將兩種實物進行A-BB或AA-B的方式排序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看誰來啦?(出示小牛)
教師:小牛帶來了一種好吃的東西(出示并糖葫蘆)引導幼兒觀察冰糖葫蘆的特征。
看看這冰糖葫蘆是怎么做的呢?(鞏固對A-B排序方法的掌握)
二、學習A-BB或AA-B排序的規(guī)律為動物對應排隊。
1、(出示A-BB形式排序)讓幼兒感知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引導幼兒用語言說出排序的規(guī)律。
2、教師:小牛開了一家冰糖葫蘆店,小動物都很喜歡吃,小牛來不及做,請小朋友幫忙,你們愿意嗎?
3、幼兒動手操作制作冰糖葫蘆。
4、教師隨機指導,啟發(fā)幼兒想出另一種排序方式。
5、集中幼兒,讓幼兒說說自己的冰糖葫蘆是怎么樣排列制作的。
6、教師小結幼兒的回答。
7、生生互動,幫助排序錯誤的幼兒。
三、買冰糖葫蘆
大家一起幫助小牛叫賣并糖葫蘆,體驗制作后的快樂。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12-18
大班科學教案12-29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1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12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11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2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04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8-01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3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