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產乱老熟视頻老熟女,97在线起碰视频,麻豆Av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国产91www.

<pre id="jdrot"></pre>

<td id="jdrot"><strong id="jdrot"></strong></td>
      <pre id="jdrot"></pre>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數(shù)學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9-01 09:44:0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7篇)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西師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第35--36頁中例1、例2及練習六的第1題。

            【教材分析】

            有關8、9的加減法,與6、7的加減法相比較,在編排上有較大的區(qū)別:首先,從根據(jù)一幅圖寫出兩個加法算式或兩個減法算式過渡到根據(jù)一幅圖寫出四個算式。教材提供一幅小棒圖,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寫出不同的算式,這樣安排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2、6、8三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不僅讓學生寫出了四個算式,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親身經(jīng)歷了根據(jù)一幅圖寫出四個算式的探索過程,使學生感受到“一圖四式”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關于9的加、減法是在8的加減法基礎上進行的,讓學生通過擺一擺進一步強化一種擺法列出四個算式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習了8、9的認識。學生在學習6、7的加減法時就會根據(jù)一副圖列兩個加法算式或兩個減法算式,為本課的一圖四式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得數(shù)是8和9的加法及8減幾、9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交流、自主探究,實踐操作等活動,在根據(jù)一幅圖寫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數(shù)的探索過程中,感受調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一樣的客觀事實。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以同桌合作學習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得數(shù)是8和9的加法及8減幾、9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

            2、教學難點:根據(jù)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一圖四式)。

            【教學準備】

            掛圖、小紅花、圓片等。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1、師談話激趣:孩子們,在前面的數(shù)學旅途中老師帶著大家去數(shù)學王國學習了好多的數(shù)學知識,今天我們就要用學到的知識去闖關,有沒有信心挑戰(zhàn)?

            2、闖關練習:

           。1)第一關:算一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出示卡片:

            6+14+27-16-43+22+24+36-3

            (2)第二關:填一填。(8、9的組成練習)

            3、揭示并板書課題:8、9的加減法

            小朋友們可真聰明,學會了這么多本領,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能不能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計算8、9的加減法。

            設計意圖: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小棒圖,師提問:這里一共有幾根小棒?小手舉起來,一起數(shù)一數(shù)。(8根)

           。2)師提問:如果把8根小棒分成2堆,可以怎么分?(1,7)、(2,6)、(3,5)、(4,

            4)。

            (3)師:選擇你喜歡的分法來說一說怎樣列算式?(指名匯報,師板書。)

            1+7=82+6=83+5=84+4=8

            7+1=86+2=85+3=88-4=4

            8-1=78-6=28-3=5

            8-7=18-2=68-5=3

           。4)引導學生觀察算式,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師小結一圖4式的方法:一種分法可以列出四個算式,兩個加法算式,兩個減法算式。列減法算的時候用加起來的得數(shù)減去相加的其中一個數(shù),就得到另一個數(shù)。設計意圖:

           。1)小黑板出示例2圖。師提問:你能通過擺一擺幫老師把這個表補充完整嗎?

           。2)生擺學具,師引導填表。

           。3)同桌討論:仔細觀察表,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把你的發(fā)現(xiàn)跟同桌說一說。(上排的.數(shù)越來越大,下排的數(shù)越來越小,相對的兩個數(shù)加起來都等于9。)

            師:對照這個表,你能用剛才的方法寫出有關9的加、減法算式嗎?寫完后同桌交流算法。

           。4)指名匯報,師板書算式:

            1+8=92+7=93+6=94+5=9

            8+1=97+2=96+3=95+4=9

            9-1=89-2=79-3=69-5=4

            9-8=19-7=29-6=39-4=5

            設計意圖:

            三、鞏固練習。

            1、我當郵遞員。

            信有:6+28+19—14+51+77+23+64+4

            師:老師有兩個郵箱,一個是8號郵箱,拿信的小郵遞員要算出信上的得數(shù),就投進幾號郵箱。

            搶答:(答對的小朋友獎勵一朵小紅花)

            3+69—39-22+78+08—88-33+5

            設計意圖: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知識?我們知道了用以前學過的計算方法同樣能計算8、9的加減法。你會算了嗎?

            設計意圖:

            【板書設計】

            8、9的加減法

            1+8=92+7=93+6=94+5=91+7=82+6=83+5=84+4=8

            8+1=97+2=96+3=95+4=97+1=86+2=85+3=88-4=49-1=89-2=79-3=69-5=4

            9-8=19-7=29-6=39-4=58-1=78-6=28-3=5

            8-7=18-2=68-5=3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6、7的加減法的基礎上編排的,又有前面8和9的組成的學習做鋪墊,學生已基本掌握了“一圖四式”的方法,并會運用數(shù)的組成知識進行相關的加減法計算。

            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的設計思路是:復習鋪墊(復習7以內的口算及8和9的組成)——情境引入(小棒圖)——觀圖提問,列式解決(據(jù)圖列出兩道加法和兩道減法算式)——動手操作(擺學具,寫算式)——課堂活動(鞏固練習8、9的加減法)——總結算法。

            通過對本節(jié)課的反思,我認為教學中做得較好的方面:首先,自己能夠以學生為主體,圍繞學習內容設計課堂活動,讓學生在說中學,做中學,注重學生觀察能力及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其次,導入的設計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表現(xiàn)出較高的學習積極性。再次,課堂活動的設計較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在游戲中練習8、9的加減法。

            不足之處:首先,在教學8、9的加減法時,教材只是列出了其中一種擺法的四個算式,為了讓學生更全面的掌握8、9的加減法,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寫出所有關于8、9的加減法算式,因此,顯得內容較多,處理的方式上也較為單一,顯得十分枯燥,導致學生學習熱情顯得不高。應采用不同的活動,讓學生分別在列出算式,例如分小組列算式,

            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其次,再處理根據(jù)不同的擺法列出四個算式時,讓學生觀察算式,說一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說得過少,教師的總結也不到位。沒有很清晰的讓學生明確兩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就讓學生多說,在教師引導的基礎再說一說,充分讓學生通過說來進一步體會四個算式間的聯(lián)系。

            第三,在讓學生同桌合作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指導還不夠,有部分學生,還沒有積極的投入到合作交流中。就該加強這部份學生的指導。

            第四,在教學中沒有讓更多的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就以點帶面,一帶而過了。應該多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對于說得不完整的,教師可加以引導。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經(jīng)驗感知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學習用不同方法進行7元人民幣的等價兌換。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shù)量。

            活動準備:

            1、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面值的紙幣與硬幣2、若干。布置"銀行"場景,里面1元、2元、5元面值的紙幣若干。

            3、幼兒用書第21、37頁操作材料,記錄單,鉛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1、教師出示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教師:這些錢幣一樣嗎?

            3、它們分別是多少錢?你是怎樣知道的?

            4、中國錢幣有一個共同名稱叫什么?

            5、教師:你還知道哪些國家的`錢幣名稱?

            二、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探索取7元錢的不同策略。

            1、教師出示若干1元、2元、5元的紙幣。

            2、教師"你到銀行會取7元錢嗎?想一想,可以取幾張什么面值的人民幣?

            3、請個別幼兒演示自己所取的7元錢。

            4、教師引導幼兒討論。

            5、鼓勵幼兒多角度的思考問題。

            6、比較兩次取7元錢的不同策略。

            三、引導幼兒記錄自己的取錢策略

            1、請幼兒探索取7元錢的不同策略。

            2、鼓勵幼兒運用標記、符號、數(shù)字、圖示等方法在記錄單上記錄自己每一次取錢的不同策略。

            四、同伴之間相互交流各自記錄的結果。

            五、幼兒分組操作

            1、取錢

            2、算式接龍

            3、翻花片

            4、撕貼格子

            六、活動評價

            1、教師展示幼兒多種不同的取7元錢的策略

            2、師幼小結: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方法可以取出7元錢?

            教學反思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選題,錢幣雖然不是幼兒每天要接觸的東西,但是對他們來說并不陌生,設計這樣的活動,能有計劃地調動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啟發(fā)和引導幼兒嘗試把所掌握的簡單數(shù)學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游戲之中,不斷豐富經(jīng)驗促進能力提高。但是原活動的設計并不令人滿意,原因一,活動形式的設計以個別演示、集體討論、自己記錄的方式,游戲性不強不能充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操作活動以個人書面的形式,教師不能快速有效給予幫助,也將影響教學效果。原因二,探索錢幣的不同兌換策略,限定兌換7元錢,過于死板,不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發(fā)揮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同時以數(shù)字、符號等方式記錄策略,增加了幼兒的思維難度,也沒有考慮幼兒間個體的差異性。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并理解相鄰數(shù)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鄰數(shù),理解并能說出相鄰數(shù)之間多一少一的關系。

            2、發(fā)展幼兒的比較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3、學習與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戲的方法,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相鄰數(shù)的含義,掌握10以內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

            活動準備:

            PPT課件、音樂、數(shù)字卡片1套(打印)、磁性白板或黑板、羊羊數(shù)字頭飾、灰太狼頭飾。

            活動過程:

            一、師生互動,隨音樂進入教室

            1、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帶著大家到數(shù)字王國里,和數(shù)字寶寶交朋友好嗎?看汽車來了,我們快快出發(fā)吧!

            2、放音樂《去郊游》師生一起做開車動作,隨音樂進入教室。

            二、初步認識相鄰數(shù)

            1、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給數(shù)字寶寶找鄰居吧!

            (1)我們來看看數(shù)字寶寶2的鄰居是誰呀?2的前面是幾?(是1),2的后面呢?(是3)(1和3是2的鄰居,也叫做2的相鄰數(shù)。)

            (2)數(shù)字寶寶5也想找鄰居了,小朋友們快幫幫他吧! (把5貼在白板上,讓幼兒給5找鄰居)

            (3)出示數(shù)字卡片9讓幼兒給9找鄰居。

            小結:剛才小朋友給數(shù)字寶寶們找到了鄰居,我們的寶寶們真棒!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秘密,每個數(shù)字寶寶都有相鄰數(shù),小朋友們可要記清楚了。

            三、拓展活動,加深幼兒理解

            1、給小動物找鄰居。

            教師PPT課件出示小動物圖片,讓幼兒數(shù)一數(shù)它的個數(shù),并說一說它鄰居的個數(shù)。

            2、游戲:智救羊羊

            游戲規(guī)則:教師請10名幼兒扮演羊羊,給他們戴上寫有編號的羊羊頭飾,并請幼兒記住編號。教師扮演灰太狼。播放音樂《一只羊》,音樂響起羊羊們在歡快的玩耍。音樂一;姨蔷妥プ∫恢谎蜓。并告訴其他的羊羊,要想救走這只羊羊就要他的鄰居來才行。(游戲數(shù)遍)

            四、結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知道了每一個數(shù)字寶寶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鄰居,它們之間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快樂的'生活著。我們小朋友也要像數(shù)字寶寶一樣,大家團結友愛互幫互助。"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自始至終讓幼兒探索性發(fā)現(xiàn)問題,使幼兒一直處于活躍、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通過游戲化教學,結合生活中的鄰居關系,把相鄰數(shù)的概念滲透在其中,盡量讓抽象的數(shù)的邏輯概念在具體的事物中理解,幫助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快樂地學習、體驗、理解,從而提高幼兒學習相鄰數(shù)的興趣。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有關注春天植物生長變化的興趣和觀察、比較能力。

            2、能尋找合適材料測量花包菜的高度。

            3、能用自己的方法記錄和表達測量的結果。

            【活動準備】

            觀察春天植物的變化,找好室外觀察測量的場地,在合適位置擺放筆、紙、板以及漿糊、膠帶、釘子等材料,大展板一塊,兩盆花包菜。

            【活動過程】

            一、引發(fā)測量興趣。

            1、這兩盆花叫什么?在哪兒見過?春天來了,你們發(fā)現(xiàn)花包菜變化了嗎?

            2、弟弟妹妹很想知道花包菜有多高,你能用什么辦法告訴他們?

            二、準備測量工具。

            1、討論:什么材料和工具可以測量出花包菜的高度呢?

            2、幼兒在教室里尋找合適的測量工具。(如:塑料拼插條形玩具、水彩筆、長紙條、筷子、數(shù)學操作材料等,提示有困難的幼兒可以請老師或小朋友幫忙。)

            三、測量花包菜并做記錄。

            1、幼兒帶好測量工具和材料,到戶外種植的花包菜處現(xiàn)場測量。(老師觀察幼兒如何測量,并在測量范圍內準備一些工具,便于有需要的.幼兒調換。)

            2、交流測量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問題,討論并解決測量中的問題。例如:自己使用了什么工具:測量的起點在哪里;測量工具和花包菜不一樣長怎么辦等。

            3、再次測量并做測量記錄。

            4、討論如何記錄測量結果。

            5、幼兒繼續(xù)測量花包菜并用自己的方式將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P注此環(huán)節(jié)的難點:①測量的起點。②如何處理測量工具和花包菜不一樣長的問題。③幼兒是怎樣表達、記錄的。)

            四、交流、分享。

            1、介紹各自選用的工具及測量結果。(將幼兒的記錄表呈現(xiàn)在展板上。)

            2、與幼兒共同小結:使用了哪些材料做測量工具、用什么方法記錄的。(感受記錄方法的多樣性,鼓勵幼兒尋找更多、更合適的材料做測量工具。)

            活動延伸:

            1、繼續(xù)探索用相同的材料測量結果會怎樣。

            2、比較花包菜的高矮,并嘗試分析原因。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4的加減法,能根據(jù)圖意正確列出4的加減法算式。

            2、能清楚、正確的講述三幅圖的含義,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3、能克服膽怯的心理,大膽回答問題。

            活動重點:

            學習4的加減法,能根據(jù)圖意正確列出4的'加減法算式。

            活動難點:

            能清楚、正確的講述三幅圖的含義,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學過3的加法。

            2、物質準備:教具:表示加減法的三幅圖。學具:幼兒用書,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游戲。

            "碰球"師幼共同玩"碰球"游戲:先確定游戲的總數(shù)(如4)。然后教師邊拍手邊說:嗨,嗨,我的2球碰幾球?幼兒:嗨嗨,我的1球碰3球……(教師再提問,幼兒回答),復習鞏固4以內各數(shù)的組成。

            2、飛機飛來了。

            -出示表示加法的三幅圖,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每一幅圖,弄清楚三幅圖說了一件什么事?然后用一句簡單的話,把每幅圖的意思說清楚。

            -鼓勵幼兒克服膽怯心理,大膽嘗試,講述三幅圖的意思。

            -教師:你覺得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來表示三幅圖說的這件事?為什么?引導幼兒列出加法算式:1+3=4,并解釋1、+3、=4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教師:飛機飛來飛去真忙呀?我們怎樣才能看清楚飛機是飛來?還是飛走呢?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細節(jié):飛來頭朝什么方向?了解飛機是飛來還是飛走。引導幼兒思考:飛機飛來應該用什么算式?飛走應該用什么算式?

            3、小組操作活動。

            -看圖列加法算式。啟發(fā)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的變化,用"又"、"一共""還剩下"等詞語講述三幅圖的意義,再正確列出加減法算式。

            -看算式進行4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4、活動評價。

            -出示表示減法的三幅圖,請幼兒觀察并講述圖意,并列出減法算式。

            -請幼兒看圖列加減法算式的活動,鼓勵幼兒說說從哪兒看出來是"來的",還是"去掉的",引導幼兒看圖時,仔細觀察第二幅圖的變化。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較熟練地掌握7、8的組成,并進行加減運算。

            2、初步學習抄題目,進行加減運算。

            3、做練習時不影響同伴。

            活動準備:

            橫卡若干,每人一張白紙,一支鉛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復習7、8的組成,玩碰球游戲。

            (2)復習7、8的加減。

            2、小組活動:抄題并進行運算。

            重點:抄題時要一題一題的.抄,不能漏抄,做完以后讀一讀,看看做的對不對。

            3、評價活動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認識加號"+"和等號"=",學習列加法算式。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教師演示材料:實物玩具娃娃3個,梨子圖片5張,"+""="的圖卡、1-5數(shù)字卡。

           。2)幼兒每人每人一份寫有分合式的燈籠、2-10的數(shù)字掛鉤。

           。3)分組活動材料:

            情景圖若干、集合圖若干、分合圖若干、寫有2-5數(shù)字的刺猬、寫有5以內加法算式的果子卡片若干。

            材料配套:教育掛圖、幼兒活動操作材料。

            (三)活動過程:

            1.玩游戲"掛燈籠",復習5以內數(shù)的組成分解。

            師:小朋友們先看自己手中燈籠上的分合式,算出答案,然后掛在相應的數(shù)字持鉤上,比比誰掛得又對又快。

            2.教師用實物口述應用題,引導幼兒理解5以內數(shù)的加法含義。

            (1)師:老師先買了2個玩具娃娃,又買了1個玩具娃娃,老師一共買了幾個玩具娃娃?

           。2)小結:2個玩具娃娃加上1個玩具娃娃,一共有3個玩具娃娃。教師邊說邊列出算式。

            告訴幼兒:"+"叫"加號",表示把東西合并起來,東西變多了。 "="叫等于,表示左邊的兩個數(shù)加起來是右邊的這個數(shù)。

           。3)引導幼兒正確地讀算式"2+1=3"。

            3.引導幼兒根據(jù)教師的口述應用 題列算式計算。

           。1)教師邊演示圖片邊口述應用題。

           。2)幼兒根據(jù)教師口述的應用題列出式子并運算,教師觀察幼兒列式情況。

            (3)交流分享:說一說你列的式子。。

            4.出示教育掛圖《學習5以內數(shù)的加法》,引導幼兒根據(jù)圖片內容列式計算。

           。1)師:圖上有什么?先請一個小朋友編一道加法應用題,再請另一個小朋友到黑板上列出加法算式并計算。

           。2)每個幼兒根據(jù)圖中特點,用數(shù)字卡列出加法式子并運算,教師觀察幼兒列式情況。

            5.幼兒分組活動,鞏固5以內數(shù)的加法知識。

            情境圖:根據(jù)情景圖的圖意列加法式子并計算。

            集合圖:根據(jù)集合圖的'圖意列加法式子并計算。

            分合式:根據(jù)分合式列加法式子并計算。

            送果子:根據(jù)果子卡片上的算式計算出得數(shù)后把果子貼在相應號碼的刺猬身上。

            幼兒操作后分享交流。

            (四)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在數(shù)學區(qū)投放分組活動的材料,供幼兒練習。

            家園共育:請幼兒在家里根據(jù)家里的物品編加法應用題并列式計算。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3

          [經(jīng)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6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05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26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5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28

          (經(jīng)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1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13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16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