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合集8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把圓形剪去四分之一并粘貼、添畫出不同動態(tài)的小魚。
2、體驗與同伴合作制作小魚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喜悅。
重點:能兩兩合作完成快樂的小魚。
難點:正確的剪去圓的四分之一。
二、活動準備:
范例、剪好的圓形彩紙若干、供兩人合作的紙若干、黑色水彩筆、剪刀。
三、活動過程:
一、孤獨的小魚,激發(fā)興趣。
1、出示范例師唱:一條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fā)愁。
2、一條小魚在游泳心里怎么樣,那你有什么好辦法它變成一條快樂的小魚?
二、講解示范,感知制作的方法。
1、請幼兒看看材料盒里有什么?彩色的圓形紙、剪刀。
2、看看老師用圓形紙是怎么變出了小魚的,講解制作步驟。
3、重點引導幼兒粘貼出朝不同方向游動的小魚。
三、幼兒學做“快樂的`小魚”。
1、告訴幼兒制作時的要求。
2、教師巡回指導。給予適時的幫助。
四、展示作品,體驗成功的樂趣。
1、幼兒觀賞作品,說說快樂小魚的故事。
2、教師講評幼兒的作品,表揚合作好的幼兒。
3、幼兒一起唱許多魚,水里游……出活動室。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引起數數的興趣。
2。培養(yǎng)按數取物的能力。
3。理解“2”的實際意義,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言來表達“2”的形成。
活動準備
1。課件:大樹、小鳥;
2。在教室里擺放許多小兔(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小兔來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一種小動物到我們班里來做客,它是誰?在哪呢?請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開
1。體驗2的形成
(1)請幼兒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
教師: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個小朋友找一只小兔來。
——你找到了幾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請幼兒再找一只小兔
教師:這一只小兔有些孤單,請小朋友再給它找一個伙伴好嗎?
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們的教室里,請小朋友去找找吧!
幼兒找到另一只小兔。
(3)現在你有幾只小兔?
。ìF在我有2只小兔)
教師:先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后來又在草叢中找到1只小兔,變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幾?
(1添1是2)
。4)請幼兒復述:1添1是2。
2。課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來我們班做客,我們應該為小兔準備愛吃的蘿卜和青菜
。1)課件播放:
先請1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再請另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
1個蘿卜添上1個蘿卜是幾個蘿卜?1添1是幾?(1添1是2)
。ǎ
。2)教師用貼絨教具演示2的形成過程:
先請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請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
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幾棵青菜?1添1是幾?(1添1是2)
3。認讀數字2
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菜用數字幾來表示?(用數字2來表示)
幼兒認讀數字2,2像什么?(2像小鴨水中游)
4。理解2的實際意義。
。1)問2能表示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草,還能表示2個什么?
小結:2能表示所有數量是2的物體。
(2)課件播放若干數量是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2的實際意義。
三、結束
播放音樂,請幼兒在教室里尋找能夠用2來表示的物體。
教師:在我們的教室里有許多物體能夠用2來表示,請小朋友聽著音樂去找找吧,
音樂停止,到老師身邊來說給小伙伴聽,自然結束!
小班數學活動:樹葉分類
有幸參加了平湖市地十一屆雙高課的教學比武活動,在去之前準備了一些零散的經驗,除了業(yè)務上的一些外,更重要的是抱著學習的態(tài)度去的。力爭在比賽的24個小時里,調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與那里的孩子共享快樂課堂。設計的教案如下:
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3—6歲的幼兒,他們喜愛動物,親近動物。而大千世界的動物皮毛都是千姿百態(tài),各有特色。小班的孩子對動物的認識只停留在動物表面化,而在我們生活中一些動物的皮毛具有特定的色彩——黑白兩色。本次活動就是讓幼兒認識黑白兩色皮毛的動物。歸納原有的經驗,感受不同動物皮毛的共性,從而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圖片若干(黑臉小白羊、斑馬、奶牛、熊貓、操作紙、頭飾)
活動目的:
1、了解生活中黑白皮毛的動物,感受皮毛的多樣性。
2、激發(fā)幼兒親近動物的情感,培養(yǎng)幼兒仔細觀察的好習慣。
活動流程:
設疑→尋找→歸納→操作
活動過程:
一、 設疑,“引起興趣”
出示“黑臉小白羊”。
提問:“這是誰?你看到這是一只怎樣的羊?”(臉是黑的,身體白的)
“黑臉小白臉怎么了?你怎么看出來的?”(不開心)
你覺得黑臉小白羊為什么不開心?(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想知道為什么嗎?請你聽好了。
二、尋找“黑白皮毛的動物”
1、教師以故事的形式講述故事“黑臉小白羊”(邊講邊結合實物圖片)
2、提問:(1)黑臉小白羊為什么不開心?(覺得自己不好看,身上只有白色、黑色花紋)
(2)最后黑臉小白羊開心了嗎?為什么?
重點理解,黑臉小白羊找到了好朋友。
黑臉小白羊找到了“奶牛”,練習奶牛的話,“你看!我的身上也有白色的皮毛和黑色的皮毛。
黑臉小白羊找到了“斑馬”,學習斑馬的話,“你看!我的身上也有白色的皮毛和黑色的皮毛。
黑臉小白羊找到了“熊貓”,猜猜熊貓會怎么說呢?“你看!我的身上也有白色的皮毛和黑色的皮毛。
3、幼兒分別戴上頭飾、表演
小結:黑臉小白羊找到了這么多和自己一樣有白色皮毛和黑色皮毛的動物。黑臉小白羊不再傷心難過了。
三、歸納已有經驗
1、剛才黑臉小白羊找到了這么多黑白皮毛的動物,我們來看看,它們的皮毛有什么不一樣嗎?(斑馬的皮毛是條紋的,奶牛有黑色的點、熊貓耳朵、眼睛、腳是黑色的)
2、你能再幫小白羊找找你看到過身上有白色皮毛和黑色皮毛的動物嗎?(斑點狗……)
小結:原來都是黑白皮毛的動物,身上的花紋也是不同的。
四、操作鞏固
1、 幼兒用黑色打扮黑白皮毛的動物
材料提供:熊貓(給眼睛、腿涂上黑色)
奶牛(給奶牛身上涂上黑色的花紋并涂色)
斑馬(給斑馬畫上條紋并涂色)
活動評析:
在主題《動物的花花衣》中,本次活動設計的點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只限于黑白皮毛的.動物,但涵蓋的面較廣,創(chuàng)設情景從黑臉小白羊不開心引出故事,尋找到其他黑白皮毛的動物,奶牛、斑馬、熊貓來做黑臉小白羊的好朋友,歸納出有許多動物的皮毛就只擁有黑白兩色,隨后讓小朋友想想還有那些黑白皮毛的動物(如斑點狗、黑白貓、黑白豬、黑白兔……),再讓幼兒去觀察黑白皮毛動物的皮毛有什么不一樣,即黑白的花紋不同,這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即讓幼兒明白,即使都是黑白兩色皮毛的動物,可身上的花紋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由此而引發(fā)幼兒對動物皮毛的關注和探索興趣,最后再讓幼兒動手操作,用黑色打扮黑白皮毛的動物。整個設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活動的目的,激發(fā)幼兒親近動物,了解動物的情感,同時培養(yǎng)幼兒仔細觀察的好習慣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建議:
在最后操作過程中,教師只要求幼兒給熊貓、奶牛和斑馬涂色,即小朋友只能依樣畫葫蘆,按教師提供的這三種動物的圖片來涂色,如教師提供給幼兒的材料更寬泛(有熊貓、小貓、奶牛、斑馬、小豬、小兔、小狗),再提供記號筆、棉簽、黑色顏料和貼紙,讓幼兒自己發(fā)揮想象,給小動物們穿上各種各樣的黑白衣服,那么創(chuàng)造的空間會更大,幼兒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會更濃厚。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走。
2.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集體合作活動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在場地上畫好大圓
2.音樂磁帶,錄音機,火車頭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1.游戲"吹泡泡"。
幼兒沿場地上的大圓走成一個大圓圈。原地邊拍手邊念兒歌;"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個大泡泡"。當教師說"泡泡變小了",幼兒一起像圈內走,當教師說"泡泡變小了",幼兒一起像圈內走,當教師說泡泡變大了",幼兒一起走到圈上,當教師說"彭,泡泡炸了"幼兒集體向上跳。重復游戲次數。
2.游戲"開火車"。
新授游戲"開火車"教師發(fā)出火車啟動的聲音,讓幼兒辨別是什么聲音,引起幼兒游戲的興趣教師觀察每組幼兒,提醒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走,小手不能松。
游戲"火車變長"在教師的'幫助下,引導幼兒按小組兩兩對接"火車"。并繼續(xù)玩"開火車"的游戲。
游戲"一列火車"。
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按小組一次連接變成一列火車,在開火車的聲音中,繼續(xù)玩"開火車"的游戲。
3.音樂游戲"找朋友"?集體玩音樂游戲"找朋友"。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放松身心,并繼續(xù)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感知幾種動物的運動方式。
2、鼓勵幼兒運用短句表述,學習朗誦簡單的兒歌。
3、引導幼兒愉快地參于游戲活動,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草地背景圖,小傘和動物等插入教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背景圖)今天小動物們都到草地上來玩了,你們看誰來了?(小兔)小兔是怎么來的?(跳來的.)那我們就叫是跳跳的朋友吧。猜猜還有哪些朋友也是跳來的?
2、(出示小烏龜)誰來了?小烏龜是怎么來的?還有什么朋友是爬過來的?我們叫它是爬爬的朋友。
3、草地上還有些什么朋友呢?
二、基本部分
小動物在草地上玩得真高興,突然轟隆隆天要下雨了朋友們要淋濕了,怎么辦呢?
1、教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
1)傘兒說:轟隆隆雷響了,嘩啦啦下雨了,傘兒傘兒撐起來,跳跳的朋友請進來。傘兒請什么朋友進來?
2)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打雷、下雨、雨傘。
2、教師扮傘,與幼兒游戲兩遍。
3、請一名幼兒扮傘和幼兒游戲。
。ǔ俗咦、跳跳、爬爬、飛飛的朋友,還可以有哪些朋友呢?)
4、幼兒自由結伴進行游戲。
5、請一組幼兒上來進行一遍游戲。
三、結果部分
其實除了剛才小朋友說到的這些朋友,還有很多的朋友。如:大大的、小小的、方方的、長長的朋友,請小朋友回去后大家再來做游戲。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高矮,學習用正確的方法比較高矮。
2、學習將2~5個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方法進行排序。
3、能積極主動參與操作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操作卡 兩個小朋友 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生問好
2、接數、報數游戲
3、激趣,感知高矮
師:老師這有絲巾,你們誰能碰到它?為什么老師能碰到小朋友不能碰到呢?
二、基本部分:
1、猜想,學習比較高矮的方法
師:請你找一位朋友比一比你們兩個誰高誰矮。
2、請兩位幼兒進入教室,女孩站在物體上,用布遮住,請幼兒觀察。
教師小結:原來比高矮的`時候,我們要站在同一水平線上。
3、請幼兒進行操作比高矮
。1)評價
。2)請幼兒找相同的卡片進行比較
。3)再次評價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用線條大膽表現各種形態(tài)的花
2.幫助幼兒體驗審美愉悅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好看的花兒示范畫
2. 油畫棒和沙皮紙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故事導入:在森林里,有一個花仙子,有一天,它聽到了一段美妙的音樂,跳起了舞蹈,許多小花跟著她一起跳起來,都變成了最美麗的花。
二、圖形刺激:
1. 幼兒聽故事與老師一起跳舞。
2. 請幼兒欣賞小花是怎么跳舞的(欣賞示范畫)
請幼兒說說這些花在干什么,學學它的姿態(tài)。
3. 教師演示好看的花兒。
三、創(chuàng)造表現:
1. 全體幼兒在故事中做畫.
2.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運用各種線條創(chuàng)造性地畫小花。
3. 及時表揚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讓幼兒體驗創(chuàng)造成功的`快樂。
四、作品賞析:
請幼兒欣賞各種美麗的花,布置幼兒的作品展。
《手印畫》《手印畫》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看圖理解圖意。
2、教育幼兒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
3、學習短句:“請你給我一塊積木,好嗎?”
活動準備: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出示圖片)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圖上有誰?(我們給他們取個名字:一個叫紅紅,一個叫冬冬)他們在干
什么?
二、看圖學短句
師:這兩個小朋友在玩積木,看看紅紅搭的是什么?她搭好了嗎?你知道她問冬冬什么?(放錄音)
師:紅紅是怎么說的?你們會說嗎?(幼兒集體說幾遍)
三、聽故事,理解圖意
師:紅紅和冬冬真是有禮貌的好寶寶,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是怎樣記的。(教師講述故事一遍)
四、總結
師:紅紅沒有積木,她沒有去搶別人的.,她是問別人借的。我們小朋友以后沒有玩具玩,也可以向別人借,借到東西還要說“謝謝”,會懂得謙讓人,做個人人喜歡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