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大班語言教案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故事,讓幼兒學習運用生動的語氣、語調表現(xiàn)蝴蝶與花的對話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讓幼兒大膽地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分角色扮演鍛煉幼兒的表演能力。
3、體會好朋友之間相互關心的情感,教育幼兒同伴之間團結友愛。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5、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故事中反復出現(xiàn)的對話與短語,表演故事。
活動準備
1.剪紙三只蝴蝶(紅黃白)
2.多媒體課件《三只蝴蝶》的故事
3.三只蝴蝶的頭飾 紅花 黃花 白花頭太陽烏云頭飾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手指變變變》
二.教師出示剪紙三只蝴蝶,引發(fā)幼兒興趣,從而引出故事《三只蝴蝶》
三.學習故事《三只蝴蝶》
1.請幼兒欣賞故事《三只蝴蝶》的視頻,然后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2.教師將幼兒回答的問題用課件一一展示,加深幼兒記憶。
3.教師著重對三只蝴蝶和三朵花的對話進行練習
四.教師帶領幼兒再次欣賞故事,讓幼兒學習故事中各情節(jié)語氣語調的變化。
五.角色表演
1.請幼兒分成三組扮演紅黃白三種花找三名幼兒分別扮演三只蝴蝶
2.請幼兒扮演三朵花三只蝴蝶進行對話。
六.德育教育
1.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教育同伴之間要團結互助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愛護。
2.討論:如果你是三只蝴蝶你會到哪去避雨呢?(鼓勵幼兒說出更多的避雨方式)
七.活動延伸
請幼兒欣賞音樂《蝴蝶找花》讓幼兒學蝴蝶在教室自由的飛,最后有秩序地飛出教室。
教學反思
活動前我做好了準備工作:紅黃白三種花及三只蝴蝶,課件《三只蝴蝶》,開始部分,,先出示三只蝴蝶、用問題的形式把故事的主角展示給幼兒,緊接著通過課件把故事展示給幼兒,真實形象的畫面深深地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雖然課前幼兒已看過,但孩子們還是饒有興趣地跟隨著老師的思路走,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整節(jié)課我較好地掌握幼兒的情緒,讓幼兒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整節(jié)課中去把握好了這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其中我重點突出紅花姐姐和小蝴蝶之間的對話,通過分段欣賞的'方式讓幼兒熟悉紅花和蝴蝶之間的對話,然后在欣賞后面的情節(jié)前讓幼兒猜測蝴蝶與黃花、白花之間的對話,再緊接著把黃花、白花和小蝴蝶的話放完,當幼兒聽到黃花、白花和小蝴蝶之間的對話與她們說的一樣時,更調動和激發(fā)了幼兒的積極性。
小百科:蝶,通稱為“蝴蝶,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錘角亞目動物的統(tǒng)稱。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聽聽想想中,明白狐貍是用說好話(奉承話)的方法騙走了烏鴉的肉。
2.能根據(jù)故事的內容,對故事情節(jié)作進一步的想象發(fā)展。
3.通過故事,懂得遇事要多動腦筋。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幅,活動操作教具:烏鴉、狐貍的角色及一塊肉;
2.表演道具:一棵樹;烏鴉、狐貍頭飾;一塊肉。
活動過程:
1.出示背景圖、角色,引出故事的開頭。
師:這是什么地方?有誰?烏鴉在干什么?(可以豐富詞語“叼”)這時,一只狐貍從樹下走過,看見肉,狐貍會想什么?
師:狐貍有沒有吃到肉(得到肉)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烏鴉和狐貍》。
2.完整聽賞故事,了角故事內容。
師:狐貍有沒有得到這塊肉?是烏鴉給它吃的.嗎?狐貍是用什么辦法得到這塊肉的?可以請幼兒學說狐貍的話,注意語氣語調。
3.討論分析,理解故事內容。
師:烏鴉是不是真的“羽毛真漂亮,唱歌真好聽”?那么,狐貍為什么要這樣說?你認為這是一只怎樣的狐貍(烏鴉)?
4.想想說說,發(fā)展故事情節(jié)。
教師可以再次完整講一遍故事,然后問:烏鴉看見“狐貍叼著肉,飛快地跑了”,想一想這時候,烏鴉可能會怎么辦?幼兒結伴討論后,教師可請個別幼兒講述。
活動反思:
師幼共同演一演,說一說,評一評 ,師幼互動,教師用形象的語言、逼真的動作,把孩子們帶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使教師極具親和力,營造了融洽的學習氛圍,使學習充滿了樂趣。在活動中,幼兒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延續(xù)母親節(jié)主題活動,為了讓幼兒了解媽媽哺育孩子的辛苦,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懂得關心愛護媽媽設計了次節(jié)課。
活動目標
能了解媽媽哺育孩子的辛苦,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懂得關心愛護媽媽
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充分感受媽媽的愛。
難點:讓幼兒懂得愛護媽媽。
活動準備
1、媽媽懷孕時的照片、各種哺育孩子的生活照以及錄像。
2、音樂《小烏鴉愛媽媽》。
3、邀請家長1—2名。
活動過程
1、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
(1)看媽媽懷孕時的照片與現(xiàn)在進行對比
。2)聽媽媽談一談懷孕時的感受,知道媽媽懷孕時的不便與辛苦。
2、幼兒看錄象,媽媽講述孩子的成長過程。
教師小結:我們在媽媽肚子里時,媽媽就很愛我們,我們出生后,他又細心的照顧我們,因為媽媽愛我們。
3、談論如何關心愛護媽媽。
。1)孩子們我們的媽媽那么的愛我們,那么的辛苦,那我們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幼兒互相交流
。2)個別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愛媽媽的。
。3)自由談談媽媽和孩子之間如何相互關心。
小結:媽媽愛我們,我們也要關心她愛她,幫助媽媽,聽媽媽的話。
4、幼兒跟媽媽表演唱《小烏鴉愛媽媽》。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4月份舉行的讀書月活動中,幼兒從家里帶來了很多故事書,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木偶奇遇記》這本書特別感興趣,經常在一起津津樂道書中的一些故事情節(jié)。于是為了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編故事的能力,根據(jù)我班幼兒的實際水平,設計了語言活動“小兔奇遇記”!队變簣@語言課程指導叢書》中指出:“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教師所提供的支持是十分關鍵的!币虼,活動中我讓幼兒根據(jù)線索結合自己的想象大膽的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鼓勵幼兒大膽、連貫、完整、生動地講述故事,達到培養(yǎng)幼兒發(fā)散性思維、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
活動目標:
1、根據(jù)故事線索,大膽創(chuàng)編故事。
2、發(fā)展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想象能力、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路線圖(一幅大圖,三幅小圖)。
2、經驗準備:組織幼兒討論故事書《木偶奇遇記》中的內容。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的興趣。
1、教師講述故事的開頭,引起幼兒的興趣。
兔媽媽有個很聰明、很勇敢的小兔子寶寶。有一天,兔媽媽對小兔子說:“孩子,今天是外婆的生日,你先帶著禮物上外婆家,我把地里的蘿卜拔完就過來。”“好!”小兔子說完就往外婆家走去。兔媽媽拔完蘿卜,心想:外婆和小兔子一定等急了,于是急急忙忙向外婆家走去?墒钱斔搅送馄偶視r,小兔還沒到。這下兔媽媽和外婆可著急了:“小兔早就出來了,為什么到現(xiàn)在還沒到呢?”媽媽和外婆急的團團轉。
2、幼兒自由猜測小兔在去外婆家的路上發(fā)生的事情。
提問:小兔子為什么還沒到呢?路上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3、編出故事結尾。
提問:你們希望小兔子回不了家還是希望小兔子回到了外婆家?
征求大部分幼兒意見編出故事結尾。
二、出示故事路線圖,幼兒有針對性的想象故事的情節(jié)。
1、出示路線圖,引導幼兒觀察不同的路線。
提問:從小兔子家到外婆家有幾條路,分別會經過哪些地方?
第一條路:花叢、城堡,森林第二條路:花叢,灰太狼家,森林第三條路:魔法屋,蘑菇地,小河2、幼兒根據(jù)不同的路線猜測小兔可能會遇到的人物。
提問:如果走第x條路,小兔子會遇見誰呢?
3、引導幼兒根據(jù)一條路線創(chuàng)編故事。要求幼兒完整、連貫的講述。
提問:小兔如果走城堡這條路線,會遇見誰?
小兔遇到城堡里住著的人,會說些什么?
他們之間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三、幼兒分組合作創(chuàng)編故事。
1、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小兔子走其他路線的興趣。
提問:小兔子走城堡這條路線遇到了這么多好玩的事情,如果走其他路線,又會發(fā)生怎樣的`事情呢?
2、幼兒分成三小組編故事,每組發(fā)一張故事路線圖。每組幼兒自選一條路線進行創(chuàng)編。要求給故事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3、每組推選一名幼兒講述自己組創(chuàng)編的故事。教師用錄音機錄好幼兒創(chuàng)編的故事。
四、結束活動。
1、師生共同評價幼兒創(chuàng)編的故事。
提問:你們最喜歡哪一組編的故事?為什么?
教師歸納、總結幼兒的意見。
2、激發(fā)幼兒繼續(xù)創(chuàng)編故事的興趣:天黑了,小兔和媽媽回去的路上又會遇到什么事情呢?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感受故事所表現(xiàn)的詼諧情趣。
2、理解故事中恐龍角色的形象特點。
引導策略:
一、用設疑的方法引出課題根據(jù)故事名稱《城里來了大恐龍》,猜測可能發(fā)生的故事。
二、結合掛圖講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ㄒ唬┏鍪緬靾D一,教師講述故事前半部分至"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并就故事內容提問:故事里的大恐龍來到了城里的哪些地方,發(fā)生了什么麻煩事?為什么?
。ǘ⿴椭變豪斫饪铸埖脑闻c角色形象的匹配。身體太大、太重、脖子太長,以至于造成了交通賭賽、火車震動、房頂掀翻……同時注意讓幼兒感受故事中詼諧的語言。注意引導幼兒回答問題的順序性)
。ㄈ┙Y合掛圖二,教師講述故事后半部分至結束。
1、提問:發(fā)生了這些麻煩事后,大恐龍心里是怎么想的.?
2、大恐龍為城市做了什么好事?大恐龍心里又是怎么想的?人們是怎么看待來到城里的大恐龍的?
三、使用《小朋友的書,動物王國》第1—4頁"城里來了大恐龍",引導幼兒自主觀察畫面閱讀理解。
教學反思:
文學作品中有很多真、善、美和假、丑、惡的形象,為了幫助幼兒正確理解這些形象,有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啟發(fā)幼兒假想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去體驗角色。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我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兒想象的因素對幼兒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積極思維的想象。這種問題沒有正確的答案,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合理的想象,多角度的回答問題。另外,我在提問時還注意了提問的角度與幼兒的經驗有關,提問的難度要適合幼兒的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的教案06-27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1-15
大班語言《搖籃》教案01-04
大班語言信的教案01-14
大班語言古詩教案01-17
大班語言春風教案02-23
大班語言過橋教案02-23
大班語言夢教案03-24
大班語言傘教案03-25
大班語言識字教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