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班教案9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guān)節(jié)點。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麥子成熟的豐收景象,了解麥子的生長過程。
2.知道麥子能制成許多有營養(yǎng)的食品。
3.形成愛勞動人民的`情感,具有愛惜糧食的好品質(zhì)。
活動準備:
1.有關(guān)麥子的錄象3段。
2.麥子生長過程土圖片及錄音。
3.實物:整株麥子若干棵,麥制品若干。
4.頭飾:收割機1個。
活動過程:
1.看錄象,導入課題。
內(nèi)容:農(nóng)村——田野——麥田——麥穗。
提問:這是什么地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認識麥穗。
。1)麥穗是什么樣子的?它的里面躲著誰?
(2)摸一摸、剝一剝、看一看麥穗,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
。3)田野里的麥穗怎樣變成“麥子寶寶”進倉的呢?
。ǔ鍪臼崭顧C圖片)
3.了解麥子的生長過程。
。1)探索:麥子寶寶是怎樣漸漸長大的呢?
方法:圖片、詢問、錄象、錄音。
。2)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麥子的生長過程。
a.個別表現(xiàn)
b.集體表現(xiàn)
c.游戲:麥子熟了
方法:老師做收割機開到哪,哪里的麥子寶寶就跟在收割機后面進倉。
4.麥子寶寶變魔術(shù)。
。1)提問:人們種了這么的麥子有什么用?(討論)
(2)看麥子寶寶變魔術(shù)。(錄象)
內(nèi)容:麥子——面粉——面條、餃子——油條、包子、饅頭——各色餅干、糕點。
。3)嘗一嘗,用麥子做成的食品。
如:油條、餅干、面包、包子、蛋糕等。
5.歌曲《大饅頭》。
。1)師:小朋友知道田野里的麥子是誰種出來的嗎?農(nóng)民伯伯是怎樣種糧食的?(古詩:鋤禾)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農(nóng)民伯伯,吃飯時要注意些什么?
(2)集體歌唱《大饅頭》。
中班教案 篇2
設(shè)計意圖:
拍照對于孩子來說并不陌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家長經(jīng)常帶孩子外出游玩,給孩子拍照留念,并且中班的孩子也特別的喜歡拍照,于是我針對孩子這一年齡特點,借助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結(jié)合我園的地方課程,設(shè)計了《漢劇三連拍》音樂活動,通過三連拍照相游戲來進一步感受漢劇,并嘗試擺出各種不同的漢劇造型,從而喜歡漢。
活動目標:
1.傾聽漢劇,感受漢劇的唱腔、道白、表演特點。
2.能隨著漢劇大膽擺出不同漢劇造型。
3.喜歡漢劇,主動參與拍照游戲活動。
活動重點:
傾聽漢劇,感受漢劇的特點。
活動難點:
能隨著漢劇大膽擺出不同造型。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平時有觀看過漢劇節(jié)目,了解漢劇的相關(guān)知識及漢劇的基本動作。
2.音樂、ipad、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情景導入。
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今天有很多的小動物來到了我們班,來和他打打招呼吧!他們聽說我們安康的小朋友都在學漢劇,他們特別喜歡漢劇中的造型!也想和你們一起學學!
二、基本部分:
1. 了解漢劇的基本造型。
。1)那我們請動物朋友和我們一起欣賞一段漢劇吧!
。2)你剛看到了一些什么樣的造型?
。3)幼兒模仿看到的造型。
2.嘗試隨著漢劇來擺造型照相。
小朋友們很聰明學的真快!小動物們也學會了,他們很高興,想邀請我們一起去他們的.照相館玩玩!你們想去嗎?他們的照相館和我們的有點不同喲!現(xiàn)在我們請兔子姐姐和大家介紹吧!
。1)播放漢劇,教師扮演兔子姐姐擺造型拍照。
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我是怎么擺造型的?
。2)熟悉漢劇,分析如何來照相。
、僭跀[造型之前做了什么?
②走幾下,打幾次招呼?
、劢酉聛硪獢[幾種漢劇造型?(3)我們把它叫做三連拍!
、茉谀膫音樂換下一個造型的。
3.模仿自己喜歡動物去照相館照相,教師扮演攝影師的角色拍照,隨時引導幼兒隨著漢劇換造型。
4.播放幼兒的照片。
交流:你喜歡誰擺的漢劇造型,一起學學!注意引導幼兒的面部表情!
5.兩個人一起三連拍,可以擺哪些漢劇造型?找個小朋友合作!
6.播放音樂,兩人合作擺漢劇造型!
三、結(jié)束部分:
1.一起來欣賞照片。
2.請幼兒將自己學會的漢劇造型回家后擺給爸爸媽媽看!
中班教案 篇3
設(shè)計意圖:
《存起來的吻》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繪本,講述了斑馬奔奔的成長,F(xiàn)在孩子從小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身邊長大,從來沒有離開過爸爸媽媽,且孩子們已經(jīng)要進入大班了,但如果有一天要出遠門怎么辦呢?我們和孩子通過共同閱讀的方式,讓幼兒大膽猜測故事情節(jié),體會到故事中爸爸媽媽及周圍的人濃濃的愛,嘗試勇敢的面對未來的生活,同時也要學會表達對爸爸媽媽、親人朋友的愛。
活動目標:
1、通過共同閱讀,理解故事內(nèi)容,嘗試大膽猜測故事情節(jié),感受奔奔的變化。
2、體會到爸爸媽媽深深地愛,幼兒學會用“吻”來表達愛。
活動重難點:
1、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奔奔成長的變化。
2、嘗試大膽的'猜測故事內(nèi)容,學會表達自己的愛。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了解“夏令營”的含義
物質(zhì)準備:PPT課件、白紙、剪刀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起興趣
1. 出示媽媽親孩子的照片
圖片里有誰和誰呢?(有媽媽和寶寶)
那媽媽在干什么呢?(媽媽在親寶寶)
原來媽媽在親寶寶呀,為什么媽媽要親寶寶呢?請你來猜一猜。
媽媽親吻了寶寶,寶寶感覺怎么樣?(很開心)
你有沒有被誰親過?他們?yōu)槭裁匆H你呀?
。ㄒ龑冶...親過,因為他很喜歡我,發(fā)散到爺爺奶奶)
小結(jié):原來親吻代表著濃濃的愛,被別人親吻感覺真幸福!
2. 教師提問,為講述故事鋪墊
老師這里也有一個關(guān)于親吻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有一只小斑馬奔奔馬上就要去參加學校的夏令營了,這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情,可是你們看奔奔的表情是什么樣的?為什么呢?
參加夏令營就要離開自己的爸爸媽媽,要在外面住一晚,小奔奔心里特別害怕。每天晚上爸爸媽媽都要親一下自己,和自己說晚安?墒浅鋈チ司偷貌坏桨职謰寢尩奈橇恕
天漸漸黑了,晚上奔奔和小伙伴哭了起來,你知道奔奔為什么會哭嗎?
奔奔感到很孤單,很害怕,你有什么好辦法能幫助他嗎?(個別幼兒猜測)
咦,奔奔的手里有什么呀?(一個盒子)
小盒子里面會是什么呢?我們往下看。
二、共同閱讀,理解故事
斑馬爸爸和斑馬媽媽在做什么呢?(爸爸在...媽媽在...)
爸爸剪了紙,媽媽涂了口紅,猜猜他們想要做什么呢?
看!爸爸媽媽到底做了什么呢?請你看著圖片,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討論一下。
爸爸媽媽吻在哪里了?(他們把吻印在了紙上)
接下來他們要做了什么?(他們把印上親吻的紙折起來,放在了盒子里)
小結(jié):原來爸爸、媽媽提前把他們的親吻存在了紙上,他們在許多紙上都印上了親吻,還把紙折起來放在了盒子里,送給奔奔。
現(xiàn)在你能想到什么好辦法來幫助奔奔,讓他不害怕呢?
奔奔把爸爸媽媽的吻拿了出來,緊緊的貼在了自己的臉上,就像爸爸媽媽在吻他一樣。慢慢的,奔奔不哭了,他覺得好溫暖,好幸福。
其他小朋友還在哭,奔奔可以怎么做呀?(奔奔把爸爸媽媽的吻送給了其他小朋友)
奔奔和他的朋友們得到了爸爸媽媽的吻,感覺很溫暖,很幸福,他們很快就睡到了。
第二天,奔奔和朋友們高高興興的去玩了,他們有好多事情要做,可開心了。
故事講完了,你們還想把這個好聽的故事再聽一遍嗎?
小結(jié):爸爸媽媽把自己的吻印在紙上,帶在小斑馬的身上,這樣不管小斑馬走到哪里,他都能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爸爸媽媽的愛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
三、幼兒送吻,升華情感
1. 教師渲染,營造氛圍
我們小朋友也從從小班升到了中班,慢慢的我們會上大班,然后念小學,中中和大學。我們一天天在長大,有一天我們可能也會離開自己的爸爸媽媽。離開爸爸媽媽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害怕,那我們可以怎么做呀?我們是不是也能用這個辦法?”
爸爸媽媽非常給你的愛我們,我們離開爸爸媽媽的時候,他們也會非常想念我們。比如說我們來幼兒園上學的時候,我們爸爸媽媽去干什么了?那如果爸爸媽媽在上班的時候想念我們怎么辦?(我們也可以把吻存在紙上,送給他們)
放假的時候你們會不會想念老師和小朋友呢?老師也會想念你們,那怎么辦呢?
2. 教師示范操作流程
我們也一起制作一個吻吧,先打開這張紙,在深深的親一口,對著這張紙說一句想念的話,然后用小剪刀沿著黑線把它剪下來。
請你們不要搬椅子,走到桌子旁邊,開始制作你的吻吧。
3. 幼兒操作
你們的吻都存起來了嗎?剪好的小朋友,我們可以把它送給身邊的小伙伴,也可以送給后面的客人老師,謝謝老師和小伙伴們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
剛剛我們把吻送給了客人老師,客人老師們可高興啦!可是爸爸媽媽們還沒有呢!我們一起明天再做一個給爸爸媽媽好嗎?
中班教案 篇4
設(shè)計意圖:
我班孩子的平均年齡為4—5歲,所以這次的設(shè)計均以日常行為習慣為主建立孩子感恩之心。孩子學東西很直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重在點滴事物之中,用行動和語言讓孩子感受到別人對他的關(guān)愛,同時也希望通過老師的引導能表達自己對別人的關(guān)愛。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感恩教育既是一種人文教育,又是一種情感的教育。教育學生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讓學生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長、老師的付出,離不開社會的關(guān)愛。
教學目標:
1.促進家庭和睦,完善人際關(guān)系。
2.了解愛媽媽,愛長輩的美好情操。
具體要求學生從最基本做起,懂得知恩圖報和施恩不圖報的道理,即有報恩心,更有感恩行。在家庭盡孝心。應該做到:在家里,孝敬父母,孝敬前輩,孝敬老人,講文明禮貌;
教學難點:
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了解感恩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小動物頭飾、音樂CD。
教學過程: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音樂響起)教師講故事《小烏鴉愛媽媽》
二、基本部分:
1.有感情的復述故事
引導幼兒感受故事的含義。
2.啟發(fā)提問
提問:故事里面都有誰?
幼兒:小烏鴉、烏鴉媽媽、小燕子、小喜鵲。
提問:烏鴉媽媽為什么不自己捉蟲子吃?小燕子和小喜鵲說什么了?
幼兒:烏鴉媽媽因為生小烏鴉得病了。小燕子和小喜鵲說烏鴉媽媽懶。
提問:那你們覺得烏鴉媽媽懶嗎?
幼兒:不懶。
提問:小燕子和小喜鵲最后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嗎?小烏鴉是個好孩子嗎?
幼兒:知道了。小烏鴉是個好孩子,他愛媽媽。
引導幼兒大膽發(fā)言,加深幼兒對故事的印象。
三、和幼兒討論‘我的媽媽’
四、結(jié)束部分(老師用最樸實的語言總結(jié)長輩對我們的愛)
孩子們是媽媽將我們帶到這個美麗的世界,是媽媽和爸爸給了我們美麗的衣服和好吃的飯菜。在我們摔倒是是他們將我們扶起,當我們生病時使他們將我們照顧,所以我們要記住爸爸媽媽的愛并感謝爸爸媽媽
五、家庭作業(yè)(請家長輔助)
1.回家認真吃媽媽做的飯菜不挑食、
2.幫媽媽爸爸捶背。
六、家園互動
給爸爸媽媽做禮物,送禮物給爸爸媽媽。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感恩之情。
一、活動緣起
如今的孩子,個個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在父母親百般呵護,悉心照料下,無憂無慮的成長。他們接受了太多的愛,他們習慣了索取,習慣了“說一不二”,即使父母親再苦再累也必須滿足他們自己的要求,而他們卻從不懂得去為父母親做些什么,稍有些不如意,便大發(fā)脾氣。面對這并不是“個別現(xiàn)象”的現(xiàn)實,我們不得不開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么了?
我想原因很多,但有兩個字卻不得不提:感恩,F(xiàn)在的許多孩子沒有一顆感恩的心,面對他人的幫助,甚至連一聲“謝謝”也不會說,這不能不說是社會文明的一種悲哀。
二、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讓孩子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靈去感受,從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情感,無論對待父母或者老師,快樂或者悲傷,都能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
三、活動時間:20xx年11月24——11月27日,11月的第4個星期四是感恩節(jié)
四、活動地點:各小班教室
五、活動前期準備
1.收集有關(guān)感恩節(jié)的背景知識,相關(guān)故事,歌曲等。
2.幼兒園環(huán)境布置。
3、制作賀卡的材料。
六、活動過程
1.向孩子介紹感恩節(jié)的來歷。
2.讀一篇《感恩的心》故事。
3.欣賞《感恩的`心》歌曲。
讓孩子們用心去感受每一段旋律,每一句歌詞。讓我們一起用一顆感恩的心來歌唱來生活,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充滿了愛。
4.做一張賀卡,說一段祝福,將感激銘記心中。小班孩子和老師一起通過畫筆畫出自己幫爸爸媽媽做的事,自己愛爸爸媽媽的畫面。說一句感謝爸爸媽媽的話,老師幫助寫下來,制作成一張大的賀卡,讓爸爸媽媽知道我們很愛很愛你們
感恩節(jié),它是美國人民獨創(chuàng)的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jié)日,相當于我們中國的中秋節(jié)。而我們這個有著濃厚傳統(tǒng)美德的禮儀之邦的國家,就更應該讓孩子們學會感恩;三字經(jīng)說道:首孝悌,次見聞;弟子規(guī)又說道:首孝悌,次謹信。感恩父母,給予我生命,讓我健康成長!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古今中外,尊師重道,所以我們:感恩老師,給予我教誨,教我知識,懂得思考!感恩兄弟姐妹,讓我不再孤單感恩朋友,給予我友愛。感恩幫助過我的人,讓我溫暖!
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孩子們在歌曲《感恩的心》的歌聲中,通過手語來表達感恩。我們體驗了兩大游戲活動,一個是我是孕婦媽媽,讓孩子們辦成孕婦媽媽跨過障礙。二就是運寶寶,難度比較大,除了要運寶寶還要保護好安全,親身的讓孩子們感受了母親的愛。
最后孩子們在《感恩的心》的歌聲中將自制的感恩卡片及祝福語一同貼在感恩樹上??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復雜的語言信息。
2.理解長短、粗細等關(guān)系。
3.能根據(jù)語言指令找到符合要求的選項。
活動流程:
引入活動――游戲"它在哪里"――觀察旅行包――分類紙筆――幼兒操作
材料準備:
1.掌偶"青蛙小姐"一個。
2."青蛙小姐的朋友們"圖片一張(教具)。
3.幼兒操作材料:旅行包、筆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教師出示"青蛙小姐"玩偶后提問:"她是誰?"讓幼兒認識她是一只青蛙小姐。
教師:"為什么她快樂。"(因為她有許多朋友。)
。ǘ┯螒"它在哪里?"出示大游戲圖"青蛙小姐的朋友們"。
教師:"看,這就是她朋友們的照片,青蛙小姐都有些什么朋友?"(青蛙。)教師:"這些青蛙長的一樣嗎?"(不一樣。)教師:"怎么不一樣?"(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教師:"每個青蛙的身上都有一個什么樣的符號?"(數(shù)字符號。)教師:"你能按我的要求,找到青蛙小姐的好朋友嗎?"教師提問:
1.照片上最胖的.是青蛙小姐的好朋友,它的數(shù)字符號是幾?
2.照片上最瘦的也是青蛙小姐的好朋友,你能找出它嗎?
3.照片上最小的青蛙是誰?
4.照片上又高又瘦的青蛙在哪里?
5.照片上最胖最矮的也是青蛙小姐的好朋友,你能找到它嗎?
請幼兒一一指出。
。ㄈ┯^察旅行包
1.教師:"小朋友真能干,幫青蛙小姐找到了好朋友。今天,青蛙小姐想和這些好朋友一起出去旅行,她想把剛買好的東西也帶去給朋友們展示一下,怎么帶出去呢?"(用包。)教師:"對,青蛙小姐有一個旅行包。"
2.出示"旅行包",請幼兒觀察認識。
教師提問:"旅行包上許多圓圓的東西是什么?"(紐扣)"這些紐扣有什么不同?"(顏色)"有幾排?"(四排)"第一排第三顆紐扣是什么顏色?""第三排第四顆紐扣是什么顏色?"
。ㄋ模榧埞P分類
1.教師神秘的:"青蛙小姐想把什么好東西裝進這個漂亮的旅行包里呢?"給幼兒猜一猜的機會后出示"鉛筆"圖片,請幼兒觀察。
提問:"這些筆一樣嗎?"(不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幼兒分別從顏色、長短、粗細等方面進行討論認識)
2.教師請幼兒拿出自己的操作材料(鉛筆)幫助青蛙小姐分類整理好鉛筆,把相同的筆分在一起。
鼓勵幼兒邊分邊說,"最長的筆"、"最短的筆"、"不長不短的筆"、"不粗不細的筆"等等。
(五)幼兒操作
1.幼兒取出"旅行包"準備。
2.教師以"青蛙小姐想把哪些筆裝進旅行包呢?""她想把找到的筆放進哪個紐扣的口袋里呢?"為問題,讓幼兒根據(jù)練習冊上的練習題逐一提出指令,讓幼兒選擇適合的筆將其插在"旅行包"圖片指定的位置上。
3.幼兒和老師一起檢查,驗證答案。
游戲結(jié)束后,教師用長頸鹿尺子作為獎品送給幼兒。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jié)課還是成功的。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形成,知道5個添上1個就是6個。
2、理解6代表的實際意義,并認讀數(shù)學"6"。
活動準備:
1、《我的數(shù)學》第12頁。
2、相同的小魚若干,每個小魚上固定一個回形針。
3、每名幼兒一個帶有磁鐵"魚竿",3~4個塑料盤做的釣魚池。
活動過程:
1、出示釣魚竿及魚,引起幼兒興趣。
--請幼兒分組釣魚。
--提出釣魚的要求:每個小朋友釣6條魚,釣完后,數(shù)給老師看。
--請幼兒給其他幼兒數(shù)一數(shù)自己釣到的魚。
2、出示數(shù)字6,說說6像什么?認讀數(shù)字6。
3、翻到《我的`數(shù)學》第12頁,看看誰釣到的魚是6條,把它圈起來。
課后分析:
幼兒只對小魚有興趣,忽略小魚的數(shù)目。
活動延伸:
利用餐前游戲、戶外活動時間,建議幼兒玩結(jié)伴游戲。提醒幼兒互相合作、遵守規(guī)則,不能自顧自或違反規(guī)則。
中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 掌握音樂特點,能隨音樂節(jié)奏邊唱歌邊拍出身體相應的部位。
2、 初步認識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3、 通過活動增強幼兒的樂感,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頭發(fā)、肩膀、膝蓋等身體部位的圖片
音帶、錄音機、電子琴
三、活動過程:
1、 播放音樂“郊游”幼兒邊做律動邊入座。
2、 節(jié)奏練習“我有小手”
3、 “找找xx游戲”讓幼兒認識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并能正確指出。
4、 師生一齊按節(jié)拍拍出身體部位。
5、 播放音樂讓幼兒欣賞一次后教師用較慢的速度彈奏音樂讓幼兒嘗試著拍身體部位,從而掌握音樂節(jié)奏。
6、 在音樂下教師提示幼兒如何按節(jié)奏正確拍出身體部位。
7、 啟發(fā)幼兒想想,身體除了以上部位還有什么部位呢?
8、 “找找xx”小比賽。
中班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進一步體會跑步——立定的正確姿勢,養(yǎng)成良好的
身體姿勢。
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參與意識,培養(yǎng)勇于克 服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zhì)。
學習內(nèi)容:
跑步走--立定,高抬腿跑--后踢腿跑---30米加速跑。 重點:動作自然協(xié)調(diào)
難點:集體步調(diào)一致
學習步驟:
一、 跑步走
教師組織教學:
1、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愛集體的精神
2、理解并掌握跑步走——立定
3、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學習活動:
1、教師提示學生注意體會動作的節(jié)奏
2、學生分小組進行復習練習
3、學生輪流當指揮員
4 教師巡視指導、鼓勵
5、學生展示
二、高抬腿跑---后踢腿跑----30米加速跑
高抬腿跑的教學重點是:擺動腿高抬;難點:蹬地腿充分伸直。
中班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復習7的形成,并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2、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手口一致點數(shù)7,知道7的實際意義。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教學準備:
1、貼絨教具,吹泡泡的熊貓1個,大泡泡7個(紅5個,綠2個),小泡泡6個(紅2個,綠4個)不同動作的.小熊貓7個。
2、每人一份玩具小熊貓、小皮球(將畫好的熊貓頭和皮球貼在青霉素瓶蓋上)各7只,每人一袋拼圖材料(圓形、七巧板、小棍、積木)。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全體小朋友圍在黑板前,出示貼絨教具組成的熊貓吹泡泡圖。
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請小朋友看是誰?在干什么?(小熊貓在吹泡泡)
教師:它吹的泡泡有大的,還有小的,都什么顏色。浚t的、綠的)它吹的泡泡真好看,F(xiàn)在,請小朋友坐下來聽小熊貓要請你們做什么?
二、基本部分
1、點數(shù)小熊貓吹出的大小泡泡。(復習7的形成,并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教師:小熊貓請你們數(shù)數(shù)它吹了幾個大泡泡,幾個小泡泡?
大泡泡和小泡泡哪個多?哪個少?(大泡泡比小泡泡多1,小泡泡比大泡泡少1)
想一想,用什么辦法讓大泡泡和小泡泡一樣多?(引導幼兒說出添上或去掉1個)
2、請幼兒用視覺、聽覺、觸覺來感知物體的數(shù)量。再次學習7的形成,并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教師:老師給小朋友也準備了許多小熊貓圖片,請小朋友猜猜比6多1只是幾只?請把小盒里的小熊貓圖片取出來,數(shù)一數(shù)是不是7只。
小熊貓很喜歡玩皮球,老師敲幾下,請小朋友從自己的口袋里摸出幾個皮球。
教師:小熊貓多還是小皮球多?用什么辦法使每只小熊貓都能玩到一個皮球?(藏一只熊貓或再拿出一只皮球)
請小朋友把小熊貓和小皮球全部放在盒里。
3、出示不同動作的7只貼絨小熊貓。讓幼兒理解7里面有7個1。
教師:這里還有許多活潑可愛的小熊貓,請小朋友數(shù)數(shù)看是幾只(7只),出示數(shù)字“7”。
教師:有幾只小熊貓拿著飛機玩?(1只)請它排在下面,老師同時出示數(shù)字“1”。有幾只小熊貓拿著手絹?(1只)依次類推。
1只小熊貓在爬桿,1只小熊貓在寫大字,1只小熊貓在跳舞,1只小熊貓在提小籃,一只小熊貓在舉紅旗(將它們依次排列整齊并同時出示相應的數(shù)字1。讓幼兒數(shù)數(shù),7里面有幾個1)
4、用數(shù)字游戲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幼兒可能集體或分組回答。
教師:比6多1的數(shù)是幾?比7少1的數(shù)是幾?6添上1是幾?7去掉1是幾?
三、結(jié)束部分
請幼兒打開自己的小袋取出拼圖材料數(shù)一數(shù),說出總數(shù)。要求幼兒用7個材料,拼出自己喜歡的東西并講給老師聽。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23
[精選]中班教案08-21
(精選)中班教案07-27
中班教案(精選)09-03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9-03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0
中班教案【精選】07-21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