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橋教案模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橋教案模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教學內容
小學科學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形狀與結構》的第八課《設計建造我們的橋》。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本單元最后的一課,綜合性很強,是科學教育和技術教育相結合的課,學習內容包括了自主開放的探究過程、設計過程、制作過程,學習過程還延伸至課外。課文一開始就以任務導入——“用我們學到的形狀和結構的知識,設計建造一座我們自己喜愛的橋”,接著提出用簡單的材料進行建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來建造橋的模型。
課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研討設計橋要考慮哪些問題,提示了三點:橋能承重,不能彎曲;考慮材料的特性;選擇形狀和結構。第二部分是設計和制作橋的模型,課本出示了一份橋的設計方案表格,內容包括了“結構說明、需要材料、簡圖、步驟”等,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去指定方案。第三部分是評價橋的設計和制作,課文對怎么介紹橋給出了6點的內容,設計設計過程、制作過程、結構知識等。通過本課是對整個單元的學習做一個總結。
三、教學對象分析
橋梁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日常生活中所容易觀察的建筑,并且經過前一個課時的學習,學生對橋梁的結構原理有了基本的了解,因此在這些的基礎上能利用簡單的材料自行設計并把設計的橋梁建造出來。
四、教學調整
建造橋的材料有很多,既然提出要“建造自己喜愛的橋”的話,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往往在橋梁的外觀、美化上,設計橋梁的時候不會主動進行深層次的思考,經常容易忽略了設計橋梁時需要考慮很多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材料的特性和數量、橋梁的形狀和結構等因素,并且在后期制作過程中,不同的材料的鏈接方法是多樣的,例如書上出示的塑料吸管的連接就較為復雜,如果在課堂上完成制作過程的話就浪費了時間。
基于以上的理由,本人在教學設計中規(guī)定讓學生選用常見而又容易組合、連接的材料——報紙來設計建造橋。紙容易裁剪,具有強大的可塑性,不會限制住學生的思維,而且大大縮短了建造時間。
要注意的是,學生如果已經對如何設計“模型”中要有具體的尺寸、材料的數量等可操作性設計因素有一定的了解,教師就不用花費較多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設計,可以把兩個課時壓縮成一個課時;如果學生的設計能力基礎較差,教師要在學生設計前給予充分指導,在小組匯報時利用組間評價及時引導學生完善設計,因此還是需要兩個課時的安排,第一個課時設計,第二個課時制作。
注:新版的教科版教材則把此課改為《用紙造一座“橋”》,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里(比如20分鐘),用紙造一座有一定大小和載重能力的橋。
五、教學思路
創(chuàng)設一個“東風小學橋梁建筑師”考場的情境,提供三項考試給學生,這三項考試分別是口試——說出圖片中的橋梁運用了哪些形狀與結構的知識、筆試——綜合運用所學的形狀與結構知識和經驗設計符合要求的紙橋、操作試——根據設計圖建造紙橋,這三關就是依照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推進而展開的,難度也不斷在提升,讓學生的思維和操作有效的結合在一起。
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流程如下:創(chuàng)設情境、確定研究問題、思考重要影響因素、繪畫設計圖、操作,其中設計和制作過程中都包含了評價與修正、反思。
六、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設計和建造紙橋的時候,根據造紙橋的要求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如紙的特性和數量、紙橋的形狀和結構等!具^程與方法】
1、經歷設計、制作、介紹交流的過程,體會設計的重要性,增強動手能力,提高評價能力。
2、能應用形狀結構的知識及經驗設計和制作符合要求的紙橋!厩楦、態(tài)度、價值觀】
1、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樂于動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難。
2、在交流和評價過程中能尊重他人、認真傾聽、敢于發(fā)表自己意見。
七、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設計紙橋的時候要根據建造紙橋的要求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如紙的特點和數量、紙橋的形狀和結構等。
2、教學難點:應用學過的形狀與結構的知識、經驗設計符合要求的紙橋。
八、教學時間:
1~2課時。(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調節(jié))
九、教學準備
1、教師:有關課件(包含制作要求和紙橋的圖片),紙橋模型。
2、學生:建造紙橋所需的工具(如剪刀、膠水、透明膠、鉤碼盒、鉤碼),設計紙橋的實驗表格,每組4張8開的報紙。
十、教學過程
十一、教學板書
設計建造我們的紙橋
要求:實用、能承受4個鉤碼
考慮:紙的特性、橋的形狀和結構
【橋教案】相關文章:
《橋》教案范文08-14
大班橋教案06-30
奇怪的橋教案01-11
橋教案范文01-26
橋的優(yōu)秀教案02-17
生命橋教案09-16
中班橋的教案11-15
關于橋的教案04-04
有關橋教案03-25
關于的橋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