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優(yōu)選]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球賽、兩撥兒、欣賞、警惕、膝蓋、前額、毫不在意、手套、扎蝴蝶結、索性、摟著、全神貫注、局勢”等。能從課文中找出表示“看”的詞語,并加以辨析和體會;積累有關“看”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并展開想象感受球賽的激烈、精彩,感受孩子們生龍活虎的拼搏精神,激發(fā)熱愛生活的情感。
4、學習借助神態(tài)、動作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圖文結合,觀察小守門員和觀眾的神態(tài)、動作、感受比賽的激烈、精彩。
難點:
學習借助神態(tài)、動作描寫人物的方法。
課前準備:
1、在家收看足球賽。
2、預習課文內容和生字詞。
教學媒體:
小黑板,生字卡片,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教學掛圖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觀看多媒體課件)談話:一天的緊張學習生活結束后,你喜歡玩什么?有人喜歡踢足球嗎?哪些同學愛踢足球?誰說說你們是怎么比賽的?
2、今天,我們學習第二課《小足球賽》。(板書課題)
二、指導觀察圖畫
1、出示圖畫:根據這幅圖的特點,我們可按什么順序來觀察呢?
(整幅圖可按從人到景的'順序來觀察,而后又可按從主到次,即從守門員到觀眾的順序來觀察。)
2、思考:
。1)圖上畫的是什么內容?要講清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可以說明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2)從小守門員和觀眾的神態(tài)來看,這場球賽怎樣?
三、圖文結合,初讀課文
1、對照圖畫自己讀讀課文。
2、你發(fā)現課文描寫的這場足球賽與平時我們觀看的足球賽有什么不同嗎?
3、再讀課文,你感受到這場足球賽踢得如何?結合課文有關語句說說你的看法。
四、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卡片,以“開火車”的方式輪讀生字詞。
2、讀讀帶兒化的詞語:“這兒、兩撥兒、快點兒、那兒、一塊兒”。
3、四人小組交流自學生字的情況。
4、全班匯報。注意辨析下列字的字形:
“踢”與“惕”;“億”與“憶”;“磕”與“嗑”;“津”和“律”。
五、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讀課文,提出疑問,再分小組討論解決。
六、小結
這一課是看圖學文。我們在初步觀察圖畫的基礎上,又初讀了課文。從畫面中觀察到了時間、地點、人物和一件什么事。課文先講放學以后,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賽足球,吸引了不少觀眾;接著介紹小守門員,之后重點介紹了觀眾的表現。這個寫作順序就是作者的觀察順序。
七、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并家聽。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
二、學習新課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邊看圖邊畫出描寫這是一場精彩的足球賽的詞句,體會后讀一讀。
。2)學生匯報,重點理解:“又來到、吸引、路過、欣賞”。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讀課文,看看這個自然段都描寫了誰?他們給你們留下了什么印象?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畫出來,在小組內體會后說一說,并讀出來。
。2)匯報
小守門員的樣子:戴著皮手套,分腿彎腰,上身前傾。隨時準備撲救險球。
候補守門員的樣子:腆著肚子,急不可耐,躍躍欲試。
3、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小組合作讀第三、四自然段,看一看這段觀眾觀看比賽的情形作者介紹了誰。
。2)小組討論:
A、畫出表示動作、神態(tài)的重點詞。
B、想想他們?yōu)槭裁催@樣做?此時他們的心情怎樣?
C、從他們的表現中推斷比賽的情況。
。3)全班匯報
(4)讀出你最喜歡的句子。
4、學習第五自然段
。1)“精彩”是什么意思?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場小足球賽十分精彩?
五、總結全文
默讀全文,從課文中找出表示“看”的詞語,讀讀帶有這樣詞語的句子,體會詞義有什么不同。
六、作業(yè)
1、抄寫帶有表示“看”的詞語的句子,并讀讀體會詞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預習第三課。
板書設計:
2、小足球賽
時間:放學以后
地點:一塊空地
人物:觀眾(包括守門員)
賽前準備:分兩撥書包帽子做球門
小守門員:注視磕破戴著分腿彎腰
觀眾:探著伸直站起來摟著挺直挺緊張看
小足球賽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fā)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4、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問題,善于提出不同見解的科學態(tài)度,查找有關資料驗證蜻蜓餓極時會吃自己的尾巴。
二、教學時間:兩教時
三、教學準備:
1、認真朗讀課文,不理解的詞語圈圈劃劃,借助詞典理解。
2、了解陶行知的其人其事。
3、理解蜻蜓的有關知識(特點、習性等)
四、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展示畫面,激趣引出課題
1、展示蜻蜓飛舞的畫面,師導入
2、師:同學們,這些忙忙碌碌的小精靈是誰呢?(板書:蜻蜓)請你用一個詞形容一下這些小蜻蜓。(可愛的,美麗的)你們喜歡嗎?對呀,有個孩子叫翠貞,她就抓到了這樣一只小蜻蜓,喜愛極了,愛不釋手,但最后卻把小蜻蜓放了。(板書:放飛蜻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文。
3、揭示課題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學思考: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劃劃圈圈。
(2)文中 共有幾個自然段,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語陶行知 慈愛 七嘴八舌 搶著說 蒼蠅 蚊子 饑餓 結構 復雜 翠貞 田埂 孑孓 掌握 平衡 撫摸保持 入神 成千上萬 一撅一撅
。2)指名學生讀,正音前鼻音:貞 蚊 后鼻音:埂 衡 蠅 搶翹舌音:舌 多種形式練讀、鞏固
。3)質疑,有哪些詞你不理解,討論后交流孑孓---蚊子的幼蟲。一撅一撅---一翹一翹的(動作演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爭著發(fā)表自己意見。陶行知---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請了解的學生說說,教師小結)。
。4)工有11個自然段
。5)講述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勢利導和孩子們(談蜻蜓),使他們懂得蜻蜓是人類的朋友,并(放蜻蜓)的故事。
(6)按“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的順序寫(板書)
三、學習課文第一、三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陶行知見到了怎樣的情景?(“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區(qū)別“一個”和“一群”
2、齊讀第一段
3、指名讀第三段思考:這群孩子捉了幾只蜻蜓?這只蜻蜓當時在誰的手里?只有翠貞一個孩子同意放飛蜻蜓嗎?(“紛紛”一詞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 放飛蜻蜓。) “放了它,放了它”,連喊了兩次,表現出了孩子怎樣的心情?(趕快放飛蜻蜓,迫不及待地心情)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四、激起懸念師:翠貞他們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迫不及待(指板書的課題)蜻蜓“放飛”掉(彩色粉筆加著重號)?陶行知究竟是怎樣和孩子們談蜻蜓的呢?我們將在下節(jié)課繼續(xù)討論。
四、復習生字,指導書寫
1、容易寫錯的字:(想一想,用哪些好辦法記住它)蚊 蠅(“蟲”字旁,皆屬昆蟲)餓(因為缺食,用“饣”字旁)槍 搶(比較后記憶,搶時要用手)夏 復(比較后記憶)舌(中間一橫在橫中線)慈(字要寫得緊湊,兩個“幺”字靠攏)
2、完成習字冊
五、課后作業(yè):繼續(xù)認真朗讀課文
第二教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知
1、出示詞語(多種形式朗讀,鞏固)陶行知 慈愛 七嘴八舌 搶著說 蒼蠅 蚊子 饑餓 結構 復雜 翠貞 田埂 孑孓 掌握 平衡 撫摸保持 入神 成千上萬 一撅一撅2、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脈絡(結合板書)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
3、談話導入,學習新課陶行知究竟是怎樣和孩子們談蜻蜓的呢?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的第二段。
二、學習第二段自主研究性學習(以小組學習的形式開展)
。ㄒ唬┳杂衫首x第二段
。ǘ┯懻摚骸锖⒆觽?yōu)槭裁礃芬夥棚w蜻蜓?陶行知怎樣和孩子們談蜻蜓的?(怎么說,怎么做,找到句子讀一讀,理解)
1、他停下腳步,慈愛地撫摸著翠貞的小辮子問:“翠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嗎?”(談話的態(tài)度和藹可親,做一做動作,指導朗讀并體會)
2、陶先生說拉著孩子們坐在田埂上,說:“還是翠貞說得對。蒼蠅、蚊子、水利的.孑孓,它都吃。你們說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先生不拿架子,尊重孩子!袄⒆觽冏谔锕∩稀,表揚翠貞說得對,征求意見。)
3、陶行知從翠貞手里取過蜻蜓,高高舉起,小心地翻過去,介紹蜻蜓的身體構造,用商量的口吻說:“把蜻蜓放了,好不好?”(先生富有耐心,講究民主,仔細講解)★孩子們聽了陶行知先生的談話,對蜻蜓了解了嗎?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知道蜻蜓是益蟲,會吃掉蒼蠅、蚊子、孑孓等害蟲。了解了蜻蜓的身體構造,尾巴能保持平衡、調整方向、饑餓的時候吃掉自己的尾巴,尾巴回再生。眼睛是復眼,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練讀孩子們說的話,學生交流,教師作適當補充)
(三)討論后交流
。ㄋ模┙處熜〗Y
(五)分角色朗讀第二段三、理解深入,再次朗讀第三段
1、師:陶行知先生的一番話,孩子們樂意把蜻蜓放飛嗎?
2、引讀第三段,孩子們入神地聽著……(自己加上動作)
3、想象說話:孩子們目送著蜻蜓展翅飛翔,回怎么說?小蜻蜓又會說什么呢?(自由交流)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演一演這個故事
五、總結全文
六、課外作業(yè)
1、完成練習冊
2、把你了解帶的蜻蜓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
3、蜻蜓餓極時會吃自己的尾巴,查閱相關資料驗證。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⒈認識幾種常見的戲劇臉譜及代表意義,講講有關人物的故事;
、沧x背8個詞語;
、忱首x、背誦《古今賢文——勸學篇(下)》的片斷;
、凑J真寫好鋼筆字;
、悼谡Z交際:小小展銷會;
⒍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朗讀、背誦詞語、篇章。
難點:說話訓練,把話說完整、合理,注意禮貌。
教、學具:投影、小黑板、各種圖書玩具。
預習要求:
、辈殚営嘘P戲劇臉譜資料及人物故事;
、膊殚喅烧Z詞典;
、嘲炎约旱膱D書玩具整理一下并標好價格;
、赐ㄟ^多種途徑了解自己的圖書玩具。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練習7》。
板書:練習7
二、學習第一項
、奔と
、磐队俺鍪舅膹垜騽∧樧V。
、仆瑢W們知道這是什么嗎?仔細觀察,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菐熓觯何覈膽蚯幕催h流長,博大精深,其中僅臉譜藝術就為人們所津津樂道,不同的勝譜表示的人物質形象也各不相同,今天我們就去作一個小小的探索。
⒉審題
、胖该x題
、讫R讀
、持笇
、抛x一讀人物的名稱,并和相關的臉譜相連。
、颇隳苷f說什么顏色的臉譜代表什么樣的人物質性格嗎?
、唇涣
關羽應和紅色臉譜相連,代表忠勇。
包公應和黑色臉譜相連,代表正直。
秦檜應和白色臉譜相連,代表奸詐。
孫悟空應和猴臉相連。
、捣答
你連對了嗎?
、赌阕钕矚g哪個人物?講講有關這個人物的故事。
、吩u出“小小歷史故事家”
。▽嵭±罴t梅)
第二課時
一、讀讀背背
、睂忣},明確要求
指名讀題
、惨笊宰x這8個詞語,要讀準字音。
、持该首x詞語,注意正音。
、创笾吕斫膺@些詞語的意思。
、谍R讀這8個詞語。
⒍練習背誦。
⒎反饋。
二、練習
、睂忣},明確要求,指名讀題。
、惨髮W生各自朗讀這話,試著理解意思。
、痴垘酌麑W生朗讀這話。理解這話的意思。
、磶熜〗Y:這話告訴我們要勤動腦、勤動手,做事專心,持之以恒。
、嫡埻瑢W們齊讀這話。
三、寫好鋼筆字
⒈審題,明確要求。指名讀題。
、仓该x這3個字并組詞。
> ⒊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田字格中這3個字的間架結構,特別是捺的寫法。
說說捺為什么要寫成點?
、磶熜〗Y:在書寫漢字時,這種筆畫的變化叫“讓位”,目的是避免呆板,讓漢字顯得更美觀。
⒌請同學們描紅、臨貼。
師巡視指導。
、斗答。
。▽嵭俏姆迹
第三課時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今天非常高興。老師知道那是因為你們的桌上有許多自己喜歡的圖書、玩具。
二、練習讀
過渡:那么,你們愿意別人也喜歡你們的東西嗎?怎樣才能令別人喜歡你們的東西呢?自己試著說一說。
、敝该f。
、矌熜〗Y:要使自己的東西賣個好價,必須清楚、明白地說出自己東西的'特點。
下面請同桌之間互相說說自己東西的特點,看誰能將自己的東西賣掉。
⒊師生共同總結賣的注意點。
三、練習買東西
過渡:要想從別人那兒買到喜愛的東西,又該怎么說呢?
怎樣才能了解別人的東西呢?買時應注意什么呢?
⒈小結買時注意點。
、矌煘橘I主,一生為賣主,示范練習。
四、舉辦班級小小展銷會
過渡:同學們既會買東西又會賣東西了,那么我們就來開個小小展銷會,展示一下自我,好嗎?
五、師小結
在展銷會中成交的請舉手。看來,只要擁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就一定能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一定能賣掉自己想要賣的東西。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
1、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
為大瀑布舉行葬禮,而且是由一位總統親自主持,這恐怕是絕無僅有的,你可能對此感到奇怪,學習了課文,我們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ㄒ唬┓纸M學習、討論
1、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
2、通讀課文,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問題:
。1)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為什么要為一個瀑布主持葬禮?
。2)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3)這一聞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樣被葬送的?
(4)巴西總統在主持葬禮時那飽含深情的話語說明了什么?
4、提出不懂的問題
。ǘ┤鄥R報,檢查學習情況
三、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1、課文的哪部分描寫了大瀑布昔日的雄奇景象?請你找出并讀一讀。畫出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2、課文的哪部分寫了大瀑布發(fā)生變化后的樣子?指名讀一讀。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3、由此你想到什么?
4、巴西總統是如何為大瀑布舉行葬禮的?這次行動的重大意義何在?(號召人們立即行動起來,注意保護生態(tài)平衡,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
5、如果當時你在場,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四、總結、擴展
塞特凱達斯大瀑布——這個曾經給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帶來驕傲與歡樂的`大瀑布,由于人們的肆意破壞而逐漸枯竭,而巴西總統的行動,也喚起人們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心,讓我們一同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五、布置作業(yè)
注意觀察你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想想我們該為此做些什么?
附: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在于“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痹诮虒W實踐中我們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yōu)化語文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內容、形式和渠道。我們本次就是要圍繞“大自然的啟示”開展一次綜合性學習,為了加深學生對大自然的認識,了解大自然給人類帶來的啟示,使人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主動收集有關大自然的動物、植物的生長或其他自然現象地相關資料,激發(fā)學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提高環(huán)保意識。讓學生主動探究,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綜合實踐的能力,因此,設計了《大自然的啟示》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方案。
二、活動目標:
通過學生觀察大自然中的動物、植物的生長或其他自然現象,了解大自然的規(guī)律,從中受到啟發(fā),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增強環(huán)保意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通過對大自然的啟示的研究,讓學生體驗自主、合作、探究的樂趣,學會交流與合作。能寫調查報告;辦一期手抄報;寫一份建議書或一份推廣介紹大自然的啟示的活動方案或撰寫介紹大自然的啟示的`短文等。
通過對大自然的啟示的研究,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搜集、篩選、整理資料的能力。
通過展示成果,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感受,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三、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討論確定學習內容,組合活動小組,小組選擇一個內容,進行組內分工。
第二階段:將各小組搜集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
第三階段:學習成果展示,在同學間相互交流調查研究成果。布置課后作業(yè)。
第四階段:學習成果展示。
1、將搜集的資料辦一期關于大自然啟示的手抄報。
2、寫一份呼吁人們要保護大自然的建議書或寫一篇有關大自然的啟示的短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第二課時
一、課前說說:
我們吃的糧食來之不易,平時要怎么樣做?
二、指導看圖
問:這幅圖上畫了誰在干什么?
三、講讀詩句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這里讀第三聲,也指谷粒.
2、體會”春--秋“、”種--收“、”一粒粟--萬顆子“的對比,感受農民一年到頭的辛勞和取得豐收的不易.(指導朗讀)
3、聯系詞句,學會擴展成語,積累成語.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精耕細作、千倉萬箱
4、可是面對一片豐收,農民為什么會出像詩句中的悲慘象呢?
5、學習”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國。無閑田:沒有丟棄不種的田地。
猶餓死:還是餓死了。
6、指導朗讀.
體會”無閑田“與‘猶餓死”的強烈對比,讓學生感受遍地豐收景象與農民怕死荒野這兩幅圖,在心中激起“為什么”的疑問。
7、此時此刻,你們想說什么?想問什么?
8、小結:農民在黑暗的社會里受到剝削階級的.殘酷剝削,過著悲慘的生活。
三.鞏固詩意,指導背誦
五、指導寫字
1、收:左窄右寬.
夫:注意撇捺的舒展與平穩(wěn)。
閑:“門字框”要寫得舒展些.
2、師范寫,生描紅,仿寫。
教學后記:
學生對舊社會的農民的悲慘生活,懂得糧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愛惜糧食,不吃剩一粒米飯。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材簡析
《一群光頭男孩》是本單元的首篇精讀課文。這是一個真實而又感人的故事,講述了一群男孩兒為了使得腦瘤的布萊恩不成為學校里唯一的光頭男孩兒,紛紛剪去了自己的頭發(fā),體現了同學間真摯的情感,讓我們看清了美與丑的真正內涵。
設計理念
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全文。從課文的語言文字出發(fā),引導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想象,充分挖掘課文中語言文字背后的內涵,循序漸進地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升華,使語言文字的聽、說、讀、寫訓練有文可依,切實地促進學生朗讀能力和運用語言文字能力的發(fā)展。
教學目標
1.體會美不只表現在外表上,心靈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本課“印、鎮(zhèn)、恩”等9個生字,學會偏旁“身”和“亠”,會寫“藥、治、漂”等12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體會美不只表現在外表上,心靈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質疑導入
1.比較圖片,引出課題。
(1)出示兩幅圖片:“一個光頭男孩兒”和“一群光頭男孩兒”。
兩幅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預設:①第1幅只有一個光頭,第2幅有許多個光頭。
、诘2幅有一群光頭。
、酃忸^都很嚇人。
、茴^都很丑陋。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一群、一個、丑。
(2)理解“一群”的意思并運用這個數量詞說話。
(3)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課題。強調“頭”和“孩”的最后一筆是“、”。
2.齊讀課題,引發(fā)質疑。
(1)齊讀課題,強調并練習“孩兒”的兒化音讀法。
(2)讀了課題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預設:①一個光頭已經很丑,為什么會出現一群光頭?
、谒麄?yōu)槭裁匆兂晒忸^?
③他們是怎樣變成光頭的?
他們?yōu)槭裁磿兂晒忸^男孩兒?正是本文的主要內容,讓我們通過讀文來了解。
(課堂教學從整體入手,提煉出最能反映文本主線的兩幅極富視覺震撼的圖片,激發(fā)學生在自覺觀察和比較中快速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
3.邊讀邊想:布萊恩和同學們?yōu)槭裁磿兂晒忸^男孩兒?
預設:①布萊恩生病了,做了化療,頭發(fā)是掉光的。
②為了不想讓布萊恩成為學校里唯一的光頭男孩兒,同學們就剃光了頭陪他。
、弁瑢W們怕布萊恩難過就讓父母幫自己剃了光頭。
、芡瑢W們想讓布萊恩回學校上學不感到自卑,所以都剃了光頭。
把布萊恩和同學們?yōu)槭裁磿兂晒忸^男孩兒的原因完整地說出來,這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了。
根據學生回答鎖定關鍵動詞“掉”“剃”并板書。
(通過3次有梯度的讀文,引領學生在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整理出文章的主要內容,為實現有感情朗讀夯實基礎,為更好的感悟文本作好鋪墊。)
三、細致研讀,深化認知
(一)體會布萊恩的難過。
1.自由讀第1自然段。
出示并指導朗讀:“由于進行藥物化療,他漂亮的金發(fā)全部掉光了!
讀的時候要強調哪個詞?讀出布萊恩金發(fā)的“漂亮”。
看到這么多漂亮的金發(fā)你的心情怎樣呢?(預設:高興、愉快、喜悅、興奮……)
2.當布萊恩美麗的金發(fā)全部掉光,曾經的快樂、愉悅還會有嗎?當布萊恩頂著一個丑陋的光頭,他能承受得了嗎?他的心情已經糟糕到什么程度,看第2自然段,把你找到的詞句讀一讀?
生:布萊恩難過極了。
生:布萊恩特別自卑,他不愿意去上學。
生:布萊恩厭惡自己的光頭,連最好的朋友也不愿意見。
你能“難過”地讀一讀第2自然段嗎?
(1)自由練習讀。
(2)指名讀。對在關鍵詞上放重音的學生,語氣較沉重的學生,語速放慢的學生給予表揚,做到讀中指導,以評促讀,使朗讀在于有層次,達到預期的朗讀效果。
(3)競賽讀,比比誰是最難過的布萊恩。
(4)教師機動讀:學生朗讀效果不佳時教師可范讀,群情振奮時教師可參與到賽讀中。
(因為學生生活中幾乎沒有機會接觸這樣的病人,所以要想使學生理解布萊恩的內心世界,必須以讀為主,讀中感悟,讀中理解。為了讀出實效,用漂亮的金發(fā)掉光后變成丑陋的光頭形成強烈的心里落差,使學生產生難過的心理體驗,此時抓住時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以布萊恩的身份,在不同形式的朗讀訓練中,在相機的評價指導中,滲透朗讀技巧,不斷提升個性化的理解,真正實現讀有所感,以讀促講。)
(二)體會同學們的關愛。
1.你能“著急”地讀一讀嗎?出示:“同學們都很著急”。
2.同學們不光是干著急,而是用實際行動來幫助布萊恩。同學們都做了什么?同學們把自己變丑的目的是什么?請你讀一讀3、4自然段。
生:同學們都剃了光頭。
生:同學們把自己變丑的目的是讓布萊恩不再是學校里唯一的光頭男孩兒。
3.想象說。
(1)布萊恩不再是學校里唯一的光頭男孩兒,布萊恩就不會,就會。
預設:①布萊恩就不會不愿意上學,就會主動上學。
②布萊恩就不會整天躲在家里,就會出來玩。
、鄄既R恩就不會連最好的朋友也不見,就會歡迎好朋友來家里做客。
(2)正因為同學們從心里替布萊恩著想,所以當學校里多一個光頭男孩兒,又多了一個光頭男孩兒時,同學們會說。
預設:①我也要剃光頭發(fā),跟布萊恩作伴兒。
②我也要剃光頭發(fā),讓布萊恩不再孤獨。
、畚乙惨旯忸^發(fā),讓布萊恩知道我沒有嫌棄他。
、芪乙惨旯忸^發(fā),讓布萊恩知道我對他還像從前一樣。
正因為有這么多充滿愛心的同學讓布萊恩知道:他們依然愛著布萊恩,他們期待布萊恩回到他們中間……因此讓我們激動而堅定的讀(出示并齊讀)“第三天,學校里出現了一群光頭男孩兒!
(3)如果這樣的事就發(fā)生在你們身邊,你會想出別的辦法使布萊恩高興起來,恢復自信嗎?
(充分挖掘語言文字背后的因素,在合理想象的同時,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即凸顯了語文的工具性也升華了語文的人文性,在二者和諧統一的進程中,更好地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促進學生的良性發(fā)展。)
(三)體會布萊恩和同學們的高興與激動。
1.大家都發(fā)自內心的用實際行動關愛著布萊恩,此時的'布萊恩還難過嗎?自由讀第5自然段。
2.帶著高興的語氣讀一讀。
3.當布萊恩透過窗戶看到一群光頭男孩兒喊著他的名字時,他會激動地說什么?
預設:①謝謝你們!我愛你們!
、谖以僖膊粫炎约宏P起來了!
③我以后要天天跟你們在一起!……
讓我們帶著這份無比的激動,高興地齊讀這一段。
4.現在你還還覺得這群光頭男孩兒丑嗎?(板書:美)丑的可以變成美的,難過的可以變成快樂的,到底是什么東西有這么神奇的力量呢?(板書:愛)
5.讓我們懷揣一顆愛心,在《愛的奉獻》中再次體會這份激動,這份高興。
教師和學生配樂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通過由表及里,循序漸進的朗讀指導,使學生不斷增強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不斷提升自我鑒賞的能力,在層次分明的朗讀中,在一次比一次更強烈的聽覺沖擊下,心靈受到震撼,情感得到升華。)
四、拓展延伸,讀寫結合
發(fā)揮想象,寫寫布萊恩和同學們在今后的日子里會發(fā)生什么感人的事兒。
第2課時
一、考察會認字
1.把生字做成心形卡片,開心火車讀并擴詞。
2.同學互讀互評。
3.指名讀,讀得完全正確全班跟讀。
4.評價:獲得愛心超過20顆的同學,評為一級識字大王。
(考慮到識字的趣味性,將每個會認的字都放在一顆紅色心形的背景中,設計爭奪愛心的游戲情景既結合了本課的實際,又能激發(fā)學生識字的積極性。以讀句收尾,目的是回歸到語言環(huán)境中,讓識字與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相結合。)
二、學習新偏旁部首,指導寫字
1.方法。
一看:引導學生觀察字形,說說寫字時應該注意什么。
二寫:先跟老師一起書空,再自己練寫3遍。
三回顧:寫完后,整體確認自己的筆畫和結構書寫是否正確。
2.重點指導“躲、亮、丑”的書寫。
篩選典型字、易錯字重點指導,學習偏旁“身”“亠”。
“躲”:左右結構!吧怼弊鳛槠詴r,最后一筆撇不出頭。左邊寫的要比右邊窄一些!岸洹鄙系摹皫住睕]有鉤。
“亮”:上下結構。第1筆的“點”要在豎中線上起筆,口下面的禿寶蓋要寫得稍寬。
“丑”:要注意筆順,第2筆是豎。
(目的是使學生在書寫過程中掌握好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
三、實踐活動
《一群光頭男孩兒》是發(fā)生在美國的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在課后搜集相關的資料,了解更多感人的故事,讓愛繼續(xù)傳遞,讓心更加溫暖……
板書設計
17一群光頭男孩兒
掉光一個—→剃光一群
難過—→高興
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