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7篇[推薦]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裝飾名字的樂趣,能大膽表現。
2.嘗試用圖形、線條、顏色等對自己的名字進行裝飾。
3.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能夠書寫自己的名字;
2 . 藝術家的裝飾“字”幾張,教師設計的名字畫幾張,圖片制成電子白板課件;
3 . 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繪畫紙、勾線筆、油畫棒、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欣賞、激發(fā)興趣。
1 . 出示多幅漢字組成的裝飾畫,引出主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藝術家們美麗的圖畫,這些畫有一些特別,請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畫里面都有什么?每幅畫里面還藏著一個小秘密,你們能發(fā)現嗎?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簡單小結:原來每幅畫里面都藏著一個字,這些藝術家們把我們的漢字變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呀!
。ǚ此迹哼@個欣賞的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了解我們民間字畫的傳統(tǒng)藝術,感受中國漢字有圖形演變到簡體字的藝術美感。)
2 . 出示教師的名字裝飾畫,引導幼兒觀察,激發(fā)幼兒想象和創(chuàng)作的欲望。
師:老師也模仿這些藝術家們畫了一幅美麗的圖畫,請你們猜猜我畫的是什么內容?
根據幼兒回答進行小結:原來是老師的名字,我把我的名字變成一幅漂亮的畫了,這就是漂亮的名字畫。
。ǚ此迹哼@個環(huán)節(jié)問題拋出后幼兒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有的說一棵樹,有的說是一支鉛筆等等,在一連串的答案之后,我逐步提示:畫面中藏著一個字,有的幼兒猜到了是老師的名字。我用筆寫出名字的筆畫,幼兒為發(fā)現里面的秘密而興奮至極。我用自己的'名字首先是為了激發(fā)他們后面設計自己名字的創(chuàng)作欲望,同時引出主題,也拉近了教師和幼兒的關系。)
二、介紹自己名字的意義
師:誰愿意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名字呢?知道爸爸媽媽為什么給你起這個名字嗎?
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伴隨著我們的一生,從一生下來,大人們就花了很大的心思為我們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希望小朋友以后有個幸福、快樂的生活。所以名字包含著大人們對小朋友的一種祝福、希望和深深的愛。
。ǚ此迹和ㄟ^以上師生對話,讓幼兒了解家長對自己的希望、關愛、無形之間幼兒也感受到了家庭的溫馨和名字的意義。)
三、拓展思維、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
1 . 出示班里一位小朋友的名字,你們能認出是哪個小朋友的名字嗎?這位小朋友的名字畫和我們平時寫的名字有什么不同呢?”(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
。1)顏色豐富了,色彩的深淺搭配很美;
(2)通過想象,字體里的點、橫、豎、撇可以變換成其它物體或形狀;
(3)字體里添加了一些點、線條、圖形的裝飾。
(4)裝飾后的文字仍保留原來字體的基本結構。
。ǚ此迹哼@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通過觀察發(fā)現名字畫的規(guī)律和方法,幫助幼兒更好的進行裝飾。)
2、 引導想象:小朋友,你想怎樣來裝飾自己的名字呢?請一個幼兒把自己的名字寫出來,我們幫助他一起開動腦筋,用一些好看的圖形來裝飾他的名字吧。ㄔ陔娮影装迳涎菔荆
(反思:這個環(huán)節(jié)鼓勵幼兒自由想象,教師協助幼兒完成,示范名字畫的方法。利用電子白板自身資源庫的優(yōu)勢,里面的很多簡筆畫圖案可以代替筆畫中的橫豎撇捺,也給幼兒做了提示,拓寬幼兒的想象思維。)
四、建立自信、激發(fā)創(chuàng)作。
1 .師:小朋友都學會寫自己的名字了,今天我們也來開打扮自己的名字,讓自己的名字變成一幅美麗的圖畫吧。你如果已經有想法的可以把名字中的每個字都進行裝飾,如果你覺得自己名字有些復雜,也可以選擇你名字中最喜歡的那一個字進行裝飾。
2 .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老師在巡回的過程中,給予恰當的建議,并不斷地鼓勵學生,“你的想法很好”,“我喜歡你設計的顏色”,“襯底很有創(chuàng)意”、“顏色搭配再鮮艷些會更好”。還不時地將有特色的作品介紹展示給大家,通過互相的交流,不斷激發(fā)幼兒多方面地考慮設計方法。對個別不知怎么進行裝飾的幼兒,教師可以用簡單地提問來幫助他, 如:你喜歡什么?你覺得可以把它畫在名字的哪個地方?你覺得名字可以藏在什么地方?
。ǚ此迹涸趦(yōu)美的音樂聲中,幼兒興致勃勃,時而交頭接耳地商量,時而指指點點地相互評論,巡視指導的過程中我采取邊巡視邊展示幼兒的作品的方法,不斷地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靈感,使他們始終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有利于活躍幼兒的思維,F在的幼兒名字大多是三個字及以上,而且筆畫比較復雜,對于大班幼兒還是有一定難度,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特點我提出幼兒可以選擇完成名字中的某個字進行裝飾。)
五、評價幼兒作品
1 . 先畫完的幼兒將名字畫給同伴看一看,讓他們猜一猜你的名字。
2 . 把幼兒的名字畫都掛起來展示,你們的畫真漂亮,可是我想如果畫上能閃閃發(fā)光就更漂亮了。老師給你們一人一顆小星星,請你把它貼到自己最喜歡的一幅名字畫上。比比誰畫上的小星星最多,名字最閃亮。
3 . 通過幼兒最后的評價我們來找一找得到小星星最多的幼兒作品。
師:誰來講一講自己為什么要把小星星送給這個小朋友。
生:(說出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師:老師還發(fā)現有的小朋友的畫上的小星星較少,誰愿意來為這個小朋友出出主意,讓他的名字經過修改后也能受到別人的喜愛。
生:(提出一些建議)
。ǚ此迹航虒W評價部分首先采用展覽的形式使幼兒的學習成果得以肯定,給每一個幼兒極大的精神滿足和自信心。而幼兒為自己喜歡的作品貼上的小星星,具有互評,鼓勵,裝飾的三重功效。)
活動延伸:
把幼兒作品布置成主題墻“名字里的故事”,并在每幅作品旁邊附上幼兒對作品的敘述。
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中,通過看一看、想一想、畫一畫,由淺入深地引導幼兒嘗試設計、裝飾自己的名字,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展現其獨特的設計風格,表現出別有新意的名字來,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fā)展。雖然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我提出幼兒可以只裝飾名字中的某一個字,但最后只有一個幼兒裝飾了一個字,其他幼兒都能把全名裝飾出來,說明幼兒很喜歡這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他們的想象力、思維力得到了發(fā)揮與展示。在最后展示評價過程中采用自評與互評,促進了幼兒的個體發(fā)展。幼兒在課堂中非常活躍,對美術課很感興趣,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繪畫技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達到了教育目的。
活動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1、內容相對有些多,幼兒最后的作品大多沒有完成涂色部分,可以分兩個課時進行開展效果會更好;
2、欣賞藝術家畫字放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不識字的幼兒來說會有些抽象,不好理解。我的初衷是覺得中國漢字是從圖形文字演變過來的,只要幼兒能夠初步感知這種美感就行,這個環(huán)節(jié)也可以放在最后幼兒作品展示后一起欣賞藝術家們是如果裝飾字的。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根據花瓣的形狀或組合后的形狀大膽想象,添畫成想象中的物體。體驗借形想象創(chuàng)作的樂趣。準備: 將各色卡紙剪成大小不同的花瓣若干。鉛畫紙、水彩筆、雙面膠。
活動過程:
愛變魔術的花瓣兒
——花瓣兒飄到小溪里,變成了花瓣兒魚,多可愛呀。
——出示剪好的花瓣兒:這些是愛變魔術的花瓣兒,想一想,它會變成什么呢?
花瓣兒變變變
——出示一片花瓣兒: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花瓣變成了什么?
——如果用幾片花瓣兒在一起,又會變成什么?(啟發(fā)幼兒變換不同方位進行想象)
——幼兒用花瓣兒拼擺出各種物體。(啟發(fā)幼兒變換不同方位進行想象)
花瓣兒變魔術
——這些花瓣兒真有趣,能變出許多的東西。請你們將花瓣兒貼在紙的合適位置,然后用筆添畫,讓它更像某樣東西,可以用一片花瓣兒變,也可以用幾片花瓣兒一起變,比比誰變出的東西最神奇、最多、最像。
——幼兒操作,鼓勵幼兒創(chuàng)作出與別人不一樣的作品。
——展示作品,引導幼兒欣賞想象合理、獨特新穎的作品。
課后反思:
中班幼兒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這個活動能夠引發(fā)幼兒美妙的遐想,每個幼兒的想象力都不一樣,讓幼兒先通過說出自己的想象,再把自己的想象通過拼畫、添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同時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樂趣。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興趣濃厚,每個幼兒都積極的參與,樂于把自己的想象跟同伴分享。但是在操作的環(huán)節(jié),有些幼兒不能很好的把想象用拼畫、添畫形式表現出來,想得出來,做不出來,可能是在引導的時候不夠形象、明確。不過整個活動幼兒都開心、快樂,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很有成就感。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對廢舊物品進行改造,并用畫、塑、包裝、彩紙剪貼等方法進行裝飾,使其成為一件即能美化生活,又有實用性的裝飾品。
2、在設計、制作過程中能夠合理運用自己喜歡的多種技法和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
3、通過尋找生活物品,學會觀察、發(fā)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并大膽地進行“變廢為寶”的藝術活動。形成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熱愛生活的生活態(tài)
教學重點:
能合理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和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掌握裝飾廢舊物品的方法,包裝美化生活中的物品。
教學難點:
能根據用途合理選用裝飾方法和材料進行設計、裝飾生活物品。
教學準備:
課件、畫筆、收集形態(tài)各異的廢舊容器、包裝紙、彩色紙、碎布、毛線、緞帶等材料,準備彩泥、顏料、膠水等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幾個裝飾得非常漂亮的瓶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問:見過老師這兒展示的物品么?有什么用?你想把放在什么地方?請猜猜它原來是什么樣子的?
師:揭示物品原本面目。用裝飾材料將廢舊容器全部掩蓋起來,使它看上去好像穿了一件花衣裳,這樣就讓普通的瓶子、盒子等變成了非常獨特漂亮的藝術品了。
師:我們今天就來學一學做“花花衣”。
2、出示課題
二、新授
1、賞析教材。
師:現代人很重視對物品的裝飾,美的物品能讓人賞心悅目,心情愉悅。這是我國陜西民間早期的一種生活用品,是用來喂馬的一種木質器具,叫做馬勺。
問:這是怎么裝飾的?
生:
師:當地民眾將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彩繪于馬勺之上,形成馬勺臉譜,經過一代代藝術家們得繼承和發(fā)展,馬勺臉譜已經成為我國民間藝術中的珍品。
問:馬勺藝術可以裝飾在哪兒?還有什么意義?
師:傳統(tǒng)上多懸掛于廳堂、房室,用于鎮(zhèn)宅辟邪、祈福納祥,深受人們的喜愛。
2、尋找可以穿新衣的廢舊物品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可以通過穿上花花衣變得更漂亮,來裝飾美化我們的環(huán)境?課下同學們都收集了哪些廢舊物品。
生:
師:喝完飲料的空瓶子、用過的紙杯、餐盤上的花邊紙、用過的蛋糕盤等等,都可以再利用。
3、怎樣給廢舊物品穿上花衣裳
師:欣賞用不同方式裝飾成的漂亮作品,分析交流用到的裝飾材料和方法。
生:
師示范。
歸納小結:畫;塑;剪;貼先根據物品形象特征進行聯想,再選擇裝飾材料及裝飾方法。
板書:繪畫、捏塑、剪貼
問:還能想到哪些可用的裝飾方法?想用什么樣的方法進行包裝自己收集到的廢舊物品?
三、學生作業(yè)
作業(yè)要求:選擇收集到的物品,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裝飾美化,給它穿上漂亮的花衣裳。并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注意:顏色豐富,搭配合理,大膽想象,富有創(chuàng)意。安全使用工具,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
生習作。
師巡視,針對性輔導。
四、作品評講
1、請每一組選出代表將完成裝飾的作業(yè)在實物展示臺上給全班同學展示,并說出創(chuàng)作的構思和內容。表揚構思獨特的作品作者。
2、請各組同學相互評述,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欣賞同齡人作品,請學生談感受。
五、總結
同學們,美就在我們的'身邊,改造和裝飾廢舊物品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同學們多觀察、多想象、多動手,我們就會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美。老師希望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能樹立起美化生活和環(huán)保的意識,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
六、課后拓展
從今天開始,運用多種材料為多種容器進行包裝,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讓美永遠留在我們身邊吧!
板書設計:
花花衣
裝飾方法:繪畫、捏塑、剪貼
教學反思:
《花花衣》是二年級上冊第六課的內容。能夠合理選用多種媒材及使用多種方法包飾一個廢棄的容器,使其成為一件美化生活、環(huán)境的裝飾品。通過包裝容器的教學,使兒童不斷地觀察和想象并進行多方構思和嘗試,從而提高“因勢造型”創(chuàng)新形象的能力和立體塑形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藝術活動的興趣和良好的審美情趣,感受變廢為寶的藝術活動給生活帶來的樂趣。
在教學中,我主要是引導孩子們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觀察實物、圖片,觀察視頻,觀察教師的制作過程,從而發(fā)現美、理解美,這樣才會進一步去創(chuàng)造美。二年級的孩子想像力還是非常豐富的,面對各式各樣瓶子,大都有自己的想法,簡單的包裹一件容器也容易做到,但是怎樣能把自己的想法很好地呈現出來,這就需要教師從裝扮技法上進行引導。
我在學生制作時注意從以下兩方面進行輔導:一是材料的合理運用,二是繪畫、拼接、粘貼、固定等細節(jié)的處理。使學生不僅能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意,而且能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掌握技能技巧。
通過學生的表現及作業(yè)效果不難看出,本課還是比較成功的,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學生用材和方法過多,因時間關系,一些注意事項我不能在講授新課時拿出時間一一解決,而在具體輔導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面對那么多學生,我又忙不過來,所以有些技能技巧的指導還是不夠到位。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我想,如果讓學生少嘗試幾種方法,課堂上是不是會更從容些?另外,在學習過程中,我只注重引導學生在瓶子本身的基礎上進行裝飾,就像給它穿上一件漂亮衣服,最后效果固然好,卻忽略了對瓶子外形的想像與利用。如果能把瓶子改變造型后,讓它變成全新的形象,會給學生更大的想像空間,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也會更加豐富多彩。
美術教案 篇4
單元名稱:形狀的游戲
編者的話:找找、剪剪、拼拼、貼貼做張彩紙來畫畫,不涂顏色作品也會很漂亮。
體驗:在拼貼中感受類似色的和諧、對比色的強烈。
欣賞:感受色紙上作品的美感,激發(fā)同學學習的欲望。
活動一:
尋找顏色類似的彩紙拼貼成底紙,在描畫中體驗色彩的和諧美。
活動二:
在用類似色拼貼的底紙上剪貼小塊的互補色紙,感受色彩的和諧與對比。尋找身邊的物品寫生在拼貼的彩紙上,并用淺色的油畫棒裝飾,作品的色彩就更豐富了。
拓展:同學能依據繪畫的主題運用類似調和、對比調和拼貼底紙進行描畫,并添涂色彩豐富畫面。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拼貼中感知類似調和與對比調和,在描畫中掌握先整體后局部的描繪方法。
過程與方法:同學在小組協作中找到色彩相似的紙剪一剪、拼一拼,感受色彩的和諧與對比。嘗試用水筆描畫、寫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中提高同學的協作意識,感受畫面色彩的整體美。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感知類似色和互補色,剪出不同形狀的彩紙拼貼組成和諧的底紙。
難點:能在色紙上,先整體后局部的描繪事物,運用線的疏密、添畫粉色增加畫面的色彩。
教材分析:
本課屬造型要素單元的內容,同學對色彩的和諧一般不容易感知,但是已經了解了三原色,認識了三間色。借助游戲找一找類似的顏色容易激起同學對類似調和的`感受,通過小組協作完成拼貼以此提高同學的合作意識,降低涂色的難度,提高同學學習的興趣。在和諧的底紙上描畫同學熟悉的內容,掌握先整體后局部的描畫方法,運用線的疏密豐富畫面的色彩,體驗底紙色彩的和諧美。
同學感知類似調和后,請同學找一找與類似調和的底紙相對比的色彩,嘗試剪貼小塊
互補色拼貼在底紙上,體驗色彩對比調和的美感。啟發(fā)同學尋找自身身邊的物品組成一組靜
物進行寫生,并能用淺色油畫棒裝飾作品豐富畫面的色彩層次。
欣賞導入:
1、 欣賞畫家的作品感知作品整體的色調。運用多媒體放大作品的局部,發(fā)現作品中的類似色和對比色。
2、 欣賞生活中的物品感知設計中色彩的和諧與對比。例如:超市的廣告、網頁、書包、鉛筆盒等等。
中間環(huán)節(jié)建議:
1、 色彩游戲找一找類似色:同學分成四人一組,每組提供一種色彩相同的底紙和一疊彩色紙,
要求同學找出和底紙相似或類似的色紙,比一比那組同學找到的色彩紙最多,并在討論交流中認識類似色。
2、 合作拼貼:每組選擇四張和底紙類似的色紙,每個同學一張。教師示范隨意的用一條直線分割彩紙,選擇一塊形狀貼在底紙上。自身貼好后可和同組學員交換類似色紙,繼續(xù)分割一次,選擇適合的形狀再貼在底紙上,豐富底紙的色彩。
3、 嘗試描畫:通過多媒體演示,協助同學回憶先前描畫過的事物,(例如:斑馬、長頸鹿、交通工具、高高的樓房)嘗試用單色水彩筆在有色紙上畫自身熟悉的事物,并學會運用線的疏密表示畫面的色彩層次,體驗色彩的和諧美。
4、 色彩游戲找對比色:四人一組,復習拼貼一張類似調和的底紙,紙找一找與底紙色彩相對比的色彩。,比一比那組找到的對比色最多。在討論交流中認識對比色。選擇一組自身喜歡的對比色用直線剪下一小塊拼貼在底紙上,體驗“萬綠叢中一點紅”似的對比調和。
5、 組織靜物畫一畫:尋找身邊的物品(例如:書包和文具的組合,鞋的組合,瓶花,椅子的組合等等)每組布置一組靜物,可以是單個物體、可以是大小有對比,有前后的兩個物體,依據同學的自主布置進行寫生練習。先用鉛筆描畫出寫生物體的基本形,再用水筆直接在描畫的基本形上邊觀察邊描繪出物體的細節(jié),掌握由整體到局部的描畫方法。
6、 涂色裝飾:在描畫好的作品上用油畫棒皴畫上白色,增強畫面色彩的層次感。
教學評價建議:
1、 小組展示評價:每組的作業(yè)展示在同一版面內構成色彩統(tǒng)一的組畫。欣賞各組的作品在討論交流中感受藍綠調的寧靜美、紅調的熱烈跳躍、黃調的明朗等不同的感受。
2、 對比欣賞:類似調和和對比調和的兩組作品擺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欣賞、感受類似色的和諧、對比色的跳躍。
3、 個別展示:開個小型的畫展,同學能品評不同色調作品的美感,能介紹自身作品的設計意圖。
拓展建議:
同學能依據自身的創(chuàng)作主題,主觀能動的拼貼有色調的底紙。能依據色調的意境描繪對象,能用有油畫棒皴畫上淺色,豐富畫面的色彩層次。
教學準備建議:
教具:多媒體、瓶花、展板。
學具:彩紙、鉛筆、水筆、油畫棒
背景資料:
色彩調和: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色彩有序、協調地組織在一起,使人的視覺和心里感到滿足的色彩搭配。
類似調和:包括同一調和近似調和兩類,都追求色彩的共性,使色彩關系趨于統(tǒng)一和諧。
對比調和:在強烈變化的同時,組成和諧統(tǒng)一的色彩。
色彩的面積與調和:小面積地使用高純度色彩可以使畫面和諧、統(tǒng)一。
色調:對象在特定光源和環(huán)境條件下的畫面色彩相互對比相互影響形成多變統(tǒng)一的關系。
美術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鞏固粘貼各種圖形的技能。
2、通過范例和教師的提示引導,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粘貼活動。
3、能體驗美工活動帶來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學習單
2、一桶餅干(實物)
3、每張桌上放顏色一樣形狀不同的蠟光紙。
4、每組兩盒膠棒、兩塊抹布。
5、范例一幅。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從桶中拿出各種餅干給幼兒看,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好吃的?
教師邊說邊拿出各種餅干給幼兒看,請幼兒說說餅干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向幼兒介紹活動材料,并帶領幼兒進行粘貼餅干的游戲。
。1)教師在每張桌上放置顏色一樣、形狀不同的蠟光紙。
(2)教師將畫好餅干桶的紙發(fā)給幼兒,想幼兒示范講解游戲方式:在一組粘貼完后,可以帶著自己的餅干桶選擇其他小組進行粘貼。
。3)教師向幼兒示范講解使用膠棒粘貼的方法。
教師:用膠棒均勻地抹在蠟光紙沒有顏色的那一面,一定要抹均勻,然后貼在餅干桶上。
3、幼兒分組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提醒幼兒找人少的地方進行粘貼。
。2)鼓勵幼兒用多種形狀進行粘貼。
(3)對個別不太擅長的幼兒進行鼓勵。
4、完成粘貼活動后與幼兒一起分享餅干。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啟發(fā)幼兒畫各種不同形狀的云彩。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學會用漸變色來涂色。
【活動準備】
兩幅圖片、美術作業(yè)紙若干張、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想象激發(fā)興趣。
。ㄒ唬┯弥i語引入主題。
1.身體輕又輕,空中來旅行,有時像棉絮,有時像魚鱗的是什么?(云彩)
2.師:小朋友真能干,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學習畫——多變的云彩。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云彩是什么樣的嗎?是不是有圓形、三角形還有正方形等。
(二)教師祟第一張圖片讓小朋友來猜。
3.師:小朋友你們猜猜看這幅畫上面畫有什么呢?那它長得像什么動物呢?云彩是不是可以變成很多種不同形狀的動物?
師:現在請小朋友先跟老師畫出云彩的基本形狀。
4.師:你們知道天上的云朵是什么顏色的嗎?
師:除了這些顏色以外,你們還有沒有見過其他顏色的云呢?
師:當太陽快要升起來或者太陽就要下山時,天邊的云彩便會出現帶有紅色、金黃色或更多的色彩。
。ㄈ┙處煶鍪镜诙䦶堄胁噬脑撇省
師:小朋友老師不久前學了一種新的涂色方法,你們看老師畫的`云彩跟你們的有什么不一樣呀?是不是有五顏六色的?那你們是不是覺得這幅比前面那幅還要更加好看呀,那等一下你們也像老師一樣給美麗的云彩涂上五顏六色好不好?
二、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聯想,想象畫出與眾不同的云彩。
2.要求幼兒獨立思考、作畫、不影響別人。
3.教師參與作畫,及時肯定幼兒好的想法和作品。
三、活動延伸
展示幼兒的作品,鼓勵幼兒相互欣賞,相互交流。
美術教案 篇7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
——百變小手
課題:百變小手
課型:新授課
試講人:張玲娟
學時:1學時
備課時間:20xx-5-23
授課時間:20xx-5-2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讓幼兒根據手形方向的變換聯想各種事物,并嘗試利用自己的小手,來描繪出各式各樣的生動的圖案。
2、能力目標:鼓勵幼兒大膽發(fā)揮想象,大膽嘗試,讓幼兒在自己的手形上添出新穎的圖案。
3、德育目標:利用觀察法、操作法等來引導幼兒學習。教學重點:
1、指導幼兒能根據手形的變換聯想各種事物,并且將它變成生動的圖案。
2、讓幼兒體驗到手形畫所帶來的樂趣。
教學難點:
1、幼兒需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方法:
1、觀察法2、示范法3、提問法4、操作法等。
教學準備:
1、PPT范例圖
2、水彩筆、白紙(學生自備)
3、若干手形圖
教學過程:
1、引題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張老師先帶領大家來玩一玩有關于手指的游戲好,好不好呀?看看大家的小手會變成什么樣子,來,和老師一起伸出我們的雙手!保ㄕ故綪PT)
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蝴蝶飛飛飛;
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小兔跳跳跳;
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小貓喵喵喵;
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螃蟹爬爬爬。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的.雙手是不是很神奇呀?大家在想一想還可以變成什么圖形呢?”(師生互動)
2、欣賞PPT手掌畫,師生研究繪畫方法
教師:“小朋友們,我給大家準備了幾幅有趣的圖案,大家想不想看呀?”(教師播放PPT手掌畫)
教師:“小朋友們,有沒有誰發(fā)現這些圖片和我們平時看見的圖畫有什么不一樣呢?”
教師:“哦,大家發(fā)現沒有啊,原來這些漂亮的圖片都是由我們
的小手畫出來的呀?大家想不想學。肯旅鎻埨蠋熅秃痛蠹乙黄饋懋嫯嫼貌缓冒。俊保◣熒樱
3、教師示范繪畫過程,學生一起繪畫
教師:“小朋友們,大家先拿出一張白紙,把自己的小手五指張開,輕輕按在白紙上,用你們帶來的水彩筆沿著自己的手形邊緣描畫。注意哦,在畫的時候小手不要移動哦,這樣輕輕畫,是不是就可以把我們的手掌畫出來了呀?”(教師要時刻提醒小朋友們,在繪畫過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弄傷自己。)
教師:“小朋友們,有沒有發(fā)現大家畫出來的都是一模一樣的,沒有圖片中的好看呢?大家試著把自己的手掌擺在不同的位置,看看是不是可以畫出不一樣的圖呢?”
教師:“畫好之后,小朋友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在手掌旁邊加一點各式各樣的小圖案,是不是就可以完成一副美美的圖畫啦?”
4、分享作品
教師:“小朋友,有沒有誰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給大家一起看一看呢?讓其他小朋友也看一看自己的作品?”(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教師分享學會作品并給予點評和口頭表揚)
教學反饋:
1、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采用圖片展示、現場教學等方式來指導幼兒進行學習,這樣更容易讓幼兒接受和吸收所學知識。
2、本次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而且也會很好的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07-20
(精選)美術教案07-22
美術教案[精選]07-21
美術教案[經典]08-28
[精選]美術教案07-27
美術教案【經典】08-06
【經典】美術教案08-07
(精選)美術教案08-17
【精選】美術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