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集合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花生的生長過程,認識花生的主要特征及用途;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愛勞動的習慣,體驗勞動的快樂及集體分享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一株成熟的花生種在花盆里
2、一塊紅布
3、花生生長示意圖,記錄表格
4、每組一只空簍子,干的花生每位幼兒5顆放在每組大簍子里,每人一只菜碟子
5、電炒鍋,油,鹽,勺
6、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認識花生的莖和葉
1、觀察花生的莖和葉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種很奇怪的植物,你們看---(揭開紅布)
這是什么植物呢?它的名字叫什么?誰知道的?
2、猜謎解疑,引發(fā)好奇心
它到底叫什么名字呢?請你們來猜個謎語,猜了這個謎語你們就會知道了。(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個白胖子。)
哦,它叫花生。(指盆栽)這是花生的地面以上的部分,也就是花生的莖和葉,那下次看見了你們還會認識嗎?從哪兒可以辨認呢?(葉子)
二、認識花生的果實
1、提問設疑:
它叫花生,它也叫花生,那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2、了解花生長在泥土里的特性
是這樣嗎?讓我們來聽一個小故事,它會幫我們揭開這個謎。(出示花生生長示意圖,并以故事的形式簡單描述花生的生長過程)
故事講完了,你們聽了故事后明白了些什么呢?
哦,原來這地面以上的部分是花生的莖和葉,而果實長在地面以下的泥土里面,是這樣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3、觀察花生的果實,認識其基本特征
。▽⑴柙灾械幕ㄉ纬鰜恚侗M泥土,讓幼兒觀察)
☆、找果實
誰來找一找,花生的果實在哪兒?
哦,這就是花生的果實,你是怎么知道的?
☆、分析謎語,了解花生果實的特征
剛才那個謎語是怎么說的哩?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個白胖子,是嗎?讓我們每人從簍子里拿一顆花生仔細觀察一下
麻屋子是什么呢?紅帳子在哪兒,又是什么呢?白胖子呢?
☆、復述謎語,總結特征
看來這個謎語很經(jīng)典,讓我們再一起來說一遍,回去也讓爸爸媽媽猜一猜。
三、花生的作用
1、談話
花生有什么用呢?就拿這花生米來說吧,這花生米有什么用?
。ㄊ秤谩心男┏苑ǎ堪l(fā)霉的不能食用、榨油、做種子)
花生米有這么大的用途,花生的莖、葉殼是沒用的垃圾嗎?
2、教師小結:
花生是我國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花生主要用以榨油,供食用,或制作副食品、糖果,做種子等,果殼可制酒精,榨過油的花生餅是豬和其他家禽的優(yōu)質飼料,花生的莖、葉和果殼也是家禽愛吃的粗飼料,花生的衣(果仁的外衣)、殼、莖、葉都可以入藥,花生衣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3、品嘗花生
☆剝花生,并統(tǒng)計數(shù)字
花生有這么大的用途,今天老師就來檢查一下它可以食用的.一方面,我想請你們嘗一嘗油炒花生的滋味是否有那么美味,不知你們愿不愿意?愿意嗎?
那好,首先讓我們一起來把花生的殼去掉,也就是一起來剝——花——生——,剝下的花生米放在自己的簍子里,花生殼放在桌上的大簍子里;剝完后數(shù)一數(shù),你剝了多少粒花生米,然后請你記在表格里;準備好了嗎?預備——開始!
幼兒在歡快的背景音樂中剝花生。
☆教師現(xiàn)場制作油炒花生
哇,你們真棒,剝了這么多的花生米,那老師也來露一手嘍(教師現(xiàn)場制作油炒花生)
☆共同分享油炒花生
。ń處熥雎剼馕兜臉幼樱
你們聞到什么了嗎?哦,真香!
花生剛出油鍋,很燙,正好讓我們來講一講分享花生米的規(guī)則:你剛才剝了幾顆就請你吃幾顆,多下來的請值日生想辦法處理,但要和別人一起分享。
四、延伸部分
讓我們再把這神秘的植物送給大2班、大3班的小朋友去,讓他們也來猜猜它的名字,了解他的秘密吧!
附:教學資源:
1、謎語
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個白胖子。
2、故事
我是一粒花生米,因為我的身體很強壯,所以主人把我選出來做種子,春天到了,我和其他花生種子一起被埋到了泥土里,泥土松松軟軟,我們便在里面睡著了。||大約過了一個星期,我全身癢癢,想鉆出泥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呀!外面真熱鬧,原來他們也和我一樣都鉆出了泥土。||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們每一天都在長高、變大。||大約過了一個多月,我們便開始開花,這時主人適時地給我們增加營養(yǎng)。||我們得到養(yǎng)分后便覺得全身有勁,開過花的梗尖很快鉆進泥土里長出了果實。||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我們的果實越來越多,越長越結實,大約過了兩個月,我們的果實便在泥土里成熟了。
請各位多提寶貴意見。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采茶撲蝶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樂曲旋律,能跟著音樂做采茶、撲蝴蝶等動作,理解舞蹈動作所表達的內容與情感。
2、通過模仿他人、調動生活經(jīng)驗等創(chuàng)編采茶、找蝴蝶、撲蝴蝶等情節(jié)動作。
3、注意觀察教師的動作,樂意學習同伴創(chuàng)編的.動作。
活動準備:
1、蝴蝶飾品2、頭巾3、多媒體課件:茶山風光圖、采茶撲蝶音樂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教師帶領學生到茶山旅游,講述有關茶山的傳說。
二、欣賞茶山美景和音樂:
1、多媒體課件展示茶山風光圖。
師:人們在茶山上干什么呢?
他們是怎樣采茶的?
2、幼兒欣賞采茶撲蝶音樂。
三、幼兒學習第一段動作。
1、幼兒創(chuàng)編采茶動作。
2、教師引導學生豐富采茶動作。
3、師生跟音樂表演采茶一段。
四、幼兒創(chuàng)編第二段動作。
1、教師出示蝴蝶飾品。
師:看,誰來了?(蝴蝶)你想不想和蝴蝶一起玩兒啊?
讓我們一起去找蝴蝶吧!
2、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找蝴蝶動作。
3、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撲蝴蝶的動作。
4、幼兒在教師引導下聽音樂做第二段動作。
五、跟蝴蝶一起飛出教室。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通過有關米羅作品的欣賞及介紹,使幼兒初步了解“米羅畫”的特征。
2、運用已掌握的電腦操作技能(“噴墨”和線條)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作出自己的“米羅畫”。培養(yǎng)幼兒審美能力和再造想象、創(chuàng)造想象的'能力。
活動準備:
有關“米羅畫”的作品與書籍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米羅畫”作品,引導幼兒欣賞并使幼兒對“米羅畫”特征有一定了解:米羅畫由紅、黃、藍三元色構成。
二、教師介紹繪畫“米羅畫”的方法與要點:
1、選用畫板工具箱中的“噴桶”。
2、根據(jù)自己需要選擇噴墨團的大小。
3、在畫板上任意噴出紅、黃、藍三墨團,由此展開想象。
4、人物情景基本完成后,在畫面空白處畫上“米羅畫”的最明顯特征:“米”字和小的黑圓點。
三、師生討論:請幼兒根據(jù)教師演示過的噴墨團來構思想象,像什么?可添畫些什么人物?
四、幼兒上機繪畫,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孩子大膽想象與創(chuàng)作。嘗試
不同大小墨團帶來的不同效果。
五、幼兒的表現(xiàn)與表達。
1、幼兒相互欣賞同伴的作品
2、幼兒進行作品介紹,并對有特地的作品進行討論分析,鼓勵幼兒再造想象與創(chuàng)造想象。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阿美的情緒變化。
2、能復述故事的主要內容。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活動。
1、教師:
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給你一個驚喜》。
小朋友,請你猜一猜,這會是一個什么樣的驚喜呢?
2、幼兒自由猜想。
二、教師結合掛圖分段講述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至"像兩只熟透的桃子",
提問:
。1)獅子阿美長了一頭怎樣的頭發(fā)?
。2)后來阿美的頭發(fā)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教師講述故事至"沒有吭聲",
提問:
。1)阿美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她的心情怎樣?
。2)阿美的朋友會想什么辦法呢?
3.教師講述故事至結尾,
提問:
。1)阿美的朋友做了一件什么事?
。2)他們?yōu)槭裁窗杨^發(fā)剃光?
三、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引導幼兒感受阿美的情緒變化。
1.教師提問:
。1)阿美哭了幾次?
。2)第一次哭是為什么?第二次哭又是為什么?
2.教師引導幼兒通過阿美的兩次哭來理解阿美的情緒變化。
四、幼兒嘗試復述故事。
故事:給你一個驚喜
獅子阿美長著一頭長長的、亮亮的、像瀑布一樣的金發(fā),可漂亮了?梢哉f,他是獅子家族里長得最俊的“美男子”。
可是,阿美在生了一場大病之后,那頭金發(fā)開始大把大把地往下掉。到后來,一頭金發(fā)全掉光了。阿美獨自關在屋子里,對著鏡子,看著自己難看的光頭,傷心地哭了起來。哭呀哭,哭得兩眼又紅又腫的,像兩只熟透了的`桃子。
“阿美,咱們釣魚去吧?”他的伙伴在窗外叫他。自己變成了難看的光頭,怎么出去呀?
“不去!不去!”阿美的嗓音里帶著哭腔。
“阿美,咱們踢球去吧?”他的伙伴又在窗外喊他。
怎么出去呀?自己變成了難看的光頭。
阿美干脆鉆進被窩里不吭聲。
不知過了多少時候,“叮――”電話鈴聲響了起來。
阿美拎起了電話,聽筒里傳來伙伴們的聲音:“阿美,你不是最喜歡釣魚的嗎?今天為什么不去呀?”
“阿美,我們的足球比賽就等你來守球門了,快來呀!”
阿美哭喪著臉,沒吭聲。
“阿美,你伸出腦袋來看看,我們要給你一個驚喜!”那是一個脆生生的嗓音。
阿美忍不住了,他慢慢地從窗口探出一雙眼睛。
嘩!出現(xiàn)在他眼前的他的伙伴們,都剃光了頭發(fā),一只只光腦袋在陽光下閃著光。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現(xiàn)在我們有些孩子生活無憂無慮,社會環(huán)境意識淡泊,在公共場所亂摘花草,攀登拆枝現(xiàn)象突出,為了增強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所以對幼兒進行認識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教育是一件不可怠慢的事。為了讓幼兒了解到樹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知道植樹造林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基于這種思想,我為孩子們設計了本堂社會環(huán)保課《植樹造林》,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樹木對人類和動物的重要性,了解綠化的好處,初步產生環(huán)保意識。
2、激發(fā)幼兒熱愛和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3、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看一看、說一說、聽一聽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作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活動準備
1、幾種樹木的圖片、投影儀;
2、多媒體課件(山洪暴發(fā)、沙塵暴襲擊);
3、植樹工具、小樹若干);
4提前讓幼兒和家長在網(wǎng)上查找一些“植樹造林”的資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幾張樹木的圖片讓幼兒根據(jù)平時的生活經(jīng)驗與知識面簡單地說說樹木的名稱及用途。
二、根據(jù)幼兒的談話內容引出課題。
三、提問(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樹木的地球上,人類將會怎樣?)讓幼兒討論發(fā)言闡述自己的的想法與觀點,
四、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山洪暴發(fā)、沙塵暴來襲畫面讓幼兒從反面地體驗到破壞大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會必定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殘酷的現(xiàn)實情境再現(xiàn),具有很大的說服力,并為下一個目標設下埋伏。
五、根據(jù)課件播放的畫面讓幼兒討論以下話題:
1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
2 面對踩摘花草樹木的現(xiàn)象你們應該怎樣去制止?
3如何采取措施預防上述災難的發(fā)生?
六、讓幼兒親手操作植樹。
在幼兒的思維達到**時,帶著幼兒親手種植小樹苗,不但讓幼兒的情感得到宣泄,更進一步體驗到勞動的快樂,以及勞動創(chuàng)造出的美,并巧妙地結束了本堂課。
教學反思
這節(jié)社會環(huán)保教育課已建立起幼兒對關心周圍環(huán)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的責任感,并有了初步地環(huán)保意識;了解到了綠化的好處。在整堂課中大部分幼兒表現(xiàn)活躍,發(fā)言積極;但少數(shù)幼兒表現(xiàn)不夠主動,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要對這部分孩子多給予引導和培養(yǎng)。
大班教案 篇6
設計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币约耙肮膭钣變捍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jù)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fā)展水平,選擇了《美國學而樂創(chuàng)新思維課程》中的這一語言游戲活動。
活動目標
、背醪嚼斫夤适聝热,學習故事里簡單的對話。
⒉能夠專注地傾聽故事。
⒊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發(fā)表自己的想法,發(fā)展其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赐ㄟ^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⒌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故事的詼諧,有趣,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難點:能夠大膽想象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淘氣的小老鼠》故事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直接引入。
“小朋友,秦老師帶來一個可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小耳朵要仔細聽,小眼睛認真看。”
二、故事的講述。
、骞适碌膶。
、辈シ殴适缕。
⒉提問:
⑴你們看見誰?什么顏色的呢?誰能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
、普l來了?我們就叫它大白貓。
、枪适碌拿纸惺裁囱?
㈡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闭堄變罕M情發(fā)揮想象說說故事的內容。
、膊シ殴适缕微,以畫面做背景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發(fā)展發(fā)散性思維。
、盘釂枺簞偛虐l(fā)生什么事?小白鼠怎么辦呢?
、评^續(xù)播放課件。看看故事是怎樣說的?
⑶請幼兒發(fā)揮想象說一說故事是怎樣發(fā)展的?
、巢シ殴适缕微。
⑴提問:小白鼠怎樣了?
、铺釂枺撼鰜硪恢皇裁搭伾男±鲜螅繛槭裁磿切↑S鼠?
、谴蟀棕垥鯓訂栃↑S鼠?小黃鼠會怎樣回答呢?
⒋播放故事片段④。
提問:第三天到底發(fā)生什么事?引導幼兒說一說。
、迪日堄變翰乱徊碌谒奶煨“资蠛痛蟀棕堄謺l(fā)生什么故事?播放故事片段⑤。
、队變汉徒處熞黄鹦〗Y。最后大白貓抓到小老鼠了嗎?小老鼠掉進紅顏色的`染缸里變成小紅鼠,小老鼠掉進黃顏色的染缸里變成小黃鼠,小老鼠掉進藍顏色的染缸里變成小藍鼠,小老鼠掉進綠顏色的染缸里變成小綠鼠。為什么會這樣呢?啟發(fā)幼兒思維,知道幾種顏色的小老鼠都是被染料染色的,那小紅鼠、小黃鼠、小藍鼠、小綠鼠就是這只小老鼠。
三、游戲表演。
教師和幼兒一同表演大白貓抓小老鼠的游戲。
四、結束部分。
“現(xiàn)在我們去找好朋友一起玩這個游戲好嗎?”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語言活動是學而樂中的一個故事,根據(jù)新課改的理念,我設計了這樣一節(jié)幼兒游戲活動方案。通過活動,能過使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故事里的對話,發(fā)展了語言,啟發(fā)了幼兒的想象力,并能用清晰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整個活動主要圍繞重點,突破難點。從幼兒的表現(xiàn)上看,本次活動的目標還是達到了,只是對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的發(fā)展還是有待加強。
教學過程中第一部分我改變以往故事教學的教師一人說,幼兒聽,而是先讓幼兒對這個故事有個自己的猜想,并且鼓勵幼兒說跟別人不一樣的,體現(xiàn)獨創(chuàng)性。沒有聽故事內容之前,讓幼兒通過看看,聽聽,想想,猜猜,說說,故事的內容,使幼兒對本次故事活動有個耳目一新的感覺,雖說幼兒不習慣這樣,但是通過這樣的活動,給幼兒樹立了自信:瞧,我也可以猜故事,說故事,編故事。
通過幼兒邊猜邊說邊看,理解故事的內容,哦,原來是這樣的,同時說,誰和故事里一樣,他們就會有種自豪感,更重要的是和故事里的不一樣我們更應該保護他們的積極性,并且鼓勵他們的想法。
通過層層推進,幼兒已經(jīng)能復述整個故事內容,不僅開動了腦筋,還從故事里學習了規(guī)范正確的語言。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第二大部分是游戲,幼兒通過角色扮演,滿足了想說的欲望,創(chuàng)造了機會讓他們大膽地說,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了他們的思維能力。
如果讓我再重上這一次這節(jié)課,我會鼓勵幼兒更大膽地說,大膽地演,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發(fā)散性思維,快樂每一節(jié)課,開心每一天。
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雙簧這種藝術形式短小精悍,藝術性高,趣味性強,從清末流傳至今一百余年,仍活躍在文藝舞臺上。雙簧表演一般有兩個演員,一人用形體表演,一人用聲音說唱,合二為一,以假作真。雙簧表演者和觀眾老少皆宜。讓雙簧表演走進幼兒園,走進孩子們中間,通過孩子間兩兩合作表演,在輕松幽默的氛圍中表演者和其他孩子都能獲得愉悅和快樂,同時發(fā)展孩子們的合作能力與表演能力,這正是設計本次活動的初衷。
活動目標:
1.了解雙簧表演中人物之間的分工與配合,感受雙簧表演詼諧有趣的特點。
2.嘗試兩兩合作進行簡單的表演,能從語言、動作、表情等方面保持與同伴的協(xié)調一致。
3.能積極參加表演活動,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事先聯(lián)系園內兩位老師作雙簧表演。
2.用于區(qū)分角色的胸牌和圖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活動,組成雙簧表演組合。
在《找朋友》的游戲中幼兒隨音樂尋找朋友,音樂停幼兒兩兩拉手在座位上坐下。
教師:今天我們來玩找朋友的游戲,音樂停兩個好朋友必須手拉手站好。
請你們回到座位上,兩個好朋友坐在一起。
(評:雙簧是兩兩結對表演的,通過游戲的組織讓幼兒自由結伴組成表演組合,充分體現(xiàn)了尊重幼兒的教學理念。游戲還在活動已開始就帶給幼兒在輕松愉快地心情。)
二、仔細觀察,了解雙簧表演的特點。
1.觀看兩位老師的雙簧表演。
教師:剛才的表演有幾人參加?兩人的位置是怎樣的?坐在前面的表演了什么,后面的呢?
2.分析提煉。
。1)教師:為什么一人坐,一人藏?兩人的分工是怎樣的?看了這段表演你的體會是什么?
。2)結合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雙簧表演者的分工。
3.師幼小結。
這段表演有兩人參加,前面的一人表演動作,藏在后面的一個人說話,兩人一起合作表演,看上去就好象前面的演員在自演自說一樣,這樣的表演叫雙簧。
(評:雙簧表演的難點在于兩位幼兒必須明確自己的表演任務,做到既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直觀地觀看表演,說說表演者的分工再以畫有前后兩位表演者的表演任務的小圖片幫助幼兒深入理解,在一步步的“引”和幼兒的自主觀察發(fā)現(xiàn)之下難點得以解決。)
三、群體合作,嘗試簡單的合作表演。
1.戴上標記,區(qū)分角色,練習一人坐一人藏。
教師:剛才我們觀看了雙簧表演,現(xiàn)在我們也來試著演一演雙簧,你們想嗎?
商量一下,兩個人誰坐誰藏。坐在前面的小朋友請你戴上畫有動作表演和只動口型不出聲音的標記,藏在后面的小朋友請你戴上畫有不表演動作、出聲講話的標記。
2.采納幼兒想出的表演用語,集體練習,體現(xiàn)語言的趣味性與夸張性。
教師:雙簧表演要用上語言,請你想一想,可以說一句什么話?
誰說的話更為有趣一些?我們就用這句話作為表演用語。
怎樣說才能聽起來更有趣,顯得很滑稽?誰來試一試?我們一起跟著他學一學。
3.學習一人說,一人對口型。
教師:兩個演員在說這句話時有一位要說出聲音來,是誰?另一位光動嘴巴不發(fā)出聲音,是誰?先請后面的表演者站起來說這句話,要注意語氣的`趣味性。
請前面的表演者學說這句話,但不能發(fā)出聲音。
剛才我們分角色進行了練習,現(xiàn)在兩個人要對上口型了,在說話時誰跟著誰說?
加上動作表演起來會更生動,試試吧。
4.嘗試完整合作表演。
5.請幼兒自愿在眾人面前表演,其他幼兒評價。
教師:誰想上來表演的?你覺得他們的表演怎么樣?
6.交換角色表演。
(評:上一環(huán)節(jié)探索重點是表演技巧,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點突出幼兒的表演。表演時配合的要求很高,如果一下子就讓幼兒自主表演,表演的成功就會大打折扣。我從表演位置入手,讓幼兒配合練習,再從對口型,動作表演等環(huán)節(jié)跟進,讓幼兒初次嘗到了成功地喜悅和表演的樂趣;顒又凶⒁馔怀鲇變旱闹黧w地位,每一步拋出問題后不揭示答案和方法,而是讓幼兒先嘗試,再集體歸納提煉。強調表演的主體是幼兒,教師是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四、難度提升,自由創(chuàng)造合作表演。
1.提出新的要求。
教師:剛才我們已經(jīng)練習了雙簧表演,每一組表演的都很出色。現(xiàn)在小演員們將面臨一項新的任務,請你們小組合作商量著編一句或一段話,再對上口型,配上動作,最后分角色進行表演?茨慕M配合得最默契、表演得最有趣。先商量一下,說什么話?
2.幼兒兩人一組商量,交流,練習。
3.在集體面前自愿表演,師幼共同評價。
4.進行簡單的化妝,加上道具,小組合作表演。教師與其他幼兒做觀眾,評選出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表演獎、最佳幽默獎、最佳默契獎,頒發(fā)獎牌。
教師:現(xiàn)在請你們上來表演,根據(jù)小演員的表現(xiàn)我們要評出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表演獎、最佳幽默獎、最佳默契獎。每組的演員都要認真表演,爭取拿到獎牌。
表演前先和大家介紹一下自己。
。ㄔu:技巧問題解決了,幼兒又有了初步的表演經(jīng)驗,所以接下來我大膽地提供機會鼓勵幼兒自主表演。表演詞、表演的動作語氣都讓幼兒自己去思考、商量。在此過程中我加強了對幼兒的觀察,了解每一對組合的表演。寬松的氛圍給了幼兒極大的自由度,表演形式又讓幼兒興趣高漲,樂在其中。在表演,評獎中表演者和觀眾都獲得了快樂。)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了解雙簧的種類,介紹我國著名的雙簧表演藝術家。
2.在游戲區(qū)中繼續(xù)進行雙簧表演。
活動反思:
雙簧是我國著名的表演藝術形式,以其詼諧有趣的風格吸引著觀眾。選擇這一藝術表現(xiàn)形式主要有以下考慮:符合“幽默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運用研究”課題;表演風格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寓教于趣;活動可以發(fā)展幼兒的合作能力、表演能力。
表演的基礎是了解雙簧表演中角色間的分工,明確不同角色的表演任務。我是通過以下方法解決這一目標的:(1)兩位老師的雙簧表演給以幼兒最直觀的刺激;
。2)通過小圖片幫助幼兒理解角色間的分工;
(3)充分讓幼兒討論、嘗試表演,使雙簧表演漸入佳境。
由于對角色的分工分析得比較透徹,所以幼兒在自我表演中很順利地進入了狀況。表演中我采用了循序漸進的方法,先讓幼兒集體編一段表演用語,共想動作再分工表演;然后一組幼兒自己設計表演用語,想象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表演。幼兒的表演很精彩,各不雷同,合作默契,博得了聽課教師的陣陣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