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集合[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初步形成責任意識,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的應該自己做,作為家庭、社會的一員還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2、熱心參與家務勞動和學校的活動,并能主動承擔一項任務。
情感目標:
1、體驗不同的角色應承擔的不同責任。
2、增強責任意識。
行為目標:
1、知道自己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應承擔的責任。
2、自己的事情,能做的應該自己做,不會做的事情學著做。
二、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增強責任意識,熱心參與家務勞動和學校的活動,并能主動承擔一項任務。
三、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針對學生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承擔的不同責任。
四、課前準備
教學課件
五、教學過程
。ㄒ唬、導入:
1、電腦出示課文63頁的插圖。
2、討論:這些事情該由誰來做?
3、分析圖中的事情,哪些是自己會做的?哪些是自己不會做的?
4、說一說,議一議:對于自己會做的事情,自己是否做了?
。ǘ┌鍟n題:我的責任
(三)探討明責任
1、讓學生進一步回憶,自己家中每天都有哪些家務事,這些事都由誰來做的。
2、啟發(fā)學生討論:這些事情當中,有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
3、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寫出自己在家中能夠做和應該做的事情。并進一步思考:我能為學校為班級做些什么?
4、教師在收集學生的^答~`案后,給予肯定。并完成表格的填寫。
5、齊讀句子:自己的事情,能耐做的應該自己做;不會做的事情學著做。家中、學校、社區(qū)的事情大家都來做。
(四)提出建議
1、觀察第64頁的插圖,看看說了什么事情。
2、讓學生談談有沒有與教材第64頁中的同學類似的情況。以小組為單位,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解決的辦法。
3、各小組匯報討論的結果,教師給予點撥。
4、各小組選出代表,以表演的方式,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好辦法。
。ㄎ澹┢焚|升華
1、觀察第65頁的插圖,看看他們給自己找了什么崗位?
2、教師給學生布置任務:我給自己找崗位。
(1)在教師的幫助下,大家將班里的事情分分工,每人承擔一件具體的事情(可以多人承擔相同的事情)。
。2)在家里,請學生與家長商量,給自己找一件具體的事情做(例如掃地、洗碗等)
3、做這些事之后,大家先討論一下:怎樣才能做好?一星期后,在班會上交流做這些事的感受。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過對本課文的學習,使小朋友初步懂得寓言的寓意即:驕傲使人落后,虛心使人進步。做事情要踏踏實實地,這樣才會取得成功。
2、掌握課文的8個生字和新詞,
3、小朋友會講龜兔賽跑的故事。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重點:
1、理解故事的寓意“驕傲使人落后,虛心使人進步”
2、掌握生字和新詞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小朋友們初步了解寓意。
2、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訓練說話
(一)聽配樂課文,劃出生字新詞。
(二)借助拼音,自瀆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ㄈ⿴е鴨栴}聽課文,同桌可以商量。
1、什么叫“賽跑”?它與“跑步”有什么區(qū)別?
2、龜兔為什么要賽跑?
3、在賽跑途中,兔子在做什么,烏龜又在做什么?
4、最后誰先到大樹底下?為什么?
二、講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請一位小朋友來朗讀第一段。請同學們回答:什么叫賽跑?它與“跑步”有什么區(qū)別?
。ㄍ瑢W們可能會出現(xiàn)很多的^答~`案)這里要訓練學生思維的嚴密性及語言的準確性。
小結:賽跑就是幾個人一起跑,看誰跑得快才叫賽跑,小朋友們你們懂了嗎?
2、指導看圖,回答問題。
小朋友們,你知道龜兔為什么要賽跑,兔子相信烏龜會跑得比他快嗎?小朋友們看課文第一句,為什么烏龜要“爬來爬去”,而不是“走來走去”?
指圖:小朋友你們看小白兔的神情,它是不是很自信,它不相信烏龜灰跑步,而且它認為自己一定要比烏龜跑得快,所以它決心和烏龜賽跑。
再來看看烏龜,它說“好,比就比”,這表現(xiàn)了小烏龜不服輸,決心接受兔子的挑戰(zhàn)。所以它們決定誰先跑到那棵大樹底下,誰就贏了。好,小朋友們我們一起過去,給它們加加油,看看究竟誰先跑到大樹底下。
。▓D片略)
三、結合課后練習,學習生字新詞
接下來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生字和新的詞語。這篇課文有8個生字:兔、步、哈、比、那、晚、刻、半;新詞有:半路、爬來爬去、比一比、慢慢。
(一)認讀生字卡
識記漢字,指名開火車讀字,借助拼音正音。
。ǘ┓治鲎中
獨體字:兔、烏、半
兔:要求同學們不要忘了后面的一點,與后面的.“晚”進行比較。
烏:與學過的“鳥”進行比較,在書寫方面,要求學生第二橫要寫的稍微長一點,這樣字才顯的漂亮。
半:一豎要出頭。
左右結構的字:哈、比、那、晚、刻。
哈:“口”字要寫得稍微小一點,在田字格的左上角。
比:注意比的偏旁不要寫成“匕”而是豎提,請同學們拿起你們的手指來寫一下。
那:它的耳朵旁是放在右邊,而不是放在左邊。注意“那”的筆順,跟老師一起來寫一下。
刻:它的利刀旁也放在右邊,同學們書寫的時候要注意偏旁不要寫的太大。
(三)鞏固新字,進行組詞。
請同學們對剛才的新字進行組詞。然后翻到課文后面的練習題二,在空格里填上新詞語。
兔子和烏龜賽跑。兔子跑了____睡著了,烏龜____也不停步。兔子____下,烏龜早在____了。
四、家庭作業(yè)
每個生字抄三遍,每個新詞抄一遍。
第2課時
教學目的
1、復習已學的第一自然段及新字詞。
2、學習課文,了解寓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我們先把上次學過的生字和詞語來朗讀一遍(開火車朗讀,點名朗讀)。
二、學習課文
上節(jié)課我們講到烏龜和兔子準備賽跑,那么我們接著學習以下部分的故事,先請一位小朋友來朗讀一下課文。
呈現(xiàn)比賽結果:
板書:它慢慢地跑到大樹下,烏龜早在那里等它了。
大家都知道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兔子跑起來比烏龜快幾倍都不知道,但為什么反而烏龜先跑到大樹底下呢了?那么我們通過回答問題來看看小兔子在途中做什么,而小烏龜又在做什么?
小兔子:
1、第二段中的“老遠老遠”是什么意思,這說明了什么?
2、兔子跑到半路,它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3、兔子醒來后,為什么還“慢慢”地跑?
小烏龜:
板書:烏龜向著大樹爬去,一刻也不停步……烏龜早在那里了。
烏龜在剛開時,被兔子落得老遠老遠,但是它沒有灰心,繼續(xù)一刻不停向著目標前進。在兔子睡覺的時候,它也不休息,終于它比小兔子先到了大樹底下。
討論:小兔子是怎樣的一只兔子?小烏龜又是怎樣的一只烏龜呢?
小結:小兔子很驕傲,它認為自己一定會比烏龜跑得快,竟然在半路上睡著了。最終輸給了烏龜。小烏龜做事踏踏實實,很自信,說明有志者事盡成。最終取得了勝利。那么小朋友們我們要以誰為我們的榜樣呢?
課后思考題:比賽結束了,我們要對小烏龜說些什么呢?兔子失敗了,很難過,我們有要對它講什么?請小朋友們回去好好地想一想,下節(jié)課講給它們聽好嗎?
第3課時
教學目的
1、完成課后練習
2、復述課文,講故事
教學過程
一、通讀課文,完成習題三
我們比一比,看誰跑得快
二、復述課文,準備講故事
1、自由朗讀課文,準備復述。
2、復述課文(2—3人)
3、講故事,讓每個同學都有練習的機會。(告之講故事不是背書)
4、自告奮勇在班上講故事。(2—3人)
a)續(xù)故事
上節(jié)課老師叫小朋友們去思考比賽結束后,我們要對兔子,烏龜各講些什么呢?
我們對兔子說:一次失敗不要緊,最重要的是要知錯就改。向小烏龜學習,做事虛心,不能驕傲,懂得“驕傲使人落后,虛心使人進步”。
我們對烏龜說:你做的很好,有信心,有恒心。做事踏踏實實,我們要向你學習。希望你再接再厲!
小朋友們,如果進行《第二次龜兔賽跑》,你么們想一想結果會是怎樣呢?
b)家庭作業(yè)
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激發(fā)小學生講故事的興趣。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對人物的評價、探討,深入感受名著的魅力,激發(fā)閱讀名著的興趣。
2.積累歇后語,感受中華民族豐富的語言文化,體會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豐厚的底蘊。
教學重點:
感受古典文學的魅力,激發(fā)閱讀整本書的興趣。
教學難點:
評價人物時語言的形象生動是交流中的難點。
教學準備:
1.制作閱讀表格。
2.引導學生閱讀本組課文的原著及我國的其他古典名著。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評價人物
1.本單元我們認識了不畏強敵、機智勇敢的藺相如,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以及忠厚老實的魯肅,頑皮勇敢的美猴王。在這些人物中,你最喜歡誰或者最不喜歡誰,為什么?
①小組合作評價人物,互相完善。
、谶x派代表發(fā)表本組對人物的評價。
、墼u一評哪個小組的表達的`最生動、精彩,更有獨到的見解。
2.從文中選取兩三個人物,加以比較,說說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
①同桌交流、討論。
、谂e行小小辯論會,對同一人物不同的見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說中評,在評中議,在議中辯,在辯中思,激活學生的閱讀興趣,為日后的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擴展閱讀,鼓勵記錄
1.你還讀了哪些中國名著,向大家介紹,同時談談自己在閱讀中的收獲及困惑。
2.俗話說“好記性不如賴筆頭”,希望同學們在讀書的時候,能夠記錄下你的感受,你對人物的評價,做好讀書卡片。
第二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巧對歇后語
1.“歇后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文化,在民間廣為流傳。大家聽說過這些歇后語嗎?現(xiàn)在老師說出上半句時,請大家對出下半句。
三個臭皮匠——
周瑜打黃蓋——
關公面前耍大刀——
2.同學們知道哪些有關于古典名著的歇后語?
【語文是母語,學習的機會無所不在,學生課外的積累是超乎想象的!
二、學習“歇后語”,合作交流
1.出示文中歇后語,準確流利朗讀。
2.交流對歇后語的理解,講一講背后的典故。
3、多種形式的讀,鼓勵背誦。
三、聯(lián)系生活,鼓勵運用
1.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會聽到人們運用歇后語,課文中這六個歇后語可能會在什么樣的場合用到呢?請同學們展開想象,試著說一說。
2.學生交流,對運用恰當?shù)恼Z言環(huán)境給予表揚。
四、課外擴展,鼓勵搜集
1.有關于古代名著的歇后語還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說出上半句,讓大家猜一猜下半句。
2.請同學們課下搜集有關于古典名著的歇后語,并試著明白這個歇后語的出處。
五、自學“課外書屋”,鼓勵讀原著
1.自讀課外書屋相關提示,談一談你的感受。
2.《西游記》的電視劇,動畫片同學們看得已經(jīng)很多了,可老師覺得只有品讀原文,感受原汁原味的《西游記》才能真正讀懂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請同學們找來《西游記》原著來讀一讀,感受那撲朔迷離的神話世界。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初識景色的美麗
師:如果有可能,我真想去北京看望一位97歲的老人。對,就是(用肢體語言引導學生看課件)季羨林先生,我特別敬佩的一位學者、一位慈祥的老人。早在1935年,季先生就遠赴德國,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學留學,一住就是十年。1980年,當先生再次踏上這片土地,已是滿頭銀發(fā)。人家問他對德國、對哥廷根的印象,季老意味深長地說——(出示)
生:(齊讀)“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
師:到底是怎樣的美麗讓先生經(jīng)歷四五十年的風風雨雨,仍然念念不忘?先生后來寫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重返哥廷根》,今天我們來學習它的節(jié)選內容——
生:(齊讀課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師:請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生:(自由讀課文)
師:請同學來分段讀課文。呂金杭。
生1:(朗讀第一自然段)
師:希文接著讀。
生2:(朗讀第二自然段)
師:對不起,“jǐ liánɡ”(正音:“脊梁”)(以講臺上的花做引導)這就是花的——
生:(齊讀)脊梁
生2:(重新朗讀第二自然段)
師:瀟寒接著讀。
生3:(朗讀第三自然段)
師:杭杰接著讀。
生4:(朗讀第四自然段)
師: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先生在文章的最后這樣感嘆——(出示)
生:(齊讀)“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xiāng)的夢!
二、感悟景色的奇麗
師:在先生眼中,哥廷根的景色是——
生:“奇麗”的。
師:(板書:奇麗的景色)“奇”是奇特,“麗”是美麗。先生在德國留學時看到了怎樣奇特美麗的景色,讓他一嘆再嘆?快速默讀課文2、3兩段,找到描寫景色奇麗的句子多讀幾次。
生:(自由讀,畫相關語句)
師:文婕,你讀的是哪些句子?
生:(朗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師:(課件出示該語段)我們再入情入境地來讀讀這些句子,讀著讀著,又感受到了什么?請邊讀邊做好記號、批注。
生:(自由讀,做記號和批注。)
師: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覺得花很美。它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師:請你把這種美麗讀出來吧。
生:(朗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師:多美的花呀,誰再來讀?
生:(朗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師:(出示各種鮮花的圖片)看,這樣鮮花匯集成團,各種花兒艷麗奪目的美好景象,就可以稱之為──
生:(齊讀)“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師:誰再來讀讀這個句子?
生:(朗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師:女生來讀。
生:(女生齊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師:誰還有同樣的感受?
生:我從“山陰道上”這里看出很美。山陰道就是山上的小路,兩邊有花,有樹,很舒服。
生:山陰道兩旁應該都是很高很大的樹,濃密的樹蔭就像巨大的傘,把小路包圍住了。
師:是啊,課文中是指街道兩旁——
生:高高的樓房上,臨街的窗戶外邊都種滿了美麗的鮮花,讓人感到美麗舒服。
師:誰來讀這句話?
生:(朗讀)“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出示課件)在會稽城(今浙江紹興城)西南偏門郊外,與東跨湖橋相接,是通向諸暨楓橋的一條官道。遠山近水、小橋涼亭、田園農(nóng)舍、草木行人,相映成畫。畫中游而身亦入畫,晴日風雨,無不相宜,頗具中國山水畫之神韻。
東晉王獻之有妙句:“云生滿谷,月照長空,潭澗注瀉,翠羽欲流,浮云出岫,絕壁天懸。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fā),使人應接不暇!
師:從中你讀懂了什么?
生1:山陰道原來是一條路的名字。
生2:我知道了山陰道上移步換景,目不暇接,怪不得王獻之說: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fā),使人應接不暇。
生3:先生把哥廷根的大街比作山陰道,說明那兒實在太美了。
師:(出示句子)男生一起來讀。
生:(男生齊讀)“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讀了這句話還有其它的感受嗎?
生:我覺得這兒的花很豐富。
師:豐富。豐富除了表現(xiàn)在色彩鮮艷多彩,美麗多姿外,還表現(xiàn)在哪兒?
生:我覺得這兒的花很多。我是從“花的海洋”這個詞看出來的。
師:還有誰也感到花多呢?
生:我從“應接不暇”這個詞語感受到花很多。
師:誰能夠把花的美、花的多、花的豐富讀出來?
生:(朗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我們來pk一下吧,一二大組先來,三四大組接招。看哪一組讀出花兒更多更美。
生:(兩大組賽讀)
師:大家都讀得很好,把老師帶到了奇麗的哥廷根。給你們一個獎勵吧。ǔ鍪靖缤⒏值缊D片)我?guī)銈內ジ缤⒏拇蠼中∠镒咭蛔摺?/p>
師:(引背)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
生:(齊背)“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師:(引背)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
生:(齊背)“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引背)是啊,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
生:(齊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師:(引背)走在街上的時候──
生:(齊背)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三、體會風情的奇特
師:好一派奇麗的景色啊!可是,為什么會有如此奇麗的景色呢?我們再用心來讀課文,并做好批注。
生:(自由讀課文,做批注)
師:我們來交流交流。你們讀出了什么?
生:我從“家家戶戶”讀出了德國人愛花,每個人家里都養(yǎng)花。
師:正是因為人人都這樣,所以——
生:(齊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你還從哪兒讀出來了?
生:文章中說,“花栽窗外,花朝外開”,人人為他人著想,將花最美的一面給別人看。
師:每一朵花上都綻放著一顆真切的愛心。在家中看,只能看到花朵的背影,滿窗的綠色,很難看到鮮花的爛漫,就像我們窗臺上的花。(師指向窗臺的花)正因為人人都這樣,所以——
生:(齊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師:難怪,先生要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出示)
生:(齊讀)“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師:這樣愛花的真切,愛花的境界,多次令先生感到吃驚。于是——(出示句子)
生:(朗讀)“我曾問過我的女房東:你這樣養(yǎng)花是給別人看的吧!她莞爾一笑,說:‘正是這樣!’”
師:“莞爾一笑”是怎樣的笑?
生:微笑,淡淡的笑。
師:這么令先生吃驚的奇麗景象,女房東卻只是“莞爾一笑”,這笑里包含著什么呢?
生:女房東覺得這沒有什么,本來就是這樣的。
師:是啊,對于他們來說,太平常了,本來就是這樣的,那是哥廷根人長期以來的習慣和風俗啊。(引讀)正是這樣,每一家都是這樣——
生:(齊讀)“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師:原來先生說的美麗并沒有變,也包括這樣美好的習俗啊。這樣的人才組成了這樣一個奇特的民族啊。(板書:奇特的民族)
生:(齊讀)“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xiāng)的夢!
四、了解異國的文化
師:可是,你們知道嗎?先生留學德國時期,德國正處于怎樣的情況?
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時候。
師:是的,正是德國社會激烈動蕩的十年,正經(jīng)歷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德國戰(zhàn)敗,投降,整個國家都籠罩在一片末日的氛圍里!物資奇缺,吃飯和取暖都無法保障,老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可是,它卻為何依然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生:因為,愛花是德國人的習俗,德國人愛花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
生:這是他們的傳統(tǒng),他們愛花已經(jīng)習以為常了,因此不會改變。
師:是啊,德國人愛花之真切確實讓人感到吃驚。一面是饑寒交迫,一面是鮮花滿街,這是——
生:(齊讀)“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xiāng)的夢!”
師:一面是炮火連天,一面是鮮花滿街,這是——
生:(齊讀)“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xiāng)的夢!”
師:在二戰(zhàn)時期,德國還發(fā)生過這樣一個奇特的故事。趕緊拿出資料,自己讀讀這個奇特的故事。
生:(自由讀故事《只砍有記號的樹》)
只砍有記號的樹
對普通平民來說,食品短缺就已經(jīng)是人命關天的事。更糟糕的是,由于冬季非常寒冷,家里如果沒有足夠的.燃料,根本無法挨過漫長的冬天。在這種情況下,各地政府只得允許讓老百姓上山砍樹。
在生命受到威脅時,人們非但沒有去哄搶,而是先由政府部門的林業(yè)人員在林海雪原里拉網(wǎng)式地搜索,找到老弱病殘的劣質樹木,做上記號,再告誡民眾:只砍有記號的樹。在有些人看來,這樣的規(guī)定簡直就是個笑話:國家都快要滅亡了,還要樹干嗎?
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徹底結束,全德國竟然沒有發(fā)生過一起居民違章砍伐無記號樹木的事,每一個德國人都忠實地執(zhí)行了這個沒有任何強制約束力的規(guī)定。
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使得德國人在如此極端糟糕的情況下,仍能表現(xiàn)出超出一般人想象的自律?
師:誰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生:我覺得德國人很認真地遵守紀律,寧可忍受寒冷饑餓,也不愿意違反紀律去砍那些沒有記號的樹。
師:是啊,你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這就是德國人,這就是這個民族的性格:認真,守紀,忠實地服從政府的規(guī)定。
生:我覺得他們很善良。
師:為什么說他們“善良”?
生:因為他們只砍有記號的樹。
師:不要忘了,有記號的樹都是些老弱病殘的樹啊。說他們善良的話,那么,這些樹就不該去砍它們了,是吧?其實,這跟善良不善良倒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還有別的看法嗎?
生:我不得不為德國平民的環(huán)保意識感到吃驚,他們雖然處于寒冷的冬季,但有一顆火熱的心。他們要把一片綠色留給下一代。正是因為他們認真對待每一個規(guī)定,所以經(jīng)過了兩次毀滅性的世界大戰(zhàn)后,德國重新站了起來。
師:其實,真正讓人吃驚的,并不是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而是你剛才所講的“認真對待每一個規(guī)定”,老實說,中國人做不到,美國人做不到,和德國緊挨在一起的法國人也不一定做得到。這是這個民族長期形成的一種習俗、一種性格、一種文化。就像德國人愛花——
生:(齊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四五十年前,季老在德國留學的時候,看到的是這樣奇麗的景色;四五十年以后,季老重返哥廷根,看到的依然是這樣奇麗的景色——
生:(齊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假如你以后有機會去德國,去哥廷根,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目之所及的,依然還是這樣奇麗的景色——
生:(齊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這樣奇麗的景色,在中國看不到,在美國看不到,在法國估計也看不到。這就是德國的風情,這就是德國的文化。因為,在那里——
生:(齊讀)“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師:是啊!砍樹,只砍有記號的樹;愛花,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真是一個奇特的民族啊!季老的這篇課文,為我們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和文化打開了一扇奇特的窗。在接下來的閱讀中,我們還將感受更多的異域風情、異國文化。
【板書設計】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奇麗的景色奇特的民族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認識本文的8個生字,會寫8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參照“我的詞語庫”和課后習題自主積累好詞好句。
★通過識字、讀書活動,引導學生采取多種方法識字;通過誦讀課文,展開想象,感悟、積累語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引導學生感受語言美,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識字與寫字,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寫字;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
教學準備:
有關蟈蟈的知識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你們認識蟈蟈嗎?介紹蟈蟈的有關知識。你們聽過蟈蟈的歌嗎?誰愿意模擬一下蟈蟈的歌?如果讓你給蟈蟈的歌取一個好聽的名字,你會取什么樣的名字?今天,老師將帶領大家,在豆花盛開的季節(jié),去鄉(xiāng)間聆聽蟈蟈充滿快樂和希望的歌。板書課題《綠色的歌》。為什么歌是綠色的?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二、初讀感悟,自主識字:
1、初讀課文,標出生字詞和自然段的序號。
2、小組合作識字,學文。
a、對于書上有注音的生字,借助漢語拼音認識。
蟈、掛、蔫、摯、慮、秧、胳、膊、樸、素
b、沒有注音的生字,通過查字典認識字音,了解字義。
盛、露、霞、秧、粉
c、讀準多音字的讀音。
盛:shènɡ 盛開
chénɡ盛飯
露:lù 露珠
lòu 露餡
樂:lè 快樂
yuè 音樂
3、學習生詞。
a、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b、通過查閱工具書理解生詞。
圓潤:飽滿而潤澤。
晶亮:晶瑩光亮。
清涼:涼而使人感覺爽快。
憂慮:憂愁擔心。
樸素:不濃艷,不華麗。
真摯:真誠懇切。
4、檢查識字情況。
5、鞏固月字旁的字,找出“真摯”的近義詞,“樸素”的反義詞。
三、朗讀評比:
1、教師朗讀課文。
2、學生分組朗讀課文,做好競賽的準備。
3、學生匯報朗讀課文,全體參與評價。
4、老師評價朗讀情況,重點指導第2自然段的朗讀。
四、學寫生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仔細觀察。
2、自由發(fā)言:你認為哪個字最難寫?為什么?
3、教師范寫,學生認真觀察。
4、獨立練習,揣摩,老師巡視,指導。
5、書寫評價。
五、課堂小結:
請同學們說說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作業(yè)設計:
1、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2、想想你還聽過哪些小動物的歌聲?
3、積累形容詞。
( )的晚霞 ( )的月亮
( )的秋天 ( )的心情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導入:
1、認讀生字卡。
2、出示本課學習任務。
二、精讀課文:
1、要求學生齊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2、說說每一段寫了什么?有哪些小動物唱歌?
第1自然段:寫蟈蟈在豆花盛開的季節(jié)不停地唱歌。
第2自然段:寫蟈蟈的歌很好聽。
第3自然段:寫蟈蟈自由自在地歌唱,許多動植物都在聽。
第4自然段:贊美蟈蟈的'歌。
3、哪一段寫了蟈蟈的歌好聽?畫出各個時間蟈蟈的歌有什么不同?找出比喻句。
4、自由發(fā)言:小歌唱家在什么地方歌唱呢?
5、師讀二、三段,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文中所描繪的畫面。
6、討論:為什么說是“綠色的歌”呢?飄著“金色的夢”又是怎么回事?
三、指導朗讀:
1、激趣:誰愿意把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2、重點指導朗讀方法。
3、師生一起在讀中感悟。
四、語文實踐活動:
1、想想,你還聽到過哪些昆蟲的歌聲?由此你會產(chǎn)生什么感受?
2、抄一抄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五、課堂小結:
這篇課文是按總—分—總的順序來寫的,寫得非常優(yōu)美,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寫作順序來寫作文。
六、作業(yè)設計:
1、背誦課文。
2、推薦學生閱讀《金色的草地》。
板書設計:
9 綠色的歌
早晨 像……
蟈蟈的歌 午后 像…… 綠色
傍晚 帶、飄、伴
(自然、樸素、真摯)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漢字規(guī)律,自己小結識字方法。
2、初步了解多義詞。
3、積累詞語。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運用規(guī)律自主識字。
2、創(chuàng)設情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教具準備:
1、學生自制識字課本(可剪剪貼貼,或請家長把自己會認的字寫出來)。
2、教學課件。
3、識字蘋果樹。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
1、同學們,歡迎大家到語文園地來做客。(教師邊說邊出示圖標),我們先一起完成第一題:我的發(fā)現(xiàn)
。1)你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師出示大眼睛圖片)
。2)用上你們的大眼睛看一看小黑板上的字詞,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什么啦?(教師出示掛板,與書上的第一組相匹配)
學生A:我發(fā)現(xiàn)左邊的漢字比右邊的漢字多了偏旁。
學生B:我發(fā)現(xiàn)把左邊的偏旁去掉就變成右邊的漢字啦。
學生C:我還發(fā)現(xiàn)這些字的讀音有些像。
。3)他們說得非常好(獎給發(fā)言學生大眼睛的圖片),請大家讀一讀,記一記。
(4)再用上你們的大眼睛看看第二組字詞(教師出示),說說你們又發(fā)現(xiàn)什么啦?
學生A:這一組左邊的字比右邊的字少了偏旁。
學生B:我發(fā)現(xiàn)給左邊的漢字加上偏旁就能變成右邊的漢字啦。
學生C:這些字的讀音也有些相同。
。5)你們真會發(fā)現(xiàn)(獎勵學生大眼睛圖片)請大家讀一讀,記一記。
。6)教師出示生字卡片(票、元、旦、值、篇、遍)請學生們讀一讀并組成詞語。
(7)小結:聰明的同學們,說一說你們記字的方法。
學生A:這幾個字我是用去偏旁和加偏旁的方法記住的
學生B:前三個字我是用去偏旁記的,后三個字我是用加偏旁記的。
教師:同學們總結的.方法好極了,許多漢字都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來記憶,想一想還能說出一些嗎?(讓學生舉例說明)2、接下來,我們繼續(xù)去發(fā)現(xiàn)。
。1)你們看這些詞語(教師出示)讀一讀。
張貼一張畫東張西望
開張張爺爺張開嘴巴
。2)動腦筋想一想,這些帶點的字里有什么秘密嗎?誰說一說。(待學生發(fā)現(xiàn)后指名說一說,能說出表示的意思不同即可)
(3)還能說出帶有張字的詞語嗎?指名請學生擴詞。
第二課時
帶領學生去積累
一、我會讀
1、出示一棵蘋果樹,蘋果數(sh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蘋果上寫了我會讀中的詞語)。
2、小組學習:四人小組輪流讀我會讀中的生字,互相糾正讀音。
3、各個小組采用輪流的方式(開火車一人讀一個詞),看哪一組摘的蘋果多。
二、讀讀背背
1、小組學習。
a、四組小組一起讀小詩《鞋》,互相糾正讀音。
b、說一說這首詩說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讀這首詩(可加動作)
2、指名朗讀《鞋》,同學評議。
3、自由背誦小詩《鞋》。
4、全班配樂背誦。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我該怎么辦
一、口語交際。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交際欲望。
同學們,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好幾篇關于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課文,許多小朋友都在家里學著幫父母做家務,可前兩天,我卻收到了一位同學的來信,向我訴說了他的煩心事,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你們先猜一猜會有什么煩心事呢?
2、揭開謎底,引出交際話題。
。1)教師讀這封信,揭開煩心事到底是什么?
。2)尋找有類似苦惱的同學。
。3)揭示交際話題:出主意,想辦法。
3、引導交際主題,開展討論交流。
。1)找根源:說說父母為什么不讓這些同學做家務?
。2)出主意:怎樣才能說服父母?為什么?
。3)想辦法:在什么情況下,怎樣做?
4、分角色表演,評價激勵。
。1)小組內分角色練習。
(2)選出代表上臺表演,評價激勵。
二、識字交流,擂臺賽。
1、拿出自己的漢字積累卡,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識字賽。評選一名在看電視時認識漢字最多的同學。
2、每組優(yōu)勝者再比賽,選出第二期擂主。頒發(fā)小博士帽。
3、布置下一期擂臺賽內容:看誰積累的食品商標最多。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1.認識本課“戎、諸、競”3個生字,會寫“戎、諸、競、唯”4個字,理解“唯”“信然”“競走”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會劃分文言文節(jié)奏。
4.了解故事情節(jié),體會王戎善于觀察分析,不盲從的優(yōu)秀品質。
教學重點
體會文中王戎的善于思考,通過閱讀課文,學習王戎善于觀察、善于分析的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文言文中實詞和虛詞的意思。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學會朗讀文言文節(jié)奏,并能有感情地讀課文并能背誦。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我說一句話你們來講講什么意思?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p>
。ㄕn件出示2)
師:這兩句話和現(xiàn)代人說的話有何區(qū)別?像這樣的語言叫文言。我們以前也背過文言文,還記得嗎?由文言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誰來給大家說說你看到的這個?
。憧吹暮苷J真,能把這么長的故事情節(jié)都講清楚了,真不錯!)
師:誰能用一兩句話簡單地說一說嗎?
。阏媸莻會思考,會表達的.小朋友,用一句話就把故事內容說清楚了,真棒!)
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篇文言文,請大家和老師一起寫課題。(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這是我們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
二、初讀小古文
1.讀后釋題
《王戎不取道旁李》課題中“取”的意思是什么?“道”的意思是什么?
連起來的意思是王戎不去摘道旁樹上的李子。(課件出示3)
2.交流自學字詞的情況。教師檢查、指導。
。1)教師用生字卡片檢查讀音,并組詞語。
戎 諸 競
認讀生字“戎”字
這個字由兩部分組成——“戈”指的是長柄兵器,“十”是鎧甲的“甲”,是上戰(zhàn)場時所穿的盔甲,合起來表示爭斗、戰(zhàn)爭的意思。
字音難點:“戎”(róng)不能讀成(yóng);
“諸”(zhū)不能讀成(zhǔ)。
。ㄕn件出示4)
。2)書寫“戎 嘗 諸 競 唯”。
字形難點:戎:左下部是“十”,不是“廾”; 諸:中間沒有“亻”;“競”下半部是“口”加“兒”不能寫成“日”加“兒”。
。ㄕn件出示5)
(3)理解實詞和虛詞。
【實詞】實詞是有實在意義且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的詞語,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
【虛詞】虛詞沒有實在意義,一般不能充當句子成分,不能單獨回答問題.(少數(shù)副詞如“不”“也許”“沒有”等可以單獨回答問題),只能配合實詞造句,表示種種語法關系。
實詞:〔王戎〕西晉瑯琊(今屬山東)人,自幼聰明過人,為“竹林七賢”之一,官至尚書令,司徒。
〔嘗〕曾經(jīng)。
〔李〕李子。
〔游〕玩耍。
〔子〕果實。
〔折枝〕壓彎了樹枝。
〔競〕爭先跑過去。競:爭逐。
〔走〕跑。
〔唯〕只有。
〔曰〕說
〔諸〕眾,一些,這些,許多。
〔信〕的確。
虛詞:
〔然〕如此。
〔之〕他(它)。
。ㄕn件出示6、7)
3.過渡:故事中的王戎從小就很聰明,他七歲就是一位小神童了!后來,他長大后還成了西晉的名士呢!被稱為“竹林七賢”之一。竹林七賢,就是當時有七個文人常在竹林之下,飲宴游樂,創(chuàng)作文章,個個都是大學問家。而王戎是他們中年齡最小的一位。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這篇小古文講的就是王戎小時候的故事,F(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這個有趣的故事。
1.師示范讀文。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課件出示8)
2.合作朗讀課文,要讀準生字。
讀完評價,找出不足之處,然后交流,糾正讀錯的地方。
哪一小組來匯報(2個小組)誰最好?
適當根據(jù)情況,再讓學生讀一讀。
3.我們一起再來讀讀課文,注意斷句,理解大意。
隨機點找學生朗讀,男生讀,女生讀,男女生比賽朗讀等等多種形式,重在以點帶面,通過典型個例,再次糾正發(fā)音和語句讀法。
(從字音、斷句上幫助學生。)
4.合作學習生字。
。1)按照順序挨個朗讀,同時規(guī)定一人讀時,其他人不允許插嘴,要注意傾聽,讀完可以提出建議,糾正錯誤。
(2)有的小組速度快,能讀兩到三遍。
朗讀方法:范讀、自由朗讀、賽讀等。
(3)開火車,齊讀,兩兩讀。
三、參與體驗,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大家一定也想做一個像王戎這樣的善于思考的有心人吧?可是現(xiàn)在有一個小朋友遇到了困難,同學們想不想幫幫他呀?看一個小故事:
一個小孩掉到缸里去了,缸又很大,里面盛滿了水,小孩不會游泳,眼看就快淹死了,孩子們沒有力氣將他拉上來,叫大人來又怕來不及,這時該怎么辦呢?(課件出示9)
老師會繼續(xù)追問,如果在當時的情況下,沒有能夠砸缸的工具又該如何?
教師小結:距今900年以前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戶曉,而司馬光也最終成為北宋一代名相,還寫有著名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由此可見,從小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對于將來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啊。ㄕn件出示12)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么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tài)度,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課前準備:
教師查閱、收集關于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故事、文章。
教學過程:
一、回顧前文,導入新課
在前幾課文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一位位不怕困難、苦戰(zhàn)攻關、善于發(fā)現(xiàn)、極具科學的科學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極有個性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步理解“最好”
1.默讀課文,想一想:
、僬n文講了一件怎樣的事?
、谧髡邽槭裁凑f懷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師”?劃出課文的中心句。(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迷信書本、也不要不迷信權威。)
三、讀議結合,深刻理解“最好”
1.作者用哪些事實說明懷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師?
2.老師在讀這課文時,也不禁被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所折服,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3.懷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劃、議)
四、回歸整體,加深對科學的認識
1.古今中外,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研究問題的人往往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你知道哪些事例?(二年級學的《畫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給戴嵩指出錯誤的小牧童;四年級學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中敢于挑戰(zhàn)權威的伽利略等。)
2.結合本單元前三課文,談一談你對科學又有了哪些認識?
五、拓展閱讀,遷移延伸
1.閱讀《嗅蘋果》,讀后交流自己的體會。
嗅蘋果
學生們向蘇格拉底請教:怎樣才能堅持真理?
笑容可掬的.蘇格拉底讓大家坐下來,隨后取出一個蘋果。他用手指捏著,慢慢地從每個同學的座位旁邊走過,一邊走一邊說:“請同學們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然后,他回到講臺上,把蘋果舉起來左右晃了晃,問:“哪位同學聞到了蘋果的氣味兒?”
有一位同學舉手回答:“我聞到了,是香味!”
蘇格拉底再次走下講臺,舉著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座位旁邊走過,邊走邊叮囑:“請同學務必集中精力,仔細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稍停,蘇格拉底第三次從講臺走到學生們中間,讓每一個學生再嗅一嗅蘋果的氣味。
經(jīng)過三次“嗅一嗅”之后,除一個學生外,其他學生都舉起了手,都說聞到了蘋果的香味。
那位沒舉手的學生環(huán)顧周圍看了看,覺得一定是自己錯了,于是也隨波逐流地趕緊舉起了手。
蘇格拉底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舉起蘋果緩緩地說:“非常遺憾,這是一枚假蘋果,什么味兒也沒有!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寫童話
1.根據(jù)童話的特點和讀過的童話故事,選擇你喜歡的動植物或人物、事物展開想象寫一個童話故事。
2.同桌互讀互改
3.抽生上臺讀編的故事,集體評改。
4.自評自改或互改。
作業(yè):
1、端正抄寫自己的童話在作文本子里
2、選做:四人小組童話接龍
習作講評參考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在童話交流中,進一步了解童話的特點;初步學會點評同學習作的能力,能根據(jù)同學的點評修改自己的習作。
2.過程與方法:在生生與師生點評中發(fā)現(xiàn)自己和同學習作中的優(yōu)缺點,能比較清楚地表達出來,借助班級主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點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編寫童話故事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總評
類型多樣,有《小木偶的故事續(xù)編》,有寫動物的`《森林運動會》,也有寫《文具盒里的故事》,還有同學們自己最喜歡寫得其他童話故事。
老師這里就選取了其中幾則,請大家來讀一讀文題。
1、水底青蛙大王
2、水果打廣告
3、小木偶誤入時空隧道
4、書包里的故事
5、誰的功勞大
6、真才實學
……
二、分類點評
1、出示文題,讀一讀,有什么感受?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寫字是指導學生掌握寫字技法和漢字書寫基本規(guī)律的一門課程。通過寫字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鍛煉意志,陶冶情操,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能為今后的學習、生活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打好堅實的基礎。
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現(xiàn)談一談我對低段寫字教學的一些體會。
一、做好學生的表率作用
教師要以身作則,平時課堂板書,批改作業(yè),都應注意書寫姿勢,握筆姿勢,安排好字的結構,注意字的筆順,展示給學生的是一個端端正正并且美觀的漢字。低年級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學生模仿的對象。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寫字并非一朝一夕能練成的.,關鍵是要持之以恒,讓好動的孩子喜歡寫字,并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必須培養(yǎng)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平時我是這樣做的:
1、故事激勵。講一講古代名人練字的的故事,激發(fā)他們的斗志。
2、觀賞名人書畫。培養(yǎng)興趣。
3、形式多樣的競賽激勵:
小組競賽,比一比哪個小組團結合作,握筆姿勢,寫字姿勢正確。
同桌一組競賽,比一比哪一桌寫的字時姿勢正確,寫字美觀漂亮。
個人競賽,前三名帖子小小書法家班務欄里。
每一次競賽我都要把最優(yōu)秀的小組,同桌,個人照相打印出來貼在教室四周墻壁上。
三、傳授基礎
1、基本筆畫
每個字都是由基本筆畫構成的,要寫好每一個字,就要練好每一筆,練好起筆,運筆、頓筆、收筆、為今后工作打基礎。
2、字的偏旁
找準規(guī)律舉一反三的練習
3、字的結構
給字分類,看他是左寬右窄、左窄右寬、左右相等、上下結構的字書寫時要上緊下松,我要求學生寫字時要:眼到、心到、手到。
四、嚴格要求
良好的寫字習慣不是靠幾節(jié)課練成的,請家長、同學積極配合,互相監(jiān)督,讓學生共同進步。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荷花教案07-11
小學語文拼音教案03-14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9-18
小學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17
小學語文《牧童》教案08-10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08-12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8-13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9-24
小學語文教案(經(jīng)典)09-25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