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精選4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了解認識動物媽媽對寶寶的照顧。
2、認識各種動物的外形,了解其生活習性。
3、享受聽故事和集體游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世上只有媽媽好》磁帶、錄音機、動物頭飾,與本課有關(guān)的關(guān)課件。
三、活動過程:
1、聽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然后提問:這是一首什么歌曲?歌曲里唱的什么?小朋友誰的媽媽最好?好在哪里?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學習《媽媽好》這一課。
2、講故事:在一棵很高很高的樹上,鳥媽媽在鳥巢里生下了兩個蛋,鳥媽媽每天孵呀孵呀,有一天鳥蛋嘩啦裂開了,一只小鳥鉆出來了,隨后第二只小鳥也鉆出來,嘰嘰喳喳叫著“媽媽媽媽”我的肚子好餓呀!這時鳥媽媽從遠處叼來蟲子一口一口的喂它們。(教師邊講幼兒邊看大屏幕)。
提問:故事里有誰?鳥媽媽怎樣照顧它的孩子?你見過鳥巢嗎?有什么用?如果其他的`動物來捉小鳥,鳥媽媽會怎么辦?
3、(課件展示:羊媽媽和馬媽媽帶孩子一起去游玩)教師講解故事的開頭,讓小朋友講結(jié)尾。
小結(jié):剛才講了鳥媽媽、羊媽媽和馬媽媽的故事,它們都非常愛護自己的孩子,還有一位動物媽媽和別的媽媽不一樣,你們想知道它是怎樣愛護自己的孩子的嗎?請看大屏幕!
4、提問:這位動物媽媽是誰?(袋鼠)。它的孩子在哪里?在里面做什么?
小結(jié):這位動物媽媽叫袋鼠,當大灰狼和其他的動物來侵犯它們的時候,小袋鼠就藏在袋子里,里面即安全又溫暖,現(xiàn)在我們看著小袋鼠自己編一首兒歌吧——袋鼠有個妙妙袋,里面寶寶真可愛,寶寶不要走出來,袋子一碰就打開。(讓幼兒邊說兒歌邊表演)
5、游戲《好媽媽》:幼兒分別戴有羊、馬、鳥、魚的頭飾,其他幼兒扮演小動物,跟在媽媽后面,自加動作。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設計
本活動我是在幼兒已繪畫多種花卉的基礎上預設的。
在活動開始,我出示范例有意識地請幼兒猜猜老師的這幅畫是用什么畫的?當我告訴他們是用游戲棒畫時,孩子們顯得格外的驚奇,對刮畫的興趣和參與活動積極性一下子提高了。引導幼兒嘗試用輔助材料刮出美麗的花兒,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在進行這一環(huán)節(jié)時,首先我請一個幼兒來嘗試刮畫,師生互動,然后在這幼兒刮畫的基礎上再向全班幼兒提出刮畫時的要求,對幼兒來說比單純的由老師講解示范的效果明顯的好的多,幼兒容易記住。在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中,我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大膽想象盡情表現(xiàn),在他們創(chuàng)作時不干預,只關(guān)注,讓每個孩子自主去勾畫。當孩子們的作品成功地呈現(xiàn)在眼前時,他們由衷的說:哇真漂亮。≌麄活動中,我班幼兒表現(xiàn)十分投入,都能積極又快樂地參與活動。也充分體驗到了刮畫成功的樂趣。
目標:
1、嘗試用輔助材料刮畫出美麗的花兒。
2、大膽地刮畫,體驗成功的樂趣。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已用多種顏色涂好的花手帕(半成品)、黑蠟筆、游戲棒、教師范例
流程與問題:
一、感知激趣
出示范例,讓幼兒猜猜,這幅美麗的畫老師是用什么畫成的?
引起幼兒刮畫的'興趣
二、感知操作
1、教師出示花手帕講解,先要請黑蠟筆把它變成一塊黑手帕。
2、請一幼兒上前來嘗試刮畫,教師針對幼兒的畫提出刮畫時的要求:
。1)涂黑色時要均勻
(2)用游戲棒刮畫時要用力些,刮出各種不同美麗的花。
3、幼兒嘗試,教師巡回觀察指導,鼓勵幼兒刮出各種各樣的花,提醒個別幼兒涂色均勻,不留小白點。
三、欣賞體驗
互相欣賞同伴的作品,體驗其中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通過不同感官探索鮮花和花茶,比較它們的不同。
2.了解沏茶的過程,品嘗并表達對花茶的感受。
活動準備:
1.玫瑰花、菊花、茉莉花。
2.玫瑰花茶、菊花茶、茉莉花茶。
3.玻璃茶壺、熱開水、杯子。
活動過程:
1. 出示玫瑰花、菊花和茉莉花,向幼兒介紹這三種花的.名稱。
2. 請幼兒看一看、聞一聞和摸一摸花朵,并說說他們的發(fā)現(xiàn),例如花的質(zhì)感、香味、形狀和顏色等。
3. 教師告訴幼兒花朵除了可以用來做書簽,還可以做成花茶,供人飲用。
4. 出示玫瑰花茶、菊花茶和茉莉花茶,請幼兒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花茶,然后說說他們的發(fā)現(xiàn),比較鮮花和花茶的區(qū)別。
5. 教師把花茶分別放進玻璃茶壺,然后倒入熱開水,請幼兒看看花茶的變化。
6. 花茶放涼后,請幼兒聞一聞、嘗一嘗其中一種花茶的味道,然后分享感受。
活動評價:
1.能比較鮮花和花茶的區(qū)別。
2.能通過不同感官探索花茶的特點。
3.能說出喝花茶的感受。
活動建議:
1.提醒幼兒在觀察時,要小心熱水和茶壺燙手。
2.活動前,教師宜先向家長了解幼兒對喝花茶是否過敏。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聽故事,感受情節(jié)的趣味性,說說關(guān)于穿鞋子的事情。
2、掌握正確的穿脫鞋子方法。
3、學會自我服務,樂于幫助同伴。
4、讓幼兒體會游戲的樂趣,發(fā)展幼兒開朗,樂觀的性格。
5、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
2、故事《穿鞋子》中出現(xiàn)的角色手偶。
3、一雙鞋子、一雙襪子。
活動過程:
1、提問題引出主題。
(1)你收到過新年禮物嗎?是什么樣的禮物呢?說出來聽一聽。
(2)小牛也受到了一份新年禮物,可這份禮物卻給他帶來了一些小的煩惱?想知道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嗎?
2、引導幼兒看故事,猜一猜情節(jié)。
。1)請幼兒看完整翻看故事《穿鞋子》,引導幼兒按順序觀察故事畫面。
。2)故事中的小牛在做什么?小羊為什么來到他身邊?小羊幫助他做什么?小羊和小獅子為什么也出現(xiàn)了?
。3)那只小老鼠做了一件什么事?
。4)小牛的.煩惱解決了嗎?誰都給他幫助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3、幼兒欣賞故事。
。1)幼兒分段欣賞故事,老師一邊講一邊幫助幼兒解答剛才遇到的問題。
。2)幼兒看圖完整欣賞故事,識記并理解故事情節(jié)。
4、老師請幼兒配合,利用手偶和實物表演情景劇《穿鞋子》。
5、老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正確穿脫鞋子的方法,并進行演示說明。
活動延伸:
組織"穿脫鞋子比賽"。
附故事:穿鞋子
小黑熊穿鞋子,穿呀穿,怎么也穿不進去。
“小獅子,快快來,快來幫我穿鞋子!”哎呀呀,怎么也穿不進去。
“小黃牛,快快來,快來幫我穿鞋子!”哎呀呀,怎么也穿不進去。
小老鼠跑來了,骨碌碌,鉆進了鞋子里。哎呀呀,原來里面有雙襪子。襪子穿上腳,小黑熊鞋子穿好了。
反思:
要挖掘生活活動的多種價值。生活活動生動形象、多姿多彩、鮮活具體。在組織這類活動中主要是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巧。培養(yǎng)幼兒的堅持性、獨立生活能力,學習自己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能擺脫依賴,走向獨立。組織的活動要能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使用的教學方法要符合孩子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讓幼兒體會游戲的樂趣,發(fā)展幼兒開朗,樂觀的性格。
小百科:鞋子有著悠久的發(fā)展史。大約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出現(xiàn)了獸皮縫制的最原始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