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10篇(熱門)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⑴學習并掌握本科的生字新詞
、评斫庹n文內容,體會我對爸爸的愛以及爸爸對我的愛
、怯懈星榈睦首x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閱讀教學的原則,讓學正在字讀的基礎上交流、反饋
3.情感、價值觀
感悟父愛的偉大與無私,教育學生懂得體諒父母的難處。
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的良苦用心
2.難點:激發(fā)學生對父母的熱愛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具準備:生字詞語與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設置懸念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讀題目
2.教師導:課文圍繞一雙鞋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教師提出自讀要求
2.出示生字詞語與卡片
3.教師進行強調。
三、品讀句子、體會情感
1.教師指名反饋:讀了全文,課文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2.被什么感動?:被父親對兒子的'愛、兒子對父親的愛
3.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問題:想想父親對兒子的子和兒子對父親的愛是什么?
4.指名反饋:父親為滿足兒子的愿望,把準備買零食的錢給兒子買鞋,兒子為爸爸的腳不再愛凍放棄了自己的愿望,為爸爸買一雙最需要的鞋
5.討論:爸爸很需要新鞋,為什么沒有去買?
6.教師小結:愛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故事最感人的地方是父子倆都把對方放在第一位
四、總結全文
人間最美的情感是愛,母愛的無私,父愛的偉大。我們應該愛護、關心、體貼。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報答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讓學生主體在分段釋疑的實活動中,領悟到行人和孩子們助人為樂的品質,體味到文章結尾深刻的含義。
設計特色:
板塊研讀,落實重點訓練項目。
教學流程和設計意圖:
一、復習引入:
1、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雨中》,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生字新詞,了解了文章大致意思。誰能用“在雨中和幫助。”這個句式說話。(在雨中孩子們和過往行人幫助姑娘撿蘋果。)說得真好。
2、能把“和”提到前面說話嗎?(孩子們和過往行人在雨中幫助姑娘撿蘋果。
3、老師把在雨中往前移,把逗號改成句號誰能用“在雨中因為什么原因,孩子們和過往行人幫助姑娘撿蘋果,結果怎樣!边@個句式說話?(在雨中一位蹬三輪車的姑娘打翻了一筐蘋果,孩子們和過往行人幫助姑娘撿蘋果,結果蘋果又回到了車上。)
二、研讀—分段
1、導入:一篇寫事的文章,往往按照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先寫事情的起因,再寫事情的經過,最后寫事情的結果。這段話中哪是事情的起因,哪是事情的'經過,哪是事情的結果?(在雨中一位蹬三輪車的姑娘打翻了一筐蘋果是事情的起因,孩子們和過往行人幫助姑娘撿蘋果那是事情的經過,最后蘋果又回到了車上事情的結果。)
2、大家能按照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研究文章想想該怎么分段嗎?老師提醒大家的研究步驟是:⑴認真讀一讀文章;⑵想一想哪幾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哪幾自然段是事情的經過,哪幾自然段是事情的結果?⑶在書上劃好標記,然后匯報研究結果。
3、學生交流分段結果,著重請學生說清楚分段的理由。
三、研讀釋疑
1、提出研讀任務:
⑴認真研究課文;
⑵完成下列練習(出示課件)
姑娘看到打翻的蘋果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姑娘看到孩子們七手八腳撿蘋果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姑娘看到蘋果又回到了車上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課文的三個疑點今天我們主要通過大家的研究來解疑;⑶匯報時說清楚橫線上填什么,為什么這樣填。
2、學生自由組合進行自學研究,教師巡回指導。
3、討論交流
▲姑娘看到打翻的蘋果心里很著急。讓學生通過討論明確以下幾點:
、叛劭雌囻R上就要駛過來;
⑵蘋果紅艷艷黃澄澄很可愛;
⑶姑娘對工作的責任心。
▲姑娘看到孩子們撿蘋果心里十分焦慮。要求學生用“姑娘擔心_____________!焙汀肮媚餅開____________而擔心___________!钡木涫秸f話。
▲姑娘看到蘋果又回到了車上心里很感動(內疚、羞愧、感謝、激動、興奮)。要求學生用“姑娘為_____________而感到___________”說話。
4、姑娘感動極了,她多想對孩子們說,對司機說,對老人說,對所有過往的行人說,如果你就是那位姑娘,你會怎么說?(師生合作完成交際活動)
5、可姑娘什么也來不及說,人們都走遠了,消失在雨簾中了,為什么姑娘會來不及說,為什么人們不等姑娘說聲謝謝再走呢?引導學生再一次研究課文明確以下幾點:A時間晚了;B天下著雨;C人們著回家;D大家都認為這是應該的,不值得謝。
四、學習結尾研究含義
1、人們走了,只留下(打出課件)
那一筐蘋果,經過這小小的旅行,又回到車上,閃著亮晶晶的光芒。
2、反復朗讀。
3、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完成下列練習(出示課件):
那蘋果閃著亮晶晶的光芒,不僅僅是因為_____________,更是因為_____________。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同學們通過自己的研究讀懂了課文,非常了不起,希望繼續(xù)努力。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正確讀寫“靜謐、小巷、音韻、勤勉、龐然大物”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喜歡的語句。
3.與大自然為友,感悟自然中花鳥蟲魚、山川草木的生命與靈性,與大自然進行“心靈對話”。
4.體會作者怎樣用心觀察大自然,怎樣通過豐富的想象來表達獨特的感受。
課前準備
關于重點句的課件
第一課時
情境激趣導入
播放夏日蟲鳴的聲音。
交流:你聽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大自然的聲音和色彩總能讓人陶醉,走進去使人流連忘返。讓我們跟隨著作者的步履慢步走進《草蟲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為我們帶來的樂趣吧!
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生字、詞語。
找出來,大家共同想辦法解決。
2.尋覓作者的蹤跡。
作者的目光分別到了哪里?(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
靜讀課文,感受情趣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自己感受較深的語句。
2.你在“草蟲的村落”里看到了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哪些?
回歸整體,提出疑問(為第二課時做準備)
1.接讀課文,簡單評價。
2.引導學生就課文各個方面提出問題。(能馬上解決的相機解決,與后面學習內容相關的`教師作好記錄,作為調整下堂課教學內容的依據(jù)。)
[預設]:
“我還看見了許多許多………”還看到了什么?
作者怎么知道小蟲在做什么,想什么呢?
作者是怎么寫得如此生動,有情有意的?
……
第二課時
回顧課文內容
1.簡單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放聲讀一遍課文,解決上節(jié)課學生提出的有關內容上的疑問。
品讀課文,體會表達
1.邊讀邊畫,解決第一課時留下的有關表達上的疑問。
2.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朗讀。
[預設內容]:
。1)“我真想也跟它們寒喧一下,可惜我不懂它們的語言”
你能讀懂作者的心思嗎?(抓住“真想”“可惜”)
把這種心思讀出來。
。2)“甲蟲音樂家們全神貫注地振著翅膀,優(yōu)美的音韻,像靈泉一般流了出來”。
評價一下甲蟲們的音樂演奏得怎么樣?
作者是通過哪些語句把這“優(yōu)于人間一切的音樂”表達出來的?
聽錄音──蟲鳴,讀句子。
。3)“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個下午,直至夕陽親吻著西山的時候,紅鳩鳥的歌聲才把我的心靈喚出來!
談談你對這個句子的認識,哪些詞用的好?好在哪里?(聯(lián)系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把體會到地放在這個句子里盡情地讀出來。
。4)自由讀三、四、五自然段。
從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情趣?
。ㄐ∠x駐足癡望、“村民”熙熙攘攘往來、意味深長地對視、像南國的少女、交流、攀談的投機……)
作者是怎樣讓我們感受到這種情趣的?
把這些情趣通過你的朗讀傳遞給大家,共同分享。
3.體會表達方法、表達效果:
出示課文開頭: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無限的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1)結合課文內容談談對這句話的認識和自己的體會。
(2)你認為課文中還有哪些句子寫得好,好在哪里?(可以小組交流,討論、總結)
積累語言
1.把文中自己認為寫得好的詞句抄寫在摘抄卡上。
2.交流摘抄卡,讀給同學聽。
3.背誦摘抄的內容。
4.提倡盡可能地在習作中用一用。
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1.配樂朗讀全文(接讀),盡情抒發(fā)“草蟲的村落”給我們帶來的情趣。
2.課文作者想象豐富,感受獨特,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豐富多彩、富有情趣的蟲子們的世界。你有沒有類似的經歷,講出來和大家共同分享。
3.寫一寫自己觀察過的小蟲,注意展開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隨堂落實“小練筆”)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課題
我們成功了
知識教學點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激動、歡樂和自豪。
3、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能力訓練點
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感悟和搜集資料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激動、歡樂和自豪。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設計
。ㄒ唬┱勗拰
1、每個人都有成功的`經歷,請大家簡單的地用一兩句話說說自己做什么事成功了,成功后感覺如何?指名述說。
2、大家說的都屬于個人成功,有沒有什么成功的事情是很多人甚至是幾千、幾萬人努力的結果呢?
(二)創(chuàng)設情境
1、播放北京申辦奧運成功那神圣時刻的畫面。
2、記得這情景嗎?誰看了,這是什么時刻?
3、看過的同學當時心情怎樣?
。ㄈ┏踝x課文
1、激趣: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課文就非常生動地描述了那感人的情景,請大家打開書,自由讀讀課文,看看課文描述的情景是否和你看到的畫面一樣。
2、學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
(四)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激動、自豪的語氣)
2、你從老師的讀中聽出了什么?
3、說說你們現(xiàn)在的心情,請帶上這種心情朗讀課文。
4、小組開火車朗讀,比比誰能把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
5、指名朗讀,相機指導全班學生朗讀。
6、老師聽了大家的朗讀非常感動。讓我們一起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稱——我們成功了。◣熒R讀課文)
(五)識字寫字
1、在朗讀重點詞句中指導認讀生字。
2、識記生字的字形。
3、寫字指導
實踐活動
“我為奧運出力”
讓學生自主搜集資料,了解奧運,了解北京,關注體育;再想想我們能為奧運會做些什么。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過程和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1、生字小黑板
2、查找資料,了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情況。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一、復習導入:
學習《找春天》后,我們發(fā)現(xiàn)了春天剛來到時的一些景物,如,小草從地下長出來,稀稀疏疏的。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同學們對春天能不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字音
1、自己讀讀兩首古詩。
2、指名讀古詩,讀后評議。
3、出示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多種形式讀,掌握字音。
重點字音: 榮 宿 籬 疏
4、再讀古詩,讀正確、流利。
三、朗讀感悟
1、自由朗讀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圈出不懂的詞語,試著自讀自悟。
2、小組朗讀
個別讀和齊讀結合,看看哪個小組讀得最好。借助插圖感知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和朗讀的節(jié)奏感。隨機解決學生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如,結合“歲月、歲歲平安、辭舊歲”等詞語理解詩中的“歲”(“年”的意思),結合“奔走相告”、“走馬看花”等詞語理解詩中的“走”(“跑”的意思)。
3、小組賽讀
注意鼓勵有個性的朗讀。
4、教師范讀
(1)讀《草》的第一行,語氣舒緩,表現(xiàn)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遼闊;第二行突出
“枯”、“榮”,感覺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語調稍揚,顯示野火的無情和野草的頑強;第四行語調平穩(wěn)有力,表現(xiàn)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兩行是幾筆淡淡的素描,朗讀時語調可平穩(wěn)柔和,快
慢有致,渲染農村寧靜、柔美的環(huán)境氣氛;第三行用歡快、跳躍的節(jié)奏表現(xiàn)兒童奔跑追逐黃蝴蝶時的喜悅心情;第四行“無處尋”讀得慢而穩(wěn),表現(xiàn)出失望的心情和深遠的意境。
5、學生美讀
。1)朗讀《草》時,腦子里要浮現(xiàn)出野火焚燒枯草和春天野草復生的畫面。
。2)朗讀《宿新市徐公店》時,想象:金黃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撲蝶的兒童在
菜花叢中東找西尋,分不清哪是黃花,哪是黃蝶。
6、暢談發(fā)現(xiàn)
你對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長情況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你對暮春時節(jié)的景象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讓學生自由討論,自主發(fā)現(xiàn),自由表達。
7、啟發(fā)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春光無限好;春天具有無窮的樂趣!
8、朗讀兩首古詩,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感情。
9、利用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給第二首詩編個故事。
四、積累運用
1、練習背誦古詩。
2、讀讀記記《草》原詩后四行的內容。
3、抄寫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五、實踐活動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動。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與本課內容有關的資料。
2、背誦白居易和楊萬里的其他詩作或其他詩人寫的關于春天的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一、復習
背誦兩首古詩
二、識字
1、在語境中整體認讀,自主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認識或容易讀錯的字。
(2)結合語言環(huán)境自主認讀。
。3)教師檢查認讀情況,隨機糾正讀音。
。4)小組內相互檢查認讀情況。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識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學,或者有的同學認識姓徐的人,就請他教大家識記“徐”這個字。
3、組詞識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帶生字識字。
如,離——籬 味——未
三、寫字指導
1、鞏固音、形。
本課9個要寫的字中平翹舌音的字較多,翹舌音:追 燒 榮;平舌音:菜 宿 。寫字前引導學生再次認讀這些字,鞏固讀音。
2、仔細觀察。
本課的9個字包含了五種結構,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正確書寫。
獨體字:未左右結構:枯、徐、燒
上下結構:榮
半包圍結構:追、店
3、重點講解
未:可以先復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宿:寶蓋不宜太寬。
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溝要有彎度,下面的“!弊謾M要短,豎彎溝的拐彎處要圓潤。
4、生練習,師巡回指導。
板書設計: 古詩兩首
草
枯野火燒不盡
榮春風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景 美麗
人 可愛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材簡析:
《種瓜得豆》是一篇兒童科普讀物,說明文。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有層次地介紹了什么是基因、轉基因技術以及轉基因技術的應用。全文結構非常清楚,是典型的說明文體裁。全文為總分結構,每個分述部分都有總述句概括該部分的主要內容。
課文運用了淺顯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如,種瓜得豆大管家發(fā)號施令搬家等,把較為深奧的、現(xiàn)代高科技知識,很通俗地介紹給了讀者,并且使之很容易被人接受。
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書面語言中獲取信息,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了解轉基因技術知識。在引導學生感受、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介紹的科學知識。
2.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地介紹轉基因技術及其應用的。并體會課文語言的特點。
3.學會泌、玫、瑰3個會認字和搬、玫、瑰、柿、供5個會寫字,掌握搬家、玫瑰、西紅柿、供不應求等詞語。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介紹的有關現(xiàn)代轉基因技術科學知識。
教學難點:
學習說明文的表達方法及課文的語言特點。
教學準備:
收集現(xiàn)代轉基因技術的知識和科研成果。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墒窃诳萍硷w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可以做到種瓜得豆,種豆得瓜。這靠的是什么技術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種瓜得豆》,去了解這種現(xiàn)代高科技知識。(板書課題:種瓜得豆)齊讀課題。
【由種瓜得豆引出一種現(xiàn)代高科技知識,這樣導課,簡潔、明了。學生很自然地想去讀書、了解這是一種怎樣的高科技知識!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種瓜怎么會得豆呢?這里有什么奧妙?
2.檢查生字詞語,以及課文讀通情況。
3.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1)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一個什么科學知識?
(2)課文圍繞著這一知識都介紹了哪些內容?
。3)課文是怎樣一步步介紹的,讀懂后,列一個閱讀提綱。
4.交流匯報,朗讀相應的段落。
。1)課文介紹了一種現(xiàn)代高科技轉基因技術的原理及應用。
。2)課文圍繞轉基因技術主要寫了三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轉基因技術能做到種瓜得豆。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紹了什么是轉基因技術。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介紹了轉基因技術的應用。
。3)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列出提綱:
基因的作用
什么是轉基因技術
轉基因的技術
現(xiàn)代轉基因技術
能做到種瓜得豆
在農業(yè)生產上的應用
轉基因技術的應用
在醫(yī)學上的應用
【學習說明文要抓住課文的要點,理清文章的表達順序,這樣有助于訓練學生語言表達的連貫性和條理性!
三、質疑問難,釋疑存疑
1.質疑: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句子或不明白的問題?先在小組內交流,解決不了的提出來。
2.學生提出問題,師生根據(jù)情況,解決問題,需要在學習課文過程中解決的,可暫時存疑,下節(jié)課解決。
【學貴有疑,疑則進也。讓學生在讀中提出問題,師生互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整合,通過存疑,引發(fā)學生的學習期待!
四、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發(fā)號施令、水土不服、供不應求、和平共處。
2.轉基因技術是由誰來發(fā)號施令?什么情況下供不應求?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種瓜得豆,一起去了解轉基因技術及應用。
二、研讀轉基因技術,領悟表達方法
1.認真讀課文24自然段,思考:基因有什么作用?什么是轉基因技術?
2.學生小組交流。
3.指名讀第3自然段,了解基因的作用。
。1)觀察課本插圖計算機描繪的基因結構圖。教師簡介:基因是生物遺傳的基本單位,存在于細胞的染色體上,作線狀排列。
(2)提問:基因有什么作用?學生畫出課文中的句子。
。3)朗讀文中的句子,引導學生緊扣關鍵詞語了解基因的作用。
基因是動植物體內發(fā)號施令的'大管家。
4.默讀第4自然段,畫出什么是轉基因技術的句子。
(1)學生匯報:
。ǹ茖W家摸清一些生物體內基因的本領,讓一種生物里的大管家搬到另一種生物里去發(fā)揮它應有的本領,就會創(chuàng)造出某種前所未有的新生物。)
。2)轉基因技術也有失敗的時候,它在什么情況下會失敗呢?
。ㄞD基因技術也有因水土不服或不被接受而失敗的。)
5.領悟表達方法。課文是用什么方法來介紹這些科學知識的?這樣介紹有什么好處?
(課文運用打比方的方法來介紹,比喻形象恰當,把較為深奧的科學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給讀者,容易被人接受。)
6.朗讀體會課文的語言表達的特點。
【葉圣陶先生說:說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臉孔來說話,說明文未嘗不可帶一點風趣。本課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語言來介紹轉基因技術,易于被人接受。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畫出有關詞句,品讀咀嚼,體會課文語言的準確性、形象性,感受說明文的表達方法!
三、課件展示轉基因圖片。
四、想象練筆,拓展延伸。
1.如果你到轉基因商店里購物,你希望買到什么樣的產品?設想一下,用你的筆把它描繪出來。
2.把你在課外了解到的有關基因工程方面的知識或科研成果,介紹給同學們聽。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感悟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此時,讓學生拿起筆設想自己想象中的轉基因產品,學生可以把在課文的表達方法遷移運用到自己的小練筆之中,實現(xiàn)讀寫結合!
五、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閱讀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材簡析】
這篇略讀課文節(jié)選自俺國古典神話小說《西游記》第一回。主要寫了花果山上一塊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這石猴與群猴玩耍時,因敢于第一個跳進水簾洞,被群猴拜為猴王,表示了石猴活潑可愛、敢作敢為的特點。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讓同學了解石猴從出世到成為猴王的經歷,體會石猴勇敢頑皮的特點,感受其形象,激發(fā)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規(guī)范》提倡培養(yǎng)同學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同學自主選擇資料。而《西游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不只是俺國文化史上一絢爛的瑰寶,是學習祖國語言的典范,也是同學喜歡讀、樂意讀的好書。教學中,保護同學的好奇心,求知欲,充沛激發(fā)同學主動讀書的意識。
【教學目標】
。薄⒄J知8個生字:
讀讀記記“靈通、迸裂、避暑、楷書、造化、頑劣、明明朗朗、喜不自勝、天造地設、伸頭縮腦”等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了解石猴出世的經過,體會石猴性格特點。
【教學重點】
了解石猴從出世到成為猴王的經歷,體會石猴勇敢頑皮的特點,感受其形象,激發(fā)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課文是古代文言文,有些詞語與現(xiàn)代語言有區(qū)別,因此,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讀通相關句子,進而讀懂課文內容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小說《西游記》。
2、同學準備:
查找字典、資料自學課文,理解難懂的字詞并做出注釋,標注出實在不理解的'字詞。
【公開課教案】
一、漫談“悟空”,揭示課題
1、你們誰看過《西游記》,在這部小說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個人物?
。▽O悟空)
你能用幾句簡單的話語來說一說你心目中的孫悟空嗎?
。、同學們,這個嫉惡如仇、英勇無畏、而又極具反抗意識的孫悟空從哪兒來?又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嗎?今天俺們就學習《猴王出世》,了解石猴變成美猴王的經過。
孫悟空是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同學通過電視、書籍已經對他有了初步的了解,漫談悟空引發(fā)了同學學習本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讀通語句
。薄⒆杂勺x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師生交流。
2、交流自學情況,匯報難懂的字詞和和句子,教師引導同學大概了解詞語與句子的意思:
名曰:名字叫作。
石竅:石頭邊隙。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孔子名言。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個人假如沒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拱伏無違:伏在地上,朝上禮拜,沒有違抗的。
抓耳撓腮:亂抓耳朵和腮幫子。形容焦急、忙亂或苦悶得無計可施的樣子。
力倦神疲:太累了而全身無力,精神不好。
“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
。ㄊ雇瑢W大概知道“這塊石頭自從盤古開天地時就有了,日久天長,有了靈氣”這個意思就行了。)
古代文言文,同學讀起來有一定困難,理解起來更是費勁,不要求同學字字知其意,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即可。
三、默讀課文,感知內容
1、同學們,默讀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不只速度快,而且便于感悟課文內容。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通過讀你明白了什么?
。、交流討論:
、 課文主要一件什么事?
、 讀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同學自主交流,教師相機引領。
預設交流:
、 明白了石猴是從哪里來的,課文第一自然段前七句話介紹了石猴的來歷。
② 懂得了石猴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是從課文第二自然段中“‘哪一個有本領的,鉆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俺等即拜他為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俺進去!俺進去!’”課文第三自然段中“石猴笑道:‘真?zhèn)是俺們安身之處。里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俺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闭n文第四自然段中石猴端坐橋頭要求眾猴信守許諾拜他為王等語句感受到的。
課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講述了石猴成為美猴王的過程,其中有些關鍵語句在同學的交流中相機指出,以便了解事情發(fā)展的脈絡,為用自身的話復述做準備。
四、品讀課文,細節(jié)中感悟“悟空”形象
。、明白了孫悟空由石猴變成美猴王的過程,你對這個孫悟空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嗎?
。ㄍ瑢W暢所欲言,談自身對悟空的認知,活潑可愛、無私無畏、敢作敢為等)
2、再讀課文,從課文的哪些細節(jié)描寫中可以看出他的這些個性、品質特點?
。、交流,指導朗讀:
、 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俺進去!俺進去!”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
、 讀到這里,聯(lián)系你平時在電視中看到的孫悟空,說一說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什么情景?
、 眼前的孫悟空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ㄓ赂覠o畏,毛遂自薦,聰明伶俐,身手非凡……)
、 想象當時的情景讀一讀相關語句。
、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銈儾耪f有本領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俺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息穩(wěn)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俺為王?”
、 通過石猴的語言,你感受到了什么?
、 感情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美猴王的個性特點。
五、復述課文,感悟寫法
1、用自身的話說說孫悟空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
。、比較課文的敘述和俺們的敘述有什么不同之處?感受古代文言文的語言簡練、概括,俺們現(xiàn)在使用的語言淺顯、易懂。
六、置留作業(yè),鼓勵閱讀名著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夠把《猴王出世》的故事講給他人聽。
2、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同學們接觸到了四大名著,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你也可以讀其他古典名著。希望同學們有一個好的讀書習慣,邊讀邊寫批注,也可以在日記本上寫出讀后的感受。
【練習設計】
。、把下面兩個片斷多讀幾遍,用自已喜歡的符號畫出描寫動作的詞語,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 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里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
、 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神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你認為石猴能成為美猴王的原因是什么?假如給你機會,你是樂意做美猴王還是只做眾猴中的一員,請暢談你的想法。
【教學建議】
1、這篇略讀課文雖內容比較淺顯,但是一篇古代文言文,課前可安排同學查閱字典或者相關資料,盡可能弄懂一些詞語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課文中有些詞句,要想全部弄懂不大可能,也沒有必要。
。、在同學讀通課文后,要放手讓同學通過自學理解課文內容。在同學充沛讀的基礎上,讓同學交流通過默讀你知道了什么?石猴是怎樣出世的,又是怎樣成為猴王的,這些淺顯的問題同學能夠讀出來。
。场τ凇拔饔斡洝惫适,同學大多并不陌生。這部帶有童話色彩的神話小說,塑造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等非常鮮明的人物形象,備受兒童喜歡。學完課文后,可開展語文活動,讓同學把從書中讀到的、電影、電視劇中看到的西游記故事,講給大家聽。在進一步體會孫悟空英雄形象的同時,激發(fā)同學課外讀好書、讀成本的書的興趣。
【補充資料】
《西游記》中國古典神話小說,是一部規(guī)模宏偉、結構完整、用幻想形式來反映社會矛盾的巨著,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全書共一百回,分為三局部:一至七回寫孫悟空花果山稱王和大鬧天宮;八至十二回寫取經的緣由和唐僧的身世;十三至一百回,寫唐僧師徒在取經途中所經歷的八十一難。書中講述唐朝法師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示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這部帶有童話色彩的神話小說,重點塑造了孫悟空這個大膽的、富有反抗性的神話英雄形象,他敢于反抗天宮、地府的統(tǒng)治者,能上天入地、呼風喚雨。他的言行符合人民群眾的愿望,寄托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理想。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出示例子,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漢字特點,自己小結識字方法。
2、能再說出幾個與此特點類似的漢字。
3、引導學生觀察、議論,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具準備
教師出示幾張可拆分部件的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引導觀察,分析例字
1、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文字十分有趣,分分合合可以變出很多字。今天,就讓我們來做做拆字游戲。
2、出示例字,請學生仔細觀察,并動手寫寫,你看到有幾個漢字,就寫幾個。
3、小組內展示并統(tǒng)計,看到了幾個漢字。
4、匯報結果,教師板書小結:立、古、早、克、章、兄、兒、十、音、日、口。
5、小組討論:我們學過的哪些漢字也能拆分成不同的熟字。
6、展示討論,師生共同評議正誤,并適機表揚、鼓勵。
7、教師出示部分已學過的漢字,學生觀察后說一說。例:錦、鸝、嬉、嶄、蹦。
二、結合方法、體會識字
1、學生思考:通過這種拆字方法,對我們學習漢字有哪些好處,并可舉例說一說,全班同學共同思考、評議。
2、教師出示幾個生字,讓學生觀察思考。孬、冀、綹。
三、復習鞏固
1、學生思考:通過游戲,我們認識了漢字的'什么特點。
2、教師出示:ミ、光、軍這三個部件,看能組成幾個字,有的字沒學過,看誰會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練習詞語接龍游戲,鞏固詞匯量。
2、能轉換“把字句”為“被字句”,注意句意不變。
3、熟練、有感情地朗讀《小花鹿》并背誦。增強學生想象力。
教具準備
“小花鹿”的頭飾。
教學過程
一、我會接
1、出示書本例題:父親——親人——人生。讓學生觀察:“詞語接龍”的游戲規(guī)則:前一個詞語的最后一個字是后一個詞語的前一個字。
2、根據(jù)例題往下接,例:人生——生日——日出——出生。全班同學共同思考,參與,對不正確的答案要及時糾正。
3、從老師開始,用“看見”這個詞,以“開火車”的形式一個一個往下接,哪兒接不下去了,后一個幫忙接上。
4、4個小組展開“奪紅旗”比賽,同一個詞語看哪一組接得又快又好。
二、讀讀說說
1、教師出示例句:太陽會把淺水洼里的水蒸干。淺水洼里的水會被太陽蒸干。學生觀察思考這兩句話有什么特點。
2、學生匯報結果,教師引導,判別正誤,得出結論:兩句的句意相同,但語序變化,“把”字改為“被”字。
3、出示例句:他把小魚扔進大海里。學生思考,結合上一道例題:太陽把┅┅蒸干。┅┅被太陽蒸干。把太陽蒸干的對象提到句首。這一小題:把他扔進大海里的對象放在句首,“把”改為“被”,句子改為:小魚被他扔進大海里。
4、教師出示例句:小潔把面包紙扔進垃圾箱。學生找出動作執(zhí)行者,被執(zhí)行對象。試著說一說,變一變。
5、學生自己找“把字句”并且自己說一說,改為“被字句”?凑l說得好,說不好的大家一同來幫助。
三、讀讀背背
1、學生自讀短文,不認識的字結合字音熟讀。
2、教學“淘、犄”引導學生結合“小發(fā)現(xiàn)”的方法來記憶字形。引導看圖,理解“犄角”。
3、學生說說本文講的是什么?
4、學生朗讀,請一個同學來扮演小花鹿,戴上頭飾,表現(xiàn)出快樂、淘氣的樣子,其他同學朗讀(有條件的可配上兒童歌曲)。
5、“會走路的小松樹”指的是什么?朗讀詞組:美麗的森林、淘氣的小花鹿,活潑的小山羊、蹦蹦跳跳的小白兔。
6、用競賽的辦法,看誰先把短文背下來。看誰背得流利、通有感情。
6、 動手畫一畫:會走路的小松樹。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目的要求:
1、讓學生明白學寫鋼筆字的意義。
2、認識鋼筆的結構和知道具體的使用方法。
3、掌握鋼筆的執(zhí)筆方法。
要點:
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我們要用鋼筆寫作業(yè),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就先學寫鋼筆寫字。但是,鋼筆和我們用的.鉛筆一樣,也有它的使用方法和執(zhí)筆方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樣使用鋼筆和正確地握筆。
二、認識鋼筆的結構和知道具體的使用方法
1、讓學生拿出自己的鋼筆,觀察一下鋼筆由哪些部件組成。
2、學生發(fā)言,教師補充說明。
3、教師總結:鋼筆主要分為三個部位,即筆殼、筆膽和筆尖。筆殼是用來保護筆膽和筆尖的(教師作演示)筆膽是用來吸收和裝墨水的(教師作使用示范),使用前要把筆膽清洗干凈,換用墨水前也要清洗干凈。筆尖用來寫字,使用時要保護好,盡量不要讓筆尖撞上硬的東西。
三、學習執(zhí)筆方法
1、先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握鉛筆的。
2、教師邊作示范邊歸納。
手握在離筆尖三厘米左右的筆桿上,拇指按在筆桿的左前方,指端稍靠上、靠后;食指近在筆桿的右前方,指端稍靠后些;中指指甲根部在內側,即食指的一側,抵在筆桿的右后方;無名指貼在中指旁,起墊起中指的作用;小指在無名指旁,起墊起無名指的作用;無名指和小指不接觸筆桿。筆桿向里靠在拇指的虎處,自然傾斜,筆尖向左前伸出。
四、學生練習握筆
教師巡視指導,糾正錯誤的握筆方法。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一、回顧舊知,進入課文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了解了課文每個自然段的意思,誰能說說課文介紹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
(葉子,腳的樣子,怎么爬的和腳的變化。)
二、自主研讀,交流收獲
1、你對爬山虎哪一個方面最感興趣,就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自然段仔細讀一讀,畫一畫,議一議,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獲?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學習。
。ㄗ⒅嘏囵B(yǎng)學生自主意識和習慣,打破傳統(tǒng)“串講”形式,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病R報交流:
、 交流話題一:在寫爬山虎的葉子的這一段你什么收獲?
喜歡寫爬山虎葉子的同學請舉手。
在第二自然段,你覺得葉子美在什么地方?(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漾起波紋,好看得很。)你能讀出風輕輕拂過葉子,葉子像波浪輕輕漾起的感覺嗎?這是一種動態(tài)的美。還有哪句寫出了葉子的靜態(tài)美?(“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不留一點空隙!保槭裁从X得這樣的葉子給人以美的享受?(綠得新鮮,鋪得均勻,排列整齊不重疊。)那誰能讀出葉子這種綠的美,密又勻稱的美來呢?觀察葉子中,葉圣陶爺爺還觀察到了葉子顏色的變化,葉子的顏色是怎么變化的?(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沒過幾天是嫩綠的.,長大的葉子綠得很新鮮。)葉子的顏色變化也很美啊,誰能讀出這種美來?老師為你們配上音樂和爬山虎的各種圖片,能讀得更美嗎?
。ㄌ幪幾⒅亓俗x,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學生獲得了美的體驗,激發(fā)起對美、對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語言的美。)
、 交流話題二: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是怎樣的呢?
爬山虎的葉子這樣的繁茂、美麗,充滿勃勃生機,跟它的腳有著很大的關系。出示圖片:誰能說說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腳的樣像什么?顏色是怎樣的?課文是怎么寫的?再讀一讀。把腳的樣子比作什么?把腳比作蝸牛的觸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細。這么細的腳,作者都仔細看過是枝狀的,并數(shù)了有六七根,說明葉圣陶爺爺觀察得很仔細多具體!作者寫爬山虎的腳更能看出他觀察十分細致了。
。▓D文結合,不僅體會到語言的生動,還了解作者的觀察很細致。教給學生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⑶ 交流話題三:怎么爬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貼切的動詞寫出了爬山虎爬的過程?(觸、巴、拉、貼)“一腳一腳”換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課件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
(抓住重點詞句去體會,又以多媒體直觀演示,突破了教學難點。)
、 交流話題四:爬山虎的腳有什么變化呢?
誰能匯報你讀這段的收獲?(沒有觸著墻的,枯萎了,觸著墻的,腳巴在墻上的相當牢固。)“……要是……休想……”說明了什么?可見爬山虎的腳巴住墻是多么牢固啊。風能掀下它,不讓它繼續(xù)往上爬嗎?雨能阻擋它向上攀登嗎?可見爬山虎的腳具有多么不屈不撓的攀登精神啊!現(xiàn)在你對爬山虎的腳產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請帶著這種感受再讀最后一自然段。
。ㄕZ文教學要有人文性。在自然現(xiàn)象中滲透人文熏陶,在讀中不知不覺內化了語言,積累了語言。)
三、引導發(fā)現(xiàn),總結寫法
1、本文的課題是《爬山虎的腳》,作者對爬山虎的腳作了十分具體的介紹,那為什么又寫了爬山虎的葉子?
(因為人們主要觀賞的不是爬山虎的腳,而是爬山虎好看的葉子。)
。、你從作者觀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啟發(fā)?可以結合句子來談嗎?
⑴ 觀察細致。
⑵ 要抓住特點觀察。
、 要注意事物的細微變化。
。ㄔ诶斫庹n文的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具體的觀察方法,使理論和實際例子相結合,學生更容易掌握。)
四、拓展文本,課堂延伸
。、仿照《爬山虎的腳》作者的觀察方法,觀察一種植物,先從遠處看,再從近處看,特別要仔細觀察它的莖、葉、花,看看有什么特點,再把它具體寫下來。
(讀寫結合,學有所用,既是對原有知識的鞏固,又讓學生在練筆中提高了寫作能力。)
。、課外查詢資料:
⑴ 本文作者葉圣陶的生平。
、 爬山虎的有關知識。
。ㄕZ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的學習需要課堂外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而查閱資料,就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斷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板書設計】
爬山虎的腳
葉子美:嫩紅 嫩綠 綠得新鮮 勻稱整齊
腳的位置、形狀、顏色
腳怎么爬:觸--→巴--→拉--→貼
腳的變化:牢固 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