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科學教案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根據(jù)《指南》指出,“學前教育課程設計要充分注意每一種活動的綜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動之間的互動與滲透!庇變旱哪挲g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是表面的、缺乏概括能力的,因此,為幼兒設計開展的活動應該是具有啟蒙性、整合性、開放性特征的課程體系。學習《指南》后,我在活動設計時努力打破學科界限,突出活動的有效整合。在上學期《花兒朵朵》主題活動開展以后,孩子們不僅認識了花兒的朋友,同時他們也發(fā)現(xiàn)了“花有哪些顏色呢?”的問題,顏色的變化使幼兒興奮、驚奇,孩子們對顏色產(chǎn)生了濃厚的探索欲望,他們對各種各樣的顏色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于是我嘗試著開展一個關于顏色的活動。整個活動是以小動物為線索層層推進,整合了科學領域、藝術領域的內容,活動以孩子的參與和操作探索為主,試圖讓孩子全面系統(tǒng)地了解色彩。
活動目標
1、通過給小動物送禮物的游戲鞏固幼兒對各種顏色的認識。
2、能利用色彩進行各種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
3、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樂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幼兒能準確說出是什么顏色。
2、在搞活動時注意幼兒的安全。
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的頭飾、地上畫好的圈、各種顏色的水粉色及宣紙、各種顏色的玩具、6種小動物及小動物的家。
活動過程
1、《顏色大風吹》的游戲引入課題。小朋友們今天咱們玩一個好玩的游戲——顏色大風吹,把小朋友們分成六組,每組戴不同顏色的頭飾,我們先請幼兒看看自己的頭飾是什么顏色的,然后老師說:紅色頭飾的小朋友就站在圈內,其它顏色頭飾的'小朋友則站在圈外用力吹,老師檢查有沒有錯,再替換不同的顏色。
2、這個游戲好玩嗎?小朋友們表現(xiàn)的那么好,現(xiàn)在請你們幫個忙行嗎?行!你們看小豬它們家住的是什么顏色的房子,紅顏色的,那它們家放什么顏色的玩具?紅顏色的,小貓的家是什么………,瞧!這么多顏色的玩具放在一起都混了,那請小朋友們幫幫忙給分一分,把各種顏色的玩具放在小動物的家里。
3、小動物們熱情地邀請咱們去做客,那咱們帶什么禮物叱?噢,有了,老師教你們染色,每位小朋友染一幅漂亮的染畫送給小動物們。幼兒進行染色游戲。
4、利用染好的“小手絹”進行舞蹈表演,《彩色世界真奇妙》
5、小朋友們戴著自己的禮物到小動物家做客——進行區(qū)域游戲。
科學區(qū)進行調色游戲,觀察顏色的變化。
美工區(qū)進行涂色各種顏色的水果,各種顏色的碎紙來添色
語言區(qū),提供有關于紅色的圖片,想一想,紅色的物體并說出它的作用。
6、延伸活動:進行戶外鍛煉,各種顏色的隊伍進行比賽
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痹谥笇в變河^察自然角時,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許多小朋友把那些裝有各種豆子的瓶子拿著搖晃,發(fā)出各種響聲,葉梓詢拿的瓶子里面的豆子較少,他的瓶子發(fā)出的聲音最大,而湘湘的卻因為瓶子里裝滿了花生發(fā)不出聲音。湘湘急著跑過來問我:“老師,為什么他的瓶子會響,我的卻不會?”新《綱要》指出:要以問題引領幼兒進行探索,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為幼兒探索和經(jīng)驗的建構提供適宜的支持性引導。我沒有直接回答幼兒的問題,而把問題拋給孩子,讓幼兒回家通過各種方式尋找答案,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問題。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探究物體與聲音之間的關系。
活動重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主要引導幼兒探究豆子的多、少、軟、硬、大、小在瓶子中發(fā)出聲音大小的關系。運用比較的方法,讓幼兒比較豆子的大小、軟硬、多和少在瓶中產(chǎn)生的聲音大小的關系,使幼兒明白物體與聲音之間的關系。
活動目的:
1、在學習操作中,探究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聲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聲音越大;根據(jù)豆子的軟硬、大小的特點,在瓶中發(fā)出的聲音也有所不同。
2、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獲取經(jīng)驗。
3、積極參與交流,樂于把探究各種各樣的結果與同伴分享。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各種瓶子,花生、綠豆、紅棗、米、湯匙、紙張、盤子等。
知識準備:
1、幼兒對所提供的農作物已認識,能說出名稱。
2、請家長與幼兒查閱資料或與幼兒一起做實驗。
活動過程:
1、以問題“豆子裝在瓶子里,為什么有的會響,有的不會呢?有的聲音較大,有的聲音較小呢?”引入,請幼兒談談自己回家尋找的答案。
。ㄓ捎谑怯變鹤约禾岢龅膯栴},所以許多幼兒回家后都很積極的尋找答案,有的'問父母,有的是和父母一起做起了實驗。當然,老師在其中是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把今天的發(fā)現(xiàn)讓父母做一個了解,以便父母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大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向幼兒介紹各種操作材料,請幼兒進行操作,驗證幼兒的答案。
、俳榻B操作材料,引導幼兒感知豆子的軟硬、大小。
、诟鶕(jù)幼兒提出的方法,請幼兒選擇一種豆子進行操作。
師:小朋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那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了,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③重點在幼兒進行操作的過程中,指導幼兒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探索豆子的軟硬、大小、多少在瓶中產(chǎn)生聲音的大小的關系。
。ㄔ诓僮鞯倪^程中,有的幼兒又有了新的問題的提出:怎樣才能更好地豆子裝到瓶子里,而不讓豆子掉下來呢?)
3、請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實驗結果。
請幼兒把自己裝好的瓶子與同伴進行交流,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換瓶子,試試對方的瓶子,并能把自己實驗的結果與同伴分享。
4、得出結論:
、俣棺釉谄恐性缴,它的聲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聲音越大;根據(jù)豆子的軟硬、大小的特點,在瓶中發(fā)出的聲音也有所不同。
、卺槍Σ僮鬟^程中幼兒發(fā)現(xiàn)的問題—怎樣把豆子裝到瓶子里,豆子才容易掉下來呢?引導幼兒提出自己的想法,解決問題。
5、請幼兒利用手中的瓶子與教師一起隨音樂起舞。
活動延伸:
怎樣把豆子裝到瓶子里?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jīng)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xiàn)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jīng)驗。
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根據(jù)大班幼兒年齡特點,他們對前后左右分辨不清,為了讓幼兒正確分清左右等方向,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活動中運用了日常生活中的墊子,從生活中獲取材料,運用地雷陣圖生動有趣,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玩中學,快樂地學!
活動目標:
1.嘗試按照前、后、左、右的方位指令行動,并學習用語言方式描述路徑。
2.理解游戲玩法,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泡沫墊(黃、咖啡色)、大箭頭一個、埋雷圖兩張,彩色長繩兩條、白色磁性板兩塊。
活動過程:
一、 理解箭頭
1.提問:在什么地方見過箭頭?它有什么用?
小結:在商場、公園、幼兒園等很多地方都能看見箭頭,它能告訴我們方向。
2.嘗試按箭頭指令跳格子。
二、穿越地雷陣
(一)試玩游戲
玩法:兩隊各派三名隊員,在自己的陣地上,找一個黃格子站好,看箭頭聽指令跳格子,每次只能跳一格。
提問:誰有什么好辦法,能分清左右呢?
小結:拿筷子,拿筆的手通常是右手,這些小竅門你能幫助我們分清左右的。
。ǘ┑谝、二次游戲
玩法:每隊派兩名小兵從起點出發(fā),向終點前進。途中不能踩到地雷。
小結:在遇到地雷不能向前跳的時候,可以向左或者向右跳,但是不能掉出地毯。
。ㄈ 第三次游戲
玩法:每隊各派一名小士兵去對方陣地擺地雷圖;游戲開始,每隊派一人跳格子,其余小士兵發(fā)指令幫助本隊士兵通過地雷陣,先到終點的.為勝。
規(guī)則:兩隊輪流一個接一個的為自己隊發(fā)指令。
小結:指令發(fā)的清楚正確,才可能走得又快又安全。
三、延伸:幼兒自己嘗試埋地雷
分享:哪一條路最近?用繩子丈量的方法。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樂于探索生活中的現(xiàn)象,體驗操作的樂趣。
2.探索發(fā)現(xiàn)利用一張紙使小球穩(wěn)定的方法。
3.能積極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4.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準備:
1、人手一個乒乓球和幾張紙。2、各種瓶蓋、紙杯紙盒、橡皮泥等。
知識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玩球的經(jīng)驗,知道球滾動的特性。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
1.幼兒自由玩球。(導入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什么?)
2.幼兒將球放在桌子上玩,師巡視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小球在桌面容易滾落的現(xiàn)象。
二、提出問題,幼兒設想。
1.提出問題:怎樣用一張紙讓小球站穩(wěn)?(過渡:乒乓球說它有個愿望,就是想在桌子上站穩(wěn)了,不想再滾來滾去的,可是材料只有一張紙,小朋友們能幫助它實現(xiàn)這個愿望嗎?
2.鼓勵幼兒大膽設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動手嘗試,實踐想法。
1.幼兒每人一張紙,嘗試用紙幫助小球站穩(wěn).
2.教師觀察,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五、再次分組活動:探索其他材料讓小球站穩(wěn)的方法。
1、過渡:小朋友們幫助小球實現(xiàn)了它的`愿望,它真高興,想再請你們幫助它一次,你們愿意嗎?
2、師提出問題:用老師給你們準備的這些材料再讓小球站穩(wěn)來,行嗎?你們試一試吧。
3、幼兒分組嘗試。
六、結束:我們到班上再去玩一玩吧,幫助老師把東西收一收吧。
活動反思:
活動中始終遵循“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教導學”的教育原則,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讓幼兒先行探索、理解,教師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再進行引導。事實證明,孩子們通過自己的主動學習,才能真正“學會”。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從出生到現(xiàn)在,我們的身體發(fā)生了很多的變化,今后還將發(fā)生變化。
2、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齡階段,身體的特點各不相同。
3、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經(jīng)歷出生生長發(fā)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
4、人的壽命長短和是否健康生活有很大關系。
過程與方法
1、收集并整理自己從出生到現(xiàn)在身體生長變化的資料。
2、預測今后的身體還將發(fā)生什么變化。
3、調查不同年齡段人身體的特點。
4、分析研究人一生中身體變化的規(guī)律,以及影響壽命的因素。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懂得珍愛生命、健康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2、認識到自然事物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認識人的生命周期,知道人的生命周期要經(jīng)歷出生、生長發(fā)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
【教學難點】我們的出生與生長變化,指導學生了解人一生的身體變化特點。
[教學準備]
1、學生分組實驗器材:學生課前收集的有關自己從出生到現(xiàn)在每年的身高、體重、牙齒以及能力發(fā)展的變化。
2、教師演示器材:歲一9歲我們的生長變化”班級大表,“各年齡段人的身體特點”班級大表,嬰兒、幼兒園或小學兒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體特點、活動能力的影像資料。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所有的動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人的生命周期是怎樣的呢?
二、學習新課
1、我們的出生與生長變化
(1)我們是從哪里來的;
。2)我們剛出生時是什么樣子的;
。3)從出生到現(xiàn)在我們的身體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ㄕf明以上這些都是學生所能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和事實,在對數(shù)據(jù)和事實收集、整理時可以按下表的格式。因人的個體差異較大,表格中的`內容是大致情況,不作為標準,僅供教師教學參考,教學時按學生匯報的情況填寫。)
2、我們的一生
。1)調查身邊最熟悉的人,把握不同年齡段人的身體特點。活動分為四步:
。ㄒ唬⒄页錾磉呑钍煜さ娜;
。ǘ、弄清他們的年齡段;
。ㄈ阉麄儦w到不同的年齡組;
。ㄋ模⒂^察他們的身體特點。
(2)人可以按年齡劃分不同的階段,比如:兒童、青年、中年、老年。怎樣劃分呢? 了解和比較他們的不同。(比如兒童組和青年組;青年組和中年組;中年組和老年組。然后再通過交流,對人一生的身體特點有較全面的把握。)在小組比較的基礎上,最后全班匯報、交流、匯總。
(3)教科書第3'7頁大表中的內容要在各組比較的基礎上填寫,經(jīng)過綜合、概括得出各年齡段的特征。
3、指導學生總結出人的生命周期和植物、動物一樣,都要經(jīng)歷出生生長發(fā)育繁殖死亡,這樣共同的四個階段。(在討論的基礎上得出人也有生命周期。)
4、教師小結:人的健康是建立在平時健康生活的基礎上的,特別是兒童少年時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其健康情況會影響到人的一生,一定要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加強體育鍛煉,關愛生命,珍惜健康。
板書設計:
7 我們的生命周期
15歲以前都叫兒童(其中不滿1歲的為嬰兒,12歲一15歲的為少年)
16歲一35歲為青年
35歲一60歲為中年
60歲以后為老年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帶幼兒去尋秘:
“大家好,我是海綿寶寶,今天我要和你們一起去探險,你們高興嗎?可是我聽說章魚哥、蟹老板、派大星給我們制造了許多困難,你們不怕嗎?好,我們出發(fā)探險去!保◣в變哼M入教室)
二、探索水的特性
。ㄒ唬、探險之旅第一關:水會流動
章魚哥給我們準備了第一道難關,他留了封信給我們,信上說:請小朋友用這些材料讓水動起來。你們有信心戰(zhàn)勝困難嗎?…5個人一組,找到和自己身上標記一樣的盆站好,先把袖子往上卷一卷,在操作的時候,請不要把水濺到外面,也不要濺到自己和小朋友的身上好嗎?開始吧。
1、給幼兒準備各種有洞的小容器來盛水,看看會怎樣?
海綿寶寶請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把材料放回筐里,拿出手絹,擦擦小手,5個人一組,找到和自己身上標記一樣的桌子坐好,我們來說一說。(帶幼兒入坐)
2、說一說:請小朋友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個別演示。
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剛才都操作了什么材料?是怎么讓水動起來的?(2、3個別演示)(小朋友做的'真棒,掌聲送給他)
3、小結:(出示字卡)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讓水動了起來。這就是“水會流動”。恭喜你們勝利的闖過第一關!…請小組長把勝利的標志貼到光榮榜上。掌聲送給自己。
你們有勇氣闖過第二關嗎?
。ǘっ刂玫诙l(fā)現(xiàn):水的溶解
蟹老板準備了第二關,他請你們聽完信再掀開布,他的信上說:請你們做一做,試一試,看看誰不見了。請你們掀開布,看里面都有什么?每人從筐里拿出一杯水,從糖、鹽、大米、玉米粒中只選一種,舀一小勺到水里攪一攪,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1、請幼兒從桌上的白糖、鹽、大米、玉米粒中取一樣放入清水中,輕輕攪拌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每個組的小朋友可以互相看一看,講一講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幼兒操作并互相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海綿寶寶請小朋友把杯子放回筐里,我們來說一說。
3、誰來告訴大家,實驗中你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請你們說一說,你剛才都放了什么在水里?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兒舉起杯演示)(小朋友說的真棒,掌聲送給他)請把布蓋好。
4、小結:糖、鹽放入水中不見了,被水溶解了。(出示字卡)
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誰放進水里不見了?…像糖、鹽這樣的物品放入水中就會不見了,那是因為被水溶解了。這就是“水會溶解”。(出示字卡)恭喜你們勝利的闖過第二關!…請小組長把勝利的標志貼到光榮榜上。掌聲送給自己。
接下來就是第三關了,你們還要繼續(xù)嗎?
(三)、尋秘之旅第三個發(fā)現(xiàn):水的沉浮
派大星準備了第三關,他的信上說:請你們做一做,看一看,把塑料泡沫上的材料一個一個的放到水里,看誰不喜歡待在水底,先把袖子往上卷一卷,在操作的時候,不要把水濺到外面,也不要濺到自己和小朋友的身上?請每組小組長做好記錄,開始吧。
1、請幼兒把塑料泡沫的東西一樣一樣地放入水中,觀察物體在水中的變化。
2、請幼兒回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演示驗證,讓幼兒理解“沉下去”和“浮在水面”。
海綿寶寶請小朋友把材料放回筐子里,拿出手絹,擦擦小手,小組長拿好記錄卡,坐過來,我們說一說。(帶幼兒入坐)
請每組派一個代表講一講你們剛才都放了什么東西?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教師個別演示)幼兒講解后,請組長把記錄卡貼到光榮榜上,(他們記錄的好不好?掌聲鼓勵。)
3、小結:
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東西能漂在水面上,這是因為水有浮力。這就是“水有浮力”。(出示字卡)恭喜你們勝利的闖過第三關!…請小組長把勝利的標志貼到光榮榜上。掌聲送給自己。
(四)、總結
今天我們成功的闖過了3關,知道了水會流動、水能溶解、水有浮力,這些都是水的特性,那么水都有哪些作用呢?
三、水的作用
1、請幼兒來說說水都有哪些作用
2、小結:可解渴、洗手、洗衣服、洗澡、做菜做飯等等,水的作用多極了。
四、保護水資源
水是我們的好朋友。萬物生長都離不開水,如果水被污染了,人們喝了就會感到不舒服,會生病,還會危害到大自然的動物和植物,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水源。應該怎樣來保護呢?…不要往河里扔垃圾雜物,不要弄臟了干凈的水源。洗完手,水管要關好。做個保護水、愛護水、節(jié)約用水的好孩子。你們說的真好,掌聲鼓勵自己。
五、延伸活動
我們剛才玩過的水還能喝嗎?要是倒掉就…(浪費)了,那可以用它來做什么呢?讓我們行動起來。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多種方法讓瓶子發(fā)出聲音。
2、充分體驗游戲與在音樂中感受自制樂器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制作好的“會唱歌的瓶子寶寶”范例一個(在瓶子內放入一些物品,使之發(fā)出聲音。)
2、歌曲《表情歌》音樂磁帶,幼兒自己自制好的人手一個畫有眼睛、鼻子、嘴巴的瓶子寶寶,各種操作材料(花生、黑豆、綠豆、玻璃珠、沙子、小石塊等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瓶子寶寶”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1、以瓶子寶寶的口吻引入:
師:“聽說中一班的小朋友很聰明,今天我想跟你們交朋友做游戲,我也很棒哦!聽,我還會唱歌呢:小瓶子,真好玩,搖一搖,唱一唱,搖一下,唱一下,搖二下,唱二下,我的本領大不大?”“你們喜歡和我交朋友嗎?今天我還邀請來了許多好伙伴呢!
2、讓幼兒和瓶子寶寶說悄悄話。
師:請小朋友輕輕地拿1個瓶子寶寶搖一搖,和瓶子寶寶說一句悄悄話吧!
二、引導幼兒思考。
出示會唱歌的“瓶子寶寶”讓幼兒觀察。
師:“怎樣讓你們的瓶子寶寶也唱起歌來呀?”(引導幼兒想象出讓“瓶子寶寶”唱歌的方法。)
三、提供操作材料,鼓勵幼兒大膽探索。
1、簡單介紹操作材料。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豆子、花生、玻璃球、沙子、小石塊,小朋友自己也來動動手,想想辦法也讓你的瓶子寶寶唱起歌來,好嗎?
2、提出操作要求:
師:待會兒小朋友可以選擇一樣材料放進瓶子里試一試,蓋上蓋子,搖一搖,聽一聽;它唱出來的歌聲是怎樣的?試好了以后,再換另一樣材料試一試,聽一聽,它們發(fā)出來的聲音一樣嗎?哪一種最響亮?
3、幼兒自由嘗試、探索。
、偬嵝延變鹤⒁鈨A聽裝不同材料的瓶子發(fā)出的聲音。
、诠膭钣變号c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四、分享交流操作結果。
1、感受不同材料發(fā)出的不同聲音。
。ㄓ變鹤杂蛇x擇材料,嘗試瓶子寶寶會唱歌。)
師: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發(fā)現(xiàn)呢?你在瓶子寶寶里面放了哪樣材料,它唱出來的聲音是怎么樣的?
(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搖一搖瓶子寶寶。)
2、小結:小朋友說得真棒,豆子發(fā)出來的聲音很脆、很亮、最好聽;ㄉl(fā)出來的聲音較粗、較沉。沙子發(fā)出來的聲音沙沙沙,較輕、較小聲。玻璃珠發(fā)出來的聲音咚咚咚,最響。
3、引導幼兒用多種方式讓瓶子寶寶唱歌。
師:大家想一想:“你還可以用什么辦法讓瓶子寶寶唱歌?”
。ㄗ層變簢L試用其他方法讓瓶子寶寶唱歌,并向同伴展示。如:彈、按、拍、轉、踢、滾、搓、敲身體各部位等。)
五、以“瓶子寶寶樂隊”的形式為樂曲伴奏,體驗自制樂器的樂趣。
1、放《表情歌》音樂,用搖動方法為樂曲伴奏。
2、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打擊自制樂器為樂曲伴奏。
六、活動延伸:
1、在音樂區(qū)投放會唱歌的瓶子寶寶和音樂磁帶,讓幼兒隨時都能為樂曲伴奏。
2、請幼兒回家找一找,還有哪些材料放在瓶子寶寶里面,也會唱歌。
活動點評:
1、有趣的操作材料是對幼兒學習的一種最好刺激!镀孔涌倓訂T》正是借助了幼兒熟悉的生活物品——瓶子,讓幼兒在做做、聽聽、玩玩、比比等活動中探索奧秘,極大的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興趣;顒又欣蠋熞曰顫娪腥さ摹捌孔訉殞殹币牖顒樱⒊浞挚紤]到操作材料的科學性、趣味性,如:提供小石塊、玻璃珠、綠豆……既能吸引幼兒反復操作的興趣,又能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
2、在活動過程中,老師以激趣—思考—探索—分享—體驗等環(huán)節(jié)有序地組織,讓幼兒在寬松的操作環(huán)境中體驗科學探索的樂趣;顒拥恼w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思路清晰,老師以大朋友的身份參與討論,并適時地提出開放式的問題,引導幼兒的積極思維。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能力水平,來表達自己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的答案。如:“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發(fā)現(xiàn)”,引導幼兒講述。充分展示了一個幼兒為主體、師為主導的發(fā)現(xiàn)學習的動態(tài)活動過程。
3、活動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結合打擊節(jié)奏的形式讓幼兒在輕松的音樂氛圍中獲得快樂,進一步將活動引向深入,激起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同時也使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得到進一步的增強。整個活動輕松、有趣又不乏科學知識的獲得,是一次值得學習、推廣的科學探索活動。
設計思路:
瓶子不僅好玩,而且能發(fā)出清脆的聲音,真好玩。當我看到孩子們手上拍著瓶子、敲著瓶子臉上興奮的表情時,使我有了設計瓶子這活動的沖動,因為在成人眼里,空的瓶子就成了垃圾;但在孩子們眼里卻成了寶貴的玩具,可看可玩可制作……由此可見瓶子也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于是就利用這些唾手可得的廢舊物來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可謂一舉兩得。為此,我設計了《瓶子總動員》這一活動,即是貼近幼兒生活來選擇感興趣的事物,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給幼兒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樂趣,寓教于樂。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探索動物睡覺的秘密;
2、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不同動物的睡覺方式。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有關介紹動物睡覺的圖書、圖片,互相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幼兒用書第三冊第22頁
活動過程:
1、與幼兒談話:小朋友,你是怎樣睡覺的?讓幼兒說一說、做一做。
2、那么你知道動物是怎樣睡覺的?啟發(fā)幼兒說出家養(yǎng)的小動物睡覺姿勢(貓、狗······)
3、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動物睡覺的秘密。
(1)請幼兒分組活動,觀看有關動物睡覺的圖片、圖書,互相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講故事:動物怎樣睡覺?
4、游戲“誰在睡覺”
。1)看誰找得快:請幼兒仔細觀察掛圖,找出正在睡覺的'動物。
。2)看誰說得對:請幼兒說出蝙蝠、老虎、丹頂鶴等動物是怎樣睡覺的。
。3)看誰學得像:教師說出動物的名字,請幼兒模仿動物睡覺的姿勢。
5、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第三冊第22頁,看看講講小動物是怎樣睡覺的。
6、教師可引導幼兒要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正確的睡眠姿勢。教育幼兒熱愛小動物。
活動延伸:
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模仿動物睡覺的姿勢,比一比看誰學得像。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0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09-0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16
[精選]科學教案08-21
(精選)科學教案08-14
【精選】科學教案08-12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30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