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合集[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感悟生活,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2、開放形式,讓學生寫自己的所想所悟,我手寫我心,提高寫作興趣。
3、使學生懂得保護環(huán)境,愛護人類資源的積極性。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揭題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是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類在這個地球上快樂地生活了一代又一代,它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例如:我們每天不可缺少的淡水,新鮮的空氣和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而且還生活著我們?nèi)祟惞餐呐笥选▲B、老虎、熊貓……可是,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環(huán)境造成了嚴重的災害,大氣和河流污染,文物古跡、基礎(chǔ)生活設(shè)施遭到破壞,土地、森林、草原在戰(zhàn)爭中被摧毀,人們?nèi)粘o嬘玫木、河水受到了污染,變成血水、毒水。有些在長時間內(nèi)無法排除,形成持久而可怕的環(huán)境隱患。近年來,全球氣溫變暖,最高氣溫達到40攝氏度左右,由于缺少干凈的飲用水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造成極大的危害。全球變暖對自然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影響十分明顯,由此造成的社會經(jīng)濟后果將非常嚴重,特別是對與生態(tài)脆弱區(qū)。我們生存的地球已經(jīng)千瘡百孔。
二.情感激發(fā)1.提問:除了剛才老師介紹的內(nèi)容之外,同學們還了解到什么關(guān)于環(huán)境受到破壞的事例嗎?它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傷害?如果你是科學家,或者保護環(huán)境的綠色使者,你將任何去做?(讓學生各抒己見)2.激發(fā)學生的感情,讓他們有創(chuàng)作文章的欲望,呼吁人們來保護自然環(huán)境。
三.出示習作要求
【習作要求】
1、作文緊緊圍繞保護環(huán)境這一話題展開
2、對當前環(huán)境面臨的嚴峻形勢進行介紹
3、對環(huán)境污染的根源進行分析
4、對家鄉(xiāng)未來的環(huán)境變化進行一個大致的構(gòu)想
【本單元作文參考題目】家鄉(xiāng)環(huán)境的變化
(一)、1.題目自擬2.文體不限3.有真情實感
。ǘ、讓學生獨立思考或找人合作,選擇詩歌、童話、劇本、記敘文、書信、倡議書等文體,確定題目和文體。
(三)、學生自主選擇自己的文本開始寫作,教師進行指導。
。ㄋ模、交流評價
1.四人小組互賞,推薦一篇佳作。(點評者要做到:你最欣賞哪一點給他提一個意見。)
2.佳作評賞:推薦好的文章,師生共同賞析探討。
【引路】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叫環(huán)境污染嗎?家鄉(xiāng)小河里的水還清澈嗎?家鄉(xiāng)的天空有沒有煙霧彌漫?仔細觀察生活,找找家鄉(xiāng)存在的環(huán)境污染現(xiàn)象,想想環(huán)境污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危害?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考慮自己應該怎樣才能做一個環(huán)保小衛(wèi)士,你踐踏過路邊的花草嗎?你把手中的垃圾及時地扔到垃圾箱里了嗎?整理好以上內(nèi)容寫一篇環(huán)保作文。
【優(yōu)秀范文】
保護家鄉(xiāng)環(huán)境
我的家鄉(xiāng)很美麗;河水清澈、樹木茂盛、整潔的街道、花壇里的迎春花在春風里隨風舞蹈、公園里的柳樹隨風飄揚.....
然而有些人不遵守社會公德,卻把這美麗的風景破壞了。比如:亂扔垃圾、亂涂亂畫、在樹上刻字.....
星期天,我來到公園里玩,看到有一個大哥哥把喝完的飲料瓶子隨手扔在地上,我連忙跑過去對他說:“大哥哥你這樣做是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里去!贝蟾绺珙^也沒回就走了。我連忙把飲料瓶子扔進垃圾箱里。我的行為被旁邊的爺爺奶奶看到了,他們豎起大拇指連聲贊道:“你真是個好孩子!蔽衣牶筇鹛鸬男α恕
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應當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以實際行動讓我們的家鄉(xiāng)更美麗。
【點評】小作者通過一件具體的事情表現(xiàn)了很強的環(huán)保意識,從他的語言中流露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對家鄉(xiāng)的未來的美好祝福。
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
我的家鄉(xiāng)使我自豪,是因為那蔥蘢茂密的樹林,還有那清澈的池塘和那新鮮的空氣。春天到來,野花遍地,綠草如茵,燕子斜飛,蝴蝶翩翩,此時你已經(jīng)心曠神怡了。但你又被他“勾”到身邊,讓你不由自主地走向他,接近他。他是什么,竟讓人這樣著迷?是池塘,碧綠的池塘。家鄉(xiāng)的池塘不可計數(shù),家鄉(xiāng)的美更是無法訴說。微微的春風禍祟扶著水面,陽光的照射更顯波光粼粼。遠處看,你定會認為是金子,使你信息的跑向他,卻發(fā)覺不是。你的心情更為激動,這樣的池塘,這樣的水。白云朵朵,藍天無際,小鳥時時飛過;還有岸邊野草花,柳絲低垂,白鴨戲水,盡在這如詩如畫的水中。清澈見底,偶見小魚游,便見漣漪圈圈。綠油油的小草高低不平,無一絲空隙,遠遠望去,猶如綠絨毯一般。令人不敢離這池塘太近了,不敢用手觸摸,甚至不敢多看一眼,生怕弄壞了這副美景。
家鄉(xiāng)的人們意識到了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提高了,天藍了,樹綠了,水清了,我的家鄉(xiāng)更美了!
【點評】這篇優(yōu)美的寫景作文體現(xiàn)出了小作者的良苦用心,他是通過對美好環(huán)境的贊美來強調(diào)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最后一段點出主題,環(huán)境保護在生活中是多么重要!
保護校園
早上,我在校園的操場上看見一個男孩子,吃完了零食就隨手把包裝袋扔在了地上。我趕緊跑上去,說:“你這樣做不對。會破壞校園環(huán)境!蔽疫叫他把垃圾扔在垃圾箱里。小男孩看我一眼,立刻跑開了。我彎下腰拾起包裝袋放進了垃圾箱。
我這小小的行動恰巧被楊老師看見了。她說:“蒙倩真乖,同學亂丟垃圾,就會叫他們撿起來!
楊老師還說:“不要破壞校園的每一棵樹、每一束花,要保護好大自然,大自然才會和我們友好相處!
楊老師還獎勵我一個本子。這個本子很漂亮,我很喜歡這個本子,我要好好地愛惜它。
不管在哪里,人人都要講衛(wèi)生,不要亂丟瓜果和紙屑。萬一老人和小孩踩到瓜果,就會摔跤,所以不要亂丟垃圾。
[點評]:從校園和身邊的小事著手反映污染現(xiàn)象,視角獨特,好!
森林里的故事
鳥爸爸、鳥媽媽、鳥寶寶和其他的動物生活在一座美麗的森林里。它們生活得十分快樂。
有一天,有兩個獵人來打獵。他們把野豬一只一只打死了,又把狼也一只一只打死了,活潑可愛的小鹿和小兔、兇猛地老虎和獅子也被他們用槍打死了。他們把動物的皮剝下來做衣服穿。
他們再次來打獵,看見了鳥爸爸、鳥媽媽和鳥寶寶。他們一槍射死了鳥媽媽和鳥爸爸。只有鳥寶寶在爸爸媽媽的掩護下逃走了。獵人打完了鳥,抽起了煙。抽完了煙,他們把煙頭丟到了草叢里。草叢燃起了火,整片森林也燃了起來。
鳥寶寶回頭一看?吹饺计鹆舜蠡,他叫喚著森林里剩下的上伙伴一起逃離火海。只留下了在火海中掙扎的獵人。
[點評]:借簽他人作文,學習好別人的好的寫作方法,然后自己吸收改編,是學習寫作的第一步。希望作者能更加進步。
救救清水江
今天是個好日子,陽光明媚。我和軍軍、唐小龍、花小蘭、陳小虎一起去清水江游玩。
以前清水江里的水很干凈,水清亮見底,還有許多魚兒和小蝦在水里歡快地游來游去。
可是現(xiàn)在我們發(fā)現(xiàn)了清水江已不是原來的清水江了。它現(xiàn)在已被鉛鋅廠排出的污水緞帶弄渾濁了。水黑黑的,還有一股濃濃的怪味。小魚和上蝦被嚇跑了,再也看不見小魚和上蝦了。
江邊也變成了垃圾場。每天總有許多垃圾車悄悄地趁著天蒙蒙黑來這里傾倒垃圾。江邊銀白色沙灘沒有了,小草消失了,樹木也有氣無力地低著頭。
我想:如果鉛鋅廠不往江里排污水該多好!那樣我們就可以看見清清地干凈的水了,魚兒和蝦也在水里盡情地游來游去。
[教師點評]:能從鉛鋅廠的具體事例來講污染情況很好,說明是認真觀察了的。
救救清水江
我曾經(jīng)做過一個夢,在夢里我夢見了清水江變得十分可怕。
我和爸爸、媽媽來到清水江。我剛向江邊走去,突然聽到有嚶嚶地哭聲。我就跟著聲音走了過去,原來是一根獨立在那的小草。我蹲下來問:“小草,你為什么在這里哭泣?”小草說:“原來這是一片遼闊的大草原,可是人們要在這修建高大的房子。我的姐妹們都被拔掉了,只有我這根小草沒有被人們拔掉。”小草說著又哭起來了。
我站了起來,剛轉(zhuǎn)身又聽見:“救救我!蔽易吡诉^去,原來是清水江在哭。我好奇地問:“你為什么哭啊?”清水江說:“請救救我吧!闭f著我看見一位阿姨把一包垃圾扔進水里。塑料袋在空中飛散開,包著果皮,殘湯剩菜散入江中。我走過去說:“阿姨,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卑⒁虤鈩輿皼暗卣f:“你管我的?小東西。你瞧,大家不都是這樣的嗎?”我放眼望去,河岸邊一些人有的倒煤灰,有的扔廢紙。一些工廠里排出了黑黑的廢水,沿著河流一直流向遠方。這時我看到一層黃黃的像沒一樣的東西漂浮在江面。
天,那太可怕了!
夢醒來,再想一想以前的清水江。一到夏天有人在河里游玩,還有些小魚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河岸邊楊柳隨風飛舞,蜂蝶吟唱。
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救救清水江,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保護我們的家園。我的口號是“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
[點評]:用夢的方式引出主題,有創(chuàng)意。將夢與現(xiàn)實相結(jié)合反映污染,從而完成保護環(huán)境的主題。小作者的寫作方法很好。
保護大自然
以前,金泉湖是個美麗的地方。這里湖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湖水里自由嬉戲,周圍樹木茂盛。
過了幾年,我到了這里,卻看到了一片又臟又臭的小湖。忽然我聽見有人在叫我,我一看原來是湖邊的一塊小石頭。我說:“你為什么要叫我呢?”它說:“以前這片小湖,湖水清澈見底,湖里還有許多小魚和小蝦。有一天,有人在這里造房子,把垃圾扔在這里,寵物們隨地大便、小便。從此湖里小魚沒了,我也沒了朋友!
我聽了決定立即動手,制作一塊警示牌,上面寫著:“愛護大自然不要亂吐痰、亂扔垃圾!蔽乙l(fā)動更多的人來保護金泉湖。
過了幾年,我又去金泉湖,看見那片小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
[點評]:本文重點寫了受污染的湖水和采取的措施,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清水江的回憶
我是清水江。
我原本又干凈又清澈。江水里魚兒游戲,小蝦躲迷藏,螃蟹打鬧。人們也愛到我身邊游戲。
可是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有人向我丟垃圾,工廠向我排放刺鼻的廢水。人們一直破壞我。一年一年,我越來越臟,我很傷心。我叫到:“誰能幫幫我呀?”
終于有一個小孩聽見了。他說一定會幫我。他又問我以前是什么樣子的?我告訴他:“我原本是很干凈又清澈,有人經(jīng)常到這里游泳、釣魚、捉蝦……”他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把浮在我身上的油污吸走,號召電廠的管理員和工程師凈化空氣,呼吁鉛鋅廠、水泥廠凈化污水。我很高興。我又怕有人會向我丟垃圾。他想了個辦法。他在我附近安上攝像頭,釘上警示牌,告誡人們,不要亂倒垃圾。這樣做真的管用。不再有人向我丟垃圾了,工廠也開始凈化空氣和污水了。
我又回到了新一種回憶中了!
點評:立意新,用第一人稱來寫清水江。
保護環(huán)境
以前清水江是波光粼粼,清澈見底的?墒乾F(xiàn)在怎么也不像以前的清水江了。
現(xiàn)在清水江就像不敢出來呼吸的小孩了。因為現(xiàn)在沿江有了磚廠、水泥廠、鉛鋅廠,這些廠讓清水江變成烏黑的我。因為從工廠排水管里流出來的廢水里有許多化學成分,讓清水江變得時而黃,時而黑,時而綠,還有一股臭味。還有廢水造成了水士污染。
世界上有上萬個上千個工廠。工廠可以給我們帶來好處,比如說:電廠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我們的手機可以充電,人們可以看電視等。相反工廠也對我們來說危害是相當大的。
鉛鋅廠就是個受害者也是危害者。
我想告訴工廠里的工人,請你們還要再危害地球環(huán)境和清水江周圍的景物了,請你們還給我們一個完整的地球、沒有被污染的地球吧!
點評:作者從工廠對人類的好處和壞處進行對比,更突出了清水江受到的污染的嚴重。在習作中采用對比的方法寫作,是小作者的與眾不同的寫作方法。
我們要寫的這篇習作,應該怎么來列提綱呢
環(huán)境情況調(diào)查報告(提綱)
開頭: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
中間:過程要詳細,次序要得當,體現(xiàn)“有趣”,方法有
。1)以時間為順序。順序、倒序、插敘。
。2)以空間為順序。
。3)以事情的發(fā)展過程為順序。
結(jié)尾:說一說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
小朋友:哈哈!真開心。我學會了一個好方法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體育、操場、滿頭大汗、講解、一拐一拐、不好意思、回答、感動、連蹦帶跳、感激”等詞語的意思。
2、能照樣子,給句子加上合適的詞語,把句子寫具體。
3、能正確朗讀課文,能看圖復述圖意。
4、通過學習,知道賴寧苦練跳繩是為了學好體育,鍛煉身體,努力成為一名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課文的第2-3段是教學的重點,應抓住課文中“滿頭大汗、一拐一拐、不好意思、腳腫、連蹦帶跳、感動”等重點詞語的理解,從中體會賴寧勤學苦練的精神。指導學生利用插圖和重點詞復述課文。
2、難點:(1)詞義辨析:感動和感激(2)教學學生要學好所有功課,做一名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
教學準備:
圖片、投影片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理解“操場、一拐一拐、連蹦帶跳”的意思。
2、通讀課文,初知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寫了誰學跳繩?他是怎么學跳繩的?
2、學生匯報后,教師簡述賴寧事跡。
二、學習生字新詞的`讀音。
1、出示帶有生字的新詞,請學生各自拼讀生字的讀音。
2、交流自學情況
3、開小火車認讀生字、詞語。隨機理解“操場、一拐一拐、連蹦帶跳”的意思。
(1)用句式理解“操場”:什么時候,我們在操場上干什么。(從操場的作用理解操場的意思)。
(2)請學生用動作“一拐一拐、連蹦帶跳”的意思。
4、練習鞏固:課后練習2、3(校對)
三、朗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標好自然段,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1)理解體會賴寧苦練跳繩的重點詞句。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賴寧是怎樣苦練跳繩的?培養(yǎng)學生把問題回答的清楚、完整。
(3)比較句子,史學生懂得運用恰當形象的詞語把句子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齊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二、教師簡述這節(jié)課的目標:學習課文1-3自然段,重點學習賴寧是怎樣苦練跳繩的。
三、學生默讀第一段,思考:賴寧上小學時,學習情況怎么樣?學生匯報后,教師請學生說一說:我們要學習哪些功課?賴寧的工科學的怎么樣?從中理解“功課”和“其他......只有......”的意思。
四、為了學好體育,賴寧是怎么刻苦練習跳繩的?帶著問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邊聽邊劃:這段話共有幾句話?哪一句寫了賴寧刻苦練習跳繩?
2、出示第3句
(1)齊讀,說一說,那個詞語寫出了賴寧學跳繩很刻苦?為什么?
(2)比較句子體會用上“滿頭大汗”有什么好處?(可以形象的表現(xiàn)出賴寧苦練的行動;又使學生初步懂得加上適當?shù)脑~語可以把句子寫具體。)
3、第4句寫了什么?(老師幫助賴寧學跳繩。)
4、自由讀第2段,說一說:這段話寫了賴寧在什么地方怎樣的苦練跳繩?
五、默讀第3段。
1、邊讀邊劃:從那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賴寧在家中也苦練跳繩?
2、學生匯報后,齊讀第1句和賴寧的話,出示句式說一說:因為(),所以他走路一拐一拐了。
3、郭老師是被賴寧什么精神感動了?(勤學苦練、不怕苦、不怕累、肯下苦功夫)
4、教師針對賴寧的精神進行品德教育。
5、指導朗讀對話,注意郭老師奇怪的語氣和賴寧不好意思低聲回答的心情。
6、齊讀第3段,說一說:這段話寫了賴寧在什么地方怎么樣的苦練跳繩。
六、齊讀2、3段。說話訓練:賴寧是怎么苦練跳繩的?
(各自準備--指名說,反饋評價--同桌互說)
七、教師小結(jié)。(結(jié)合2、3兩段課文,教育學生學習賴寧肯下苦功夫,勤學苦練的精神。)
八、練習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第4段。
(1)理解“感激”、辨析“感激”和“感動”。
(2)通過朗讀,體會賴寧獲得好成績的喜悅心情。
2、正確朗讀課文?磮D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
2、齊讀課文2-3段,說一說:這兩段的主要內(nèi)容。
二、學習第4段。
1、指名朗讀,邊聽邊思考:賴寧苦練跳繩,結(jié)果怎樣?哪個詞寫出了他很高興?
2、比較句子,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1)齊讀兩句話,找出不同點。
(2)討論:加上“連蹦帶跳”和“感激”有什么好處?
(3)“感激”換詞理解。(課換成“感謝”)討論:“感激”能否換成“感動”,為什么?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的那句話。
3、賴寧為什么能在跳繩考試中獲得好成績?口頭回答
4、教師小結(jié):
只要勤學苦練,肯下苦功夫,學習才會進步,成績才會提高。
三、齊讀全文,有感情。
四、看圖復述課文,教師提示學生仔細觀察畫面,結(jié)合半數(shù),用自己的話把賴寧學跳繩這件事說一遍。(各自準備,指名說,評價。)
五、總結(jié)全文。
以來寧學跳繩這件事中,你覺得應該向賴寧學習什么?(四人小組討論)
六、練習:選詞填空。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輔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受到思想啟發(fā)。
2、通過教學配養(yǎng)和增進學生的自讀自學課文的能力
3、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怨、載、罷、沾、捷、悅。
教學重點:
體會“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難點:
同上
教法:
以讀代講法、引導點拔法、指導朗讀法
學法:
朗讀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學法、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要學習“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這一課!盀槭裁床环催^來試試”是什么意思,課文為什么取了這樣一個題目呢?老師不作解釋,大家也不要去猜,要認真讀課文。你把課文讀好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2、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需要同學們自己去讀去理解。
二、出示讀書提示,鼓勵同學們自讀自學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和人物表現(xiàn)。
提示:
1、先要一段一段地讀,認真了解每一段的意思,然后再通讀全文。
2、自學生字新詞,認清字形,把字音讀正確。
3、注意了解課文寫的是誰?講了他的什么事?
三、檢查閱讀情況,了解學生的疑難。
1、抽讀課文。找三個人,每人讀一部分。讀后,請同學們評議,肯定優(yōu)點,指出不足,糾正錯誤。
2、提問:課文里寫了哪些人物?主要是寫誰的?
布斯是哪里的人?課文是講他什么時候的事?(英國人,1910年的事。)講了他的.什么事?(研制吸塵器的事——他看到掃地機揚起大量灰塵,給人們帶來危害,下決心要研制不揚起灰塵的掃地機,經(jīng)過反復試驗,終于成功了。)
3、鼓勵學生質(zhì)疑,老師對所提問題進行歸納,鼓勵學生思考答案或解決辦法。
四、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學習收獲,加深感受文章中心思想。
圍繞的主要問題是:
1、什么事情引起了布斯的注意,使他產(chǎn)生了研制掃地機的念頭?(熟悉課文第一部分——“嗚嗚”的響聲,濃濃的塵霧,沾滿了灰塵,灰塵搬運機。)
2、布斯的母親給予了他哪些幫助?(深入理解課文第二部分有關(guān)段落——母親很支持布斯的工作,想辦法讓布斯放松,幫助布斯動腦筋:“為什么不可以把木塞壓進去呢”?)
3、布斯的研制工作陷入困境的時候,媽媽說的哪句話對他有很大的啟發(fā)?后來他又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媽媽說:“為什么不可以把木塞壓進去呢?”布斯說:“是啊,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呢?”)這時,布斯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把“掃灰塵”變成“吸灰塵”,也許就不會揚起灰塵了。他又想到最近發(fā)生的一場龍卷風,把地面上的房屋和樹木都“吸”走的情景。如果把掃地機設(shè)計成一種小型的“龍卷風制造器”,不就可以把灰塵吸起來嗎?想到這里,興奮地布斯連忙放下已打開的葡萄酒瓶,找來一塊手帕,蒙住自己的嘴巴和鼻子,然后趴在地上。他猛地一吸氣,緊挨著嘴巴和鼻子的地面變干凈了。取下手帕一看,手帕上沾了不少灰塵。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把地面清掃干凈,而且不會揚起灰塵。)
4、你認為布斯的成功說明了什么?(做事要有決心,肯動腦筋。布斯“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的念頭,說明了他善于靈活調(diào)整自己的思維。)
五、再讀課文,拓展思維
1、讓學生再讀課文,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2、你從布斯發(fā)明掃地機這件事受到什么啟發(fā)?布斯能發(fā)明掃地機,你一樣可以發(fā)明東西,請想想,你準備發(fā)明什么?
六、教師小結(jié)。(略)
七、課后練習
(一)填詞語,讀句子。
(二)課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選擇正確的答案。
板書設(shè)計:
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
母親啟發(fā)、幫助布斯
布斯發(fā)明吸塵器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學習鐘面上的時刻,能更準確的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2. 經(jīng)歷1分的時間,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3. 在認識時分的過程中,培養(yǎng)觀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積極的學習情感與態(tài) 度。
教學重難點:
正確地用1分1分數(shù)的方法讀取時間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掛圖、鐘表模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引出課題
1、故事引入。
小朋友,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上一次小白兔輸?shù)煤懿环䴕,于是它約小烏龜?shù)讲賵霰荣悾凑l先跑完一圈,還請小紅當裁判。它們站到同一起跑線上,小紅一說開始,它們跑起來。
2、提出問題。
。1)它們所跑的路程一樣長嗎?小烏龜跑了多少?小白兔跑了多少呢?
(2)他們所用的時間相同嗎?
3、引出“鐘表”。
在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也一直在進行這樣的龜兔賽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關(guān)于鐘表的`知識。
4、你能在你的鐘或表上撥出這些時間嗎?
7:35 11:05 3:55 5:25
二、新課教學
1.感受一分鐘。
(1)(演示:分針從12起走動1小格。)分針走1小格經(jīng)過的時間是1分。
時間像看不見的小馬車,不停地向前走,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聽一段一分鐘的音樂,感受一下一分鐘是多長時間。
2.讀寫幾時幾分(例2)。
。1)5分5分地數(shù)。
顯示4時15分的掛圖。觀察后提問:
師:這個鐘面所表示的是什么時刻?你是怎樣知道鐘面所指的時刻的呢?
小結(jié):先看時針,時針剛過4時,所以是4時多;再看分針,分針指著3,5分5分地數(shù),正好是15分,所以鐘面上是4時15分。
。2)1分1分地數(shù)。
顯示4時19分的掛圖。你知道這個鐘面上的時刻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學生討論,匯報:A、先看時針是4時多,再看分針從12起1分1分地數(shù)是19分,所以是4時19分。 B、先5分5分地數(shù)是4時15分,再接著1分1分地數(shù)是4時16分、4時17分、4 時18分、4時19分;C、也可先5分5分地數(shù)是4時20分,再往回數(shù)1分,就是4時19分。
(3)分組討論兩種寫法并寫出來
4、數(shù)學書上82面第二題上的時間,你會不會寫?試試看。
(學生匯報,老師及時糾錯。注意:要看清楚分針所指的位置,數(shù)清小格;注意數(shù)字所對應的小點;電子寫法,不滿10分的要在分鐘的前面加0。)
三、活動展開。
如果數(shù)字旁邊沒有小格數(shù)字來幫助,你還會認出鐘面上的時間嗎?
1、讓學生小組合作認識時間:小紅是個會合理安排時間的好孩子,和同桌說說,她是什么時間在做什么事情?
2、學生匯報每幅圖所配的時間。學生匯報時老師加上品德教育的語言:
(1)、她按時起床從不睡懶覺。
。2)、她吃飯的時候,從不挑食。
。3)、她寫作業(yè)的時候,不但坐姿正確,而且書寫工整,非常認真。
。4)、她每天按時睡覺,不貪玩。
我們也要像小紅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3、看時間說說,這時自己在做什么?
老師這個鐘面現(xiàn)在是幾時幾分?平時這個時間你在做什么呢?
4、撥鐘,學習再過幾分是幾時幾分:
。1)老師撥鐘:3時2分,學生說出時間,并說說再過3分鐘是幾時幾分?
。2) 7時11分,學生說出時間,并說說再過4分鐘是幾時幾分?
5、畫分針:(7時17分) (5時多)
學生匯報,注意5時多的時針比較接近6,所以這個時間接近6時。
在我們學本領(lǐng)的時候,時間一分一秒悄悄地從我們身邊走過,她不能倒流,我們要學會珍惜現(xiàn)在的時間,好好學本領(lǐng),開開心心度過每一天。
6、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準確認識時間,以后我們還要學習更多的有關(guān)時間的知識。
四、課后小結(jié):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怎樣學到的?
師:世界上最寶貴的是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對你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時間是人類所擁有的全部財富。希望你們珍惜每一分鐘,讀好今日書,成為明日才!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自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育的春風吹進以來,我們便不斷地學習先進教師的方法,采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以嶄新的教學觀念投入教學。但幾年來的教學又不盡人意!缎抡n程標準》要求低年級閱讀教學要求“以讀為本,讀中積累”,“讀出情,讀出趣”。學生表現(xiàn)出的往往是不愿讀或是泛泛地讀、完成任務地讀、有口無心地讀。因此,教學總是尚未達到預期的效果。
鑒于這種情況,我們通過調(diào)查、分析、反思,找到了問題的癥結(jié):在于給學生布置任務時未能調(diào)動學生讀書的激情,沒有創(chuàng)設(shè)讓學生有想讀書的欲望。一節(jié)課的成功與否,在于學生是否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況且,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極為短暫而有限。如果學生對這件事情不感興趣的話,他是不可能主動地參與的。即使在形式上表現(xiàn)出在做這件事,那也是為完成老師的任務而迫不得已。由此看來,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興趣很有研究價值。
一、調(diào)動學生情感因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注重發(fā)揮情感因素的作用,努力激活課堂,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學新課標第二冊第十六課《要下雨了》,我有意選擇一個要下雨的日子學習。課上,我叫所有孩子走出教室仰望天空,對他們說“孩子們,請你們仔細觀察天空,并把你們看到的記在心里,等會兒告訴大家,我要看看誰觀察得最細心。”哪怕是在室外,沒有胡鬧的聲音,個個仰起可愛的小臉。我心里也有幾分快樂。走進教室很快就安靜下來了!昂⒆觽儯瑒偛拍銈兌伎吹搅耸裁囱?”小手如雨后般春筍。劉妞說“老師,我剛才看到燕子都差點兒挨著我的頭了,我以前很少看到燕子飛這么低的。”“你有一大發(fā)現(xiàn),真不錯!蔽冶頁P道!袄蠋,我剛才還看到了生物園池子里的魚啦!還好像在吐泡泡呢?”陳楠說:“老師,我看到天黑沉沉的,是不是要下雨了?”我微笑著答道:“孩子,那是要下雨了。”他疑惑地坐下了。我趕緊抓住時機板書課題《要下雨了》。指導學生讀課題,然后說:“孩子們,請你們讀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寫了哪些和我們剛才看到的情景一樣?”此時,學生讀書的熱情高漲,都想在文中去找到自己看到的情景?吹綄W生認真讀書的樣子,讓我感到特別愉快。
二、因“趣”利導,激發(fā)學習熱情。
熱情與興趣都是學習積極性的心理成分。每個人都是只有對某件事產(chǎn)生了興趣就一定會表現(xiàn)出熱情,有了熱情就會完成得很出色。小學生都具有好動的天性、愛玩、有強烈的求知欲這些潛在的興趣傾向。在教學中,教師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因“趣”利導,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靈活的教學程序、探索性的教學活動,積極把學生潛在的興趣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性。我在教學新課標第二冊《松鼠和松果》一文時,我設(shè)計了這樣的教學程序:講故事----讀故事----演故事----談故事(談體會)!澳阆矚g文中的小松鼠嗎?為什么?請說說你的想法!边@樣,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有效地激發(fā)了孩子們的信息激情并主動參與其中,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閱讀興趣。
三、激發(fā)想象力,培養(yǎng)閱讀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開拓學生的想象空間,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識圈,多方推測、假想、尋求新設(shè)想的思維方式。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因此,學生就會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在了解了《烏鴉喝水》的課文內(nèi)容后,我這樣對孩子們說:“我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很聰明,你們一定還能幫烏鴉找到更多更好的辦法喝到水!”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熱烈的討論著。有的說:“可以找一根吸管像我們喝娃哈哈那樣,就能喝到水了。”有的說:“烏鴉可以把翅膀當作手使用,將瓶子抱起來喝!庇械腵說:“烏鴉可以把旁邊那些草摘一片下來,制作成一把小勺子的模樣使用!边有的說:“找塊大一點的石頭將瓶子砸爛,反正烏鴉又喝不了好多水呀,流出來趕緊喝點也就夠了!甭犞⒆觽兊南胂,我格外開心。
四、設(shè)計開篇談話,誘發(fā)閱讀興趣
語言對人的心理具有暗示作用,會使人激起無意識的心理活動。小學生的心理活動更具有極強的受暗示性,能夠無意識地接受老師的啟發(fā)、誘導。所以,在學習一篇課文之前,教師需設(shè)計優(yōu)美精彩而又具有啟發(fā)性的語言,誘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桂林山水》一課的教學,教師是這樣導入的:“我們的祖國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有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有白浪滔天的萬里大川,有一望無際的良田沃土,有星羅棋布的島嶼湖泊……在我們偉大祖國的南方,因山清水秀而聞名于世的地方,這就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今天我們學習的《桂林山水》這篇課文,將會把大家?guī)У今Y名天下的桂林,我們就一起去領(lǐng)略桂林山水那秀麗多姿的風景吧。”幾句意境開闊的導語,形象鮮明的把桂林山水推到學生面前,真恨不得馬上飛到桂林去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這樣,學生在感受、玩味美的語言的同時,必定直覺地感知教師的談話動機,激起情感共鳴,形成閱讀興趣。
五、挖掘教材,提供榜樣,激發(fā)閱讀興趣
榜樣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運用課文中的典型人物,為學生提供榜樣形象以達到人文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如學生了解了司馬光,《稱象》中的曹沖,王二小等人物后,這些主人翁的形象在孩子們的心理留下了深深地烙印,還能把這些榜樣精神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并融入學習和生活中。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本學期總第11—12課時本單元第1—3課時授課日
期:9。19—9。21授課人:田輝
課題:gkh課型:新授第一課時
一、設(shè)計理念
《gkh》拼音教學在設(shè)計上運用了多種教學原則,以學生為本,創(chuàng)設(shè)學習?生氣?,增強基礎(chǔ)?底氣?,培養(yǎng)語文?靈氣?。
1.童話中漫游,情境中體驗,心靈中融合。將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學內(nèi)容貫穿在童話故事之中,借助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興趣。
2.快樂中學習,活動中表演,歡笑中教育。讓教與學盡量在游戲中展開,在活動中感受學習的快樂與輕松,在歡笑中傳遞各自獨特的體驗。
一、教學目標
l。學會gkh三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2。讀準gkh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二、教學重點
gkh的發(fā)音、兩拼音的拼音方法。三、教學難點兩拼音的拼音方法。四、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字母卡、音節(jié)卡五、教學過程(一)復習
1。認讀聲母bpmfdtnl。
2。練習四聲,重點練習單韻母e。
3。練習bpmfdtnl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
(二)講授新課
1。教學聲母?g?。
、賳枺簣D上畫的是什么?
。▓D上畫的是一只鴿子叼著一支長長的柳枝。)
、趃是舌根音。發(fā)音部位和方法是:舌根高抬,頂住軟腭,憋住氣流,然后突然放開。
③g像什么?
。ㄏ聒澴拥鹬牧。像g。)q下加彎ggg。
、躦的筆順:cg兩筆寫成。寫在中格和下格。⑤學生在本子上書寫。
2。教學聲母?k?。
、賳枺簣D上畫的是什么?
。▓D上畫的是幾只小蝌蚪在吃水草。)
、趉,的發(fā)音基本和g的發(fā)音相似,舌根高抬頂住軟腭,憋住氣流,但在放松舌根的時候要送氣。
設(shè)計意圖:由于g、k的發(fā)音相似,學生不容易區(qū)別,所以在此,細致的講解他們發(fā)音時的不同,并加強練習和形象化講解,使得學生能夠區(qū)分開他們。
、蹆芍恍◎蝌接蔚剿葸,形狀像k。
④順口溜:蝌蚪吃草kkk。
筆順:k兩筆寫成,寫在上格和中格。注意?<?是一筆寫成。
、輰W生書寫。
3。教學聲母?h?
①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圖上畫的`是一個小弟弟坐在椅子上喝水。)
、谏喔咛,接近軟腭,留一道縫,讓氣流從當中擠出來,是摩擦的聲音。
、踙的形狀像小弟弟坐的椅子:一張椅子hhh。④筆順:h兩筆寫成,寫在上中格。
(三)學習gkh與單韻母相拼。
1。出示音節(jié),學生試讀。
2。教師范讀,生跟讀。
3。用各種方式練讀。
。ㄋ模、作業(yè)設(shè)計
1。反復練習gkh的發(fā)音及與單韻母相拼。
2。gkh各寫一行。
六、板書設(shè)計
ggagegu
kkakeku
hhahehu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2。認識五個生字,會讀兒歌。二、教學重點
gkh的發(fā)音、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及認字。三、教學難點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四、教學準備課文插圖、字母卡、音節(jié)卡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認讀聲母gkh,背順口溜。
2。聽寫gkh。
3。復習兩拼音:ga、ge、gu、ka、ke、ku、(練讀四聲。)ha、he、hu。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識字1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有收集詞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關(guān)于秋天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孩子們,過了炎熱的夏天,我們走進了涼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
二、讀中識字。
1學生自由試讀詞語。
2分組互助讀詞語,再開火車讀詞語。
3出示生字,學生自主認讀(讀準前后鼻音和平翹舌音的字“層、盡、染、淡、登、翠、爽、壯”。)
4開火車讀生字。
5 同桌卡片抽讀。
三、朗讀感悟。
1 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畫面。
2 分組試讀,互相幫助,力求讀正確。
3 多媒體演示秋天的畫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4 學生邊讀邊想象,聯(lián)系大自然實際,整體感悟詞語的意思。
5 多種形式讀。
。1)開火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美讀,要求讀得有感情。
(3)自由讀給喜歡的.小伙伴聽。
四、在讀中鞏固識字。
1選詞語,讀詞語。出示圖片,選出與圖上景色相對應的本課詞語,讀一讀。
2分小組讀“我會讀”中的詞語,鞏固認讀生字。
3 自編字謎,在編字謎、猜字謎的過程中自主識字。
五、在應用中鞏固識字。
1給生字找朋友(組詞語)。
2卡片游戲《找朋友》。
六、在寫中鞏固識字
1 認讀字音。
2 根據(jù)規(guī)律分析字形,記住字形。
如,“宜”與“實”,上邊都有一個寶蓋兒,區(qū)別在于“宜”的下邊是個“且”,“實”的下邊是個“頭”。
3 分組說說自己喜歡的記字方法。
4 說說難寫的字和容易寫錯的字。
5 師范寫,學生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導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寫正確,寫美觀。
6 學生練習。
七、實踐活動
“慶豐收”: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農(nóng)民收獲了糧食瓜果,我們收獲了詞語。分小組整 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詞語,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誰獲得了詞語大豐收。
關(guān)于秋天的詞語
一葉知秋春種秋收春蘭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風過耳秋風蕭瑟秋雨綿綿秋收立秋中秋節(jié)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與子》是小學語文人教版教五年級上冊第六組的第一篇課文,課文寫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fā)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奮不顧身夜以繼日地挖了38小時,救出了兒子和他的同學的事,課文內(nèi)容淺顯,但內(nèi)容深刻;語言平實,但令人震撼。全文中沒有出現(xiàn)一個愛,可就在這這扣人心弦的故事、樸實無華的文字中,我們能看到父與子之間濃濃的愛,體會到字里行間浸潤的父與子之間那難以割斷的情懷。本單元訓練主題——父母之愛。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在讀中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表現(xiàn)父母之愛的。
設(shè)計理念:讀中悟?qū)懀x寫結(jié)合。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混亂 昔日 廢墟 瓦礫 疾步 開辟 顫抖 絕望”等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3.領(lǐng)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學難點:
領(lǐng)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把相關(guān)的句子、圖片制作成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
1、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本單元的的一篇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板書課題。出示地震圖片,學生談感受。面臨大地震這樣的災難,人類如同螞蟻般渺小,生命在彈指間灰飛煙滅?删褪窃谶@樣的一場災難中,這對父子創(chuàng)造了如此神話般的奇跡。
2、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自學生字詞,思考:這是一場什么樣的地震?地震中父與子之間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
2、教師檢測學生生字的掌握情況。
三、再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讀課文,從哪里可以看出這對父子了不起,找到相關(guān)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讀懂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書的旁邊。
2、匯報交流:重點引導學生從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親和兒子的了不起,并帶著自己的感受練習朗讀。
父親了不起:
(1)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過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了什么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指導學生讀出堅定的語氣。)
。2)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這位父親“直直”的雙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3)“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有人再來阻擋他。”(作者為什么不說挖了很長時間,而是把時間一一羅列出來,從中你讀懂了什么?)
(4)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從這里你體會到了什么?)
四、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1、自由讀課文,畫出令自己感動的句子讀一讀,并做批注寫出自己的感受。
2、匯報交流讀書體會,隨機指導學生朗讀。
五、布置作業(yè),預留問題
1、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描寫了兒子了不起,這些句子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2、為什么文中反復三次出現(xiàn)“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回顧課文內(nèi)容。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父親苦苦挖了36個小時兒子生死未卜,今天讓我們跟隨作者去看看,這位了不起的父親救了一位什么樣的兒子。
2、再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描寫兒子了不起的句子,讀一讀寫寫自己的體會。
二、抓細節(jié)描寫品讀,體會情感。
(1)“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或者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2) “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ㄔ陂L達38個小時的漆黑的瓦礫堆下,沒有水沒有食物,只有恐懼和危險,七歲的阿曼達不光安慰同伴堅持生的希望,而且在得到父親的救援時,首先想到的是“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正是來自對父親承諾的信賴。”)
。3)父親的承諾是什么?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為什么多次出現(xiàn)呢?(三次,表現(xiàn)了父親的責任感和兒子對父親的承諾深信不疑,再次說明了父子情深。)
三、感悟?qū)懛ǎx寫結(jié)合
1. 課文沒有一處直接寫出父愛的偉大,卻讓我們體會的'很深刻,你又是從哪些地方知道的呢?(從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中體會父子情深、父愛的偉大,這正是作者的表達方法,希望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也能運用和掌握這種方法。)
2、今天我們從課文中體會到了偉大無私的父愛,可是生活中不是每個人都能經(jīng)歷這種驚心動魄的事。父母的愛啊就是早起為我們熱好的牛奶,就是上學路上一聲聲的叮嚀,就是風雨中加在我們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們都感受著父母那種無微不至、體貼入微的深深的愛,濃濃的情。請把這些生活中的小事選一件寫下來,送給你的父母吧!
四、課外延伸,升華情感
同學們,在經(jīng)歷了生與死的考驗之后,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團聚了,請大家看大屏幕,這是課文中的插圖,父子倆緊緊地抱在一起,幼小的兒子阿曼達笑得那么開心,這位可敬的父親卻哭了。巨大的喜悅占據(jù)了他的心,這個時候,笑和哭都表達著一種同樣的感情,都表達著這位父與子之間的濃濃的親情啊!同學們我想此時此刻,我們每個人都會由衷地對這對父與子發(fā)出祝福的?此時此刻,你會說些什么呢?想一想,同桌之間先互相說一說。
五、板書設(shè)計:
地震中的父與子
父親
了不起
兒子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拼音教案03-14
小學語文荷花教案07-11
小學語文窮人教案11-17
小學語文《柳樹》教案11-19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07-22
小學語文教案【經(jīng)典】07-28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7-27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7-30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7-30
小學語文《牧童》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