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中班教案必備7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知道三月八日是婦女節(jié),是媽媽的節(jié)目。了解媽媽的工作和媽媽的喜好,喜歡媽媽。通過表演節(jié)目和動手制作,表達對媽媽的`祝賀。
二、重點和難點
知道三八節(jié),并向媽媽表示祝賀。
三、材料準備
一些歌曲音帶,如〈我的好媽媽〉、〈小烏鴉愛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等。媽媽在家里辛苦做事以及在單位辛苦工作的錄象。在家觀察媽媽做的事,或和媽媽談談單位里做的事(教師可適當地交代任務:“看看你媽媽在家里做了什么事,”或者“媽媽在單位里做什么事”)。 老師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媽媽喜歡”的物品展覽會。(可用實物也可用圖片)。 準備好搭建舞臺的材料。如積木、桌布、花盆、彩色紙等等。 通知媽媽參加活動。
四、設計思路
本活動通過三八婦女節(jié),為媽媽開展慶祝活動,來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從而培養(yǎng)能力激發(fā)幼兒主動活動。中班幼兒很依賴媽媽,單很少體會媽媽的辛苦,也很少想到為媽媽做事,所以,活動設計,盡可能激發(fā)幼兒體會情感;中班幼兒單獨表現、表演的能力都較弱,所以,在設計時,盡可能引導幼兒共同來完成一件事。
五、活動流程
討論表演的節(jié)目——搭建大舞臺——慶;顒印投Y物(一)討論表演的節(jié)目討論表演節(jié)目的內容,確定節(jié)目單。
1、說說三月八日是什么節(jié)。
2、討論表演節(jié)目的內容。說明:告訴幼兒“我們?yōu)閶寢岄_一個慶祝會,說說慶祝會上,愿意為媽媽表演什么節(jié)目”。
3、制定節(jié)目單。說明:老師可引導幼兒合作為媽媽表演。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yǎng)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
2、引導幼兒能夠邊模仿動作邊誦讀古詩。通過學習會區(qū)分鴨子和鵝,感受鵝脖子的曲線美。
3、認讀重點字詞“鵝”“毛”“清”“白”。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磁帶,錄音機。
2、《啟蒙閱讀》第三冊幼兒用書。
3、相應的字詞卡“鵝”“毛”“清”“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已學過的字詞幫助幼兒復習以前學過的字詞“有時、月亮、刀、國旗、的、金、高、紅、阿姨、桃、石榴、李子、栗子、梨字寶寶打招呼。
二、基本部分
通過鵝媽媽帶著鵝寶寶去游泳的情景,激發(fā)幼兒興趣。
1、 寶寶們,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媽媽帶你們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2、 聽音樂做戲水的動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劃劃水)
3、 游累了,我們來休息一下,你們看哪里也有小白鵝,哪些長的是什么樣子的呀?(模仿小鵝的手型)
結合大范例,初步欣賞古詩《詠鵝》。
1、 哦原來呀,小鵝看見這么多的客人來了,正在高興地歡迎我們呢!你們看,有這么多的小鵝?(出示字卡“鵝”學一學鵝怎樣叫引導幼兒學鵝叫)
2、出示字卡“毛”誰知道鵝毛是什么顏色?(出示字卡“白”)引導幼兒學念這兩個字詞。
3、看看河里的水清不清呀?(出示字卡“清”)引導幼兒學念。
4、讀了這首古詩,你們有不明白的地方嗎?(鼓勵幼兒提問題,如提什么是“曲項”)
5、教師朗誦故事一遍。
教師提問:古詩的名字叫什么?(請幼兒完整的回答古詩的'名字叫《詠鵝》)
提問:你在古詩里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教師小結)
6、引導幼兒學念古詩。
7、發(fā)書
請幼兒完整指讀古詩。
三、結束部分。
1、和字寶寶說再見。
2、小結活動情況下課!
小百科:詠鵝詩的第一句連用三個“鵝’字,這種反復詠唱方法的使用,表達了詩人對鵝的熱愛,增強了感情上的效果。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觀察、講述扇子的基礎上用線描的方式畫出扇子的基本特征,發(fā)展幼兒細致的觀察力。
2、能大膽地轉化角度在扇子的基礎上成為進行創(chuàng)造想象,并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發(fā)展觀察、想象、表現、創(chuàng)造的能力,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實物折扇、ppt課件、作畫輕音樂、 作畫材料:勾線筆、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 回顧扇子的結構
1、師:上節(jié)課我們寫意了扇子了解到扇子的組成部分。
2、師:知道扇子是由大大的扇面、長長的扇柄組成。
二、寫意扇子
1、利用多媒體播放多種狀態(tài)的扇子 這把扇子它是怎么樣的?是全開的還是半開的?
2、繼續(xù)播放照片多種狀態(tài)的扇子,引導觀察
3、師小結:原來同一把扇子從不同的狀態(tài)去看,呈現出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
4、師示范講解:那林老師今天就取某一個狀態(tài)來畫……
5、幼兒寫意畫:現在我想請你們也來畫一畫扇子,請把你們認為最喜歡的扇子樣子畫下來,畫好以后不用裝飾馬上拿到前面來展示。
6、師:這是誰的扇子?這把扇子是怎樣的狀態(tài)?扇面在哪嗎?扇柄呢?
7、師拿出其中一張畫:你們覺得這個扇子像什么?(幼兒想象講述)然后師將畫翻轉方向想象。
8、師取出不一樣的一幅畫,用同樣方法引導幼兒想象講述可以變什么。
9、師:原來扇子從不同的.造型去觀察,再加添上幾筆可以變成那么多有趣的東西。
三、創(chuàng)造作畫
1、師示范點撥
2、師出示范畫的借形想象啟發(fā)幼兒想象
3、師:我的畫不僅能變還有一段故事呢!師講訴。
4、師:林老師還帶來幾張小朋友的扇子借形想象的畫。請你們找一找哪里是扇子變的?哪個部位?
5、師:現在請你們也來當小小魔術師,你也可以轉換各個方向來變,把你的扇子也變成有趣的東西吧。
四、評價、講述作品
1、幼兒自我評價,講述作品內容:你將扇子變成了什么?
2、同伴評價:你覺得哪個扇子最有趣?猜猜他把扇子變成了什么?
3、教師肯定評價。你們的想象力真的是豐富多彩。
教師小結:
這么普通的一把扇子都可以變出這么多有趣的東西。在我們的生活中、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的東西都可以拿來畫一畫、變一變呢!現在請還沒畫好的小朋友繼續(xù)完成你們的作品吧!
反思:
在本次活動回憶寫意結構環(huán)節(jié)的小結物體結構特點,要從美術的角度出發(fā)小結結構。在創(chuàng)造作畫前的啟發(fā)幼兒想象的時候,轉換角度的時候可以ppt出示,注意孩子們可以看的更加清楚直觀的想象。在提問中對于孩子回答的話語未提煉,導致幼兒作畫的時候還是比較局限。教師示范點撥轉一轉角度啟發(fā),教師要現場作畫并講述借形想象作畫后的的故事。在作畫的時候可準備粗細勾線筆,主體加粗,背景彩筆或是細筆,粗細結合讓作品更加有層次。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學習聽信號做動作,練習變速跑。
活動重難點:
1.讓幼兒練習變速跑。
2.學習聽信號做動作。
活動準備:歌曲《樹葉》
活動過程:
。ㄒ唬╅_始部分熱身運動--吹氣球
(二)基本部分
1.播放歌曲,請幼兒圍繞樹葉展開談話。
"這些樹葉是什么季節(jié)的?""它們是怎樣飄落下來的.?""你們想變成樹葉嗎?"
2.告訴幼兒游戲名稱,講解游戲規(guī)則。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樹葉飄飄》,你們是樹葉,我是秋風。當我說刮大風了,你們就要快速跑,樹葉快速飄落。當我說刮小風了,你們就要慢慢走,樹葉慢慢飄。然后我說數字幾,幾個小朋友抱在一起。"
3.請一部分幼兒來示范玩游戲。教師對他們的游戲進行評價。對幼兒下次游戲提出要求。
4.全體幼兒玩游戲《樹葉飄飄》,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三)結束部分
放松活動《棉花糖》,讓幼兒放松身體。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在情境表演中理解故事內容,并能與同伴大膽想象故事情節(jié)。
2、引導幼兒學說句式:大象,我的小花傘借給你,給你的×××擋擋雨。同時體驗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同伴的討論。
活動流程:
創(chuàng)設“雨中散步”的情境——討論“為什么大象不出來”——發(fā)散思維幫助大象想辦法——各種形式練說對話——延伸活動、自由表演。
活動準備:
實物小花傘若干把、動物手飾若干、輕音樂、故事磁帶、實物投影儀、故事圖片5張。
活動過程:
一、幼兒兩兩撐一把小花傘,創(chuàng)設“雨中散步”的情境。
1、師:春天到了,下起了小雨,讓我們撐著小花傘一起到雨中去散步吧。úシ泡p音樂)
2、打開實物投影儀。
師:看,森林里的小動物也撐著小花傘出來散步了,我們一起跟它們打個招呼吧。咦!我的好朋友大象怎么沒有出來?誰看見大象了?
二、觀察故事圖片(一):
1、師:哎呀,大象為什么不出來玩呢?
。ㄕ堄變捍竽懼v述理由)
2、師:這個小秘密藏在一個故事里面,大家一起來聽一聽。
。ü适碌拿帧八湍阋话褌恪辟N在電視機上)
3、提問:究竟是什么原因?(可以多請幾位幼兒回答)
三、幼兒與同伴相互交流、發(fā)散思維。
1、師:大家快幫大象想個辦法吧!
2、幼兒自由討論時,教師可以巡回指導、傾聽。
3、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
4、教師小結,出示“笑臉”的大象。
師:看,小朋友幫助了大象,現在它的.表情是怎樣的?你幫助了大象,心里也感到怎樣?
四、觀察故事圖片(二):
1、師:現在大象出來玩了嗎?它有沒有雨傘呢?
假如你是小動物,會對大象說些什么?會怎么做?
2、準備一把小花傘,幼兒輪流撐傘、輪流說,教師扮演大象。(邊表演邊播放輕音樂,讓幼兒感受一種“關愛”的美。)
3、師:那故事里的小動物會怎么說呢?我們繼續(xù)來聽。
五、利用動物紙偶,學說句式“大象,我的小花傘借給你,給你的×××擋擋雨”。
1、幼兒個別說、集體說。
2、討論:為什么小烏龜的雨傘給腳趾頭擋擋雨?而小熊的雨傘可以給大耳朵擋擋雨呢?
3、幼兒把椅子下的動物紙偶戴上,分成四組,圍成一個個小圈進行小組交流。引導幼兒想一想:自己扮演的動物,雨傘適合給大象的哪里擋擋雨?(提醒幼兒可以交換紙偶)
4、討論:為什么大象不愿意接受小動物的幫助呢?大象在雨中淋著雨,時間長了會怎么樣呢?
六、觀察故事圖片(三)、(四):
1、師:幸虧現在是春天,而且下得是小雨,大象還可以在大樹下避避雨。可你們看,大樹還在漏雨呀,該怎么辦呢?
2、幼兒自由討論、出主意。
七、觀察故事圖片(五):
1、師:那故事里會有誰來幫忙呢?結尾究竟是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靜靜地聽一聽。
2、幼兒簡述故事的結尾。
3、故事主題小結。
八、結束活動:
師:來,我們一起撐著小花傘,也到幼兒園的院子里去做一把大樹傘吧。úシ拧靶』▊恪钡目鞓芬魳,幼兒兩兩撐著小花傘走出活動室。)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學習用兩個特征標記記錄圖形和數量。
展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一說:圖上有什么?它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這些三角形有什么不一樣?(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啟發(fā)幼兒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標記并放在圖形兩邊的橫線上,再引導幼兒數一數,每種圖形的數量,請幼兒報數字,教師進行記錄。
2、按標記給圖形娃娃找家。
出示磁性圖片小房子,引導幼兒觀察房子說一說:圖上有什么?房子上有哪些標記?出示圖形娃娃,請幼兒說一說:這些圖形娃娃長得是什么樣子的?啟發(fā)幼兒根據房頂上的兩個標記,幫助圖形娃娃找家,可請個別幼兒上來選圖形放在相應的標記下面,要求幼兒邊送邊說:大的紅圖形娃娃我送你到大的紅標記家,藍的三角形娃娃我送你到藍的三角標記家,……
二、操作活動。
1、第一、二、三組:看標記記錄圖形數量。
指導幼兒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什么?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有多少?可以用哪些標記記錄?引導幼兒看圖按標記記錄圖形的數量。
2、第四、五、六組:
。1、)看特征標記選圖形。
觀察圖形標記,請你根據圖形的兩個特征,剪貼相應。
。2、)看圖說說:圖上有什么?請你依樣接畫紅旗和輪船。
三、活動評價。
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操作材料,其他幼兒對照自己的操作材料進行檢查和評價,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兩個特征標記記錄圖形,并正確地記錄圖形的數量。
2、繼續(xù)學習按兩個特征標記選擇相應的圖形。
3、能大聲地講述操作材料。
活動準備:教具:圖片2張學具:幼兒操作材料。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詩歌,會用富有感情的語調朗誦作品,感受詩歌的情趣。
2.鼓勵幼兒大膽表演,能用適當的表情和動作,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3.初步了解詩歌的句式特點,學習利用象征物仿編詩歌。
。ㄟx取這個作品作為文學活動的內容,可以滿足幼兒學習模仿解放軍的愿望和需要,有助于幼兒增長軍事知識,培養(yǎng)他們熱愛解放軍和勇敢大膽的精神。引導幼兒欣賞詩歌的手段很多,本活動要求幼兒通過朗誦、表演、仿編等達到理解和運用文學語言的目的。)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看過有關軍事武器裝備、兵種等方面的錄像帶,對相關的軍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
2.象征物圖片,如蜻蜓――直升機,大象――消防隊,蝙蝠――降落傘等。
。ū净顒有枰變菏孪攘私饨夥跑姷拇蛘逃柧毣顒雍透鞣N武器的特征和功能等,這樣既有利于幼兒理解和表現該文學作品,也可以開闊幼兒眼界。在幼兒仿編詩歌時,出現一些相對關系的象征物,有利于擴展幼兒想象,為仿編鋪設一定的臺階。)
活動過程
1.學習詩歌。
(1)教師用富有韻律和激情的語調朗誦一遍詩歌,激發(fā)幼兒學習的愿望。
(2)可運用幻燈片在幼兒產生視覺形象后再朗誦一遍詩歌,以加深幼兒對詩歌的印象?梢宰層變褐v講詩歌里說了些什么,要求用詩歌里的語言回答。
。3)組織討論?梢韵蛴變禾釂枺簽槭裁丛姼枥锇研▲B當作飛機?把小龜當作坦克?把小魚當作軍艦?
。ǖ谝粋層次,使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去感受作品。該活動中教師調動了視覺、聽覺手段,幫助幼兒去聆聽去觀察比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第一遍朗誦詩歌的效果至關重要。幼兒學習積極性一旦被激發(fā)起來,學習即是愉快的游戲。再次朗誦詩歌時,可邊朗誦邊演示幻燈教具,還可以讓幼兒跟讀、做動作。教師應鼓勵幼兒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在幼兒對詩歌有了初步的感受后,再組織幼兒討論小鳥――飛機、小龜――坦克、小魚――軍艦的象征關系。)
2.理解和體驗詩歌的內容。
。1)請幼兒仔細聽教師朗誦一遍詩歌,體會和討論一下這首詩歌有什么特點。教師幫助幼兒歸納出這首詩歌的特點是:有節(jié)奏,押韻,句子在各段落中可以重復,等等。
。2)請幼兒選擇扮演的角色,一部分做“司令”,其余分別做鳥媽媽、烏龜媽媽和魚媽媽。教師與扮演“司令”的幼兒一起說:鳥媽媽問我”,鳥媽媽扮演者接下去說:“小鳥哪兒去了?然后扮演司令的幼兒又接著說:“我說?小鳥做了我的飛機……”
在詩歌表演中,教師需注意指導幼兒作出相應的表演動作。例如:鳥媽媽飛過去詢問,“司令”邊做飛行動作邊回答。
。ㄟ@一層次的詩歌表演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通過角色的扮演,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包括對詩歌語言的理解、對畫面的理解、對思想感情的感知和對特殊表現方式的感知;二是可將自己某些經驗在游戲中表現,實現作品經驗和自己的直接經驗的雙向遷移。如幼兒對小鳥、小龜、小魚的模仿動作,三位媽媽詢問的語氣語調等。)
3.遷移作品的經驗。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他們熟悉的小動物象征軍隊。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讓幼兒討論:
除了小鳥能當飛機、小龜能當坦克、小魚能當軍艦外,還有哪些小動物可以當飛機、坦克、軍艦呢?如果你是三軍總司令,你愿意什么當你的.部隊、武器呢?
(這一層次很重要,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使幼兒積極調動已有的有關小動物和軍事的知識經驗,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幼兒在小動物和兵種、武器、軍事工具之間建立某種聯系,找到兩者之間的某一共同的動作或形象特征,為下一層次的仿編埋下伏筆。)
4.仿編詩歌。
。1)出示圖片,進行象征物揭示及仿編詩歌的示范。教師可將幼兒在討論象征手法時提出的許多軍事象征物,用圖片表示出來,如蜻蜓――直升機,大象――消防車,蝙蝠――降落傘。然后教師選擇其一編出詩歌:“蜻蜓媽媽問我,小蜻蜓哪兒去了?我說:小蜻蜓做了我的直升機。”
。2)讓幼兒利用圖片上的象征物試編詩歌。如幼兒可編:“象媽媽問我,小象哪兒去了?我說:小象做了我的消防車。”
。3)繼續(xù)鼓勵幼兒將自己想象的軍事象征物按照詩歌的結構仿編出來。幼兒可以離開教師圖片的示范,編出公雞――號手,小狗――軍犬,長頸鹿――云梯。啄木鳥――偵察員,等等。
。4)總結。將全班仿編的詩歌串連起來,最后用原詩的結尾段結束。
(仿編活動是在前三個層次活動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的過程。組織幼兒朗誦和表演活動,是為了引起幼兒對詩歌的回憶,調動幼兒參與仿編活動的積極性。出示圖片是減輕幼兒想象壓力,起示范作用。)離開教師的圖片仿編是仿編的較高層次的要求,可以訓練幼兒獨立思考和清晰完整地表達能力。教師應作適度的把握,不要求所有幼兒都達到這個目標。
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所有的幼兒都獲得了表現的機會,即使有些幼兒朗誦的仍然是原詩歌中的某個段落,作為集體中的一員,長長詩歌中的一小段,幼兒都能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和快樂。)活動建議在軍事游戲活動中提供機會,幫助幼兒鞏固對解放軍三軍兵種的名稱和常用武器裝備的認識。
。ㄔ摶顒涌梢越Y合日常活動進行,多積累有關三軍軍事武暑和兵種的相關經驗。軍事游戲可以滿足幼兒模仿解放軍的欲望爭要求,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附作品:我是陸海空三軍總司令鳥媽媽問我,小鳥哪兒去了?
我說:
小鳥做了我的飛機。
龜媽媽問我,小龜哪兒去了?
我說:
小龜做了我的坦克。
魚媽媽問我,小魚哪兒去了?
我說:
小魚做了我的軍艦。
三位媽媽一齊問我:
你是誰?
我說:
我是陸?杖娍偹玖。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