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合集6篇]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shè)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形近偏旁的比較識字。課文將兩組容易混淆偏旁的生詞集中在一起讓學生認讀。第一組詞語介紹了—些樹的名稱和木制品;第二組詞語介紹了一些與莊稼有關(guān)的事物;第三組詞語介紹了三種竹制品;第四組詞語介紹了一些植物。連起來讀,押韻上口,便于記誦。學生在學習漢字的同時也增長了知識。
【教學要求】
德育目標: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智育目標:1.學會奉課12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新詞。
2.比較“木禾”、“竹艸”兩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圖讀熟與此相關(guān)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能按字的結(jié)構(gòu)把字寫端正、勻稱。
2。區(qū)別形近偏旁。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片。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前面兩課和這一課都是看圖讀韻文識字,而本課還通過形近偏旁的比較來識字。板書課題:識字3(齊讀)
二、初步看圖,讀韻文
1.觀察書上的圖,看一看圖上畫了哪些事物。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jié),讀準字音。
三、出示表(一),復習“木字旁”、“禾字旁”
1.觀察實物圖畫與古文字,了解偏旁本義。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樹)
師:同學們說得對!澳尽钡墓盼淖窒褚豢脴,有樹冠、樹干和樹根。
。2)復習“木字旁”。
教師范讀帶木字旁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株禾苗)
師:同學們說的對!昂獭钡墓盼淖窒褚恢旰堂,有穗、葉、莖與根。
(4)復習“禾字旁”。
教師范讀帶禾字旁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四、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出示掛圖,學習生字詞。
1.這些是什么樹?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相機出示詞卡:松柏、楊柳]
2.你們知道松樹、柏樹和別的樹有什么不一樣嗎?(松樹、柏樹的葉子常年都是綠色的)
3.出示詞卡:桌椅
4.春天到了農(nóng)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相機出示詞卡:秧苗]
5.秋天到了,秧苗長大成熟結(jié)出果實,遠遠望去,金燦燦的一片,好喜人的景象。∧墙馉N燦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相機出示詞卡:稻谷]
6.“秧苗”、“稻谷”這些地里長的農(nóng)作物叫什么呢?[相機出示詞卡:莊稼]
五、教師小結(jié)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詞語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為這些詞語大都與樹木有關(guān))第二組詞語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與莊稼有關(guān))你們覺得漢字有趣嗎?中國的漢字有悠久的歷史,你們要認真學習!
六、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七、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齊讀。
2.用“柳”、“椅”、“秧”擴詞。
八、指導書寫
1.學生看筆順圖,記憶“柳、秧”的筆順。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教師范寫本課6個生字。讓學生注意在田字格書寫時都應該左窄右寬。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新詞卡片。
2.聽寫生字。
3.檢查聽寫情況。
二、繼續(xù)看圖學習生字詞
1.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畫了哪些事物。
2.自由讀韻文,要求:讀準字音。
三、出示表(二),復習“竹字頭”、“草字頭”
1.觀察實物圖畫與古文字,了解偏旁本義。
(1)“”的古文字像什么?(像竹葉)
。2)復習“竹字頭”。
師范讀帶竹字頭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3)“”的古文字像什么?(像兩棵小草)
。4)復習“草字頭”。
師范讀帶草字頭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四、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出示掛圖,學習生字詞。
1.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相機出示詞卡:竹籃、籮筐、筷子]
2.中國的老年人最喜歡喝什么?仆目機出示詞卡:茶葉]
3.有一種水果外面有許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這種水果的名稱是什么嗎?[相機出示詞卡:菠蘿]
4.有一種春天開的花,葉子是淡綠色的,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這是什么花嗎?[相機出示詞卡:蘭花]
五、教師小結(jié)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偏旁的名稱是什么?(竹字頭)為什么都是竹字頭?(因為這些制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與竹子有關(guān))第二組偏旁的名稱是什么?(草字頭)為什么都是草字頭?(大都與一些植物有關(guān))
六、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七、指導書寫
1.指名說“籃、筐”的筆順。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教師范寫生字。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聽寫詞語,檢測效果。
二、指導讀韻文
1.按要求歸類讀。
。1)哪些詞語介紹了一些樹的名稱和木制品?(讀第一組詞語)
。2)哪些詞語介紹了一些與莊稼有關(guān)的事物?(讀第二組詞語)
。3)哪些詞語介紹了三種竹制品?(讀第三組詞語)
。4)哪些詞語介紹了一些植物?(讀第四組詞語)
2.多種形式練讀。
指名讀、齊讀、同桌互讀。
三、辨析兩組形近偏旁
1.做找朋友游戲。
2.教歌訣:“禾字旁表示莊稼,木字旁表示樹木。爸爸下田去插秧苗,爺爺上山去栽松樹。”“草字頭表示花草,竹字頭與竹子有關(guān)。窗臺上放著兩盆花草,墻壁上掛著一只竹籃!
四、課內(nèi)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考卷做系統(tǒng)分析,幫助學生對試卷結(jié)構(gòu)、得分情況有深度了解。 2、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分析錯題錯因,訂正并理解考題。
3、方法與過程:結(jié)合高考考綱要求,指導各題型分析方法和步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語言文字運用積累、古詩文鑒賞、文學類文本分析。 難點:文言文閱讀。
三、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ㄒ唬┱n前演講:對于本次期中考試的總結(jié)及展望
S點評 T總結(jié):
語文學習沒有常勝將軍,一馬當先不必沾沾自喜,馬失前蹄也不必妄自菲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本次期中考卷。
。ǘ┓治鲈嚲
T:Ppt展示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
S/T:從數(shù)據(jù)中分析出什么?
T:160分值中,得分率低于60%的題目基本集中在語言文字運用、古詩文閱讀、詩歌鑒
賞及文學類文本中,得分率最高的是名句默寫題。從這份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中,我們清晰看出我們同學們并不缺乏學習的毅力,而是缺乏豐厚的文學積淀和理解鑒賞詩文的能力。所謂厚積薄發(fā),我們來從語言文字運用題入手分析。
。ㄈ┱Z言文字運用
S:自主訂正1-5小題,揣度做題方法 T:請同學來分析,重點分析1、5兩題 1、字音
劍戟: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壓軸(ppt):《辭!贰皦狠S是戲曲術(shù)語。指一臺折子戲演出中的倒數(shù)第二個劇目。由于最末一個劇目稱大軸而得名。” 召喚:廣播操《時代的召喚》
2、成語
T:高考考綱對成語題的要求是表達運用E級,即理解成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并能正確使用。
S:“應運而生”順應時代的需要而出現(xiàn)的。“犯罪行為”不是“順應時代出現(xiàn)的”,故用在此處不合適。
T:注意避免張冠李戴,望文生義。成語題可以從哪幾方面來分析呢? S:情感色彩、使用對象(豆蔻年華)
3、4、文言詞匯
T:這兩題重點考查了課內(nèi)重點文言實詞和虛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這里大家掌握的不錯,我們簡單看一下。
S:術(shù)業(yè)有專攻:研究學習;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把??制成 ..
T:同學們還記得沈復在《童趣》中寫道:“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嗎?
“以??為”是一個固定句式,把??作為。
5、特殊句式
T:分析考綱:本題考查的是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如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結(jié)合文意理解和文句翻譯進行考查。這一題大部分同學都錯選了A項,A項和B項的區(qū)別主要在第幾句的劃分上呢?
S:(5),請一生分析(3)、(5)、(9)項
T:(5)不僅是省略句、狀語后置句,還是被動句。 S:翻譯第(5)句:李蟠不被當時的時俗所拘束。 T:技巧:直接判斷法、排除法、最佳選項法等
6、仿寫句子
T:分析考綱選用、仿用、變換句式都主要考查按照具體要求進行語言表達的能力。 (例句)故鄉(xiāng)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ppt展示考生答案)
S:請學生分析其中錯誤:句式不一致
T:展示學生正確答案,請學生分析注意要點。
S分析 T小結(jié)
注意要點:“三一致”原則——句式、修辭、情感
。ㄋ模┪难晕拈喿x
T:從試卷分析上看,很多同學對文言文閱讀是談虎色變,高考考綱對大家的要求是能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而“人物傳記”這一體材在高考中始終占主要地位。本次考試題目節(jié)選自《宋史郭浩傳》,為20xx年全國高考大綱卷。本文的主人公是誰?
S:郭浩
T:郭浩是什么人?S:宋朝將領(lǐng)
T:(ppt展示)人物傳記的特點:(小詩記憶)
身份為人在前面,典型事件跟后邊。經(jīng)歷官位會多變,品格教化文中見。
7、實詞含義(理解B)
T:本題重點考查的.是重點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大家在閱讀文章時就應當在文中圈出這些字詞。請同學分析這一題。
S:逐一解讀。分析方法。 已:學不可以已
8、篩選信息(分析綜合C)
T:考查重點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體內(nèi)容,判斷信息所屬的性質(zhì),根據(jù)要求提取相關(guān)信息。對于這一題大家需要抓住題干中的哪個關(guān)鍵詞?
S齊:“金人”
T:請一位同學分析這一題,總結(jié)方法。 9、信息概括(分析綜合C)
T:文言文信息概括題重點考查對文章的層次、段落或整體的把握能力。請同學分析,總結(jié)方法。
S分析
T:分析這一題時,大家是否從中得到了很多有效信息呢?我教給大家一個做人物傳記題的小技巧,拿到題目可以先讀一下信息概括題,可能其中會包含錯誤信息,但是卻能夠初知大意和部分翻譯,有效降低閱讀難度。同時做信息概括題時,一定要注意細節(jié)分析,比方時間點上的變動等。古語云:小心使得萬年船,放在此處也十分契合。
10、翻譯句子(理解B)
T:(分析考綱,ppt)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古文翻譯要求以直譯為主,并保持語意通暢。要注意原文用詞造句和表達方式的特點。
(1)臣在任已聞警,慮夏人必乘間盜邊,愿選將設(shè)備。(3分) (2)浩招輯流亡,開營田,以其規(guī)置頒示諸路。(3分)
。3)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齊)
S:找關(guān)鍵詞分析,總結(jié)方法和注意點。 T:抓住重點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 補充:人物傳記答題技巧:
技巧解讀一:關(guān)鍵先看概括題。初知大意,部分翻譯,降低難度。技巧解讀二:回頭讀文一兩遍。人、時、地、事理清楚。
技巧解讀三:詞句找出要劃線。聯(lián)系語境進行理解。技巧解讀四:實詞語境很重要。
技巧解讀五:翻譯看準重點詞,句意通暢高分見。
。ㄎ澹┰姼梃b賞
T:相較于文言散文的寫作,古代文人墨客詩詞歌賦的創(chuàng)作也可謂蔚為大觀。而對于我們中學生而言,除了領(lǐng)略詩詞的美感外,更重要的是掌握鑒賞這些作品形象和技巧的能力,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和歷史局限。這一題得分率只有40.7%,總體偏低。在高考大綱中,對此項的考查集中在唐詩宋詞方面。一起來分析宋代詩人謝枋得的這首《慶全庵桃花》。
T/S:五步(引導學生一起說出):詩題、作者、主體、注釋、問題 S齊讀
T:介紹詩題、作者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何深意?
T:有幾問?回答幾點?S:2
S:請同學分析首句!短一ㄔ从洝 (2)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T:什么題型? S:煉字
T:幾步?S:解釋含義、聯(lián)系文本、點明手法、分析情感 S/T:請同學回答總結(jié)。
T:詩歌最后一定會落實到情感上。
。3)請簡要分析“桃花”在全詩中的作用。
T:桃花是全詩的意象,有什么作用呢?我們可以從內(nèi)容結(jié)構(gòu)上來分析,也可以從手法上來解讀。(常見意象:月、柳、紅豆等)
S分析 T點撥
。┚毦毶硎郑═:ppt) 1、翻譯句子
。1)浩手斬二騎,以首還。
。2)敵據(jù)塞水源,以渴我?guī)煟坡示T數(shù)百奪之。 2、意象分析
例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唐人盧照鄰《長安古意》) 找出詩句中的意象并分析。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麻、癥”等10個生字。會寫“愿、姿”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掌聲、文靜、愿意”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了解英子產(chǎn)生變化的原因。
。4)體會再次掌聲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
在讀中理解內(nèi)容。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會尊重別人、關(guān)愛別人。特別是給身處困境的人鼓勵與幫助。
二、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了解英子產(chǎn)生變化的原因。
三、教學難點:
體會再次掌聲的含義,使學生受到愛人如己的教育。
四、課前準備
搜集一些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guān)愛的名言或諺語。
五、教學時間: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我們每個人都聽過掌聲,有些掌聲是你給別人的,有些掌聲是別人給你的。掌聲響起來,你的心情怎樣?(讓學生自由說說)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出示課題:“掌聲”,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賹W生一讀課文(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順暢。
②學生二讀課文(和同座合作讀),可以每人讀一節(jié),互相指正讀錯的地方。
、蹖W生三讀課文(指名讀或開火車讀),每人一個自然段,讀后請學生進行評價。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
、軐W生四讀課文(默讀),想一想:課文圍繞掌聲講了一件什么事?引導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精讀課文,體會人物的變化
、倨溜@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內(nèi)容,讓學生自由讀,讀后說說英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谄溜@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內(nèi)容:指讀,讀后讓學生說說這時的英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聯(lián)系第一自然段,理解“憂郁”的意思。)
③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和第四兩個自然段。
、苷n文讀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呢?
引導學生提出:英子為什么會有這么大變化呢?這個問題提出來之后,可作為下一階段學生自主閱讀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疑邊悟的能力。
四、指導認字和寫字
①屏顯本課的生字。
、谧寣W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識記要求認識的字。
、垡龑в^察要求寫的字。重點探討“姿、勢、吞、烈、普”這5個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的寫法。教師板書給學生看。
、軐W生練習寫13個字。及時展示學生寫的字,進行評價、指點。
五、拓展活動
學生繼續(xù)搜集有關(guān)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guān)愛的名言或諺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明確閱讀目標
上節(jié)課同學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ㄓ⒆訛槭裁磿羞@么大變化的呢?)
二、精讀課文,自己釋疑
、賹W生自讀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帶著以上的問題自讀自悟。
要求學生在文中勾勾畫畫,可以適當?shù)貙懸稽c讀書感受。
、诮M織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
教師提出討論的`要求:
人工明確:組長負責,確定代表小組發(fā)言的人。
人人參與:要求每一個人在小組內(nèi)都發(fā)言。
、坌〗M匯報討論結(jié)果。
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發(fā)言,其余成員可以補充。
學生發(fā)言的要領(lǐng)主要是認識掌聲對英子的幫助,談從兩次掌聲中體會到了什么。
、苤笇W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學生自己先練讀。
B、然后展示朗讀水平,可以進行賽讀,挑戰(zhàn)讀。
學生讀后,組織學生進行評議,哪個地方讀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
三、拓展延伸,加深認識
、倨溜@英子信的內(nèi)容:“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次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們并沒有歧視我。大家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
A、學生齊讀這段話。
B、聯(lián)系全文談?wù)剬@段話的理解。
②生活中,你得到過掌聲嗎?當時有什么感受呢?你給過別人掌聲嗎?當時又是怎么想的呢?
、蹖W了,又談了那么多,還想對自己或別人說些什么呢?
四、抄寫詞語
先讀、記,再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五、交流搜集的名言,背誦積累
①你搜集到了哪些有關(guān)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guān)愛的名言或諺語呢?
、诮M織學生交流。
③讓學生讀讀背背這些名言和諺語。
六、實踐活動
假如你的一個好朋友考試考得不好,他很難過,請你寫一兩句鼓勵他的話。
板書設(shè)計:
29、掌聲
原先的英子:文靜、默默、早早、最后、不愿意
熱烈的掌聲(愛)受到鼓勵,鼓起勇氣
改變后的英子:不再憂郁,說笑。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diào)動與激發(fā)具有多元智能學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其智慧潛能,使有著個體差異的學生都能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并在教師富有情趣的教學藝術(shù)誘導下,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學習,在趣味中獲知,在求知中得趣,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fā)展。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中的長句子,能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并了解附加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學會本課
教學難點采用多媒體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吸引學生的興趣。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拉他們走上學習的主體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娛、自悟中完成學習任務(wù)。
教具準備ppt錄音、錄象、
教學過程
一、畫面激趣談話導入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個季節(jié)?(春、夏、秋、冬)
2、(畫面)這里的風景到底是哪個季節(jié)呢?
(學生根據(jù)畫面上的紅色楓葉、金黃的稻田、往南飛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 畫面上出示課題:秋天
[利用多媒體生動逼真的有聲畫面,激起學生的興趣,輕松的談話讓他們無拘無束地進入課堂,并且自己揭開了題目。]
二、讀課文初步感知
1、(畫面配樂朗誦)學生聽讀課文,要求看清哪三種動物在說話,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說的?記住它說了什么?
2、學生各抒己見(畫面出示學生說到的某個句子)
導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書,用自己最拿手的辦法認字。(可采用查字典、請教別人、借助拼音識字、上下文猜字等方法)
2、做“幫字媽媽找寶寶”的識字游戲。 躲在每個課桌紙袋子里的是調(diào)皮的字寶寶,字媽媽正在焦急地找尋他們,隨著字媽媽呼喚寶寶的名字,請熱心的小朋友能夠又準又快地幫忙找到字寶寶。如:字媽媽問:“飄落的飄在哪里?”,學生邊舉起找到的卡片邊說:“飄落的飄在這里”。此游戲可分以下步驟完成:
。1)學生先自己認識一下字寶寶。
。2)教師扮演字媽媽,同位兩人合作找字寶寶。
。3)請一位同學扮演字媽媽,其余同學找字寶寶。
。4)同位兩人一人扮演字媽媽,一人找字寶寶。
三、自讀感受角色體驗
1、初讀課文,(可以選擇最喜歡的句子)要求讀準,讀通,模仿剛剛聽的錄音朗讀。
2、(讓小老師上臺)點好畫面,讀自己選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畫面也相應點出)領(lǐng)讀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讀要求。
[充分給予學生時間,自讀感受,注意字音,嘗試讀好。并且安排他們體驗"老師"這個他們感興趣的角色,學習興趣濃了,學習積極性高了。]
四、比較異同感悟語言
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歡這一句的小朋友讀,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
。ó嬅嫔显诘谝蛔匀欢蔚倪吷希鍪"小鳥說,秋天是藍色的,因為天空是瓦藍的。")學生比較異同,你認為哪一句好,為什么?
2、后兩句與上面教法相似。
3、指導讀好第四自然段。說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圖畫"
4、你認為秋天是怎樣的?為什么?小組交流。用"我認為秋天……我喜歡秋天"說話。你也可以注意觀察周圍之后再與老師、同學交流。
[學生在比較中體會到疊詞、形容詞的美妙,在比較后自然而然理解了最后一句感嘆句的意思。后面的延伸問題,讓學生觀察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五、創(chuàng)設(shè)情景表演鞏固
1、(畫面、配樂、頭飾)分角色朗讀,給時間準備。
2、上臺表演,鞏固課文內(nèi)容。
[機械的背誦學生沒有絲毫興趣,創(chuàng)設(shè)有美麗的畫面、動聽的音樂、有趣的頭飾的情景,學生興趣盎然,在表演中悄悄地完成了鞏固課文的任務(wù)。]
板書: 秋天
秋天到了 小草、樹葉 黃
涼風 落葉
田野里 果園里 其他地方
稻子 黃 蘋果 大棗 紅 打谷場
棉花 白 石榴 咧嘴 公路上
高梁 紅 葡萄 水靈 田間、房前
個人修改
你對季節(jié)了解嗎?我們來做猜季節(jié)的游戲。
教后反思:
教案
學科3《古詩兩首》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首詩的意思。
3.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詩的意境。
教具準備ppt錄音、錄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1.談話引出課題。
我們祖國風光秀美,山川壯麗,古代流傳下來大量贊頌祖國山川的優(yōu)美詩篇。第3課介紹了兩首古詩。
板書:3古詩兩首
今天老師先帶你們到遼闊的大草原去看看。
2.播放敕勒川草原風光錄像,引出詩題。
你覺得大草原怎么樣?
這美麗遼闊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在(請查)年前流行著一首贊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板書:敕勒歌
齊讀課題。
這首詩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今天我們來學習它。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請你們自己讀讀這首詩,遇到不認識的字把它畫下來,再看拼音多讀幾遍,把它記住。
2.同桌互讀詩句,糾正字音,再把課文讀通順。
3.開火車認讀生字。
4.指名讀課文。
提醒“見”的讀音。
三、熟讀課文,理解詞語。
1.自學詩文。
要求:(1)把詩句讀流利。想想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2)你讀懂了哪些詞句,還有哪些詞句不明白,把它畫下來。
2.小組交流。
3.指名讀。說說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ㄋ{藍的天空,遼闊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壯的`牛羊。)
4.學生對讀懂的詞語和不明白的詞語進行交流,針對學生不明白的詞語教師解疑。
川:指平原。
敕勒川:敕勒是古代的民族,敕勒川指敕勒族居住的平原。
陰山:指陰山山脈,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中部偏西一帶,東西走向。(可用簡圖)
穹廬:游牧民族所住的用氈子做的圓頂帳篷,F(xiàn)俗稱蒙古包。
四野:周圍,四面八方。
蒼蒼:深藍色。
茫茫:遼闊無邊的樣子。
見:露出,呈現(xiàn)。
四、細讀詩文,體會詩意。
1.學習第一句。
。1)指名讀第一句,說詩意。教師隨機點撥。
美麗富饒的敕勒大草原,就在陰山腳下鋪展。
天空像一頂巨大的圓頂帳篷籠罩著大草原的四面八方。
。2)展開想象,體會詩意,感情朗讀背誦第一句。
、僦该x,師生評讀。請你們想象第一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讀這一句,比比誰讀得好。
、陂]眼想象詩中的情景,齊讀、背誦第一句。
2.學習第二句。
。1)指名讀第二句,說詩意。教師隨機點撥。
藍藍的天空下是遼闊的大草原,一陣陣微風吹過,使草兒低伏,
現(xiàn)露出一群群肥壯的牛羊。
(2)展開想像,體會詩意,感情朗讀背誦第二句。
、僦该x,師生評讀。請你們想象第二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讀這一句,比比誰讀得好。
②閉眼想象詩中的情景,齊讀、背誦第二句。
3.讀全詩,說詩意。
(1)自由讀,把詩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2)同桌互相說說詩的意思。
。3)指名說詩意。
五、賞讀討論,背誦詩文。
1.學了這首古詩,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句,為什么?
讓學生有感情地讀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然后說說為什么喜歡。
、傩〗M討論。
、诩w匯報,教師隨機點撥。如: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這句把天比作巨大的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讓我們看到了天地相連的景象,想起了牧民的蒙古包和他們的生活。
“天蒼蒼,野茫茫!
讀了這句,讓我們看到了蔚藍色的天空下那遼闊的綠色大草原。
“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一句把草原寫活了。讓我們看到茂盛的牧草和時隱時現(xiàn)的肥壯的牛羊。
2.背誦詩文。
這首詩就像一幅鮮活的畫面,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讓我們再想象一下詩中壯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誦一遍。
六、憶生字,指導書寫。
1.讀要求會寫的字:首、川、陰、似。
2.按結(jié)構(gòu)記憶字形。
獨體字:首、川。
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陰、似。
3.指導書寫:
讓學生觀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和寫。
重點指導:首、似
七、總結(jié):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引出詩題。
1.背誦《敕勒歌》。
膾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敕勒歌》描繪了雄奇壯麗的草原風光。今天老師再帶你們到風光秀麗的廬山看看。
2. 廬山風光錄像,引出詩題。
學生觀看后,談?wù)剬]山的印象。
廬山秀麗的風光,吸引了古今中外許多文人來觀賞,并留下了很多有名的詩篇。今天我們來學習贊美廬山瀑布的古詩《望廬山瀑布》。
板書:望廬山瀑布
3.介紹詩人。
誰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
師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guān)李白的資料。
4.讀題,解題。
齊讀課題,“望”是什么意思?
再讀讀課題,想想為什么用“望”不用“看”?
二、初讀詩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詩句,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小組合作讀詩句,互相糾正字音,把詩句讀正確。
3.開火車認讀生字。
4.指導名讀全詩。
三、再讀詩文,理解詞語。
1.自學詩文,邊讀邊想讀懂了哪些詞,還有哪些詞不明白。
2.小組交流,互相解答。
3.全班交流,教師解答學生未解決的詞語。
香爐:指香爐峰,廬山西北部的高峰。
生紫煙:“生”生出。“紫煙”指山頂?shù)撵F氣在陽光照射下呈現(xiàn)的顏色。
九天:傳說中天有九層,九天是最高層。形容天極高。
4.在理解詞語的基礎(chǔ)上試著說說每句大意。
四、賞讀詩文,理解詩意。
1.賞讀第一句。
。1)有語氣地朗讀第一句。指句讀,齊讀。
(2)觀看,理解“生紫煙”中生的意境。(彌漫)
。3)為什么說是“掛”前川?
因為瀑布是從上面直瀉下來,就像掛在山前。
2.賞讀第二句。
。1)有語氣地朗讀第二句。指名讀,齊讀。
。2)觀看,體會“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張寫法及“疑似銀河落九天”的氣勢。
3.指導朗讀,體會詩情。
在學生理解詩意的基礎(chǔ)上,教師指導學生按節(jié)拍有感情地朗讀詩文,在讀中體會作者在詩中所表達的感情。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五、想象意境,背誦詩文。
1.讓學生看著掛圖,想象詩句中描繪的景色背誦詩文。
2.同桌互相背誦。
3.集體背誦。
4.指名背誦。
評選能正確、流利、有感情背誦詩文的小能手。
六、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要求會寫的字:尺、掛、流、煙,
2.記憶生字。
按結(jié)構(gòu)記字。
獨體字:尺
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掛、流、煙。
3.指導書寫。
讓學生觀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和寫。
重點指導書寫“流“。
七、總結(jié)談話,課后拓展。
1.這節(jié)課,我們和詩人一起領(lǐng)略了廬山瀑布的磅礴氣勢,體會到詩人對大自然無限熱愛的感情。
2.請同學們課后收集你喜歡的古詩。在古詩朗誦會上讀給大家聽。
板書: 古詩兩首
天 廣闊、美麗
勒樂歌 野 牛羊
望廬山瀑布 飛 三千尺
壯觀 夸張
疑 落九天個人修改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流連忘返”造句。
3、繼續(xù)學習總分段式,學習第2、3自然段的寫法。
4、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課文優(yōu)美的文字,體會2、3自然段是怎樣用語言文字寫出廬山云霧的美的。
教學準備:
投影、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生字詞語,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初步感知廬山云霧的奇麗。
一、談話導入,讀題解題。
1、上星期我們跟隨老師不但領(lǐng)略了長城運河的風采,也感受了南沙群島的美麗與富饒。老師要帶領(lǐng)我們班的小朋友一起去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去游玩,大家開心嗎?(板:廬山)
2、廬山,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北瀕波濤滾滾的長江,南臨煙波浩淼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素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有著避暑山莊的美稱。說起廬山,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詩《望廬山瀑布》,會的人跟老師一起背,好嗎?(師生同背)這首詩大詩人贊美的是什么?(廬山的瀑布)
3、這堂課,(板:的云霧)我們要學習的課文題目是:廬山的`云霧(生:齊讀)
4、讀了這個題目,你看課文的重點會寫什么?(讀題目要動腦筋,好多文章的題目會告訴讀者文章要寫什么。讀了這個題目,我們看出作者重點是寫廬山的云霧。)
5、質(zhì)疑:現(xiàn)在,你們的腦瓜里會產(chǎn)生什么問題呢?(生質(zhì)疑:為什么寫?有什么特點?)
6、你們提的問題都很有價值,那么這些問題的答案你們是想老師告訴你們呢,還是自己到書中找答案?(看來我們班的每個同學都是學習真正的小主人。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
二、初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初步感知內(nèi)容。
1、請同學們輕聲讀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通、讀順,并結(jié)合預習情況動動筆,讀懂的地方寫下批注,不懂的地方打上問號。(生讀師巡視)
2、檢查自讀情況:(出示詞語)
廬山、瀑布、似乎、籠罩、系腰帶、變幻無常、千姿百態(tài)、一瀉千里
流連忘返、幽谷、游覽、彌漫、云遮霧罩、瞬息萬變、一屢青煙、神秘
漂浮、四蹄生風、騰云駕霧、飄飄欲仙
A.看看小朋友有沒有全讀準了這些詞(開火車,隨意點擊認讀,及時肯定)
似乎:即好象。(提示)似,多音字,大部分時讀[si],如:似乎,驕陽似火,似茫茫的大海;只有在“像……似的”的句式中,與“的”連起來讀翹舌音[shi]
系腰帶:系,多音字,當解釋為“打結(jié)”時讀[ji],如:系腰帶、系鞋帶、系蝴蝶結(jié);更多的時候它讀[xi],如:關(guān)系、聯(lián)系、系統(tǒng)
B.這些詞中你們讀懂了哪些詞?能用朗讀和大家分享你的學習收獲嗎?
交流:
籠罩:像籠子一樣罩在上面。(手勢理解)
變幻無常:常,規(guī)律。
千姿百態(tài):千百種姿態(tài),形容很多姿態(tài)。(真的有這么多姿態(tài)嗎?用文中的句子來證明一下,讀——)
一瀉千里:瀉,很快地流。江河水流迅速。(正如李白詩句所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磅礴氣勢。)
流連忘返:舍不得離開。流連、留戀,都有舍不得離開的意思,但在用法上,它們有一些細小的區(qū)別:流連,通常用于自然景色,名勝佳境等;而留戀,則用于對故鄉(xiāng)、母校、親人等。
幽谷:幽深的山谷
彌漫:(熱氣、水氣、霧氣)充滿、布滿(聯(lián)系實際:大霧天、浴室)
瞬息萬變:瞬,眨眼;息,呼吸。形容變化極快。
神秘:
C.同學們詞語掌握的不錯,下面老師要來檢查一下你們課文的朗讀情況了。(分組讀,邊讀邊想剛剛提出來的兩個問題,看看有哪些聰明又膽大的孩子能用簡短的話來解決那些問題)
D.同學們讀得很整齊,很流利,而且好多同學讀得還很有感情呢,老師相信他們一定讀懂了,F(xiàn)在有哪些同學已經(jīng)找到那兩個問題的答案了呢?
。ㄉ穑┠闶菑哪睦镎业酱鸢傅?
這兩個句子是二三兩節(jié)的中心句,概括了這兩個小節(jié)的意思,放在前面,起到了總起的作用,也叫總起句。后面的話全是圍繞它來寫的,這樣的寫法叫總分。
E.那么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概括一下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嗎?
。1)總寫變幻無常的云霧給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2)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tài)。
。3)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
。4)寫人們對云遮霧罩的廬山的喜愛與流連。
三、教學第一自然段
1、過渡:是呀,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tài)、瞬息萬變,給人一種神秘感,難怪作者要來寫它呢?焖僮x一讀第一自然段,體會一下,哪些字詞讓你感受到作者對廬山云霧的情有獨鐘?哪些詞句又讓你感受到廬山云霧的神秘?
2、生朗讀思考,交流
3、引讀:廬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霧,景色十分秀麗。在這眾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歡的是云霧,是因為那——(),在山上游覽,——()。漫步山道——()
4、小結(jié):我們班的同學真是了不起,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理解了生字新詞,讀通了課文,還初步解決了剛剛提出的兩個非常有價值的問題,真是厲害,把掌聲送給自己。下面還有本堂課最后一項任務(wù),掌握生字的書寫。
四、生字教學
1、學生自己看生字,提出注意點:瀑、幻、罩、系
2、辨析識記:幻(幼),廬(爐),瀑(暴),瀉(泄),返(飯、板)
3、好詞積累:三顧茅廬、風云變幻、天姿國色、迷途知返、返老還童
五、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辨別組詞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諺語的意思,讀一讀,背一背,增加語言積累。
2、體會參觀后,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熟讀背誦五個關(guān)于愛惜時間、珍惜時光的諺語。
2、閱讀短文,能找出表示參觀順序的詞語,并能恰當?shù)乇磉_己的感情。
教具準備:
投影幻燈、圖片、錄相
教學過程:
一用投影幻燈打出諺語,請同學們讀一讀,說一說諺語的意思
學生發(fā)言。
教師:諺語是群眾中廣泛流傳的'一種含有深刻意義的語句。它通俗、形象、順口,是人民群眾語言寶庫中的珍品之一。我們閱讀書籍和報紙時,看到諺語要積累,豐富我們的詞匯。
二閱讀《參觀中華世紀壇》
1、初讀短文,標然段,了解大概意思。
2、用“~~~~~~”線畫出表示參觀順序的語句。(教師適當引導)
學生發(fā)言。
3、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一說你的理解。(此時,可放錄相或放大的圖片,增強直觀教學的效果。)
教師:參觀有先有后,寫文章一定要把順序交代清楚。其次是把看到的景物或展品的特點寫出來。最后是寫景和抒情密切結(jié)合。
三板書設(shè)計
參觀中華世紀壇
圣火廣場弧形石階二道清水象征
青銅甬道長270米寬3米
壇體上部分斜面時空探針外圍墻上浮雕
世紀壇內(nèi)分三層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跳水》教案12-10
語文趙州橋教案11-28
語文教案【精選】07-27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精選】語文教案08-03
語文教案07-20
(精選)語文教案08-01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