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推薦]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7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認識4個新偏旁。。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根據故事情節(jié)變化和標點符號讀出不同的語氣。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三個小伙伴面對困難運用各自的特長,齊心協力解決困難的積極態(tài)度。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識字、寫字、理解課文。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投影片、頭飾。
四、教學過程。
。ㄒ唬┙沂菊n題。
1、今天我們要學的新課是講一個關于三個小伙伴的故事。
板書課題:5、 三個小伙伴
2、讀題,講解:伙伴就是同伴、好朋友。
3、提問:你有好朋友嗎?你們經常一起干什么?
4、過渡:故事里的三個小伙伴是誰呢?它們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挖坑施肥培土澆水嘴巴鼻子拱就把
2)指名讀生字詞。
3)指名讀課文。
①看圖學習第一自然段。
②出示掛圖,指名回答三個小伙伴是誰。
、坌『诎逑群蟪鍪鞠铝性~語:
yě zhū dài shǔ xiàng
小野豬小 袋 鼠 小 象
、苤该x,齊讀。
⑤從圖上能看出它們去干什么嗎?
、蕹鍪镜谝蛔匀欢,指名讀,齊讀,指導讀好句中停頓。
、咭煌仙皆詷溥可以怎么說呢?這三個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樹,多高興啊!咱們來高高興興地讀這句話。
、喾纸M讀,表演。
。ㄈ┲笇懽。
1、指名讀:同拉么把巴沒有要
2、根據筆順集體書空。
3、師范寫生字,學生觀察字形結構、筆畫。
左右結構的有:“伙”左窄右寬,上下平齊!昂汀钡摹昂獭必Q挺直,口在右,居中。
“跳”足字旁,字形窄小。
半包圍結構的有:“同”同字框,豎直方正,右豎稍長,里面部件靠上寫。“邊”注意走之的平捺要托住上邊的“力”。
4、學生在書上描紅,在《習字冊》上練寫。
。ㄋ模┳鳂I(yè):熟讀課文。
(五)板書。
5、三個小伙伴
小野豬
小袋鼠
小象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根據故事情節(jié)變化和標點符號讀出不同的語氣。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三個小伙伴面對困難運用各自的特長,齊心協力解決困難的'積極態(tài)度。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識字、寫字、理解課文。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投影片、頭飾。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第5課課文,齊讀題目,學習了它的生字,現在讓我來看看小朋友的生字掌握情況。
2、出示卡片:一同 沒有 嘴巴 就 不要緊 長鼻子 怎么辦 手拉著手。
3、指名讀,師生評議。
。ǘ┬率。
1、課文中的三個小伙伴是誰呢?根據回答貼圖片(作板書):小野豬、小袋鼠、小象。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看看這三個小伙伴是怎么上山栽樹的。出示掛圖:三個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樹了,它們手里帶了栽樹的工具嗎?它們怎么栽樹呢?
2、出示: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指導讀好這句話。
這時誰第一個想出了辦法?它是怎么說、怎么做的?板書:用嘴巴挖樹坑。
出示:小野豬說:“不要緊,不要緊。我有硬硬的嘴巴!辈灰粫䞍,小野豬就用嘴巴拱出了一個樹坑。指導讀,指名讀,齊讀。喜歡小野豬的小朋友再讀一遍,可邊說邊演,評議。
3、樹坑挖好了,第二個困難又來了,是什么呢?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出示:沒有籮筐運肥料怎么辦?這時誰想出了辦法?它怎么說、怎么做?板書:用皮口袋運肥料
你喜歡小袋鼠嗎?為什么?指導讀。男女生賽讀,評議。請喜歡小袋鼠的小朋友演一演。
4、樹坑挖好了,肥料也運來了,三個小伙伴就要栽樹了,我們來看看它們接下去怎么做。指名生讀第四自然段。
什么叫培上泥土?指名做動作示范。
5、沒有水桶怎么澆水呢?指名讀第五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板書:用長鼻子澆水
出示三個小伙伴說的話:你們看,三個小伙伴都這么說,都那么積極主動,沒一個偷懶的。
指導讀小象說的話。
什么叫“吸足了水”?小伙伴在山上栽樹,小象從山上跑到河邊,一定很遠,還要把長長一鼻子的水運到山上,多不容易呀!指導讀第五自然段,小組比讀,評議。你喜歡小象嗎?為什么?演一演小象。
6、小樹終于栽好啦!出示掛圖2,看看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是怎么寫的?齊讀,想想你讀懂了什么。出示最后一個自然段。指導讀。
7、三個小伙伴不僅使出自己最大的本領,還那么積極主動,相互配合,一同把樹栽好,都很可愛。小朋友也很聰明,你們和小伙伴一起做事一定也能很順利。指名帶上頭飾表演,評選“表演小能手”,發(fā)智慧果。
8、小朋友在一起學習,一起玩,就應該像這三個小伙伴一樣,發(fā)揮自己的本領,一起努力,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得到快樂。
。ㄈ┛磮D講故事。
1、出示投影片。
2、小結:小熊生病住院后,小伙伴都帶上禮物來看望它,關心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伙伴還應該怎樣?希望大家以后也能成為好伙伴,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四)作業(yè)。
抄寫詞語
(五)板書:
5、三個小伙伴
小野豬 硬嘴巴 拱樹坑
小袋鼠 皮口袋 運肥料
小 象 長鼻子 澆樹坑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掌握重點字、詞、句的含義,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內容,說出起義的原因和經過。
2、讀懂、讀熟課文,結合課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內涵 ,背誦精彩語段。
3、從作者和陳勝身上學習樹立遠大理想的重要性
4、了解這場革命運動爆發(fā)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認識人民對歷史的推動作用。
學習重點:目標1、2
學習難點:目標3、4
學習課時: 三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測評(全班測試,小組評分)
1、讀課文,查字典,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陽夏人 輟耕 點綴 掇 啜泣 悵恨 茍富貴 嗟乎 鴻鵠之志 閭左 謫戍 戊戌 當行 度已失期 以數諫故 罾 叢祠 篝火 陳勝王 忿恚 佐 毋斬 鞭笞 袒右 攻蘄 詢 徇 殉 社稷 譙 憔 樵
2、讀熟課文
以讀準字音、句讀,朗讀流暢為目標。
二、新授內容
1、掌握下列重點字詞句的含義。
……者……也 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 茍富貴
若為傭耕 太息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試譯課文
同桌結成學習小組,結合課下注釋疏通課文。下列句子的含義必須掌握。
茍富貴,無相忘。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3、交流課前搜集的秦末農民起義的情況及司馬遷的生平和《史記》的知識。
秦始皇吞并六國之后,對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苛捐雜稅繁重。到秦二世時,賦稅更加嚴重了,人民痛苦不堪,階級矛盾到了一觸即發(fā)的地步。陳勝、吳廣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發(fā)動領導了大澤鄉(xiāng)農民起義,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政權——張楚,給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擊,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開始的而想萬世統治中國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暫的15年便被劉邦的西漢政權所取代。
司馬遷(約前145—前90年),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人。其父司馬談是漢朝太史令。司馬遷10歲"誦古文",20歲開始游歷,游蹤遍及南北,到處考察風俗,采集傳說。在《史記》草創(chuàng)未就之時,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被捕入獄,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發(fā)憤著書,完成《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長達3000年的歷史。全書共130篇,包括本紀(帝王傳記)12篇,世家(記諸侯本系)30篇,列傳(序列人臣事跡)70篇,表10篇,書(記經濟、天文、歷法、禮樂等方面的情況)8篇。
4、課文第一段寫了什么內容?它有什么作用?
第一段寫陳勝的出身和青年時期的偉大抱負。這部分點明陳涉起義的階級和思想基礎。
5、翻譯題中的兩句表現了陳涉怎樣的思想品格?
表現了他與窮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顯示他非凡的個性和遠大的報負。
三、 當堂檢測
填空 本文節(jié)選自 ,作者 , 朝人,我國古代著名的 家、 家,《史記》是他用畢生精力完成的我國第一部 體通史,全書共
篇,后人贊曰" 、 "。
四、課后練習
1、找出本課的通假字,并解釋(含句子)。
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異義
、贂齑笥 ②足下事皆成
、塾珠g令吳廣 ④卒中往往語
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死國可乎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固以怪之矣 大楚興,陳勝王
皆指目陳勝
3、熟讀"陳勝、吳廣乃謀曰……吳廣以為然"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內容:11.畫楊桃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領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有關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詞,出示課件“我會認”學生開火車讀。
2、過渡語:在“畫楊桃”的課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老師說的哪段話包含了怎樣的意思呢?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找出爸爸的叮囑我的話來讀,并找出“叮囑”的近義詞。
3、課件出示爸爸的話,要學生說說從中體會到什么?(板書:是就)
4、理解“想當然”
5、過渡:父親平時對我畫畫的要求這么嚴格,我在畫畫時有沒有按照父親的叮囑去做呢?
6、學習2~18自然段。
。1)快速瀏覽,找找哪幾段具體寫了畫楊桃時發(fā)生的事。
。2)自由讀第2個自然段找出我畫楊桃時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從中你體現出什么?{“我”記住父親的話,對待畫畫一絲不茍}(齊讀父親的話)
思考:我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呢?(找出有關句子后用實物演示)
小結:
“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不僅是因為我看的角度不同,還因為父親平時對“我”嚴格的教育。
。3)我把畫交上去時同學們?yōu)槭裁闯靶ξ夷兀?/p>
。4)討論:老師的兩次發(fā)問與學生的兩次回答為什么使用不同符號?
出示課件: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
不像!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它像什么? 像五五角星
像五角星
(觀察前用嘆號說明學生自以為是嘲笑我)(觀察后用省略號,說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再也神氣不起了!)
。7)分角色表情朗讀。
(8)體會老師的.“神態(tài)”動作。
多媒體出示第6個自然段理解“審視”一詞。
a.為什么老師要對楊桃審視?
“審視”是仔細地看的意思,老師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桌上的楊桃,是因為他是一個嚴謹認真的老師,不會想當然地評價學生,他要根據事實進行評價。
b.為什么老師變得嚴肅起來?“半晌”的近義詞是什么?(半天)
因為老師發(fā)現我的畫畫得很準確而同學們又不知道,反而在笑。
c.為什么老師發(fā)現“我”的楊桃畫得很正確時不直接告訴嘲笑“我”的學生,而是讓他們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呢?
因為老師是讓大家親身感受一下看的角度不同,結果是不一樣,可謂是用心良苦!
d.后來,老師為什么變得和顏悅色呢?( )
因為老師已經知道同學們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哪里了。
e.多媒體出示老師的話,并讓大家說說其中的意思。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角度不同 樣子不一
要...不要......
是......就......
7.學習第19個自然段。
多媒體出示父親的話,比較他們的話的相同和不同點。(練習背誦)
說說為什么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找“教誨”的近義詞{教導}
因為父親和老師教“我”做人實事求是、不想當然,這是做人的根本。漠嫍钐乙皇轮,讓我明白了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會看到不同的結果,這種科學的思想方法,對我來說終身受益。板書:一生受用
附板書;
父親: 是......就是
角度不同 樣子不一
老師: 要......不要......
是......就是......
語文教案 篇4
一. 教學目標:
1、 讀準字音,理解字義。
2、 體會文章選材的豐富性和結構的條理性。
3、 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激發(fā)熱愛自然的熱情。
二.教學重難點:同上。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設備。
四.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出示課件。
2. 引語。剛才的影片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動物的世界,這些可愛的動物讓我們情不自禁的產生了喜愛之情,可是,不知大家發(fā)現沒有,在現實生活中動物日漸稀少,特別是在一些大城市中,動物幾乎已經無影無蹤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呢?今天,讓我們從中國文學館館長舒乙先生的隨筆《都市精靈》中尋求答案。
3. 板書課題,出示目標。
(二) 自讀課文,初步感知其內容,自學字詞。
剛才,我在板書的`時候,或許有的同學頭腦中會產生一個問題,“都市精靈”,“精靈”是什么?想知道答案嗎?那么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把這篇課文認真地默讀一遍,同時,用圈點法畫出文中的生字新詞,相互討論,自行解決,等會,我來檢查大家的自學成績。
1、出示要求:
(1)圈畫出文中生字新詞,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2)體會標題中“精靈”的含義。
2、出示檢測題。(提名回答,師總結)
(三) 討論下列問題,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從檢測的結果來看,大家確實很聰明,相信大家剛才的疑問“精靈是什么?”已經有了答案,誰來告訴我?
讓我們再來看文章的標題,“都市精靈”,“都市”二字告訴我們這里所談的精靈非深山老林中的精靈,而是指大城市中的精靈,那么,文中寫了哪些都市呢?展現了哪些可愛的精靈呢?逐一討論問題:
1、 文中寫了哪幾個都市?展現了哪些可愛的精靈?(師點出其間的對比關系)
2、 為什么其它城市的動物很多,而北京的動物在減少呢?
3、 這些精靈的存在給人類帶來哪些益處?
4、 知道了這些,我們平時應該怎么做?
(四) 情境寫作。
1、 出示課件,提出要求。
2、 學生欣賞,然后寫作。
3、 學生作品欣賞。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邊塞詩的特點和風格。
2.深入理解詩作所表達的復雜感情和主旨。
3.賞析本詩的藝術技巧。
4.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精神。
教學重點:
1.深入理解本詩的情感。
2.賞析藝術技巧。
教學難點:
1.理解本詩復雜而深刻的主旨。
教學設想:
1.賞析關鍵詞句rarr;把握所用手法及作用rarr;體味詩人的情感rarr;把握詩文主旨。
2.使用品讀法和關鍵詞語替換比較法把握主旨。
3.劃塊賞析。
4.知人論世,明確背景。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詩文。
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激情澎湃,都懷有滿腔的愛國熱情和濃厚的英雄崇拜,仰慕那些決戰(zhàn)沙場、建功立業(yè)的將領,但是怎樣看待和理解戰(zhàn)爭,什么是最真正的英雄,我們應該深入思考。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最熟悉戰(zhàn)爭和了解戰(zhàn)爭的詩人高適的邊塞詩:《燕歌行》。
二.知人論世,了解寫作背景:
1.作者簡介:
見文后注釋1。
2.寫作背景:
開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薊門。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討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薊中作》)?梢娝麑|北邊塞軍事,下過一番研究工夫。開元二十一年后,幽州節(jié)度使張守珪經略邊事,初有戰(zhàn)功。但二十四年,張讓平盧討擊使安祿山討奚、契丹,“祿山恃勇輕進,為虜所敗”(《資治通鑒》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將趙堪、白真陀羅矯張守珪之命,逼迫平盧軍使烏知義出兵攻奚、契丹,先勝后敗!笆孬曤[其狀,而妄奏克獲之功”(《舊唐書?張守珪傳》)。高適對開元二十四年以后的兩次戰(zhàn)敗,感慨很深,因寫此篇。
三.朗讀詩文,劃分詩節(jié):
全詩以非常濃縮的筆墨,寫了一個戰(zhàn)役的全過程:
第一段八句寫出師;
第二段八句寫戰(zhàn);
第三段八句寫被圍;
第四段四句寫死斗的結局。
四.通過關鍵詞分析賞讀詩文: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1.總結詩人描寫“出師”渲染怎樣氣勢?結合全詩,談談你是如何理解這種氣勢的描寫?(結合“摐金伐鼓”和“旌旆逶迤”來分析)
透過這金鼓震天、大搖大擺前進的場面,可以揣知將軍臨戰(zhàn)前不可一世的驕態(tài),也為下文反襯。
2.“本自”和“非!边@兩個虛字有何作用?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貌似揄揚漢將去國時的威武榮耀,實則已隱含譏諷,預伏不文。樊噲在呂后面前說:“臣愿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責他當面欺君該斬。(見《史記?季布傳》)所以,這“橫行”的由來,就意味著恃勇輕敵。唐汝詢說:“言煙塵在東北,原非犯我內地,漢將所破特余寇耳。蓋此輩本重橫行,天子乃厚加禮貌,能不生邊釁乎?”
3.賞析“飛”和“照”兩個動詞的表達作用?
“校尉羽書飛瀚!保粋“飛”字警告了軍情危急。
4.“榆關”“碣石”“瀚!薄袄巧健彼膫地方連綴,有何表達作用?
從辭家去國到榆關、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詩概括了出征的歷程,逐步推進,氣氛也從寬緩漸入緊張。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1.戰(zhàn)士們作戰(zhàn)的條件有哪些不利之處?請你概括。
、佟笆挆l”自然條件惡劣;
、凇皯{陵”敵人來勢兇猛,戰(zhàn)力強;
③“風雨”天氣之惡劣?偨Y:渲染了戰(zhàn)勢的危急與戰(zhàn)斗條件的惡劣。
2.“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這種對比的手法的作用。
運用鮮明的'對比,將戰(zhàn)士的為國死戰(zhàn)和將領的尋歡作樂對照來寫,雖無任何議論,但情感和觀點卻得以顯露,充滿了憤怒和諷刺。
3.“大漠”“窮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個意象營造怎樣的意境?
荒蕪、衰敗、冷落、凄涼的意境,有著鮮明的邊塞特點的陰慘景色,烘托出殘兵敗卒心境的凄涼。
4.你認為唐軍戰(zhàn)敗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然條件惡劣,氣候條件惡劣,敵人兇猛善戰(zhàn),將領與戰(zhàn)士的矛盾。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是官的尋歡作樂,不愛惜士兵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1.征人思鄉(xiāng),分離之苦,本是邊塞詩的傳統內容,詩人此處是如何寫征人之苦的?(扣住“久”“斷腸”“空”,體會征人內心之苦)
2.這段詩文寫征人和思婦的彼此分離和思念之苦,與全詩描寫戰(zhàn)爭過程是否背離?有何聯系?
3.“絕域蒼茫無所有”與“殺氣”“陣云”“寒聲”“刁斗”矛盾嗎?怎樣理解?
4.征人思婦之苦與對漢將的譴責有何聯系?
這一段寫士兵的痛苦,實是對漢將更深的譴責。應該看到,這里并不是游離戰(zhàn)爭進程的泛寫,而是處在被圍困的險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寫照!拌F衣遠戍辛勤久”以下三聯,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懸念中的思婦,錯綜相對,離別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婦,日夜悲愁,但是“邊庭飄飖那可度?”薊北征人,徒然回首,畢竟“絕域蒼茫更何有!”相去萬里,永無見期,“人生到此,天道寧論!”更那堪白天所見,只是“殺氣三時作陣云”;晚上所聞,惟有“寒聲一夜傳刁斗”,如此危急的絕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間,不由人不想到把他們推到這絕境的究竟是誰呢?這是深化主題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1.“相看白刃血紛紛”與上文哪句內容形成鮮明對比?“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與將領形成怎樣的對比?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最后士兵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zhàn),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豈是為了取得個人的功勛!他們是何等質樸、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詩人的感情包含著悲憫和禮贊,而“豈顧勛”則是有力地譏刺了輕開邊釁,冒進貪功的漢將。
2.為什么“至今猶憶李將軍”?李將軍與詩中的將領有何不同?
李廣:驍勇善戰(zhàn),足智多謀,身先士卒,不貪功,愛士兵。
將領:無勇無謀,恃勇輕敵,遠離前線,尋歡作樂,好大喜功,不問士兵死活。
五.藝術特色歸納:
、逅枷雰热荩
本詩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概括了開元年間唐軍將士戍邊生活的多個方面。重點在于揭露軍中官兵苦樂懸殊,抨擊將帥腐敗無能切不恤士卒,對浴血苦戰(zhàn)的士兵寄予深切同情。
、嫠囆g特色:
、鄙朴诿鑼戇吶L光,渲染戰(zhàn)爭氣氛;
⒉運用對比手法,深化作品組主題;
、称哐愿栊,參用律句,形成音調之美。
六.本詩的風格:
雄渾悲壯,風骨凜然。
語文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運用按音序、按部首查字法,弄懂字義。
2、積累有關描寫少年的詞語、句子、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1、在學生掌握兩種查字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根據所在詞語選擇合適的字義。
2、培養(yǎng)學生善于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表現古詩詩意的圖片。課前布置學生找到原詩。
教學過程:
一、練。
這個練習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復習鞏固所學過的兩種查字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并用這兩種查字法查字。同時引導學生要根據字所在的詞語為字選擇合適的.字義,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語文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二、日積月累。
這個欄目安排了描寫少年兒童童心、童趣的詞句和古詩,目的是使學生通過朗讀、背誦加深對本單元主題的感悟,從中受到教育和啟迪。
。1)放手讓學生自由度日積月累1中的詞句。
(2)簡單說一說這些詞句的意思。
。3)教師簡單介紹一下荀子和《荀子》。
《荀子》此書為戰(zhàn)國末期趙人荀況及其弟子所著。
。4)指名讀,分組讀,齊讀等形式讀,讀通讀順,讀己的感受。
。5)引導學生看日積月累2中的插圖,簡單說說圖意。然后出示股市的詩句,引導學生一一相對應。
(6)用自由讀、分組讀、比賽讀等多種形式讀,讀出韻味。
。7)引導學生交流課前尋找的原詩。
。8)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閱讀知識短文,豐富知識短文。
2、通過聽故事并轉述故事,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用心聽、認真記的好習慣、并培養(yǎng)學生的復述能力。
教學過程:
一、知識窗。
為了保障全世界兒童生存、保健和受教育的權利,國際婦女聯合會于1949年11月在莫時科舉行會議,決定把每年的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jié)。
。1)自由讀、互讀,讀后交流讀懂了什么。
。2)你對“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知道多少呢?哪一年的兒童節(jié)你記憶最深刻?為什么給你留下了這么深的印象?
。3)今年的兒童節(jié)你打算怎么過?
二、大家一起來。
。1)要求:一是聽的時候要用心聽;二是記住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有哪些主要的活動。
。2)教師講故事。
。3)引導學生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4)小組內互相講講這個故事,評出最佳的成員參加全班的比賽。
。5)評優(yōu)點和不足,評出優(yōu)勝者。
(6)請你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人聽。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掌握生字詞
2. 圖文結合,找出描寫圖畫內容的句子
3. 理解課文是怎樣把“大蜻蜓”上天的過程寫具體的。
4. 積累描寫風箏顏色、姿態(tài)的詞句。
5. 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風箏隨風飄蕩的情景
重難點、關鍵:
1.圖文結合,找出描寫圖畫內容的句子.
2.理解課文是怎樣把放“大蜻蜓”上天的過程寫具體的。
3.積累好詞好句。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掌握生字詞
2.圖文結合,找出描寫圖畫內容的句子
3.學習第1、2自然段
4.積累好詞好句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風箏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猜謎語
2.風箏
3.出示一實物風箏
二、 學習生字詞
三、 學習課文
1.看圖,說圖畫內容。
。1) 學生自由說圖。
。2) 老師歸納 ——《放風箏》一文描繪了幾個小朋友們放風箏的快樂過程。
2.現在大家讀課文,找出哪些自然段是剛才大家說過的內容。(也就是圖上畫的內容)
(1) 學生自由讀課文
。2) 匯報
(3) 老師引導找出描寫圖畫內容的句子
a) 空中的風箏有哪些?
b) 空中有沒有飛機、鳥兒?
c) 我的大蜻蜓還在哪?
描寫圖畫的`句子有: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第一句
3. 學習課文的1、2自然段。
。1) 自由讀1、2自然段
。2) 說說讀懂了什么內容。
引導學生說出以下內容:
“我”和哥哥在星期天的早晨去體育場放風箏。
這一天的天氣十分晴朗。
來體育場放風箏的人很多。
空中的風箏有各種各樣的。
我催哥哥快點放風箏。
。3) 看圖完成填空。
a) 星期天的早晨,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和哥哥來到體育場,準備放風箏。
b)體育場上的風箏各式各樣,有老鷹、鸚鵡、仙鶴、蜈蚣,我催哥哥快點放大蜻蜓
。4) 找出喜歡的詞、句讀背(老師相機引導)
。5) 說說文中的省略號后還會寫哪幾種風箏?
。6) 朗讀1、2自然段。
四、小結
美麗的風箏滿天飛,我的心也快飛上天,我們明天再學作者是怎樣把大蜻蜓放飛的。
五、作業(yè)
抄寫詞語。背、寫好詞好句。
語文教案 篇8
【設計理念】
力求突出課文所蘊含的人文精神——作者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以研究性閱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享有個性化的、自由的發(fā)展空間,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同時也不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訓練,力求兩者的和諧統一。
【設計特色】
引入選擇機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入研讀機制,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揭示課題,簡介作者。
揭示課題,讓學生聯系自身的生活經驗談談貓。教師簡介作者,讓學生初步了解老舍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大師,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感受作者語言魅力的積極性。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1、學生帶著要求自學課文(拼讀生字,用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義,讀通課文,想想課文意)。
2、流自學情況:課文寫出了哪兩種貓?多少只大貓,多少只小貓?是怎樣大貓,又是怎樣的小貓?隨機形成板書:
(一只)(大)古怪
貓
。ㄒ蝗海ㄐ。┨詺
。ㄔ诔踝x交流時,引出表現文章主線的板書,并借助這主線,為下面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歸納中心提供依據。)
三、
理解結構,概括段意。
抓住“大貓古怪”“小貓?zhí)詺狻边@條主線,引導學生研究:
①課文的分段;②段意的概括;③主要內容的歸納。
。ㄒ砸粭l主線所發(fā)揮的三大作用,使初讀者訓練機理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提高了讀書效率。)
四、專題研究,理解課文。
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師生共同合作形成“研讀專題”,即怎樣感受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請你任選你覺得最生動的一處講析給大家聽。
1、教師先指導一處以作示范,讓學生明白應當怎樣講析。
2、在此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研讀,教師巡視指導,掌握自主研讀情況。
3、小組或同桌合作,最后組織課堂交流;教師隨機作點撥、深化和評價。
(教師重點指導一處范例以后,要著重引導學生自讀?梢宰寣W生“劃”自己最喜歡、感受最深或最能體現作者對貓的喜愛這情的`句子,‘圈’出這一句話中最能體現貓的可愛、作者愛貓的關鍵詞,“研讀”領悟這些關鍵詞的特別含義,“賞讀”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然后,把這個自讀過程具體說出來參加交流。這樣保證了他們有充分的時間去研讀課文,有效地鍛煉了學生提取、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把反復誦讀課文與研究性學習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擺脫了以繁瑣提問作情節(jié)分析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束縛,開拓了閱讀教學的新天地。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享有充分的自由,他們可以挑自己最有感觸的地方說。這樣可以激發(fā)他們積極性和自豪感,真正發(fā)揮他們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五、總結談話,升華主題。
貓,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種極其普通的小動物。然而,在作者老舍爺爺的筆下卻顯得那么惹人喜愛。小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這正說明了在我們身邊,處處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們熱愛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爺爺那樣——不但能發(fā)現美,欣賞美,而且能創(chuàng)造美。
【評點】
閱讀的過程是學生對讀物按其不同個性、經歷重新建構的過程,本身就充滿了研究性。本案正是從這一點出發(fā),放手讓學生自主選擇、自主探究,以一課一問(一個研讀專題)取代了傳統的情節(jié)分析、煩瑣提問這一難以突破的課堂模式,把課堂時空真正還給了學生,以充分展示生命活力。(周一貫評點)
語文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會 z c s三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能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
2、準確拼讀 z c s和單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
3、學會zi ci si三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會讀它們的四聲。
(二)能力目標
認識5個生字,正確讀詞,會讀兒歌。
。ㄈ┣楦心繕耍杭ぐl(fā)學習漢語拼音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
二、教學重點:z c s的發(fā)音,zi ci si的整體認讀和認識漢字。
三、教學難點:z c s的發(fā)音。
四、教學媒體:教學掛圖,四線格小黑板,拼音卡片,生字卡片,課件
五、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談話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一些聲母,記不記得是哪些?(學生說),今天我們繼續(xù)聲母。
二、學習聲母 z c s的認讀
(一)學習聲母z
1、看圖,看一看圖上有什么?(一個女孩在黑板上寫字)那個字的形狀,就像聲母 z
2、板書 z
3、學習z的發(fā)音,讀準音,認清形。
。1)讀準音:老師范讀z,邊讀邊講發(fā)音方法,學生觀察、模仿,體會發(fā)音要領。發(fā)z時,舌尖向前平伸,抵住上齒背,憋住氣,然后舌尖稍稍離開,形成狹縫,讓氣流從中擠出來,聲帶不顫動。
。2)認清形, z長什么樣?Z象數字2。
。3)教兒歌,教兒歌,記憶 z的音和形
寫字zzz,小2 就像zzz
4、學生朗讀:
學生齊讀——男生讀——女生讀——分行讀——個別學生讀。
(二)學習聲母c
1、看圖,看一看圖上有干什么?(一只刺猬)刺猬組成了一個形狀,就像聲母c
2、板書c
3、學習c的發(fā)音,讀準音,認清形。
。1)讀準音:老師范讀c,邊讀邊講發(fā)音方法,學生觀察、模仿,體會發(fā)音要領。c的發(fā)音部位、方法跟z大體相同,只是吐出的氣流較強。
。2)認清形,c長什么樣?一個左半圓。
。3)教兒歌,記憶 c的音和形。
刺猬ccc,一個半圓ccc。
4、學生朗讀
學生齊讀——男生讀——女生讀——分行讀——個別學生讀。
(三)學習聲母s
1、看圖,看一看圖上有什么?(一只蠶在吐絲)吐出的絲的形狀,就像聲母s
2、板書s
3、學習s的發(fā)音,讀準音,認清形。
。1)讀準音:老師范讀s,發(fā)s時,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齒背,形成一條狹縫,讓氣流從中擠出來,聲帶不顫動。
(2)認清形,s長什么樣?半個8字就是s
。3)教兒歌,記憶 s的音和形。
蠶絲sss,半個8字就是s
4、學生朗讀:
學生齊讀——男生讀——女生讀——分行讀——個別學生讀。
5、指導看書讀。
指導看書: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內容在書上什么地方? 看書,指著讀。
(四)聲母zcs鞏固朗讀
開火車游戲:第一個學生讀ɡ,第二個讀k??依次讀下去。
三、z c s和單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練習
老師和學生一起說標調規(guī)則:有a不放過,沒ɑ找o、e,i、u并列標在后,單個韻母別放過。
1、老師出示示一些拼音卡片,演示可以拼成的音節(jié)。
2、板書:zi---ɑ→zɑ c---ɑ→cɑ s---ɑ→sɑ
ze zu zuo ce cu cuo se su suo
zā cá sǎ zà zū cú sǔ cù zē c? sě sa
zuō cuó suǒ zu
3、老師讓學生試讀:一邊讀,遇到三拼音節(jié),先說一下方法: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
4、學生朗讀
學生齊讀——男生讀——女生讀——分行讀——個別學生讀。
5、指導看書讀。
指導看書: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內容在書上什么地方? 看書,指著讀
6、摘果子游戲,老師把音節(jié)卡片掛在一棵樹上,學生認識哪一個,就把哪一個摘下來。
四、書寫聲母zcs
。ㄒ唬⿻鴮懼笇暷竮
1、首先,學生伸出右手和老師一起用手書寫筆畫。橫左斜橫。
2、老師邊寫邊講:z占中間格,橫左斜橫,一筆寫成。
3、學生書寫練習,邊寫邊讀。
4、描寫z
5、指名上臺試寫,講評。
6、全全體書寫。
。ǘ⿻鴮懼笇暷竎
1、首先,學生伸出右手和老師一起用手書寫筆畫,左半圓
2、老師邊寫邊講:c占中間格,左半圓,一筆寫成。
3、學生書寫練習,邊寫邊讀。
4、描寫c
5、指名上臺試寫,講評。
6、全體書寫。
。ㄈ⿻鴮懼笇暷竤
1、首先,學生伸出右手和老師一起用手書寫筆畫。s,它是從右上起筆,先向左半圓,再向右半圓,像阿拉伯數字8的半邊,要寫正,不能歪。
2、老師邊寫邊講:s占中間格,從右上起筆,先向左半圓,再向右半圓,像阿拉伯數字8的半邊,要寫正,不能歪,一筆寫成。
3、學生書寫練習,邊寫邊讀。
4、描寫s
5、指名上臺試寫,講評。
6、全體書寫。
五、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以下內容
1、通過看圖, 學習聲母zcs認讀。
2、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書寫聲母zcs
3、z c s和單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找一找游戲:我在那里?
規(guī)則1、老師叫學生閉上眼。2、老師把聲母zcs圖片貼在黑板上。3、老師說拼音。叫學生睜開眼去找。
二、教學整體認讀音節(jié)zi ci si
zi ci si的讀音,只需把字母zcs的音讀長些、響亮些就是zi ci si的音。
。ㄒ唬⿲W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zi
1、讀準音:z——zi,,聲母z帶韻母i,緊挨在一起,它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音節(jié)zi還讀“z”比聲母z的音讀長一些,響亮一些就是整體認讀zi 的音了
2、板書zi
3、認清字形:z——zi,聲母z,整體認讀音節(jié)zi
4、學生朗讀
學生齊讀——男生讀——女生讀——分行讀——個別學生讀。
。ǘ⿲W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ci
1、讀準音:c——ci,,聲母c帶韻母i,緊挨在一起,它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音節(jié)ci還讀“c”,比聲母c的音讀長一些,響亮一些就是整體認讀ci 的音了
2、板書ci
3、認清字形:c——ci,聲母c,整體認讀音節(jié)ci
4、學生朗讀
學生齊讀——男生讀——女生讀——分行讀——個別學生讀。
。ㄈ⿲W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si
1、讀準音:s——si,聲母s帶韻母i,緊挨在一起,它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音節(jié)si還讀“s”,比聲母s的音讀長一些,響亮一些就是整體認讀si 的音了
2、板書si
3、認清字形:s——si,聲母s,整體認讀音節(jié)si
4、學生朗讀
學生齊讀——男生讀——女生讀——分行讀——個別學生讀。
。ㄋ模┍容^鞏固zi ci si
整體認讀音節(jié)zi ci si是直接用來給漢字注音的,要整體識記,不可以拼讀,z c s 是聲母
三、教學整體認讀音節(jié)zi ci si四聲
(一)學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zi 四聲
1、老師先讓學生自由試讀,結合手和動作。
2、老師指導讀,看老師的手勢。
3、朗讀鞏固zi 的四聲。標調i去掉點。
(1)學生齊讀。順讀,打亂次序讀
。2)男生讀。順讀,打亂次序讀
。3)女生讀。順讀,打亂次序讀
。4)分行讀。順讀,打亂次序讀
。5)指導看書讀。
語文教案 篇10
學習目標
1、識“虐、踞、淤”,理解“肆虐、風雨同舟、三番五次、歸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輝”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老人所創(chuàng)造的奇跡,說說青山不老的含義,領悟老人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課前準備
相關圖片資料、課件。
教學過程
出示圖畫,激情導入
1、出示一幅如詩如畫的山林圖。
師:瞧,同學們,參天的楊柳,如臂如股,勁挺山腰;綠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綠風蕩漾。多么如詩如畫的景色呀。在這令人如癡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著一位可敬老人畢生的心血和執(zhí)著的追求。他為青山披綠衣,青山為他獻鐘情。同學們,想認識他嗎?
2、板書課題:青山不老。
3、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學生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讀正確。圈出自己認為最關鍵的`詞語。
教師出示重點詞,學生進行練習。
自由選擇下列詞語中的五個,把它們連起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扛上肆虐盤踞綠洲歸宿奇跡宏偉價值命運
以文入情,感受奇跡
1、抓“奇跡”。
師:青山為證,綠樹為憑。老人綠化造林,執(zhí)著地堅守著大山。從他的事跡中,哪個詞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奇跡)
N出示:
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去年冬天,他用林業(yè)收入資助每戶村民買了一臺電視機。
這是怎樣的一個奇跡呀?引導學生想象,然后齊讀。
2、課文的哪些部分還具體寫到了這一奇跡?找出來進行交流。(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
這一奇跡究竟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出來的?學生讀課文,概括。
預設:
(1)出示:我知道這條山溝所處的大環(huán)境。
聯系課文,結合注釋,學習第2自然段,了解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
(2)我還知道這個院子里的小環(huán)境。(學習第3自然段)
Q用自己的話,概括老人創(chuàng)造的奇跡,再說說自己對老人的看法。
R作者對老人是什么看法呢?從課文中找出來,讀一讀。
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把這句話多讀幾遍,聯系課文內容邊讀邊想,并背誦下來。
再讀全文,積累句段
讀課文,摘抄或背誦自己喜歡的內容。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跳水》教案12-10
語文趙州橋教案11-28
語文教案【精選】07-27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精選】語文教案08-03
語文教案07-20
(精選)語文教案08-01
【經典】語文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