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班教案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和講述,促使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故事,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大膽表達的習慣,提高幼兒口語的連貫性與完整性,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4、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二、活動準備
各種形狀的山楂餅每人一個盤子、一條手帕、示范圖一張
三、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
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禮物,它不但能吃,還會講故事呢!
2、會變魔術的山楂
。1)出示圓形的山楂,請幼兒看一看、想一想它像什么?
。2)出示方形的山楂,請幼兒看一看、想一想它又像什么?
。3)將圓形和方形的山楂隨意并在一起,讓幼兒看看像什么?
。4)請幼兒將圓形和方形的山楂分別咬一口以后,看看像什么?
讓幼兒充分想象和討論交流。
3、創(chuàng)造性講述活動:吃出來的故事
提供山楂,請幼兒拼出各種造型,并充分發(fā)揮想象,編講一個與眾不同的故事。
。1)教師出示示范圖,編講一個短小的'故事。
(2)幼兒吃吃、編編、講講,并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同伴聽。
。3)利用多媒體幻燈機,請幼兒出來講述自己編的故事。
(4)請幼兒互相交流,分享同伴的作品和故事。
活動反思:
活動實施下來,總體感覺,效果非常好,活動很順利,幼兒非常喜歡,非常投入,活動的微調非常有必要,不但使幼兒能在生動、有趣的游戲情境中體驗了愉悅,而且,也使每個幼兒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都獲得了經(jīng)驗的提升和語言能力的提高。同時,也為活動能順利、有序的開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通過活動,也感覺到,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有一些方面要有待提高和培養(yǎng)。如: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當有一個幼兒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其他幼兒應耐心等待,認真傾聽;當你知道問題答案的時候,要養(yǎng)成舉手發(fā)言的好習慣。如:游戲規(guī)則的建立和游戲意識的培養(yǎng)。如在游戲“悄悄話”中,要認真仔細地聽,聽清楚了,再按游戲規(guī)則進行傳話,這樣游戲就能順利進行了。除此之外,在以后的游戲活動中,都要注意游戲規(guī)則的建立和游戲意識的培養(yǎng)。
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每一個孩子都很喜歡花園,花園里的每一朵花、每一棵草在孩子的眼里,都是會說話的,有生命的。通過讓孩子親自去花園觀察、感受。使孩子有直接的感受去表現(xiàn)、創(chuàng)造。進一步激發(fā)了孩子的繪畫興趣。使孩子能更好地表現(xiàn)。
活動目標:
1在觀察的基礎上,感受花園的美麗。
2嘗試用水粉畫表現(xiàn)花園的一角。
3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活動準備:水粉材料、筆
活動流程:
一.導入活動
小朋友,你們喜歡花園嗎?為什么?
今天老師帶你們去看美麗的花園,請你們把花園里的美景,用眼睛當照相機把它拍下來。等一會兒,請你們把它畫下來好嗎?
二幼兒觀察
1把幼兒帶入花園
2引導幼兒觀察花園里的花、草、樹、等。它們的形狀、顏色等。
三討論再現(xiàn)
1剛才你在花園里,看到了什么?(互相討論)
2把你所看到的講給大家聽。
四幼兒創(chuàng)作。
、惫膭钣變捍竽懙乇憩F(xiàn)自己所看到的。
、灿變寒嬅娴'布局、色彩的使用情況。
五創(chuàng)編故事
、闭堄變喊炎约旱漠嬀幊梢粋故事,然后講給大家聽。
、舶炎约旱睦L畫工具整理好。
預設結果:
讓孩子親自去花園感受,他們會有很高的興趣。通過孩子的觀察、再現(xiàn)提高了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孩子能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和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作。最后讓孩子自己創(chuàng)編故事提高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我班幼兒挑食的問題比較嚴重,每天午餐時,遇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就很高興,遇到不喜歡吃的食物就愁眉苦臉。因此,我試圖通過學習活動讓幼兒理解各種食物的營養(yǎng)。另外,剛升入大班的幼兒,遇到問題還是喜歡找教師幫忙,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綜合以上兩點,我設計了“十元午餐”的數(shù)學活動。
《一元午餐》原來是一本繪本,其中包含很多數(shù)學元素,反映了一個小學生的生活。因此我決定適當改編故事,開展一次數(shù)活動。我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調整:第一,結合上海的實際情況(一元錢可選購的東西太少),把故事改為《十元午餐》,將餐廳價目表上的價格全部換成以元為單位的。第二,原來菜單上只有奶酪、比薩餅、冰激凌等食品,考慮到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我將菜單調整為有各種葷菜、素菜和水果等(鼓勵幼兒科學合理地選擇有營養(yǎng)的食物,做到葷素搭配,引導幼兒不挑食、不偏食)。第三,改編故事,使之更加精煉(改編后故事圍繞吉米口袋里的十元錢展開,吉米通過觀察菜譜,精心計算,合理運用十元錢),故事中包含了認識錢幣和計算等內容。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游戲情境中,為吉米安排一份合理的午餐。
2、鼓勵幼兒能與同伴合作記錄并交流分享。
活動準備
圖片1、2(具體見教案),統(tǒng)計表,錢幣(1元、5元、10元),幼兒菜譜,黑板。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出示圖1
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吉米,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觀察圖片)
小結:午餐時間到了,吉米肚子餓了,今天爸爸媽媽不在家,吉米需要自己去餐廳買午餐。
2、出示圖2
。1) 看一看,吉米一共有多少錢?(1o元)
。2)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又快又準確地數(shù)出這里一共有多少錢?(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
小結:把相同面值的錢幣放在一起,就能很快地數(shù)出一共有多少錢了。
二、取錢
(1)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一些不同面值的錢幣,請你們用自己的辦法取出10元錢。
。2)你們是怎么取錢的?(各取了幾張什么面值的)把取錢的方法記錄在統(tǒng)計表中。(教師統(tǒng)計)
小結:可以拿各種面值的錢幣,(合起來是10元)這樣買東西會很方便,不用一直找零。
三、設計菜單
1、兩兩合作設計菜單
。1)吉米拿著錢來到了餐廳,他該買些什么呢?
。2)(幼兒觀察菜譜)兩兩合作為吉米設計一份10元以內的菜單。(將幼兒設計的菜單展示在黑板上,交流分享)
小結:挑選食物時不僅要考慮自己的口味,還要想想食物是否有營養(yǎng),不能偏食、挑食,當然還要算好價錢,不能超支。
2、小組合作設計菜單
(1)(幼兒觀察菜譜)四人合作為吉米設計一份10元以內的菜單,要既營養(yǎng)又實惠。
。2)互相交流設計的菜單,分享經(jīng)驗。
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我得到了以下幾點啟示:
一、實踐生活化的情境教學,遷移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實際進行!苯虒W過程中,我們以模擬的方式再現(xiàn)生活情境,將數(shù)學知識融入其中,讓幼兒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使得幼兒學習起來更感輕松、自然和真實。由于活動內容來自生活,活動情節(jié)豐富有趣,激起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滿足了幼兒自我探索的愿望,體現(xiàn)了個性化的魅力,實現(xiàn)了幼兒快樂學習的理想。
“數(shù)學來自生活,最終必回歸生活。”這句話充分強調了數(shù)學教育的最終歸宿——用幼兒能理解的數(shù)學觀點和方法去發(fā)現(xiàn)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幼兒積累了一定的數(shù)學經(jīng)驗以后,提高他們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成了必然;顒又锌杉ぐl(fā)幼兒學習的內在動機,引導他們用相關的經(jīng)驗來理解和解決問題。
“十元午餐”的設計來源于幼兒的日常生活,平時幼兒都有和爸爸媽媽一起買東西、算價錢的生活經(jīng)驗,只是會不會算、怎么算、有沒有方法的問題。這種建構于幼兒經(jīng)驗之上的活動,更貼近幼兒,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活動中幼兒也始終能夠圍繞著內容思考,從而達到預設的目標。但僅僅來源于生活是不夠的,活動最終的目標應該高于生活!笆绮汀钡淖詈蟓h(huán)節(jié)僅僅解決吉米的午餐問題是不夠的,可以將解決問題的方法遷移到生活中,可以增加一個延伸環(huán)節(jié),對學到的內容做個小結,讓幼兒知道以后如果有一個人點快餐的機會,也可以嘗試運用學到的方法。
二、注意教的藝術,讓幼兒在主動建構中學習
在學習過程中幼兒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問題的出現(xiàn)也正是幼兒認知沖突的關鍵時刻,教師要抓住這個時機,使幼兒能發(fā)現(xiàn)問題并產(chǎn)生解決問題的內在愿望,明確幼兒學習新經(jīng)驗的需求和動機,同時對幼兒進行適當?shù)狞c撥和引導。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合理運用間接引導,啟發(fā)幼兒學習,引發(fā)幼兒思考。
活動中幼兒設計菜單后的交流分享環(huán)節(jié),他們一時不能馬上發(fā)現(xiàn)菜單中的問題,這時,教師不應急著給予幼兒提示,可提供幼兒充分觀察、思考、討論的時間,引發(fā)幼兒思考和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當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說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師可在此基礎上概括小結,這樣才是啟發(fā)幼兒學習,引發(fā)幼兒思考的最佳方式。
活動中幼兒的回答往往是教師預設外的答案,回避問題并不是最好的方法,教師可以思考哪些問題是有價值的,是值得追問的,從而將問題挖深、挖透。例如“十元午餐”中取錢的環(huán)節(jié),有幼兒提到取2元的,雖然教師事先準備的面值中沒有2元的,但教師可以進行追問,如果有2元的,我們可以怎么取?還有哪些好辦法?這樣既圍繞目標,也發(fā)散了問題,還豐富了幼兒的經(jīng)驗。因此,教師教育的藝術,對活動中幼兒能否主動學習、樂于思考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大班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學會復韻母ai ei ui及其四聲,讀準音,記清形,正確書寫。
2、學習聲母與ai ei ui組成的音節(jié),能準確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音節(jié)。
3、知道ai ei ui的標調位置。
4、能夠看圖說話,根據(jù)音節(jié)拼讀句子。
5、能夠自己拼讀兒歌,做到詞語連讀。
6、認識“你、他、水、白、皮、子、在”7個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語境中使用。
學習重點:
學會復韻母ai ei ui,明確單韻母與復韻母之間的不同之處。
復韻母既不能讀成兩個音,也不能不表示口型變化的過程。
學習過程:
(一)復習檢查。
1、用卡片認讀6個帶調單韻母。
2、說說單韻母發(fā)音時要注意什么?(強調口型不變)
3、看口形,猜一猜老師讀的是哪一個單韻母?
(二)提出學習任務。
今天我們要學習3個復韻母和它們的拼音。單韻母a e u最喜歡和i做朋友了。你看,它們在一起就成了ai ei ui,它們都是由兩個單韻母合起來的,我們給它們取個名字叫復韻母。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復韻母。
(三)學習復韻母ai。
1、看插圖說話引出ai:圖上畫了什么?(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誰個兒高?誰個兒矮?(姐姐高,弟弟矮。)
2、ǎi是第幾聲?第一聲該怎么念?板書:ai
3、學習 ai的發(fā)音,認清字形。
ai 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第一個復韻母,“復韻母”念兩遍。
復韻母 ai 是哪兩個單韻母組成的?怎么把a和 i合成 ai 呢?
教師示范,告訴學生,復韻母發(fā)音時口型要變。a讀重些,i讀輕些,兩個音要連在一起,不能分開,讀 ai 時可體會一下 “矮”的讀音。(教師領讀三遍,學生各自模仿著讀,集體讀,指名讀。)
4、對比讀,a---ai,讓學生看老師發(fā)音時的口型,聽清發(fā)音,說說老師剛才發(fā)的是什么音。
5、四聲練習。
學兒歌:a母出現(xiàn)a上標,a母不在找 o e,i u并列標在后,i上標調點去掉。
讓學生注意,ai的調號標在a的'頭上,因為a發(fā)音時的開口度比i大。結合口語訓練進行四聲練習: 我挨著你,你挨著我,āi āi āi。舊社會,孩子常挨餓,ái ái ái。姐姐高,弟弟矮,ǎi ǎi ǎi。我愛爸爸,我愛媽媽,ài ài ài。
(四)學習復韻母ei。
1、看插圖說話引出ei:圖上畫著誰,在干什么?(丁丁砍柴,發(fā)出ei ei ei的聲音。)
2、教師范讀ei,誰能說說口形是怎樣變化的?(先發(fā)e音,很快地向i滑動,e重i輕。)
3、學生領讀,指名讀,齊讀。
4、給ei標調,進行四聲練習。
(五)學習復韻母ui。
1、看插圖引出ui:圖上畫著什么?你能從圖上找到復韻母ui嗎?
2、ui,u在前,i在后,讀的時候口形應該怎么變?誰會讀?誰能說說你是怎么發(fā)ui這個音的?(先發(fā)u,口形慢慢變小,變成i。u重i輕,一口氣連成。)指名讀、齊讀。
3、告訴學生ui的聲調標在i上,運用順口溜:i、u同在標在后。進行ui的四聲練習。
(六)鞏固練習。
1、卡片認讀復韻母ai ei ui。
2、打亂次序帶調讀ai ei ui。
(七)書寫指導。
這三個復韻母都是由兩個單韻母組成的,單韻母在四線格中寫在什么位置,復韻母也寫在什么位置。兩個單韻母組成一個復韻母,是讀一個音。
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之“健康”中提出: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xié)調、靈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動作靈活協(xié)調是“動作發(fā)展”的目標,也是我們教師為此努力的方向。有價值的運動游戲需要教師的顯性組織與指導,材料提供這一隱性指導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報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之一,用廢舊報紙作為游戲材料既環(huán)保又方便。孩子們拿報紙卷金箍棒、、剪面條、捉迷藏……在幼兒的眼里,報紙就像魔術師變魔術一樣變化多端,妙不可言。大班幼兒已能夠協(xié)調、快速地跑動,但帶物有一定速度地奔跑,對幼兒來說既新鮮又充滿挑戰(zhàn),我把這一技能的練習作為此次活動的重點,既有助于幼兒運動興趣的增強,又有助于其綜合運動能力的提高。
游戲目標:
1、在活動中練習走、跑、跳等技能,重點練習快速跑。
2、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有初步的競爭意識。
游戲準備:
8開的報紙若干,場地上標有2條起跑線和終點線。
游戲重、難點:
能夠發(fā)現(xiàn)同伴的玩法,并跟著玩一玩,以及帶著報紙能夠跑起來。
游戲過程:
一、玩報紙(一物多玩)。
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一張報紙,大家想想怎樣才能讓報紙和我們玩起來呢?
二、分享玩法。
幼兒集中說會所自己的玩法,并讓同伴學一學。
三、幼兒再次嘗試不同的玩法。
學學同伴的玩法,自由活動,教師個別指導。
其中發(fā)現(xiàn)跑的動作,加以引導。
四、討論“帶紙快跑”的玩法。
1、請個別幼兒示范帶報紙走動的玩法。
2、自由帶紙快跑,教師個別指導。
3、討論:在玩時有什么困難?
4、再次自由嘗試。
5、引導幼兒簡單小結:雙手先拿報紙貼緊胸前,跑起來后,雙手離開報紙,加快速度跑,不讓報紙掉下來。
五、帶紙快跑接力賽。
1、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2隊,迎面站立,進行貼報紙接力賽。
2、交代要求:一個小朋友快速帶報紙跑到終點,交給終點的那個同伴,這個孩子在帶紙快跑到對面,來回反復,看哪組先完成。中途報紙掉到地上的,必須撿起來貼在胸前,繼續(xù)向前快速的跑。
3、幼兒接力賽,教師指導。
六、放松活動。
頭頂報紙,手臂張開,側平舉走走,幫忙整理報紙,自由結束活動。
游戲反思:
結合我園鎮(zhèn)江市級課題《多元化運動游戲特色課程開發(fā)的實踐研究》,我設計了這次運動游戲,課題正在研究,大家都屬于摸索、探究中。在設計這次活動時,我收集了大量的有關報紙的玩法,也研究了同行們開展的一些有關報紙的活動課,大多數(shù)是以一節(jié)體育課的形式設計的'。但是,我們研究的是運動游戲,我認為這還是與體育課有所區(qū)別的,簡明扼要點說,我認為這樣的活動方案設計與開展的成功,主要是為晨間鍛煉和戶外游戲服務的,換言之,也就是我們開展的這樣的運動游戲形式,應該從晨鍛和戶外鍛煉的形式入手。
因此,我有了自己的想法:是否就可以省略了體育活動中的熱身運動,我們可以通過新的形式來讓孩子們的身體運動開來,首先,通過一物多玩,讓孩子們和報紙親密接觸,嘗試不同的玩法;大家分享交流自己的玩法,再互相學一學;本活動的重點是讓孩子們帶著報紙快速跑起來,事先我想到孩子們不一定自己會想出這樣的辦法,所以,我作為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到孩子游戲中,讓孩子們看到我的玩法,鼓勵孩子們學一學;其次,直接進入重點——自由帶紙快跑,總結出方法;接著,開展帶紙快跑競賽,游戲進入**;最后,整理報紙,交流心情,放松身體。
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新《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彩虹的盡頭》是一本經(jīng)典兒童繪本,是一個寓意很深的故事,繪本意境優(yōu)美,蘊含著感染人、影響人的情感價值:以獾和狐貍尋寶為主線,逐漸展開故事情節(jié)。什么是寶貝?在儲備冬糧的松鼠來看,一堆橡果就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寶貝,在幸福的鴨媽媽看來,鴨寶寶就是勝過世界上任何東西的寶貝,而在閱歷豐富的兔子爺爺看來,最令他陶醉的寶貝當然莫過于對往事的回憶了。
通過在尋寶途中與遇到的三個動物之間的對話,獾和狐貍悟出“寶貝”的真正涵義:寶貝不僅僅是一些使人富有起來的物質層面的東西,寶貝還是一些很特別的東西,能夠給自己帶來幸?鞓贰毲昂笮纬梢粋鮮明的對比,這是一個由物質到精神上的升華。大班幼兒對“寶貝”已有了朦朧的概念,他們認為自己喜歡的玩具等物品就是“寶貝”,“寶貝”大都是物質方面的,對于“寶貝”更深層次的涵義并不理解。大班幼兒的觀察力和理解力更強了,又善于思考,正好借助《彩虹的盡頭》這個繪本 ,結合維果斯基“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教育原則,引導幼兒在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對“寶貝”的涵義有更深的理解,同時,繪本所傳達的價值觀也將對大班幼兒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活動目標
1.愿意欣賞繪本故事《彩虹的盡頭》,感受愛的情感。
2.在聽一聽、看一看、說一說中,領悟“寶貝”的真正的涵義。
3.能大膽講述故事內容,樂于表達對“寶貝”的想法。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聽一聽、看一看、說一說的方式理解故事內容,領悟“寶貝”的真正的涵義。
活動難點:能大膽講述故事內容,樂于表達對“寶貝”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認識小動物獾和狐貍,了解松鼠愛吃的食物。
2.物質準備:課件、孩子們自己帶的寶貝。
活動過程
1.“尋寶欄目”——激發(fā)幼兒興趣
。1)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尋寶》節(jié)目組來到大二班,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寶貝吧!(播放視頻)。
。2)你們都看到了哪些寶貝?它們都是什么?(中國的歷史文物寶貝)你們有沒有自己的寶貝呀?
2.“寶貝分享”——介紹寶貝
。1)師:瞧!桌子上都是大家?guī)淼膶氊?下面咱們通過抽獎的方式,請幸運的小朋友眾來紹一下自己的寶貝,好嗎?
。2)師:你的寶貝是什么?
。3)師總結:有的小朋友的寶貝是玩具,有的小朋友寶貝是自己作品,還有的小朋友寶貝是生活用品,看來咱們的寶貝是多種多樣的。
3. 欣賞繪本,理解故事內容
(1)介紹主要人物。
。ㄕn件呈現(xiàn)“一扇門”)師:聽!什么聲音?(門鈴聲)有人來參加咱們欄目活動了,大家歡迎嗎?師:會是誰呢?(課件呈現(xiàn);獾和狐貍)。師:獾和狐貍一起來參加我們的尋寶節(jié)目了!
①在獾和狐貍“尋寶”過程中,領悟“寶貝”的真正的涵義。
。2)你們覺得獾和狐貍的寶貝是什么?咱們聽聽它們的尋寶之旅吧!
。3)講述故事的前三頁:
。ǖ谝粡埨L圖)音樂響起,師讀題《彩虹的盡頭》。獾和狐貍是好朋友,他們總是在一起玩、一起打鬧!
(第二張繪圖)有一天雨后,天空出現(xiàn)了一道明亮的彩虹!狐貍問獾:“嘿!好朋友你說,彩虹的盡頭是什么”?獾說:“是寶貝”!狐貍又問:“那什么是寶貝”?獾說:嗯,它有是可能是金的、或者銀的、或者是寶石(點擊課件),總之讓人變得富有的東西“!狐貍說:“那咱們一起去尋找寶貝吧!”——好不好!
。ǖ谌龔埨L圖)于是獾和狐貍開始了他們的尋寶之旅!(拖動圖片向前)它倆走啊走,走啊走,走啊走,這一路上它們會遇到誰?會不會找到寶貝呢?
。4)講述故事的第四頁:
、谀艽竽懼v述故事內容,樂于表達對“寶貝”的想法。
◆師:你猜第一個遇到了誰?獾和狐貍找到寶貝了嗎?
◆師:(采用白板局部顯示功能,教師邊托聚光燈邊講述)咦?獾和狐貍在什么地方?(停頓)遇到了誰?(停頓)它的寶貝是什么呢?(圖片全顯)師問:誰能把這句話完整的說一遍?
。ㄉ衡岛秃傇诖笊掷镉龅搅怂墒,她最愛吃的是松果)(師:說得真完整,鼓掌。
◆師:為什么松果是松鼠的寶貝嗎?(愛吃的食物是它的寶貝)
◆師:看來松果不是獾和狐貍心目中所想的寶貝,于是他倆繼續(xù)尋寶。(獾吃蚯蚓、昆蟲;狐貍吃魚蝦蟹、鼠類、鳥類)
。1)講述故事的第五頁:
◆師:(出示課件)這一次獾和狐貍在什么地方?遇到了誰?它的寶貝是什么?)看看誰能把這句話說完整?
(生:獾和狐貍在草叢里遇到了鴨媽媽和鴨寶寶,鴨媽媽的寶貝是鴨寶寶。)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小鴨是鴨媽媽的寶貝?(重點指導細節(jié):摟抱、學本領,有血緣關系)
◆師:你是誰的寶貝?來,我們來連線,看你們說得對不對?(西沃同屏連線自己的爸爸媽媽,原來孩子是爸爸媽媽的寶貝,親人是寶貝)
◆師:看來小鴨子也不是獾和狐貍的寶貝,于是它倆繼續(xù)尋找寶貝。
(2)講述故事的第六、七頁:
◆師:(運用白板隱藏功能,拖拉圖片講述)這次他們在什么地方遇見了
◆師講述(點擊下一張圖片,音樂):他們問兔爺爺您的寶貝是什么?兔爺爺拍著腦門說:我的寶貝是回憶!嗯?回憶,誰能告訴我什么是回憶?(回想過去、以前發(fā)生的人或事)
◆師:誰能說說你的回憶,和大家分享一下。
◆師(總結,音樂):回憶有可能是我們去過的地方,有可能是我們愛過的朋友,還有可能是你做過的事,美好的回憶可以是寶貝。兩個好朋友告別了兔爺爺繼續(xù)前行。
。3)講述故事的第八頁:
◆師:(出示課件)突然,天下起了大雨,兩個好朋友不得不躲在樹洞里,他們特別傷心、特別難過,因為彩虹消失了,他們也沒有找到寶貝。這時他倆開始回憶:這一路上都遇見了誰?(點擊圖片)他們的寶貝分別是什么呢?
. 5.完整欣賞繪本,感受愛的情感。
◆師:與小朋友討論,說一說獾和狐貍這一路尋寶的經(jīng)歷?
◆師:請小朋友完整講述故事。
◆師:于是狐貍看看獾,獾看看狐貍(點擊課件),它們又唱又跳,相互擁抱,此刻就感到無比的快樂、開心、興奮,它們說我們找到了,寶貝找到了,你們知道是誰嗎?
◆師:(總結)獾和狐貍在自己回憶經(jīng)歷里找到了寶貝,彼此(朋友)是它們的寶貝。
(1)(點擊課件)“雨停了,彩虹出來了,可是兩個好朋友依舊沒有發(fā)現(xiàn),因為它們已找到對方就是自己的寶貝!
。2)完整欣賞一遍繪本故事《彩虹的盡頭》
◆師:小朋友獾和狐貍的尋寶之旅結束了,大家還想美美地、完整地聽一遍嗎?(播看繪本故事)
◆師:請小朋友邊聽邊想:在幼兒園里有像獾和狐貍一樣的寶貝嗎?小朋友你找到了自己的寶貝了嗎?如果她在這你趕快去他抱一抱,和好朋友說一說你們的貼心話、知心話!
5.總結
師:今天咱們大(2)班的每個人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寶貝,還獲得了寶貝對自己的愛和肯定!希望大家回班之后再去找找更多的寶貝!老師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都能珍惜和愛自己像寶貝一樣的朋友和親人!好嗎?好的,小朋友再見!咱們下期節(jié)目再見!
6.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收集生活中點滴的圖片,在相互說一說,談一談自己的寶貝,體會朋友和家人之間愛的情感。
活動總結
我執(zhí)教的《彩虹的盡頭》這個繪本語言閱讀活動,我始終圍繞活動重難點,并借助自己自制帶有圖文、動畫flash、聲音特效、信息同屏功能等豐富設計的PPT演示文稿來輔助我的教學活動。可以說我設計的PPT在活動中幫助幼兒更直觀理解了故事內容,同時借助有趣的PPT也更加激發(fā)了幼兒活動的激情。
flash動畫故事圖文穿整個活動,同時,也吸引幼兒活動的興趣與熱情。在第一次出示遮罩圖片的時候,孩子們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這更加突出故事發(fā)展的趣味與神秘,讓幼兒有繼續(xù)探索的欲望。整節(jié)活動通過PPT的線索一點點的推進,孩子們從一個個小動物的故事情節(jié)和對話中知道了它們的“寶貝”。最后孩子們知道寶貝不僅僅是一些使人富有起來的物質層面的東西,寶貝還是一些很特別的東西,能夠給自己帶來幸?鞓。通過初步了解了“寶貝”廣泛涵義之后,通過讓幼兒連線自己的父母,采訪周圍教師,組織幼兒分享交流:“媽媽的寶貝是什么?”、“老師的寶貝是什么?”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寶貝”的廣泛涵義,接著,通過采訪孩子自己,“說說自己的寶貝是什么?”由此,在不知不覺中讓幼兒從對“寶貝”物質層面的理解逐漸升華到對“寶貝”精神層面的理解。以此來了解幼兒對作品的感悟能力,并移情到幼兒的生活中去!
在整個繪本教學活動中,我充分挖掘繪本的教育價值,不斷讓幼兒在質疑、猜想、跳一跳的過程中,激發(fā)幼兒學習的渴望,體驗故事所帶來的樂趣,真正做到想說、敢說、會說、樂說,并在說的過程中獲得文學閱讀能力,讓閱讀走進幼兒的心里,真正享受到閱讀的快樂!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發(fā)對幼兒園生活的依戀及爭做一名小學生的愿望。
2.唱出三拍子的強弱特點,唱準浮點音符。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4.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有回憶、討論并學習畢業(yè)獻詞的基礎
2.配套磁帶。
活動過程:
1.導入,引發(fā)孩子學歌曲的愿望。
師:小朋友要從幼兒園畢業(yè)了,你們留念我們的幼兒園嗎?你們想用什么方式表達你們的感情呢?
我們可以朗誦詩歌、表演節(jié)目,也可以唱一首歌表達自己的感情。
2.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
。1)老師有感情地范唱1—2遍,感受歌曲三拍子的旋律,可鼓勵幼兒用拍手表現(xiàn)歌曲的節(jié)奏。
。2)老師范唱,幫助幼兒理解歌曲。
提問:你們剛才聽到老師唱了些什么?
教師有感情的念歌詞一遍。
。3)幼兒學唱歌曲2—3遍。
3.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隨著歌曲旋律拍節(jié)拍。 并隨著歌曲旋律歌唱,注意唱出歌曲的節(jié)拍重音。 (2)啟發(fā)幼兒有感情地演唱。
“怎樣才能唱得好聽、優(yōu)美?”“歌曲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唱得一樣嗎 ?”
4 .幼兒自由結伴,隨著歌曲的旋律,邊唱邊用優(yōu)美的動作表現(xiàn)。
反思:
臨近畢業(yè),小朋友們都懷著激動的'心情,心里有好多話要對老師和其他小朋友說,特別是對老師,有著深厚的感情。在這首歌曲《老師,老師再見了》中,充分體現(xiàn)了小朋友的心情和情感。我班幼兒進入大班后,表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強了。這學期我班著重于開展歌唱活動,在歌唱活動中,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努力做到“導而不包”,目的是為幼兒創(chuàng)造性學習,提供更多的時間、空間、充分挖掘幼兒的潛能,力求讓幼兒在自己的探索中學習歌曲,在我們兩位老師的指導下提高,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幼兒在主動作用于外部世界的過程中和諧發(fā)展,增強自信心。
在學習《老師再見了》的時候,我們讓幼兒回想三年幼兒園的生活,想想馬上就要離開老師上小學了。有的小朋友突然哭了,說:“老師,你一彈這首歌我就會流眼淚了。”有的小朋友說:“我唱這首歌的時候就想起以前的事了。”或許這群天真的孩子還不能真正理解分離的意思,但從歌曲中,他們所表達的真是對老師的戀戀不舍。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音樂活動中,我們盡可能地使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這種藝術的表達是“自由表達”,是“創(chuàng)造性表達。通過歌曲的學習和演唱,激發(fā)了幼兒對幼兒園的依戀,流露出了對老師的敬愛、依戀之情,個個表達要做一名遵章守紀的小學生。幼兒初步掌握了三拍子的強弱弱規(guī)律。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了解一些關于圖書的簡單知識,產(chǎn)生對閱讀圖書和文字的興趣。
2.引導幼兒按頁碼翻閱圖書,理解圖書中的主要人物及形象,嘗試用語言講述畫面的主要內容。
3.啟發(fā)幼兒主動地認知漢字"上面、下面、里面和外面",理解這兩對相對關系的概念。
(這是一次前圖書閱讀活動。目標貫徹了三個方面的精神,(1)介紹圖書的發(fā)展變化過程;(2)強調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表述能力;(3)在閱讀圖書的過程中,教幼兒認讀兩對方位詞,正確理解相對關系的概念。目標中滲透了知識、技能和情感三個方面的內容,較具體,難易適中,較適合大班幼兒的認知發(fā)展水平。)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畫面"皮皮鼠吃跳跳糖"。
2.背景音樂磁帶、錄音機。
3.漢字卡片:上面、下面、里面、外面。
活動過程
1.向幼兒介紹有關圖書的簡單常識。
教師用語參考: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很好看的圖書,你們想看嗎?你們知道古代的書是怎樣的嗎?現(xiàn)在老師來告訴你們,在最早的時候,人們把字刻在烏龜殼上,人們稱它為"甲骨文",接著人們把字刻在竹片上,人們稱它為"簡牘",后來人們把字寫在絲綢上,人們稱它為"帛",最后人們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把字寫在紙上就成了現(xiàn)在的書。
教師出示圖書,告訴幼兒書的名稱,并帶領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認讀故事封面上的漢字:皮-皮-鼠-吃-跳-跳-糖。
(向幼兒介紹關于圖書的簡單知識,讓大班幼兒了解圖書從甲骨文-簡牘-帛-現(xiàn)代的書籍的發(fā)展演變過程,豐富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是可以接受的。)
2.幼兒自己閱讀。
幼兒人手一本幼兒用書,讓幼兒自己閱讀故事。閱讀前,教師可提出以下要求:
(1)閱讀時沒有聲音。
(2)閱讀時一頁一頁地翻看,學習按順序自己閱讀。
(3)看書時要像小學生一樣身體坐正,眼睛注視圖書使幼兒初步了解故事的內容。
(給幼兒提供自己閱讀的機會,很有必要。它可以讓幼兒自主地去認讀畫面內容,在活動中獲得有關的信息。閱讀前提出適當?shù)拈喿x要求,這一環(huán)節(jié)很重要,這樣可以保證幼兒在一個安靜地環(huán)境中閱讀圖書,還可以逐漸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帶領幼兒一起按故事發(fā)展的順序進行閱讀活動。
指導幼兒逐頁觀察畫面,并提出相應的問題。建議提下列問題: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誰?皮皮鼠喜歡吃什么?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使幼兒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感知故事中重點的語言。
。ㄔ谟變鹤约洪喿x的基礎上,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一頁頁地翻閱圖書,了解故事發(fā)展的進程,正確理解畫面的內容。)
4.圍繞閱讀重點開展前識字的討論活動。
1)組織幼兒討論"四只皮皮鼠為什么會跌傷"、"他們都在哪里摔斷了手臂,跌踴了頭"。帶領幼兒學說故事中的語言,并重點指導幼兒觀察畫面中最大的漢字:上面、下面、里面、外面。
接著教師出示漢字:上面、下面、里面、外面,并配上相應的圖片,幫助幼兒初步理解相對關系的概念,再請幼兒說一說,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中,什么東西在上面(下面、里面、外面)。
(2)在上述討論的基礎上,組織幼兒思考并討論:如果你是皮皮鼠,你會怎樣?引導幼兒說出聽爸爸、媽媽的話,做好孩子,不讓爸爸媽媽操心等等,從而幫助幼兒掌握閱讀的重點和難點。
(組織幼兒圍繞重點進行討論,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和中心內容,使幼兒明白:不聽爸爸、媽媽的話有時是很危險的。一定要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此外結合故事內容,認讀"上面、下面、里面、外面"兩對方位詞,幼兒易理解,為幼兒今后進行正式的書面文字閱讀奠定基礎,此種閱讀圖文的形式,較適合大班幼兒的認知和發(fā)展水平。)
5.教師對閱讀活動的重點加以總結
并帶領幼兒邊看圖書邊完整地講述"皮皮鼠吃跳跳糖"的故事。最后,教師請幼兒把書翻到最后一頁,請幼兒看圖說一說:哪些東西在上面?哪些東西在下面?哪里東西在里面?哪些東西在外面?鞏固對四對方位詞的認識和理解。
(在前面幾個層次活動的基礎上,教師對閱讀內容進行總結,帶領幼兒完整地閱讀圖書,講述"皮皮鼠吃跳跳糖"的故事一遍,并運用方位詞講述圖中的物品所在的位置,從而幫助幼兒鞏固本次閱讀活動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