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5篇(熱門)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是五年級上冊第三組變化主題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是一首敘述性詩歌,詩歌以我的口吻,以深圳特區(qū)這一樣一個小山村作為中國大社會的縮影,通過一座村莊昨天與今天的對比,謳歌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抒發(fā)作者對改革開放以后變化的贊嘆之情。這首詩豐富內涵,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誦讀,讀出美感,它節(jié)奏美、韻律美,朗讀時要體現(xiàn)現(xiàn)代詩的特點。在讀中進一步體會,才能讓學生通過一個小村莊的變化,理解國家的巨大變化,祖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
學情分析
學生由于年齡及所處的環(huán)境,對詩歌中所述的內容沒有生活體驗?墒牵S著年級的增長,經(jīng)過四年的語文學習實踐活動,對一些學習方法,學習要求等已經(jīng)有所掌握,也有了不少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及朗讀能力。對這樣一首現(xiàn)代詩,針對學生的情況,以讀代講,引導學生讀出現(xiàn)代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美,進而體會詩歌的豐富內涵,學生是比較好掌握的。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并積累詞語,注意易錯字,區(qū)別形近字。
2.反復誦讀詩歌,了解詩中描述的一座村莊(深圳)人民生活及其變化,體會作者對這一變化的`欣喜、贊嘆之情,進而理解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可喜變化的重大意義。
3.引導學生找出詩歌中對比的句子,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準備
、俑璧洞禾斓墓适。》②深圳剪影。③前進中的家鄉(xiāng)昌明、中華布依第一寨剪影。
教學過程
一、歌曲欣賞,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皇赘枨肼爢?讓我們一起欣賞吧!(播放《春天的故事》。同學們跟著唱。)
2.簡短交流。你們喜歡這首歌嗎?你們想了解這首歌曲的什么呢?
3.簡介時代背景。(播放深圳的過去、現(xiàn)在的剪影,老師同時作一個概括介紹。)
4.出示課題,讀題,破題
(理解昨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把不認識的字詞,畫出來,自己解決或在小組內互幫互學。
2.交流匯報自學情況。
重點了解困擾、渺茫、勞作、煥然一新、面朝黃土背朝天等詞
3.抽學生分節(jié)的朗讀。
4.讀后互評。(淺層評價是否讀準確,讀響亮等)
5.齊讀全文,思考,這首詩主要講了什么?
(學生交流,同時梳理出文章思路,板書:昨天、今天)
三、品讀課文,體會內涵
1.誰愿意把1、2小節(jié)讀給大家聽聽呢?(學習12小節(jié))
2.互評,說說讀得好的理由,讀不好的又該怎么讀呢?說說理由。
(同時,在讀中理解內容,并找出描寫小村莊模樣的句子。
板書:貧窮落后、勞作、博物館、打滾、挑水。)
3.指導朗讀。
第一節(jié):貧窮落后/困擾著/人們
現(xiàn)代文明/是那樣/遙遠/渺茫
第二節(jié),回憶昔日的家鄉(xiāng),要讀出濃濃的鄉(xiāng)情。
4.學生用多種形式,有表情地朗讀。
5.提問:后來,小村莊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學習37小節(jié))
(1)讀37小節(jié)。
(2)找出發(fā)生變化的句子讀一讀。(教師據(jù)生發(fā)言引導學習相應的小節(jié))
重點抓。
第3小節(jié):短短幾年,奇跡般改變,體會變化之神速與開篇說的昨天對照,體會出深圳變化的時間快、變化大。朗讀時抓住超出、只不過、奇跡般等詞,體會詩人的驚喜、贊嘆之情。
第4小節(jié):抓住第一、二句以對比的方式寫出了村莊過去和現(xiàn)在城市的變化大。
第5小節(jié):朗讀時,要注意3個問號要逐漸加強語勢,而最后一句,要用重音讀不,讀出肯定的語氣。
6.原來的一座小村莊短短幾年就變成了繁華的大都市,是什么原因讓它有如此的變化呢?
7.學習最后一段。
(1)讀最后一段。
(2)理解:春燕指誰?描繪著美好春光,體會改革開放帶給特區(qū)的巨大變化。
四、拓展延伸
1.看錄相,前進中的家鄉(xiāng)昌明鎮(zhèn)黔桂鐵路的建設和中華布依第一寨的風土人情以及昨天和今天的不同。
2.談談一年前的昌明(布依村)與今天的昌明(布依村)翻天覆地的變化。(昌明鎮(zhèn)是我縣一個較偏遠的小鎮(zhèn),但前年黔桂鐵路在這里建設,給這個鄉(xiāng)鎮(zhèn)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3.展望未來的昌明
五、練一練、寫一寫
1.讀語文天地中的寫一寫。
2.參考《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以昌明變了,音寨(村)變了為題,寫一寫家鄉(xiāng)昌明(音寨村)的變化。
附板書設計
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
昨天 貧窮
(小村莊)落后勞作、煮飯、打滾、挑水、泥濘古道、破舊土屋
變化原因改革開放
今天 (大都市)煥然
一新工人、商人、歌唱家、新農民、高速公路、廠房、樂園
語文教案 篇2
課時目標:
a)按時間順序或事情發(fā)展順序或方位順序寫紀實作文。
b)能合理想象寫出有創(chuàng)新的作文。
c)能運用正確修改符號修改作文。
d)能主動閱讀欣賞他人優(yōu)秀作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8次作文內容。
1、學生翻閱習作,整理歸納。
2、交流整理學生認為困難的作文類型。
二、指導寫讀后感和活動的`文章。
1、再此閱讀《開國大典》《難忘的一課》
2、閱讀欣賞班機同學的優(yōu)秀作文,交流寫作方法,談聽后收獲。
3、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交流習作。
三、全班欣賞課外優(yōu)秀習作。
四、修改習作。
1、講授正確修改符號。
2、運用正確修改符號修改作文。
3、背誦自己滿意的習作。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觀察圖畫,滲透觀察事物的方法,引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并有創(chuàng)意地理解圖畫的意思。
2.用自己的'話編寫一個比較完整的童話小故事并寫下來。
重難點
滲透觀察順序,有創(chuàng)意地理解圖畫的意思,寫出獨具個性的寫話。
樂學善思辦法
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想象。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夜幕降臨了,彎彎的月亮和明亮的星星見面了,它們之間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快快走近它們,和它們共度這段美好的時光吧。
自讀提示,明確要求
自讀提示,指生說提出了什么要求?
學生說,教師歸納,板書,幫助學生弄清楚習作的內容與要求。
引導觀察,解讀圖畫
觀察圖畫,想象圖上的月亮和星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見面了。
月亮和星星它們在一起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它們的心情怎么樣?
指生回答。
口述幫事,適機點評
學生自己練說。
同桌互說。
板前表演說。
行筆成文,相機輔導
學生在動筆寫話過程中,教師及時個別指導。
朗讀寫話,交流評議
指生讀寫話。
師生共同評議。
語文教案 篇4
我選我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6個詞語,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寧選自己的目的是為了向李小青學習愛勞動、愛集體的好思想,為大家服務。教育學生從小樹立關心集體的好思想。
教學重點
重點是通過課文學習,知道王寧選自己的目的是為了向李小青學習愛勞動、愛集體的好思想,為大家服務。教育學生從小樹立關心集體的好思想。指導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識記生字。
難點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讀準字音,有些字容易寫錯。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10《我選我》,理解“選”(選舉、推選的意思)。
齊讀課題。提問:看了課題以后,你想知道什么?(“我”是誰?他選自己干什么?他為什么要選自己?)
下面你們就輕聲讀課文,自己解決這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讀課文,要看清楚拼音,讀準每個字的音。先自己認真讀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讀、聽、糾正讀音。讀過以后,在課文中畫出生字。
三、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帶注音的生字詞卡片,先讀生詞,再讀生字。用齊讀、開火車讀的方法,檢查生字的讀音。提醒學生注意“今”、“林”的韻母是前鼻音,“名”、“讓”的韻母是后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讀音和指導長句子的停頓。
1/2 1 2 下一頁 尾頁
四、教師示范(或放朗讀課文的錄音)
請學生說一說:“我”是誰,他為什么選自己當班上的勞動委員。
五、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齊讀第1自然段,指名說說這段講了什么:班上的勞動委員李青轉學了。
2.出示思考題,學生自由輕聲讀第2、3自然段,邊讀邊想。
。1)當林老師讓大家補選一名勞動委員時,為什么教室靜悄悄的?
。2)當王寧說:“我選我”時,為什么大家都愣住了。
。3)王寧為什么要選自己當勞動委員。
學生讀后討論,教師加以點撥,先理解前兩個問題。(“靜悄悄”就是一點聲音都沒有。說明大家對補選勞動委員這件事很認真,都在想該選誰勞動委員!般蹲 钡囊馑际怯龅?jīng)]有想到的情況時呆住了。大家愣住的.原因是王寧的發(fā)言大家都沒有想到。因為一般選舉總是選別人,難得有人選自己。)
指導朗讀!斑x誰呢”要讀出思考的語氣!敖淌依镬o悄悄的……”要讀得慢而低,顯示出教室里很安靜,大家正在思考問題。“我選我”,要讀出堅定的語氣。
讓學生多讀王寧的話,體會他為什么選自己當勞動委員①王寧和李小青是好朋友,非常想學習李小青愛勞動,愛集體的優(yōu)點;②王寧有信心,有決心,能做得像李小青那樣熱愛勞動、關心集體。)指導朗讀。老師的話要讀得和藹可親。王寧的話要讀得誠懇、堅定。
3.有感情地朗讀課第1-3自然段。(齊讀、指名讀)
4.齊讀第4自然段。討論:為什么王寧的話剛說完,教室里就響起一片掌聲?(全班同學想念王寧一定能當好勞動委員,大家用掌聲表示贊同和鼓勵。)
六、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齊讀、分小組賽讀、個別讀)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出示生字詞卡片,用齊讀、開火車讀、個別讀的方法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自由讀、齊讀課文。
二、識記字形,指導寫字
1.啟發(fā)學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字形。重點分析以下幾個字。
校:右邊是“交”,不是“文”。
名:要與“路”右邊的“各”區(qū)別。
為:先寫左上一點,再寫一撇,最后是右下一點。
話:左邊是言字旁 ,右邊是“舌”,不是“古”。
2.指導寫課后練習第2題中的字。先讀生字,用筆描1個,臨寫1個,對照范字再寫1個。
重點指導書寫以下幾個字。
“!、“讓”、“說”、“好”、“話”5個字都要寫得左窄右寬。
“今”的人字頭,撇和捺的起筆相接,開口度較大。
三、課堂練習
1.課后練習第3題。
。1)齊讀,指名讀。
。2)啟發(fā)學生用“關心”、“熱愛”進行口頭組詞搭配練習。(關心同學、關心國家大事;熱愛祖國、熱愛科學。)
2.課后練習第4題。
。1)學生自由輕聲讀句子。
。2)指名讀句子。
。3)用比較的手法,指導學生體會每組的第二句話比第一句話表達的意思更具體。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本課14個生字,讀寫生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書的熱愛。
3、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里描寫來表達感情。
【教學難點】
抓住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教學學具】
CAI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交流
讓學生交流課外閱讀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與享受。
教學過程
一、學生自讀自悟,讀通課文
二、說一說,讀了課文,作者竊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1、引導學生結合有關語句概括出竊讀那種苦樂交織的復雜感受,并重點體會“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2、從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樂與懼怕?從具體語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樣寫出竊讀的滋味的?體會作者動作和心里描寫的細膩傳神。
3、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后,結合生活實際,仔細揣摩“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并受到啟發(fā),能在黃金年齡進行閱讀,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繪聲繪色地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讀出作者的內心因竊讀而波瀾起伏,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出作者與書相逢的驚喜,匆忙閱讀的快樂與懼怕,雨天讀書的開心,與書相別的留戀與滿足。
5、自學本課生字新詞,抄寫。
第二課時
一、仔細品讀,感悟寫法
1、“我很快樂,也很懼怕”:
結合你畫出的描寫動作與心里活動的語句,來說說自己的體會。
動作:趕、跨、鉆、擠。
“竊讀的滋味還有哪些?”──餓、累、憂、懼、快樂。
精神的滿足不僅快樂,而且幸福──渾身輕松。
2、體會老師的話:
“你們不僅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暴ぉぷx書的同學會比其他的同學更加聰明,更加成熟。
3、魯迅常說:“竊書不算偷”現(xiàn)在我們也來討論一下,“竊讀算偷嗎?”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找一找自己的依據(jù)。
二、“竊讀記”三個字中充滿了樂趣,也包涵了作者的辛酸
三、拓展閱讀
四、聽寫生字
五、課后小練筆
《我與作者比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