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實用[6篇]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帪榇蠹艺淼拇蟀嗾Z言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并理解故事《小兔怕怕》。
2.知道遇事要勇敢,要勇于嘗試克服恐懼。
活動準備:
課件(小兔怕怕)
活動過程:
一、分段欣賞故事《小兔怕怕》
1.教師播放課件(小兔怕怕)至“流著眼淚跑回家去了”,幼兒欣賞。
2.師:為什么大家都叫小兔怕怕?小兔怕怕遇到了什么事情?
3.師:小兔怕怕為什么哭了?大家是怎么說的?
4.師:你覺得后來會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繼續(xù)欣賞故事《小兔怕怕》
1.教師播放課件(小兔怕怕)至結尾。
2.師:小兔回到家里,媽媽是怎么說的?
3.師:小兔聽了媽媽的話,是怎么做的呢?你覺得它做得對嗎?
4.師:最后的結果怎么樣?
三、說一說:我最怕什么
1.師:小朋友們在生活中有沒有像小兔怕怕那樣,害怕的.時候呢?你最害怕什么?
2.師:后來你是怎么做的?克服了害怕嗎?
3.小結:在我們遇到困難或者害怕的時候,要向小兔怕怕學習,勇敢的克服困難和害怕,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教案目標:
1、學習理解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對話,感知詞匯:“五顏六色”、“雪白雪白”、“漂漂亮亮”。
2、運用聽說的方式感知、理解作品內容。
3、喜歡,樂意上。
教案準備:
1、在活動室內布置草地、小樹林、的簡單場景。
2、大班幼兒分別學會在場景中扮演小鳥、兔子、梅花鹿。
3、小鳥、兔子、梅花鹿的頭飾若干。
教案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進入場景中,感知的內容。
大班幼兒分別扮演小鳥、兔子、梅花鹿,站在場景中準備表演。
教師:我是媽媽,你們是點點,媽媽帶你們去上。
講到“經過一棵大樹,樹枝上落滿五顏六色的小鳥”時,教師手指著小鳥提問:什么樣的小鳥?
“小鳥”邊飛邊和幼兒一起說:五顏六色的小鳥。
講到“經過一片草地,草地上有雪白雪白的兔子”時,教師手指著兔子提問:什么樣的兔子?
“小兔”邊跳邊和幼兒一起說:雪白雪白的`兔子。
講到“經過一片小樹林,樹林里有漂漂亮亮的梅花鹿”時,教師手指著梅花鹿提問:什么樣的梅花鹿?
“梅花鹿”邊輕輕跺跺腳邊和幼兒一起說:漂漂亮亮的梅花鹿。
2、教師帶領幼兒進行聽說表演。
教師幫助幼兒分配好點點、小鳥、兔子、梅花鹿、小朋友等角色,戴上頭飾,分別站在不同的場景中。
大班哥哥姐姐帶領幼兒一起邊講邊表演。
講到中的對話時,分角色進行對話。
幼兒交換角色,再次表演。
活動建議
區(qū)角活動:將《點點愛去》的幼兒用書放在語言區(qū),幼兒在區(qū)角活動時可以自由地閱讀。
家園共育:請家長和幼兒共同閱讀《點點愛去》,激發(fā)幼兒愛上的情感。
領域滲透:結合健康活動“真好玩”、社會活動“我上”,培養(yǎng)幼兒樂于上的情感。結合美術活動,教師用簡單的線條畫一個表現小鳥、小兔、小鹿的底圖,為幼兒準備小鳥、小兔、小鹿的印章,指導幼兒用蓋印章的方法,表現小鳥、小兔、小鹿。結合音樂活動,演唱歌曲《我愛我的》。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有序地講述故事情節(jié),并通過對角色對話、心理活動的描述,豐富故事情節(jié)。
2.在講述活動中能耐心傾聽、細心觀察、大膽想象,主動大方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能體會理解故事中鱷魚的狡猾和小猴子的機智,知道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
活動準備:
1.教具:猴子和鱷魚的圖片各一幅,背景圖一張(背景圖上有小河、草地、桃樹、小花、小魚、白云等),故事錄音。
2.學具:字卡"五顏六色"、"清澈"、"狡猾"、"機智"、"聰明的猴子",猴子和鱷魚的指偶若干。
3.場地:小椅子后有插袋。
活動過程:
一、背景圖導入,創(chuàng)編句子。
1.出示背景圖:看,這幅圖漂亮嗎?誰會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這些美麗的風景?
2.出示字卡"五顏六色"、"清澈":你們知道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嗎?
二、出示猴子,講述故事第一段。
1.出示猴子圖片:這么美麗的風景,引來了誰呀?你覺得猴子是一只什么樣的動物?
2.提問:猴子喜歡吃什么呀?它有什么本領?
3.教師:誰會看著圖講一講?
三、出示鱷魚,講述故事第二段。
1.教師:從小河里冒出一條鱷魚來,鱷魚是一只什么樣的動物?
2.教師:你們怕不怕鱷魚?
3.教師:小朋友都害怕鱷魚,那你覺得小猴子會害怕嗎?
4.提問:猴子為什么會坐在鱷魚的背上?猜猜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5.教師講述故事第二段。
(1)提問:鱷魚看見了猴子,說了什么話?
。2)提問:如果你是猴子,你會相信嗎?為什么?
四、講述故事第四段,理解"狡猾"的`含義。
教師講述故事第四段。
1.提問:鱷魚對猴子說了什么?
2.提問:鱷魚剛游出水面時對猴子說的話很友好,很溫柔,你覺得那是真心話嗎?鱷魚其實心里在想些什么呀?
3.提問:那你覺得這只鱷魚怎么樣?(出示字卡"狡猾")你知道狡猾是什么意思嗎?
五、講述故事第五段,理解"機智"的含義。
1.教師講述故事第五段。
(1)提問:猴子想了個什么好辦法?他對鱷魚說了什么?
。2)提問:你覺得這只猴子怎么樣?(貼字卡"機智")你知道機智是什么意思?
2.提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六、看圖完整講述故事。
1.給故事取名字。
2.完整欣賞故事錄音。
3.看圖完整講述。
七、角色扮演,合作講述。
幼兒拿指偶合作表演故事。
活動延伸:
1.區(qū)域活動:在指偶投放在語言區(qū)里,供幼兒講述。
2.日;顒樱豪每沼鄷r間給小班的弟弟妹妹講故事。
附故事:聰明的猴子
一天,一只猴子來到小公園,這里的風景可美啦,藍藍的天空飄著像棉花糖一樣的白云,高高的樹上結著紅彤彤的桃子,綠綠的草地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小花,許多可愛的小魚在清澈的小河里自由自在地游著……猴子在小河邊玩得正開心時,突然,一條鱷魚從小河里游出了水面,他看見猴子說:"喂,朋友,河對岸有很多桃子,你騎在我的身上,我馱你過去摘。"猴子相信了,他跳到鱷魚背上。
鱷魚游到河中間時對猴子說:"我最喜歡吃猴子的心了。"說著身體就慢慢慢慢地往下沉。猴子嚇壞了。
猴子對鱷魚說:"你怎么不早說,我的心忘在岸邊的樹上了,我們回去拿。"鱷魚馱著猴子游到了岸邊,猴子跳上岸對鱷魚說:"喂,朋友,你永遠吃不到猴子的心了。"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兒童詩的意境和韻律。
2.理解詩歌內容,嘗試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中各種樹的貼紙。
2.掛圖《假如我是一棵樹》。
3.音樂磁帶或CD(見下班上冊)。
活動過程
一、欣賞兒童詩,感受詩的意境。
1、出示掛圖,引出主題。
教師:我們來看一看,畫上有說明?(引導幼兒大膽講述。)教師:老師帶來了一首詩,說的就是畫上的景色,請大家來聽一聽。
2、教師配樂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教師:你們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理解與朗誦詩歌。
1、再次欣賞詩歌。
教師: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聽到你喜歡的詩句,就用自己喜歡的動作告訴老師。(在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中,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幼兒用動作表示自己喜歡的詩句。)2、分段理解、老師詩歌。
教師:你喜歡歌里的哪棵樹?詩歌里是怎么說它的?(引導幼兒回憶詩歌內容,理解詩句,再一起學一學優(yōu)美的詩句。)教師:我們一起來朗誦這一段詩歌。(幼兒跟著教師一起有感情地朗誦。)用同樣的方法來理解、朗誦詩歌的其它段落。
3、完整朗誦。
教師:我們在音樂的伴奏下,完整的來朗誦詩歌,一定會更好聽。úシ疟尘耙魳罚變和暾收b詩歌,教師視情況提示或帶誦。)
三、表演朗誦詩歌。
教師:你喜歡詩歌里的那棵樹?請你跟同樣喜歡這棵樹的好朋友站在一起。(喜歡相同樹的幼兒站在一起,可在自己和同伴的身上貼上相應的貼紙。)教師:你喜歡哪棵樹,就朗誦詩歌哪一段。可以用身體動作來表演,一定會更優(yōu)美、更有意思的。úシ疟尘耙魳,幼兒分角色朗誦,可以適當加些動作表演。)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教學內容:故事《怪小樹》
教學目標:
一、引導幼兒理解童話的主要情節(jié)及人物形象特點,初步學習歸納作品的'主題。
二、幫助幼兒體驗關愛別人會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情感。
三、幫助幼兒感受美麗、靈巧、光禿禿等詞匯。
教學準備:
一、磁鐵活動教具“怪小樹”,小螞蟻,各種形狀的小樹葉及桔子、蘋果、棗子、梨。
二、音樂磁帶。
三、電腦軟盤。
教學過程:
一、討論:樹葉有什么作用導入本課。
二、分段分層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討論,幫助幼兒初步感受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分段講述故事。
提問:
1、只剩下一片小樹葉的時候,小樹是怎么想的?
2、小樹會救小螞蟻嗎?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現在小樹變得怎么樣了?
4、這棵怪小樹,怪在哪里?你喜歡嗎?為什么?
三、給故事起名字叫《怪小樹》
四、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第二次完整講述故事,進一步引導幼兒熟悉故事,理解故事情節(jié),初步學會歸納主題。
五、討論:
1、故事中為什么說小樹是怪小樹?
2、大家想什么辦法幫助小樹?(小樹是怎樣變成怪小樹的?)
3、大家為什么都愿意幫助它呢?
4、如果你來種怪小樹,你希望怪小樹上結出什么東西?回家以后把它畫下來。
大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引導幼兒“勇敢”的開始做,建立自信心。
2.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自身的體驗,對他人懷有寬容的態(tài)度。
3.閱讀繪本,在閱讀過程中,通過提問引導知道做一件事要勇于嘗試。
4.在閱讀的過程中,用各種事情的真實嘗試,讓幼兒更深刻的理解繪本。
5.要想成為一個畫家,首先要開始畫一個“點”。
6.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愿意聽嗎?”觀察畫面,認識封面,看上面有誰?她拿的什么?她在干什么?
請幼兒為這個主人公起一個名字,發(fā)展一下幼兒的想象力和積極性。
二、播放ppt課件,講述故事
1.“ 美術課結束了,但是瓦斯蒂的畫紙上還是一片空白!
此處讓幼兒討論為什么瓦斯蒂沒有畫?
2. 繼續(xù)觀察畫面,聽故事。 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會不會畫畫,愿意的話請到前面來嘗試一下畫給大家看看。
大膽的'嘗試之后,請幼兒說說自己還會干什么?
三、繼續(xù)播放講述故事,看看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會有什么驚喜等著主人公么?
讓幼兒討論得出畫點也可以畫出很多種的變化,里面貫穿一個科學知識:藍色和紅色混合變成紫色。
四、故事結束,小結。
故事講完后,請幼兒來說說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意識到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是很偉大的!很能干的!如果有一件事情需要我們去嘗試,我們應該勇敢的去實踐!
延伸活動:
在區(qū)角活動中創(chuàng)設一個“我能”的區(qū)域,鼓勵幼兒進行角色表演、歌唱、繪畫、舞蹈等各種活動的展示。
活動反思:
當時設計這樣一個活動,是發(fā)現班里很多孩子羞怯,經歷了寶寶班、小班近一年半的時間,還是在很多活動中不肯動手、不肯試一試,所以帶動班里很多孩子都不敢去嘗試新鮮的事物,不敢去表現自己,這樣班里無形的產生了一種奇異的氛圍,老師帶著孩子們去認識一件新的事物,所有的孩子都會退縮,本能的反應是“不敢”,而且在家長的教育觀念里,也沒有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為了改變這個狀況,我趁一個家長開放日活動,安排了這個教育活動。
剛開始故事就很安靜,結果孩子們真的聽進去了,然后家長們也似乎陷入了沉思。整節(jié)活動每個孩子都聽得很認真,不知道他們真正理解了多少,但是,我想,這個就是開始。我在活動結束后,給家長小結了一下,希望家長多給孩子機會,讓孩子成長是需要空間的,雖然這個不是一下子就能顯現出來的,然而故事帶給大家的啟發(fā)還是無窮的。我相信,這個繪本有這種改變的力量。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的教案06-27
大班語言教案(經典)07-20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1-18
大班語言落葉教案11-19
(經典)大班語言教案07-23
【經典】大班語言教案07-23
大班語言教案【經典】07-24
(精選)大班語言教案08-19
大班語言教案(經典)08-05
[精選]大班語言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