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6篇【精選】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賞析、體悟春的無限生機和希望,激發(fā)熱愛春天之情。
2、欣賞佳詞妙句,積累語言,并能引用古人的詩句來贊頌春天。
3、能結(jié)合自己的體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shè)計思路:
1、引導學生進行體驗性學習:課前讓學生走進大自然,用各種感官去感受春天,在學習課文時,學生就能用已有的生活體驗來解讀文本,也就容易產(chǎn)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體驗。
2、在課堂中為學生營造一種寬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間,將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集體探究學習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優(yōu)化教學結(jié)構(gòu)。
3、注重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1)、抓重點句賞析,引導學生感悟語言,積累語言。
。2)、借助對古詩的吟誦,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言并運用語言的能力,滲透語文教學的人文性,使學生的認識有所提升。
教學流程:
一、初步感受“春天”
1、媒體出示:“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腿腳,領(lǐng)著我們上前去!
師:你們自己讀讀,有什么疑問?你還想了解什么?
2、師:想不想跟朱自清來一個親密接觸。自己快速讀讀課文。
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感受課文中的無邊春景。
同桌交流。你仿佛看到了哪幾幅春景圖?集體交流。
學生說到:風箏圖
春風圖
春草、春花圖
春雨圖
二、欣賞“春天”
1、師:是啊!一絲絲綠,一枝枝紅,一片片黃;那一縷縷風,一絲絲雨,一股股香,時時、處處誘惑著我們?nèi)ひ、去發(fā)現(xiàn)。那就請你們從課文的3---6自然段中,選擇自己最喜歡或最感興趣的一幅春景圖來欣賞,劃出你覺得寫得美妙的句子來讀一讀,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簡單地寫在旁邊,也可以用朗讀把自己體會到的美表達出來。
2、學生自主選擇學習。
3、集體交流:你讀了哪一幅圖?劃出了什么?
。1)、春雨:
重點賞析:“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學生說。師:讀一讀,同桌討論妙在哪里?
師:你體會得那么好,能不能把它讀給大家聽?這幾句話寫得這么美,你想不想讀給大家聽?
師:前些天,嘉興連綿不斷地下了好幾天的春雨,我聽見不少同學在埋怨,現(xiàn)在讀了朱自清寫的春雨,你對春雨的感情有了什么變化?
學生說。
師:你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生那么大的變化,誰愿意用朗讀把大家?guī)нM這煙雨迷蒙的景色中。
配樂,學生讀(請一位朗讀高手。)
(2)、春草:
學生說!靶〔萃低档貜耐晾镢@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
師:用你的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學生讀。
師:你此時想干什么?把你的向往說出來。
出示句子: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引讀,老師也迷住了。
。3)、春花:
學生說。
師:你還從什么地方感受到野花的妙處,前后同桌交流一下。
學生說:“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師:沒有寫陽光,春風,你感覺到了什么嗎?
學生說。
師:給老師一個機會,讓老師也來讀讀。師讀后:集體的力量總是無窮,齊讀來征服我好嗎?
師:還有嗎?
學生說:“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人,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師:你們剛才說的情境,能否有用一個四個字的詞來形容。學生說。
學生讀。
。4):、春風:
學生說。
“春風是無形的,看不風,聞不到,摸不著,但在朱自清的筆下,春風是怎樣的?”
師:在朱自清筆下春風還是怎么樣的?快速讀讀。學生說。
讀讀。
三、贊美“春天”: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朱自清筆下的春天,我們仿佛也融入了大自然的懷抱,與春風為伴,與花草為伍,與鳥碟嬉戲……難怪朱自清情不自禁地發(fā)出贊嘆。讀一讀。
師:課文欣賞到這里,你聯(lián)想到其它贊頌春天的詩句了嗎?
欣賞。
學生作詩。
師:欣賞老師的一句對聯(lián),少了橫批。請學生幫忙補。
四、設(shè)疑延伸:
這節(jié)課,同學們津津有味地說春,賞春,贊春,課文還告訴我們什么?
五、延伸作業(yè):
1、用你喜歡的方式描繪自己眼中的春天。
2、搜集相關(guān)的詩歌,歌曲,籌備“春之聲”的詩歌朗誦演唱會。
語文教案 篇2
授課日期:年月日總課時:
教學目標
①理解寓言的含義。
②正確地把握人生態(tài)度,對待人生際遇。
、鄹惺軆(yōu)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教學重點
、倮斫庠⒀院x。
、趯W習精美的表達。
第一課時《白兔和月亮》
教學內(nèi)容
、俳榻B寓言。②解讀寓意。
、垡龑W生自相對照,把握人生態(tài)度。
教學設(shè)計
一、激趣引讀
人們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與失將會伴隨我們今生今世。有俗語說:“有得必有失。”其實,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隨遇而安,得失不驚,心寬體胖,處世瀟灑;癡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亂心迷,生身受累。我們應(yīng)當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鏡子。
出示課題。
介紹寓言
二、誦讀感知
1、朗讀課文,疏通文意,感受語言。
2、整體感知,學生談感受
感知內(nèi)容:
人生寓言教學設(shè)計2由收集及整理,轉(zhuǎn)載請說明出處
a.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要求學生完整地復述課文。
b.白兔賞月的心態(tài)前后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了解身份的改變對于心態(tài)的影響。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為什么會患得患失?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這則寓言給了我們一個什么啟示?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以上問題難度不大,在充分討論的基礎(chǔ)上,教師略加點撥,學生可以自己完成。
三、語言品味
這則寓言的語言很精美,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品味、賞析。
例如,“慧心”“風韻”“閑適”“繃”等用詞很精當。對稱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
除讓學生分析上述詞語的妙用之外,還可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其他有關(guān)的詞句再作分析,并讓學生試著仿寫。
四、合作探究
1、找出故事情節(jié)中的兩次轉(zhuǎn)折。
2、白兔最終要求諸王之神撤銷決定說明了什么?讓學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3、這則寓言提到了人類有什么含義?寓言的諷刺意義。
4、擁有財產(chǎn)就一定患得患失嗎?而一無所有才心安理得嗎?
五、互動釋疑
六、自我反思
1、我們應(yīng)從白兔身上學到什么?
2、你是否有過患得患失的現(xiàn)象?原因是什么?
3、我們應(yīng)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
七、作業(yè)布置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相關(guān)作業(yè)。
、陬A習《落難的王子》。
第二課時《落難的王子》
人生寓言教學設(shè)計2由收集及整理,轉(zhuǎn)載請說明出處
○教學目標
、倮斫庠⒀缘纳羁毯x。
②與《白兔與月亮》比較閱讀。
○教學設(shè)計
一、激趣引讀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給大家講過,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把握好生活中的得與失。不僅如此,我還要告訴大家,“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難、挫折甚至災難打交道。對此,我們要做好充分心理準備。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難的王子》,它可能給我們帶來足夠的警示。
二、誦讀感知
1、朗讀、默讀課文,仔細推敲課文所表現(xiàn)的中心思想,認真揣摩故事情節(jié)與中心的關(guān)系。
2、整體感知
、龠@篇寓言說了個什么故事?要求學生熟練地復述課文。
、谶@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可指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相關(guān)句子。
、邸拔摇痹谇楣(jié)的發(fā)展中起什么作用?提示:線索人物。王子落難全過程的見證人。
④“天哪,太可怕了,這件事落在我頭上,我可受不了!”這句話在課文反復出現(xiàn)過三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的?有什么意義?
[提示]這句話表現(xiàn)了一個旁觀者對不幸者的'嘆息。第一次是王子對天災人禍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對王子落難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對“我”遭受厄運而言。這是嘆息者未經(jīng)磨難的一種虛妄的假設(shè)。(其實未必如此,假如災難真的落到了人們的頭上,誰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課文中反復出現(xiàn)三次,揭示了它在現(xiàn)實中的普遍性。
三、合作探究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引導:
、偻踝勇潆y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
人生寓言教學設(shè)計2
、谕踝邮窃鯓勇潆y的?作者這樣編排情節(jié)有何用意?
讓學生理解作者設(shè)置這樣的極端情節(jié)的典型意義。
、邸拔摇笔峭踝勇潆y全過程的見證人,然而,厄運也落到的“我”的頭上,這一情節(jié)說明了什么?
人生寓言教學設(shè)計2由收集及整理,轉(zhuǎn)載請說明出處
[提示]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訴讀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災難可能不期而至,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與其擔驚受怕,不如勇敢面對。
、芪恼陆Y(jié)尾給人怎樣的啟示?
[提示]王子落難的故事還會不斷發(fā)生,而旁觀者的嘆息也將無限循環(huán)地延續(xù)下去。只有經(jīng)歷厄運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的頭上,誰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運能使人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
、葜挥新潆y后才能戰(zhàn)勝脆弱,這是一條定律嗎?(研討二)
這個問題要啟發(fā)學生辯證地來談,談透徹,讓學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觀的教育。
四、互動釋疑,討論交流
五、比較閱讀與《白兔和月亮》比較閱讀。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辨析:兩篇課文在表現(xiàn)主題、安排情節(jié)、表現(xiàn)手法、語言運用等方面,有什么異同。訓練學生的賞析能力。
學生可自由評說,教師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適當點撥。在充分討論的基礎(chǔ)上,組織學生將問題歸結(jié)到以下幾點。
、僭谥黝}上,兩篇寓言都是寫人生態(tài)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寫人在獲利之后的心境;《落難的王子》寫人在受難后的狀態(tài)。
、谠谇楣(jié)上,都表現(xiàn)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寫“好事”可以變?yōu)閴氖;《落難的王子》寫“壞事”可以變好事。(“好”與“壞”都是相對的,決定于當事者的思想觀念。)
③在表現(xiàn)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見大地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濃些,而《落難的王子》寫得更像是事實。
④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以敘事為主(這是敘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敘事的基礎(chǔ)上,多有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且多議論;《落難的王子》則重在敘事。
以上內(nèi)容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教師引導得當,還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據(jù)情況處理。
六、體驗反思
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禍,可能不期而至,對此我們應(yīng)怎樣面對?
②從自己的經(jīng)歷中舉出實例,說說你是怎樣面對困難,使自己堅強起來的。
、蹖嶋H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畢竟不多。我們應(yīng)當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自己的意志品質(zhì)?
七、教師小結(jié)
我們學習了兩篇寓言故事,它們從不同的側(cè)面告訴我們,應(yīng)當怎樣把握人生態(tài)度,對待人生際遇。在這里我要告訴你們:不計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計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還要告訴你們,“塞翁失馬,焉知非!,“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愿同學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人格;藐視困難,直面人生。
人生寓言教學設(shè)計2由收集及整理,轉(zhuǎn)載請說明出處
八、作業(yè)布置
、俜e累警句
②作文訓練:《居安思!、《在逆境中成長》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和多音字“扁”。掌握29個詞語。
2.能用查字典據(jù)詞定義的方法理解“明媚”,“挺立”“頂端”,
“檢閱“,等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能背誦2,3,兩段;能按提示與說出大橋各部分是怎樣的,從而明白是作者觀察點的轉(zhuǎn)移,有條理有層次的描寫景物的。
4.了解南京長江大橋的雄偉壯麗,能與作者一起為祖國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力而自豪。
教學課時:
3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能通順地朗讀全文。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和第1段的新詞。
3.能正確流利的朗讀第1自然段,指導作者的觀察點在引橋始端;能按提示說出大橋分哪幾部分,每部分各是怎樣的,理出思路。
教學過程:
1.談話激情,引導學生入文。
。1)說說最長的江叫什么名稱。
。2)簡介:長江
。3)揭題入文。
2.自讀課文,重溫預習內(nèi)容,提出學習交流的意見。
3.學況交流,鞏固預習成果。
。1)識字:指名讀生字,帶詞讀,說說同學提出的疑難詞的意思,說出你是怎樣學懂得。齊讀生字。
。2)朗讀課文,以“正確,通順”作并矯正。
。3)用“題目”加“讀書時獲得的感覺”說說課文主要些什么,而表達“感覺”的詞可取之處于課文,如:壯麗,巨大,高大,寬闊等等。
再讀課文,提出課文中者看大橋的自然段。
4.閱讀思考,理解第1段。
。1)自讀第1段,用課后問題和自題問題思考課文意思。讀或反饋自題的問題。
。2)提取重要問題開展學習交流:
這一段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大橋?
8個句子中幾句介紹南京長江大橋?
簡答3——8句各寫了大橋哪些部分,說說大橋各部分是怎樣的。朗讀有關(guān)句子,談?wù)勛约旱腵感覺。
理解:1.“仿佛一條鋼鐵巨龍臥在大江上面”的意思和這樣比方的作用。
2.公路兩側(cè),寬闊,穿梭似的,雙軌等詞的意思。
思考:正橋接引橋,上層到下層,分別說明作者是怎樣觀看大橋的。要學生據(jù)此劃出本段思路示意圖。
讀3——8句,說出第3句和后5句的關(guān)系。
(3)概括:
說出這段課文內(nèi)容概要:介紹作者在引橋上看見的大橋全貌。
說說讀了這段課文,你覺得南京長江大橋怎樣的?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復述第1段介紹南京長江大橋的內(nèi)容。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第2段,理解這一段寫的是作者在正橋看到的和感覺到的。
3.能查字典辨別“兩側(cè),側(cè)耳”中的“側(cè)”的不同意思,理解“挺立”
與“聳立”的差別。
教學過程:
1.談話入境,復習聯(lián)絡(luò)前后閱讀。
(1)談話:一天清晨,作者來到南京長江大橋。作者來到南京長江大橋。他走在引橋上,遠望整座長江上的大橋在陽光下顯
得格外壯麗,“壯”是“雄壯”的意思,作者介紹了哪些方面,使我們覺得大橋十分雄壯?
。2)復述:第1段介紹南京長江大橋的內(nèi)容。
2.積極閱讀,自學第2自然段。
3.學情反饋,交流學習信息:
。1)交流提出的問題和疑難,分析問題,編排學習交流程序。
。2)開展學習交流活動:這一段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大橋?在正橋上作者先看到些什么?
訓練:找出寫塑像,橋頭堡,玉蘭花燈的句子,讀一讀:說出巍峨,頂端,鮮艷奪目,檢閱等詞語的意思,比較“挺立——聳立”的不同意思;再說句子,想象它們所描寫的事物和樣子,看圖找出它們在橋上的具體對象;熟讀這3個句子,并背誦。
。3)作者為什么要寫“眺望江面”和“傾聽火車鳴笛”的事?
(4)部分學生不懂的疑難詞語,要學生用查字典據(jù)詞定義的方法自己去理解。如:橋頭堡,汽笛,呼嘯而過,儀仗隊,等等。
4.收束交流活動,概括學習成果:
收束訓練:齊讀第2段,背誦第2段。復述第1段內(nèi)容概要,說出第2段內(nèi)容概要。
5.做作業(yè),鞏固知識。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復述第2段介紹南京長江大橋的內(nèi)容。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第3段課文,體會出作者在第一段里表達的贊美之情,能在朗讀中表達己的情感體驗。
3.理解并說出“征服,通途”的意思,能聽寫本課生字新詞,能查字典區(qū)別“寬闊”和“廣闊”的意思差異。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朗讀第1.2.兩段課文。
2.接著老師提示的話,復述介紹南京長江大橋的內(nèi)容。
提示:作者來到南京長江上,走在引橋上看見……,走在正橋上他看見……
二.談話激情,誦讀第3段。
1.談話:在滔滔奔流的長江上,自古以來沒有人造過橋,在的下,脫離了苦難的人民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親手建造了長江上的第一大橋——南京長江大橋,它像一條巨龍飛越江面,連接大江南北。望著這座大橋,作者說了什么——
2.自讀第3段,回答提問:作者說什么?
引導理解:江水滔滔,奔向大海——說明長江和過去一樣,阻隔著祖國的南北,所以自古以來被人們稱為“天塹”。查字典理解“天塹”。
自古被稱作天塹的長江,被我們征服了!樽值淅斫狻罢鞣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說出句子意思:一座大橋高高的架在長江上,連接了長江南北,阻隔南北交通的天塹變成四通八達的通路。
。2)細細品讀,作者說這些話時,心里充滿了怎樣的感情。
三.反思,提高學習質(zhì)量。
1.復讀全文
2.反思交流:學本課后有什么收獲?
3.鞏固重點訓練。
按課后第3題要求訓練;
4.復習,檢查字詞知識。
四.課外作業(yè):
完成作業(yè)本第5題。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準確翻譯課文第二段,積累重點文言詞語
教學重點:準確翻譯課文第二段,積累重點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準確翻譯課文第二段,積累重點文言詞語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直接引入)
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送東陽馬生序》
二、展示學習目標(幻燈片)
準確翻譯課文第二段,積累重點文言詞語
三、準確翻譯課文第二段
(一)自學文本
1.出示自學指導(幻燈片):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借助注釋和自己的文言積累翻譯課文,將重點詞語的理解批注到書上,自己解決不了的.地方做上標記。10分鐘后我們,按照“讀文---釋詞---譯句”的方式翻譯課文,一人譯一句,看誰翻譯得更準確。
2.學生自學,老師巡視。
。ǘ┵|(zhì)疑答疑。 學生質(zhì)疑,學生答疑,學生解答不了的老師點撥。
師問:有沒有翻譯不了的詞、句?
生答。
。ㄈ┙涣餮杏。
1.按照“讀文---釋詞---譯句”的方式翻譯課文,一人譯一句。
重點詞語:(板書)
負篋曳屣: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表示鞋破) 窮冬:隆冬。 皸裂:皮膚因寒冷干燥而開裂。 舍:這里指學舍書館。 支:通“肢” 媵人:這里指服侍的人。 湯:熱水。
沃灌:澆洗。 衾:被子。 寓逆旅:住在旅店。逆旅,旅店。
被:通“披”這里是穿的意思。 纓:帽帶。 腰:腰佩。腰,用作動詞。 容臭:香袋。臭,氣味,這里指香氣。 燁然:光彩照人的樣子。
緼袍敝衣 :破舊的衣服?A,舊絮,敝 破 。
語文教案 篇5
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重難點:
結(jié)合語句,體會阮恒獻血時的感情變化。
第一課時
一、名言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我們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意思是說,有朋友自遠方來,難道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寫的就是朋友間的故事。
2、揭示課題:20、她是我的朋友
3、你知道課題中的“她”指的是誰?“我”又指的是誰?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初步感知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
(1)弄清文中的主要人物。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圈出生字和詞語。
2、學生自學。
3、匯報交流。
。1)她:小姑娘(小伙伴) 我:阮恒 指點“恒”的讀音。
。2)課文主要講的是小男孩阮恒為了挽救小伙伴的生命,毅然獻出自己的鮮血。
(3)檢查詞語:
醫(yī)院 消息 確認 輸血 迫在眉睫 血型 是否 掩蓋 啜泣 拳頭 竭力 制止 輕柔 周圍
三、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1、A、想想阮恒獻血的經(jīng)過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5~11)畫出描寫他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句子,用波浪線作標記。
B、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歡的記號標出。
2、交流:
A、課文中5—11自然段講的是阮恒獻血的經(jīng)過。請你讀出描寫他獻血時神態(tài)、動作的語句。
B、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請讀一讀,再說說你覺得它為什么感人。
C、分別指名讀讀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這篇課文是寫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給這篇課文分段。
4、朗讀課文
四、講讀課文第一部分 (1~4)
1、指名讀課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輸血的?請用三角形標出關(guān)鍵的詞語。并畫出有關(guān)的重點句。
2、出示:
A、經(jīng)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嚴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B、輸血迫在眉睫。醫(y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C、一位女醫(y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3、交流:
A、“迫”的部首是( ),再查( )幾畫,用用音序查字法應(yīng)查音序( ),在字典中的`解釋有:a 逼迫;b 急促;c 接近 “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應(yīng)為( )。
B、小姑娘急需輸血的這種情況還可用哪些成語來形容呢?
C、指導朗讀。
4、小結(jié)
阮恒正是在這樣的緊要關(guān)頭挺身而出,主動獻血的。他是怎樣獻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樣的品質(zhì)?我們下一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初步閱讀了課文,能夠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了。下面老師就來檢查一下。
A、出示生字詞。
B、昨天我們又學了課文的第一部分,這部分講了什么?
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輸血迫在眉捷,這時阮恒舉起了顫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樣獻血的呢?他為什么要主動獻血給那個小姑娘?這就是這一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
二、講讀課文第二部分:
1、默讀課文,思考:
A、一陣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樣舉起小手的?請劃出有關(guān)的動詞。想想通過這些詞說明了什么?
B、課文從哪一小節(jié)開始真正寫阮恒獻血的?他開時表現(xiàn)怎樣?劃出有關(guān)的語句。
C、獻血時,阮恒為什么不停地哭?請找出這樣的句子,用三角劃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詞。
2、以四人一小組進行交流。
3、全班交流:
A、出示: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B、出示: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C、出示: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抓住情感的變化來體會人物緊張、痛苦的復雜內(nèi)心!
4、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讀出層次。
5、對照插圖,復述內(nèi)容。
6、小結(jié)。這一段真切地寫了阮恒輸血時的動作、神情以及小作者的感情變化。
三、講讀課文第三部分:
1、阮恒為什么哭得很傷心?他為什么要獻血給那個小姑娘?自由讀課文第三部分。
2、交流。
3、你從這是個怎樣的孩子嗎?注意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問題。
四、結(jié)標、質(zhì)疑:
五、對照插圖,想象說話。要求:認真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畫上各個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以及他們的心情怎樣!部蛇x擇其中的一個人物重點說。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人、火、文、六”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
。、了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激發(fā)熱愛自然和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
難點是了解詩意。
【教學準備】
學生到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去游覽,讓他們看看山、水、花、鳥,親身廠家大自然的美麗。一幅山水畫,認字卡片及相關(guān)課件。
【教學時間】
。舱n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11個生字,會寫“人、火”2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并能熟讀成誦。
〖教學過程
一、指導看圖
激趣:老師帶來一樣東西,請大家先閉上眼睛,等我數(shù)到三下再睜開眼睛。
。ń處熯厰(shù)數(shù),邊貼出圖畫,準備給學生一個驚喜。)
指導整體觀察圖畫,學生自由說說第一眼看到這幅畫的感受。
指導學生按從遠到近的順序,說說圖上畫了什么。教師相機板書:山、水、花、鳥。
二、學習課文
談話:剛才我們欣賞了美麗的山水畫,現(xiàn)在來學一首古詩吧!
。、指導熟讀詩句:
、艑W生借助漢語拼音練習讀準字音。
、浦该x詩句。師生共同正音,重點指導讀準:“遠、近、春”、“驚、聽、聲”、“色”等前后鼻韻母和平、翹舌音的生字。
。、理解詩句:
、潘娜诵〗M交流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
、撇轮i:這是一首謎語詩,請大家猜猜謎底。
。ò鍟n題:畫)
⑶結(jié)合圖說說自己是怎么猜出來的。
3、朗讀古詩:
⑴師示范讀。學生閉上眼邊傾聽邊在腦海中展現(xiàn)畫面。
、浦笇Ю首x,讀出古詩的韻味。
、潜痴b詩文:
①教師說詩意,學生說詩句。
、谝罁(jù)板書,自己練背,同桌互查。
、壑该痴b,齊背。
。、識字:
、抛x準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朴洃涀中,小組討論:你認識哪些字?是怎么認識的?用了哪些好辦法?
、儆檬熳中斡洃洝叭恕焙汀盁o”;區(qū)別“人”與“八”、“入”“無”與“天”音形義。
、谟檬熳旨庸P畫記“來”。
、酃膭顚W生自己想辦法認記“看”和“驚”,認識新偏旁“忄”。
、苡檬熳趾推缘姆椒ㄓ洝l(fā)學生發(fā)現(xiàn)“還、遠、近”都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之”旁里面都是熟字。
⑤比較“遠”和“近”、“近”和“聽”的字形。
。、寫字:
、庞^察生字“人、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導學生按筆順先書空后練寫。
⑵展評。
6、實踐活動:
回家找謎語,開展謎語競猜活動。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趙州橋教案11-28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精選]語文教案07-22
語文教案【精選】07-27
語文教案07-20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精選]07-24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4
(精選)語文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