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小班健康課教案《安全保護耳朵》反思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健康課教案《安全保護耳朵》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健康課教案《安全保護耳朵》反思 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兩只耳朵,它長在頭的兩邊,知道可以聽聲音。
2、發(fā)展幼兒的聽說,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能力。
3、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耳朵模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通過談話引出主題)老師:叮鈴鈴,叮鈴鈴,剛剛是什么在響呢?
(幼兒回答)老師:對啦,上課啦,你們怎么知道現(xiàn)在上課了呢?哦,聽到打鈴啦,那你們是怎么知道打鈴了的呢?
(幼兒回答)老師:真棒,我們是用耳朵聽出來的呢!
二、基本部分
(觀察了解耳朵)老師:我們每個人都有機靈的小耳朵,小耳朵在哪里?有幾只?
我們的耳朵是怎么樣的?我們可以用手摸一摸,捏捏自己的小耳朵和旁邊的小朋友的耳朵。
老師:我們再看看旁邊小朋友的耳朵中間有什么?(小洞洞也叫耳洞)我們的耳朵有什么用?(聽聲音)你小聲喊一聲你好朋友的`名字,看它靈不靈
三、小動物的耳朵老
師:小朋友都有機靈的耳朵,而且我們的耳朵是那么漂亮,那小動物有沒有漂亮又機靈的耳朵呢?我們一起來喊小兔、小貓。大家跟小動物打招呼吧!
老師我們都知道每種動物的耳朵長得都不太一樣,它們的耳朵也很靈的呢!
四、討論怎樣保護耳朵
老師:小朋友小動物都有機靈的耳朵,如果我們的耳朵生病了,就聽不見聲音了?我們怎么樣來保護我們的耳朵呢?
(幼兒回答)老師:人和動物都有兩只機靈的小耳朵,耳朵可以讓我們聽見各種各樣的聲音,如唱歌聲、說話聲等等。耳朵也是很重要的器官,我們要好好保護,不隨便挖耳朵。聲音大時,人要走開或張開嘴等,讓我們的耳朵更靈。
教學反思:
從執(zhí)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jié)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guān)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小班健康課教案《安全保護耳朵》反思 2
活動目標:
1.懂得保護自己的耳朵,并學會正確的自護方法。
2.知道3月3日是愛耳日,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多媒體、樂器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趣。
摸摸小耳朵,猜謎語: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兒看不見。
二、討論耳朵的作用。
1.介紹耳朵的作用:小朋友你們知道耳朵是用來干嗎的嗎?(幼兒回答)先請幼兒用耳朵去聽音樂,然后請幼兒用雙手捂住耳朵,感受一下能否聽到聲音。
2.幼兒講感受,知道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聽出不同的聲音。
3.播放各種動物的聲音,讓幼兒聽辨。
4.請幼兒閉上眼睛,請一位小朋友們熟悉的'老師說一句話,讓幼兒猜測,再次體會耳朵能聽見聲音。
5.教師小結(jié):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聽見不同的聲音。
三、討論如何保護自己的耳朵。
1.那耳多對我們重不重要啊?
2.耳朵對我們來講真的很重要,那我們在生活中要怎樣去保護自己的耳朵呢(請幼兒回答)
3.我們要怎么樣保護耳朵呢?
(1)防藥物中毒。藥雖然能治病,但有些藥有很強的負作用,吃的量過大或不適當,會造成聽力下降,甚至耳聾。 因此,小朋友吃藥一定要按照醫(yī)生規(guī)定的數(shù)量和時間服用,千萬別多吃亂吃。耳疼或不舒服應馬上去醫(yī)院檢查。即使沒毛病,每年也應去體檢一兩次。
(2)防噪聲。過大的聲音,刺耳的聲音都是噪聲,它們能損害人的聽力。要注意遠離噪聲。當突然出現(xiàn)噪聲時,可用手把耳堵住,并張大嘴巴。兒童最好不用耳機聽收音機。
(3)防進水。游泳或洗澡、洗臉時,應特別注意,防止水進入耳內(nèi)。如感覺耳里進水,應立即側(cè)耳單腳跳,讓水流出來,或用棉球棍輕輕放進去,把水吸出來。
(4)防揪打。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揪耳朵,打嘴巴都對耳有害。
(5)不挖耳。有些小朋友愛用耳勺或發(fā)卡、別針等物掏耳,這是不好的習慣,應避免。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
(6)不戴耳環(huán)。有些小女孩喜歡扎耳朵眼,佩戴耳環(huán)、耳墜等裝飾物,這對耳朵也是有害的。耳朵皮肉很稚嫩,上邊掛個金屬物,玩時容易將耳朵拉扯壞。
(7)了解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增強保護耳朵的意識。
師: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我們發(fā)現(xiàn)班上有個別小朋友喜歡將紙塞到耳朵里。今天,小朋友們要懂得保護自己的耳朵,不能將東西塞進耳朵,說話要輕聲,不大聲說話等。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中,幼兒都在積極地參與活動,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從活動效果來看,教學難度適宜,教學準備充分,視頻資料、課件的運用有效幫助幼兒對動物耳朵功能的認識,引導幼兒不斷探索耳朵的秘密。學會如何保護好自己的耳朵。
小班健康課教案《安全保護耳朵》反思 3
適用班級:小班
課時:1課時(約20分鐘)
教學目標:
讓幼兒了解耳朵的功能及其重要性;
幫助幼兒掌握保護耳朵的基本方法;
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準備:
教具:耳朵模型、圖片(耳朵結(jié)構(gòu)圖、正確與錯誤行為對比圖);
音頻材料:各種聲音(如鳥叫聲、汽車喇叭聲等);
游戲道具:小鈴鐺、玩具喇叭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3分鐘)
提問引入: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用什么聽聲音嗎?”
幼兒回答:“耳朵!”
教師:“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保護我們的耳朵。”
展示耳朵模型:
教師出示耳朵模型,簡單介紹耳朵的結(jié)構(gòu)(外耳、中耳、內(nèi)耳)。
二、講解環(huán)節(jié)(7分鐘)
耳朵的功能:
教師:“耳朵可以幫助我們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比如鳥叫聲、音樂聲、說話聲等。”
播放音頻材料,讓幼兒辨別不同的聲音。
保護耳朵的方法:
不要用尖尖的東西掏耳朵:教師出示圖片,展示用棉簽、發(fā)卡等掏耳朵的'錯誤行為,并解釋這樣會傷害耳朵。
遠離噪音:教師播放嘈雜的噪音,告訴幼兒長時間聽太大聲的聲音會傷害耳朵。
保持耳朵清潔:教師示范用干凈的毛巾輕輕擦拭耳朵外部,強調(diào)不要將水或其他東西弄進耳朵里。
三、游戲環(huán)節(jié)(5分鐘)
游戲:聽聲音猜物品
教師用小鈴鐺、玩具喇叭等道具發(fā)出聲音,讓幼兒閉上眼睛猜是什么物品。
通過游戲讓幼兒感受耳朵的重要性。
游戲:對與錯
教師出示圖片(如用棉簽掏耳朵、聽音樂時音量過大等),讓幼兒判斷這些行為是否正確,并說明原因。
四、總結(jié)環(huán)節(jié)(3分鐘)
提問回顧:
教師:“今天我們學到了什么?”
幼兒回答:“保護耳朵!”
教師:“對,我們要記住不用尖尖的東西掏耳朵,遠離噪音,保持耳朵清潔!
兒歌鞏固:
教師帶領(lǐng)幼兒念兒歌:
“小耳朵,真重要,
聽聲音,少不了。
不用尖尖掏耳朵,
遠離噪音保護好。”
五、延伸活動(2分鐘)
家園共育:
教師發(fā)放《保護耳朵小貼士》,鼓勵家長在家中幫助幼兒鞏固所學知識。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通過游戲和兒歌,幼兒對保護耳朵的方法有了初步了解;
幼兒參與度高,課堂氣氛活躍。
改進之處:
部分幼兒對“噪音”概念理解不清,需通過更多實例幫助理解;
可增加更多互動環(huán)節(jié),提高幼兒的注意力。
【小班健康課教案《安全保護耳朵》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健康保護耳朵教案02-23
中班健康《保護耳朵》教案10-12
小班教案《耳朵聽聲音》反思12-26
小班健康教案《保護牙齒》10-13
小班健康教案:保護小腳01-17
小班健康教案保護牙齒10-11
小班健康教案《保護小腳》11-04
小班健康教案:保護牙齒10-15
保護牙齒小班教案健康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