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畫出冬天小朋友參加活動時的不同姿態(tài)。
2.繼續(xù)學會沿邊緣剪紙的技能。
活動準備:
1.提供一張冬天的背景圖,參見《幼兒畫冊》,視頻轉換儀。
2.紙、筆、剪刀等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活動過程:
1.談話,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
提問:冬天里小朋友都參加了哪些活動?他們穿什么樣的.衣服?活動時是什么姿勢?
2.討論繪畫要求。
。1)將冬天里自己的活動畫下來,注意畫出姿態(tài),衣服符合冬季的特征。
(2)將畫好的人物沿邊緣剪下來,帖在冬天的背景圖上,共同組成一幅圖。
3.幼兒作畫。
可提示幼兒畫出各種姿態(tài)的人物,特別關注能力較弱的幼兒。
4.展示作品。
畫貼好后,進行集體談話:冬天里我們進行了哪些活動?
活動反思:
在今天的活動中,孩子們能積極地畫出各種動態(tài)的活動人物,并且能沿著人物的輪廓線剪下來。但由于是第一次用剪刀,孩子們有的剪得比較光滑,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剪得比較粗糙,在今后的區(qū)域活動中葉要讓孩子練習用剪剪東西。
中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三只蝴蝶》這個故事選擇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的蝴蝶為角色,講述了三只蝴蝶在尋找避雨的地方的過程中不離不棄的友情故事?紤]到現(xiàn)在的小朋友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幼兒年齡小,個個都“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友愛互助的品質,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xiàn)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故事,并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活動目標:
1、能安靜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喜歡三只蝴蝶對伙伴的不離不棄。幼兒之間學會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3、幼兒進行角色表演,有表情地學習角色對話。
活動準備:
1、桌面教具:三只蝴蝶,三只蝴蝶頭飾,紅、黃、白花頭飾。
2、故事音頻《三只蝴蝶》。
3、指偶:紅、黃、白蝴蝶。掛圖。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飛進活動室。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
1、設置提問:“今天,老師請來了三位好朋友,小朋友看看,它們是誰呀?(出示三只蝴蝶),它們都是什么顏色?”
2、幼兒練習說:“紅蝴蝶,你好!”“黃蝴蝶,你好!”“白蝴蝶,你好!”
3、教師:“春天來了,花園里紅的花,白的花,黃的花都開了,美麗的蝴蝶也飛來了,它們在花園里一塊兒跳舞、游戲,非?鞓罚幸惶,這三只蝴蝶在花園里發(fā)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三、傾聽故事《三只蝴蝶》。(故事音頻)
1、播放故事音頻,幼兒初聽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2、教師提問:故事中都有些誰?(三只蝴蝶)
故事中的三只蝴蝶在哪兒玩?(公園里的草地上)
三只蝴蝶在草地上玩時,突然發(fā)生了什么事?(下起大雨來)
教師:三只蝴蝶為了躲雨去找了誰?它們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請小朋友們再仔細看一看,聽一聽。
四、再次欣賞故事。教師利用教具,指偶等有聲有色地講述故事。
教師提問:
1、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三只蝴蝶為了躲雨去找了誰?(紅花姐姐,白花姐姐,黃花姐姐)
3、三只蝴蝶一同飛到紅花那里,它們對紅花姐姐怎么說的?
“紅花姐姐,紅花姐姐,大雨把我們的翅膀淋濕了,大雨把我們淋得發(fā)冷了。讓我們到你的葉子下避避雨吧!
4、紅花姐姐是怎么回答的?
“紅蝴蝶的顏色像我,請進來,黃蝴蝶、白蝴蝶別進來!
5、三只蝴蝶又是怎么說的“我們三個好朋友,相親相愛不分手,要來一塊兒來,要走一塊兒走!
6、三只蝴蝶分別去找黃花、白花是怎么說的?黃花、白花又是怎么說的?三只蝴蝶是怎么回答的?
教師教幼兒進行角色對話,教師和幼兒齊念對話。
7、最后,三只蝴蝶到花姐姐的葉子下躲雨了嗎?(沒有)為什么沒有躲?
教師:三只蝴蝶在大雨里飛來飛去,找不著避雨的地方,真著急呀,可是他們誰也不愿意離開自己的朋友。
8、提問:這時候,是誰幫助了三只蝴蝶?(太陽公公)
9、教師出示太陽教具。
教師:“這時候,太陽公公從云縫里看見了,連忙把空中的烏云趕走,叫雨別下了。天晴了,太陽把三只蝴蝶的翅膀曬干了。三只蝴蝶迎著太陽又一塊兒在花園里快樂的游戲,舞蹈!
10、提問:小朋友們喜歡三只蝴蝶嗎?喜歡三朵花嗎?喜歡太陽嗎?為什么?幼兒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請個別幼兒回答。
三朵花的做法對嗎?如果你是紅花姐姐,你會幫助三只蝴蝶嗎?怎樣幫?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7以內數(shù)與數(shù)之間多1的關系。
2、復習對數(shù)字外形及意義的理解。
3、能較清楚地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教具:分類板,雙色數(shù)字卡,單獨的小動物卡片若干學具: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復習認讀數(shù)字分別出示紅色數(shù)字1-5,請幼兒讀一讀,說一說它像什么?它可以表示什么呢?
二、小動物變魔術1、教師請幼兒將數(shù)字按數(shù)序排一排,出示小動物卡片,請幼兒給每張數(shù)卡下面放相同數(shù)量的小動物。引導幼兒說一說:數(shù)字×可以表示×只小羊。
2、教師:小動物要給我們變個魔術。教師將數(shù)字1翻一面,翻成藍色的數(shù)字2。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數(shù)字顏色變了,數(shù)字也變了。
3、教師:數(shù)字1變成了幾?它的下面應該是幾只小動物?引導幼兒思考并示范如何將小動物的數(shù)量與變過后數(shù)字相等,師幼共同講述:1添上1個就變成了2……4、再用同上的方法操作數(shù)字2,熟悉活動玩法。
三、小組操作活動
1、小動物變魔術。先在分類盒中插上紅顏色的數(shù)字,然后按數(shù)字放小動物。放好以后,把數(shù)字翻過來,變成藍顏色的數(shù)字,小動物數(shù)量也變得和數(shù)字一樣多,邊玩邊講一講。初步感知7以內數(shù)與數(shù)之間多1的關系。
2、變成一樣多。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畫面,認讀數(shù)字,數(shù)一數(shù)物體的.數(shù)量,鼓勵幼兒想辦法把物體數(shù)量變成和數(shù)字一樣多。
四、活動評價請幼兒展示操作,介紹活動過程,強調幼兒講述:1添上1個變成2……了解操作新活動的幼兒人數(shù),鼓勵沒有操作新活動的幼兒有時間到數(shù)學區(qū)角再去嘗試。表揚在活動中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
重點:復習對數(shù)字外形及意義的理解。
難點:初步感知7以內數(shù)與數(shù)之間多1的關系。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影片《孤獨的小豬》的內容,知道人人都需要朋友的道理。
2、讓幼兒知道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以及了解相關與人相處的方法。
3、體驗與朋友友好相處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影碟《孤獨的小豬》,剪輯成三個片段。
2、幼兒與朋友友好相處的范例照片七張。
3、音樂磁帶《找朋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有一只小豬,它從來都不需要朋友,大家都叫它孤獨的小豬。孤獨的小豬今天會遇上什么事情呢?請觀賞影片《孤獨的小豬》。"
二、幼兒觀賞影片,理解影片內容。
。ㄒ唬╅_始部分至小豬拒絕幫助朋友
提問:
1、小狗遇到了什么困難?在這個緊急的關頭它去找誰請求幫助?小豬幫忙了嗎?小豬是怎么說的?
2、小刺猬遇到什么困難?在這個緊急的關頭它去找誰請求幫助?小豬幫忙了嗎?小豬是怎么做的?
3、小兔遇到了什么困難?它去找誰請求幫助?小豬幫忙了嗎?小豬它是怎么說的?
小結:小豬沒有幫助任何人,它沒有了朋友,是一只孤獨的小豬。(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請繼續(xù)觀賞影片。)
。ǘ┬∝i拒絕幫助朋友至小豬請求朋友幫助
提問:
小豬遇到了什么困難?它想請求誰幫忙?
小動物們會幫助小豬嗎?(請認真觀賞影片)
。ㄈ┬∝i請求朋友幫助至結束
哪些動物救了小豬?得到朋友幫助的小豬,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結:沒有朋友的人是孤獨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朋友,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集體交流:如果讓你對小豬說一句話,你最想對它說什么?你平時是怎樣幫助、關心朋友的.?
三、通過展示的范例照片,讓幼兒了解多種與朋友友好相處的方法。
照片一:她們干什么?你愿意和你的朋友分享自己喜愛的東西嗎?分享后你的朋友快樂嗎?你呢?
照片二:他們在慶祝什么?朋友們在干什么?你的生日會愿意邀請好朋友參加嗎?得到好朋友的祝福你有什么感受?
照片三:這個女孩叫彎彎,她怎么了?她的朋友是怎么做的?
照片四:小男孩在做什么?你幫助過你的朋友嗎?做過什么呢?
照片五:這個名叫天天的女孩兒,平時最怕走平衡木了?墒墙裉,她臉上的表情充滿自信,是誰給了她力量?她的朋友在干什么?(其中彎彎小朋友學會了:得到別人的幫助,也要幫助別人的道理。)
照片六:這些朋友是怎么相處的?
照片七:他們在做什么?(一個小小的擁抱、一個輕輕的吻能讓朋友感受到我們對他的喜愛)
小結:好朋友,讓我們不再害怕困難,因為好朋友會互相幫助。好朋友,讓我們每天都沒有煩惱,因為好朋友會分享快樂。
四、音樂游戲《找朋友》
教師:"衷心地祝愿小朋友都能找到更多的好朋友,你們愿意嗎?讓我們大家一起去找朋友!
要求:播放音樂《找朋友》,幼兒和教師共同演唱,當唱到歌詞"我的朋友在這里"時,幼兒需找到一個或多個朋友,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朋友的喜愛之情。(擁抱、親吻、握手、按摩等)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能單腳站立和躲閃跑,提高腳步力量。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狐貍頭飾一個。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在場地上畫一角作為公雞的家,再畫一角作為狐貍的家。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引導語:我們都是可愛的小動物,一起到森林里玩吧。
2、引導幼兒分別模仿小兔跳、大象走、小猴趴、小鳥飛等動作。
二、介紹玩法。
游戲開始,扮公雞的幼兒單腳站立,兩臂側平舉,同時念兒歌"我們都是小公雞,每天早晨喔喔啼。喔喔喔!喔喔喔!"教師適當停頓,接著喊:"狐貍來了!"當聽到"狐貍來了"之后,"小公雞"邊跑邊躲,跑回家游戲重新開始。
三、交代規(guī)則。
1、聽到"狐貍來了"后"小公雞"才能奔跑、躲避。
2、念兒歌時,應單腳站立或單腳跳。
四、活動推進。
引導幼兒念兒歌時,單腳交替跳。
五、放松活動。
引導幼兒模仿各種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回活動室。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主要采用游戲的形式來幫助幼兒學習和練習單腳站立的動作。因為教學的過程需要層層遞進,所以在準備材料的時候我也進行了分層準備,分了三個層次的材料(椅子、大梅花樁、小梅花樁),有高低的不同,有大小的不同。又考慮到幼兒年齡層次和能力層次的不同,我對每個層次的材料又進行了再次分層,如椅子用的是大班和小班的兩種高低大小稍有差別的.椅子,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顒忧案杏X自己對材料的準備已經比較充分,但是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最后一種材料也就是最小的梅花樁不太適用,對中班幼兒來說太難,孩子們在上面很難站穩(wěn),所以這種材料在下次活動中可以刪減掉。刪減了一種材料,那么幼兒練習的強度和密度也就相對減少了,我覺得評課的時候,同事們提出的雙腳交替進行單腳站立的方法非常好,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練習的強度和密度。
中班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在一次晨間談話中,有一位小朋友問我:“老師,老師,在我家的房間里,放著一盆鮮花,為什么陽臺的鮮花生命力強,房間的鮮花生命力弱! 告訴他這跟水份、空氣、溫度的.關系有密切的聯(lián)系。于是,我開展了科學活動“空氣”。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知道空氣到處都有,無處不在。
2、培養(yǎng)幼兒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提高動手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小實驗的興趣。
活動重點:
通過實驗活動,感知空氣的存在。
活動難點:
通過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
活動準備:
塑料袋、空瓶子幼兒人手一份,大臉盆每組一個,玻璃杯若干個,蠟燭每組一支,干毛巾若干條。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教師做深呼吸,幼兒也模仿做深呼吸。
問:我們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氣哪兒?能用眼睛看到嗎?
二、嘗試活動(1):“裝空氣”
1、幼兒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動室任何地方自由捉空氣。
。ǜ嬖V幼兒先張開塑料袋,然后再捏緊袋口)
提問:在什么地方捉到空氣?
小結: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無處不在。
2、討論:想一想,你見過、用過、玩過的哪些東西里有空氣?
4、小結
三、嘗試活動(2):瓶裝水
。ㄓ變好咳艘恢黄孔樱┳鰧嶒灐
問:當瓶口放入水中,瓶口會有什么變化?
。ㄆ靠跁菖菝俺觯
四、嘗試活動(3):手帕的變化
1、1——2名幼兒做實驗,其余幼兒觀察(杯子里空空的)
2、討論:將干毛巾塞進玻璃杯底,再倒扣壓下水下,毛巾會怎么樣?
。ㄓ變簩嶒灒
3、毛巾為什么沒有濕?
4、將毛巾放入杯底,傾斜放入水中,會有什么變化?
5、毛巾為什么濕了?
五、嘗試活動(4):燭光的變化
延伸活動:
將一包濕豆放入密封的袋子里,觀察它們的變化。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1-30
中班教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