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性狀遺傳的物質基礎》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性狀遺傳的物質基礎》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學目標
1.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的特點和關系。
2.通過對圖片的觀察分析以及小組討論的過程,提高總結歸納、交流表達的能力。
3.通過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產生對生物學的濃厚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
難點:理解并描述基因的概念,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詢問學生:上一節(jié)我們學習了生物的性狀和相對性狀,那什么叫性狀,什么叫相對性狀?請學生舉例說明。結合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然后提出疑問:“生物的性狀是受什么控制的呢?生物體中有哪些物質是跟性狀有關系的呢?”導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回憶之前學過的知識,生物體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又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器和細胞核。細胞核的功能是控制生物的遺傳,由此推出,與性狀遺傳有關的物質存在于細胞核中。教師指導學生先閱讀教材這部分內容,提問:細胞核內有哪些物質與性狀遺傳有關?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并提出染色體、DNA和基因三個概念。
2、教師在大屏幕上展示染色體的結構和組成圖,學生觀察,教師歸納總結出(1)染色體在細胞核中。
(2)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3)染色體在生物體內是成對存在的,成對的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在圖像當中往往用不同顏色來表示。
(4)不同生物細胞核內有固定數目的染色體。
3、教師繼續(xù)在大屏幕上展示DNA結構圖和功能的資料,學生觀察閱讀,老師引導,學生總結出:
(1)DNA分子是條長長的鏈狀。
(2)DNA分子結構為雙螺旋結構。
(3)DNA是生物體內主要的遺傳物質,教師講解少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RNA,由此解釋DNA是生物體內主要的遺傳物質,DNA在染色體上,所以可以說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由此學生就理解了,染色體和DNA與性狀遺傳有關,提問基因又是怎么與性狀有關的呢?由此引出基因
4、教師大屏幕上展示基因的圖片,讓學生描述,一個DNA分子上有多個基因,教師總結: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的片段,基因的功能是控制性狀。
5、小組討論
根據剛剛得出的染色體、基因、DNA的相關知識,前后4人一個小組討論:染色體、DNA和基因之間具有什么樣的關系?畫出三者之間的關系圖,學生活動:找小組代表提出想法,并上臺展示,教師點評并總結
(用圓圈圖來表示,基因最小,最大的是染色體,中間的是DNA)
(三)鞏固提升
教師提問:染色體在細胞內是成對存在的,根據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思考基因在細胞內是否也是成對存在的?學生同桌之間交流,并回答,教師進行歸納總結。
(基因也和染色體一樣在體細胞內是成對存在的,成對的基因一條來自于父方,一條來自于母方,一種生物的全部不同基因所組成的一套基因,就是這種生物的基因組。)
(四)課堂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所學。
(五)布置作業(yè)
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性狀的呢?請同學們回家預習課本,下節(jié)課繼續(xù)來學習。
四、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