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產乱老熟视頻老熟女,97在线起碰视频,麻豆Av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国产91www.

<pre id="jdrot"></pre>

<td id="jdrot"><strong id="jdrot"></strong></td>
      <pre id="jdrot"></pre>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4-01-01 08:56:3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維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故事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

            3.學習詞:完整、成功。

            活動準備:

            圖片(大象、兩只老鼠、小猴小貓、小羊、小兔),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誰來了?(出示圖片:大象)

            二.啟發(fā)提問:

            1.大象老師在干什么?(出示圖片:樹墩、大象、雞蛋)幼兒討論。

            2.教師:大象問:“誰能把雞蛋完整的拿下來?”

           。ㄍ暾壕褪菦]有破掉,還是好好的)。(出示其他小動物圖片):小朋友,你們想想看,這么多小動物中,誰會把雞蛋完整的拿下來。(幼兒討論)。

            3.朋友們想想看,小猴會怎樣取下雞蛋的?結果會是怎樣?(幼兒討論),你們剛才想了很多很好的辦法,好,那我們聽聽故事里的小猴是怎樣取雞蛋的,結果怎樣了?(聽錄音,到“雞蛋掉下來摔破了”停)。

            喔,原來小猴是用頭頂著雞蛋往下跳,結果雞蛋摔破了。

            4.小貓是怎樣取蛋的呢?結果會是怎樣呢?(幼兒討論)好,那我們聽聽故事里的小貓是怎樣取雞蛋的,結果怎樣了?(聽錄音,到“又打破了”停)。

            原來小貓用兩只手捧著雞蛋跳下來,結果雞蛋也摔破了。

            5.再繼續(xù)聽接下來的故事。(到“誰都可以參加比賽”停)

            教師:小羊、小兔都不敢取蛋,兩只小老鼠會不會把蛋完整地取下來呢?(幼兒討論)

            那我們繼續(xù)聽故事吧!(聽錄音,到“小老鼠成功了”停)

            6.小老鼠是怎樣把雞蛋拿下來的?(幼兒回答):原來兩只小老鼠齊心協(xié)力一起把蛋拿了下來。

            那小羊和小兔怎么說呢?(小老鼠成功了!)

           。ǔ晒Γ壕褪嵌寄軌虬咽虑樽龊茫

            7.再接下去聽完故事。

            最后大象老師要大家記住什么?

            教師:“大象老師說:‘請大家記住,誰都有機會獲得成功!’”

            三.完整聽故事。

            好,現(xiàn)在我們把這個故事完整地來聽一遍。

            1.誰的本領最大?小老師為什么會把雞蛋完整的'拿下來呢?

            因為兩只小老鼠動腦筋想出好辦法,齊心協(xié)力才慢慢地把雞蛋完整的拿下來。另外,我們要記住做事要有信心,齊心協(xié)力一定會把事情作好的。

            2.給故事取個題目。

            小朋友讓我們給這個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幼兒討論)

            你們給故事取了好多好聽的題目,老師也取了一個,就叫“小老鼠顯本領”

            四.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幫助小猴,怎樣才能把雞蛋完整的拿下來。

            附故事:小老鼠顯本領

            美麗的大森林里有一所快樂的學校,聰明的大象是老師。

            有一天,大象用鼻子卷起一個雞蛋,放在高高的樹墩上,問:“誰能把雞蛋完整的拿下來?”

            小猴說:“我來!”他用頭頂著雞蛋往下跳,不料,身子一歪,雞蛋掉下來摔破了。

            大象有在樹墩上放了一個雞蛋,說:“誰再來試試?”

            小貓?zhí)蠘涠,把雞蛋用兩只手捧著雞蛋跳下來。結果雞蛋從手中滑了出來,又打破了。

            大象又把一個雞蛋放在樹墩上,說:“誰再來試試?”小羊、小兔都搖搖頭。這時,有兩只小老鼠輕輕地問:“我們試試行嗎?”

            小貓沖過來說:“我都不行,你們還能行?”

            大象說:“不要這樣,誰都可以參加比賽!”

            兩只小老鼠爬上樹墩,其中一只瘦老鼠朝天躺著,把雞蛋抱在懷里,另只老鼠拉著它的尾巴,慢慢地把它拉到樹墩邊上,他們一前一后滑到地上,雞蛋一點也沒碰破。

            小羊、小兔高興的歡呼:“小老鼠成功了!”

            大象讓兩只小老鼠爬到它的鼻子上,把他們舉的高高地說:“請大家記住,誰都有機會成功!”

          中班教案 篇2

            [內(nèi)容分析]

            《幼兒創(chuàng)新智慧游戲》是以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精神,讓幼兒具有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為目標的新課程。教材本身內(nèi)容來源于生活,特別是來源于幼兒身邊所發(fā)生的事情,即注重讓幼兒多關注自己身邊的周圍事物。通過幼兒自身嘗試和體驗,培養(yǎng)幼兒大膽想象,勇于探索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品質(zhì)。此活動《多變的圖形》來源于教材本身的設計,以教材為載體,充分挖掘孩子們生活中的經(jīng)驗,在此基礎上經(jīng)過不斷創(chuàng)新,大膽改良,培養(yǎng)了孩子大膽想象的能力,而且鼓勵孩子們大膽實踐,敢于嘗試新辦法。

            [幼兒分析]

            中班的孩子正是對自己身邊的周圍事物感興趣的時期,語言表達不是很完整,也沒有什么主見。經(jīng)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他們也能將事情做的很好。因此,在活動時,為他們提供一些蘊涵教育目標的,適合他們的材料,讓孩子主動參與、積極探索,通過活動,發(fā)展孩子的思維,鼓勵他們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

            [設計思路]

            幼兒喜歡探究生活中的數(shù)學現(xiàn)象,對長方形、梯形、半圓形、橢圓形產(chǎn)生興趣和好奇心,為了開展分類、排序等探索活動在生活和游戲中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大膽聯(lián)想和創(chuàng)造;幼兒還需要在各種操作時間中進一步學習、發(fā)現(xiàn),為此設計了本節(jié)活動。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拼圖添畫的興趣。

            2、發(fā)展幼兒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引導幼兒在認識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通過聯(lián)想畫成簡單的物體,并表現(xiàn)出其主要特征。

            [活動準備]

            箱子一個、圖形示范幾張、圖形拼插玩具每人一份、帶有圖形的紙張每人一份、彩筆。

            [活動流程]

            1、導入:聽音樂“找朋友”入場。

            2、授課:游戲“奇妙箱”。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只奇妙的箱子,(出示箱子)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藏了什么秘密阿?

            A、老師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了,摸出來,看!是什么?

            拿出圖形(圓形):這是什么呀?幼兒:圓形。

            教師接著把此“圓形”粘貼在黑板上,討論:那你還看著是什么?幼兒發(fā)散思維想象:大蘋果、太陽等。

            B、 師再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請某某小朋友來摸一摸。小朋友摸出圖形后,如同上進行討論。(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三角形)

            3、師:咱們再來玩?zhèn)“超級魔術師”的游戲。

            拿起一張圓形,變變變,“變出不同的臉”,把什么變成了什么?是怎么變成的呢?(引導幼兒學會添畫,變成另外的圖形)

            4、引導幼兒自己想象創(chuàng)新。小朋友們,你們也想不想象魔術師一樣來變魔術呢?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一些圖形,下面就請小朋友們來開始設計、創(chuàng)造。咱們來比比看看誰能設計出和別人不一樣的。

            5、將部分幼兒的作品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給大家,并進行評析,鼓勵幼兒的設計。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jié)活動的進行,幼兒對圖形掌握的很好,一看到圖形就能立即能說出該圖形的名稱和特征。對拼圖添畫很感興趣,想象的豐富,能把想象的某個物體說出是什么圖形,拼圖完成的較好,添畫有的幼兒完成的不是很好,在這方面還需加強練習。

            中班科學教案:探索光的折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探索光的折射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通過實驗,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示:光的折射

            2、科學發(fā)現(xiàn)室光學區(qū)域。

            活動指導

            1、教師同幼兒討論什么光是怎樣形

            討論后讓幼兒知道,當物質(zhì)溫度高于環(huán)境溫度,我們就看到的熱物質(zhì)的發(fā)光。

            如:火光、燭光、白熾燈的燈光,以及前述鋼鐵、玻璃、石頭等燒紅時的發(fā)光。

            2、問題:光沿直線傳播,生活中有什么常見例子

            給幼兒講解:

            第一,利用光的直線傳播----三點一直線,在射擊、射箭運動中發(fā)揮關鍵作用;

            第二,由光的直線傳播,再加上人的雙眼效應,可判斷物體的位置。

            第三,木匠用刨刨一木條,刨了二下就要檢查刨得直不直,他就是自覺不自覺地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用眼睛從木條的一端沿木條看它是不直的。

            第四,隊伍對齊:"向右看齊!"

            3、幼兒在光學區(qū)域自由探索、發(fā)現(xiàn)光的折射。

           。1)課件演示:光的折射

            通過觀看課件演示,讓幼兒對光的折射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2)實驗:把筷子插到水里發(fā)現(xiàn)筷子在空氣中和水中拐了個彎的原因。

           。ǹ諝夂退褪莾煞N不同的介質(zhì))

           。3)指導幼兒在光學區(qū)域,積極嘗試運用各種材料進行實驗,

            在操作中初步感受和了解光的折射。

           。4、教師講評活動情況,表揚鼓勵探索中有發(fā)現(xiàn)的幼兒

            讓幼兒講一講在探索活動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幼兒園中班蒙氏數(shù)學教案:排序

            準備材料:

            1、有殼的花生、糖果、紅棗若干粒(分別放在三個盤子里)。

            2、形式排列卡三張:紙制卡片,繪有按一定規(guī)律排列的花生、糖果、紅棗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頭。

            3、牙簽若干

            直接目的:嘗試用三種不同種類的食物按一定數(shù)量進行有規(guī)律地排列。

            間接目的:

            1、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2、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3、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

            活動提示:

            1、將教具端放到卷毯上,請幼兒說出食物名稱。

            2、出示形式卡第一張,請幼兒回答:“箭頭表示什么?”(從箭尾到箭頭表示一個方向。)

            3、形式卡上按“糖、花生、棗”的順序連續(xù)重復排列三組,教師用牙簽將形式圖劃分為三小節(jié)(牙簽放在棗與糖之間)。

            4、請幼兒觀察并引導幼兒討論:

            他們被分成了幾組?

            每組有哪三種食物?

            每組中誰在前?誰在后?誰在中間?

            三組排列完全相同嗎?

            5、請幼兒跟著老師將形式排列卡的內(nèi)容點讀兩遍,注意每讀完一小節(jié)后要稍作停頓。鼓勵幼兒記住圖形排列規(guī)律。

            6、請幼兒將實物與圖形從左往右對應,并按原有規(guī)律繼續(xù)排列。

            7、排列完畢,老師與幼兒一起點讀并確認排列結果,如發(fā)現(xiàn)錯誤要及時調(diào)整。

            8、分別出示第二張、第三張形式排列卡,引導幼兒獨立完成操作。

            9、教具歸位時要注意從左往右有秩序地整理,可一組一組地收。

            錯誤訂正:

            1、形式排列卡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頭。

            2、教師的引導及幫助。

            延伸變化:

            1、學習將物體按組內(nèi)數(shù)量遞增的規(guī)律重復排列。

            2、學習將物體按組內(nèi)數(shù)量遞減的規(guī)律重復排列。

            3、學習將一個物體按數(shù)量遞增、另一個物體按數(shù)量遞減的規(guī)律同時排列。

            中班數(shù)學:老奶奶的服裝店

            一、活動目標:⒈在幫老奶奶找紐扣的`情境中,按2個特征辨別圖形、嘗試看標記圖釘紐扣,感受數(shù)量的序列。

           、材軌蜃袷夭僮饕(guī)則,正確使用操作材料,清楚講述操作過程與結果。

            二、 活動準備:

            教學材料:奶奶圖片一張 標記等若干

            幼兒操作材料:無紐扣的服裝人手一件,有紅黃藍綠顏色特征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的紐扣若干,上面有4——8不等的紐孔,上面有標記的小筐人手一個、固體膠人手一個。

            三、活動過程:

           、鍒D片導入活動,引發(fā)興趣

            ——老奶奶做了許多的衣服,想開一個服裝店,但是她一個人還來不及完成,想和你們合作完成,愿意嗎?

           、鎺屠夏棠陶壹~扣(按兩個特征標記分類)

           、膘柟贪2個特征辨別圖形。

            ——先來找找看,老奶奶做的衣服上面還缺什么?(紐扣)

            ——真的,衣服上還沒有紐扣呢!各種各樣的紐扣混在一起,老奶奶年老眼花分不清楚了,你們愿意來幫幫她嗎?

            ——(出示紅色和圓形標志):不過,奶奶對每個人提出的要求是不一樣的,誰能看懂熊奶奶要楊楊老師找什么樣的紐扣?紅色的什么形狀的紐扣?這個可以嗎?為什么?

            ——小結:對!看到這兩個標志就是要找紅色的圓形的紐扣,兩個特征要求都找對才能放進去。

           、驳谝淮尾僮鳎喊磧蓚特征找紐扣。

            ——等會,請你先拿起你的小籃子仔細看看、輕輕說說“老奶奶讓你幫忙找怎樣的紐扣?”然后輕輕再邊找邊說:“我找到的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紐扣?”最后數(shù)一數(shù)你找到了幾顆紐扣?(老奶奶的年紀大了,聲音太大了她會受不了,我們不要吵到老奶奶哦。

            ——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孩子邊操作邊講述。

            ——幼兒將小盆子拿好放到椅子下面,然后開始集中交流:你找到了幾顆什么樣的紐扣?怎樣找才不會錯不會遺漏?(仔細地看看……)

            個別關注:××你找的是不是紅色的三角形紐扣呀?看清楚顏色、形狀,都一樣才能放進自己小框。不要把別人的紐扣拿走哦!這是你要找的紐扣嗎?)

            ㈢第二次操作:按量的多少進行正逆排序。

           、笔挚谝恢曼c數(shù)。

            ——咦!你們的紐扣上有什么?(圓點)

            ——哎呀!××看得真仔細,這圓點是紐扣穿線的洞洞,拿一顆出來數(shù)數(shù)上面有幾個洞洞啊?

            都是×個嗎?再數(shù)一數(shù)其他紐扣吧!

            把洞洞最多的紐扣,找出來!拿最少的讓我看看?

           、矌屠夏棠提敿~扣(正逆排序)。

            ——你們幫奶奶找到紐扣了,她可真高興!愿意幫她把紐扣訂到衣服上嗎?從哪里開始釘?怎樣訂紐扣呢?奶奶說,這個問題有點難,只有聽清楚、想明白的寶寶,才會知道。

            ——(出示4至8):奶奶在這里告訴我們了,誰看懂了呀?x x看得這么認真,她一定看懂了。ㄓ變鹤杂杀硎觯

            ——老師小結:上面是4,表示是四個紐扣洞洞,下面是8表示8個紐扣洞洞,這個箭頭表示慢慢、慢慢地變,變多了還是變少了?對,是慢慢變多了……

            ——帶上籃子去找一件自己的衣服,先看清楚老奶奶訂紐扣的要求,再把紐扣倒出來擺一擺,想清楚就可以訂紐扣啦!

            老師巡回關注:孩子能否按圖示、按序訂紐扣。

            ——展示個別,集中評價:

            這件衣服的紐扣是誰訂的?這里,奶奶的要求是:紐扣上的洞洞是越來越……?真是越來越多了,你真聰明,謝謝你哦!

            這件呢?是誰做的?奶奶的要求是越來越……?原來是紐扣的隊伍排錯了,要改一改!

           、

            ——你們真能干,不僅幫老奶奶找到了紐扣,還做好了新衣服,老奶奶可高興啦!她說:“謝謝這些聰明、有禮貌的寶寶。下次,歡迎你們?nèi)ニ姆b店賣衣服哦!”你們該說什么呀?(老師:嗯,幫老奶奶做事情我們也很高興。┳鐾晔虑槔,我們出去放松放松吧?跟老奶奶、還有老師們說什么呢?

            中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硬幣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5角、1元的硬幣。

            2、能夠區(qū)分兩種硬幣。

            活動準備:

            5角、1元的硬幣每人一套,存錢罐1個,籃子20個,小盒子1個,教棍1根,幻燈片7張(5角、1元硬幣的正面、反面、正反面各一張,5角、1元在一張圖的圖片一張),捐物箱2個,玩具若干,長桌2張。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認識5角、1元的硬幣

            2、活動難點:區(qū)分兩種硬幣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出示存錢罐,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存錢罐)老師在里面存了好多硬幣,F(xiàn)在我把它請出來和小朋友交朋友。

            2、基本部分

           。1)幼兒找“朋友”,進行認識。

            硬幣朋友最喜歡和輕輕拿,輕輕放的人交朋友了,你們能做到嗎?請你們在籃子里找一個“朋友”。

            提問:

            a、你找的“朋友”是什么形狀的?

            b、它是什么顏色的?

            c、上面有些什么圖案?

           。2)幻燈片演示,教師逐一出示5角、1元的硬幣讓幼兒認識。

            現(xiàn)在,請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朋友”送回到籃子里,下面我們把這些硬幣放大了再來看一看。

            認識5角,用幻燈片向幼兒展示5角的硬幣。

            正面——提問:

            a、這是多少錢的硬幣?(5角)

            b、它的正面上有些什么?

            反面——提問:

            a、這是5角的正面還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有什么圖案?(荷花)

            正反面——這就是5角硬幣的正面和反面,請你們在籃子中找出相同的硬幣。(找到后)

            提問:

            a、請你們摸一摸,有什么感覺?(硬硬的、圓圓的、凹凸不平的)

            b、它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形狀的?(金色、圓形的)

            認識1元,用幻燈片向幼兒展示1元的硬幣。

            正面——提問:

            a、它是多大面值的硬幣?(1元)

            b、上面都有些什么?

            反面——提問:

            a、這是正面還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的是什么圖案?(菊花)

            正反面——這個就是1元硬幣的正面和反面,請你把它找出來,好嗎?(找到后)

            提問:

            a、它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銀色、圓形的)

            b、數(shù)字是幾?(1)

            c、上面的漢字是什么?(元)

           。3)同時出示5角、1元的硬幣讓幼兒觀察、認識。

            老師把5角、1元的硬幣都放到了一起,我們一起來看看。

            提問:

            a、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結:都是圓形的,都是硬硬的,凹凸不平的。5角和1元的硬幣,顏色不同,大小不同,數(shù)字不一樣,漢字也不一樣。

           。4)區(qū)分硬幣以鞏固硬幣的認識。

            我們認識了5角、1元的硬幣,現(xiàn)在我要考考旁邊的爸爸媽媽,看看他們認識嗎?這是多少錢?(5角)要考倒爸爸媽媽可真難,現(xiàn)在我來考小朋友,看你們認識這些錢嗎?這是多少錢的硬幣?(1元)這呢?(5角)真棒!現(xiàn)在老師換一換,請你們在籃子里面找出5角的硬幣讓老師看看,你們還能找出1元的硬幣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看看嗎?剛才小朋友說了5角和1元的大小不同,老師這里有一個小盒子,里面放了許多5角、1元的硬幣,我請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摸出一個5角的。

            3、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并進行簡單的購物。

            今天,我們和硬幣交了朋友,都認識了5角、1元?,老師請了2個售貨員阿姨來,請阿姨們說說她們賣的是什么東西?(售貨員介紹:小朋友們好,我是5角店的售貨員阿姨,里面有…)你們想買玩具嗎?(想)那老師請小朋友拿一枚硬幣去買一樣自己喜歡的玩具,買到后玩一會兒就把它捐給災區(qū)的小朋友。請1、2組的小朋友拿硬幣買玩具,請3、4組的小朋友拿硬幣買玩具,…小朋友你們看,這是捐物箱,我們把買到的玩具捐給災區(qū)的小朋友。(甘紅梅)

            中班計算《小花園》活動設計

            《小花園》活動設計

            實驗幼兒園 曹麗娟

            活動目標:

            1、觀察物品的特征并進行計數(shù)。

            2、學習將物品的形狀、顏色和數(shù)量進行二次對應。

            活動重點:

            將物品的形狀、顏色和數(shù)量進行二次對應。

            活動準備:

            1、 小兔子、小熊、小山羊圖片各一張。

            2、 紅色、藍色、黃色的花園圖片各一張。

            3、 12張作業(yè)紙、圖卡和數(shù)字卡片。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活動主題: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請來三位小客人,我們一起來看看會是誰呢?(多媒體出示小兔子、小熊、小山羊)幼兒和三位小客人打招呼。

            (2)這三位小客人都非常喜歡種花,它們在自己的花園里種了好多漂亮的花,想請小朋友們?nèi)ニ鼈兊幕▓@里玩一玩,你們想去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欣賞小花園,認識形狀、顏色并進行計數(shù):

           。1)出示小花園圖片,小朋友們看它們的花園漂亮嗎?

            (2)創(chuàng)設情景,分別出示三個小花園圖片:

            ①情景一:出示小兔子花園

           。ǘ嗝襟w播放)小兔子說:“我的花園最漂亮!來到我的花園,我可要考考你們哦。”

            小兔子的問題:我的花是什么樣子的?我的花是什么顏色的?我的花園一共有幾朵花?

            幼兒自由回答,師給予適當?shù)囊龑,?幼兒說花的形狀時,師告訴孩子這種花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郁金香。說顏色和計數(shù)時,找幼兒找出相應的卡片,師貼在對應的表格里。最后,師強調(diào)幼兒看著表格,用完整的話描述小兔子的花園。如:小兔子的花園有6朵紅色的郁金香。

           、谇榫岸撼鍪拘⌒艿幕▓@

            小朋友們,你們聽誰在說話呢?(多媒體播放)小山羊:“不行,不行,我也要考考你們!”我們一起聽聽小熊的問題吧!

            小熊:“誰知道我的花像什么?我的花是什么顏色的?我一共有幾朵花?”

            方法同上

           、矍榫叭撼鍪拘∩窖虻幕▓@

           。ǘ嗝襟w播放)小山羊的哭聲,請幼兒認真聽,聽聽它是誰?它怎么了?為什么會這樣?引導幼兒看小山羊的花園。(方法同上 )

            4、 做練習:

            師給每個幼兒發(fā)一張表格和卡片。師講要求,幼兒動手貼一貼。

            5、 小結:

            三位小客人看到小朋友們真能干,想請我們到校園做游戲,你們高興嗎?我們開上小火車出發(fā)吧。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10的形成與數(shù)數(shù)》

            幼兒園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課件進行自主學習,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運用知識遷移解決問題的能力。

            3.啟發(fā)幼兒用類推法學習10的形成,理解10 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1.課件幻燈片兩張

            2.數(shù)字卡片1--10每人一套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小猴今天來和小朋友比一比?比比誰是“聰明智慧星”你們有信心嗎?

            二、展開

            1.用類推法學習10的形成。

           。1)播放課件:

            教師:暖和的春天到了,花園里來了許多花,

            出示: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花各9朵,幼兒點數(shù),啟發(fā)幼兒思考如何才能將它們的數(shù)量變成10?

            引導幼兒用個添上1朵的方法將三種顏色的花都變成10朵,

           。2)請幼兒將三種顏色的花都變成10朵

           。3)提問:

            9朵花添上1朵花是10朵花,9添1是幾?"

            請幼兒復述:9添1是10。

            2.理解10的實際意義,認讀數(shù)字10。

           。1)在幼兒點數(shù)三種顏色花并說出總數(shù)的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說出三種顏色的花都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1

            0朵花能用數(shù)字10來表示。

            引導幼兒認讀數(shù)字10,使幼兒能發(fā)準字音。

           。2)理解實際意義:

            尋找數(shù)量是10的物體,鞏固對10的含義的認識,引導幼兒找找自己身上什么器、器官可以用數(shù)字10來表示?

            想一想,數(shù)字10還能表示什么?

            小結:10能表示所有數(shù)量是10的物體。

            3.游戲鞏固:舉卡片

            方法:教師在屏幕上出現(xiàn)數(shù)字1-10,讓幼兒記住。

            然后讓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取走1張,再請幼兒睜開眼睛看看缺了哪1張,

            并從自己的的卡片中尋找出來并舉起來,以舉卡片快又對的幼兒為勝利者,根據(jù)時間掌握游戲次數(shù),

            三、結束

            講評根據(jù)上課情況,評出“聰明智慧星”。

            活動結束!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故事的欣賞,初步使幼兒了解不同的牙齒有不同的功能,激發(fā)幼兒愛護牙齒的意識。

            2.知道刷牙的重要性,讓幼兒養(yǎng)成天天刷牙的習慣。

            3.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小客人,他是誰啊?他是小熊,我們給他起個名字叫維尼。(利用小熊與幼兒互動,分別介紹自己的牙齒是如何保護的)

            二、出示自制的圖片,欣賞故事《小熊不刷牙》

            三、分享食物

           。ɡ蠋熃o幼兒分發(fā)食物,讓幼兒了解不同牙齒的有不同的功能)

            四、保護牙齒

            1.我們的牙齒本領真大,那我們也要象維尼一樣保護好我們的牙齒,好不好? “我們在家里吃完東西可以刷刷牙,那沒有牙刷的時候還有什么辦法可以怎么保護我們的牙齒啊。。。(幼兒討論)(總結:漱口,真是一個好辦法)

            2.那我們一起去教室里漱漱口,不過在家的時候也不能忘記每天早晚都要刷牙哦。

            教學反思

            我在上這一課的時候,我重點的觀察了那個去看牙的那個幼兒,發(fā)現(xiàn)他回答問題不是很積極,可能他想到了他自己,下課后,他過來告訴我他的.牙齒是后面的牙壞了,而且他還保證以后要好好刷牙,我告訴他牙齒對我們是很重要的,而且我對他說我非常相信他,他肯定會做到。前面一直進行的順利,在第三各環(huán)節(jié)中是分享食物,效果不好,亂的很,孩子不能正確的使用自己的牙齒,孩子有的只顧著吃了,根本沒有聽我說牙齒的功能,我想在以后的教學活動我要設計更加完善,不要出現(xiàn)這種情況。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快樂才會有更多的朋友。

            2、回憶親身體驗,感受生活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日常生活的照片。

            2、《小仙女頭上的一朵云》語言CD、幼兒學習資源。

            3、心形卡每人一張、彩筆、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主閱讀幼兒學習資源:《小仙女頭上的一朵云》,感受角色情緒的變化。

            1、閱讀幼兒學習資源,教師引導幼兒互相交流故事內(nèi)容。

            2、提問:

            小仙女頭上的白云為什么會變成烏云?

            小仙女頭上的烏云什么時候變成白云?

            小仙女后來變成了什么樣子?

            3、請幼兒為這個故事起名字。

            二、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和寓意。

            1、教師完整播放故事,幼兒欣賞。

            2、請幼兒分別討論:

            -如果你是小仙女,被小兔子踩了腳會怎么做?

            -你喜歡什么時候的小仙女?為什么?

            -小仙女后來為什么變成一個愛笑的小仙女?

            3、教師小結:因為小仙女越來越愛笑,所以有了更多的朋友。有了更多的朋友,小仙女才更快樂。好朋友能讓我們高興,如果沒有朋友,我們就會孤單、悲傷。

            三、結合幼兒的親身體驗,感受生活中的快樂。

            1、提問:你什么時候感到最快樂?

            2、布置照片墻,引導幼兒結合日常生活的.照片說說參加這些活動時的心情,與同伴一同分享生活的快樂。

            四、制作“快樂卡”送給好朋友。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好朋友都有誰?和朋友在一起心情如何?

            2、播放歡快的背景音樂,幼兒制作“快樂卡”并送給好朋友,引導幼兒和同伴握握手、抱一抱,結束活動。

          中班教案 篇5

            材料:電光紙、皺紋紙、彩筆

            步驟:

            一、正方形粉色皺紋紙按虛線對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二、按箭頭所示方向?qū)φ?/p>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三、按箭頭所示方向?qū)φ?/p>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四、剪半個花瓣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五、將兩朵四瓣花粘在一起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六、完成圖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中班社會活動設計--認識荷花

            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

            認識荷花的外形特征,知道荷花在夏季開放,欣賞荷花的美麗。

            準備:

            請家長利用假日帶領幼兒到公園欣賞荷花。

            活動與指導:

            1.教師請幼兒說說假日里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樣的?好不好看,香不香?引起幼兒對于荷花的興趣。

            2.觀察荷花。請幼兒觀察圖片,說說荷花是什么顏色,花朵像什么?荷葉像什么?

            3.教師總結,夏天的時候荷花開了真是好看。

            4.觀察蓮蓬。教師出示蓮蓬,告訴幼兒蓮子寶寶就藏在蓮蓬里,請幼兒來找一找。

            ――蓮蓬像什么?蓮子都藏在蓮蓬的什么地方?

            ――嘗一嘗蓮子的味道怎樣?

            5.教師總結。請幼兒將蓮子放在科學區(qū)內(nèi)供大家觀察。

            幼兒園中班折紙活動:蝴蝶

            準備材料:彩色正方形紙、剪刀、膠棒、蠟筆。

            制作過程:

            1.將彩色正方形紙沿圖2虛線對折,注意角對角,邊對邊;

            2.用剪刀按照圖3剪下陰影部分;

            3、按圖4所示,沿虛線朝箭頭方向打開;

            4、將圖4翻個面,用蠟筆畫出翅膀,用剪刀剪一些五彩紙片粘貼在翅膀上,蝴蝶就做成了。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兒園中班折紙活動:小魚

            材料:皺紋紙、電光紙、舊掛歷紙。

            方法:

            1、正方形按虛線向?qū)蔷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2、按虛線向?qū)蔷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3、按箭頭所示方向?qū)φ邸?/p>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4、按箭頭所示方向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5、完成圖。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兒園中班折紙活動:蘑菇

            材料:電光紙

            方法:

            一、正方形按虛線向?qū)蔷折疊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二、按虛線及箭頭所示方向向上向下折疊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三、折好后的背面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四、在折疊好的蘑菇上面畫上花紋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中班閱讀活動――動物的`叫聲

            更多有關“幼兒閱讀”的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20xx年專題——

            活動目標:

            1、學會認讀漢字嘰、呷、喵、咩,發(fā)準讀音。

            2、通過認讀活動,初步了解漢字的一種規(guī)律,即以“口”為偏旁的字均與口有關系。

            3、知道漢字的結構,培養(yǎng)幼兒認讀漢字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字卡嘰、呷、喵、咩,動物圖片,

            2、幼兒人手一份字卡,以及每位幼兒一個字寶寶。

            3、其它動物及字卡

            活動過程:

            1、以猜謎導入活動。

            今天有一些小動物要到我們班來做客,你們歡迎嗎?(歡迎)我們一起把它們從謎語里找出來吧。(小雞、小鴨、小貓、小羊)

            2、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說出動物叫聲,并學習相應字卡。

            師:“我們小朋友真能干,把它們都找出來了,表揚一下自己。我還要考一考你們:這些動物的叫聲都一樣嗎?”(不一樣)依次學習四種動物叫聲,并出示相應字卡。

            師:“這些字里面還藏著一個小秘密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匆豢此鼈兡男┑胤绞且粯拥?(都有一個口)為什么都有一個口字呢?”(因為這些字都是從嘴巴里發(fā)出來)

            教師小結:原來這些字寶寶里面都有一個口字,我們就把它稱為口字偏旁。(出示字卡,認讀兩遍)

            3、游戲《我的小雞在哪里》

           。1)教師介紹游戲方法:老師說什么小動物在哪里,你們就學小動物的叫聲說xxxx在這里,

           。2)請你把什么小動物叫聲的字寶寶舉起來,并說出字寶寶的名稱。

           。3)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換字寶寶,在玩一次游戲。

           。4)送字寶寶回家。

            4、幼兒操作

            (1)教師講解操作要求:卡片上有一些小動物也想找字寶寶,你們愿意幫它們找嗎?(愿意)先看一看是什么小動物,再從籃子里找到與小動物叫聲的字寶寶貼在小動物的旁邊,貼好后讀讀字寶寶。

           。2)幼兒操作。

            活動延伸:

            在教室中找一找還有哪些字寶寶也是口字偏旁,并學學它們的叫聲。

          中班教案 篇6

            幼兒對自己熟悉的音樂材料的各種音樂表現(xiàn)手段的變化,尤其喜愛與敏感!缎『\姟芬云湫蹓延辛Φ男伞⑸鷦右锥母柙~與動作提示性極強等特點,深受中班幼兒的喜愛。為此,我們嘗試根據(jù)中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在保持《小海軍》原有音樂旋律的基礎上,.改變其速度、力度等音樂元素,引導幼兒通過傾聽,感受其音樂性質(zhì)的變化,并結合海軍生活錄像、教師詩化的語言及幼兒自身的節(jié)奏動作、體態(tài)表現(xiàn)等,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變化,體驗音樂的美妙,進而提高幼兒對音樂的理解、欣賞及感悟能力。

            [活動目標]

            1.感受<小海軍》原曲的堅定、雄壯、有力以及變速后音樂的輕柔與優(yōu)美.體驗音樂變化美的神奇。

            2.嘗試運用語言、節(jié)奏、動作等方式表現(xiàn)《小海軍》原曲與變速后曲子的異同,重點感受與表現(xiàn)變速曲中所體現(xiàn)的小海軍操練歸來的各種生活情景。

            3.萌發(fā)對小海軍的熱愛,增強幼兒大膽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活動準備]

            初步能演唱歌曲《小海軍》;海軍生活VCD;海軍帽、彩旗等。

            [活動過程]

            一、演唱《小海軍》,進一步感受與表現(xiàn)原曲雄壯有力的性質(zhì)。

            1.幼兒隨進行曲入場。

            2.師幼共同表演《小海軍》

            3.引導幼兒運用語言、肢體動作等方式表達對原曲雄壯有力性質(zhì)的體驗。

            提出問題:聽了這首音樂有什么感覺?音樂中的小海軍們正在做什么?

            (幼兒紛紛用“雄壯、有力量、神氣、有精神”等詞匯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并且用動作、語言等方式表現(xiàn)和描述音樂中的小海軍正在開炮艇、格斗、射擊、瞄準、操練……由此可見幼兒對原曲音樂性質(zhì)的理解比較到位,有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二、觀看表現(xiàn)海軍生活的VCD,同時欣賞《小海軍》變速曲,引導幼兒感受樂曲變速后輕柔、優(yōu)美的性質(zhì)

            1.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提出問題:同樣是《小海軍》的歌曲,現(xiàn)在聽起來感覺怎么樣?和原來有什么不同?音樂中操練歸來的小海軍們在做什么?

            (幼兒能運用“優(yōu)美、安靜、很慢、很輕、輕柔"等詞匯來表達自己聽完小海軍的`變速曲后的感覺。

            剛開始他們只感受到和原來相比音樂速度變慢了,并沒有發(fā)現(xiàn)音樂強弱的改變。教師將原曲和變速曲再次對比,并通過手勢變化引導幼兒感受兩曲之間力度的不同。幼兒感受到同樣是《小海軍》的歌曲,音樂的強弱、快慢改變了,聽起來的也就感覺不一樣了

            由于幼兒對海軍的日常生活情景比較陌生,因此他們只能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遷移到海軍身上,認為操練歸來后海軍會做吃飯、洗衣服、睡覺等事情。)

            2.引導幼兒運用身體節(jié)奏等方式表現(xiàn)對原曲與變速曲的理解。

            (頭、肩、手、腿、膝、腳等身體部位都成了幼兒表現(xiàn)的道具,他們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身體節(jié)奏較準確地表現(xiàn)音樂的快慢、強弱,不難看出他們對原曲與變速曲的理解進一步深入了)

            3.觀看海軍生活VCD后,啟發(fā)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變速曲中小海軍的生活情景。

            (1)師幼共同表現(xiàn)。

            (表現(xiàn)海軍生活的VCD是幫助幼兒了解海軍操練歸來后的生活情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通過觀看VCD,幼兒能用動作表現(xiàn)彈吉他、拉小提琴、寫信、看書、打電腦等小海軍操練歸來后的生活。但是在初次的表現(xiàn)中,幼兒的動作比較單一,如有的幼兒一直做看書的動作,沒有變化。)

            (2)教師伴隨音樂有表情地朗誦散文詩,引導幼兒再次感受和表現(xiàn)變速曲所表達的情景。

            (在散文詩的啟發(fā)下,有些幼兒能邊聽音樂邊根據(jù)詩的內(nèi)容相應地變化動作。)

            三、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小海軍》原曲與變速曲的區(qū)別。并表現(xiàn)小海軍操練與生活的情節(jié)

            1.幼兒在原曲的伴奏下表現(xiàn)小海軍操練的情景。

            2.幼兒登上“軍艦”;完整地表現(xiàn)原曲與變速曲中小海軍的不同生活。

            (活動至此,幼兒能較自主地、完整地運用體態(tài)表現(xiàn)原曲與變速曲中小海軍的不同生活。尤其對原曲的表現(xiàn)從動作與力度上都十分到位,但是幼兒運用體態(tài)表現(xiàn)變速曲時動作的美感有待進一步提升。)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是“一曲多用”的形式在中班上期的初次嘗試,因此我們選擇幼兒們熟悉、喜歡的歌曲《小海軍》作為活動的載體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罘。在活動中我們運用聽聽、看看、說說、身體節(jié)奏、體態(tài)表現(xiàn)等方法逐步引導幼兒感受、體驗并表達原曲與變速曲之間的不同感覺。同時,通過教師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營造相應的氛圍,不斷推進幼兒的感受和體驗。總的來說,這次活動目標明確、層次清晰、教學策略得當。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有待下一步進行解決: (1)在幼兒聽完第一遍變速曲后就請他們說出原曲與變速曲之間不同的原因還早了些,放在身體節(jié)奏之后幼兒可能會更容易理解。 (2)幼兒在運用體態(tài)表現(xiàn)自己對音樂的感受、體驗的美感還不夠,在下階段的活動中應引導幼兒注意動作與音樂之間的聯(lián)系。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了解竹子的基本結構,并嘗試用玉米瓤、水粉筆表現(xiàn)出竹子。

            2、在討論和游戲中,學習用擦印的方式變出長短不同的竹竿。

            3、愿意主動嘗試新的材料和作畫方式,感受竹子用力向上生長的生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了解竹子的基本結構。

            2、竹子圖片、熊貓圖片多幅(圖片大小適合貼于幼兒的作品中)。

            3、玉米瓤人手一根,黑色卡紙人手一張,水粉筆若干,深、淺綠色水粉顏料。

            活動過程

            1、出示竹子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竹子的基本結構。

            (1)觀察竹子的基本結構。

            教師:竹子有哪幾部分組成? (竹竿、竹枝、竹葉)竹竿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直、高)竹竿上有什么? (竹節(jié))竹枝、竹葉呢?

            (2)教師:竹子是由竹竿、竹枝和竹葉組成的,竹子給人的感覺很挺拔。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xiàn)竹子的挺拔。

            2、出示玉米棒,引導幼兒探索用玉米棒從下往上擦印的方法變出竹竿。

            (1)教師出示玉米棒,幼兒討論并探索印竹竿的方法。

            (2)玩游戲’“長高了”,體驗從下往上擦的方法。

            要點提示

            游戲方法:雙手合攏變成小竹筍,用力向上生長,感受竹子的生命力。

            (3)個另0幼兒示范擦印竹竿。

            教師:從下往上長高了!

            (4)幼兒探索竹節(jié)的`表現(xiàn)方法。

            教師:竹竿畫好了嗎?少了什么?可以怎么辦?

            3.遷移提畫小草的經(jīng)驗,嘗試用水粉筆提畫出竹葉。

            (1)個別幼兒示范。

            教師:我們都畫過從泥土里向上“鉆”出的小草,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畫出努力向外長出來的竹葉。

            (2)幼兒集體空手練習,教師邊用語言提示邊示范:往上提、往下提、往左提、往右提。

            4.情境導人,幼兒操作。

            (1)教師出示熊貓圖片。

            教師:這里有很多熊貓,它們都餓了,我們趕快為它們變一片竹林吧!

            (2)重點指導:擦印的方法。

            (3)鼓勵幼兒嘗試其他的方法,創(chuàng)作出不一樣的竹林。 (如接印法)

            5.展示作品,幼兒自由欣賞。

            活動建議

            ☆活動廷伸 進一步欣賞水墨畫竹子,感受畫的風格,嘗試用毛筆繪畫竹子:

            ☆區(qū)角活動 ①美術區(qū):報紙、水粉筆等材料,探索用報紙接印竹子,用水粉筆畫竹子。②科學區(qū):收集竹子制作的物品,說一說竹子的用途。

            ☆家園共育 ①共同收集竹子的美術作品供幼兒欣賞:②舉行親子活動,讓家長帶幼兒一起到公園看一看、摸一摸竹子,進一步感受竹子的外形特征。

          中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春天是一個充滿著溫暖,充滿著生機的季節(jié)。自然界的動植物以及天氣每天都在變化著,我們班的孩子也感覺到了這種變化。雖然他們對春天有了一些了解,但他們對春天還是充滿了無比的好奇心?粗⒆觽円荒樀恼J真,我突然想起應該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可以盡情表達他們對春天喜愛之情的活動。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特點,我選擇了音樂《春天》這一活動。活動中讓幼兒有充分的想象空間,又尊重了孩子們的意念,讓他們在歌聲中感受到春天的美麗。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nèi)容,熟悉曲調(diào),并學會演唱。

            2.感知三拍子音樂的節(jié)奏。

            3.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圖片,黑板,彩色粉筆

            2.配套磁帶或光盤。

            活動過程:

            1.復習《蝴蝶飛》。

            老師彈《蝴蝶飛》的曲子,幼兒做蝴蝶飛的動作。

            2.新授歌曲《春天》。

           。1)引導幼兒談談春天的特征,聽《春天》這首歌的錄音。師:春天來了,楊柳隨風飄揚燕子從南方飛來,綠綠的秧苗在田野里點頭微笑,金黃的油菜花散發(fā)出陣陣香味。春天真美好,F(xiàn)在,這美麗的景色被寫成了優(yōu)美的歌曲,請聽。

            (2)學習歌詞。師示范唱歌,幼兒初步了解內(nèi)容,講述歌曲說了些什么。

            師一邊朗誦歌詞,一邊用圖畫加深幼兒對歌詞的.理解記憶。

           。3)幼兒隨音樂節(jié)奏說歌詞。

            3.學唱歌曲。

           。1)師邊彈鋼琴邊唱,幼兒跟著輕聲唱。

           。2)師突出唱“啦”時的強弱表現(xiàn)。

            (3)用不同的方法練習,鞏固。

            4.師幼共同演唱歌曲2—3遍,幼兒分組:一組表演動作,一組唱歌,一組拍手打節(jié)奏。三組亂換。

            延伸:

            1.讓幼兒根據(jù)春天的特征自編第二段,第三段歌詞并演唱。2.畫出春天的景物。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精選】07-21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3

          (精選)中班教案07-27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8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17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23

          [精選]中班教案08-21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