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 推薦度:
- 大班教案《秋分》 推薦度:
- 白露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最新大班教案 推薦度:
- 《動物》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實用的大班教案(優(yōu)選)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shè)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只要努力就會獲得成功。
2、能大膽地講述成功與失敗的經(jīng)歷。
3、培養(yǎng)勇敢面對困難的能力,感受成功的快樂。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張迷宮圖、一只記號筆、每組一張記錄表、一張五角星貼紙。
活動過程:
(一) 幼兒進行游戲,初步感受和表述成功與失敗的不同心情。
游戲1:走迷宮。
一、講解游戲及記錄規(guī)則。
“看,老師這里有很多迷宮,一會玩的時候,如果你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用記號筆畫上正確的路線就成功,然后找到自己的名字,到迷宮這一欄,在笑臉一格上打上勾。如果你暫時沒有成功,請在哭臉這一格打上勾。聽老師的小鈴,小鈴一響,不管你有沒有完成都要停下來了!能做到嗎?”
二、幼兒游戲,并把結(jié)果記錄在表格中。
三、幼兒大膽談談自己成功與失敗的感受。
游戲2:系鞋帶一、講解游戲規(guī)則。
出示沒有系好鞋帶的鞋子:“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請你們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系好鞋帶,不能打死結(jié),但要系緊,不松散。聽到老師搖鈴,不管你有沒有完成都要停下來了!把你的情況記錄在表格上,能做到嗎?”
二、幼兒游戲,記錄結(jié)果。
三、幼兒大膽談談自己成功與失敗的感受。
。ǘ┙處熤v述自己的故事,讓幼兒感受失敗與成功的心情。
“老師這么大的人也碰到過困難的,你們信嗎?那你們想不想聽一下老師碰到困難的故事呢?就在我上學的時候,去游泳館學游泳,可是我很怕水,總是不敢下水,怎么也學不會,當時,我難過極了,我的臉變成了這樣,心想還是不學了吧,可是,又想:為什么別人都學的會,我就學不會呢?于是,我就去問旁邊會游泳的人,他們說,這并不難,只要你勇敢一點,不要怕,經(jīng)常游,經(jīng)常練,就一定能學會了。我聽了他們的話做,勇敢地跳到水里去,幾次下來,終于發(fā)現(xiàn)自己不怕水了,已經(jīng)學會游泳了。于是,我的臉就變成這樣了!
“這就是我‘碰到困難不可怕’的故事,那么在你們學習、生活的'時候有沒有碰到這樣的困難呢?那現(xiàn)在先把你‘碰到困難不可怕’的事講給你的好朋友聽。”
。ǘ 幼兒講述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現(xiàn)在請小朋友來講一下‘碰到困難不可怕’的故事!
教師小結(jié):剛才我們聽了小朋友自己的故事,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學習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只要我們誠實地勇敢地面對困難和失敗,堅持不懈地努力,那我們就一定能成功。
(四)兒歌:困難不可怕。(遇到困難不要怕,只要勇敢去面對,開動自己的小腦筋,困難一定能解決。)“老師這里還有一首《困難不可怕》的兒歌,在你碰到困難時你就念一下兒歌,這樣你就會變得很勇敢,困難就一定能解決了。”幼兒跟念兒歌。 “好,小朋友真能干,一會兒功夫就把兒歌學會了,現(xiàn)在我們?nèi)ツ罱o班級里其他小朋友聽吧!”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緊緊圍繞目標進行,與幼兒共同參與,師幼關(guān)系融洽、自然、溫馨。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適當小結(jié)。老師的角色在不斷的變化,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故事中,從蝸牛戰(zhàn)勝困難到小朋友面對困難積極的態(tài)度。過繩子游戲中,體現(xiàn)了心理課遞進強化的原則,從嘗試——找出問題——再嘗試——鼓勵——增大難度。在后半部分:爬高取物,對孩子來說,是一件不容易完成的任務,引導孩子的合作與遇到困難積極解決,進一步深化了我們的孩子獲得戰(zhàn)勝困難、成功的體驗。
孩子對故事很專注,并能很好的理解了故事,我引導孩子積極討論,讓孩子自己說出遇到的困難。并自己總結(jié)遇到困難的解決方法,但是從談話中可以看出,孩子對困難的理解還不是很深。我就想在玩游戲的過程中,讓孩子強化困難的概念,積極積累經(jīng)驗。
在過繩子活動中,我積極調(diào)動孩子的情緒,但是觀察得還不夠仔細,對個別孩子的關(guān)注和引導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過繩子時,有個別孩子沒有去試到,我沒有發(fā)現(xiàn);當孩子說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時候,我沒有及時利用;對于孩子用不同方法過繩子的引導不夠到位,以至于孩子基本是用同一個方法過。貼花的地方是臨時決定的,發(fā)的過程中想到過完線的孩子沒有事情做,于是把這個事情交給孩子自己做,并交代孩子不能亂丟垃圾,一來省了老師發(fā)貼紙的時間,二來減少孩子等待的時間,三讓孩子自己貼上,享受更多成功的喜悅。
在爬高取物中,分兩次進行,每次兩組。主班與配班老師各照顧一組,并讓未進行取物的小組給取物小朋友做記錄,減少孩子等待的時間,并初步讓孩子學習觀察并記錄;顒幼尯⒆幼约合朕k法,嘗試并解決。但要求交代得不是很清楚,在取物過程中,我高估了孩子的能力,沒想到孩子試了幾次都沒辦法取下,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后,我冷靜快速地做出反應,馬上召集孩子討論,但是這個時候我沒能更耐心的傾聽,這里應該給孩子充足的時間動腦筋想想辦法并讓孩子說說自己的想法,而是急于象孩子總結(jié),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困難并不是我們自己就能解決的,還可以請別人幫忙。后來就請了配班老師幫忙,就此帶過了這個問題,對于這個教育的機會,我沒有好好的把握,處理的不夠完美。不過這個小插曲,并沒有讓我們孩子的勇氣受挫,反而在后一組的活動中,又出現(xiàn)了類似的情況,但孩子還是努力的嘗試,勇敢地再爬高,小心翼翼地撕下膠布,在玩具取下那個時刻,我聽到孩子們的歡呼聲,孩子們終于通過自己的努力戰(zhàn)勝了困難,這是整個活動的最閃亮的一點。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體驗有笑聲和沒有笑聲的不同感受。
2、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用舊紙箱做的“神奇的箱子”一個;小錄音機一臺,裝在箱子里。
錄著各種笑聲的磁帶。
桌面教具:鼴鼠、兔媽媽、小兔、松鼠媽媽、小松鼠、狐貍媽媽、小狐貍。
卡紙若干,線,記號筆。 掛圖第19號,故事磁帶。
已閱讀過幼兒活動材料第四冊中的《鼴鼠的箱子》。
活動過程
神奇的箱子。
出示教具“神奇的箱子”,引發(fā)幼兒聽故事的興趣。這是一只神奇的箱子……
教師邊演示桌面教具邊有表情地講故事第一部分(開頭至“不用打針吃藥了”),讓幼兒充分感受箱子的神奇。
教師邊演示桌面教具,邊講故事第二部分(從“大家都不來看病”到“誰也想不出好法子”)。
小動物沒有生病,為什么媽媽們還很著急呢?幫助幼兒理解“生活中沒有笑聲,就不開心、不快樂了”。
我們一起來幫助鼴鼠醫(yī)生想想辦法,讓小動物們開心地笑起來,好嗎? 笑聲飛出來。
老師講故事最后一部分,在講到“更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時,老師打開箱子里的錄音機,播放笑聲磁帶,并翻轉(zhuǎn)小動物,出現(xiàn)笑臉的教具,然后再接著講述故事。 沒有笑聲的一天。
收集笑聲。教師用神奇的箱子收集兩個孩子的笑聲。(用箱子內(nèi)的錄音機錄音)
提出任務。現(xiàn)在我們的笑聲也被關(guān)進了箱子,我們誰也笑不出來了。我們一起來試試沒有笑聲會有什么感覺?如果誰憋不住笑,就要把他記在記錄卡上。
制作卡片。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制作笑聲記錄卡(任意剪出卡片的形狀,穿上線掛在身上)。
游戲:長著小胡子的人。給每個小朋友一撮小胡子(一撮毛線)。把自己的小胡子放在鼻子和上唇之間。讓頭往后仰,上唇往上翹。不讓胡子掉下來。大家可以扮各種鬼臉引對手發(fā)笑,但不能讓自己的胡子掉下來。因為笑而讓自己的胡子掉下來的幼兒將被記錄在記錄卡上。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根據(jù)教師提出的任務憋住笑,同時,如果發(fā)現(xiàn)同伴的笑聲就進行記錄。
分享活動體驗。
很想笑但不能笑,你感覺怎么樣?今天誰沒憋住,笑得最多?(比較記錄卡上的次數(shù),并和大家分享為什么沒有憋住笑)
暢快地笑。打開神奇的箱子,播放幼兒的笑聲,讓幼兒暢快地笑一笑。
活動建議
本次活動為半日活動。
可以將掛圖上的動物形象剪下制作成正反面不同表情的動物桌面教具,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需要演示。(也可以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需要利用掛圖演示) “沒有笑聲的一天”不作為單獨的活動進行,而應該滲透在半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獲得充分的體驗。教師可根據(jù)半日活動的情況多設(shè)置一些能令人發(fā)笑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充分感受想笑,但不能笑的感覺。
教師收集孩子的笑聲時,沒有錄音的孩子如果發(fā)出笑聲,教師不要加以指責,反而要用:“要憋住啊!千萬不能笑”等語言將幼兒想笑又不能笑的體驗更進一步激發(fā)出來。 可以把教師的笑聲也關(guān)起來,和孩子一起進行這一活動。引導幼兒將沒有笑聲的生活和充滿笑聲的生活進行對比。
本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體驗:生活中不能沒有笑聲。因而,首先通過文學作品將幼兒引人“如果不能笑,將是多么難受”的情境:然后,在“沒有笑聲的一天”中,讓幼兒體驗越要憋住笑,越憋不住笑是多么難受。
附 鼴鼠的箱子
鼴鼠大夫有一只神奇的箱子,只要對著箱子喊上三遍病的名稱—感冒、感冒、感冒;拉肚子、拉肚子、拉肚子,再念上一段話“嘿嘿嘿咯咯咯哈哈哈......”病就關(guān)進了箱子,不用打針吃藥了。
大家都不來看病,鼴鼠大夫覺得寂寞。他就背上箱子出去了。鼴鼠大夫來到小兔的家。小兔媽媽說:“我的孩子沒有生病,可是他總是不笑,真是難受。”“不笑?我也不笑呀。不過,還是讓我回去想一想吧!饼B鼠大夫說。
鼴鼠大夫來到小松鼠的家。松鼠媽媽說:“我的'孩子沒有病,就是不會笑,可把我急壞了。”“不會笑是什么病呀?我要好好想想。”鼴鼠大夫開始犯愁了。
鼴鼠大夫又來到小狐貍的家。狐貍媽媽說:“我的孩子總是板著臉,一點都不笑。請你給治一治。”鼴鼠大夫著急起來:“怎么都得了不會笑的病呀?”
鼴鼠大夫回到家想呀想,想呀想,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辦法。正在這時候,兔媽媽、松鼠媽媽和狐貍媽媽都帶著孩子來了。大家都愁眉苦臉地想辦法,誰也想不出個好法子。
鼴鼠大夫說:“讓我打開神奇的箱子看一看,看看箱子里面有沒有治這種怪病的藥!饼B鼠一打開箱子,更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一大串笑聲從箱子里飛出來:“嘿嘿嘿......咯咯咯......哈哈哈......”小兔、小松鼠、小狐貍立刻笑起來:“嘿嘿嘿......咯咯咯......哈哈哈......”媽媽們也都高興地笑起來。鼴鼠大夫一拍腦門,明白過來:自己把疾病關(guān)進箱子里時念的那一段話,就是笑聲呀。笑聲關(guān)進了箱子里,大家就沒法笑了。鼴鼠大夫想到這里,也大聲地笑了起來:“嘿嘿嘿、咯咯咯、哈哈哈......”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了解防盜的設(shè)施與方法。
2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fā)求知欲、創(chuàng)造力。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的各種防盜設(shè)施、方法的圖片資料。
2、介紹“電視監(jiān)控”“報警系統(tǒng)”、“電子門”“保險柜”的錄象。
3、畫有“住宅小區(qū)、銀行、博物館、超市、幼兒園”的圖片。
4、紅色水筆人手1支。
5、實物投影儀1臺。
活動過程:
1引入實例。
教師說自己的手機在公交車上被小偷偷走了。小朋友們聽得非常投入。教師提問:你們家有沒有被偷掉過東西?幼兒自發(fā)地加入討論。
2向幼兒介紹防盜的幾種方法。
1)幼兒先說一說自己熟悉的防盜方法。
教師把準備的圖片、錄像等介紹給大家。
2)鼓勵幼兒觀看并相互介紹。
有各種各樣的門、防盜窗、貓眼、圍墻以及外墻上嵌著碎玻璃的照片;有從網(wǎng)上下載的從古至今形狀各異的鎖(包括指紋鎖、密碼鎖、插卡鎖)的圖片資料;農(nóng)村雙重門的模型;密碼箱、鎖、家庭報警器等實物。
3幼兒敢于在集體面前表現(xiàn)自己,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盜方法介紹給大家。
在交流中注重拓展。孩子講到電子探頭時,抓住話題討論展開,孩子從住宅小區(qū)——銀行、商店等公共場所——公共汽車等多方面思考,教師及時播放幼兒熟悉的新村內(nèi)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錄象。并將拍攝的紅外線報警系統(tǒng)、電子門、保險柜在孩子講到相關(guān)內(nèi)容時播放,用生動的畫面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并拓展視野)
。ㄔ诮涣髦凶⒅伢w驗。當孩子介紹家庭報警器,請他臨時安裝在活動室的門上當場演示;講到密碼鎖時,請幼兒猜密碼,感受密碼的奇妙功效。
4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
。1)“有了這么多的防盜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為什么?”
(2)“原來,小偷是會想盡壞主意偷東西,所以我們在平時生活中還要注意些什么?”
(3)“如果我們真得發(fā)現(xiàn)小偷該怎么辦?
幫助孩子養(yǎng)成隨手關(guān)門、上鎖、開門先看貓眼等健康生活方式,知道有情況先打110,提高安全意識。
5幼兒做游戲加深對防盜知識的掌握。
1)鼓勵幾個小朋友結(jié)成一組,在新建的住宅小區(qū)、銀行、博物館、超市、幼兒園的圖紙上畫上不同的防盜方法。
(小組的共同探究,增加了更多的相互交流與協(xié)作的.機會,在觀點的相互碰撞中豐富新的知識,從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經(jīng)驗,促進幼兒不斷思考完善自己的觀點。同時為了完成任務,幼兒必需作出合理的分工,獲得有益的經(jīng)驗。)
(2)巡回指導時鼓勵幼兒設(shè)計發(fā)明新穎的防盜方法。
活動總結(jié):
健康教育的出發(fā)點與歸屬點是提高幼兒的生活質(zhì)量和保護自己的能力。在開放的有準備的環(huán)境中,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得以充分的展示。教育內(nèi)容源于幼兒的生活,又是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既可以滿足幼兒的需要,反映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水平,又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拓展孩子的視野,具有非,F(xiàn)實積極的意義。
大班教案 篇4
動作建議
第1-4小節(jié):聽前奏作游戲前準備
第5-6小節(jié):行走動作
第7-8小節(jié):身旁攤開雙手,作詢問對方狀
。ǖ9-10小節(jié)同第5-6小節(jié);第11-12小節(jié)同第7-8小節(jié))
三段中,蛇出來,鱷龜出來,怪獸出來依據(jù)經(jīng)驗進行個性化動作表現(xiàn)
第13-16小節(jié):雙手張開放嘴邊做吃的動作
第17-20小節(jié):做不怕的個性化動作
。ǖ诙瓮13-20小節(jié)動作)
。ǖ谌巍肮肢F中毒嘍”作扔東西動作)
注:最后一遍結(jié)尾“追逃音效”可根據(jù)孩子經(jīng)驗及活動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狀作兩人追逃或單人逃動作。
游戲玩法建議
1、建議坐成單圈,面向圓心,在單圈內(nèi)玩。
2、“蛇”、“鱷龜”、“怪獸”分別在開始游戲前由老師指定,必須在幼兒不知情情況下,增加游戲趣味,當音效出來,幼兒則四處躲閃至圈上座位躲起來。
3、“蛇”、“鱷龜”、“怪獸”音效結(jié)束時,他們停住腳步,與他們面對面的幼兒就是“蛤蟆爺爺”。
4、游戲分三段,先分段組織游戲,最后可將三段連起來完整游戲。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jié)引導下,跟隨音樂玩“蛤蟆歷險記”游戲。
2、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記憶游戲順序,并能在游戲中,用“我要吃掉你…‘我不怕、我不怕、我的秘訣是xx”對話來展開濤戲。
3、在充滿趣味的律動游戲中體驗故事不同角色情感,享受游戲的快樂。
【活動過程】
1、繪本導入,回憶故事主要情節(jié)及順序。
(1)說一說《蛤蟆爺爺?shù)拿卦E》的故事及主要內(nèi)容及順序。
(2)帶著對第三個秘訣的猜測進入游戲。
2、充分學習,引發(fā)幼兒隨樂隨情境展開游戲。
(1)學習第一段游戲。
、俳處熾S樂示范蛤蟆走等動作、語言,引發(fā)幼兒觀察、反饋和模仿。
、谟變郝燗段音樂一起練習、自然啟動,并跟隨音樂節(jié)奏和動作加入“饑餓的敵人在哪里”的語言。
、劢處煱纭吧摺保l(fā)“小蛤蟆”逃到灌木叢(座位上),讓幼兒了解由蛇“指定”爺爺白則,進行角色間“我要吃掉你,我要吃掉你”,“我不怕,我不怕,我的秘訣是勇敢”的又及動作練習。
、苈牎吧摺币魳泛虰段音樂練習對話、動作,幫助幼兒梳理第一段游戲內(nèi)容,進一步了解游戲內(nèi)容及規(guī)則。
、萃暾M行第一段游戲。
(2)學習第二段游戲。
①遷移第一段游戲經(jīng)驗,出現(xiàn)“鱷龜”音樂,將“蛇”替換,引導幼兒表現(xiàn)鱷龜和機智的個性化動作。
②悄悄指定“鱷龜”,完整進行第二段游戲。
(3)學習第三段游戲。
①遷移第一、二段游戲經(jīng)驗,依據(jù)故事情節(jié),引導幼兒體驗當故事情節(jié)發(fā)生變化后而帶來游戲規(guī)則的`變化。
、谝龑в變合胂蠊肢F抓住蛤蟆爺爺后小蛤蟆的做法,能大膽用語言和動作來表現(xiàn)。
③悄悄指定“怪獸”,完整進行第三段游戲。
3、完整游戲,體驗故事的完整感和連貫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和愉悅。
(1)伴隨音樂,將三段游戲連起來,完整游戲,鼓勵幼兒運動多種感官大膽表現(xiàn)。
(2)梳理三個秘訣,讓幼兒對第三個秘訣進行發(fā)散。
(3)回歸到圖畫書,講述故事結(jié)尾,揭示第三個秘訣。
三、友情提示
1、建議活動前花15分鐘左右時間講述改編的《蛤蟆爺爺?shù)拿卦E》故事。
2、建議幼兒有“丟手絹“游戲中追逃的經(jīng)驗。
大班教案 篇5
目標
探索棒的各種玩法,嘗試迎面接力,掌握遞接棒的方法。
體驗游戲中耐心等待的心情。
準備
許多木棒、紙棒、紅黃綠藍四根接力棒
鼓、障礙標志物
場地布置:(接力棒)
起點
過程
小棒操
教師表演“魔術(shù)小棒”:開始時,左右手分別快速抓放小棒(小棒豎著)。請幼兒猜猜怎么回事。漸漸地放慢速度,讓幼兒看清楚左右手的抓放動作。
幼兒拿小棒,自己玩“魔術(shù)小棒”。
做小棒操:邊有節(jié)奏地念兒歌邊做操“魔術(shù)小棒,胸前玩玩,一二一二;魔術(shù)小棒,下面玩玩,一二一二;魔術(shù)小棒,左邊玩玩,一二一二;魔術(shù)小棒,右邊玩玩,一二一二;”(胸前玩玩:兩手在胸前分別抓放小棒;下面玩玩:幼兒兩腳分開,頭向下彎腰,兩手在下分別抓放小棒;左邊玩玩:左腳朝左跨出成弓步狀,兩手朝左分別抓放小棒;右邊玩玩:右腳朝右跨出成弓步狀,兩手朝右分別抓放小棒)
玩紙棒
出示紙棒,請幼兒說說怎么玩紙棒。
幼兒取紙棒,自由地玩,探索各種玩法。
幼兒相互交流不同的玩法。(拋接紙棒、扔紙棒、跳過紙棒、甩紙棒、擊紙棒、夾紙棒跳等等)
傳小棒
前后傳小棒:幼兒分成4~6組,每組幼兒一個接一個一手伸直的'間距站立。聽教師的信號(擊鼓),從隊首開始一個接一個前后快速傳接小棒。
左右傳小棒:從隊首開始左右一個接一個快速傳接小棒
向下傳小棒:從隊首開始,幼兒兩腳分開,頭向下彎腰,一個接一個快速在兩腿間傳接小棒。
頭上傳小棒:從隊首開始一個接一個在頭上快速傳接小棒。
游戲中,要求幼兒聽到信號后,才能傳。
接力棒
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紅黃綠藍4隊,隊首幼兒分別拿著紅黃綠藍小棒。
聽到擊鼓聲,每隊隊首幼兒立即跑出,先繞著障礙物s形跑動,接著跳過小河,到達處返回,跳過小河,繞著障礙物s形跑動,到起點處將小棒傳給第二個人,然后排到隊尾,第二個人接過小棒開始出發(fā)……以哪隊先完成接力賽,且落棒次數(shù)少為勝。
建議
在進行傳小棒的游戲時,教師可漸漸加快擊鼓的速度,激發(fā)幼兒加快傳棒的速度。游戲時的組數(shù)可逐步減少至3組、2組、1組,傳遞的人數(shù)則逐步增加,從而延長幼兒等待的時間。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仔細觀察畫面的基礎(chǔ)上,充分展開想象,并能大膽表述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2、專心聆聽,理解故事意境,感受故事的有趣情節(jié)。
重點:
在仔細觀察畫面的基礎(chǔ)上,充分展開想象,并能大膽表述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音樂、葉子鳥視頻、葉子鳥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聽又好看的故事,我們一起來邊看邊聽。
。ǘ┬蕾p故事,初步感知故事內(nèi)容
1、出示圖片,你看到了什么?(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呼呼呼,一陣秋風吹來,小樹葉從樹上落下來,飄呀飄啊飄到地上,猜猜看小樹葉會變成什么?(幼兒自由想象)
2、小樹葉飄呀飄呀飄到地上,長出了小腳還有小嘴巴,變成了葉子鳥,他們在說什么?(幼兒通過觀察畫面,想象并講述)。
3、怎么還有一片葉子鳥沒有下來呢?這片葉子鳥它會怎樣想?
地上的葉子鳥會對他說些什么呢?(他怎么還不下來,真是慢吞吞的)我們一起吧它叫下來。(集體:葉子鳥快下來吧。)"我來了"最后一只葉子鳥從樹上飛了下來
4、葉子鳥都下來了,它們要準備去參加舞會了,聽聽它們在說什么?(出示畫面幼兒講述)。
(1)這只大葉子鳥和旁邊三只葉子鳥在干什么呢?說些什么話?原來他們在談論待會是不是要參加舞會。
。2)這兩只葉子鳥是什么樣子的?他們又會說什么呢?原來它在夸獎那只葉子鳥的衣服漂亮呢。葉子鳥們也想打扮的漂漂亮亮去參加舞會。
。3)瞧!這兩只葉子鳥長的怎么樣?胖葉子鳥會對瘦葉子鳥說什么?
看!這兩只葉子鳥在干什么?原來他們在吵架。這是葉子鳥哥哥、這是葉子鳥弟弟。他們兩分別是什么動作?哥哥會說什么?弟弟會說什么?哥哥說:"媽媽,弟弟踢我。"弟弟說"媽媽,哥哥咬我。"它們這樣做對嗎?那爸爸和媽媽是怎么樣說的呢?
5、舞會開始了,葉子鳥們翩翩起舞,它們的舞是怎樣跳的呢?幼兒講述。
6、葉子鳥在跳舞的時候被小鳥看見了,小鳥會想什么?又會說什么幼兒自由講述后小結(jié),小鳥看見葉子鳥在跳舞覺得很奇怪,它要找爸爸也來看看。
7、正在這個時候秋風又吹起來了,葉子鳥又跳起了舞,這一次它們又是怎樣跳舞的呢?幼兒講述。跳啊跳啊風停了,他們還會繼續(xù)跳舞嗎?
8、風停了,爸爸也來了,爸爸看到的是什么樣的情景?它有沒有看見葉子鳥在跳舞。堪职质窃鯓诱f的?
三、再次欣賞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誰?(葉子鳥)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我們給這個故事起一個名字?叫什么呢?那我們把這個故事就叫葉子鳥吧。(齊讀葉子鳥)我們一起再來聽聽這個故事。(幼兒邊看故事邊聽故事錄音)。
四.聽音樂做動作
1、教師:你想做一只葉子鳥去參加舞會嗎?你們想做什么樣的葉子鳥?
(要求幼兒邊做動作邊說)幼兒:我做的是瘦瘦的葉子鳥我做的是胖胖的葉子鳥我做的'是高高的葉子鳥我做的是火箭葉子鳥我做的是飛機葉子鳥我做的是蝴蝶葉子鳥……
3、播放音樂,師幼共同做葉子鳥舞蹈葉子鳥們找一個空的地方我們開始舞會吧
活動反思:
語言“葉子鳥”故事的內(nèi)容不是很豐富,情節(jié)也比較簡單,但故事的意境特別美,很適合讓幼兒展開豐富、有趣的想象。在第一遍聆聽故事后,幼兒表現(xiàn)的不是很起勁,只是初淺的覺得葉子變成了鳥,有些好玩。通過老師的提問引導,幼兒的感覺慢慢的來了,在第二遍聆聽故事后,幼兒能感受、理解故事里特別的意境,大家的情緒充分的調(diào)動了起來,課堂氣氛比較好,好多幼兒在聽故事時就沉浸在其中,好象自己也變成了一只葉子鳥。這些都為下面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幼兒充分展開了想象的翅膀,作品效果較好。在續(xù)編故事時,有幾個幼兒表現(xiàn)突出,如孫承、楊錦義等,其他幼兒思維不夠活躍,新舊葉子鳥的故事區(qū)別不大。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初步學習拍皮球。
2、提高幼兒的運動技能,培養(yǎng)幼兒對球類活動的興趣。
3、在拍球過程中讓幼兒初步感受到手掌拍的`力量和球的關(guān)系使幼兒手眼協(xié)調(diào)。
活動準備:幼兒人手一個球。
活動過程:
1.新學隊列:成體操隊形散開。
教師指導下,全體學生反復練習,逐步熟悉隊形散開、集合方法。
不同形象走。
徒手操:手腕和腳腕活動、膝關(guān)節(jié)運動、正壓腿。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拍球動作。要求:用手向下拍一次球后,用雙手接住球。幼兒分散練習,教師巡視。
3、教師教幼兒連續(xù)拍球:用手將球拍下,當球彈起后,再接著一下一下地拍。幼兒練習。
4、單手拍球,邊走邊拍,要注意節(jié)奏。
5、雙手交替拍球。
6、手拍小皮球,我們繞圈走。
7、游戲"看誰拍得多"。
8、結(jié)束。表揚學拍球認真的幼兒,帶領(lǐng)幼兒將球送入筐中。
附:兒歌
大皮球圓又圓,拍一拍,跳一跳,
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輕跳得低。
結(jié)束部分:做放松動作。
多元價值分析:
1、拍皮球是民間游戲的一種,孩子們對拍皮球非常感興趣,皮球除了"拍"以外還有很多玩法,這就為幼兒提供了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2、拍皮球鍛煉了幼兒控制手掌用力程度,能培養(yǎng)孩子手、眼的協(xié)調(diào)能力以及動作的敏捷性,促進節(jié)奏感的發(fā)展,提高運動能力,增強幼兒的體能,發(fā)展了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玩水,激發(fā)幼兒對科技的興趣;
2.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易拉罐(靠近其底部的壁上用釘子鉆2-5個大小一樣的孔,小孔間距為0.5公分)、空眼藥水瓶、底部用蠟筆涂染的小紙盒(底部應涂滿、涂均勻)、大小一樣的玻璃板(玻璃板周圍用膠面貼好)、迷迷轉(zhuǎn)(把乒乓球剪成半圓形或月牙形,可裝飾上可愛的小人或圖案)、鏡子。(不要太小)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似謎語引出主題——水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們猜猜看,這個謎語說的是誰:——小溪里散步、池塘里睡覺、江河里奔跑、大海里舞蹈?”(水)
2、結(jié)合從前學習的經(jīng)驗,說說水是什么樣的!澳銈兿矚g水嗎?喜歡和水做好朋友一起玩嗎?以前我們玩過水,水是什么樣的呢?”(幼兒自由回答:透明的、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會流動的)“今天,咱們再來玩一玩、看一看水還有什么秘密!
進行部分:
1、會握手(抱在一起)的`水。
把幼兒帶到大水盆旁讓幼兒自由玩水,老師可跟蹤指導和幼兒一起玩。(甩手后擦手回座位坐好)第一次小結(jié):剛才你是怎么玩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兒回答:……老師:“真好玩,水會像握手一樣粘在一起、抱在一起、水抱在一起后還能不能分開呢?怎樣讓他們分開呢?在水流的什么部位一握,水更容易粘在一起呢?請你們再去玩一玩水,等一會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我”(老師和幼兒一起玩,重點指導幼兒發(fā)現(xiàn)水怎樣粘在一起又分開,怎樣捏水水易粘在一起,甩手回座位坐好。)
第二次小結(jié):你是怎么玩的?水粘在一起后還能分開嗎?在什么部位捏水水容易粘在一起呢?幼兒自由發(fā)表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通過第二次玩,能發(fā)現(xiàn)上述問題。師:水怎么會粘在一起呢?還是請小水滴告訴我們吧!
2、調(diào)皮的小水滴。
(1)請幼兒在小油盒上用裝滿水的眼藥瓶輕輕擠出一滴小水滴,先看看小水滴是什么樣的,像什么(幼兒自由說),再把油盒輕輕地晃動看小水滴會怎樣(會滾動、會跑),再多在油盒里滴小水滴,看這么多小水滴在一起會怎樣(變成大水滴、流動起來),如果我們滴上好多好多的小水滴,它們會怎樣?(會變成水流動起來)
(2)再讓幼兒在小鏡子上滴一滴小水滴,看看小鏡子上的小水滴是什么樣的(散開的、一片片的),多滴上一些小水滴看看它們會怎樣(也會抱在一起)。小結(jié):小水滴真調(diào)皮,跑到小油盒里時它是(幼兒接著說:像小球一樣、像小豆子一樣圓圓的),跑到鏡子上時,它又是(幼兒接說:散開的,一片片的)但是它們都能(幼兒接著說:抱在一起吸在一起)。抱在一起的水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
3、不容易分開的鏡子。
師:“現(xiàn)在請你們再去玩一玩水看看這次你又能發(fā)現(xiàn)什么”。老師和幼兒一起玩水里的鏡子,試著把合在一起的鏡子掰開,感覺鏡子此刻不容易被掰開(請幼兒甩手回來)。小結(jié):你是怎么玩的,(把鏡子掰著玩),為什么鏡子不容易掰開呢?(因為鏡子中間有水)是水把兩面鏡子粘在一起了,水的力量可真大呀。
4、迷迷轉(zhuǎn)。
師“今天教師還給你們帶來了好玩的迷迷轉(zhuǎn)(拿出迷迷轉(zhuǎn)),你們看它們多漂亮呀,它們最喜歡在鏡子上轉(zhuǎn)圈跳舞了,你們能不能幫幫他們呢!(幼兒自由探索迷迷轉(zhuǎn)的玩法)第一次小絡(luò)你們是怎樣玩的(把迷迷轉(zhuǎn)放在鏡子上玩的),我也像小朋友那樣把迷迷轉(zhuǎn)放在鏡子上,可它為什么老掉下來呢?(因為沒有水粘它,要滴上水)小朋友真聰明,迷迷轉(zhuǎn)不光和鏡子是好朋友,還喜歡和小水滴做好朋友,有了小水滴,迷迷轉(zhuǎn)就像穿了滑冰鞋一樣跳舞轉(zhuǎn)圈了。(請幼兒自由玩一玩,幫助那些還沒發(fā)現(xiàn)上述方法的幼兒正確玩迷迷轉(zhuǎn))。第二次小結(jié):剛才我發(fā)現(xiàn)一個小朋友的迷迷轉(zhuǎn)轉(zhuǎn)不起來,他也請小水滴在幫忙了,可為什么迷迷轉(zhuǎn)還是不轉(zhuǎn)呢?(沒動鏡子,要把鏡子晃一晃)
小朋友真聰明,有了小水滴還要把鏡子上下體面斜一下,這樣迷迷轉(zhuǎn)才會起來。(幼兒再自由玩一下,還可以嘗試兩個,三個迷迷轉(zhuǎn)同在一個鏡子上轉(zhuǎn)提高操作技巧)
結(jié)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和水在一起玩了這么多好玩的游戲,你們是不是更喜歡水了呢?以后我們要更加節(jié)約用水,愛惜水、不浪費,讓水成為更多人的好朋友,好嗎?現(xiàn)在你們可以自由去玩水,喜歡玩什么就玩什么吧!(幼兒自由選擇器材,自由玩著結(jié)束)
注意事項:
1、本活動屬感知類活動,不屬理解類,因此對活動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不強求幼兒必須理解其中的道理,只要感知到即可,但每玩過一種活動可考慮讓幼兒說說為什么,說不出或說錯了沒關(guān)系。
2、在進行“會握手的手”這一活動時,可在水龍頭下進行,這樣水壓穩(wěn)定,實驗容易成功。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分析服飾的各種特征,嘗試運用各種特征標記記錄服飾的相應特征。
2、積極參與討論活動,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分析服飾的各種特征。嘗試運用各種特征標記記錄服飾的相應特征。
2.積極參與討論活動。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2張服飾特征表格。各種不同顏色、大小、款式的服飾若干、水彩筆、鉛筆、糨糊。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服飾,學習做服飾證件。
。1)教師展示一件服飾(該服飾的顏色、大小、款式同附圖中的一件相同),引導幼兒討論該服飾的特征。
。2)引導幼兒為該服飾做證明(即在記錄單上表示出該服飾的顏色、大小、款式等特征)。
2、學習在表一的各項特征標記下勾畫出該服飾的相應特征。
。1)引導幼兒從大小、顏色和款式三方面講述第一個服飾的特征。
教師:這是一件什么樣的服飾,誰能按大小、顏色、款式的順序說出這件服飾的特征?
討論:這個服飾的特征在表一上能夠找到嗎?可以在表一的什么位置用“√”畫出這個服飾的特征呢?
。2)根據(jù)討論的.結(jié)果,請個別幼兒嘗試在表一中勾畫這個服飾的特征。
。3)集體檢查勾畫的位置與特征是否正確。
(4)遷移勾畫特征的經(jīng)驗,完成表一中其他服飾特征的分析與勾畫活動。
3、根據(jù)表二中大小、顏色、款式的特征正確選放服飾。
(1)教師出示服飾特征表二,引導幼兒觀察、比較表二與表一的區(qū)別。
。2)請個別幼兒表述同一排中的三個特征,找出相應的服飾貼在表格左邊的空格處。
(3)請其他幼兒檢查所找到的服飾是否正確,為什么。
。4)用同樣的方法,讓幼兒根據(jù)每一排的三個特征找出相應的服飾,并說出理由。
4、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大班教案 篇10
一、活動背景:
一個漆黑的夜晚,小偷和老虎都來到王老漢家偷驢?墒牵麄冏采狭恕奥!“漏”是什么呢?這個故事內(nèi)容來源于流傳在我們中國老百姓生活中的民間故事。著名畫家黃纓用童趣盎然的角色造型、細膩傳神的筆觸、動感十足的畫面,將這個故事以圖畫書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成為深受成人和孩子喜愛的中國原創(chuàng)繪本。之所以選擇這個繪本來開展圖畫書閱讀的教學實踐,主要是根據(jù)大班下學期即將入小學孩子的年齡特點。他們好學、善問,對語言文字有著越來越濃厚的興趣,對圖畫書的閱讀更是十分喜愛。繪本《漏》的特點是不僅具有濃厚的中國氣息,融合了許多中國元素,而且語言和畫面十分生動、幽默,對幼兒來說,閱讀這樣的圖畫書會是一種十分愉悅的情感體驗。
二、活動目標:
1.細致觀察畫面,感受故事有趣的情節(jié)及角色的心理活動。
2.能大膽表達,增強閱讀興趣。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電腦、電視機。
2.繪本《漏》人手一冊,圖片、黑板、毛筆等。
四、活動過程:
。ㄒ唬┮鲈掝},激發(fā)閱讀興趣。
師:今天我們來分享一本很有意思的圖畫書,先來看看書的封面,有問題嗎?為什么老爺爺和老奶奶都在往上看呢?
(評析:鼓勵幼兒通過對繪本封面的.觀察,大膽提出疑問,揣測故事情節(jié),在懸念中誘發(fā)幼兒產(chǎn)生深入了解繪本的興趣。)
。ǘ┘w閱讀前半部分圖畫書。
1.師:這個故事里有誰?這時,誰來了?他們看見大胖驢會想些什么?
2.小結(jié):“山上的老虎想:這大胖驢,一定很好吃。山下的小偷看見了,心里想:這大胖驢一定能賣個好價錢!
。ㄔu析:這一段教師以簡明扼要的提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繪本畫面,理清角色關(guān)系,分析角色心理活動,使幼兒逐漸進入到故事情境中。)
3.師:到了晚上,窸窸窣窣,老虎在干什么?小偷呢?王老漢被驚醒了。老奶奶說,“管它賊啊虎啊,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崩夏棠膛率裁?那“漏”是什么呢?
4.師:老虎想“我翻山越嶺這么多年,從來沒有聽到過漏,難道說這家伙比我還厲害?小偷想:我走南闖北這么多年,從來沒有聽到過漏,難道說這家伙比我還厲害?”他們想得一樣嗎?
5.小結(jié):咱們中國人很聰明,只用四個字就能把這個意思說明白了。翻山越嶺和走南闖北是我們中國的成語。
(評析:老虎和小偷都開始采取行動了,幼兒隨著教師營造的故事氣氛也愈加投入,畫面的變化,角色的動作,人物的語言都是需要關(guān)注的要素。多媒體課件有效地突出了細節(jié),呈現(xiàn)了動態(tài),使幼兒在情境中步步深入。)
6.師:“小偷想著想著,腳下一滑,媽呀,嘩啦!”發(fā)生什么事情了?
7.師:“嘭!小偷一下子掉到老虎的背上了,老虎也嚇了一大跳,還以為是漏來了,馱著小偷拔腿就跑,邊跑邊喊——哎喲是漏啊。他們跑過了驢背山,拐過了驢背灣,跳過了驢背崗,嘭嗵!一頭撞到了大樹上。”老虎和小偷他們認為“漏”是什么呢?
8.小結(jié):“老虎想,哎喲,這個漏啊,像石頭一樣,砸得我的心都要蹦出來了。小偷想,這個漏啊像旋風一樣,顛得我的骨頭都快要散架了!
。ㄔu析: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教師運用夸張的語氣講述了故事戲劇化的一幕,營造了緊張生動而又詼諧幽默的活動氣氛,使幼兒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并且在笑聲中頓悟了“漏”的含義。)
(三)自主閱讀后半部分圖畫書。
1.師:請小朋友用很快的速度,把后半部分看一看,找出你認為書里最有意思的一幅畫,把它的頁碼記住。
2.幼兒自主閱讀,教師巡回指導。
3.師:誰來說說,你覺得最好玩的是第幾頁?好玩在什么地方?
。ㄔu析:有了集體閱讀圖畫書的方法和經(jīng)驗,幼兒自主閱讀后半部分顯得輕松和愉悅,充分感受了圖畫書風趣幽默的特點。)
(四)理解故事內(nèi)涵。
1.師:最后驢有沒有被偷走?從哪里看出來?
2.師:“嘀嗒嘀嗒,唉,怕漏雨,偏又漏了!边@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做《漏》,這個“漏”字,是用什么筆來寫的?
3.師:毛筆、墨、宣紙是中國古代人用來書寫的工具,F(xiàn)在,老師來寫這個字。這個字是三點水的偏旁,旁邊像一個屋頂,下面有個什么字?雨跑到屋子里面,就說明怎么樣?
4.師:咱們中國的漢字真了不起,一個小小的字里面都有學問。我們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可以學到更多的漢字。
。ㄔu析:故事到了尾聲,揭示故事名稱,前后呼應,詮釋疑問。教師用毛筆書寫“漏”字,引領(lǐng)幼兒初探漢字結(jié)構(gòu)的奇妙,對于即將入小學的幼兒十分有益。)
5.師: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們覺得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哪個國家?從哪里判斷出來的?猜猜這個故事發(fā)生在現(xiàn)在的中國還是以前的中國?
6.小結(jié):這是一個中國民間故事。民間故事就是從很早以前流傳到現(xiàn)在的故事。
。ㄔu析:幼兒各自從故事中獲取了不同的感受,得到了不同的啟示,也許在他們以后的生活中還會想到這個故事,想到一些什么,中國民間故事是值得回味的。)
五、活動反思:
活動目標主要定位在幼兒積極體會老虎和小偷的心理活動,能夠?qū)⒆约旱南敕ā⒉聹y積極大膽地表述出來。在過程的推進和把握上,通過畫面的仔細觀察來判斷、推測、想象,是一個重點。對“漏”的理解和對老虎、小偷的心理分析是又一個重點。而“民間故事”、“成語解釋”、“文字結(jié)構(gòu)”等作為小的知識點,對于幼小銜接段的幼兒來說,也是十分適合的。
教師能夠通過不同層次、不同難度的設(shè)問,將幼兒引入故事的情境。在教學上,能夠突出語言活動的特點,注重規(guī)范提煉幼兒的口語,豐富幼兒的詞匯,使幼兒的語言表達呈上升趨勢。教師還能不斷地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的細節(jié),從細微之處發(fā)現(xiàn)圖畫書獨特的魅力,使幼兒細致觀察的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同時,教師能有效利用多媒體課件、圖片的功能,發(fā)揮自身語言、動作的暗示作用,多渠道幫助幼兒深入理解故事。
“漏”反復出現(xiàn),但在不同角色的心里,有著不同的含義,因此造成了一連串的誤會,發(fā)生了一些搞笑和幽默的事情,當然其中也蘊涵著比較深刻的寓意。孩子的眼中能看出孩子的門道,成人的眼中能看出成人的精彩,這就是繪本的魅力所在吧。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8
大班教案12-11
大班教案12-11
大班教案12-09
大班教案12-09
大班教案12-09
大班教案12-10
大班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