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小班健康繪本教案《鱷魚怕怕牙醫(yī)怕怕》含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guān)節(jié)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喜歡閱讀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大膽的表現(xiàn)能力。
3.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大膽表現(xiàn)故事中的擬聲詞,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重難點分析:
重點: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大膽表現(xiàn)故事對話。
難點:喜歡閱讀,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活動準備:《好餓的小蛇》繪本書、故事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出示繪本《好餓的小蛇》引導幼兒觀察圖書封面
提問:封面上有什么?小蛇餓了,它會找什么吃呢?會發(fā)生一件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二、展開
1.出示小蛇吃東西的圖片,引導幼兒進行猜測。
提問:請你猜一猜小蛇肚子里吃了什么?(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大膽猜測)
2.教師根據(jù)課件生動的講述故事
指導語:讓我們一起完整的聽一聽故事,看看小蛇是究竟吃到了什么好東西。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蛇都找到了些什么好吃的東西?
總結(jié):蘋果是圓圓的'、紅色的;香蕉是長長的、黃色的;飯團是三角形的;葡萄是一串一串的、紫色的;菠蘿是帶刺的。
3.教師帶領(lǐng)幼兒一起學小蛇吃東西的樣子。
雙手分開表示小蛇的嘴巴,生動的表情表現(xiàn)“啊嗚”和“咕嘟”這兩個擬聲詞。
4.教師第二遍完整的講述故事
(1)教師和幼兒共同分享圖畫書《好餓的小蛇》
(2)教師講故事,幼兒進行大膽表演。
三、結(jié)束
討論:最后小蛇會怎樣?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后環(huán)襯和封底。
小結(jié):小蛇吃飽了在呼呼呼的睡覺呢。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感受、理解小蛇吃各種水果身體變形的故事情節(jié)。
2、學習用恰當?shù)脑~匯描述物體的顏色與形狀,樂意表述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
3、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氛圍,初步體驗趣味閱讀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FLASH、PPT截圖)一套,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好餓的小蛇》。
PPT:這條小蛇長什么樣?看看,它在什么地方?它會干什么呢?
二、欣賞PPT課件,熟悉故事趣味內(nèi)容。
1、觀察小蛇吃蘋果圖片PPT: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森林里散步,它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什么樣的蘋果?(教師小結(jié)蘋果的形狀和顏色)師:好餓的小蛇看到蘋果會怎樣呢?(幼兒自由想象回答)師:蘋果哪兒去了呢?小蛇的肚子變成什么樣了?(幼兒自由回答、請幼兒來指一指畫面)請幼兒模仿小蛇吃蘋果的體態(tài)動作。
教師語言指導:它發(fā)現(xiàn)了一個圓圓的蘋果,小蛇“啊…嗚”一口,“咕嘟”一下,把蘋果吞(念這個字的時候,略慢、強調(diào)一下,并理解吞的意思)到肚子里去了。
通過提問、模仿,幼兒集體學說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2、觀察小蛇吃香蕉圖片PPT:第二天,好餓好餓的小蛇又出去散步了,它扭呀扭呀,看看小蛇變成什么樣了,你能猜出它吃了什么呢?
師:如果是香蕉,那香蕉是什么樣子的?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香蕉的體態(tài)動作:它發(fā)現(xiàn)了一根黃色的香蕉,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3、觀察小蛇吃掉葡萄的圖片師: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這次小蛇會吃掉了什么呢?如果是葡萄,那葡萄是什么樣子的?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葡萄的體態(tài)動作。
教師語言指導:這次好餓小蛇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 “啊…嗚”一口,“咕嘟”一下,“啊…嗚”一口,“咕嘟”一下……把一大串的葡萄全都吞到肚子里。
4、觀察小蛇吃掉菠蘿的圖片PPT:,好餓的小蛇還是沒有吃飽,它扭呀扭呀,這次它吃掉的又會是什么呢?瞧,這一次,小蛇變成什么樣了?多奇怪的小蛇呀,小蛇到底吃了什么東西才變成這樣奇怪的樣子呀?
PPT:如果是菠蘿,那菠蘿是什么樣子的?菠蘿的頭上是什么樣子的?是什么顏色的?菠蘿的身體是什么樣的?是什么顏色的?
PPT:小蛇果然吃掉的是菠蘿教師幫助幼兒歸納:菠蘿的頭上是綠綠的,長著許多長長的葉子;菠蘿的身上是黃黃的、摸上去刺刺的,菠蘿吃起來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菠蘿的體態(tài)動作。
5、觀察PPT小蛇吃掉樹的圖片。(教師重點引導,鼓勵寶寶夸張表現(xiàn)。)PPT:第六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你們看它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回,它發(fā)現(xiàn)了一棵結(jié)滿紅蘋果的樹。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么樣?
PPT:小蛇到哪兒去了?(請幼兒來指指,小蛇的尾巴呢?頭呢?)小蛇變成了什么?
師:小蛇真調(diào)皮。老師覺得很奇怪,小蛇是怎么把小樹吃下去的?
引導寶寶用簡單的語言講出小蛇爬樹、翻身、吞等等動作。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小樹的體態(tài)動作。
教師語言指導:小蛇真調(diào)皮,它扭來扭去,扭來扭去,爬上小樹,爬到高高的上面,張開大嘴巴,“啊………………………嗚”一口,“咕嘟”一下,把整棵小樹都吞了下去,變成了一棵奇怪的小蛇樹。哈哈!
三、完整欣賞,體會故事的滑稽與幽默。
1、師:我們再一起看看小蛇吃了那些東西?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理解繪本故事內(nèi)容,體驗朋友之間的友愛互助。
2、能大膽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PPT,小黃雞和小黑雞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認識小黃雞和小黑雞,引入活動。
1、教師模仿小雞叫聲:嘰嘰嘰,嘰嘰嘰。
師:是誰來了?(出示小黃雞)它身上的毛是什么顏色的?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小黃雞。
2、教師再次模仿小雞叫聲:嘰嘰嘰,嘰嘰嘰。
師:是誰呀?(出示小黑雞)你是怎么知道它是小黑雞的'?
二、觀看課件,理解繪本故事內(nèi)容。
師:小黃雞和小黑雞是一對好朋友,他們一起來到了草地上。
。▓D片1)
師:小黃雞和小黑雞在草地上干什么?他們有搶蟲子吃嗎?
師:好朋友是要友好相處的,它們可真是一對好朋友呀!
。▓D片2)
師:吃飽了,他們開始做游戲了,他們在玩什么游戲?看看他們的表情,開心嗎?
師:好朋友一起玩真是一件開心的事!
(圖片3~4)
師:天氣怎么了?下雨了,你們覺得小黃雞和小黑雞會怎么做?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黃雞和小黑雞是怎么做的?
師:他們抱著一起躲到樹葉做的雨傘下,好朋友真好!
(圖片5)
師:咦,小黃雞怎么了?你們知道它為什么哭嗎?
師:轟隆隆,轟隆隆,原來小黃雞是被雷聲嚇哭的。如果這時候,你是小黑雞,你會怎么做,會對小黃雞怎么說?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黑雞是怎么做,怎么說的?
。▓D片6)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黑雞是怎么做,怎么說的?
師:小黑雞邊幫小黃雞擦眼淚邊說:‘別怕,別怕,有我呢,我倆在一起。’
師:有好朋友可真好!我們也來學學小黑雞的話。
。ㄒ龑в變河懈星榈貙W說小黑雞的話)
(圖片7)
師:天晴了,小黃雞和小黑雞又去干什么了?他們的表情是怎么樣的?
師:朋友可以一起吃東西,一起做游戲,還會互相幫助,有朋友可真好!
三、遷移教育體驗朋友之間的友愛互助
師:你們在幼兒園有這么多好朋友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游戲,你們開心嗎?和你旁邊的好朋友抱抱吧。
師:如果你的好朋友遇到困難了,你應(yīng)該怎么做?好朋友要互相友愛互相幫助。
師:你們有這么好朋友,可真幸福!
四:好朋友一起玩。
播放音樂《找朋友》(音樂輕)
師:好了,小朋友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手拉手,我們也去草坪上玩捉迷藏吧!
帶幼兒出活動室去草坪上玩。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中講述的小動物之間濃濃的親情。
2、懂得擁抱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能主動擁抱自己的親人和老師、小伙伴。
活動準備:繪本故事(ppt)
活動過程:
一、師幼互動,激發(fā)興趣。
PPT第一頁(小猩猩):介紹名字,故事背景。
二、師幼欣賞故事
。ㄒ唬⿴ьI(lǐng)幼兒閱讀繪本故事的`前半部分,引導幼兒說說都看到了什么?他們是怎樣抱抱的?并模仿故事中小動物“抱抱”的動作,體驗情感。
1 、PPT第二頁(大象):小猩猩看到了誰在抱抱?它們是怎么抱在一起的?(大象,用鼻子)
2 、PPT第三頁(變色龍蛇):小猩猩又看見了誰在抱抱?請幼兒來模仿
3、 PPT第四頁(波波難過):小猩猩不高興了,它為什么難過。
4、 PPT第五頁(大象幫波波):誰來幫助小猩猩找媽媽?(大象)
。ǘ├^續(xù)閱讀繪本畫面,感受小猩猩找媽媽以及找到媽媽后的情感變化。
5、 PPT第六頁(獅子):小猩猩坐在大象媽媽的頭頂上,走著走著,小猩猩看見了誰?(獅子媽媽和寶寶)。寶寶躺在哪里?(媽媽的肚皮上)請幼兒著重觀察小獅子的表情,并模仿。
6 、PPT第七頁(長頸鹿):長頸鹿寶寶在和媽媽抱抱,它們是怎么抱抱的?
7、 PPT第八頁(河馬):河馬寶寶和媽媽在抱抱,它們是怎么抱在一起的?(老師演媽媽,請幼兒上來模仿河馬寶寶)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生氣是正常的情緒,了解生氣時最合適的處理方法。 (重點)
2、能用完整清晰的語言描述小綿羊生氣時的表現(xiàn),并積極與同伴模仿表現(xiàn)生氣時的樣子。(難點)
3、感受生氣時可怕的樣子,懂得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出示小綿羊莫莫生氣時的圖片引導語: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新朋友,它是一只名字叫做莫莫的小綿羊,請跟他打個招呼吧!
提問:你們仔細觀察一下,莫莫怎么了?從哪里看出來的?
引導幼兒試著做一做生氣的樣子。(大聲喊叫、跺腳、掐腰等)小結(jié):生氣時的樣子真可怕!可是莫莫它到底為什么生氣呢?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小綿羊生氣了》。
二、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
1.講述故事第一片段,感受到蘋果的'美味,激發(fā)對蘋果的喜愛。
提問:莫莫等待的是一個怎樣的蘋果?想想這個又大又紅還香香的蘋果是怎樣的味道?你們想吃一口嗎?
小結(jié):就像我們小朋友一樣,莫莫滿腦子滿心里想的都是這個美味的蘋果,要是能吃一口,嗯……該有多好!
2.講述故事第二片段,體驗蘋果被吃后的生氣。
引導語:天呢!我們的蘋果被別人吃掉了,怎么可以這樣!現(xiàn)在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生氣時要怎樣做?
引導幼兒釋放自己生氣的情緒,老師進行及時的拍照。
小結(jié):是呀,多讓人生氣火大,那是多美味的蘋果呀,竟然被別人吃掉了,當然,莫莫也是非常的生氣的!
3.講述故事第三片段,了解莫莫生氣后發(fā)生的可怕事情。
。1)講述故事小綿羊生氣了生氣的表現(xiàn)提問:生氣時的莫莫樣子嚇人嗎?
小結(jié):生氣的莫莫不僅變得很嚇人,還做了好多可怕的事情,(出示幼兒哭鬧照片)看,你們生氣苦哭鬧的樣子也很可怕,對你身邊的人來說你就像是可怕的小怪物。
。2)講述莫莫掉到山洞里面小結(jié):莫莫"咚"的一聲掉進了黑黑的洞里。掉在洞里的莫莫好可憐,他拼命的叫:咩咩,可是沒人聽見,他想把墻撞破,墻沒撞破,自己的頭卻撞疼了,他一人在黑黑的洞里孤獨好害怕。原來生氣時再怎么哭鬧、做可怕的事情也不會讓自己心情變好,讓事情變好。
三、完整欣賞故事,梳理故事內(nèi)容,了解讓自己心情變好的方法。
1.完整講述故事。
提問:最后小綿羊莫莫開心了嗎?為什么?
小結(jié):自己安靜一會兒或者好朋友的陪伴都會讓你不再生氣,開心起來。
2.討論交流,開心的辦法。
提問:當你們生氣時有什么好辦法能讓我們開心起來呢?
請幼兒小組討論小結(jié):讓自己開心其實很簡單,和好朋友說說話,爸爸媽媽陪著你,和老師做游戲,甚至是玩你喜歡的玩具,聽一首好聽的歌曲都會讓我們開心高興起來。
3.播放歡快音樂,請幼兒和同伴開心舞蹈,感受快樂的美好。
附故事:
一個美妙的清晨,小綿羊莫莫和茉莉發(fā)現(xiàn)了一顆蘋果樹,樹上結(jié)滿了又打又紅的蘋果。其中有一個蘋果是莫莫最想要的,可是無論他跳得多高,總是夠不著那個蘋果。 莫莫想,也許蘋果會自己掉下來。他等啊等啊等""可是那個蘋果就是不掉下來!莫莫等得睡著了。 莫莫醒來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那個蘋果不見了!茉莉正在吃那個蘋果!"把蘋果還給我,這是我的蘋果!"莫莫大吼。"對不起,我不知道嘛。"茉莉說。莫莫很不高興。"別生我的氣,好嗎?"茉莉說,"樹上還有好多好多蘋果呢。""我就要那個蘋果!"莫莫嚷道,"可是卻讓你給吃掉了!!"莫莫非常非常生氣""他氣得長出了生氣牙齒,生氣犄角,生氣梯子和生氣尾巴!"我要我的蘋果!""別這么生氣嘛。"茉莉勸他。"偏不!"莫莫大叫道,他在花上亂踩,撞翻了雞舍,嚇跑了鴨子,還咬了一頭奶牛的尾巴。 莫莫氣得簡直不知道如何是好。他跺著大大的生氣蹄子,非常生氣地大吼一聲:莫莫越來越生氣,腳跺得越來越重,地面開始轟隆作響""突然-- 地面裂開了,把莫莫整個吞了進去。莫莫筆直地掉下去,一直掉到地底下,"咚"的一聲,只有他一個頭在黑暗中。"咩!"莫莫叫道,可是沒有人聽到他的叫聲。他想把墻撞破,可是墻沒撞倒,倒是把頭給撞疼了。莫莫一個人很孤單。他閉上眼睛,回想起草地上美妙的早晨。"我多么希望茉莉能跟我在一起啊。"他心想。慢慢地,慢慢地,莫莫不那么生氣了。當莫莫睜開眼睛的時候,茉莉真的就在他身邊!"對不起,我剛才對你發(fā)那么大的脾氣!"莫莫說。"沒關(guān)系。"茉莉說,"我是來找你的。我猜你可能是走丟了?矗矣终业揭粋又打又紅的蘋果,這是給你的!""謝謝!"莫莫感動極了。茉莉帶著莫莫回到草地上。 一切又風平浪靜了,多美美妙?墒悄F(xiàn)在不想要蘋果了""他想要個梨!可是無論他跳得多高,總是夠不著那個梨!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 篇6
設(shè)計意圖:
《綱要》中說到:美術(shù)是一個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美術(shù)活動與孩子的生活又緊密相連,我們要讓孩子創(chuàng)造美,就要先讓孩子發(fā)現(xiàn)美,懂得欣賞美。李歐·李奧尼的繪本《小黑魚》就是一場美不勝收的視覺盛宴。繪本中使用了水彩拓印畫、印章畫的方法,表現(xiàn)了色彩斑斕的海底世界。通過欣賞繪本畫面,能夠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色彩的美,繼而欣賞色彩的美,又結(jié)合小班孩子好奇心強,喜歡嘗試新鮮事物,能夠在老師指導下學習如何制作印章畫,學習印的技能。這就是我設(shè)計本次活動的主要意圖。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印章畫的原理.
2、初步嘗試用印章畫的方式填充畫面.
3、幼兒大膽嘗試印章畫,感受印章畫的樂趣和美.
活動準備:
PPT繪本《小黑魚》、投影儀、小魚印章(橡皮雕刻好的)若干、每人一張魚形卡紙、印泥,空白的大魚形卡紙一張。
活動過程:
一、聽海浪聲,欣賞繪本《小黑魚》
師:(播放PPT2)噓,聽,這是什么聲音?----這是海浪的聲音。
[[有聲教學能夠很好地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也更能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和探究心理。我讓孩子聽一聽海浪的聲音,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集中孩子注意,二是引出故事內(nèi)容。]]
師:在大海的一個角落里,住著一群小魚.他們都是紅色的。只有一條是黑色的黑得就像淡菜殼.他比他的兄弟姐妹們游得都要快,他叫小黑魚。他們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寶貝們,想聽這個故事嗎?那可要安靜認真的聽哦。
......
。ń處熍浜螾PT講述故事.)
[[利用多媒體,讓孩子邊聽邊欣賞繪本的畫面,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nèi)容,在用耳朵聽的同時,能夠欣賞繪本畫面中色彩和繪畫技法的美。]]
二、欣賞繪本最后一頁,讓幼兒初步了解印章畫的原理
1、師::(播放最后一張PPT)他們在清涼的早上游,在陽光燦爛的中午游,把大魚都嚇跑了。
師:寶貝們,小魚他們想了什么辦法保護自己?我們?yōu)樾◆~們的聰明和勇敢拍拍手吧。
[[小班孩子對弱者通過努力最后成功變強者總是樂于接受,也覺得理所當然的。因為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有"小英雄"的情結(jié)。老師可以通過故事情節(jié)來增強孩子的這種情感。這個問題就讓孩子們體驗了小魚們通過努力變成大魚把其他大魚嚇跑,自由自在的游玩時的那種成功的`喜悅的情感。]]
現(xiàn)在呀,還有許許多多的小魚變到了紙上,組成了一條大魚,你們來猜猜,他們是怎么變到紙上的?
[[好奇心是孩子學習的動力,一會兒在屏幕上的小魚怎么一下子到了紙上,孩子們很新奇。]]
2、師:哎呀,你們想到的辦法真多。不過今天讓我來告訴你們一個新的辦法----用印章印出小紅魚。你們想學嗎?
[[首先讓孩子們回想,調(diào)動已有的經(jīng)驗,知道我們學習過蠟筆畫、手指點畫、顏料畫等繪畫方式。老師對于孩子的答案要給出反饋,并且是積極的,這樣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養(yǎng),對于接下來的新繪畫技法的學習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三、嘗試印章畫,體驗印章繪畫時的樂趣.
1、介紹拓印畫的工具和材料
師:我為你們準備好了工具和材料,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一個小魚形狀的印章,還有它的好朋友印泥。我們要用它們印出許多許多的小紅魚。小眼睛看好了,我要請小紅魚出來了。印章輕輕喝口水,紙上用力按一按,小心把手抬起來,這樣小紅魚就請出來啦。第二條請你們來說一說,老師來印一印。"印章輕輕喝口水,紙上用力按一按,小心把手抬起來,小魚印好啦。"你們想試試嗎?
[[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孩子的模仿力會很強,但同樣記憶時間的本領(lǐng)就像對短一些。我們在介紹操作工具時可以擬人化點,便于孩子接受和記憶。對操作過程也可以用簡短、押韻、朗朗上口的兒歌來幫助孩子記憶。]]
2、講解要求
師:我有小要求哦:每人一個小魚印章,一張魚形卡紙。印的時候用有小魚圖形的一面,可以一邊念"印章輕輕喝口水,紙上用力按一按,小心把手抬起來"一邊印許多的小紅魚。要印的滿一點,多一點,但是注意不能把兩條小魚重疊印在一起,這樣會看不清楚。印泥要跟你邊上的小伙伴一起用,所以放在兩個人中間不要動,印的時候還要注意保持衛(wèi)生,不要把印泥弄到身上、桌子上,最后印好了可以貼到前面的大魚卡紙上。
[[要求一定要講明,特別是在學習新的技能的時候,如果沒有按照要求做,特別是小班的孩子,很容易就自由發(fā)揮,然后達不到目標。不能以正確的技法來完成作品。另外小班孩子年齡小,對于衛(wèi)生方面的要求是不能少的。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繪畫習慣,為以后的活動打好基礎(chǔ)。]]
你們準備好了嗎?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幼兒嘗試拓印畫)
四、分享交流,體驗共同努力趕走大魚的快樂
1、師:(欣賞最后作品的集合)呀!寶貝們的小手真能干,為自己的能干鼓鼓掌吧!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小魚們能把大魚嚇跑嗎?瞧,他們游得多整齊,一條條排好了隊,多神氣,多快活呀!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 篇7
設(shè)計意圖:
小班的幼兒情緒情感越來越豐富,對情緒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有點弱,這是小班幼兒心理特點的一個非常顯著的方面。最近班里就經(jīng)常有小朋友跟我說自己晚上睡覺害怕,不敢一個睡覺,總是和父母或者爺爺奶奶一起睡。我覺得這對孩子情感的發(fā)展有影響,也不容易培養(yǎng)孩子獨立的性格
活動目標:
1、知道害怕是人類正常的情緒。
2、能夠了解一些正確面對害怕的方法,愿意勇敢面對。
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繪本《當我害怕時》PPT、布偶大猩猩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害怕的經(jīng)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nèi)ゴ笊掷锩半U,冒險是一件既刺激又好玩的事情,大家準備好了嗎?咱們出發(fā)!走啊走啊......
1、出示圖片(1)路過花海,還有很多蝴蝶呢,看到這些,小朋友心里有什么感覺?〔高興、開心〕我們繼續(xù)冒險,走啊走啊。
2、出示圖片(2)突然出現(xiàn)了一只大猩猩(播放大猩猩的圖片,帶有吼叫聲,老師帶大猩猩飾扮演大猩猩〉,師:“大猩猩來了,大家趕快回到小椅子上,大猩猩就抓不到你們了,悄悄的,不要讓大猩猩聽見我們藏在這里。大猩猩走了,剛才有沒有嚇到,如果真的大猩猩來了,小朋友們心里有什么感覺?〈害怕〉
3、出示圖片(3)那小朋友害怕過嗎?遇到什么事情會害怕?害怕的時候你會怎么做?
師:小朋友們害怕的時候會怎么做?請小朋友們用動作表現(xiàn)給老師看。
二、現(xiàn)場采訪
1、小朋友會害怕,你覺得大人會害怕嗎?(如老師)
2、鼓勵勇敢地和陌生的老師交流,詢問她們是否有害怕的時候。害怕的時候怎么做?
師:剛才我們的小記者采訪過了老師,原來大人也會害怕。老師帶來的這只小兔子不僅害怕大灰狼和老虎,還怕別的東西呢。
出示繪本課件,整體講述讓幼兒了解繪本的'主要內(nèi)容。
。1)出示幻燈片,并回答問題。
師:小兔子害怕的東西還有什么呀?
師:看來小兔子和我們一樣有這么多害怕的事情,當我們遇到害怕的事情會有什么反應(yīng)呢?
。2)出示幻燈片,根據(jù)需要提出問題
師:小兔子遇到害怕的事情時出現(xiàn)了什么反應(yīng)?
師:現(xiàn)在老師就用魔法把小朋友都變成小兔子,芭拉芭拉變。咱們?nèi)メ娔⒐,突然好多又黑又丑的蜘蛛爬過來了......
小結(jié):人和小動物都會害怕,所以說我們都是膽小鬼,是嗎?(不是其實害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誰都有害怕的時候,有害怕的東西,但是勇敢的人不會逃避,他們會努力地想辦法去克服它,戰(zhàn)勝它。那勇敢的小朋友們想出了什么好辦法戰(zhàn)勝害怕呢?
幼兒:大聲喊,趕走讓自己害怕的人和事,和好朋友在一起,和爸爸媽媽在一起,藏起來。
。3)出示幻燈片,幫助幼兒總結(jié)歸納。
師:小朋友集體想出來這么多好辦法來對付“害怕”,那大家說小兔子會不會也像我們這么聰明,這么勇敢呢?(會)出示課件。
師:原來而對害怕,小朋友和小兔子都是這么勇敢,這么有智慧想出辦法來對付害怕。
四、結(jié)束部分
接下來的森林冒險還會遇到什么呢?小朋友跟上老師,咱們接著上路吧!
五、活動反思
(一)優(yōu)點
1.教師教態(tài)自然大方,語氣生動。
2.活動內(nèi)容比較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發(fā)展特點及幼兒的實際需要。
3.活動準備充分,各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
。ǘ┎蛔
1.活動中教師之間的配合度還不是特別默契,有待提高。
。ㄈ┡Ψ较
1.平時通過各種活動加強教師之間默契的培養(yǎng)。
窗體底端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 篇8
設(shè)計意圖
在幼兒生活中經(jīng)常會接觸到三角形、方形(正方形和長方形)、圓形的事物,他們對此非常的感興趣。《剛要》中也提到:“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中索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所以本節(jié)活動我根據(jù)我們小班幼兒的發(fā)展特點和能力水平出發(fā),以繪本情景、操作、模仿等形式貫穿于整節(jié)活動,引導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鞏固圖形的認知,并根據(jù)小動物的外形特征來進行匹配,感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狐貍 小豬 貓頭鷹 小貓圖片 各個圖形餅干圖片)
音樂 拼圖 PPT課件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圓形、方形、三角形的感知,能夠按照活動正確匹配圖形
2.喜歡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好朋友,你們猜猜是誰
幼:小兔
師:小兔子來干什么呢?
1,聽生日快樂歌
師:聽了歌曲,你們知道小兔來干什么?
(邀請了我們小朋友一起參加它的生日派對)
師:小兔長的是什么樣子?
(臉是方方正正的,耳朵長長的)
2引導幼兒觀察兔子的臉部形狀并說說它的名字叫什么?(方塊小兔)
師:方塊小兔過生日除了邀請我們,還會邀請好多的朋友,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都有誰?
3出示各個動物的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各個動物外形特征。
( 小豬 小狐貍 貓頭鷹 小貓)
師:過生日要給朋友送什么?(生日禮物)
4.鞏固幼兒對三種圖形的認知。
師:咦,突然間他們送給方塊小兔的禮物都不見了,想請你們幫幫忙。你們知道去哪了嗎?
師:你們覺得哪個禮物小狐貍的?哪個禮物是小豬的?哪個是貓頭鷹的?哪個是小貓的?(引導幼兒說說各個動物的禮物,并介紹三角形/方形/圓形的特征)
師:現(xiàn)在我們把這些禮物盒送還到小動物的身邊吧!(讓幼兒根據(jù)形狀進行對應(yīng)操作,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師:謝謝寶貝們幫助小動物們找回禮盒,現(xiàn)在就由我們一起幫助小兔猜猜里面都裝著什么吧。
師:三角形的盒子是哪位小動物送的呢?小狐貍送的.三角禮盒里會裝什么禮物呢?(引導幼兒讓幼兒回想有關(guān)三角形的物品)
正角形的盒子是哪位小動物送的呢?小豬送的正方禮盒里會裝什么禮物呢?(引導幼兒讓幼兒回想有關(guān)三角形的物品大圓形的盒子是哪位小動物送的呢?貓頭鷹送的大圓形禮盒里會裝什么禮物呢?小圓形的盒子是哪位小動物送的呢?小貓送的圓形禮盒里會裝什么禮物呢?)
師:收到禮物的方塊兔可高興了,小兔也有禮物送給你們
5出示各個圖形的餅干 ,準備好的餅干圖片,讓幼兒根據(jù)形狀進行對應(yīng)操作,鞏固對圖形的認識并根據(jù)形狀進行判斷.
二、了解故事情節(jié),在正確感知圖形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形狀進行人物推理
1于是它端出了生日蛋糕,快樂的點起了蠟燭,讓我們一起唱起生日歌。
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蠟燭吹滅了,房子里就變黑了)
2. 能用提供的圖形,準確說出對應(yīng)的動物。
師:我們和方塊兔子一起吹滅蠟燭吧,呼~
在黑暗中,我們只能看見每個動物的眼睛了,寶貝們?nèi)切蔚难劬,這是誰呢?正方形的眼睛,這是誰呢?長方形的眼睛,這是誰呢?大大的圓眼睛,這是誰呢小小的圓眼睛這又是誰呢?(讓幼兒根據(jù)眼睛圖形和故事情節(jié),回憶與推理出小動物)
根據(jù)幼兒說出的動物進行驗證,點亮一根蠟燭,出現(xiàn)一個動物。
師:當全部的蠟燭點亮后,我們看到了所有的小動物,看來你們的判斷是正確的!
我們繼續(xù)為小兔一起唱生日歌。
三、活動延伸
師:小兔為了感謝你們的幫忙,也給你們準備了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準備好各個圖形、讓幼兒拼一拼。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小金魚逃走的有趣經(jīng)歷,知道有朋友是件快樂的事。
2.能仔細觀察,尋找“小金魚“并說出它躲藏的地方。
二、活動準備
1.魚缸圖片、小金魚圖片、PPT課件。
2.有許多小金魚的圖片人手一張。
三、活動過程
。ㄒ唬⿲
1.出示“小金魚”。
提問: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好朋友,小金魚?吹叫〗痿~了嗎?這會兒它在哪兒呀?
提問:仔細看看,小金魚長得什么樣啊?
小結(jié):這是一條圓圓腦袋、黑黑眼睛、全身紅彤彤的小魚。
2.玩“交朋友”的小游戲,鼓勵孩子說說小金魚在哪里?
。1)滋遛滋遛,小魚逃走了!滋遛滋遛,小魚逃到哪了呢?
邀請一名小朋友,小魚放在他的頭上。
提問:瞧,這會兒小金魚躲到了哪兒?
。2)滋遛滋遛,小魚逃走了!滋遛滋遛,小魚逃到哪了呢?
邀請另一名小朋友,小魚藏在咯吱窩里。
提問:小魚又逃到哪了呢?
(3)提問“小魚想和你們做朋友,你們愿意嗎?”
小結(jié):有朋友真是件快樂的事。
。ǘ┳哌M繪本
1.兒歌導入。
兒歌:滋溜滋溜,小魚逃走了,滋溜滋溜,小魚躲在哪兒?睜大眼睛仔細看。
。1)閱讀圖1。
提問:小魚躲在了哪兒?在哪個罐子里?怎么發(fā)現(xiàn)的呢?
提問:比一比,小金魚和糖果有哪些不一樣?
(2)閱讀圖2。
滋遛滋遛,小魚逃走了,滋遛滋遛,小魚躲在哪了呢?
提問:小魚又躲到了哪兒?
提問:你怎么發(fā)現(xiàn)它是小金魚,不是花盆里的花呢?小魚和花哪里不一樣呢?
小結(jié):看來這真是一條聰明的小金魚,要想找到它,可要仔細看、認真找哦!
2.游戲體驗(運用新經(jīng)驗)。
滋遛滋遛,小魚逃走了,滋遛滋遛,小魚躲在哪了呢?
閱讀圖3。
提問:這會兒小金魚躲到了哪兒?
提問:它想了什么辦法讓自己更像一個小草莓?
游戲:嘗試模仿小金魚一動也不動、一聲也不吭。
提問:你是小金魚嗎?
提問:我?guī)愠鋈ネ婧脝?
小結(jié):玩游戲的.時候,我們要學會管理好自己。
。ㄈ┣楦猩A
提問:說說小魚這次躲在了哪兒?
提問:找找哪條是我們認識的小金魚?
提問:你覺得它還會逃走嗎?
小結(jié):和朋友在一起,是最快樂、最安全的,有朋友真好!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 篇10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捉熊去
設(shè)計意圖:
繪本《我們要去捉狗熊》極具游戲精神,描述了一家人克服種種困難前去捉熊,最后安全逃回家的故事。小班幼兒具有很強的同情心和泛靈意識,特別容易進入故事情境。如能借助故事情景,順應(yīng)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和興趣指向設(shè)計活動,能使動作練習變得有趣,讓幼兒百玩不厭。
“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xié)調(diào)、靈敏”是小班幼兒動作發(fā)展的目標之一。在我園,有一種質(zhì)地極軟、彈性很好的海綿墊子,平時用來給孩子們進行爬、滾的練習。在這次活動中,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的需要,它們變成了“又深又軟的爛泥潭”,幼兒在通過時需要把腳抬高、保持身體平衡,這種新的鍛煉方式與平衡木做成的“橋”一起對不同水平幼兒的平衡能力形成了適度的挑戰(zhàn),引發(fā)了幼兒強烈的活動欲望。
另外,在本活動中,我們把浴巾簡單地卷起來做成“寶寶”,讓幼兒帶著“寶寶”活動,既增加了動作難度、提高了鍛煉效果、激發(fā)了幼兒興趣,又起到了安撫幼兒緊張情緒的作用。游戲情境中的互動語言充滿人文氣息,不僅起到環(huán)節(jié)過渡的作用,還滲透了關(guān)愛、互助的價值觀。本活動融合了有關(guān)社會性、創(chuàng)造力和主動性等發(fā)展目標,具有促進幼兒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雙重價值。
目標:
1.練習在平衡木、海綿墊上行走,發(fā)展平衡能力。
2.能夠根據(jù)一定的路線行進,遵守游戲規(guī)則。
3.敢于挑戰(zhàn)自己,并樂于跟同伴一起參加游戲。
準備:
1、幼兒曾聽過故事《我們要去捉狗熊》。
2.在場地上,用地墊鋪成“家”,用紅、黃、藍三組海綿墊子當“爛泥潭”,用紅、黃、藍三組平衡木當“橋”,用紙箱等材料做“山洞”。
3.用浴巾做成的“寶寶”每人一個,紅、黃、藍三色的三角巾每人一塊系在脖子上。
4.請一位教師配合扮演“熊”。
過程:
一、熱身活動:和寶寶做游戲
師:你喜歡你的寶寶嗎?你會帶他怎么玩?
幼:我會背寶寶走路/我會抱著寶寶轉(zhuǎn)圈/我會扶著寶寶走路/我會舉著寶寶跳跳跳……
(幼兒每說到一種玩法,教師和幼兒便抱著“寶寶”一起做動作。)
師:寶寶累了,我們帶著寶寶安靜地休息一會兒吧。(幼兒搖“寶寶”睡覺,然后輕輕放下“寶寶”。)
二、情境游戲:捉熊去
1.了解游戲玩法和規(guī)則,初步嘗試玩游戲。
師:還記得《我們要去捉狗熊》的故事嗎?故事講了什么?
師:今天,我們也來玩捉狗熊的游戲。大家看,這里是小橋,前面有一塊大大的爛泥潭,遠處有一個山洞,山洞里住著一只大熊。寶寶這會兒睡著了,我們一起去捉熊,好不好?
師:請你先看看自己三角巾的顏色,然后從相同顏色的“小橋”和“爛泥潭”上走過去。
(幼兒走過“小橋”和“爛泥潭”,教師關(guān)注幼兒走“爛泥潭”時的表現(xiàn)。)
師:今天大熊不在家,讓我們沿著原路回去吧。
(析:第一次游戲設(shè)置的'“熊不在家”的情節(jié),有利于幼兒在比較輕松的心理狀態(tài)下練習動作。)
2.交流行走的經(jīng)驗,重點練習“踩”的動作。
師:剛才去大熊家的路上,哪里最難走?誰還摔倒了?
幼:爛泥潭最難走了!
師:為什么爛泥潭很難走?
幼:因為爛泥潭很軟/踩下去一個坑……
師:怎么走才能不摔倒呢?
幼:要把腳抬得高一點。
師:你來試試看。
幼:要輕輕地、慢慢地走。
師:大家一起來試試。
師(小結(jié)):原來經(jīng)過“爛泥潭”時要把腳抬高一點,然后輕輕地、慢慢地放下去,這樣就不會摔跤了。
師:好吧,趁著大熊這會兒不在家,我們再去練習練習!
(幼兒練習2~3遍。)
3.增加難度進行游戲。
(1)抱著寶寶去捉熊。
師:我的寶寶也想跟著我去捉熊呢!你們的寶寶想不想去呢?
師:好,那我們就請不想去的寶寶看家吧。其他的寶寶和我們一起去捉熊。你們能保護好自己的寶寶嗎?怎么保護呢?
幼:我抱好我的寶寶。
幼:我不摔跤,寶寶也不會摔跤。
(師幼一起抱著“寶寶”過“小橋”“爛泥潭”,到達“山洞”后,配班教師扮演大熊從“山洞”里出來,慢慢追趕。大家原路逃回“家”。)
(析:一方面,幼兒抱了“寶寶”之后,動作難度加大;另一方面,“大熊”的存在營造出了緊張的氛圍。也加大了動作難度,從而有助于幼兒平衡能力的發(fā)展。)
(2)增加器材難度再次去捉熊。
師:大家快關(guān)上門。
師:剛才真是太緊張了,大熊追過來的時候,有兩個媽媽摔倒了,還有兩個爸爸從其他地方跑回家,差點迷路了。其實大熊的身體比我們重,他從爛泥潭里經(jīng)過時會陷得更深,走得更慢。只要我們不摔跤,他就一定追不上我們。
師:瞧,熊在做什么?
幼:熊把“橋”變長了!
幼:熊還把“爛泥潭”變得更深了。
幼:他不想讓我們?nèi)プ剿?/p>
師:你們還敢去捉熊嗎?能順利地走到熊那里去嗎?走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幼:我們要小心。
師:是的,我們不光自己要小心,還要相互幫助,看到有人摔倒了,旁邊的人可以扶一下。
幼:我們要把腳抬得更高。
師:好,我們帶上寶寶出發(fā)吧!
(“大熊”低聲吼著,慢慢地從“山洞”里出來追趕幼兒。)
(析:在游戲中,幼兒容易因情緒激動而導致動作變形甚至摔倒,因此,“大熊”只是慢速追趕,以減少幼兒的游戲緊張感,切合小班幼兒的心理特征。)
4.轉(zhuǎn)變情節(jié)進行游戲。
師:我們安全地回家了,門也關(guān)緊了。你們聽到大熊說什么了嗎?(“大熊”在“山洞”里喊話。)
幼:大熊很傷心。
幼:大熊說他不想抓我們,想跟我們做游戲。
師:大熊不想抓我們,只是想跟我們做游戲。那你們愿意跟他做朋友嗎?
幼:我們跟大熊做朋友吧!
師:怎么才能讓大熊明白我們的意思呢?
幼:我們?nèi)ズ煤酶f。
幼:我們站在山洞夕卜面跟他說。
幼:我們唱一首歌給他聽。
(幼兒通過“小橋”和“爛泥潭”走到“山洞”外面,去安慰“大熊”,跟“大熊”做朋友。)
熊:你們好,我也有一個寶寶,你們想跟我的寶寶做朋友嗎?
幼:好。瓉泶笮芤灿袑殞殹
師:我們請大熊到我們家去做客,好嗎?
(幼兒一起沿著原路返回。)
(析:隨著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幼兒的心理也發(fā)生了變化。他們帶著對熊的理解和同情,又一次踏上了“找熊”的路,從而使重復的動作練習變得輕松有趣。另外,變化的情節(jié)也激發(fā)了幼兒關(guān)心別人、主動與他人交流的愿望。)
三、整理活動:學大熊與寶寶做游戲
師:大熊平時是怎么跟寶寶做游戲的呢?讓我們跟著“大熊”一起帶寶寶玩吧。
熊:我會帶著寶寶騎馬(把寶寶放在膝蓋上顛一顛),我會帶著寶寶滑滑梯(讓寶寶從膝蓋往下滑),我還會讓寶寶在我的身上滾一滾(讓寶寶在腹部滾動)。
(幼兒跟隨“大熊”一起做放松動作。)
(析:讓幼兒和“大熊”一起帶“寶寶”游戲,自然轉(zhuǎn)入安靜的整理活動,既承接了前面的游戲情節(jié),又起到了放松幼兒身體、調(diào)整幼兒心理的作用。)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掌握基本句式"××去……"。
2.引導幼兒觀察圖畫中呈現(xiàn)的細節(jié),來推測相關(guān)情節(jié),學習如何利用圖畫線索讀圖。
3.能夠感受故事幽默的結(jié)局,喜歡閱讀這本書。
活動準備:
小動物的圖片及文字、PPT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1、寶寶們,剛才我們玩的有些累了,讓我們一起美美地睡個覺吧?好,醒來嘍。尤老師想問問你們,平時你和誰一起睡覺的?你們睡在什么地方的?誰在大大的床上舒服嗎?
二、觀察分析畫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1、有一群小動物,他們?nèi)⒓恿藙游锿鯂e行的運動會,動物們都好累啊!要回去睡覺了。瞧這就是動物們睡的床,這個床跟寶寶們睡的床有什么不一樣呢?
小結(jié):這個床是一塊很大的布,把布的兩端吊在兩顆椰子樹的上面,這樣就變成了一張吊床。
吊床上還有些什么呢?讓我們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這些枕頭的花紋一樣嗎?
2.引導幼兒逐頁分析畫面⑴出示第一頁,師:誰第一個上床去睡覺?小蛇怎么上去的?(游上去)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蛇要上床睡覺了,心情怎么樣?
、瞥鍪镜诙,小蛇剛剛躺好,又有誰上床去誰覺?獅子穿什么樣的睡衣?抱著什么?看來,獅子和寶寶一樣,有時候也很貪玩。獅子是怎么上去的?(爬上去)學一學你們覺得獅子應(yīng)該睡在哪里呢?為什么?
⑶出示第三頁,下一個睡覺的小動物身上長滿黑白條紋,它是誰?穿著圓點點睡衣,抱著一本厚厚的書,真是一個愛學習的`斑馬(斑馬)上床去睡覺了,小蛇和獅子看到斑馬上床來睡覺,它們是什么表情呢?為什么?它會睡在哪個位置?
、瘸鍪镜谒捻,師:誰又來睡覺了?你們猜猜看生活在水里,身體大大的、重重的,嘴巴大大的,(河馬)小蛇、獅子、斑馬看到河馬也要來睡覺,它是什么表情?(不高興)它會睡在哪個位置?河馬這么重,上床睡覺后吊床會變的怎么樣呢?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吊床,椰子樹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還會有小動物上床睡覺嗎?它可能是誰?
⑸出示第五頁,師:最后誰會來睡覺?(大象)哎呀,大象也來睡覺了,動物們歡迎它來嗎?你從那里看出它們不歡迎的?為什么?如果大象也睡到了床上,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
、食鍪镜诹摚瑤煟耗俏覀円黄饋砜纯吹降装l(fā)生什么事了呢?砰,吊床……它們都……動物們好害怕、好緊張,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動物摔下來害怕的樣子。
師:動物們摔下來以后會怎樣呢?
、顺鍪镜谄唔,師:動物都怎么啦?你怎么知道這里是醫(yī)院?從哪里看出來鱷魚是醫(yī)生?它們哪里受傷了?
1.請幼兒回憶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到吊床上睡覺。幼兒說出一種動物,教師就把相應(yīng)的動物圖片粘貼到黑板上。再請幼兒回憶這些小動物上床睡覺的順序,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在黑板上排列動物圖片。
這些動物一個比一個怎么樣?
2.然后請幼兒根據(jù)排列好的圖片發(fā)現(xiàn)小動物身材和體重的變化規(guī)律。
3.最后請幼兒說說故事的結(jié)果及造成這個結(jié)果的原因。
動物們都出院了,他到我們班來做客,讓我們帶著小動物來表演上床睡覺。吊床我已經(jīng)幫你們準備好了,在每一個小動物去睡覺的時候一起說xx去睡覺,并在椅子上做一個睡覺的動作,最后萍的一聲從椅子上輕輕跳下來不讓自己受傷,我來做鱷魚醫(yī)生:今天沒有一個動物受傷我可以去睡個好覺了。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 篇12
目標:
1、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大膽想象,猜測情節(jié),并用連貫的語言表達想法。
2、感受小貓和小魚之間濃濃的愛,并用完整的語言、具體的動作表達情感。
3、體驗繪本閱讀的興趣。
準備:
ppt課件、輕音樂
重點:
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大膽想象,猜測情節(jié),并用連貫的語言表達想法。
難點:
感受小貓和小魚之間的愛,并用語言、動作表達情感。
過程:
1、討論導入:
觀察PPT1,貓看著小魚會怎么想、怎么做?
出示PPT2,貓和魚在干什么?(親吻)咦,小貓并沒有吃掉小魚,還和小魚親吻,成了好朋友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猜想)
讓我們看看圖書《親愛的小魚.》
出示PPT3《親愛的小魚》,師幼進行互動稱呼。
2、逐步閱讀繪本,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角色之間的情意
A、幼兒自主閱讀繪本
1、你在書中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幅畫?它說了什么?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師幼共同閱讀繪本,感受他們之間的融融情意
。ㄒ唬、PPT4、5,感受故事第一段
。1)小貓在干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
。2)你們會親親嗎啊?那我們也來做一下。師幼互動用動作來表示。
。3)在小貓的照顧下后來小魚有什么變化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4)如果你是小貓,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我們來看看小貓是怎么做的。
。5)幼兒大膽想象,自由討論并講述自己的猜想。
PPT6—9,感受故事第二段
。1)小貓為什么把小魚放回大海,小貓不喜歡不愛小魚了嗎?
。2)小魚的心情是怎么的,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3)小結(jié):小貓雖然很愛小魚,但是為了讓小魚更舒服更快樂,還是把他放進了大海。
PPT10—11,感受故事第三段
。1)小魚走了以后,小貓是怎么做的?
(2)小貓為什么要扔帽子?
(3)如果你是小魚,你會怎么做?
。4)幼兒大膽想象,自由討論并講述自己的猜想。
PPT12,感受故事第四段。
。1)小魚回來了,他們在一起嗎?他們此時的心情是怎么樣的?為什么?
。2)他們除了玩接帽子的游戲,還會玩什么?
(3)幼兒大膽想象,自由討論并講述自己的猜想
3、完整講述故事,進一步感受他們之間的情意。
你聽完這個故事,感覺怎么樣?
為什么小魚回到大海后,又回來了呢?
4、拓展延伸
你還記得小貓是怎么叫小魚的嗎?學一學,感覺怎樣?
你聽過這樣的稱呼嗎?誰這么叫你呢?你會這樣叫誰呢?
你象故事中的小魚嗎?你覺得小貓象誰呢?
師總結(jié):現(xiàn)在,老師的心里也已經(jīng)充滿了愛,感覺很好幸福啊,你的心里現(xiàn)在有愛嗎?幸福嗎?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 篇13
活動背景
本班幼兒存在明顯個體差異,有的小朋友各方面發(fā)展很均衡,有的小朋友性格倆級分化,還有的小朋友心智發(fā)展比較慢,有的小朋友覺得自己不合群,有的小朋友覺得自己缺點很多,很不自信,因此我把《樂隊不能沒有小豬》這本繪本帶到小朋友身邊告訴他們小一班是一個集體,并且要讓孩子們知道自己的.長處,讓他們更加有自信。更大膽表現(xiàn)自己。
活動目標
1、幼兒認識自己的長處,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
2、能夠在平時的活動中大膽表現(xiàn)自己。
3、樂器有一定了解知道名字。
活動準備
圖書;繪本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形式導入故事。
師:小朋友們,你認為自己有什么優(yōu)點嗎?
幼:(……)
師:今天小豬要和小朋友們分享一個故事,可是小豬遇到了麻煩,他好不開心呀,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豬遇到了什么麻煩了好不好?
二、出示ppt第一第二頁,引導幼兒觀察。
師:小豬怎么了?他和別人相比有什么區(qū)別嗎?小豬為什么不想要別人叫他”小”豬那?
出示ppt第三第四頁,引導幼兒觀察
師:小豬的哥哥姐姐們在干嘛?他們手里拿的都是什么你知道嗎?(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樂器名字)
師:小朋友看看,小豬這個時候在干嘛?小豬也想和哥哥姐姐門一起參加樂隊演出
出示ppt第七第八頁,引導幼兒觀察
師:小豬為什么不高興了?小朋友們想一想自己什么時候會不開心?
出示ppt第十三頁,引導幼兒觀察
師:沒有小豬的樂隊怎么樣?小朋友仔細觀察。如果你換成小豬你會怎么做?
出示ppt最后一頁,引導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們看看這個樂隊里小豬在干什么?他做了指揮,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看看這個時候的樂隊和之前的樂隊你認為有什么區(qū)別嗎?
活動:
小朋友們,小豬做了樂隊的指揮,你們覺得最小的小豬厲害嗎?小豬開始的時候很苦惱因為他覺得自己太小了,什么事情也干不了,可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每一個小朋友都是一樣的,我們都要像小豬學習,要知道自己的長處,要大膽表現(xiàn)自己,這樣每個小朋友都是最棒的。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 篇14
課程分析:
小班幼兒由于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比較差,無法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次活動設(shè)計了觀察、表演、猜和說的環(huán)節(jié),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自己。小班故事繪本《好餓的小蛇》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內(nèi)容簡單,畫面形象生動有趣,小蛇吃東西時:“啊嗚-咕嘟,真好吃”,動作簡單,充滿童趣,孩子們?nèi)菀啄7。因為他們平時都吃過蘋果、香蕉、菠蘿、葡萄,對它們很熟悉,他們都能說出這些水果的顏色和味道,所以他們感到學習是件容易的事,從而激發(fā)了孩子們學習興趣。小班的孩子喜歡閱讀故事繪本,他們喜歡看一些簡單易懂的圖畫,尤其是小動物繪本,小蛇也是孩子們熟悉的動物,故事中通過小蛇走路的“扭來扭去”,讓幼兒學習用自己的肢體模仿小蛇走輪的樣子。小蛇貪吃的模樣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并能模仿吃東西的動作,教會幼兒理解“吞”的含義,懂得好吃的東西不能吃得太多,否則會生病的。
課程目標:
1.通過閱讀故事繪本,鼓勵幼兒用恰當?shù)脑~語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等。
2.教會幼兒樂意模仿吃東西時“啊嗚~咕嘟”的聲音和模仿小蛇走路時扭動的`動作。
3.鼓勵幼兒能和同伴一起分享故事,體驗閱讀的快樂。
4.教幼兒理解“吞”的含義,教育幼兒懂得好吃的東西不能吃的太多太快。
課程準備:
1.繪本故事《好餓的小蛇》
2.《好餓的小蛇》PPT
課程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師:寶貝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好朋友,看看這是誰呢?
2.向孩子們介紹書名、作者,并展示PPT;
3.師:小蛇肚子咕咕叫,你們知道是怎么回事嗎?
4.師:對,小蛇餓了,餓了就要去找食吃,今天我們就陪著小蛇一起去找食吃吧!
二、教師邊講述故事、邊提問,引導幼兒大膽猜測想象
1.(1)師:第一天,一條好餓的小蛇在樹林里扭來扭去,突然,他發(fā)現(xiàn)一個紅顏色的、圓圓的水果,寶貝們猜猜看,是什么水果呀?(向?qū)氊悅冋故綪PT)
。2)師:寶貝們喜歡吃蘋果嗎?是什么味道的?
。3)師:小蛇是怎樣把蘋果吃到的?(先示范做動作,然后教幼兒做)
師:它張開嘴巴,啊嗚~咕嘟~真好吃!
。4)師:小蛇變成了什么?
。5)師小結(jié):小蛇變成了一條蘋果蛇,它吃飽了,高興的回家了。
2.(1)師:第二天,好餓的小蛇又在樹林里扭來扭去,突然它發(fā)現(xiàn)一個彎彎的、黃顏色的水果,寶貝們猜猜是什么水果?(向?qū)氊悅冋故綪PT)
。2)師:香蕉是什么顏色的?吃起來什么味道?
(3)師:寶貝們喜歡吃香蕉嗎?喜歡吃的舉手~老師也喜歡吃香蕉!你們都喜歡吃水果,是個不挑食的好孩子!
。4)師:我們站起來學著小蛇吃東西的樣子,把它吃掉吧!小蛇變成了一條香蕉蛇啦~
3.(1)師:第三天,好餓的小蛇在樹林里扭來扭去,他看見渾身長滿刺的、黃顏色的水果,小蛇還會吃掉嗎?(展示PPT)
。2)師:這個菠蘿好大啊,還長滿刺,小蛇嘴巴要張的大大的,寶貝們和老師一起學著小蛇長大嘴巴把菠蘿吃掉吧!
。3)請幼兒們表演小蛇吃菠蘿的樣子。
4.(1)師:第四天,好餓的小蛇又在樹林里扭來扭去,它看見一串紫色的、一粒一粒的水果,寶貝們猜猜看是什么顏色的水果。浚ㄕ故綪PT)
(2)師:寶貝們喜歡吃葡萄嗎?是什么味道的?
。3)請寶貝們和老師一起表演小蛇吃葡萄的動作。
5.(1)師:第五天,好餓的小蛇在樹林里扭來扭去,它找到了什么呀?(展示PPT)
。2)師:這棵蘋果樹好大呀!小蛇的嘴巴要張到最大才能把它吃掉!
。3)師幼共同學著小蛇吃掉蘋果樹;
。4)教育寶貝們吃東西不能像小蛇一樣一口吞下去,要細嚼慢咽,不能吃的太快。
三、師幼一起表演故事
1.師:小蛇明天還要吃東西,我們看看小蛇分別找到哪些好吃的?(展示PPT:梨、西瓜、櫻桃等)
2.師:小蛇還能找到哪些食物呢?和老師一起到外面去找找吧!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繪本教案08-03
小班繪本教案15篇11-11
小班繪本藏在哪里了教案06-23
小班語言繪本大口袋教案12-12
小班繪本教案:大灰狼娶新娘09-06
關(guān)于繪本的教案02-13
中班繪本教案11-02
眼的繪本教案09-27
幼兒園大班繪本閱讀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