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詞語,學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進一步學習默讀課文
3、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引導學生讀14自然段,感受童話想象的奇特,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
教學重、難點:
1、認讀生字、詞語,學寫4個生字
2、想象童話情境,感受童話的趣味和意味
教學準備:
CAI課件、詞卡、圖片
教學過程:
一、認識角色,入童話之境
1、介紹故事的主角:“莫格”和“瓊斯太太”
2、教師語言描述,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
3、板書課題
4、范寫“貓”字,學生書空
5、齊讀課題
二、情境識字,熟童話之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認讀詞語“酵母”,教師簡要介紹酵母的作用
3、創(chuàng)設生字學習情境,認讀田字格里的生字
、僬n件呈現(xiàn)面包房做面包的情境,直觀感受酵母的作用,為后文學習作鋪墊
、诙喾N形式認讀田字格里的生字,重點指導:“傘”、“扇”、“盆”和“扭”相機認讀詞語“歪七扭八”
、垭S機再讀所有田字格里的生字
4、創(chuàng)設生字學習情境,認讀雙橫線里的生字
①分組呈現(xiàn)生字,尋找認讀規(guī)律
第一組“禁”、“鎮(zhèn)”和“震”;
第二組“脹”和“傾”
第三組“斯”“喂”“綿”“驢”
第四組“裂”
②重點指導讀好“禁”、“鎮(zhèn)”和“震”的前鼻音出示詞語“震驚”、“小鎮(zhèn)”,引導學生區(qū)別同音字“鎮(zhèn)”和“震”
、壑攸c指導讀好“脹”和“傾”的后鼻音出示詞語“膨脹”“傾盆大雨”,在詞語里強化讀準字音,引導學生說出字形結構的特點
5、游戲中認讀詞語
①從“噴嚏”到“九個噴嚏”再到“一連打了九個噴嚏”,逐步突破學生認讀的難點
、趶摹巴募薄钡健巴募钡暮铀,“課稅”到“在火爐邊打瞌睡”,指導詞語連讀,初步感知詞義
三、趣讀故事,覓童話之奇
1、學生再次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流利
2、學習第1自然段
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引讀第1自然段
3、學習第2、3自然段
。1)情境描述,學生自由讀第2、3自然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僮プ≈攸c詞“太淘氣”,讀好句子“一天,瓊斯太太見莫格太淘氣,就要它到外面去玩”
、谕ㄟ^展開想象和抓住“透”字,引導學生了解“淋得透濕”的意思,指導學生讀好詞語和句子
、弁ㄟ^聽音直觀感受和抓住“傾”字,引導學生了解“傾盆大雨”的意思,指導學生讀好詞語和句子
、芡ㄟ^動作演示,抓住“一連”和“九個”體會“一連打了九個噴嚏”,指導學生讀好詞語和句子
(3)學習第3自然段
、俪鍪镜3自然段,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補白瓊斯太太給莫格喂摻著酵母的牛奶的原因
、诓シ诺3自然段故事錄音,引導學生聽錄音想象故事情境
。4)教師語言描述,小結2、3自然段內(nèi)容,讓學生感受莫格和瓊斯太太親密無間的關系
4、學習第4自然段
(1)情境描述,學生自由讀第4自然段
。2)學習第4自然段第一版塊:
出示第一到第三句話,抓住“發(fā)起來了”和“身體脹得越來越大”等,通過問答式朗讀練習,指導學生讀好句子
。3)學習第4自然段第二版塊:
、賹W生默讀第4自然段,要求:劃出寫莫格被發(fā)起來的句子
、诜答伣涣,相機出示寫莫格逐步變大的五個句子
A、抓住“一只綿羊”、“一頭驢子”、“一匹拉車的馬”、“一頭大河馬”等詞語,引導學生感受莫格脹得越來越大的'變化過程
通過播放“撐裂”圖片,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到莫格身體變化之神奇
B、抓住“起初”、“接著”、“后來”、“再后來”、“最后”等詞語,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莫格身體脹得越來越大的變化順序
通過擺放詞語、復述句子等方式,引導學生體會句子表達的有序
、鄄シ拍褡兇蟮膭赢,讓學生直觀感受莫格奇特的變化過程
、芘錁防首x寫莫格被發(fā)起來的句子,強化感受
。4)創(chuàng)設情境,回扣句子:“酵母把莫格發(fā)起來啦!”
。5)配樂師生合作讀第4自然段
四、識記生字,學寫字之法
1、齊讀田字格中的八個生字
2、學生自由識記前面的四個生字:“貓、格、盆、傘”
3、指導書寫
。1)提示寫字要點
“貓”寫的時候要注意左窄右寬
“盆”的上下兩部分都要寫得扁一點,下面的“皿”字底要寫得托住上面的“分”字
4、學生練寫這四個字,教師巡視,強調(diào)寫字姿勢
五、留下懸念,延童話之樂
教師總結,拓展猜想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設計
《大海的歌》是第一單元的一組兒童詩。詩中描寫了大海的不同特點,抒發(fā)了作者對大海的喜愛之情。詩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對偶等手法來描寫大海,表現(xiàn)出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所以我把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放在: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通過品味課文的語言文字和欣賞錄像使啟發(fā)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yǎng)聯(lián)想的能力。感受大海的美麗與奇妙。同時引發(fā)學生思考,你見過的大海什么樣?你能仿照《海上的風》描述自己見過的`海嗎?通過這樣語言實踐活動發(fā)展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生語言。
詳細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理解“潮聲、玉鏡、仰頭、翻滾、奔騰、琴師、湊出、漁帆”等詞。
3.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大海的神奇與變化多端。發(fā)展想象力。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大海的特點,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熱愛大海,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件導入,激發(fā)情趣。
。ㄒ唬┙處煂дZ:同學們,見過大海嗎?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大海的風光吧!
(二)初談對大海的感受。
看了錄象,再結合你見過的大海,說一說你感覺到大海怎樣?[語言訓練]
(三)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組描寫大海的詩歌。齊讀課題。
(四)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學生可能會問:“大海會唱歌嗎?”“大海唱的什么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認識生字。
。ㄒ唬.自由讀課文,認識生字詞:帶著問題我們來讀一讀課文。首先用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認識文中的生字。把課文讀熟。在自己認讀的基礎上,出示課件,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ǘ┲该x課文,糾正字音。
。ㄈ┱n文中有幾首詩?每首詩中的大海給你什么感覺?你最喜歡哪首詩中的海?
[整體感知詩歌的結構和內(nèi)容,尊重學生的個體感受,]
三、朗讀課文,讀中感悟。
1.自由讀你最喜歡的那首詩,想想你為什么喜歡這首詩?
課件出示思考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1)這首詩讓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點?
。2)你最喜歡哪些語句所描寫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樣?試試怎樣讀出你的感受?
。3)你還有什么問題需要別人幫助解決。?
2.根據(jù)喜歡的不同內(nèi)容自愿組合,進行小組討論與交流。
3.小組匯報、感悟:
。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A播放錄象一:天水相連,蔚藍一片的情景。
引導學生感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藍的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的,聽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藍,那么神奇。
B引導學生朗讀,品味:玉鏡、翻滾奔騰、來往穿梭等詞語,想象其描繪的情景,從而讀出感情。
。2)感悟二:大海風的神奇:
A課件出示填空:
海上的風是()、是()、是()、是()
他一來,就()……
就()……
就()……
就()……
B思考:為什么用省略號?還會怎樣?[引發(fā)想象]
C仿照這首詩的語句說一說你想象到的情景。
(3)感悟大海靜的神奇:
A播放錄象,(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平靜的海面上)幫助學生理解風平浪靜的景象和“抱著明月”、“背著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讀、評議:
[此處設計考慮到要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通過觀察、品味、提高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同時,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感受讀書。在讀書的基礎上仿寫,為學生提供語言實踐的時機。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朗讀課文,選背詩句。
1.自愿結合小組,合作朗讀課文。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練習背誦。
五、拓展活動:
收集有關大海的詩文,了解有關大海的知識,小組合作辦一期關于大海的手抄報。
第二課時(略)
教學內(nèi)容容:
1.復習會認字。
2.學習會寫字。
(1)自主學習12個生字。(讀準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2)小組合作討論。(音、形、義、寫。)
。3)小組匯報,教師點撥:“文”與“紋”、“朝”與“潮”、
“鏡”與“境”的對比、區(qū)分。
。4)學生選出最難寫的字,師生探究。
教師板書:滾(注意右邊的間架結構:上、中、下三部分長短、寬窄進行畫線比較。)
部件拼擺,實物投影展示、評議。
。5)學生練寫,小組交流、評改。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認“蓮、玄、駁、雇、肘、蔫、瘡”7個生字,會寫“玄、斑、駁、缸、雇、藕、肘、瘡、剪”等9個字,掌握“玄武湖、斑駁陸離、一缸、雇人、種藕、胳膊肘、欣喜、生瘡、蕭條、不以為然”等詞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祖母為人善良、關愛他人的高尚品質。
4.學習結合關鍵詞語,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品讀課文的重點詞句為人,體會祖母善良、關愛他人的高尚品質。
教學難點
體會祖母為人善良、關愛他人的高尚品質。
教具準備
小黑板、教學掛圖、輕音樂。
導學過程
預習題綱
1.初讀課文,通過查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斑駁陸離、不以為然、蕭條、念念有詞、一物降一物”等詞語的意思。
2.自由讀課文3遍,想想文章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用一兩句話概括一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課題
1.炎炎夏日,蓮葉亭亭地舒展開來,看著這一池的田田蓮葉,你想到哪些和蓮葉有關的好詞佳句?(出示掛圖)
2.作者望著那一望無際的田田蓮葉,會生出許多感動,還會想起自己的祖母,這又是為何呢?快讓我們一起到《蓮葉青青》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整體感知
(一)輕聲讀文,讀準生字,讀通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ǘ⿲W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ㄈz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生字新詞,正音。
xuán玄 chuān來 zhǒu肘 niān蔫
2.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斑駁陸離:形容色彩繁雜。
欣喜:歡喜快樂。
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輕視意)
蕭條:寂寞冷落,毫無生氣。
念念有詞:指人不停的自言自語。
3.指名分段讀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質疑解難
1.自讀全文。找出不理解的問題。
2.學生交流,師生共同梳理歸納問題。主要解決以下疑難:
。1)為什么看到一池蓮葉,“我”就心生感動,想起了祖母?
(2)祖母為什么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愛的荷葉?
(3)課題為什么以《蓮葉青青》為名?……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課文主要寫了祖母的哪幾件事?(種荷;送荷)開頭和結尾又分別寫了些什么呢?
2.生自由讀文,同桌交流;
3.匯報交流結果,教師適時板書,引導分段。
五、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自讀,指名讀。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指導重點字,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應該怎么寫。
藕:草字頭,左下“耒”,右下“禺”
蕭:“肅”的筆順是橫折,長橫,橫,豎,小撇,點,豎撇,豎
缸:部首“缶”,字形左高右低
六、作業(yè):
讀一讀“詞語花籃”中詞語,從課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詞,寫在空花籃上。
第二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出示荷葉圖。這就是一望無邊的田田蓮葉。[板書:蓮葉]
到了炎炎夏日,蓮葉亭亭地舒展開,色澤碧綠,青翠清涼[板書:青青]
齊讀課題。蓮葉青青(讀出色彩的碧綠 給人以清涼的感覺 再讀 蓮葉\青 青)
二、整體閱讀 把握重點
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哪一部分回憶了祖母那些令“我”心生感動的事?[板書:感動](第5-7自然段)什么事讓我如此感動?(祖母拿荷葉給小孩治。
三、品讀2-4自然段 體會喜愛
1.過渡:祖母拿幾片普通的荷葉給小孩兒治病不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兒嗎?我為什么會如此感動?(因為荷葉是祖母最心愛的東西)
你是從文中的哪些詞句感覺到祖母對蓮葉的喜愛?默讀課文2――4自然段,找出相應的句子。(引導學生找出重點語句談體會)
2.學生匯報,指導朗讀:
相機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小荷葉終于長出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葉子。孩子們都很不以為然地看著祖母,祖母卻是一臉欣喜,就像看一個新生的孫子。”
這個句子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把小荷葉比作什么?(形象地揭示祖母對荷葉的喜愛之情。) 學生評讀。
看插圖,祖母種荷花的表情,體會“一臉欣喜”。
3.讀到這兒,感動我的是什么?
――祖母對荷葉的喜愛之情。
4.選擇第二至四自然段中感動自己的句子練習朗讀。
四、品析5-7自然段 體會關愛
1.祖母非常喜愛荷葉。為什么卻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愛的荷葉?
閱讀第五至七自然段。祖母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2.學生匯報,指導朗讀:
相機重點引導學生理解:
。1)她醒過神來,趕緊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邊,“咔”的一聲,剪下一枝最大的荷葉。
理解詞語“醒過神來”,“趕緊拿……“咔”的一聲,剪下一枝最大的荷葉”此時,感動你的是什么?
怎樣朗讀?
――想象祖母剪蓮葉時的情景。
“醒過神來”,“趕緊拿”,“咔”的一聲,剪下一枝最大的荷葉”語速快,語氣堅定、不遲疑。
(2)老太太卻念念有詞地說:“真是一物降一物,涼氣逼暑氣,荷葉派上了大用場,不開花也罷了!
一物降一物,涼氣逼暑氣:一物指什么?(荷葉)降是什么意思?
可是今年給孩子治病,才叫派上了“大用場”。
此時,感動你的又是什么?
――祖母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感。
讀出祖母的語氣,體會祖母的心情:“大用場”的肯定,“不開花也罷了”的淡然。
3.你想對祖母說些什么?
4.練習用你的朗讀表達你的心情。
組內(nèi)每人選擇一段話朗讀,再推薦給全班同學聽。
五、總結升華
課題為什么以《蓮葉青青》為名?
男生讀第一自然段,女生讀第八自然段。
――體會首尾呼應。表達對祖母深切的懷念,由衷的贊美。
六、作業(y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16個生字,其中6個生字只識不寫。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得朗讀課文。
3。 理解“驕陽似火”、“驚濤拍岸”的意思,知道“無字詞典”的意思。
4。用“驕陽似火”一詞,描寫夏日天氣的炎熱。
二、重點難點:
理解“無字詞典”的.含義,學會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三、教學時間: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示“驕陽似火”、“驚濤拍岸”兩個詞語,引導學生查字典,說說詞義。
2。過渡到新課。
3。板書課題:2 學會查“無字詞典”
4。設疑:
“無字詞典”指什么?
怎樣查“無字詞典”?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序號,讀通每句話。
2。指名試讀課文。
3。學習生字詞。
無字詞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釋 烈日當空 驕陽似火
驚濤拍岸 巖石 理解 意味深長 聰明不斷
4。練讀生字詞,理解詞語。
5。識記詞語,描紅。
四、作業(yè):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擴詞練習;讀詞語。
二、細讀課文:
1。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⑵討論: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2。細讀2--5自然段:
集體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爸爸向聰聰提出了什么問題?②聰聰是怎么回答的?③聰聰?shù)幕卮饘幔?/p>
讀后討論:
爸爸是怎樣解釋“驕陽似火”的。(板書:驕陽似火--曬焉)
討論:
爸爸聽了聰聰?shù)幕卮稹靶α诵Α北硎緷M意嗎?
如果是你應怎樣回答?<看圖1>
爸爸的解釋和聰聰?shù)慕忉層惺裁床煌?/p>
“無字詞典”指什么?
教師范讀2-5段,同桌練習對話,自由讀。
3。細讀6-8自然段。
同學自讀6-8自然段。
讀后討論:
爸爸和聰聰來到大海邊看到了什么?
這時爸爸想起了什么?
聰聰為什么大笑起來?
指導看圖2,說說詞語的意思。
4。小結。
5。指導朗讀,啟發(fā)朗讀。
三、細讀第9段:
1。指名讀:
2。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3。討論:
為什么查“無字詞典”更重要。
怎樣查“無字詞典”?
四、作業(yè):
1、練讀課文;
2、完成書后三、四題;
3、用“驕陽似火”寫一句話。
板書:
學會查“無字詞典”
驕陽似火-------曬焉
涌,撞,崩-------驚濤拍岸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習文章多角度寫景、借景抒情等寫作手法。
[能力目標]:
1、能夠有節(jié)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
2、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畫面的精美,語言的精練,優(yōu)美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標]:
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作品優(yōu)美的意境,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文章多角度寫景、借景抒情等寫作手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優(yōu)美的意境。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集體背誦《三峽》后,教師導入:同學們,學習了《三峽》這篇課文后,我們領略到了三峽的奔放之美、清幽之美以及凄婉之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山水美文《答謝中書書》,再一次感受中華大地如詩如畫般的美景。
(二)、明確教學目標
多媒體展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學生齊讀。
(三)、朗讀訓練
1、多媒體配音示范朗讀(教師提示學生注意朗讀節(jié)奏,語調(diào),感情等);
2、自讀課文,提示學生注意模仿朗讀的節(jié)奏、語調(diào)、感情等;
4、分兩大組進行朗讀比賽;教師做出評價;
5、全班齊讀;
。ㄋ模⑽谋窘庾x
1、自主學習,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幻燈片出示問題)
教師提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1)、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請用一個詞來概括?
(2)、文章可以分為幾層?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各層層意?
。3)、文章是按照怎樣的結構來布局的?
2、合作、探究學習,感悟文章之美。
1)、感受文章的畫面美(幻燈片出示問題)
教師提示: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以下問題:
。1)、文中一共描繪了幾幅風景圖畫?結合課文內(nèi)容,給每一幅風景圖畫取名。
(教師舉例,如:高峰入云圖)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想像文中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些畫面。
2)、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幻燈片出示問題)
(1)、課文中作者給我們描繪了優(yōu)美的意境。細細品味文中寫景部分,分析文章的意境美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
。2)、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寫山川之美的?
3)、感受文章的語言美(幻燈片出示問題)
文章語言清新凝練,言簡意賅,極富特色。細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你認為寫得好的.詞語,并說一說,好在哪里?
。ɡ纾何艺J為“高峰入云”,這一句中的“入云”一詞用得很好。因為它寫出了山高聳挺拔的特點。而且“入”字把靜止的山給寫活了,顯得生動形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品味:“見底、亂(“亂”可不可以用“齊”來替代)、躍、實是”等詞語。
4)、感受文章的人情美(幻燈片出示問題)
文章主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3、質疑問難:
你在學習本文的過程中,還存在哪些你不理解的問題,請大膽的提出來?大家一起來討論解決。(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師生共同討論釋疑)
七、知識遷移:
1、教師提示:這篇課文不僅景美情真,語言凝練,而且在寫作方面給了我們不少啟發(fā)。請同學們回顧一下,這篇課文在寫作方面有哪些方法值得我們?nèi)ソ梃b呢?(學生歸納,教師板書)
2、練筆:教師播放一段有關長城的視頻影象,要求學生運用多角度寫景、寓情于景的方法寫一段文字。
3、朗讀學生作品。
八、小結
同學們:孔子曾經(jīng)說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古今仁人智士用他們膾炙人口的文章寫盡了山川草木的秀色,讓我們?nèi)テ肺,讓我們(nèi)ジ袘选F鋵,大自然無時無刻不在用它那多姿多彩和真切自然的靈性感染著我們,只要我們用明亮的大眼睛,用寬廣的胸懷去發(fā)現(xiàn),去感悟自然,感受生活。我們的陽光將會變得更加燦爛,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無限的美好。
九、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完成題組訓練;
十、板書設計:
結構嚴謹:總 分 總
俯仰結合
多角度寫景: 動靜結合
視聽結合
借景抒情:熱愛自然之情,歸隱山林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