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初步了解動物的兩種基本出生方式——卵生、胎生。
能按照兩種不同的出生方式給動物分類。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區(qū)分動物是卵生還是胎生。
活動準備
卵生動物視頻。
卵生動物、胎生動物圖片若干,字卡各一張。
繪畫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入。
二、利用課件,了解“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
(一)了解卵生動物。
。1)有一只小鳥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你們知道小鳥遇到了誰嗎?(播放課件)
。2)看完后請孩子說說小鳥遇到了誰?(母雞媽媽和烏龜媽媽)
(3)母雞媽媽在干什么呢?你們知道雞寶寶是怎么生出來的嗎?
。4)烏龜媽媽又在干什么呢?
。5)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寶寶是從蛋里孵化出來的?
。6)師小結:有些動物寶寶如雞、鴨、烏龜等,是通過媽媽下蛋,再從蛋里孵化出來的,這些動物有個共同的名字叫“卵生動物”。(出識字卡“卵生動物”)
。ǘ┝私馓ド鷦游铩
。1)這里還有一些動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動物是不是都是從蛋里孵化出來的呢?(出示圖片:大象、獅子、孔雀等)
。2)師小結:有些動物寶寶如貓、獅子、大象等,是媽媽直接生出來的,這些動物也有個共同的名字叫“胎生動物”。 (出示字卡“胎生動物”)
。3)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胎生動物嗎?
三、游戲:幫動物寶寶找家。
。1)教師:游戲活動前兩個動物分類提醒孩子:它是誰?是卵生動物還是胎生動物呢?請把它送回家!
(2)教師:這里有一些動物寶寶,天快黑了,它們卻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小朋友能不能幫幫它們,找到它們的家呢?
。3)教師:出示動物卡片,請小朋友按“卵生動物”“胎生動物”分類粘貼。
四、談話:小朋友們是卵生還是胎生?
小結:小寶寶要在媽媽肚子里住上10個月,媽媽非常的辛苦。所以我們要愛自己的媽媽,也要愛動物媽媽和寶寶。
請孩子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畫下來,送給媽媽并告訴媽媽它是“卵生動物”還是“胎生動物”。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孩子們都充滿了熱情,教學中幼兒從什么都不知道到幾乎成了一個小博士的自豪和自信,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學習。使幼兒不僅知道動物的出生方式, 還了解了什么是卵生動物,什么是胎生動物,很好的.達成了教學目標。
小百科:動物的受精卵在母體外獨立發(fā)育的過程叫卵生。卵生動物是指用產卵方式繁殖的動物。一般的鳥類、爬蟲類,大部分的魚類和昆蟲幾乎都是卵生動物。如:雞、鴨、魚、青蛙、烏龜、蝴蝶等都是卵生動物。卵生動物產下卵(蛋)后,經過孵化,變成動物,其營養(yǎng)來自卵本身。
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區(qū)分10以內數的單雙數是大班初期幼兒的基本要求,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是采用集體教學的方法,將"兩個兩個數,正好數完的那個數是雙數","兩個兩個數,剩下一個的那個數是單數"等抽象詞句讓幼兒記背區(qū)分,雖然幼兒反復記背后,說得十分流利,但一遇到實際區(qū)分某數是單數還是雙數時卻十分困難,不是胡亂猜測就是茫然不知所措。
如何將枯燥的數學活動融入孩子的生活,激發(fā)孩子對數學活動的興趣,讓孩子通過自己的親身經驗來感受單雙數的概念,并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是本次活動設計的主導。讓幼兒在游戲的情景中養(yǎng)成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初步體驗,感受單雙數,理解單雙數的含義。
活動名稱:區(qū)分單雙數
活動目標:
1、理解10以內單雙數的含義,知道兩個兩個的數數,正好數完的數是雙數,兩個兩個的數數,還剩下1個的數是單數。
2、能進行10以內的單雙數的相互轉換,感受事物的多變性,鍛煉思維的可逆性和靈活性。
3、能積極發(fā)現生活中的單數、雙數,快樂的參加游戲活動。
活動準備:
1、實物:一雙襪子、一個沙包
2、幼兒每人1張五角星練習紙,每人10塊插花
3、PPT圖片(練習10以內的單雙數)、鋼琴曲《雨的印記》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單雙數的實物,讓幼兒感知"單""雙"數的概念。
1。出示沙包
提問:幾個沙包?用數字幾表示?他有好朋友嗎?
小結:像這樣沒有好朋友的數字,自己很孤單,我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單數(幼兒學說)
2。出示小襪子
提問:幾只襪子?他有好朋友嗎?我們通常說一雙襪子。
小結:像這樣成雙成對的數字我們也給他們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雙數。
二、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幼兒認讀。
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些數字寶寶嗎?一起來讀讀。小朋友們真聰明,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來做幾個游戲,想不想做?看看誰最聰明?
1。教師出示星星表,幼兒先觀察后做題。
小朋友你們真聰明,認識了這么多的數字寶寶,老師今天給大家?guī)砹艘环鶊D,請小朋友仔細看,每個數字下面都有相應數量的小星星,請小朋友把星星兩個兩個的圈起來,看看哪個數字下面的小星星沒有好朋友了?(幼兒做題)
小結:1、3、5、7、9
剛才我們說了沒有好朋友的數字是什么?(單數)
2、4、6、8、10是什么數?(雙數)
2。請小朋友拿出數字卡片把單雙數分出來,看誰分的快又對?(幼兒操作)
小結:小朋友你是這樣分的嗎?教師出示"小房子表"幼兒檢查。
3。教師出示綜合圖幼兒找數字寶寶,并說明誰是單雙數。
三、游戲《數插花》
1。提供插花,幼兒自由抓一把,兩個兩個得計數,判斷單雙數,可反復練習。
2。啟發(fā)幼兒操作思考:怎樣才能把單數變雙數,雙數變單數?如:添上一個或去掉一個。
四、游戲《找一找》
幼兒照照自己身上或周圍什么是單數,什么是雙數?
五、游戲《抱一抱》
1。聽音樂學小魚在大海里游泳,當聽到老師說單數就自己抱自己,雙數就兩個好朋友抱在一起。
2?梢约由铍y度,當說出一個數字,先判斷是單數還是雙數,然后再決定抱一抱。如"7"幼兒就自己抱自己,"4"就好朋友互相抱一抱。游戲反復進行。
活動反思:
活動的第一環(huán)節(jié)圈畫。出示十六張星星圖片,讓幼兒數數圖片上的星星數,并貼上相應的數卡。這讓幼兒鞏固了點與數的相對應。以要完成任務為由,讓幼兒對星星圖片進行圈畫,要求是讓每張圖片上的星星兩個兩個抱在一起。為了讓幼兒有從下手,我分別拿一個單數和雙數進行示范。在讓幼兒完成任務之前,我對任務的要求重點強調。幼兒圈畫時,我讓他們自由選擇一張星星圖片進行任務,因為時間有限,我請一位小朋友說出了自己的`結果,其他幼兒只是對照答案,沒有很好的總結交流,師幼一起小結了星星全部圈完的數字,和星星沒有圈完的數字,并告訴幼兒:沒圈完的1、3、5、7、9叫做單數,圈完的2、4、6、8、10叫做雙數。
活動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數插花。又以新任務為由,請幼兒從自己的小椅子下拿出事先放好的插花,要求是數一數自己手里的插花共有幾片。剛一布置完任務,幼兒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數了起來"1、2、3……""老師,我有6片""老師,有9片""老師,……"一個個的叫喊聲越來越多,越來越響,我趕緊控制:"都完成任務了嗎?請完成任務的小朋友把你的小手放到自己的腿上,這樣我就知道你已經完成任務了。"很快,小朋友完成了。我請了個別幼兒回答。完成了一個任務,又有一個新任務了,要求是兩個兩個數,看看你的插花是單數還是雙數。數完后要求用完整的話來告訴我們:"我有×個插花,是×數。"為了讓幼兒說完整,卻遺漏了對幼兒回答的驗證。
活動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身體上的單雙數。找找自己身體上哪些東西上單數,哪些東西是雙數。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因為時間急,忘掉了這一環(huán)節(jié)。
整堂課下來,課堂氛圍很好,幼兒也很投入,回答問題也很積極。這節(jié)課上下來,自我感覺一般,幼兒回應的少,主要老師啟發(fā)引導的不夠。沒有十全十美的課堂,有好的留下自然會有不足的存在。有不足,才會讓我更努力的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拼音這門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它將為入小學的漢字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但同時也是一門比較枯燥乏味的課,幼兒學完以后掌握的怎么樣,發(fā)音是否準確,是否掌握了拼讀方法都非常重要,這也是我們家長朋友們非常關心的一門課。所以我準備了這節(jié)拼音課拼讀游戲課,以書寫和拼讀作為重點,讓幼兒在靈活多變的方式下學習。
教學目的:
1、引導幼兒學習聲母z的正確發(fā)音及書寫格式。
2、讓幼兒學習聲母z與單韻母組成音節(jié)的拼讀。
3、培養(yǎng)幼兒對拼音的學習興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教學準備:
教學卡片若干、獎勵貼紙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學習聲母z的正確發(fā)音及書寫格式
2、難點:讓幼兒學習聲母z與單韻母組成音節(jié)的'拼讀及培養(yǎng)幼兒對拼音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開火車的游戲檢查已學過的聲母和韻母,
2、教學z的發(fā)音,認清形。
(1)教師范讀,幼兒跟讀,講解發(fā)音要領:(教師范讀、跟讀、齊讀)
(2)圖中藏著一個z,誰能找得到?誰能給z起個名?叫它"2"?谠E:像個"2"字zzz
。3)找個別幼兒領讀,教師指導。
3、引導幼兒正確學習聲母z與單韻母組成音節(jié)拼讀。
(1)用活動卡片,讓幼兒拼讀。
。2)老師領讀,幼兒同步跟讀。
4、引導幼兒正確書寫拼音聲母z
。1)老師講解,一筆寫成。認識基本筆畫:橫折橫
。2)幼兒空寫,并找個別幼兒上黑板上書寫,教師指導。
5、進行游戲,鞏固拼讀音節(jié)。
游戲:"摘蘋果",教師畫一棵大蘋果樹上面掛著又大又紅的"蘋果",每個蘋果上面分別寫著音節(jié):zu、ze、za、,讀對的幼兒就獎勵他一個蘋果。目的是讓幼兒反復練習。
教學總結:
本節(jié)課幼兒學習了聲母z的拼讀、書寫及其單韻母組成的拼讀音節(jié)。
教學反思:
今天學習的是聲母zcs, 在這堂課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較充分的發(fā)揮
課始,課件出示了色彩艷麗的畫面,小孩子很高興,興趣一下子高漲了很多。接著出示課件,把孩子帶進了一個美麗的郊外,在這個美麗的地方,孩子們看到了一個愛學習的小姐姐,看到了打滾的刺猬,看到了吐絲的蠶寶寶,然后讓他們練習說話,“一位姐姐在寫字”“小刺猬在草地上打滾”“蠶寶寶在吐絲”,從而導出聲母“zcs”。很多小朋友在課前已經認識了zcs,但發(fā)音都不夠準確,我省去了教學的發(fā)音要領,我想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講,讓他們模仿或許更好一點,還有幾個小朋友總是要讀成翹舌音,還需要多示范,多指導。為了記住記形,我引導孩子編順口溜,幫助記憶。學生會編“像個小2 Z、Z、Z,刺猬刺猬C、C、C,寶寶吐絲 S S S……”通過兒歌,孩子可以較快的記住ZCS的字形。
當然,孩子還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需要教師時刻去引導。特別是對于比較好動(如張棟柯、趙柳影、陳劉陽等)或特別內向的學生,還需多費苦心。漢語拼音比較枯燥乏味,為了吸引孩子們的眼球,在拼讀音節(jié)時我設置了游戲,喚起他們學習拼音的興趣,引導他們在語言實踐中輕松愉快地學拼音。在拼讀zuo cuosuo的時候出現錯誤的情況比較多 ,z—u—o—zuo, 明明是平舌音,但孩子在拼讀的時候卻會出現這樣的狀況:z—u—o—zhuo,前面拼的好好的,可是最后拼出的音節(jié)卻是翹舌音了,還需要多多的強化。
當然還有一些地方需要我改進:常規(guī)培養(yǎng)需強化,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需要時時刻刻做出有效的引導、調控。課堂上拼讀這一重點的訓練,孩子總是積極性不高,可能與學過有關。如果讓他們讀的少,總擔心他們讀不好,多了吧,又怕他們煩。不過我也想到了一個方法,我把他們分成各個學習小組,以后就讓他們在小組里練讀,一個人讀,其他組員認真聽,找出缺點。當然這更要注重孩子傾聽的習慣的培養(yǎng),我在教學中將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鑰匙的外形特點和開關方法及多種多樣的鎖及其用途。
2.能發(fā)現圖形規(guī)律,準確的配鑰匙,進一步發(fā)展幼兒的探索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各種鎖、鑰匙若干、美工操作袋中的《配鑰匙》。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看一看鎖和鑰匙
1.幼兒自由玩一玩鎖,并仔細觀察鑰匙和鎖,鼓勵幼兒發(fā)現其中的秘密。
2.幼兒探索開關鎖的`方法,小組內相互交流。
3.觀察鑰匙,了解鑰匙的結構。
討論:齒像什么? 把手的形狀是怎樣的?鑰匙怎樣才能打開鎖?
二、回憶童話
1.教師和幼兒一起回憶童話片段:多蘿西他們到達翡翠城時,守門人旁邊有一個綠色的大箱子,要想進翡翠城必須要從鎖住的箱子里拿出綠色的眼鏡戴上才行?墒窃鯓硬拍苷业胶线m的鑰匙開箱子呢?
2.引導幼兒用自己的鑰匙去開別人的鎖,并得出結論: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
三、配鑰匙比賽
1.提供鎖和鑰匙的卡片(見美工操作袋),請幼兒給多蘿西、獅子、稻草人和鐵皮人配一把鑰匙。
2.看誰配得最快:將鑰匙和鎖的圖形剪下。5 ~ 6位幼兒為一組,隨意抽取一張鎖的卡片,看誰最快找到配對的鑰匙。
四、游戲“金鎖、銀鎖”。
1.集體學兒歌:“金鎖、銀鎖,咔嚓一鎖,看看誰先打開鎖!
2.講解游戲規(guī)則:
一組中請一個幼兒把五把鑰匙抓在手中,大家一起念兒歌,當念到最后一個字時,這個幼兒把鑰匙灑在桌上,每個幼兒趕快找自己的鑰匙來開鎖,一組五個最快開出者為勝。
3.幼兒商量輪流分工。
4.游戲3-4遍。
五、幼兒玩游戲后自由結束教學活動。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身體動作表示數字字形。
2、培養(yǎng)幼兒愿意與同伴合作、體驗完成任務的樂趣。
3、通過學習制作名片,為幼兒創(chuàng)造交往的機會,提高交往能力。
二、活動準備
1、課前收集不同的名片,讓幼兒欣賞各種名片,了解它們的用處及圖案。
2、請家長教幼兒學會正確書寫自己的名字及家中的電話號碼。
3、各色卡紙、水彩筆,1―10數字卡片。
三、活動過程
。ㄒ唬⒓谢顒
1、教師出示1―10數字,幼兒說出上面是什么數字。
提問:你知道自己的電話號碼嗎?
你好朋友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2、教師啟發(fā)幼兒把自己的身體當成數字變一變
蘇鑫磊:用兩手的大拇指和食指連起來表示數字
吳磊:用食指當成筆寫數字
謝越:將身體下蹲抱成一團表示數字
陳昕怡:將一手臂平伸或彎腰表示數字
劉郁:四肢并攏立正或躺著表示數字
3、玩“我是數字變、變、變”游戲
教師要求幼兒自由組合多人合作,把身體變成數字表現出來。
闕子龍:坐在地上,林澤龍小朋友躺在他的腿上組合成數字4。
有許多幼兒搭成火車,有的手拉手還有的躺著連接起來組合成數字
陳露:將身體下后腰,吳鑫杰小朋友站在她旁邊組合成數字6。
4、玩“麥當勞”游戲
教師說一個數字,幼兒背對觀眾用自己身體上的麥當勞(臀部)寫數字。例如:教師說數字4,幼兒背對觀眾腳尖踮起,用麥當勞(臀部)先左右,后踮起下蹲,寫出數字4的字形。也可請一名幼兒用麥當勞寫數字,請全班幼兒猜出數字
(二)、分組活動
一組:玩“麥當勞拔號碼”游戲
幼兒自由組合,用自己的麥當勞表現自己或好朋友的電話號碼,讓同伴猜號碼。例如:一名幼兒用麥當勞(臀部)寫自己的電話號碼:2884551,其他二位幼兒猜出電話號碼,猜對后,給對方一個鼓勵。(擁抱一下)
二組、制作名片
1、欣賞名片
提問:名片上有什么?名片有什么用處?
2、討論:你想設計什么形狀的名片?想一想,怎樣使名片更好看?
3、幼兒設計制作名片,教師巡回指導。
a、提醒幼兒寫清自己的姓名,家中的電話號碼。
b、制作完的名片可以進行裝飾。
章志楷:用手指印畫在紙上,用水彩筆涂上各色的手指頭,最后在手心里寫上自己的姓名與電話。
陳璐:她愛吃蘋果就把名片做成蘋果形狀。
子龍:把名片做成奧特曼形狀。
希明:將名片做成心形。
謝越;把名片做成數碼寶貝形狀。
4、幼兒之間相互介紹,互贈名片,并說一句祝福語。
。ㄈ、延伸活動
1、課余時間,鼓勵幼兒制作名片送給朋友。
2、利用名片玩角色游戲。
教師分析及活動反思
1、整個活動營造了一個寬松、自然、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在活動中幼兒語言交流特別多,不斷地與他人互動,形成了良好的師幼互動,互相學習的氣氛。
2、讓幼兒玩中學,學中玩,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特別是游戲“我是數字變變變”“麥當勞”“麥當勞拔號碼”等,讓幼兒自由組合,幼兒用自己的身體變數字,用自己的麥當勞(臀部)寫數字,趣味性較強,幼兒玩得很投入,很開心,同時發(fā)展了幼兒想象力。
3、讓幼兒自由設計名片,發(fā)展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幼兒設計的形狀真是多種多樣,讓我十分驚喜。有水果形、月亮形、心形、小鳥形、蝴蝶形、花朵形、葫蘆形、手指形、星星形、還有一些動畫人物有奧特曼、數碼寶貝、皮卡丘,形狀十分可愛,幼兒也很喜歡打電話這種交往聯絡方式,通過此活動,促進了幼兒的交往能力,讓幼兒在合作中體驗成功的喜悅,也使我更深刻地感到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反復哼唱自己名字的過程中產生自豪感和愉悅感。
2、能通過變化歌曲的快慢速度用快樂的情緒演唱,體驗歌曲節(jié)奏的變化和集體游戲的有趣。
活動準備:
請家長協助幼兒制作一個有趣的面具。
活動建議:
1、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旋律以及節(jié)奏的'快慢變化,引發(fā)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
。1)教師彈琴,請幼兒利用拍手、拍膝、拍肩或兩個小朋友對著拍手的形式,欣賞這段音樂。
(2)教師可巧妙地在彈奏樂曲中,進行一些節(jié)奏快慢或旋律強弱的變化, 以提高幼兒反復欣賞的興趣。
。3)鼓勵幼兒如果覺得好聽,就用“來來來”的歌詞跟著旋律哼唱,教師可反復彈奏旋律,直至大多數幼兒都能哼唱旋律。
2、引導幼兒學習將自己的名字填入歌曲的旋律中,并用快樂的情緒演唱出來。
。1)教師示范將自己的名字填入歌曲中,快樂地邊彈變演唱出來。
(2)引發(fā)幼兒嘗試將自己的名字填入歌曲,哼唱出來,病情個別幼兒示范。
(3)全班幼兒跟隨旋律哼唱自己的名字。
(4)幼兒兩人一對自由地拍手拍肩進行分句演唱,第一句甲幼兒演唱,第二句乙幼兒演唱。
3、組織幼兒集體游戲,輪流演唱。
請幼兒帶上自己事先制作好的面具,全班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每個小朋友按順序站到圈中演唱自己的名字,鼓勵幼兒配上有趣的身體動作,其余幼兒可以隨旋律有節(jié)奏地舞動或拍手,教師有意調控彈琴的速度以使游戲更加幽默有趣。
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表象經驗,為了讓孩子產生更清晰的圖像概念,結合這一特點設計了此次活動《超級變變變》,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得到發(fā)展。通過這樣的活動培養(yǎng)孩子們的動手動腦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游戲等活動,從小樹立藝術意識。
活動目標:
1、借助圖像放大畫面大膽聯想,添加為新的圖像。
2、運用變化炫彩棒造型的方法,產生單色面的色彩效果。
活動準備:
《小蛇變變變》畫面三張、經過折疊的鉛畫紙橘子、小房子、炫彩棒、餐巾紙。
活動流程:
一、互動游戲
價值取向:教師以游戲的形式出示范例,引起幼兒興趣,并嘗試借助已有的圖像放大畫面大膽聯想,添加為新的圖像。
小蛇來玩?zhèn)“超級變變變的”游戲
游戲一:小蛇變大象
談論:小蛇的頭變成了大象的什么?小蛇的尾巴變成了大象的什么?
什么是新變出來的?
游戲二:小蛇變小船
小蛇的頭和尾巴變成了大象的什么?
哪些地方是新變出來的?
二、共同探索:小蛇變娃娃
價值取向:教師以游戲的形式,示范作畫,幫助幼兒理解
又來了一條小蛇會變小船和大象嗎?(出示畫面三)我們來變個娃娃
教師和幼兒一同變小娃娃
三、幼兒想象,大膽表現
價值取向:運用變化炫彩棒造型的方法,產生單色面的色彩效果
橘子房子也想變,幼兒想想可以變什么?分成橘子房子兩組,每組孩子同一主題。
選擇單色畫出想象物的主要特征,并添加細節(jié)。
四、拓展游戲、體驗成功
價值取向:教師以游戲的形式講評,使幼兒體驗活動的'樂趣
橘子組房子租輪番邀請變一變,看看哪組變的東西多。
活動反思:
《超級變變變》是一個借助已有的圖像放大畫面大膽聯想為內容,以繪畫為手段,以游戲為形式,培養(yǎng)幼兒勇于獨創(chuàng)、富有審美情 大班美術活動。活動中要求幼兒將原先提供的桔子、房子的簡單圖像通過折紙打開的方式“打碎”,添加組合構成新的圖像,這不僅僅是新圖像的呈現,而且隱含其中的是孩子們生活經驗再現的一種情景。與以往借形想象繪畫方式不同的是:此活動“有中生變”,而不是“無中生有”。根據打開的兩個圖像之間形成聯系,借助畫面建立合理的聯想,構成新的圖像,旨在讓每個孩子敢想敢畫,幫助每個孩子插上想 翅膀,充分體驗想 樂趣。該活動對每個幼兒都是一次新的嘗試,不但要求幼兒具有較強的造型能力,還要敢于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是一次較大的挑戰(zhàn)。由于采取了游戲的方式進行, 動幼兒積極參與的積極性,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在游戲中把握方法要使“超級變變變”獲得成功,有三個關鍵:一是能將原有的圖像一分為二后,重新定義為某一物體的部分圖像,二是能逐步添加后使該物體的圖像變得清晰,三是能圍繞該圖像進一步想象,使畫面豐富在畫面上為使幼兒了 造的步驟方法。如果按照慣例運用演示或交代規(guī)則的方法,必然因十分繁瑣而使幼兒望而生畏。為此,開展了一下三次游戲:第一次游戲:小蛇變大象拿出折疊紙上的小蛇,模仿魔術師的語氣讓幼兒觀察:“這是一條小蛇,看一看上面、下面、后面都沒有東西,只有一條小蛇”,然后有意吹上,一 再打開紙:“呼……變大象!”使幼兒了解一切變在折疊紙打開后的再定義中。 第二次游戲:延續(xù)以上方式,讓小蛇變小船(在觀察討論中初步掌握變的關鍵)請幼兒思考“小蛇還會變大象嗎”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打開謎底是小蛇變劃船,進一步引導觀察討論:小蛇的頭尾變成了什么,哪些是新變出來的。第三次游戲:再次延續(xù)以上方式,和幼兒一起將小蛇變成小朋友通過師生互動共同演示,驗證了以上方法,為選取其他圖像開展想象創(chuàng)造條件。由于我把方法融入三次不斷變變變的游戲情境中,又分解了難點,使幼兒覺得十分有躍躍欲試。
在游戲中敢想敢畫這個活動不但需要幼兒大膽想象,而且要將自己的想象變?yōu)榍逦膱D像,這是幼兒與他們日積月累的認真觀察、有意記憶積累的表象分不開,否則就會出現想得出畫不出的狀況。為了消除幼兒的顧慮,在創(chuàng)作前我將幼兒分成桔子隊和房子隊進行團體擂臺賽。并用“誰已經想好了,桔子變什么?房子變什么?到我耳朵旁悄悄告訴我!睙o論幼兒在我耳邊說什么,我都用“很好!不錯!真想不到!”等加以贊揚,這一小小的舉措,給了幼兒很大的激勵,雖然他們此時不一定有獨特的奇思妙想,但游戲式的啟發(fā)又為大膽表現埋下伏筆。在以后的想象創(chuàng)造中,我還根據幼兒的現場反映,或提出問題或提出建議,擴大幼兒思考想 空間,增強了想象的豐富性,提高畫面的生動程度。 在游戲中體驗成功樂趣活動的結尾的一場擂臺賽進入了游戲的**,由于誰都不知道對方變出的是什么,這一懸念牽動著每一個幼兒,隨著兩對幼兒輪番邀請,謎底一個個揭曉,創(chuàng)造的成功體驗也隨之加深。 活動以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時間能力為主要教學目的,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大膽創(chuàng)作。幼兒的自由創(chuàng)作和教師的評價,充分地體現了教師和幼兒之間的和諧師生關系;顒又谐浞职l(fā)揮著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不僅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還培養(yǎng)了幼兒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幼兒大班教案02-23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經典)07-25
(精選)大班教案07-22
大班教案[經典]07-24
【精選】大班教案09-08
大班教案01-12
大班教案01-12
大班教案01-12
大班教案01-12